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中网
icon
搜索文档
投中2024年度Nova·新星投资人榜单发布
投中网· 2025-04-17 17:26
来源丨 投中网 什么是青年?可以用数据说话。联合国将青年定义为 15-24 岁,世界卫生组织则将年龄范围扩展到 15-44 岁。可以用古语说话。"后生可畏"的箴言 揭示着东方文明对青春力量的敬畏。也可以用概念说话。文艺复兴后,"青年"作为独立概念出现,经过五四运动后在中国普及,成为社会变革的象征。 对于投资,青年又意味着始终处于"成为"( becoming )的状态。在湍急的时代浪潮中,青年投资人要不断寻找自身的定位,校准自己的价值观,整 合各种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模型,形成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当然,最重要的,投资人要与时代共振。 生命力是主体的一种经验和感受,是意识和行动之间的间隔。而投资正是社会生命力的象征。我们希望青年投资人能活出饱满的生命力。既能躬身入 局,中流击水,也能及时抽身,理清时代的脉络。既能理解宏观经济趋势,深入分析行业来龙去脉,更需在信息过载时筛选出有效信号,在快速变化的 市场中保持新鲜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 投资人要与时代共振。 | 5 | 邓到 | 陆石投资 | 北京、天津、成都 | 爱思达航天 天兵科技 | | --- | --- | --- | --- | --- | | | |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DAY2:金句集锦大公开,明日精彩提前看
投中网· 2025-04-17 17:26
市场化意识与国际视野 - 投资者具备市场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能够做出理性投资决策 关键在于改善环境和法治 [4] 社会信用与资本市场 - 大胆资本和长期资本的本质是社会信用 资本市场是社会信用的高级形式 需长期坚定的社会信用支持而非说服教育 [6] 长期投资视角 - 投资需放长眼光 不被短期变化和干扰影响 中国有能力应对关税战等挑战 [9] 科技创新双因子驱动 - 世界科技创新受双因子驱动 中国科技和产业受美国及自身双重逻辑影响 包括市场逻辑和国家逻辑 [11][12] 智能科技与工业变革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制造国 智能科技将推动工业连接从有线升级为5G无线 引入工业AI专用算力 带来柔性生产和软硬件升级的变革性机会 [14] 投资机会的泡沫与潜力 - 当前时代机会若被视为啤酒杯则存在泡沫 若被视为星辰大海则称为浪 强调对机会的不同认知 [17] 招商系统与创新经济 - 智慧招商系统推动招商工作变革 投中网提供创新经济的智识和洞见 [29][31]
联想之星王明耀:大家要错开,不要全部投早投小投科技
投中网· 2025-04-17 17:26
核心观点 - 国家政策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行业正经历重塑,投资方向与三年前、五年前完全不同 [3][4] - 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长期耐心资本支持,项目成长周期可能长达15-17年 [5][6][7] - 呼吁建立接力基金体系,避免资本过度集中在早期阶段,形成接力梯队支持长期项目 [3][9] 联想之星投资实践 - 联想之星自2008年起专注于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早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对孤独 [5] -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80多家企业,包括旷视科技、思必驰、百川智能等,覆盖从第一代到第二代技术 [5] - 自动驾驶领域已有上市企业,机器人领域从2015年第一代物流机器人投到最新大模型赋能具身智能项目 [5] 长期投资案例 - **国科天成**:2014年投资,红外光电检测成像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年陪伴后创业板上市 [5] - **中科润美**:2010年投资,高端润滑材料企业,打破国外垄断,14年陪伴后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推广 [5] - **微纳芯**:2010年投资,微流控技术POCT检测设备企业,15年陪伴后业务快速成长 [6] 原始创新挑战 - 技术方向选择可能出错,需重新调整路径 [8] - 产品打磨周期长,供应链和生产设备研发耗时 [8] - 市场推广依赖政策支持,早期客户接受度低 [8] 行业建议 - 设立接力基金和再接力基金,分散投资阶段避免资本拥堵 [9] - 构建多元化退出体系,不依赖单一上市路径 [10] - 基金需在短周期内平衡LP回报与长期项目支持 [10]
投中信息杨晓磊: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会带领创投和产业雨战超车
投中网· 2025-04-16 21:34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在分化的时代,唯有迎难而上,方能赢得未来。 整理丨 陶辉东 来源丨 投中网 "一条路向东,一条路向西",中国创投的分化从未如此具象的呈现在所有人面前。全球化走向反转的背景下,中国创投面对的前景如同一场"雾",让行 业的前行充满不确定性。 在这样一个分化时刻, 由投中信息、投中网共同主办的第 19 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隆重召开。投中信息 CEO 杨晓磊发表 了题为"雨战博弈"的主题演讲。杨晓磊将当前环境比作赛车场上的雨战天气——在逆境中超越对手的机会反而更大,我们需要有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的乐 观精神。 杨晓磊认为,乐观的因素有很多,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从 2018 年的 19% 降至如今的 15% ,冲击在被消化;中国上市公司平均 PE 倍数仅为 13 倍,表明中国资产仍处于价值洼地; 150 家上市公司、 100 多所高校及 80 多个地方政府接入 DeepSeek ,展现了中国在科技驱动下的新质生产力 潜力。 过去几年,中国 VC 市场背后的驱动因素正在经历深度重构,主要的驱动力将是竞争、积极变化的市场和正面稳定的政策。中国工程师的数量是其他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DAY1:金句爆棚!明日大咖来袭
投中网· 2025-04-16 21:34
行业重构与驱动力 - 行业正在经历深度重构 主要驱动力包括竞争加剧 市场积极变化 政策正面稳定 [4] 中美关系与内循环战略 - 面对关税战压力 需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实现双循环和内循环战略 [6] 新质生产力与创投基金 - 新质生产力时代下 创投基金将成为金融服务体系核心 但需依托健全的服务体系实现科技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 [9] 企业竞争力要素 - 市场主体分化背景下 持续进步的企业需具备技术创新卓越 商业模式清晰 市场壁垒深厚 团队复合能力强等特质 [11] 长期主义新定义 - 长期主义的核心是守住核心能力并把握科技趋势 当前环境下企业需调整传统"做大做强"的发展方式 [13] 投资峰会信息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将于4月16-18日在北京举办 聚焦一级市场投资格局重塑与新机遇把握 [32] 资本动态 - 北京出现200亿规模超级IPO项目 [36]
上海国投戴敏敏:我们不仅关注“贸易战”,同时关注“科技战”
投中网· 2025-04-16 21:3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是上海市政府三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之一,主责主业为"基金管理 + 创新孵化",专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4] - 公司资产总额约1500亿元,旗下实控基金管理人在管基金认缴总规模2200亿元,已投硬科技企业近2000家,其中100余家上市公司,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占比超90%[4] - 近期发行全国首单用于三大先导产业的50亿元15年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利率2.1%[4] 投资布局与基金矩阵 - 构建"六大母基金"为主干的基金矩阵,包括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未来产业基金等,存续期达12-15年,子基金专注早期初创和细分赛道[7] - 在集成电路领域聚焦工艺制造、芯片设计等环节;人工智能领域覆盖基础模型、GPU算力等上下游;生物医药领域通过并购基金支持创新药和器械整合[7] - 前瞻布局可控核聚变、脑机接口、空天计算等未来产业赛道[7] 科创策源体系 - 未来产业基金借鉴DARPA等国际模式,构建支持颠覆式创新和交叉学科的技术孵化体系[9] - 与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建立"大院、大所、大企、大家、大赛"合作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9] - 建设科创产业研究院,打造"产业研究、决策咨询、风险管控、综合培训"四位一体的高端智库[9] 行业趋势与分化 - 全球格局分化可能形成多个世界体系,产业格局分化体现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崛起,市场主体分化要求企业具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优势[4] -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人类社会,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4]
君联资本李家庆:耐心资本的“北京模式”投资实践
投中网· 2025-04-16 21:34
文章核心观点 - 耐心资本成为股权投资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 体现为"范式变化"和"北京模式"的投资实践 [2][3][7] - 社保基金与北京市合作成立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 首期规模50亿元 委托君联资本管理 期限超10年 [4][9] - 专项基金投资进度达60% 其中73%资金投向北京 撬动投资总额超240亿元 资金放大效应超8倍 [9] 市场范式变化 -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革 中国经济发展经历范式变化 科技创新成为重要驱动力 [7] - 股权投资机构迎来新机遇和使命 耐心资本作为科技-产业-金融三角循环的关键传动轴 [7] - 需要响应国家科技战略 做大 难 长的原始创新 避开短线机会 [5] 北京模式特点 - 聚焦前沿原创和自主创新 挖掘第一和唯一 解决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 [10] - 坚持协同联动 构建政府-企业-专业机构三位一体机制 实现多层资本协同 [10] - 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通过产业链龙头带动上下游协同创新 构建全国链接全球的良性循环 [10] 专项基金成果 - 近40%投资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励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9] - 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70% 其中国家级小巨人占比约45% [9] - 独角兽企业占比约40% 近56%资金投向高校及科研院所成果转化 [9] 代表性案例 - 银河航天在北京设大本营 在西安成都构建研发能力 南通建设卫星制造工厂 与泰国电信运营商合作探索商业航天出海 [10] - 智谱依托自主大模型研发能力 与天津 上海浦东新区 杭州 珠海等地合作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10]
一季度VC/PE报告
投中网· 2025-04-15 14:57
VC/PE市场募资分析 - 2025Q1中国VC/PE市场新成立基金数量972支,环比减少25.6%,同比减少30.3%,呈现连年下滑趋势 [7] - 711家机构参与设立基金,74.9%仅成立1支基金,6.6%成立3支及以上基金,头部机构韧性显现,成立多支基金的机构占比同比提升35.7%至25.1% [7] - 浙江省以217支新设基金位居榜首,江苏148支、广东109支紧随其后,浙苏粤鲁四省合计占全国近六成 [11] - 嘉兴市新设103支基金居首,青岛53支次之,宁波、扬州、长沙等地基金数量逆势上涨 [13] - 国资类平台LP以41.2%出手次数占比居首,江苏省战新母基金出手13次领先全国 [16] - 国资类平台出资金额占比46.7%,引导基金28.1%,政府机构5.2%,国资合计占比80% [18] 重点基金设立情况 -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目标规模600.6亿元,聚焦AI领域股权投资 [21] - 国家军民融合基金二期重点投资军民融合领域,推动军工科技成果转化 [21] - 湖北高路发展基金规模300亿元,聚焦交通科技、现代物流等领域 [21] - 亦庄康桥医疗健康并购基金规模100亿元,专注医疗健康领域并购整合 [21] - 中金钛合绿碳科技基金完成募集30.03亿元,聚焦绿色能源等领域 [23] - 金浦智能科技二期基金20亿元,投资半导体设备、锂电材料等硬科技领域 [23] VC/PE市场投资分析 - 2025Q1投资案例2398起,环比减少8.9%;投资规模3001.5亿元,环比减少10.2% [26] - 江苏省以434起交易和480.07亿元规模领先,广东361起390亿元,北京361起390亿元 [29] - 电子信息行业以719起850.79亿元居首,半导体细分领域贡献313起600.07亿元 [32][33] - A轮及早期案例占比61.8%,融资规模占比27.3%;亿元以内交易占比67.1% [34][37] -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从2024Q1的144起增至2025Q1的162起,早期投资规模显著增长 [39] - AI大模型和工具相关企业占AI被投企业近三成,智谱AI获超18亿元战略融资 [42][44] 重点融资案例 - 皖芯集成获95.5亿元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工银资本等 [45] - 徐工汽车获64.44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 [45] - 智谱AI获超18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杭州城投产业基金等 [45] - 新石器无人车获10亿元C+轮融资 [45] - 纳力新材料获近10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淡马锡等 [45] - 它石智航获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蓝驰创投等 [45]
王思聪也卖起了平价牛排
投中网· 2025-04-15 14:57
以下文章来源于豹变 ,作者詹方歌 与王思聪本人的富豪形象不同,牛校长主打平价牛排,套餐价格多在 20元到30元区间,有肉、有主食也有蔬菜。据悉,望京店是牛校长的第一家门 店,虽然品牌成立时间不长,但店面在全国开出四家 店 ,且已经在二、三线城市卖出 一些 区域代理。 作为王思聪旗下品牌,牛校长一面依仗万达广场的店铺资源,一面背靠 王思聪自己的 普思资本多年在资本圈的积累,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连锁品 牌。 豹变 . 直抵核心。做最具穿透力、洞察力的商业观察,深度影响未来。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切入低价快餐市场。 作者丨 詹方歌 编辑丨 邢昀 来源丨 豹变 工作日中午的望京合生麒麟社,挤满了来吃工作餐的白领。从上午 11点半到下午一点半,不少地下一层的美食档口需要排队等位。这其中就包括王思 聪 新 开的餐饮连锁品牌 ——"牛校长"。 但如果将其放置在餐饮行业及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中思考,情况或许没有想象中乐观 —— 29.9元吃牛排,类似于 瑞幸 把 9.9 元 喝咖啡的概念带到中国 的餐饮市场 。 通过低价做消费者教育,是高成本和高不确定性的投入。 牛排这个品类,能和咖啡一样在中国火起来吗 ...
北京最火独角兽,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4-15 14:57
智谱AI IPO进展 - 智谱于2025年4月14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金,计划2025年10月完成上市准备 [3] - 2025年3月完成股份改制,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3] - 成为国内大模型"六小虎"中首家启动IPO的公司 [3] 公司背景与技术架构 - 源自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核心团队为清华系技术专家,包括首席科学家唐杰(主导研发中国首个万亿参数开源大模型"悟道2.0")[5] - 技术对标OpenAI,拥有全栈自研GLM系列模型架构,包括基座大模型GLM-4、代码模型、多模态模型等,2023年3月至今已完成4次重大迭代 [5] - 2025年发布Agent产品AutoGLM沉思,推理模型GLM-Z1-Air性能比肩DeepSeek-R1但速度提升8倍、成本仅1/30 [5]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超100%,MaaS平台吸引70万企业及开发者用户,API年收入同比增30倍 [5] - C端产品"智谱清言"2024年三季度上线付费功能后预计年收入超千万元 [5] - 2025年宣布为"开源年",计划发布包括基座模型、多模态模型等在内的全新开源大模型 [5] 融资与资本结构 - 累计融资超100亿元,2023年单年融资37亿元,估值增长6倍至200亿元 [7] - 投资方包括美团、腾讯、小米等产业资本及红杉、高瓴等财务投资人,2025年3月获杭州、珠海、成都国资合计18亿元战略投资 [7][8] - 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唐杰和刘德兵通过一致行动人安排控制36.9647%表决权,美团为最大外部股东(持股5.5423%)[10]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大模型"六小虎"分化明显:零一万物转向参数适中模型,MiniMax聚焦多模态,百川深耕医疗,月之暗面开发内容社区 [3] - 二级市场反应积极,战略合作方思美传媒在IPO消息公布后股价涨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