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级债基
icon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点评:大幅增加久期——债基2025Q2季报分析
国盛证券· 2025-07-31 17:21
玉 祭 II 芬 证券研究报告|固定收益点评 2025年07月31 日 固定收益点评 大幅增加久期 -- 债基 202502 李报分析 公募债基二李报已经披露完成,资产配置行为发生哪些变化呢?本文对此 进行统计描述分析。 债基规模回升,纯债基规模明显增长。2025年二季度,四类债甚资产净值 合计 9.26 万亿元,较上李度增加 5617 亿元。其中,纯债基金规模明显扩 张,中长期纯债基二季度增长 2692 亿元至 6.46万亿元,短期纯债基二李 度增长 1724 亿元至 1.14万亿元;一二级债基规模小幅增加,一级债基、 二级债基资产净值分别为 8502 亿元、8077 亿元,较一李度分别增加 816 亿元、385亿元。整体看,债券基金规模回升。 资产配置结构来看,债券仓位有所增加。整体看,四类债基一季度减持债 券 4584 亿元,二季度大幅增持债券 8007 亿元。进一步看债基内部持仓 结构,截至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短期纯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持 有债券市值分别为 7.76 万亿元、1.28 万亿元、9611 亿元、7961 亿元, 较一季度分别增持 3962、2247、1253、545亿元。仓位来看, ...
债基2025Q2季报分析:大幅增加久期
国盛证券· 2025-07-31 16:50
证券研究报告 | 固定收益点评 gszqdatemark 2025 07 31 年 月 日 固定收益点评 大幅增加久期——债基 2025Q2 季报分析 公募债基二季报已经披露完成,资产配置行为发生哪些变化呢?本文对此 进行统计描述分析。 债基规模回升,纯债基规模明显增长。2025 年二季度,四类债基资产净值 合计 9.26 万亿元,较上季度增加 5617 亿元。其中,纯债基金规模明显扩 张,中长期纯债基二季度增长 2692 亿元至 6.46 万亿元,短期纯债基二季 度增长 1724 亿元至 1.14 万亿元;一二级债基规模小幅增加,一级债基、 二级债基资产净值分别为 8502 亿元、8077 亿元,较一季度分别增加 816 亿元、385 亿元。整体看,债券基金规模回升。 相关研究 二季度资金转松,债基加杠杆。截至 2025 年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短 期纯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算术平均杠杆率分别为 120%,114%, 117%,114%,较一季度分别增加 3.22pct、2.36pct、3.97pct、1.79pct, 整体呈现加杠杆趋势。 二季度中长债久期大幅攀升。二季度中长期利率债基平均久期大幅上升 ...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解读点评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公募基金行业 - **公司**:易方达、招商、景顺长城、中欧、富国、华夏、前海开源、嘉实、东方红资产、南方基金、兴全、渤海汇金、国泰、广发、大成、诺安、中信保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产品发行与存量规模 - **主动权益基金**:2025 年二季度新发数量和规模显著提升,平均募资规模达 5.2 亿元,红利价值和科技成长是布局重点;老产品赎回致整体份额下降 2.2%,规模持平于 3.33 万亿元;数量达 4260 只,同比增 3.5%,环比增 1.2% [1][2][5] - **固收加产品**:规模超越 2023 年下半年水平,达 2.16 万亿元;偏债混合 FOF 扩容幅度领先,一级债基单季度扩容超 10%;二季度发行 27 支新基金,募集总规模 392 亿元,平均单支 15 亿元 [1][2][7] - **FOF 产品**:延续一季度高位,新发规模 186 亿元;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公募 FOF 基金规模 1662 亿元,环比上升 10%;普通 FOF 增长最显著,前十大管理人占比有所下降 [1][4][8] - **被动指数产品**:二季度发行 109 只,首次破百,再创历史新高;平均单支产品发行规模回落至 3.97 亿元;富国、南方和汇添富基金募集规模领先;基本面主题、宽基主题、跨境中国香港主题及行业主题产品发行规模较领先 [9] 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表现出色,偏股基金指数涨幅 3.1%,跑赢宽基指数;创新药产业链领涨,红利低波资产优势显现;量化选股优势凸显,小盘成长与小盘价值产品表现突出 [1][19] - **固收加基金**:二季度所有细分品类均实现正收益,转债基金业绩最佳;整体调升股票仓位,增配港股资产 [1][22] - **FOF 产品**:2025 年至今 FOF 指数录得 3.19 个百分点的总回报,在各大类基金指数排名靠前;98%的 FOF 产品实现正向回报,偏股混合性 FOF 基金领涨 [24] 基金布局调整 - **固收加基金**:二季度整体调升股票仓位,但幅度不大;增配港股资产,尤其是港股红利和热门港股新消费领域;转债方面,不同细分品类表现分化;纯债端需关注科创债 ETF 交易拥挤度问题 [25] - **主动权益产品**:截至二季度末,股票仓位为 87.3%,环比微降 0.1%;重仓持有港股的产品数量增加,比例提升至 17%;通信、金融等行业获增配,消费和制造板块被减持 [26][27] 被动指数产品市场 - **整体表现**: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整体规模达 5.79 万亿元,环比增速 12.6%;债券型 ETF 增速高达 76.2%,商品型 ETF 增长 48.3%,LOF 和场外指数基金环比上升 10.8%,货币型 ETF 环比上升 9% [11] - **品类结构**:宽基权益类环比上升 8%,达到 2.27 万亿元,占比小幅上升至 57.6%;跨境类权益受益于港股火热行情,以 13.5%的增速成为最大品类,总计 6713 亿,占 17.1%历史新高;行业主题中科技与制造板块领先,制造板块增长最快,为 12.5% [13][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欧和南方基金**:2025 年二季度管理规模分别为 132 亿元和 101 亿元;东方红资产凭借二季度大规模新发的偏债混合型产品,管理规模位列全市场第五 [8] - **LOF 和场外指数组合**:头部集中度增加,白酒基金 LOF 仍最大,为 397 亿,与第二名南方 7 - 10 年国开债差距不足 50 亿;前十大多为债券指数组合,仅白酒基金例外 [16] - **三季度跟踪指标表现**:三季度各类型指标增长前十包含四个股指、一黄金五债券;沪深 300 领涨 1203 亿,再次破万亿关口 [17] - **竞争格局**: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继续领跑,被动非货管理人前十均有增长且排名稳定,总体集中度 CR5 从 47.9 提升到 48.3,中部机构竞争加剧长期难逆转 [18] - **FOF 产品配置**: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得到各类 FOF 显著增配;低利率环境下偏债混合型 FOF 对短债基金加仓约 3.4 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 FOF 增配偏股混合型基金约 3.07 个百分点;平衡混合型 FOF 及目标日期型 FOF 整体加仓债券型基金及 QD 股票基金 [34] - **重仓次数较多产品变化**:混合债券一级基金和指数型基金被重仓次数提升明显;2025 年二季度增配次数较高的产品包括诺安多策略(17 次)、中信保诚多策略(14 次)以及可转债 ETF(14 次) [35] - **FOF 产品直投股票比例**:截至二季度,149 只 FOF 直接配置股票;偏股混合型、目标日期型及股票型 FOF 直投股票比例均有所降低,其他类型 FOF 直投股票比例小幅上升 [36] - **ETF 资金流向**:二季度 ETF 资金流向显示,债券 ETF 延续大规模净流入趋势,宽基指数产品如沪深 300 资金净流入突出,恒生科技及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资金净流入靠前,红利指数录得较高资金流入 [3][37]
金融工程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持中守正,应势而动
长江证券· 2025-07-04 21:28
报告核心观点 - 在利率低位及流动性充裕的宏观背景下,红利 + 微盘的杠铃策略有望持续占优,二者长期战略配置中枢在 7:3 左右,能有效降低回撤、提高收益 [2][6] - 寻找尚未过热的强趋势赛道,可关注红利方向的城商行,医药方向的医药零售、化学制药,消费方向的其他农产品加工、快递、零售 - 专业市场等 [2][7] 市场回顾 - 2025 年上半年沪深 300、中证 500 等宽基长时间横盘震荡,波动率处于低位,三大股指期权隐含波动率呈下降趋势 [14][16] - 市场整体震荡降波但结构热点不断,呈现快速主题轮动行情,年初恒生科技领跑,4 月黄金冲高回落,5 月微盘股、港股红利大涨,创新药迎来业绩与政策共振,新消费龙头贯穿多个阶段,轮动是市场对政策预期、风险事件与流动性动态平衡的结果 [20] 基金情况 - 至 6.18,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约 5.5%,强于被动指数基金的 2.6%;REITs 基金指数涨幅约 24%、最大回撤仅 2.5%,短债基金卡玛比率最高,中长期纯债基金波动大 [24] - 2025 一季报显示,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加超 2000 亿元,混合债券型二级、一级基金规模增量大;商品基金获规模流入,指增规模整体缩水;权益类基金中被动产品规模扩张最多,QDII 基金次之,主动权益基金开始小幅上涨 [25][26][29] 风格展望 - 红利与微盘因利率低位及流动性充裕继续走强,在通胀实质性回归前,红利 + 微盘的杠铃策略有望持续占优 [6][33] - 长期来看,微盘和红利走势长期趋势一致且能提供较高超额收益,中期超额收益率负相关,是天然的风格对冲工具,二者适宜战略配置中枢约为 70/30 [41][49] 行业筛选 - 在长江三级行业内挑选上半年涨幅未进第一梯队但上行趋势强的细分赛道,如红利方向城商行,医药方向医药零售、化学制药,消费方向其他农产品加工、快递、零售 - 专业市场等 [7][54] - 历史经验表明,涨幅过高赛道参与风险高,过去半年收益率中等偏上、不极端过热又有上涨趋势的方向,中长期收益率有优势,胜率在不同持有期均有优势;不同时间窗口涨跌幅结论类似 [56][58][60] - 通过卡玛比率筛选趋势性强的方向,2025 年上半年收益率中等偏上、卡玛比率较高的有红利方向城商行等 [67]
鑫元基金曹建华:资产配置要稳中求进,“固收+”仍大有可为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20:04
全球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因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持续发酵而剧烈波动,AI、红利等板块轮动频繁,债市在宽松预期与情绪反复间震荡 [1] - 上证指数自2024年9月底上涨超20%,港股涨幅更高,市场情绪逐步修复 [2] - 2024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强化政策信心,2025年4月市场经受住贸易战考验,投资者信心显著提振 [2] 政策环境与市场影响 - 国家推出多样化增量政策工具,涵盖财政刺激(两重两新、消费补贴)、国企改革、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旨在稳定预期并提振信心 [2] - 政策对股市的短期效应为提振信心,长期效应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引导资金流向优质资产 [2] - 当前政策支持与货币宽松环境对股债市场均较友好,但基本面修复与新老动能切换仍需时间,市场难以快速走牛 [1] 资产配置策略 -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建议投资者在宽裕流动性环境下配置"固收+"产品,兼顾纯债稳定性与权益收益潜力 [2][3] - 权益类资产长期年化收益普遍高于纯固收资产,风险溢价可补偿波动,但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调整配置比例 [3][6] - 低风险偏好者可选择货币基金或现金类理财,中等风险偏好者可增配"固收+",高波动承受能力者可侧重优质权益类产品 [6] 债市与固收产品表现 - 2025年债基表现弱于往年,静态票息降低且资本利得有限,传统信用下沉、加杠杆、拉久期策略有效性下降 [5] - 固收基金经理调整策略:降低票息资产占比,挖掘中短久期信用资产,增配高流动性利率债及大行二级债,并通过转债增厚收益 [5] - 纯债基金按期限与资产类型分化明显,货币基金波动最小,长久期利率债进攻性强但波动大,信用类产品票息高但久期短 [7] 基金选择建议 - 避免盲目追高短期过热板块,应选择长期业绩稳健且与自身风险匹配的产品,关注锁定期、费用结构等条款 [8] - "固收+"产品需注意权益资产占比差异带来的波动特征变化,同一类型基金可能因权益配置不同而表现迥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