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界
icon
搜索文档
婚纱女王,卖了
投资界· 2024-12-21 15:30
品牌交易 - 王薇薇将VERA WANG品牌知识产权出售给美国品牌管理公司WHP Global 交易预计2025年1月完成 [4][7] - WHP Global将拥有全球范围内利用VERA WANG品牌资产进行商业活动的权利 [7] - 王薇薇继续担任品牌首席创意官 并以股东身份加入WHP Global [7] - VERA WANG品牌目前年零售额超过7亿美元 [10] 品牌发展计划 - VERA WANG将拓展地域市场 重点发展中国市场 并计划进入中东和拉丁美洲 [9] - 品牌将探索酒店 公寓等生活方式业务合作 [9] - WHP Global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新的商机 发扬光大VERA WANG品牌传统 [9] WHP Global背景 - WHP Global成立于2019年 由Yehuda Shmidman和橡树资本旗下基金共同创立 [9] - 公司年综合营收超过70亿美元 旗下拥有11个品牌包括Rag&Bone Joe's Jeans G-Star RAW和Toys R Us [9] - 2024年已收购Rag&Bone和G-Star RAW 巩固高端时尚品类地位 [9] 王薇薇创业历程 - 1990年王薇薇在纽约开设第一家婚纱店 定位高端定制 价格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13] - 初期两年亏损百万 仍坚持高价定制策略 [13] - 品牌逐渐扩展至女装 婚纱 男士礼服 高级珠宝 香水和家居等品类 [14] 时尚行业趋势 - 奢侈品行业并购活跃 Moncler考虑收购Burberry Richemont出售YNAP 100%股权 [17] - 开云集团前九个月总营收同比下降12% 股价累计下跌超40% [17][18] - LVMH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至190.79亿欧元 亚洲市场大跌16% [19]
2024,中国汽车行业打脸报告
投资界· 2024-12-20 11:06
新势力销量目标与生存现状 - 月销一万辆成为新势力生死线,哪吒因1-9月累计销量8.59万辆(月均不足1万)现金流告急,CEO张勇下课 [5] - 蔚来需12月交付3万辆(环比增长28%)才能达成全年23万辆目标,依赖乐道首破万及政策刺激 [5] - 小鹏原预期G6/X9爆款未达预期,MONA 03和P7+下半年挽救目标完成率至60% [5] - 极氪需12月冲刺3万辆以完成23万辆年度目标,001与7X车型内耗严重 [5] - 智己、岚图等二三线新势力月销刚过1万,明年生死线或升至2万辆 [8] 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困境 - 奇瑞前11月新能源销量48万辆,远低于比亚迪375万辆,目标"行业第二"落空至第四 [10] - 高端新能源车型星纪元ES月销仅300辆,智界S7表现不及问界,余承东一年内三次调整配置降价 [10] - 奇瑞新能源无单车型月销破万,iCAR 03月均4000辆,QQ冰淇凌和小蚂蚁合计贡献超1万 [10] - 尹同跃再立flag:智能化领域"不客气",但此前新能源转型成效有限 [13] 产品策略与市场反响 - 理想MEGA目标月销8000辆,实际销量不足1000辆,引发纯电战略推迟、裁员30% [15][18] - MEGA因外观、定价、补能争议退出潜在客户清单,补能基建目标2000座超充站仅完成1100座 [18][23] - 蔚来换电站建设目标1000座仅完成448座,调整为"县县通"下沉策略 [23] 技术路线转向与市场适应 - 小鹏从"坚守纯电"转向增程,首款增程车型2025年推出,因2024年增程销量增速88.5%远超纯电14.1% [26] - 奇瑞、长安从多档PHEV转向单档PHEV/增程,大众计划2026年推出增程车型 [26] - 理想L6全系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推翻李想此前"三元锂最优"论断 [27] 价格战与市场策略调整 - 小鹏X9月销2000辆未达预期,转向20万以下市场,Mona 03(11.98万起)和P7+(18.68万起)3个月内成爆款 [29] - 零跑通过增程SUV(C10/C11/16)以理想50%价格提供60-70%体验,11月交付破4万辆 [30] - BBA量价齐跌:宝马8月销量大跌42%后重返价格战,1-9月宝马/奔驰/奥迪销量分别下滑13.1%/10.2%/8.6% [32][35] - BBA 40万以上车型销量萎缩,三年保值率跌破60%,雷克萨斯残值对折 [35]
一级市场往哪走
投资界· 2024-12-20 11:06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科技向新和创投向实成为股权投资行业的核心主题,聚焦硬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3][6][7] - 硬科技投资热度上升,模式创新面临挑战,需要更强的技术支撑和长期投入 [7][8] - 生物医药领域关注细胞治疗、干细胞、免疫细胞以及中药材科学化种植的创新应用 [5][6] - AI赛道商业化落地成为重点,仓储机器人、无人驾驶、3D打印等细分领域存在机会 [6][7] 机构动态与策略调整 - 纪源资本投资节奏放缓,但看好未来五年宏观和地缘变化带来的机会 [5] - 松禾资本设立四支新基金,聚焦细胞与基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并向中型规模转型 [6] - 金石投资募资超百亿元,投资领域覆盖硬科技、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半导体设备 [6] - 民营机构募资难度增加,投资策略转向前端布局,更加谨慎 [6][7] 政策与市场期待 - 呼吁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企业并购,简化上市公司并购程序 [8][10] - 期待国企与民企深度融合,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创新 [9][10] - 希望政策支持流动性提升,包括IPO通道多样化和税收优惠 [10][11] - 国际化背景下,中国企业需与海外合作伙伴达成共赢,扩大开放 [8][9] 细分领域机会 - 大模型、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自动驾驶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受关注 [6][7] - 3D打印供应链80%-90%集中在中国,机器设备和上游材料存在投资机会 [6] - 中药材全生命周期溯源和复方制剂创新成为生物医药新方向 [5] - 职业教育实训环境的科技化改造需求增长 [5]
700天,一个力挽狂澜的投资故事
投资界· 2024-12-20 11:06
核心观点 - 云顶新耀在控股股东康桥资本主导下通过战略转型实现逆风翻盘 从2022年低谷至今股价上涨接近9倍 总市值从20多亿港元回升至超160亿港元 [4][18] - 康桥资本开创"孵化+运营"模式 深度参与企业战略和运营 通过资产并购、结构性融资等全方位解决方案实现产业与金融结合 [20] - 在生物医药行业寒冬中 康桥资本通过果断决策帮助企业断臂求生 旗下企业如云顶新耀、韩国秀杰、I-Mab均实现价值重塑 [6][7][15] 战略转型 - 2022年云顶新耀以4.55亿美元将核心产品拓达维®卖回吉利德 获得2.8亿美元现金并免除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实现净赚3亿多美元 [15] - 转型后聚焦肾病、重症抗感染、自体免疫、mRNA癌症治疗疫苗等蓝海领域 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884% 运营成本下降4.76亿元 [17] - 2024上半年总收入3.02亿元人民币 较2023下半年增长158% 首次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 现金余额达19.3亿元 [17][18] 康桥资本模式 - 采用"控股股东+联合创业者"定位 累计创办10家公司 全周期配置管理团队 典型案例包括云顶新耀、I-Mab等 [12][7] - 在韩国秀杰案例中 引入前LG生活健康CEO 推动业务全球化 2023年旗舰产品销售额突破3000亿韩元(约16.2亿元) [6] - 对I-Mab实施分拆重组 保留国际价值管线 傅唯亲自出任董事会主席 推动向美国生物科技公司转型 [7] 行业发展 - 2021年起生物药企面临生存挑战 出现市值腰斩、卖管线、减员撤厂等现象 行业进入整合期 [6][21] - 云顶新耀2019年以8.35亿美元引进拓达维® 创下当时亚洲和美国之间最大License-in交易纪录 [11] - 康桥资本预见性布局蓝海市场 其医疗健康产业设施平台在赛道中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20] 商业化进展 - 云顶新耀设下2030年目标:四大重点产品实现100亿人民币销售峰值 成为亚洲领先生物制药公司 [18] - 2023年收获IgA肾病药物耐赋康®、抗菌药物依嘉、自身免疫药物伊曲莫德3款重磅管线 [17] - 新任CEO罗永庆强化商业化能力 推动公司从资本市场输血转向自我造血 [15][17]
年轻人在股市里赚到钱了吗?
投资界· 2024-12-20 11:06
以下文章来源于DT商业观察 ,作者DT商业观察 DT商业观察 . 第一财经旗下年轻态财经商业媒体。关注消费、互联网、电商、文娱、科技、城市等领域,融合媒体和 研究机构的禀赋,厘清趋势和商业间的关系,用年轻化的视角认识商业世界。 00后的"炒股元年"。 作者 | 胡汉三@huwenwen11 编辑 | 林美汕@MICLIN000 设计 | 戚桐珲 运营 | 苏洪锐 主编 | 张晨阳 来源 | DT商业观察(ID:DTcaijing) 2024年,炒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今年9月,A股突然上涨,让套牢者看到了希望,踏空者感受到了焦虑,一批从未接触过 股市的年轻人也开始跑步入场。 上交所数据显示,2024年10月,A股个人投资者新开户数量达到683.97万户,创下自 2015年6月以来的新高,排名历史第三。 然而从10月9日起,股市进入回调震荡期。个股普遍跌多涨少,让股民们遭遇了"当头一 棒"。 这轮A股热潮之后,我们想知道,有多少人今年开始炒股了?人们炒股的动机是什么? 经历一波起伏之后,大家对于未来A股市场的预期如何? 为此,DT研究院发起了一项炒股调研,共回收817个有效样本,其中713人有炒股经 验。有炒股 ...
一级市场退出之困
投资界· 2024-12-19 15:31
会议背景 - 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于2024年12月10-11日在重庆举行,主题为"万象耕新",聚焦行业回顾、格局重塑和价值探索 [2] - 圆桌论坛《以退为进,探索多元化路径》由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刘缨主持,汇集多位投资机构代表和港交所高管 [2] 参会机构概况 - 日初资本:2020年成立的美元基金,专注消费产业和出海全球化,采用"专、少、深、长"全周期投资策略 [4] - 唐兴资本:2019年成立,管理规模30亿,重点投资硬科技领域如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已孵化多家上市企业 [4] - 香港交易所:市值近4000亿港币,过去十年帮助中国企业IPO募资近3000亿美元,2024年64个IPO募资800多亿港元 [4] - 渶策资本:2019年成立,管理规模超10亿美元,投资领域包括消费互联网、科技、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 [5] - 上海科创银行:前身浦发硅谷银行,已服务6000余家科创企业和500余家创投机构 [5] - 德同资本:成立于2006年,主要关注TMT和AI领域 [5] - 弘晖基金:专注生物医药及高端智造,管理规模28亿美元 [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被称为"退出之年",IPO通道收窄导致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明显,行业普遍面临退出焦虑 [6][7] - 2021-2022年市场热情高涨导致估值泡沫,2023年8月后IPO收缩引发连锁反应 [6] - 当前A股IPO数量仅为往年同期数分之一,PE值下降40-60% [11] - 行业正向循环被打破:没有退就没有募,没有募何来投,没有投更谈不上管 [8] 退出策略与路径 - 核心观点:投得好才能退得好,退出问题需从投资阶段就开始考虑 [6][7] - 多元化退出路径: - 并购:医药生物行业并购案例增多,可期待新一波并购潮 [7][11] - 港股上市:港交所优化上市规则,特专科技公司市值门槛降低,审批流程缩短至40个工作日 [9][10] - S基金:虽国内体量不足,但可作为补充退出渠道 [11] - 海外交易:与韩国PE等海外机构合作可实现快速退出 [11] - 实操建议: - 早期谈判退出条款,避免拖延 [7] - 对失败项目及时止损,遵循"二八原则" [7] - 弘晖基金已实现40%存量项目退出,通过接手同行退出项目获得优质资产 [11] 投资策略调整 - 头部化、专业化、产业化成为机构发展方向 [8] - 投资标准应更严格,寻找结构性机会 [8] - 降低IPO预期,回归价值投资本质 [9] - 构建抗风险投资组合,关注现金流和估值 [11] - 案例: - 日初资本从上市公司挖角CEO孵化企业,年收入已超20亿 [8] - 农业科技企业通过技术延伸实现良好发展 [8] - 普米斯生物医药以9.5亿美元被美国上市公司并购 [8] 香港市场优势 - 新经济公司占港股新股融资额70%,募集资金规模近1万亿港币 [9] - 18C特专科技章节已有5家公司申请上市 [9] - 港股通南下投资日均交易占市场总成交20% [10] - 美的H股全球IPO融资46亿美元,吸引国际长线资金 [10]
张一鸣的基金正式来了
投资界· 2024-12-19 15:31
张一鸣成立Cool River Venture并获得香港9号牌照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创立的个人投资基金Cool River Venture HK Limited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9号牌照(资产管理牌照),主要办公地址位于中环国际金融中心 [3][8] - 9号牌照允许公司直接参与境外投资并管理海外投资者资金,业务范围包括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和基金管理等 [10] - 公司唯一董事为张一鸣,唯一股东为Galaxy LLC(开曼群岛注册),持股比例100% [8] Cool River Venture的投资方向 - 主要投资方向为科技相关行业,包括张一鸣曾公开提及的虚拟现实、生命科学和科学计算领域 [4][10] - 生成式AI可能成为重点投资领域之一,张一鸣卸任CEO后仍积极参与字节跳动的AI战略,并监督AI人才招聘 [10] - 字节跳动旗下AI产品"豆包"月活跃用户达5998万(全球第二),累计用户突破1.6亿 [10] 新一代创始人的科技投资趋势 - 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卸任后成立AGI创业项目Anuttacon(新加坡注册),目标是用AI技术创造新型虚拟娱乐体验 [13] - 快手创始人宿华卸任CEO后专注于前沿科技投资,涉及AI、大模型等方向 [13] - 中国新一代创始人普遍选择通过VC投资方式参与科技变革,聚焦AI等颠覆性技术领域 [13][14] 香港9号牌照的行业意义 - 9号牌照是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9类受规管业务资格,为国内私募出海主流方式之一 [10] - Cool River Venture登记两位持牌负责人:刘彼得(LIU Bide)和LIU Zhao(曾任职巴克莱资本亚洲) [10]
苏姿丰,刚投一位女掌门
投资界· 2024-12-19 15:31
估值160亿。 作者 I 王露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学界硕果累累,Rus还积极投身创业,此前曾创立Themis AI、自动驾驶Ve nti等公司。而 此次创立的Li q u i d AI,最早可追溯到2 01 7年,当时Rus注意到Rami n Ha s a ni、Ma t hi a s Le c h n e r的神经网络研究,将他们挖到实验室,并以身入局与博士生Al e x a n d e r Ami ni共 同钻研。至此,Li q u i d AI的联合创始团队集合完毕。 投资界获悉,近日Li q ui d AI宣布完成一笔2 . 5亿美元A轮融资,领投方正是苏姿丰所执掌 的AMD。至此,这家成立仅一年的创业公司,估值超过2 3亿美元(约160亿人民币)。 公司创始人Da ni e l a Ru s,人们可能有所不知,这是与李飞飞齐名的计算机大佬。她因率 先开展分布式机器人研究并实现算法突破而闻名业内,目前掌舵全球最大的高校实验室, 被称为机器人之母。2 02 3年,她带领三名弟子创办Li qui d AI。 这也是本月以来AMD在AI赛道的第三次出手,此前已押注芯片公司Ay a r La b ...
网红城市,没有挺过2024年
投资界· 2024-12-19 15:31
网红城市现象分析 核心观点 - 网红城市热度显著降温,新晋成员减少且老牌网红城市光环褪色 [4][6][8] - 网红城市经济转化率低于预期,对区域GDP贡献有限 [11][12][13] - 互联网热度与实体经济价值存在割裂,城市发展仍需依赖综合实力 [15] 发展路径分析 - 偶然事件触发+政府主导推广构成网红城市典型发展路径:如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案例均经历"热点发现-官方造势-基础设施配套"三阶段 [6] - 政绩导向明显:文旅部门通过热搜运营、纠纷快速响应等方式强化传播效果,形成"内卷"竞争态势 [6] 热度衰减表现 - 2024年国庆期间江门/淄博/榕江等网红城市从旅游榜单集体消失 [9] - 哈尔滨2024年国庆游客量同比增速13.6%(较五一假期35%增速大幅下滑),旅游收入增速17.4%[9][12] - 淄博火车站2024年国庆单日客流3.2万人次,较2023年峰值8.4万人次下降62% [9] 经济价值验证 - 淄博2024年Q1 GDP增速4.5%(山东倒数第一),哈尔滨Q1增速3.7%(低于东北主要城市)[11] - 天水2024年Q1增速4.3%,低于甘肃省平均5.9%水平 [11] - 十一假期旅游数据仍由人口大省/经济发达地区主导(河南/安徽等省接待量超5000万人次),网红城市未改变传统格局 [11] 行业本质反思 - 维护成本过高:需持续投入资源维持热度,且易出现餐饮倒闭潮等后遗症 [9] - 互联网热度与实体经济存在断层:法治环境、工业增加值等硬指标对城市发展更具决定性 [15] - 发展模式局限性:无法实现非传统城市的层级跨越,需回归综合实力建设 [15]
今年项目集体砍估值
投资界· 2024-12-18 16:43
行业趋势与投资策略 - 投早、投小、投科技成为主旋律,但赛道竞争加剧,早期投资机构需调整策略应对[12][22] - 项目估值整体下滑超过一半,早期投硬科技更加谨慎[12] - 投资机构更加聚焦核心节点和链主企业,深耕产业链上下游[13] - 国家资本和产业资本在后期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资源仍然不足[22][23] 机构投资方向与特点 - 天创资本主要投资泛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医疗健康领域,集中在A轮左右[5] - 英诺天使基金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专注于企业第一轮投资[5] - 元璟资本管理规模超100亿,投资方向从互联网转向科技、AI和硬科技[5][6] - 联想创投已投资270多家企业,早期A轮前项目占一半以上,注重产业协同[6] - 泰达科投管理规模超100亿,聚焦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已实现近20家A股IPO[6][16] 投资数据与表现 - 天创资本今年投资下滑约30%,但投资案例数量保持15个以上[6] - 英诺天使基金今年已投超过35个项目[7] - 元璟资本今年投资超5亿,约20多个项目[8] - 联想创投今年新投30多个项目,加注共40多个[9] - 联想之星今年投15个项目,退出14个,退出金额是投资金额两倍[9] - 泰达科投在半导体领域投20多个公司[10] 赋能与支持 - 联想创投为被投企业提供供应链协同、海外资源支持,已有20多家机器人企业合作案例[14][15] - 泰达科投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产能、验证机会和订单支持[15][16] - 中信银行推出科技企业积分卡审批模型,授信额度1000-3000万元,服务轻资产科技企业[19][20] - 中信股权投资联盟管理规模超3000亿,以"股权+债权"服务上千家企业[19] 市场变化与挑战 - 投资机构面临LP构成变化和退出路径调整的挑战[10] - 企业实质发展阶段与融资轮次不匹配,导致估值高估风险[23] - 市场需要平衡早期和中后期投资,形成良好生态[25] - 银行资金通过AIC基金开始进入股权投资领域,可能带来良性变化[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