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日报网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民航运输生产保持增长
期货日报网· 2025-10-23 00:32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本报讯从民航局了解到,2025年前三季度,民航安全运行态势总体平稳,运输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全行 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1220.3亿吨公里、5.8亿人次、739.5万吨,同比 分别增长10.3%、5.2%和14.0%。共保障各类飞行488万班,日均1.8万班,日均同比增长5%。(齐宣)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前三季度跨境资金净流入1197亿美元
期货日报网· 2025-10-23 00:32
涉外收支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涉外收支总规模达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0.5% [1] - 前三季度跨境资金净流入1197亿美元,银行结售汇顺差632亿美元,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1] - 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市场预期平稳,供求基本平衡,保持较强韧性和活力 [1] 跨境资金流动 - 9月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计1.37万亿美元,环比增长7% [1] - 9月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跨境收支均保持增长态势,显示涉外经济稳健发展 [1] - 9月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跨境资金小幅净流出31亿美元,10月以来已转为净流入 [1] - 9月货物贸易项下资金净流入保持高位,服务贸易、投资收益等项下资金流动较为平稳 [1] 外汇市场供求 - 9月银行代客结汇和售汇环比均明显增长,企业等主体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开展外汇买卖 [2] - 9月结售汇顺差为510亿美元,上中旬净结汇较多,下旬结售汇差额趋向均衡 [2] - 10月以来银行代客结汇和售汇大体相当,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2]
港珠澳大桥开通7年客流量超9300万人次
期货日报网· 2025-10-23 00:32
据新华社电一桥联三地,热潮涌湾区。自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上午8点,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随着口岸客流车流增长态势持续,预计2025年全年,口岸客流将突破3000万人次,车流将突破600万辆 次。"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站长陈发球说。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共查验出入境人员 1288万人次,车辆86万辆次;2024年,该边检站查验客流已增长至2700万人次,车辆增长至555万辆 次。2025年至今,经口岸出入境客流车流已分别超过2510万人次和546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17%和 25%。 ...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期市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目标
期货日报网· 2025-10-23 00:08
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七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 见》(简称《意见》),为我国期货市场指明了"安全规范、稳健发展、稳步开放"的发展方向。在南华 期货董事长罗旭峰看来,历经一年实践,以"强监管、防风险、促实体、稳开放"为核心,期货市场生态 已深度重塑,在监管闭环构建、实体服务升级、开放能级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下一阶段发展路 径更加清晰。 监管筑基:从事后惩处到事前防控 《意见》实施后的首要突破在于构建了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推动监管向"功能驱动"转型,为市场高质 量发展筑牢安全底线。 具体来看,罗旭峰认为,首先是监管的"长牙带刺"成为鲜明特征。2025年以来,全行业累计收到110余 项监管措施和纪律惩戒函,覆盖互联网营销、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关键领域,推动行业形成"资格准 入+行为规范+声誉约束"的三维惩戒体系。 最后是期货公司分类监管导向加速行业分化。新修订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突出"扶优限劣"原 则,将服务实体经济成效、合规内控水平纳入核心评价指标。在此导向下,头部机构通过强化合规体系 建设,实现逆势增长,而合规意识薄弱机构则逐步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进一 ...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及互联互通机制
期货日报网· 2025-10-23 00:07
10月22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 HKEX中国机遇论坛上,香港交易所集团(简称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 庭表示,将继续与各方深化协作,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不断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提 高市场效率,进一步推动两地资本市场的共同发展。 据陈翊庭介绍,自去年9月以来,在国内各项经济政策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动下,中国投资机遇再次赢 得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香港市场也在利好氛围中表现强劲,香港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沪深港通 的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新股市场的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彰显了香港市场的活力与韧性。 陈翊庭介绍,港交所新股发行规模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今年以来IPO融资总额为1829亿港元,较 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同时,新股市场的强劲势头仍在持续。 展望未来,陈翊庭表示,将不遗余力地推动港股市场与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精准对接包括广 大内地投资者在内的全球投资人日益多元的投资需求。 此外,作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港交所将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 圈,向投资者提供多种资产配置、风险对冲的工具,积极拓展离岸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助力人民币国际 化稳步推进。 (文章来源 ...
A股集体下跌!场内近3000股飘绿
期货日报网· 2025-10-22 20:3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沪指微跌0.07%报3913.76点,深证成指跌0.62%报12996.61点,创业板指跌0.79%报3059.32点,北证50指数逆势上涨0.87%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6905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超2000亿元 [1] - 场内近3000只个股下跌 [1] 行业板块表现 - 石油板块强势拉升,科力股份涨超10%,贝肯能源、准油股份涨停 [1] - 银行板块再度崛起,农业银行涨超2%续创历史新高,近期已连续14个交易日收阳 [1] - 人造肉概念活跃,双塔食品涨停,爱普股份涨超8% [1] - 煤炭、有色、券商、半导体等板块走低 [1] 个股异动 - 寒武纪午后大幅飙升,一度涨超7%,最高价达1468元/股,盘中股价再次超过贵州茅台,全日成交198亿元居A股成交额首位 [1] - 马可波罗登陆深市主板,收盘上涨128.8%报31.46元/股,盘中一度大涨190.9%最高至40元/股 [1] 机构观点 - 高盛认为投资者思维应从"逢高减仓"转变为"逢低买入",预计MSCI中国指数到2027年底将再上涨约30%,主要由12%的趋势性盈利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 [2] - 东莞证券指出指数已行至阶段高位,资金分歧加剧,但四季度经济在政策支撑下有望持续修复,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吸引外资继续流入,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提升A股配置价值 [2]
终端需求阶段性改善,聚酯产业链估值修复
期货日报网· 2025-10-22 17:04
织造订单改善,终端产品库存去化 原油止跌反弹,成本端存在支撑 9月底以来,中东地缘局势降温,原油的地缘风险溢价回落,叠加贸易摩擦升级,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 和原油需求增长受阻的担忧。OPEC+持续增产,机构一致预期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全球原油供应 过剩格局将更加严峻。多重利空叠加,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逼近前低。 10月中下旬以来,我国遭遇了下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寒潮天气过程,影响范围覆盖全国 大部地区,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南方地区亦受到显著冲击,打破了多项气象纪录。天气骤然转冷恰逢国 内"双11"购物节启动,使得原本表现一般的"银十"旺季突然火爆起来。 事实上,9月下旬以来,秋冬面料需求就出现了一定改善,但品种间分化明显,整体订单依然偏弱。时 隔1个月,"银十"接近尾声,冬季面料需求的爆发带动整体下游迎来下半年迟来的旺季。据CCF调研, 目前针织市场出货延续良好态势,尤其是绒类产品销售持续较好,海宁经编表现亮眼,装置接近满负荷 运行。常规绒类产品库存在国庆节前就已经降至低位,发货偏紧,价格逆势上涨,当前利润丰厚。绍兴 圆机开机率也升至近几年同期高位水平,库存降至低位,利润明显改善。常熟经编牛奶绒和 ...
金价大跳水!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期货日报网· 2025-10-22 14:27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曲德辉 见习记者 肖佳煊)北京时间10月22日,现货黄金开盘后继续下探,盘中一 度重挫跌至8.01%,最低报4005.01美元/盎司。现货白银一度跌至2.1%,报47.529美元/盎司。在快速下 探后,金、银有所反弹,但截至发稿时未能收复失地。 此前一个交易日,金价刚创下4381美元的历史新高。而在北京时间10月21日晚间,黄金、白银双双跳 水。现货黄金一度大跌6.3%,创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最终收跌5.31%,报4124.36美元/盎司; 现货白银最终收跌7.11%,报48.66美元/盎司。 花旗在周二金价暴跌后下调了黄金的评级,理由是担心仓位过高。花旗策略师在报告中表示,预计未来 几周金价将在4000美元/盎司附近进一步盘整。"黄金牛市的旧逻辑(央行持续买入黄金以实现外储多元 化、减少对美元依赖)或许最终会重新发挥作用,但在当前价位下,没有必要急于押注这一趋势。"黄金 价格的涨势"已经超前于'货币贬值'这一叙事本身"。 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长期而言,全球货币信用体系重构、去美元化趋势、各国央行持续购金以及供需 结构性失衡等因素构成了黄金上涨的核心支撑,这一支撑体系在未来2— ...
期货赋能 贵州鸡蛋产业发展走上“高速路”
期货日报网· 2025-10-22 09:47
价格锚点+风险管理+资源整合 10月1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发布公告,正式设立贵州凤和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凤和祥)为鸡蛋指定 厂库。这一公告,为贵州蛋鸡养殖业铺就了一条崭新的"高速路"。"高速路"的这端,是贵州优质的生态 养殖资源;"高速路"的那端,是可以加速直通的全国期货市场与更广阔的天地。 交割库落地:打通产业与期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然而,产销价格波动、物流成本高企等问题却长期制约企业发展。因此,凤和祥在扎实推进经营质量提 升的基础上,会同期货机构积极推进鸡蛋交割仓库资质申报工作。 "作为规模化蛋鸡养殖企业,我们深刻体会到鸡蛋价格波动对经营稳定性的冲击。获批交割仓库资质, 可以直接将自有标准化鸡蛋产品纳入期货交割体系,又可以利用好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捕捉市场需求, 适时做好生产销售套保计划,进而稳定经营。事实上,鸡蛋期货已经成为养殖端对冲价格风险的核心工 具。接下来,我们不仅能通过仓单注册直接参与套期保值,更能为周边中小养殖户提供'期货+现货'的 联动服务。鸡蛋交割仓库获批后,我们将逐步试点'保价代交割'模式,并帮助有需求的养殖场锁定远期 销售价格,在蛋价下行周期中为其规避亏损,切实将期货工具转化为产业 ...
国际大豆市场供需仍存不确定性
期货日报网· 2025-10-22 09:45
美豆期货价格与市场状况 - 10月以来美豆期货价格在1000至1050美分/蒲式耳区间波动,难以实现区间突破 [1] - 美豆现货价格较2022年峰值下跌40%,农民因农资成本高企而囤粮观望 [3] - 美豆市场面临供应增加、出口衰减的结构性矛盾,若中美贸易僵局持续,库存压力将加剧,价格继续承压 [3] 美国农业部报告与美豆供需 - 因美国政府停摆,美国农业部10月报告延迟发布,市场不确定性增大 [2] - 根据9月报告,美豆种植面积上调20万英亩至8110万英亩,总产量增加900万蒲式耳至43.01亿蒲式耳,供应总量达46.51亿蒲式耳 [2] - 美豆国内压榨需求上调1500万蒲式耳至25.55亿蒲式耳,出口预期下调2000万蒲式耳至16.85亿蒲式耳,期末库存调高1000万蒲式耳至3亿蒲式耳 [2] - 季度库存报告显示美豆库存为3.16亿蒲式耳,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市场对10月报告预期偏空,期末库存预期继续上调 [2] 美豆出口与对中国市场依赖 - 中国作为美豆最大买家,2025年对新季美豆采购量为零,与去年同期1300万吨订单相比出现断崖式下滑 [3][4] - 2023/2024年度中国进口了价值132亿美元的美国大豆,占美豆出口份额的54% [4] - 2024/2025年度美豆对华出口量仅为2248万吨,同比下降8.1%,占美豆总出口比例从54%降至44%;2025/2026年度新季美豆对华销售呈零采购状态 [4] - 非中国市场对美豆年需求总量不足1500万吨,仅为中国正常需求的10%,无法弥补中国市场缺口 [4] 美豆压榨需求与利润 - 9月美国大豆压榨量达1.978亿蒲式耳,为历史第四高位,环比增加4.24%,同比增加11.59% [13] - 压榨量增长源于设备维护后产能恢复,日均压榨量提升至659.5万蒲式耳,处于历史第二高水平 [13] - 政策驱动强劲,美国环境保护署计划将2026年生物柴油掺混义务量提高至56.1亿加仑,支撑压榨需求 [13] - 10月初美豆压榨利润降至2.89美元/蒲式耳,环比下降5.3%,因豆粕现货价格下跌及需求疲软 [13] - 阿根廷零关税政策促使其豆粕出口增长,抢占美国豆粕市场份额,削弱其竞争力 [13] 南美大豆出口表现 - 10月上旬巴西大豆出口量达216.6万吨,日均出口量同比增加26.5%至27.1万吨,出口均价为429.7美元/吨 [7] -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上调10月大豆出口预估至731万吨,同比大幅增加65% [7] - 中国是巴西大豆出口核心驱动力,在9月出口总量中占比达93%;1-9月中国累计进口巴西大豆占其出口总量79.9% [7] - 预计1-10月巴西大豆出口总量将突破1.02亿吨,远超去年同期9349万吨,2025年全年出口1.1亿吨目标有望实现 [7] - 阿根廷农户预售2024/2025年度大豆3632万吨,同比增加23%;2025/2026年度预售292万吨,同比激增163% [8] - 阿根廷大豆出口许可申请量同步攀升,2024/2025年度达1226万吨,同比增加175% [8] - 平行汇率与官方汇率的价差从57收窄至41,降低农户惜售情绪,支撑出口动能 [10] 南美大豆播种与天气影响 - 阿根廷迎来5年来首次饱墒开局,罗萨里奥核心产区95%地块水分储备达极佳状态,市场对丰产预期增强 [16] - 充沛墒情为10月中下旬播种创造理想条件,但拉尼娜气候下阿根廷大豆仍面临系统性减产风险,需关注灌浆期水分供应 [16] - 巴西中东部地区降水改善,马托格罗索州播种进度达15.6%,远超去年同期3.7% [17] - 巴西南部地区干旱风险存在,拉尼娜现象可能与南里奥格兰德州12月起降水负距平相关,影响大豆立苗 [17] - 在强拉尼娜现象年份,巴西整体仍可能出现减产;弱拉尼娜对美国影响微弱,但可能引发南旱北涝模式 [18] 全球大豆市场格局与影响因素 - 全球大豆市场处于供应增加、需求减弱且由政策主导的博弈时期 [18] - 美豆产量创历史第四高位,但出口因中美贸易摩擦受重创,期末库存攀升至3亿蒲式耳 [18] - 南美大豆在全球供应中占主导地位,巴西出口强劲,阿根廷因政策刺激短期出口量大增 [18] - 中国加快去美化进程,阿根廷低价大豆涌入全球市场,进一步压缩美豆出口空间 [19] - 若中美贸易僵局持续,南美在全球大豆市场主导地位将强化,美豆产业面临结构性萎缩风险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