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网

搜索文档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2025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发布
前瞻网· 2025-05-30 10:16
城市发展 - 2025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发布 成都连续11年蝉联榜首 在五大维度中4个维度获100分 [2] - 首个新域新质创新赛事落地 面向全国16.9万家专精特新企业 预选阶段挖掘500个优秀成果 [3] 科技与创新 - 荣耀进军机器人业务 展示跑步速度达4m/s的机器人 打破行业记录 [4] - 上海市新增2款生成式AI服务 累计完成87款登记 [4] - 飞步科技端到端港口大模型完成上车部署 无人集卡车队具备8路以上全无人编组作业能力 单次作业箱量突破5000TEU [7] - 韩国拟投入4800亿韩元(约3.491亿美元)开发AI相关产品和服务 包括AI工厂、AI芯片和自动驾驶汽车 [13] - 日本通过首部AI法律 旨在促进AI技术研发和应用并防止滥用 [15][16] 新能源与汽车 -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5] - 小马智行与广州公交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 涉及出行平台、后服务市场和物流运营服务 [6][7] - 比亚迪在长沙成立汽车销售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 [9] - 沃尔沃汽车美国工厂因供应链问题暂停生产 未公布恢复时间 [12] - 日产寻求在英国政府帮助下筹集超70亿美元资金以维持运营 [14] 消费电子与家电 - 大疆进入扫地机器人市场 首款扫拖一体机器人已开始量产 预计6月发布 [8] 互联网与软件 - 字节跳动内部将禁用Cursor等AI编程工具 改用旗下Trae作为替代 [10] 医药与健康 - 礼来将收购SiteOne Therapeutics 获得实验性非阿片类止痛药 [17] 资本市场 - 杭州哒咔科技完成2000万元A轮融资 由福瑞加成投资独家领投 [17] - 江苏埃斯隆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 由复兴资本领投 [17] - 长风药业港股招股书失效 此前由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联席保荐 [17] - 韦尔股份筹备香港上市 拟筹集不超过10亿美元 [18]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沪指跌0.02% 深成指跌0.26% 创业板指跌0.31% [18] - 恒生指数跌0.53% 科技指数跌0.15% 国企指数跌0.31% [18] -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 道指涨1.78% 纳指涨2.47% 标普500指数涨2.05% [18] 环保与政策 - 欧盟计划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量削减54% 略低于55%的目标 [10] 航天 - SpaceX星舰第九次试飞失败 第一级助推器爆炸 第二级飞船失控 马斯克称比上次有进步 [11]
预见2025:《2025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5-30 10:13
行业概况 - 预制菜定义: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需加热或熟制后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 [1] - 分类方式:根据预加工程度分为即食类、即热类、即烹类和即配类 [1] 产业链剖析 - 生产企业类型:分为自产自销企业和委托代工生产企业两大类 [3] - 上游企业:包括农作物种植、米面粮油初加工、畜禽水产养殖屠宰及调味品制造企业 [3] - 下游消费端:涵盖大型商超(盒马、沃尔玛)、电商平台(叮咚买菜)、餐饮企业(广州酒家)及便利店(全家、罗森) [6] - 物流支持:顺丰物流、京东物流等贯穿产业链运输环节 [6] 行业发展历程 - 阶段划分:从1990年代起步,2012年冷链技术突破,2020-2023年疫情推动增长,2024-2025年进入食品安全整治与创新阶段 [9] 行业政策方向 - 政策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推动标准化生产 [11] - 具体措施:农业农村部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如"瘦肉精"),市场监管总局强化预制菜安全监管 [13] 行业发展现状 - 市场规模:从2019年2445亿元增至2023年5165亿元(CAGR超20%),2024年达5466亿元(同比+5.83%) [14] - 毛利率趋势:上市公司毛利率从2018年20.07%降至2024年13.79%,反映竞争加剧 [16] - 行业分布:食品加工企业占百强榜54%(安井食品、双汇),餐饮企业占23%(海底捞),农林牧渔占17%(国联水产) [18] 行业竞争格局 - 区域分布:山东(2959家,占全国21.2%)、河南(1885家)、江苏、安徽为主要聚集地,华东华中地区因农业资源与交通优势集中 [21] - 企业竞争:双汇发展、安井食品营收规模超百亿元,安井2024上半年速冻食品业务同比+13.04%,煌上煌屠宰加工收入同比+50% [23] 行业发展前景 - 规模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0亿元 [25] - 驱动因素:城镇化深化、消费升级、技术革新推动标准化与全链条整合 [26] - 趋势方向:C端零售加速布局(家常菜、地域特色食品)、供应链工业化(中央厨房、冷链扩展)、行业集中度提升(并购整合) [26]
2025年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需求量稳步增长【组图】
前瞻网· 2025-05-29 16:4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中信重工(601608)、铁建重工(688425)、科达自控(831832)、山河智能(002097)、天玛智控(688570)、电光科技(002730)、北方股份(600262)、郑煤机(601717)等 [1] 矿用机器人材料选用 - 矿用机器人材料包括防腐涂料、铝合金、特种钢铁、高温合金、特种金属等,根据下游用途不同,材料比重和使用量也不同 [1] - 防腐涂料在金属表面形成防护膜,防止氧、氯离子、硫化物腐蚀,涂层硬度高、阻燃耐高温,使用寿命长,适用于管道、井下装备等 [2] - 铸铁材料(如高铬系白口铸铁、灰铁铸铁)具有优异耐磨性能,适用于承受频繁摩擦和磨损的煤矿机器人部件 [2] - 高温合金因其承温能力、抗氧化性、抗热腐蚀性和高强度,被用于矿用机器人结构材料和传动系统部件,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 [2] 中国防腐涂料产量 - 2023年中国防腐涂料产量达715万吨,占涂料市场比重约20%,2024年预计同比增长5%至752万吨,主要受高危行业机械设备需求增长驱动 [3] - 防腐涂料可减少矿用机器人与腐蚀性物质直接接触,延长使用寿命,国内防腐涂料技术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 [3] 中国铸铁件产量 - 2023年中国铸铁件产量为5195万吨,同比增加25万吨,2016-2023年复合增速13.7%,2024年预计产量5342万吨,同比增长2.8% [4] - 铸铁材料(如耐磨铸铁)适用于矿用机器人结构件和易磨损部件,可显著提高使用寿命 [4] 矿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 矿用机器人零部件分为机械部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控制部分(控制器、芯片)和传感决策部分(传感器、人机交互系统),三者紧密关联 [8] 矿用机器人核心软件 - 机器人运动控制的ROS操作系统依赖进口,高精度视觉图像和自主导航等软件算法仍需攻关,部分应用工艺(如煤仓清理、井下摊铺)尚未形成机器人化 [10] - 喷浆、管道安装、巷道修复等工艺已具备研究基础,但实用化程度仍需提高 [10]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纺织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5-29 16:10
纺织行业投融资规模与趋势 - 2013-2019年行业投融资热度持续上升,2019年达峰值,全年发生15起投融资事件,金额达13.5亿元 [1] - 2020年起投融资热度消退,2024年发生13起事件,金额9.65亿元,2025年前4个月已发生3起,金额3.46亿元 [1] 纺织行业投融资轮次特点 - 投融资轮次以早期为主,集中在A轮、天使轮和战略投资 [2] - 战略投资占比高,反映行业进入成熟阶段,投资机构偏好成熟商业模式企业 [2] 纺织行业投融资区域分布 - 广东和浙江为投融资最活跃地区,截至2025年4月两地累计融资事件各达21起 [5] - 江苏和山东紧随其后,分别发生16起和15起投融资事件 [5] 纺织行业投融资方向 - 投融资方向聚焦新纺织材料领域 [7] - 代表性融资事件包括天赐生物A轮、智布互联C+轮、美绮级天使轮等 [8][9][10][11] 纺织行业投资主体构成 - 投资主体以资本类机构为主,占比74%,包括深创投、软银中国资本等 [11] - 实业类投资主体占26%,如吉林化纤、开润股份等 [11] 纺织产业投资基金情况 - 行业存在7家纺织相关私募基金,如新疆塔源胡杨臻彩纺织服装产业投资基金、青岛时尚纺织产业投资基金等 [14][15] 纺织行业兼并重组特点 - 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为主流,如玖隆再生收购长润物资100%股权、北京大源收购捷恩智100%股权等 [16][17][18] - 部分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如安诺其收购色彩跳动40%股权 [17] 纺织行业投融资与并购总结 - 投融资集中在广东、浙江地区,以资本类投资机构为主导 [20] - 并购重组主要通过中游企业横向整合扩大规模 [20]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无人机用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
前瞻网· 2025-05-29 11:46
无人机用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概述 - 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不超过100 daN,由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部分组成 [1] - 按结构可分为轴流式、离心式、回流式涡喷发动机,其中轴流式在无人机和通用航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1] 市场参与主体与产业链 - 100 daN以上推力市场由大型央国企主导,100 daN以下由民企如玄云动力、中科航星等占据主要市场 [2]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钛合金、铝合金、高温合金、复合材料等,中游涉及设计、装配、测试和维修等核心环节 [2] - 下游应用于军用和民用无人机领域,包括军用作训靶机、察打一体无人机,民用高速航模、消防应急救等 [3] 全球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3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到5亿美元 [6] - 北美保持技术优势,亚太(尤其中国)将成为未来增长核心区域 [6] 中国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1.54亿元,军用作训靶机占比71%,航模市场占比15% [7] - 国际巨头占据技术优势,中国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7] - 2024年全行业注册无人机217.7万架,同比增长98.5%,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市场份额 [10] 航模运动市场 - 中国航模爱好者超500万,青少年占比超30%,90后、00后为主力 [11] - 2024年全国航模比赛总参赛人次超4.1万 [11] - 航模用微型涡喷发动机价格从上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2024年市场规模约2300万元 [13] 军用靶机市场 - 亚音速靶机占比超70%,低速靶机占比约10% [14] - 2024年军用无人靶机需求约4800架,低速和亚音速靶机需求超3800架 [17] - 靶机用微型涡喷发动机2024年市场规模近1.1亿元 [19] 应用场景扩展 - 应用场景从传统军事向民用及新兴领域扩展,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突破1.5亿元 [20] - 军事领域向超音速、隐身化、极端环境适应方向突破,民用领域加速物流、消防、巡检等场景落地 [20] 市场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玄云动力、中科航星、泸州懋威、山西大同航源众诚等 [22] - 2024年头部竞争者市场份额在10%-20%之间,市场集中度不高 [22]
【干货】2025年电力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5-29 11:08
电力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 - 电力产业上游为发电环节,包括发电设备、电力设计及发电企业[1] - 中游为输配电及售电环节,主要由"两网"和售电公司组成[1] - 下游为用户端,涵盖工业、商业及居民用电等应用场景[1] - 上游电力设备代表性企业包括中国西电、许继电气、东方电缆等[3] - 电力设计环节代表性企业有中国电建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3] - 中游发电环节主要企业包括华能国际、国家电投、国投电力等[3] - 输配电主要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负责[3] - 售电环节代表企业包括国家电网、华能国际等[3] - 行业主要力量为"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均为国资委直管央国企[3] 中国电力产业链区域布局 - 产业链企业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布局[4] - 广东省、北京市和江苏省产业链上市企业数量较多[4] - 重点区域存在华能国际、大唐国际、长江电力等实力强劲的上市企业[4] 代表性企业业务布局对比 - 华能国际2024年营业收入2455.51亿元,电力业务收入2375.54亿元[6] - 华能国际发电量4798.64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145125MW,均为行业最高[6] - 大唐发电营业收入1234.74亿元,电力业务收入1075.94亿元[6] - 华电国际营业收入1129.94亿元,电力业务收入947.44亿元[6] - 国电电力总装机容量111700MW,仅次于华能国际[6] - 长江电力发电量2959.04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71795MW[6] - 国投电力布局涉及西南地区及印尼、泰国等境外市场[6] 企业最新投资动向与业务规划 - 华能国际2025年新能源项目计划资本支出超500亿元[9] - 大唐发电投资59.69亿元建设浙江台州头门港2×66万千瓦煤电项目[9] - 华电国际拟71.67亿元收购中国华电旗下8家标的股权[9] - 国电电力拟192亿元投建水电和光伏发电项目[9] - 浙能电力拟7.5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9] - 行业整体呈现新能源投入加大、传统能源升级、资源整合等发展趋势[8]
李书福:吉利不会放弃传统内燃机汽车研发与制造,收购全球老牌车企是为了学真本领【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5-29 10:40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吉利坚持"两条腿走路"战略,不放弃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研发与制造,持续投入并坚持技术引领 [2] - 公司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和无底线商业行为,主张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和企业道德战 [2] - 吉利通过全球收购老牌汽车企业(如沃尔沃)学习造车技术、品控体系、安全技术和空气动力学技术标准,旨在提升专业造车能力 [2] - 公司旗下拥有多个品牌(吉利、沃尔沃、领克、Polestar等),涵盖不同市场定位和消费群体,产品系列丰富多样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的31.6%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40.3% [3] - 2024年1-11月纯电动汽车产量超过680万辆,占全部新能源汽车产量约60%,销量超过670万辆,占比接近60% [5] - 行业预计两三年后将实现油电平权,资本市场对汽车公司的估值方法可能发生变化 [7]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产品涵盖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动力系统包括传统燃油、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和纯电动 [3] - 吉利将在油车的智能化和节能化上加大投入,以巩固在中国油车市场的地位 [7]
累计交付量超25.8万辆!小米总裁卢伟冰:小米SU7一个能打的对手都没有,产品力强才没有对手【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5-29 10:40
5月27日,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从营收数据来看,小米本季度总收入高达1113亿元,同比大 幅增长47.4%。这是小米单季营收连续2个季度突破千亿,且连续六个季度保持增长态势。而在利润方面, 小米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9亿元。 在业绩电话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被问及小米YU7标配激光雷达是否会影响定价策略或盈 利能力时。他表示,小米YU7产品力很强,价格现在还没定完,不方便谈价格。他认为,产品竞争力强是核 心,盈利是结果,不能当做结果去追求,产品力强,盈利也不是问题。 对于小米SU7的销量问题,卢伟冰同样信心满满。卢伟冰表示,他们完全没有担心过小米SU7的销量会受到 影响,或者说小米SU7需要去降价促销。"因为目前的状况是,我们的产能严重不够,现在的交付周期还非 常长。另外,小米YU7和小米SU7是同平台的,都采用了小米摩德纳(Modena)架构。同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 产能的复用性和核心器件的复用性非常高。" 卢伟冰还表示,"SU7发布这么久,一款都没有是SU7的对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产品力强才没有对手,没 有对手就能够保证利润率。"他指出,曾经有无数的对手想要 ...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精准非靶标代谢组学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
前瞻网· 2025-05-29 09:53
精准非靶标代谢组学概述 - 代谢组是指细胞、组织或生物体中所有参与代谢的小分子化合物集合,包括糖类、核苷、有机酸、脂质等[1] - 代谢组学通过分析小分子代谢物(分子量<1500 Da)的组成及含量变化,寻找其与生理病理的关系[1] - 精准非靶标代谢组学结合高通量技术平台和精准代谢组学,拓展应用于精准医疗和生物标志物发现[1] 全球代谢组学市场现状 - 全球代谢组学市场规模从2020年17.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25.9亿美元,年复合增速10.8%[5][6] - 领先企业Metabolon拥有5000+数据库,最多鉴定2000+化合物;HMT采用毛细管电泳分离系统检测传统LC-MS无法检测的物质[5] 全球精准非靶标代谢组学市场 - 全球精准非靶标代谢组学应用占比从2021年10%上升至2024年12%[8] - 市场规模从2021年1.9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3.9亿美元,在生物标志物发现、精准医疗等领域优势明显[8] 中国代谢组学市场 - 2024年中国代谢组学市场规模达20.4亿元,科研服务市场面向高校、研究所、药企等快速发展[9][11] - 2022年中国市场占比10.6%,预计每年增长0.33%[11] 中国精准非靶标代谢组学市场 - 2022-2024年中国精准非靶标代谢组学市场规模分别为1.6亿元、2.0亿元、2.4亿元[13] - 主要企业包括百趣生物、中科新生命、诺禾致源,市场集中度较高[15] 技术对比 - 百趣生物新一代代谢组学在物质鉴定级别(MSI level 1-4)、标准品数据库数量(10000+)、多中心稳定检出物质比例(60%)等方面领先[2][3] - 常规非靶代谢组学标准品数据库2000+,多中心稳定检出物质比例30%[3]
【干货】2025年铅酸蓄电池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5-28 14:15
铅酸蓄电池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为铅及铅制品、塑料和硫酸等原材料,其中铅及铅制品占生产成本的70%以上 [1] - 产业链中游是核心制备环节,主要企业包括天能集团、超威股份、骆驼股份等 [2]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起动、通信、新能源、电力等 [1] - 下游废旧电池回收由格林美等环保企业负责拆解和再利用 [2] 产业链区域分布 - 截至2025年4月8日,中国铅酸蓄电池相关企业共1576家,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安徽、浙江等地区 [5] - 代表性上市企业共8家,浙江数量最多(3家),包括天能股份和超威动力,山东、湖北、广东、重庆、香港各有1家 [6] 行业参与者 - 上游原材料企业包括豫光金铅、株洲冶炼集团、云南驰宏锌锗等铅制品企业,晶瑞股份等硫酸生产企业,长海股份等隔板生产企业 [2] - 中游铅酸蓄电池企业主要有天能集团、超威股份、骆驼股份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