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刻得20250611
2025-06-11 23:49
优刻得 20250611 摘要 是 GPU 算力需求,由于行业模型和应用的大量增加,不管是 H 系列、A 系列还 是 4,090 系列 GPU 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我们正在积极增加算力供应,以满 足市场需求。这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行业模型(如同花顺)、AI 应用以及机 器人,这些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算力需求增长。第三个方面是在海外市场,中国 不少 AI 公司在海外发展迅速,我们在北美部署了中国企业第一个海外 GPU 集 群,中国产品在欧美地区市场占有率和用户付费率都很高,这块业务增长也非 常好。 公司是否会扩大服务器业务以满足大客户需求? 我们原来不太愿意做训练集群,因为训练集群周期较短且变化较大,但最近一 些大客户与我们沟通,他们使用我们的数据中心但自身无法持有这些固定资产, 因此希望我们帮助购买并持有服务器设备。这些客户风险较小、付费能力强, 而且不像巨头那样压榨性价比。因此,我们正在逐步内部沟通,并与银行及相 关金融机构洽谈,准备尝试这项业务。如果效果良好,我们会加大投入力度。 AI 技术进步和开源趋势降低了 AI 项目盈利门槛,小型创业公司通过美图 类和垂直行业产品快速商业化,技术能力提升使阿米卡等项目取 ...
中信建投-中期展望:量价视角下的权益资产配置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 A 股市场多个行业,提及电子、电科芯片、锂电、医药等板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A股市场走势**:4月中旬以来A股由估值驱动上涨,当前估值达中性位置,下半年仍有上行空间但节奏有震荡,依据是资金仍在流入为估值提供支撑且等待基本面复苏[1][3] - **资金行为支撑估值**:机构主动净买入和融资余额与个股流通市值比率在4月中旬后从底部反弹,资金净流入或边际定价能力上升,后续将以资金推动股指上涨并等待基本面复苏[1][4][5] - **中期介入时机**:A股盈利中枢突破至中性偏上位置,长期配置应等待短周期或盈利低点以提高安全边际,通过筹码结构模拟算法测算得出[1][6] - **大小盘风格选择**:小盘股成交量相对大盘股处于历史低位,结合政策催化,小盘股短期可能优于大盘股;长期来看,大盘股在基本面复苏后可能持续占优,依据是成交量差和估值差处于历史低位[1][7] - **行业配置建议**:当前市场盈利处于中性偏上位置,行业轮动可能加速,建议配置低估值且盈利位于低位的行业,如电子、电科芯片、锂电等板块,警惕医药等高位板块的拥挤风险[1][8] - **短期市场节奏**:机构净买入和融资余额突破近期标准差,短期资金流强劲,但需警惕关税或政策变化带来的缩量调整风险以及成交量萎缩带来的风险[1][10] - **短期风险判断**:通过资金流动和交易量变化判断,4月对等关税发布后市场反弹但交易量再次缩减,需关注资金和交易量变化评估短期风险[11] - **赚钱效应变化**:筹码峰支撑和筹码盈利中枢背离,早期介入者盈利,后参与者盈利下降,整体交易赚钱效应减弱[2][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近期需关注资金流下行、缩量调整、增量资金下行以及筹码结构背离等风控点,这些因素会影响短期市场节奏和投资风险[2][13]
李子园20250611
2025-06-11 23:49
李子园一季度电商渠道增长显著,达五六十个百分点,零食量贩和电商 渠道去年均实现超过 100%的增长。尽管收入端未明显好转,但通过成 本控制,毛利率同比提升三四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长十六七个百分点。 公司重点推出维生素水系列新品,5 月销量达四五百万,并积极布局电 商、零食量贩及连锁便利系统等渠道,计划通过代言人及 618 电商活动 推广,预计电商销售额达千万级别,目标将维生素水打造为第二大单品。 含乳饮料作为主力业务面临流通渠道下滑压力,1-5 月整体收入下滑, 公司希望通过 6 月新品推出收窄下滑幅度,预计全年净利润仍可实现 10%以上增长,并通过有效成本控制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加大了对维生素 C 新品的资源倾斜力度,在传统流通客户、电商平 台和零食量贩等渠道进行了广泛覆盖,并通过代言人助力提升品牌知名 度与销量,推广力度超过以往任何新品。 5 月新品销售额达 500 万元,主要面向年轻人,包括大专院校学生、白 领阶层等脑力劳动者,通过学校、便利系统、电商及零食量贩等渠道进 行推广,目前处于市场培育和产品宣传阶段。 李子园 20250611 摘要 Q&A 请介绍一下李子园公司近期的经营情况,包括主营业务及饮料 ...
毕得医药20250611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分子砌块行业、科研试剂行业、医药研发行业 [2][6][7] - **公司**:毕得医药、皓元医药、浩源医药、药石科技 [2][20][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毕得医药业绩预期 - 预计 2025 年收入达 21.8 亿元,同比增长 21%,利润 1.48 亿元,同比增长 26%;未来三年收入和利润预计分别增长 20%左右 [2][3] - 给予 2025 年 35 倍 PE,目标市值 51.8 亿元,目标股价 57 元,较当前股价有约 30%上涨空间 [2][3] 行业发展趋势 - 分子砌块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将达 4177 亿美元,中国约为 766 亿美元,均保持 10%左右增速;到 2026 年全球分子砌块市场规模将达 546 亿美元,占医药研发创新费用比例约 25% [6] - 高端科研试剂市场外资占 90%份额,随着国内医药研发投入加大及国产试剂优势显现,国产替代逻辑逐渐顺畅 [7] 毕得医药业务优势 - 业务稀缺性体现在业务布局、品牌体系建设和客户结构多样性上;专注新药研发产业链前端,有 13 万种常备现货,可提供 40 万种结构新颖分子砌块 [4] - 海外业务布局完善,除上海总部外,在美国、印度、欧洲等地设研发中心及前置仓;海外业务占比从 2019 年的 40%左右增长至 2024 年的 56%,目标提升至 70%;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有助于改善整体盈利能力 [2][8][9] - 品牌体系完善,国内由毕得负责,在美国设比鲁特医药,在德、印、港有子公司;客户类型多元化,包括跨国医药企业、境内医药企业、CRO 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80%销售通过直销完成,业绩增长更稳定 [11] 毕得医药盈利预测 - 主营业务分分子试剂和科学试剂,未来三年分子试剂预计保持 20%左右增长,毛利率控制在 42%左右;科学试剂增速可能更快,约 30%左右,毛利率约 40%左右 [12] 看好毕得医药的逻辑 - 行业规模增长且有国产替代趋势,国内企业份额增加 [5] - 海外高毛利营收占比提升,改善盈利能力 [5] - 科研试剂领域布局完善,品牌体系成熟,多元化客户结构支持未来增长 [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控股股东为戴兰和戴龙,共同持有约 47%股份,2024 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要求 2025 年和 2026 年收入增速不低于 10%,利润增速不低于 20% [4][15] - 分子砌块行业有横向和纵向两种发展模式,毕得医药选择横向发展模式 [18] - 毕得医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能提供 11.7 万个分子试剂盒,部分自主研发,部分外采,有专家团队负责新产品设计开发 [19] - 科研上游领域推荐皓元医药和毕得医药,毕得专注前端业务弹性大,皓元涵盖后端 CDMO 业务改善空间大 [20] - 对于毕得医药投资建议,有持仓可继续关注,未入场可寻求低吸机会,高位追涨有风险 [21][22]
均胜电子20250611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公司 均胜电子、均胜集团、均普智能、香山股份、智元机器人、智源、银河通用 [1][2][4][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订单与收入**:均胜电子一季度新增订单额近 160 亿,预计全年超 600 亿,过去几年新增订单未来五年逐步释放,将显著提升公司整体收入,目前公司整体收入体量不到 600 亿 [2][3] - **盈利能力**:海外安全事业部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预计未来两三年从 15%增至 18%以上,通过成本管控、原材料优化及自制率提升实现;公司财务费用、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预计下降,将有效降低整体费用率,提升盈利能力 [2][3] - **业绩增量**:香山股份并表预计全年带来约 60 亿元业绩增量,对均胜电子的利润和收入端均有积极影响 [2][3] - **机器人领域布局**:均胜集团与智元机器人合作成立宁波朴树未来,投资 2 亿,首期年产能 1,000 台人形和轮式机器人,打造宁波首家大规模量产机器人企业;均胜电子定位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人形机器人总成类环节及核心零部件产品,已与智源、银河通用等国内客户合作 [2][4][5] - **汽车安全领域发展**:均胜电子汽车安全业务全球市占率第二,通过整合经营能力显著改善,新增订单超收购前水平,扣非利润预计约 16 亿元,全球布局有效抵御关税冲击 [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机器人业务细节**:普智未来计划投资两个亿,首期安排生产场地 2000 平方米,设计产能为每年 1,000 台人形机器人和轮式机器人;均胜电子机器人产品分为四类,包括客户的大总成产品、特定传感器、机器人的域控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 [5] - **公司业务定位**:均胜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均涉及机器人相关业务,均胜电子主要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均普智能侧重于产线搭建及组装生产,香山股份刚刚并表在均胜电子下 [5]
禾盛新材20250611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公司 和胜新材、海希技术、易之电子、熠知电子、苏州和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和胜新材业务布局与前景**:和胜新材是创新复合材料引领者及国内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先供应商,主业在政策支持下稳步增长,子公司海希技术有望受益于国产AI大模型发展,一体机订单有望加速落地[3] - **海希技术发展情况**:2024年3月成立,以国产化AI芯片为基础从事AI软硬件设计研发,产品有面向智算中心的服务器、AI一体机等,客户包括字节跳动、腾讯等,已实现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DeepSec AI模型接入,与图耀达成两年内交付800台AI一体机协议且已采购80套[4][5] - **投资易之电子原因**:海希技术与易之电子有业务合作且发现其ARM架构CPU性能出众,投资可助海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看好服务器级芯片尤其是ARM架构芯片及易之电子RISC - V架构芯片未来应用场景[6] - **易之电子核心产品及应用**:核心产品TF7,000芯片基于ARM A8架构、7纳米制程,应用于智能中心、超算中心等,已向腾讯供货、通过字节跳动测试,多数订单来自互联网大厂及部分国产替代需求[7][8][9] - **一体机市场优势**:满血版Deepseek价格有优势,在成本和性价比方面更具竞争力,吸引互联网大厂选择,市场空间大[10] - **国产替代进度**:今年春节后国产替代进度加快,与绝大多数供应商进行了适配,进展超预期[11] - **熠知电子产品优势**:深度神经网络加速盒Manycore 64采用众核定型架构,在推理端能耗低,与A100、H100对标时能效指标达83%以上;GPU在成本和能耗方面有优势,与Deepseek21大模型适配效率较高,支持国产生态迁移,在中文任务上国产芯片有优势[4][12][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苏州和盛2002年成立,专注家电钢板和彩色钢板,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3] - 易之电子TF7,000芯片在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领域与国内多家GPU公司进行了适配[8] - 熠知电子软件工具套件支持多种深度学习框架,与国内热门深度学习框架匹配程度较高[14]
精锻科技20250610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公司 精锻科技(晶端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概况**: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领先的精锻齿轮制造商,全球锥齿轮市场占有率约10%,国内市占率达30%,主要客户有大众、特斯拉等,董事长夏总和黄静女士持股比例较高[2][4][5] - **业务转型**:正从差速器齿轮及总成转型至人形机器人减速器领域,参股武汉格兰若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预计行星减速器产品率先量产,还布局摆线针轮减速器弥补劣势[3] - **业务结构**:齿轴类产品收入占比约72%,单车价值量偏小,平均单价20元,总成类产品平均单价160元;差速器总成业务占比逐步增长,占收入比重约24%,毛利率约24%[2][5][6] - **业务进展**:2025年铝锻业务和渐开线齿轮业务进入量产元年,泰国工厂6月小批量生产;通过参股推进机器人行星减速器订单进入0到1阶段;与日本厂商合作引入小模数齿轮技术[2][7][11][12] - **客户情况**:主要客户包括大众(30%)、GKN(17%)、特斯拉(11%)、麦格纳(4%),2025年比亚迪和华为订单增加,占比可能超2%;与特斯拉合作顺利,有望卡位其人形机器人项目,还与比亚迪、华为、小米等深度合作[2][6][8] - **财务表现**:2020 - 2023年收入和利润高速增长,2024年收入约20亿元,同比下滑3.7%,归母净利润约1.6亿元;2025年收入预计修复,新项目带来增量,毛利率维持24%左右,净利率约七八个点[2][7] - **市场机遇**:海外新能源市场为向欧洲发展提供机遇,国内差速器总成市场规模约73亿元,公司市占率有提升空间;国内新型减速器市场格局良好,公司有参股公司扶持及合作背书,是新型加速度发展的良好机会[9][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新型减速器市场主要标的有双环、豪能、晶达、福达等,双环节奏较快,豪能有相关产品,晶达有望下半年推出产品,福达团队有核心技术优势[13] - 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面临一定压力,但已获华为、比亚迪等新项目订单[12]
中颖电子20250610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颖电子、智能供电、国通集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战略目标**:2023 年提出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并购应对中美科技战和贸易战挑战,内生式增长加强产品深度、拓展高端与海外市场,外延式并购找合适伙伴打造专业经营人平台实现永续经营[4] - **战略制定**:研究美国 25 - 35 年前五家大公司及日本公司成长模式,分析 Microchip 等,因美国公司持续存续、日本公司消失,决定仿效美国公司模式,2023 年底开始找并购对象[5] - **合作结合**:2025 年与理念和价值观相近公司结合,其资本投资专长与中颖电子实业及 IP 核设计专长互补,双引擎结合让企业更健康、发展更远,助于实现长期目标[6] - **并购障碍**:主观上被并购方有排斥情绪;客观上交易所或证监会希望保持实控方,限制芯片设计公司并购,谈判重点应是互补性而非主体或循序问题[7] - **控制权困扰**:维持控制权可能质押股票获银行资金,使大股东关注股价波动,影响日常工作,且早期基金退出期限限制找合适资本市场平台[8][9] - **合作目的**:与智能供电合作建立并购平台解决外延式并购困难,智能供电提供资金支持,双方合作有望 1 + 1 大于 2,降低董事长更替后团队离职风险[10] - **控股权变更**:实际控制股份从 18.5%降至约 9.2%,委托投票权给智能供电 24 个月,威朗与智能供电有 18 个月锁定期,交易需通过反垄断和交易所审查,预计需四五个月[2][12] - **管理层情况**:股权变动初期核心业务无新增,核心管理团队基本稳定,新控股方在董事会层面提供资源和机会,经营仍以现有团队为主,未来适时调整[13] - **业务变化**:2025 年产品售价压力大,总体销售或略增但盈利压力大,存货调整影响毛利率,预计 2026 年毛利率改善[14] - **战略方向**:集中于芯片设计,包括 DMC 模组、IGBT 等领域,考虑与 NPU 横向相关的 Power、MOSFET 等智能感应技术,与 MCU 平台合作或并购[3][15] - **关税影响**:关税对出口影响不大,与美国直接做生意部分占比约 10%,美国工业和家电制造配套不完善[16][18] - **全球布局**: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已在日本设据点,计划在欧洲和东南亚设更多据点,2022 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欧洲已有订单量产,预计明年大量订单进入,日本已量产,北美和韩国有进驻,今年在日本筹组公司,计划在欧和东南亚设代理和业务面[17] - **收购计划**:乐意收购海外企业,2022 年考虑国内上市公司和日本大型企业部门分拆方向,并购日本企业难度高,美国和台湾几乎没可能,欧洲有机会[19] - **汽车芯片**:控股股东变更加速汽车芯片开发,中颖电子分电控、电机及电池管理三部分进入汽车市场,电控已出货,电池管理需复杂认证和长期客户信任,希望合作加快发展[20] - **MCU 领域**:汽车领域 MCU 研发集中于车身控制系统,未涉及底盘域或电机内置 MCU,重点开发电池保护技术;战略方向是产品线向高端补齐,与客户探讨 AI MCU 应用,加大机器人关节马达投资,强调力量控制优势,持续研发投射电容触摸,打造工业级应用实现差异化竞争[21][22] - **ML 驱动产品**:子公司新颖过去两年专注显屏架构创新,申请专利获品牌厂商积极反馈,显示质量和能耗与联咏科技相当,芯片尺寸更小,正努力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智能供电是管理平台,存续期长,由五月风股权投资团队核心管理,管理长期资金,以产业发展为重心,已收购企业、投资未上市公司,与中颖电子合作后将更多资源放合作主体[11] - 智能供电投资的国通集成和另一家国内公司目前无合作具体讨论或规划[21] - 机器人不同物品所需力量范围不同对 MCU 设计要求更高,算力要更强,边缘计算能力重要,差异体现在算力和速度上[23]
巨星科技20250610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巨星科技、涛涛车业、春风动力、宏华数科、中际联合 - 行业:工具类行业、出口链行业、苹果链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巨星科技投资价值 - 核心观点:巨星科技长期具增长潜力,是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 - 论据:贸易战期间市场份额提升,手工工具需求价格弹性低,产能分布优,关税战趋缓与科技战加剧是有利催化剂 [2][5] 巨星科技股价超跌原因 - 核心观点:巨星科技股价超跌 - 论据:市场担忧其对美业务比重高受关税影响,作为出口风向标无其他概念加持,投资者主观认为受影响大 [2][7] 巨星科技应对关税能力 - 核心观点:巨星科技应对关税能力出色 - 论据:2018 - 2019 年迅速恢复盈利能力,本轮应对更优,海外建厂和供应链配套使基本面受关税影响微弱 [2][9][10] 巨星科技市场份额提升 - 核心观点:巨星科技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 论据:与渠道商协议提升美国采购占比、降低非美单一国家采购比例,产能布局不逊于头部企业 [13] 巨星科技收入增长预期 - 核心观点:巨星科技收入将增长 - 论据:预计 2025 年美国市场收入达 15 - 16 亿美元,东南亚三期等新工厂产能释放,未来持续投入建设扩展产能 [2][14] 终端涨价对需求影响 - 核心观点:终端涨价对工具消费需求影响有限 - 论据:实际终端涨价与预期匹配,4 月涨价后工具消费同比数据坚挺 [15] 历史情况对工具消费需求影响 - 核心观点:当前美国工具消费受地产影响有限 - 论据:2018 - 2019 年美国地产下行拖累工具消费,当前老旧房屋维保需求强劲,地产成交量下跌边际拖累有限 [16][17] 渠道方面展望 - 核心观点:渠道全年前低后高 - 论据:Q1 增速受 2 月天气影响低,3、4 月表现好未调全年指引,房屋维保需求和降息释放家装需求支撑增长 [3][18] 巨星公司 2025 年及未来发展预期 - 核心观点:2025 年巨星公司发展前景良好 - 论据:Q2 和 Q3 有支撑,Q3 产能释放超预期增长,降息提升估值和释放需求,产能扩张有增长空间 [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4 月 2 号以来出口链表现:整体涨回前高,涛涛车业涨幅 25%创历史新高,春风动力涨幅超 10%,巨星科技等开始回升,工具类公司跑赢出口链整体指数 [4] - 出口链与苹果链对比:苹果链平均跌幅约 16 个点,巨星科技跌幅 18 个点,受压制更严重 [6] - 美国手工具进口市场格局:2024 年美国进口手工具总额约 40 亿美元,中国大陆和台北占 22 亿美元超 50%,东南亚国家合计不到 10%,墨西哥和欧洲国家占比较少 [12]
江淮汽车20250610
2025-06-10 23:26
江淮汽车 20250610 摘要 江淮汽车聚焦尊界品牌,首款产品 S800 上市首周订单达 3,600 台,定 位百万级行政轿车,目标撬动 60 万存量豪华车主换车需求,尤其针对 迈巴赫等车型的增换购用户。 尊界 S800 定位商务接待,产品力强,客户基数大,具备巨大市场潜力, 或将影响二手迈巴赫价格,同时提升尊界品牌势能。该车型在智能化方 面具有显著优势,搭载华为 ADS4.0 系统,提供高阶智驾功能。 江淮汽车海外销量高速增长,是主要毛利来源,占比约 60%。2024 年 海外营收 238.9 亿,海外毛利 35.7 亿,占比 80%。公司主业自 2023 年以来显著减亏。 江淮汽车乘用车业务包括江淮汽车思皓、钇威、大众安徽等品牌,曾为 蔚来代工,为尊界品牌量产奠定豪华车生产经验基础。与大众的合作持 续深化,但仍处于投入期。 尊界 S800 定价 70.8 万至 101.8 万,提供四座和五座版本,以及增程 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首批订单以顶配版本为主,用户预算充裕。该车 型在设计上融合了豪华感和科技感,并具备多项智能化配置。 Q&A 江淮汽车的产品力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 江淮汽车的产品力相对而言非常强。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