创新药等

搜索文档
牛来了,怎么投?擒牛ETF藏宝图请查收!
新浪基金· 2025-08-21 18:16
ETF产品列表 - 券商ETF产品代码512000 提供联接A(006098)和联接C(007531)两类份额 [2] - 金融科技ETF产品代码159851 提供联接A(013477)和联接C(013478)两类份额 [2] - 化工ETF产品代码516020 提供联接A(012537)和联接C(012538)两类份额 [3]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产品代码159363 提供联接A(023407)和联接C(023408)两类份额 [4] - 港股通创新药ETF产品代码520880 支持T+0交易 提供联接A(025220)和联接C(025221)两类份额 [4] - 通用航空ETF产品代码159231 提供联接A(024767)和联接C(024766)两类份额 [5][6] - 食品ETF产品代码515710和医疗ETF产品代码512170 其中医疗ETF规模最大 均提供联接A和联接C份额 [7] - 科创人工智能ETF产品代码589520 提供联接A(024560)和联接C(024561)两类份额 [8] - 港股互联网ETF产品代码513770 支持T+0交易 提供联接A(017125)和联接C(017126)两类份额 [8] - 国防军工ETF产品代码512810 [8] 其他ETF产品 - A50ETF产品代码562000 提供联接A(024014)和联接C(021217)两类份额 [9] - 中证A100ETF产品代码159596 提供联接A(021216)和联接C(007405)两类份额 [9] - 中证A500ETF产品代码563500 提供联接A(019510)和联接C(024368)两类份额 [9] - 300现金流ETF产品代码562080 提供联接A(024367)和联接C(019511)两类份额 [9] 市场规模数据 - 券商ETF规模达269.14亿元 在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的452只产品中规模最大 [9] - 中证A100ETF规模为15.94亿元 在跟踪中证A100指数的15只产品中规模最大 [9] - 300现金流ETF规模达22.68亿元 在跟踪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的2只产品中规模最大 [9]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08.11-2025.08.17):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行业确定性提高
中邮证券· 2025-08-18 17:1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维持 [2] - 行业收盘点位9029.09,52周最高9029.09,52周最低6070.89 [2] 核心观点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建立技术/产业/标准体系,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场景扩展至工业/医疗/消费领域,产业规模壮大并形成2-3个集聚区 [5][14] - 到2030年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 [5][14] - 脑机接口技术处于加速变革期,产业链中上游技术进步推动下游应用突破,国内公司商业化进程加速 [6][17] 细分板块表现 - 本周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达7.77%,医院板块涨5.59%,医疗耗材涨4.47%,化学制剂涨4.27% [7][21] - 线下药店板块跌幅最大为1.82%,血液制品跌0.95%,医药流通跌0.59% [7][21] - 医药生物指数本周上涨3.08%,跑赢沪深300指数0.7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0位 [20][23] 重点受益标的 - **创新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泽璟制药、益方生物等(H股/A股合计超20家) [8][43] - **医疗器械**:英科医疗、迈普医学、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等 [8][28][30] - **CXO**: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 [8][41] - **中药创新药**:九芝堂、康缘药业、华纳药厂 [8][40] 子行业深度分析 - **医疗设备**:25Q2起政策红利兑现,AI+影像/手术方向潜力大(联影智能、微创机器人) [27][28] - **医疗耗材**:高值耗材集采接近尾声,关注高景气/困境反转标的(英科医疗、迈普医学) [29][30] - **IVD**:AI辅助诊断催生新业务模式,化学发光头部企业修复(润达医疗、安图生物) [31][32] - **血液制品**:天坛生物中报净利率回升,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派林生物) [33][34] - **药店**:2024年闭店3.9万家加速出清,龙头药房受益集中度提升(益丰药房、大参林) [36][37]
短期仍有空间,需注意流动性
民生证券· 2025-08-17 19:0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三维择时框架**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歧度、流动性和景气度三个维度对市场进行择时判断[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分歧度指数**:衡量市场参与者观点的离散程度,反映市场情绪分化[12] 2. **流动性指数**:跟踪市场资金面松紧程度[22] 3. **景气度指数**:监测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状况[26] 将三个指标综合判断,当三者同步上行时给出看涨信号[14] - **模型评价**:历史表现显示该框架能有效捕捉市场趋势转折点[19] 2. **模型名称:ETF热点趋势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技术形态和资金流筛选短期热点ETF[3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最高价与最低价同时呈上涨形态的ETF 2. 计算支撑阻力因子:$$ \text{斜率} = \frac{\text{最高价}_{20日回归系数}}{\text{最低价}_{20日回归系数}} $$ 3. 选择换手率提升明显的ETF:$$ \text{换手率比} = \frac{\text{近5日换手率}}{\text{近20日换手率}} $$ 4. 对筛选出的10只ETF构建风险平价组合[31] 3. **模型名称:资金流共振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两融资金与大单资金流向寻找行业配置机会[3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构建行业融资融券资金因子: $$ \text{融资因子} = \text{Barra市值中性化}(\text{融资净买入-融券净卖出})_{50日均值环比} $$ 2. 构建行业主动大单资金因子: $$ \text{大单因子} = \frac{\text{行业净流入}}{\text{年成交量时序中性化}} $$ 3. 在主动大单因子头部行业中剔除融资因子极端多头行业[35] - **模型评价**:2018年以来年化超额收益13.5%,IR达1.7[35]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三维择时框架**: - 2025年8月给出震荡上涨信号[7] - 历史回测显示信号胜率68%[19] 2. **ETF热点趋势策略**: - 本周组合含金融(32.69%)、创新药(5.67%)等ETF[32] - 近一月资金净流入194.56亿元[32] 3. **资金流共振策略**: - 本周超额收益-1.7%(相对行业等权)[35] - 年化换手率450%[35]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风格因子群** - **因子构建思路**:采用Barra框架体系监测市场风格特征[4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动量因子:过去12个月收益率[43] - 流动性因子:$$ \text{Amihud非流动性指标} $$ - 估值因子:EP、BP等传统价值指标[43] 2. **因子名称:Alpha因子群**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财务指标挖掘超额收益来源[4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yoy_accpayable:$$ \frac{\text{应付账款}_t - \text{应付账款}_{t-12}}{\text{应付账款}_{t-12}} $$ - roe_q_delta_adv:$$ \text{ROE}_q - \text{ROE}_{q-4} $$ (含预告调整)[47] - cur_liab_yoy:流动负债同比增长率[47]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风格因子**: - 动量因子周收益+2.05%[43] - 流动性因子周收益+3.38%[43] - 估值因子周收益-2.41%[43] 2. **Alpha因子**: - yoy_accpayable周超额3.51%[47] - roe_q_delta_adv在沪深300中超额8.58%[49] - cur_liab_yoy周超额3.37%[47]
苍原资本大盘股票: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 “A+H”公司达160家
搜狐财经· 2025-07-18 12:33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今年以来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 当前"A+H"公司总数达160家 [1] - 7月1日至11日有11家A股公司递交港股上市备案申请 目前共41家A股公司正在推进赴港上市流程 [4] - 预计未来2-3年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数量将持续增加 [5]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证监会2023年4月发布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政策 香港证监会2023年10月优化上市审批流程 [4] - 2024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位居全球第一 [4] - 企业赴港动机包括构建海外融资渠道(45%) 拓展国际业务(30%) 提升海外投资者占比(25%) [4] "A+H"公司特征分析 - 新晋10家"A+H"公司中9家A股市值超百亿元 5家超千亿元 港股募资总额868.85亿港元 [7] - 当前160家"A+H"公司中109家为国有企业(占比68.13%) 141家A股市值超百亿元(占比88.13%) [7] - 行业分布呈现科技属性凸显特征 消费与科技类公司占比达60% [7] AH股价差动态 - 160家"A+H"公司中155家A股存在溢价(占比96.88%) 但宁德时代等5家出现折价 [8]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7月17日报127.65点 显示A股平均溢价27% [8] - 2024年内AH股溢价指数下降10.73%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是主因 [9] 未来市场展望 - 监管制度持续优化将增强两地市场协同效应 [6] - 预计AH股溢价指数中长期将回落至110-130点区间 [9] - 高股息金融板块溢价将率先收敛 新能源等成长板块或维持较高溢价 [9]
【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牛市启动的尝试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6-29 12:09
短期市场向上突破的线索拆解 - 4-5月关键窗口稳定资本市场预期,中央汇金发挥平准基金功能,出清悲观持仓 [1] - 长期资金入市效果显现,保险增配权益,银行股逆势上涨,市场中枢被抬高 [1] - 地缘冲突快速缓和,全球风险偏好恢复,美联储降息预期发酵,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下行 [2] - 稳定币主题领涨,国防军工因阅兵安排推进迎来修复窗口,海外算力链和智能驾驶有催化 [2] - 指数突破直接推升风险偏好,交易性资金活跃度提升,小盘股反弹,科技成长修复 [2] 2026-27年牛市核心区间展望 - 2026-27年多方面积极因素叠加构成牛市核心区间,25Q4指数中枢可能有效抬升 [5] - 25Q3维持中枢偏高震荡市判断,A股向下力度弱,向上力度强,市场关注长期积极因素 [5] - 总量基本面预期偏弱,结构性改善不足,科技和消费短期属于反弹行情 [6] - 各类资金预期割裂,交易性资金活跃度提高,但基本面趋势投资者仍谨慎 [6] 短期及中期结构推荐 - 短期金融搭台,成长唱戏,稳定币和国防军工是弹性较高的方向 [8] - 海外AI算力产业链继续演绎景气行情,新消费和创新药6月30日后可能反弹 [8] - 高股息资产中期估值重估是趋势,短期银行股积累调整压力,关注度回落后仍是配置机会 [8] - 中期A股重回结构牛依赖科技产业趋势突破,看好黄金、稀土和国防军工 [8] - 战略看好港股是潜在牛市中的领涨市场 [8] 赚钱效应扩散指标 - 银行、国防军工、有色金属、非银金融等行业赚钱效应继续扩散,按个数、市值、成交额均显著提升 [11] - 电子、通信、计算机、电力设备等科技行业赚钱效应扩散明显 [11] - 医药生物、汽车、家用电器等行业赚钱效应持续扩散 [11]
金融科技板块相关ETF领涨;多只红利ETF年内净值涨逾10%丨ETF晚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7:50
2.持续吸金 多只红利ETF年内净值涨逾10% 据上证报,今年以来,红利ETF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红利ETF份额激增178.68亿份,资金净流入额达 202.2亿元。多只港股红利ETF表现尤为亮眼,部分产品净值涨幅超过10%。多家机构认为,红利资产凭 借高股息、低波动特性成为资金避风港,而港股红利资产更因估值优势和政策支持迎来价值重估。 3.境内债券ETF规模突破3500亿元 2只500亿债券ETF诞生 一、ETF行业快讯 1.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多只金融科技板块ETF上涨 今日,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综指上涨0.65%,深证成指上涨0.43%,创业板指上涨0.39%。多只金融 科技板块ETF上涨,其中,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SH)上涨4.64%,金融科技ETF(159851.SZ)上 涨4.49%,金融科技ETF(516860.SH)上涨4.20%。电子板块多只ETF下跌,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 (589520.SH)下跌0.84%,科创AIETF(588790.SH)下跌0.72%,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SH)下 跌0.69%。 三、ETF市场表现 1.ETF总体概览 据智通财经,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