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界
icon
搜索文档
私募通数据周报:本周投资、上市和并购共104起事件
投资界· 2024-12-29 15:02
交易概况 - 本周投资、上市和并购共104起事件,涉及总金额236.15亿人民币 [2] - 金额最大事件为青岛海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23.76亿人民币受让浙江万马25.53%股权 [2] - 交易地域分布前三为广东省(19.2%)、江苏省(16.3%)、浙江省(15.4%) [2] 地域分布 - 广东省案例数20起,金额37.80亿人民币 [3] - 江苏省案例数17起,金额17.16亿人民币 [3] - 浙江省案例数16起,金额60.38亿人民币 [3] - 海外案例3起,金额25.80亿人民币 [3] 行业分布 - 生产制造、信息技术、材料行业案例数量领先 [5] - 材料、汽车交通、生产制造行业披露金额较高 [8] 投资事件 - 共67起投资事件,披露金额56起,总额94.85亿人民币 [16] - 最大投资为智己汽车获12.23亿人民币融资 [17] - 其他重点投资包括蓝箭航天(9亿人民币)、佑驾创新(5.4亿港币)、浩博医药(7300万美元) [13][16] 并购事件 - 共33起并购事件,总额114.82亿人民币 [20] - 最大并购为青岛海控23.76亿人民币收购万马股份25.53%股权 [20] - 其他重点并购包括东方资管收购加加食品23.51%股权、岳阳林纸全资收购骏泰新材料 [19][20] 上市事件 - 共4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26.48亿人民币 [22] - 中力股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募资12.40亿人民币 [21][22] - 佑驾创新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募资6.66亿港币 [21][22]
黄仁勋投他,估值3000亿
投资界· 2024-12-29 15:02
马斯克新盟友。 作者 I 陈晓 杨文静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2 0 1 8年的一天,马斯克走出Ope nAI董事会大门。 彼时,他刚刚在Ope nAI掌控权的争夺中败给了33岁的山姆·奥特曼。四年后,Ope nAI引 爆全球AI浪潮,马斯克看在眼里,于是便有了xAI的诞生——新公司一如既往沿袭马斯克 对字母"X"的喜爱,还有他无可比拟的造物速度,短短一年就成为Op e nAI最强劲的对 手。 本周,xAI正式宣布完成6 0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暴涨至4 00亿美元(约3 0 0 0亿元人民 币),成为这个AI疯狂时代的最佳写照。 投资界梳理了此次长长的投资方阵容, 黄仁勋的身影浮现 ——英伟达作为重要战略投资 方出现,而马斯克正在成为英伟达GPU的新晋超级客户。xAI正在迅猛崛起,正如英伟达 科学家Jim Fa n感叹: "世界上有两种速度:光速和马斯克速度。" 马斯克带队 今年最猛AI独角兽来了 说起来,xAI的诞生极富戏剧性。 早在1 0多年前,马斯克就和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就"人工智能威胁论"展开过激烈讨论。 马斯克一直担心人工智能终有一日会失控,从而威胁人类。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提前征服它。 ...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4-12-28 15:29
母基金动态 - 北京300亿诚通科创母基金签约,中国诚通基金投资板块规模超6500亿元 [2] - 三亚高质量发展产业母基金启动,定位百亿规模,由三亚发展控股联合招商局资本发起 [8] - 郑州航空港百亿产业母基金发布,首期50亿元,围绕"4+3+3"产业方向设立子基金 [15] - 北京经开区将设立100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二期,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 [6][7] - 中国人寿出资50亿元以S份额方式投资北京科创基金,该基金是全国首只硬科技政府母基金 [9] 国资基金创新 - 上海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国资基金考核办法,建立分层分类长周期评价体系,明确五种免责情形 [3] - 全国首支跨行政区产业基金签约,沪苏浙三地政府联合交通银行等共同出资组建 [11][12] - 湖北省文旅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聚焦文旅关联项目及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10] - 云南计划构建500亿元以上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不低于1000亿元 [53] 产业专项基金 - 北京30亿元集成电路装备并购基金设立,北方华创等企业参与出资 [5] - 国投聚力联合杭实集团成立10亿元生物制造产业基金,打造杭州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13] - 扬州航空航天产业母基金公示首支5亿元子基金,聚焦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43] - 苏州战新母基金出资两支10亿元子基金,分别聚焦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产业 [46][47] - 鼎晖与京东产发完成50亿元物流基础设施基金募集,布局大湾区、长三角物流园区 [41] 科创早期投资 - 武汉首支备案科创种子基金武创星火设立,规模2亿元,单个项目投资不超500万元 [14] - 深圳首支种子子基金完成备案,规模2亿元,存续期15年,首批投资4个硬科技项目 [40] - 安徽海源科转基金备案,规模3亿元,专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早小型科技企业 [18] - 东莞市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发布,首期1亿元,支持高层次人才产业化项目 [34] - 香港大学创投基金获3.7亿港元承诺,支持港大相关初创企业发展 [26] 区域基金布局 - 泉州华侨许氏家族在香港成立家族办公室,拓展香港家办版图 [4] - 江西赣江新区10亿元江金新智产业基金备案,聚焦光电信息等省内重点产业 [25] - 湖州签约设立10亿元国君产投科创母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 [29] - 苏创太湖湾5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发布,聚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 [30] - 金华武义10亿元中金产融基金完成备案,重点布局汽车零部件等产业 [39] 前沿领域投资 - 科大讯飞等成立5亿元人工智能创投基金,投向AI领域股权投资 [20] - 杭州4亿元算力产业基金完成备案,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算力产业链 [33] - 长江新能源智造基金签约设立,规模1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中心 [35] - 未来产业(无锡)天使基金落地,规模10亿元,培育前瞻性战略新兴产业 [36][37] - 上海支持脑机接口、计算生物学等医学AI前沿领域创新探索 [56]
她闯入VC圈
投资界· 2024-12-28 15:29
产业基金成立 - 天合光能联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建行集团成立建新星元绿色双碳产业基金,规模16亿元,聚焦光伏、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及绿色制造领域 [3][7][9] - 基金合伙人结构:建信(北京)投资和天合星元各出资800万元(0.5%)为普通合伙人,芜湖建享基金出资7.92亿元(49.5%)、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出资4亿元(25%)、江苏诚昱出资3.92亿元(24.5%)为有限合伙人 [9] - 该基金是国内首支由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与光伏上市公司共同发起的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期限至2030年7月 [7][9] 天合光能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7年,2020年科创板上市,最新市值超440亿元,是国内最早的光伏企业之一 [9] - 天合星元为公司旗下以新能源为核心的双碳产投融合平台 [9]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亏损13.73亿元,面临行业周期挑战 [14] 二代接班人动态 - 高海纯(31岁)为创始人高纪凡之女,现任天合光能董事、天合富家董事长、天合星元执行董事,已参与管理20余家关联公司 [5][10][14] - 2023年曾筹划分拆天合富家上市但终止,后主导成立星元瀚兴基金并投资人工智能企业优层智能 [14] - 周大福第三代郑志亮作为出资方代表参与星元瀚兴基金,显示二代正集体进入VC领域 [5][14][16] 行业接班趋势 - 民营企业80%为家族企业,2017年以来约75%面临交接班,创一代平均出生于1950年代末 [17] - 新希望刘畅、李书福之子李星星、王思聪等均通过VC路径积累经验,利用家族资源网络接触前沿产业 [16] - VC工作能帮助二代快速形成商业洞察力,见证企业生命周期,为接班做准备 [16]
一些商场已经想清退星巴克了
投资界· 2024-12-28 15:29
消费趋势变化 - 商业地产行业面临客流下降和空铺率上升的双重压力,传统商场经营逻辑正在转变,更细分、下沉、体验性业态丰富的商场更受欢迎 [6][8] - 招商难度显著增加,出租率从95%以上降至80%以下,品牌选择空间扩大导致决策周期延长 [10] - 空铺率高企的原因包括租金上涨与销售额下降的矛盾(部分主力店销售额同比下降25%但租金上涨20%以上),以及商家资金链断裂 [11] 商场经营策略调整 - 商场面临填铺与定位的两难选择:低质量填铺可能损害长期招商能力,坚持定位又面临收入压力 [12] - 星巴克等传统强势品牌谈判地位下降,从必须满足保底开业率等条件转变为接受更灵活条款 [17] - 餐饮业态占比持续上升,通过场景化改造(如北外滩来福士的提篮桥主题街区)解决非就餐时段客流问题 [21] 新兴业态崛起 - 体验性业态占比从15%提升,包括抓娃娃机、彩票摊位、儿童烘焙等非实物交易形式 [22][23] - 甜品和杂货品类因全年龄覆盖、低客单价(如瑞幸9.9元咖啡)、高复购率成为招商重点 [24][25] - 二次元/谷子店通过提供情绪价值成为部分老商场转型方向,但需注意区域客群密度限制 [26][27] 商场定位与转型 - 传统业态黄金比例被打破,中国商业地产已形成本土化发展路径 [31] - 定位需通过城市能级、容积率、周边消费力等多维度对比确定,差异化成为关键 [32][33] - 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和非标商业体(如TX淮海打破业态分区)成为新机会点 [34][35][36] 未来发展方向 - 商场功能从纯购物场所向24小时生活空间转变,时间边界(如延长营业时间)和空间边界(公园式购物中心)逐渐模糊 [37][38] - 儿童消费成为重要客流引擎,通过带动家庭消费维持商场运营 [29] - 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咖啡从30元降至9.9元)和实际体验,品牌溢价能力减弱 [19][20]
上海国资开始了
投资界· 2024-12-27 15:33
国资基金容错机制 - 上海市国资委联合市委金融办印发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国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制度文件《试行办法》,旨在解决"不敢投""不愿投"问题 [2] - 明确不以单一项目亏损作为基金或管理人负面评价依据,建立分层分类长周期考核体系 [6][11] - 规定5种尽职免责情形:基金整体效益良好但少数项目亏损、落实国家战略项目亏损、技术研发阶段项目亏损、政策环境突变导致亏损、不可抗力导致亏损 [9][10][15][11] 考核评价体系创新 - 将基金绩效评价分为国资功能、基金运营、财务回报三个维度,针对不同类型基金差异化设置指标权重 [11][16] - 战略投资基金重点考核重大战略落实(权重≥50%),产业投资基金侧重主责主业服务(权重≥40%),财务投资基金聚焦投资收益 [16] - 按基金生命周期阶段调整考核指标,投资期首年及清算期基金可免考核,专项通道基金不单独评价 [11] 全国国资容错探索动态 - 国务院6月发文要求改革政府创投基金考核机制,强调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14] - 成都高新区设置政策性基金容亏率30%-80%,市场化基金容亏率20% [17] - 广东明确国有天使/创投基金考核不以保值增值为主要指标,湖北出台10种免责情形清单 [17] 行业影响与挑战 - 国资LP占VC/PE资金超80%,但风险厌恶导致GP传导压力至企业,引发回购对赌纠纷 [20] - 政府引导基金面临审计压力,容错机制需平衡创新投资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21] - 行业呼吁更高层面出台配套实施细则,上海《试行办法》具标杆意义但落实仍存挑战 [21][22]
电车开始面临报废潮
投资界· 2024-12-27 15:33
以下文章来源于吴晓波频道 ,作者巴九灵 吴晓波频道 . 这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带领"巴九灵"们运营的知识平台,这里汇聚了400多万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 斗、乐意奉献共享、拒绝屌丝文化的新中产。 第一批买新能源车的人 。 密集的声讨声中,一个集中在最早买新能源车的车主群体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新 能源车脱保,该怎么办? 第一批买新能源车的人,开始面临换代问题 这个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 作者 | 巴九灵 来源 | 吴晓波频道 (ID:wuxiaobopd) 在横霸国内汽车销量第一18年之久的上汽集团,让位给了比亚迪时,许多人都在期待着 一个关于新能源车的历史时刻到来——一个新能源车在各种意义上反超燃油车的时刻。 今年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在零售市场上的渗透率连续5个月突破50%大关。 从累计总销量看,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持续跑赢大 盘,预计2025年反超燃油车已无悬念,最晚二季度就会实现。 但对最早买新能源车的那群人而言,他们却开始面临电车的第一次正常报废。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电池衰减"为关键词,可以常看到这样的投诉帖子"××品牌电池 衰减严重" "××品牌电池保修八年是 ...
离年薪百万最近的大学专业
投资界· 2024-12-27 15:33
网易数读 . 网易旗下栏目,用数据说话。 以下文章来源于网易数读 ,作者网易数读 又黑又红。 作者 | 睡着 来源 | 网易数读 (ID:datablog163) 如今,甭管是 ChatGPT 还是国产 Kimi、豆包,都很难再带给大家横空出世时的"亿点 点"惊艳。 技术震撼已成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搞钱狂热——脑子活络的用 AI 写作绘画,搞副业赚外 快;深谙贩卖焦虑套路的博主,则造人设做知识付费,被戏称"AI 时代第一桶金都被卖课的 赚去了"。 一众互联网大厂们也在招贤纳士,这一次,年薪百万的好福气轮到了算法工程师的头上。面 对如此时代红利,想要分一杯羹的,还有大批冲向爆款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 不过,读人工智能专业究竟是高前景还是高风险?本科四年学习,个中滋味又如何? 人工智能专业,高校新宠儿 高考结束选专业,宛如一场赌博。成绩分数、学校层级、专业前景,无一不是决定未来四年 的关键变量。 很多考生既不愿浪费一分,但未经世事又不知道该选什么,最后往往是看时下什么行业前景 好、薪资高就匆匆跟风上车,人工智能便是其中一个。 作为新兴专业,人工智能其实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又交叉融合了神经和认知科学、数 学、心理学 ...
李泽楷,卖了90亿
投资界· 2024-12-27 15:33
以下文章来源于并购最前线 ,作者吴琼 并购最前线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并购动态 并购缩影。 作者 I 吴琼 报道 I 投资界-并购最前线 一家万亿投资机构卖了 时间回到19 19年,在上海一个只有两间房的办公室里,科尼利厄斯·范德·史带创立一家 专注于为中国企业提供保险的公司,这便是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前身。 几十年间,AIG逐步将业务板块从最初的传统的保险业务,覆盖至退休金服务、资产管 理及相关投资等其他金融服务,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及地区。截至2 00 7年底,AIG在 全球拥有74 00万名客户,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AIG的资产管理部门——AIG友 邦投资,便是后来的柏瑞投资。 然而到20 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AIG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为了续命,AIG不得 不变卖资产,其中就包括AIG友邦投资。 当时,AIG友邦投资被富兰克林集团、澳洲麦格理集团、Cr e st vi ew Pa rt n e rs等多家机构 争相竞购,当中也包括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团。最终,李泽楷成功收购AIG友邦投 资,并获得AIG友邦投资在32个国家的资产管理业务,其中包括PE基金、 ...
北京今年最大造车融资,100亿
投资界· 2024-12-26 15:47
北汽新能源百亿融资 - 北汽新能源完成增资扩股,引入11家外部战略投资者及北京汽车,总计增资101 5亿元 [3] - 11家战略投资者合计增资81 5亿元,北京汽车单独增资20亿元 [7][8] - 增资后公司最新估值达360亿元,评估基准日股东权益价值为257 16亿元 [8] - 融资用途为偿还银行贷款及日常运营支出,公司2024年上半年负债总额227 24亿元,净亏损11 24亿元 [8] 投资者阵容与产业合作 - 投资者包含北京国资机构、AIC金融机构及产业资本三大类型 [6] - 宁德时代通过问鼎投资增资2亿元,双方合作开发滑板底盘新车型 [7] - 小马智行通过北京小马易行增资2亿元,计划2025年推出Robotaxi车型 [7] - 北京国资机构合计认购约63亿股,占比超75% [6][7] 公司发展历程 - 2009年成立,曾连续五年蝉联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冠军,2017年销量达103199辆 [11] - 2018年借壳上市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当前市值450亿元 [13] - 2020年推出高端品牌极狐,首款车型阿尔法T销量不佳,2021年仅售6000余辆 [13] - 2024年1-11月累计销量7 14万辆,同比增长36 57% [13] 产品战略布局 - 极狐品牌与华为合作发布享界S9,对标迈巴赫等豪华车型,累计销量1816台 [15] - 与宁德时代合作搭载神行快充电池,开发滑板底盘新车型 [7] - 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1-10月产量21 7万辆,同比增长2 1倍 [17] 行业竞争格局 - 智己汽车B轮融资94亿元,阿维塔C轮融资110亿元,行业融资竞赛白热化 [19]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77 3万辆,首超日本成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19] - 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高合汽车停工、极越汽车解散等案例频现 [21] - 专家预测行业将经历整合期,仅少数企业能存活,需500-1000亿长期投入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