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LatePost

搜索文档
晚点独家丨美团优选退出亏损省份,小象超市成为新希望
晚点LatePost· 2025-06-23 20:47
社区团购市场现状 - 多多买菜年成交额2000亿元但增长接近天花板,处于盈亏平衡线,开始提升配送时效试水即时零售[2] - 美团优选年成交额1000亿元出头,2024年新业务亏损约50亿元,宣布收缩至仅保留广东、浙江两省盈利区域[2][6] - 美团优选最多覆盖20余省市2000县市,调整后正式员工转岗至小象超市/快驴等业务,供应链资源同步迁移[3][6] 社区团购模式困境 - 行业陷入低单价、低毛利的零和博弈,美团优选长期减亏无效后选择战略性放弃非核心市场[8] - 多多买菜借机吸纳美团退出区域的商家,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已实现盈利[8] - 美团优选被内部视为"成功的失败业务",虽亏损但积累了全国零售运营经验[7] 即时零售新战场 - 小象超市成为美团食杂零售新重心,过去三年每年新增数百前置仓,SKU近万,配送时效达分钟级[10][11] - 小象已进入21城,计划扩展至30-40个一二线城市,策略是跟随山姆会员店已验证的高消费力城市[4][11] - 美团闪购平台业务领先竞对,小象超市与快驴分别实现盈利和盈亏平衡[4][9]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拼多多试水即时配送遇阻,39元起送仅实现4小时达,内部认为其基因不适合重资产配送模式[9] - 京东/淘宝加大外卖补贴迫使美团增加外卖投入,同时需巩固即时零售优势[6] - 山姆中国年营收约1000亿元,前置仓贡献近半业绩,成为行业隐藏标杆[12] 企业战略调整 - 美团CEO王兴将食杂零售列为未来十年首要方向,小象超市取代优选成为核心增长引擎[9][11] - 小象尝试线下社区门店与折扣模式,对标盒马NB/奥乐齐[3] - 淘宝整合饿了么/飞猪,京东创始人亲自带队,即时零售竞争白热化[12]
UPPERVOID 创始人毕怡然:新品牌可以贵,只要给足感性价值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5-06-22 19:58
品牌定位与差异化策略 - 核心观点是通过"非理性差异化"建立品牌壁垒,避免陷入参数竞争和价格战[14][17] - 从功能性定位转向强调美学和品牌叙事,减少产品卖点展示数量(从15个减至5个)[20][21] - 目标用户调整为"又菜又爱玩"的半专业户外爱好者,避开专业用户市场[22][23] - 采用4-8倍行业标准倍率定价,初代冲锋衣从2000元提至近5000元[5][24] 产品设计哲学 - 设计流程遵循"场景-功能-面料-美学"四步法,美学置于最后[34] - 提出"意外之美(serendipity)"理念,保留设计过程中的偶然性[36] - 面料选择兼顾功能与消费者认知,优先采用知名"成分品牌"[40] - 避免过度追求参数指标(如防水指数),转向体验优化(如降噪处理)[42][43] 品牌视觉与营销 - 采用具象化logo设计("鬼脸")增强传播性,批判新能源行业同质化设计[29] - 通过纪录片和品牌大片构建"自然信仰"叙事,强调敬畏而非征服自然[52][53][54] - 线下门店设计融入宗教元素(十字架屏幕),强化品牌符号[66][67] - 电商视觉保持极简(仅3个图层),文案采用诗意化表达[50] 行业竞争策略 - 避开徒步/登山/滑雪/越野跑之外的场景,放弃都市通勤市场[26][27] - 通过持续提价策略脱离价格战,年销售额接近1亿元[5][24] - 观察到消费者开始出现贷款购买和二手交易行为,视为品牌效应信号[6][73] - 保持每年20-30款新品节奏,显著快于海外品牌2-4年开发周期[51] 消费心理洞察 - 认为高端品牌本质是服务"消费时非理性"的人群[14] - 通过"贵色"选择(低饱和度色系)、衬线字体、金属配件等细节塑造高价感[49] - 强调"造梦"而非实用功能,激发消费者对非日常生活的想象[44][45] - 绝对避免使用"打折"表述,用"先到先得"等话术替代[70][72]
晚点独家丨宇树 C 轮落定,中移动、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吉利共同领投,估值超 100 亿
晚点LatePost· 2025-06-20 21:20
融资与估值 - 公司近期完成C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大部分老股东跟投,投前估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3][4] - 今年1月初主要潜在投资方计划出资1亿-3亿元不等,2月后C轮投后估值逐渐上涨,融资结构相应变化[4] - 部分老股交易的估值已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有潜在产业投资方购买老股[5][7] 市场地位与产品 - 公司的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在知名度、影响力和实际出货量方面位居中国乃至世界前列[7] - 机器狗面向消费市场和巡检等生产、物流场景,人形机器人主要客户为全球具身研究机构[7] - 产品成为机器人博士生做研究、写论文的“生产资料”,在硅谷周边高校实验室广泛使用[7] 未来发展 - 公司强于硬件和运动控制,未来需突破机器人大脑和具身基础模型技术以拓展生产、生活服务场景[7] - 5月底完成股改,公司名称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推测将启动IPO流程[8]
晚点独家丨即时零售来了一个新玩家
晚点LatePost· 2025-06-20 21:20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一度冲到2500万单,淘宝闪购日单逼近4000万单,美团餐饮外卖日均单量保持在8000万单以上,美团闪购日均1300万单[2] - 多多买菜正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但不涉足餐饮外卖[4][5] - 美团闪购2024年实现约2500亿销售额,日均单量1200万单,已建立3万个闪电仓[10][14] 多多买菜的战略布局 - 多多买菜团队主动发起即时零售尝试,获得亿元级别预算,由拼多多联席CEO带队[11] - 多多买菜市场份额已超越美团优选成为第一名,2024年实现盈利,年成交额约2000亿元[12] - 多多买菜尝试即时配送出于寻找新增长和应对美团闪购威胁的考虑,美团闪购的白牌商品是拼多多的基本盘[14] 各平台即时零售业务特点 - 美团闪购以第三方闪电仓为主,拥有3万个闪电仓,年活跃骑手745万,高频骑手81.95万[16] - 京东已在做自营秒送,自建仓,达达130万注册骑手,全职骑手突破10万[16] - 淘宝利用商家门店,尚未自建仓,蜂鸟有400万年活跃骑手[16] - 拼多多计划自建仓,配送优先考虑与闪送、顺丰同城第三方平台合作[9][16] 行业竞争态势 - 山姆中国2024年约1000亿元销售额中前置仓占比近一半,实现50~70亿元商品销售利润[17] - 京东优势在于自营生意和精细化商品运营,阿里问题在于运营不够细和跨部门协同困难[18] - 目前被验证的即时零售品类以生鲜、酒水、医药、鲜花等为主,其他品类需求有限[18] 市场前景与挑战 - 即时零售需求离散,物流侧各平台没有明显差距,商家有多平台经营意愿[16] - 消费者对即时配送溢价接受度有限,2-3天物流体验已能满足大部分需求[18] - 补贴结束后,即时零售能被多少消费者接受仍需验证[19]
电动化的尽头,是更大的油箱?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23:43
电动化战略调整 - 奥迪撤回2033年停售燃油车计划,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转向提供纯电、插混和内燃机多样化产品组合[4] - 中国车企从专注纯电转向插混车型,因插混车型纯电续航达300公里以上(2019年平均水平的3-6倍),且成本结构更具韧性[4] - 2024年前5个月插混车型零售销量同比增长76.9%,比纯电车型高54.3个百分点,占新能源整体销量42.1%[5] 油箱容积趋势 - 新能源车油箱容积显著增大:领克06新能源油箱从35升增至51升,海豹06 DM-i配备65升油箱(A+级轿车)[6] - 插混车型油箱普遍大于同级别燃油车:海豹06 DM-i油箱大于轩逸/朗逸,问界M9油箱大于途观L[7] - MPV领域GL8新能源油箱73升超过燃油版,越野车方程豹豹8油箱91.5升超过普拉多23.5升[12][13] - 2017-2024年新能源车型油箱容积累计增加52.6%至58升,与燃油车持平[14] 技术驱动因素 - 电池技术突破:增程式车型电池容量累计增加113.9%,插混车型增加68.1%[21] - 动力电池价格下降:碳酸锂价格不足2022年底九分之一,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累计降幅57%[24][26][27] - 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被重新重视,工程师认为其发展空间大于三电系统[30] 市场结构分化 - 插混车型在10-20万元区间占优(2024年1-5月累销113.7万辆),增程车型在20万元以上更易爆发(累销37.2万辆)[32][33] - 自主品牌成为最大赢家:2024年插混销量250.4万辆(同比+80.2%),比亚迪插混销量达2021年9.1倍[39] 政策与体验优化 - 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至2027年且不区分纯电/插混,推动插混发展[39] - 技术改进显著: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油耗2.9升,长城Hi4实现四驱节油,骁遥电池支持充电10分钟补能280公里[42]
天猫总裁刘博的 618 汇报:剔除退款后的 GMV,三年来最大幅度增长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23:43
核心观点 - 天猫618剔除退款后的GMV同比增长10%,为三年来最大增幅,超过社零5%和网零8.5%的增速 [6] - 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品牌会员数量同比增长15%,日均购买人数增长8.6% [6][10] - 公司首次将北极星指标调整为剔除退款后的商家真实成交,改变以往以下单GMV为核心的统计口径 [4][7] - 营销玩法简化,采用"立减"促销方式替代满减,发货前退货率显著下降 [11][14][15] - 国补商品成交总额同比增长115%,参与国补的商品数量增幅超40% [6] 统计口径调整 - 新统计口径仅计算支付后未退款的金额,例如1000元订单中未支付200元、退货300元,则真实GMV为500元 [2] - 调整旨在解决平台与商家目标不一致问题,以往满减规则导致高GMV但高退货率 [4] - 新口径让平台与商家方向一致,反映商家实际收入 [4][7][9] 用户增长与运营 - 品牌会员客单价达行业水平两倍,核心用户跨品类购买特征明显 [10] - 一季度90%参与激励计划的优质品牌实现双位数增长 [18] - 店铺评价体系升级为"店铺真实体验分",包含消费者反馈、订单、口碑等维度 [18] 营销策略变革 - "立减"促销直接降价替代满减,降低发货前退货率 [11][14] - 消费券改为9折无门槛优惠,投诉率明显下降 [15] - 营销简化带来消费者体验提升,88VIP群体退货率优于行业 [14] 行业竞争与创新 - 与饿了么联合上线闪购业务,提升平台用户活跃度 [5][19] - 扶优策略防止低价竞争导致市场混乱,消费者对优质品牌接受度高 [16][17] - 全域获客与微博、微信等多平台合作,"红猫计划"提升商家投放转化率 [18]
晚点独家丨蔚来正讨论为芯片自研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23:43
芯片业务分拆计划 - 蔚来拟为旗下芯片相关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成立项目实体并出让少量股权,但保持控制权[3][4] - 新注册的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与蔚来"神玑"芯片同名,法定代表人为蔚来高级副总裁白剑[5] - 融资后股权结构可能有两种方案:仅引入外部资金或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实现业务分拆[7] 芯片研发成果 - 蔚来已推出两款自研芯片: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和车规5纳米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神玑NX9031"[7][8] - 神玑NX9031已量产上车,性能测试历时一年,部分指标优于行业通用芯片,量产时间比英伟达Thor-U提前数月[8][9] - 神玑NX9031实际算力为英伟达Orin-X的4倍,内存带宽546GB/s是Thor-U的2倍[9] 芯片技术优势 - 神玑NX9031可并行处理25路高清摄像头数据,数据处理时延低于5毫秒[9] - 芯片具备冗余安全电路,能实时检测并自我纠错和故障隔离[9] - 自研芯片应用带来单车约1万元成本优化,2024年节省3亿多美元芯片采购费用[9] 公司财务状况 - 蔚来2023年累计亏损224亿元,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10]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00亿元,现金储备环比减少37.9%至260亿元[10] - 公司正推行成本控制措施,预计二季度末完成60%-70%组织结构调整[10] 战略布局 - 智能辅助驾驶芯片被列为蔚来12项全栈技术布局中的重要部分[8] - 李斌将智能辅助驾驶芯片、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和智能底盘定义为智能电动车"新三大件"[8] - 芯片业务分拆可能帮助蔚来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10]
在拼多多复兴的中国商帮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23:43
传统商帮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中国商帮文化历史悠久,以地域、血缘、宗族为纽带,晋商、闽商、浙商、粤商、徽商等群体在历史上活跃于全国 [3] - 互联网时代传统商帮实体组织形式发生变化,但精神内核和行事风格通过新形式延续 [4] - 浙商作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商帮之一,分化出宁波帮、台州帮、温商、杭商等派系,涌现出包玉刚、邵逸夫、李书福、南存辉等标志性人物 [5] 温商的电商转型实践 - 温州商人王凯从传统制鞋业转型电商,首次订货会三天获得五六千万订单 [6] - 通过拼多多平台小游戏活动积累近30万粉丝,利用直播进行新品测试,产品命中率从20%提升至60% [7] - 线上日销量达成千上万双,带动线下生意发展,并将电商运营方法论分享给同行,推动温州女鞋工厂普遍电商化 [7] 晋商的互联网"走西口" - 95后晋商李诗宣将家乡文水县农产品搬上电商平台,2020年店铺销量达1.5亿元 [11] - 创新与农户合作模式,固定收购价保障农户利益,日销鸡蛋达4万多斤 [11] - 采用晋商传统的资源整合方式,与农户深度绑定合作,体现晋商文化内核 [11] 闽商的品牌化发展路径 - 闽商代表陈青福从鞋类批发转型品牌运营,2022年收购公牛世家品牌 [14] - 对传统品牌进行革新,明确质价比定位,砍掉中低端产品,重点发力拼多多电商平台 [14] - 避开与安踏、李宁等运动品牌的直接竞争,专注休闲鞋细分市场 [15] 电商平台赋能产业带发展 - 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投入千亿元促进产业带商家转型 [15] - 各地商帮借助电商平台实现文化基因延续,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新商帮" [15] - 温商王凯通过直播建立个人IP品牌,带动7万老客回购;晋商李诗宣打造两个黑标品牌,复购率提升30% [15]
独家丨刘强东首次分享做外卖、酒旅的逻辑:京东做所有业务都是为了供应链
晚点LatePost· 2025-06-17 23:12
京东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公司进入全员战斗状态,通过上百亿补贴在3个月内拿下2500万外卖订单,打破市场稳定格局[2] - 发力即时零售领域,自建前置仓销售生鲜、酒水、美妆等自营商品,并计划进军酒旅市场[2] - 所有新业务拓展均围绕供应链展开,包括餐饮、酒旅、美容、医美等业态的供应链服务[12][13] - 公司已布局6个创新项目,其中包括稳定币,并即将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外卖商业模式[14] 供应链核心战略 - 公司商业模式100%围绕供应链展开,通过降低通路成本(从三四层降至一层)提升效率[12] - 京东工业品将行业平均毛利从60%降至20%,为客户降低2/3成本[12] - 目标在外卖市场实现三分天下,消除平台二选一现象,最终比拼成本、价格和服务品质[5][12] - 前端业务(如外卖)不追求盈利,而是通过供应链赚钱,40%的外卖用户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5][14] 运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日均活跃用户达1.69亿,反超美团的1.5亿,主要得益于外卖业务补贴[6] - 2025年二季度员工数预计达90万,单季度净增18万人,创历史纪录[5][23] - 外卖业务三个月半招募超12万全职骑手,日均新增3000-4000人[5][23] - 2024年平台交易总额4万亿,净收入11588亿,净利润400多亿,员工工资支出1161亿[23] 公司文化与员工管理 - 战略核心为"体验、成本、效率",坚持不压榨员工但保持拼搏精神[15] - 一年半内全员涨薪7次,在经济困难时期为员工家庭提供保障[15] - 疫情期间抽调16000名快递小哥支援上海,物流业务亏损超4亿[22] - 2007年至今累计缴纳五险一金超1000亿,2024年单年缴纳180亿[23] 创始人管理理念与传承 - 计划将国内业务交由CEO许冉,创始人转向国际业务拓展[17][18] - 强调团队互补,通过战略执行委员会(SEC)实现多样化管理[18] - 提出"三毛五理论",主张零售商仅拿1/3利润,促进品牌商发展[20] - 家电业务成功使品牌商净利润从2%提升至10%,京东市场份额超国美苏宁总和1/5[20] 企业价值观与社会责任 - 坚持合法赚钱,但不以利润为第一追求,曾放弃口罩涨价机会(潜在利润数十亿)[22][24] - 汶川地震期间率先运送物资,建立灾害快速响应机制[21] - 认为企业经营好坏直接影响90万员工家庭的生活尊严与希望[24] - 创业梦想是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现品牌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多赢[20]
晚点独家丨不投具身的朱啸虎,投了小鹏机器人前成员做的 AI 潮玩
晚点LatePost· 2025-06-17 17:10
公司融资与背景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上影新视野基金与金沙江创投联合领投,零一创投跟投 [3][4] - 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首款产品芙崽Fuzozo将在京东自营渠道开始预售 [3][4] - 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迭代、渠道拓展、IP联名款推出以及AI能力深化 [4] - 创始人团队拥有小鹏汽车、大疆、微软、字节、百度、MiniMax等公司背景 [6] 产品定位与特点 - 产品定位为"AI养成系"随身潮玩,目标客群是青少年和成年用户,预售单价399元 [6] - 产品具备多模态交互与性格演化能力,是一款可随身携带的毛绒挂件 [6] - 产品核心能力是"性格演化"和"长期记忆",通过MEM情感模型和EchoChain仿生记忆系统实现 [7] - 公司认为AI情感陪伴产品的核心能力是"养成"而非"对话" [7] 行业趋势与竞品 - AI软硬件应用融资消息层出不穷,to C硬件包括效率工具类、时尚穿戴、具身智能硬件和陪伴产品 [7][9] - 全球范围内受关注的智能AI潮玩包括售价400美元的卡西欧Moflin、售价3万元的LOVOT和CES展上的Mirumi [8] - 用户对AI产品的期待包括"被理解"、"被记住"和"被喜欢" [11]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最初尝试桌面机器人等"具身含量更高"的方向,后转向AI潮玩方向 [6] - 转向原因是发现用户最核心的需求是理解、陪伴与社交玩法,而非复杂动作表演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