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

搜索文档
期待小微盘的下一次大跌
雪球· 2025-08-12 16:42
宽基指数流通市值分布 - 截至8月8日沪深300自由流通市值19.82万亿元占A股比重45.75%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和剩余微盘分别占比16.67%、15.63%、13.71%和8.24% [3][5] - 沪深300流通市值占比从历史半壁江山降至45.75%与2023年末水平相近但远低于2021年核心资产泡沫时期近60%的峰值 [5][14] 小微盘历史波动特征 - 中证2000在2024年4月3日单日暴跌12.83%2024年初16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17.69%2023年末至2024年初54个交易日跌幅达35.86%其中6个交易日急跌24.68% [10][11] - 2024年初小微盘基金国泰君安中证1000指增回撤24.9%诺安多策略回撤44.32%但若在2月5日低点加仓持有收益分别可达89.30%和172.58% [22][23][25] 资产配置策略 - 采用红利+小微盘组合可通过动态平衡对冲风险例如在暴跌时减持红利加仓小微盘以增厚长期收益 [19][20] - 小微盘因散户占比高量化公募基金易获取超额收益但需提前规划组合配置以应对周期性暴跌 [29] 市场流动性影响 - 2021年流动性泛滥推高沪深300流通市值占比至60%未来若小微盘持续大涨可能导致沪深300占比创新低 [14] - 当前沪深300占比处于极端低位需警惕小微盘快速回调风险但历史可能不会简单重复 [13][14][15]
与其想着在牛市发财,不如先避免成为牛市的受害者
雪球· 2025-08-11 21:01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行情持续性超出预期,但投资者普遍未做好牛市准备 [2] - 历史经验表明,过度追求牛市中的短期收益反而可能导致颗粒无收,而佛系策略可能获得更稳健回报 [4][6][7] - 建议投资者采取"应对而非预测"策略,在市场低位加大权益配置并甘于获取平均收益 [9][11][16] 历史经验分析 - **2014-2015年牛市**:频繁追涨板块轮动导致收益不佳,尤其错误押注券商B级基金遭受下跌损失 [4] - **2019-2020年牛市**:满仓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获得年化30%收益,虽未参与消费/新能源热点但后续熊市抗跌性显著 [6] - 关键结论:板块轮动速度与顶部判断难度使激进策略失效,均衡配置更可能穿越周期 [7] 当前市场判断 - 上证3600点与2021年位置相当,但结构分化显著:银行股贡献主要涨幅,中证A500等均衡宽基仍低于前期高点 [11] - 市场整体估值未达高位,存在配置价值 [11] 投资策略建议 - **核心原则**:放弃预测牛市时点与领涨品种,转向系统性应对 [9][16] - **具体方法**: - 在市场低位按风险偏好配置权益资产,避免试探性仓位 [11] - 通过宽基指数(如中证A500)或分散配置获取平均收益,降低研究强度 [11] - 下跌阶段坚持加仓播种 [11] - **类比说明**:用固定大容器接"落下的金子"比预测落点更可靠,适合非专业投资者 [13] 投资者行为警示 - 牛市本质是财富转移过程,普通投资者首要目标是避免成为受害者而非追求超额收益 [15] - 历史数据显示,对行情"越涨越兴奋"往往导致高位接盘 [7]
普通人要挣多少钱才够花?
雪球· 2025-08-11 15:39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挣多少钱才算够"这一命题 指出"够"并非静态数字 而是动态平衡过程 涉及生存需求 心理账户 社会参照系等多重因素 [4][5][8][10][13] - 通过减法思维重新定义"够" 强调主动削减非必要支出比单纯增加收入更能实现财务满足感 [11][13] 城市生活成本差异 - 三线城市单身青年月均硬性支出2000元(房租800元 餐饮900元 交通200元 杂费100元) 月入4000元可留存50%结余 [6] - 一线城市同等生活标准下月支出达7300元(房租3500元 餐饮2500元 通勤社交800元 水电网500元) 需月薪11000元才能维持30%储蓄率 [6] 动态财务需求演变 - 财务需求随生命周期显著变化:25岁关注月租 35岁需覆盖房贷/教育/养老等复合支出 60岁依赖退休金与存款 [8][13] - 社会参照系导致需求膨胀 如婚宴成本从"简单办"升至2800元/桌 购车预算从二手电动车跳升至月供6000元 [8] 心理账户机制 - 相同收入因支出结构差异产生截然不同的满足感:月入3万但2.8万被固定支出占据的夫妻比月入8000无负债的自由职业者更易感到"不够" [10] - 支出碎片化(房贷/教育/医疗/养老)导致"心理赤贫" 即便账面资产增长仍引发安全感下降 [10] 减法实践案例 - 北京夫妇通过搬迁至昆明实现财务松绑 用学区房变现资金购买带院老房 年收入降至25万但生活满意度提升 [11] - 将需求清单从30项精简至5项核心要素(阳光/健康/阅读/陪伴/旅行) 显著降低财务压力阈值 [11] 财务自由动态模型 - 25岁毕业生4000元月薪可满足基础生存 35岁家庭需2万元维持体面生活 60岁退休人群依赖1万元月退休金+50万存款实现消费自由 [13] - 关键指标为"必要支出+20%缓冲" 配合欲望清单自主管理 达到收支动态平衡 [13]
“勿需质疑本轮行情!”沪指再度刷新年内高点!超4100股飘红,券商积极研判后市:牛市氛围不会轻易消失!
雪球· 2025-08-11 15:39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A股三大 指数 集体收涨,截至收盘, 沪指 续创年内新高收涨0.34%,报3647.55点,深成指涨1.46%,创业板指涨1.96%,沪深两市全天成交 额1.83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167亿。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上涨。 盘面上,市场热点良性轮动,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超9%。 一起来看今天热点。 01 " 锂矿双雄 "集体涨停! 今天锂矿 、 盐湖提锂 、稀有金属、 锂电池 等相关概念股集体走强,领涨两市。" 锂矿双雄 " 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集体涨停! 江特电机 、 永 杉锂业 、 盛新锂能 等多股表现强势。 | | 4 | 能源金属 | | | | --- | --- | --- | --- | --- | | | | 4413.07 (+203.50 +4.83%) | | | | 讨论 | 板块分析 | 成分股 | 相关ETF | 资讯 | | 全部(12) 连板 | | 关注度 | 主力资金 | 北向净流 | | 名称 | | 最新价 = | 涨跌幅 ◆ | 市盈率 ◆ | | 赣锋锂业 | | 40.51 | +9.99% | ...
下半年全球资产配置的主线——美国降息交易全攻略
雪球· 2025-08-11 15:39
美股市场近期表现 - 8月初美国就业数据暴雷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美股大跌,呈现"衰退交易"特征 [5] - 随后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美股几大指数强势上涨,转为"降息交易"行情 [5] - 标普500指数从8月1日的-1.60%反弹至8月4日的1.47%,纳斯达克指数从-2.24%反弹至1.95%,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23%反弹至1.34% [6] - 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25.5bp,美元指数下跌1.36%,COMEX黄金上涨2.01% [6] 降息交易与衰退交易的区别 - 衰退交易通常发生在就业、消费等核心经济数据下滑时,对风险资产不利但对避险资产有利 [10] - 降息交易发生在美联储下调基准利率时,对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均有利但对汇率不利 [10] - 股票在降息交易中受益,因融资成本下降且无风险利率降低提升股票相对回报率 [10] - 债券在两种交易中均有利,降息直接导致债券价格上升 [10] - 汇率在两种交易中均承压,降息增加货币供给而衰退引发资本外流 [10] - 黄金在两种交易中均表现良好,兼具避险和抗通胀属性 [10] 美国历史降息周期复盘 - 2000年后美国经历三次降息周期:2001-2003年、2007-2008年、2019-2020年 [14] - 2001-2003年降息周期:互联网泡沫破裂引发,联邦基金利率从6.50%降至1%,累计降息550bp [21] - 2007-2008年降息周期:次贷危机引发,利率从5.25%降至0.25%,累计降息500bp [25] - 2019-2020年降息周期:中美贸易紧张和疫情引发,利率从2.5%降至0.25%,累计降息225bp [28] - 三次降息期间标普500分别下跌26.19%、38.72%、12.14%,但降息结束后6个月内均反弹 [32] - 黄金在三次降息期间分别上涨27.24%、30.98%、11.89% [32] - 10年期美债在三次降息期间分别上涨12.00%、14.86%、8.45% [32] 当前降息环境分析 - 7月新增非农就业7.3万人,大幅低于预期的10.4万人,且前两月数据被大幅下修 [39] - 就业数据下修反映美国就业市场降温,但可能部分源于统计方法问题而非经济严重衰退 [43] - 当前与历史降息周期的关键区别在于美国经济实质性衰退风险较低 [47] - 美股可能获得一定支撑,因经济未现严重衰退迹象 [48] - 美债面临通胀较高和债券供给增加的制约 [48] - A股和港股受外资流入和国内基本面影响较大 [48] - 中债收益率已处历史低位,下行空间有限 [48] - 黄金短期可能震荡但长期受央行购金支撑 [48] - 美元指数可能下跌,对QDII基金产生负面影响 [50] 未来降息路径关注点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80%,幅度25bp,年内预计降息两次 [55] - 关键指标包括失业率和通胀数据,若失业率上行且通胀下行将增加降息概率 [57] - 关税谈判结果影响通胀预期和降息概率 [58] - 美联储人事变动如鸽派成员上位可能影响政策走向 [58]
做资产配置应该如何避免追涨?用科学的模型框架做多元化分散
雪球· 2025-08-10 21:04
核心观点 - 资产配置与追涨行为在投资实践中常被混淆,但本质不同 [4][5] - 经典投资组合理论因依赖历史数据计算预期收益率和波动率,导致配置结果呈现"追涨"特征 [9][10] - 行为金融学中的"可得性偏差"解释了主观预期也容易追涨的现象 [13][14] - 建立科学分析框架、依赖客观指标可避免追涨,如通过信用扩张分析预判美国通胀 [16][17] - 资产配置需区分长期逻辑与短期变量,避免用慢变量解释短期波动 [23] - 多元配置能增强坚持独立判断的底气,丰富回报来源 [25] - 短期价格由"预期差"决定,一致预期往往是反向指标 [26][27] - 选择基金时需区分风格Beta和Alpha收益,避免盲目追涨 [28] - 雪球三分法通过全球三大类资产协同配置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多元化 [29][30] 理论机制分析 - 马可维茨组合优化理论将配置比例与预期收益率正相关、与波动率负相关 [9] - 用历史平均收益率代表未来预期是导致模型"追涨"的根本原因 [10] - BL模型融入主观观点但仍可能追涨,因"可得性偏差"影响判断 [13] - 数字时代信息轰炸加剧了"心理可得性"的偏差效应 [14] 实践方法论 - 2020年通过美国信用扩张数据(单位:十亿美元)预判通胀,建议超配大宗商品/低配美债 [17][19] - 2021年需警惕用"存款搬家"长期逻辑解释短期市场疯狂 [23] - 2020-2021年消费龙头股上涨中,基金因排名压力被迫追涨 [24] - 三分法配置通过股票/债券/商品协同+定投再平衡控制风险 [29] 行为金融启示 - 逆向投资需克服管不住手的本能,建立客观分析框架 [15] - 短期业绩排名压力会导致专业投资者背离逆向理念 [24] - 市场观点高度一致时往往是反转信号,需警惕 [27]
创新药高位急刹,要熄火了?周末葛兰发声,时隔4年再限购!大V观点刷屏:“创新药或像过去10年新能源”、“2005年的房地产”……
雪球· 2025-08-10 15:19
港股创新药突遭回调 - 港股创新药ETF在8月7日、8日分别下跌3.05%、1.33%,市场情绪转冷[4] - 下跌主因包括医药股中期业绩不及预期和特朗普威胁对进口药品征收最高250%关税[4] - 和黄医药股价盘中最大跌幅超16%,收盘跌逾15%,主因2025年中期收入同比下降9.16%,但净利润因一次性收益暴增1663%[5][7] - 凯莱英、再鼎医药跌幅超10%,东阳光药、百济神州等跌逾6%[10] - 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调整属短期交易性行为,创新药板块年内涨幅大存在技术性调整压力[10] 今年来轰轰烈烈的创新药行情 - 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自"924"低点反弹约90%,A股创新药指数同期涨75%[12][13] - 药明康德自低点累计涨幅超130%,百济神州涨近100%[14] - A股恒瑞医药涨约85%,迈瑞医疗涨50%[16] - 抗肿瘤创新药(如PD-1、ADC)和CRO/CMO服务商(如康龙化成年内涨60%)为活跃赛道[17] - 券商研报指出港股创新药涨幅高于A股因估值基数低、外资参与度高[18] 时隔4年葛兰再限购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8月11日起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理由为保证基金稳定运作[20] - 该基金年内收益率62.28%,近一年收益率80.12%,同类排名前2%[22] - 十大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超100%,三生制药涨近400%,凯莱英涨超30%[22] - 葛兰在二季报中强调持续配置创新药械产业链,看好ADC、双抗等领域全球化合作及政策支持[22] 分歧加剧:牛市主线还是阶段性高点 - 雪球用户@陈营长极品投资类比创新药为"2005年房地产",认为国际化合作将延续行情[24] - @飞龙在天论道指出本轮上涨由基本面驱动,行业处于长期向上拐点,行情将从普涨转向分化[25] - @焦易圈持谨慎态度,认为医药赛道逻辑差异大,需注重均衡配置[25] - 融通基金万民远等基金经理认为A股创新药估值过高,部分建议止盈[26] - 永赢基金单林强调创新药为"必答题",但需警惕短期波动,建议分散投资[26]
ROE≠投资收益率,为何还要重视ROE?
雪球· 2025-08-10 14:19
ROE与投资回报率的关系 - 文章质疑"长期股东权益回报率=投资回报率"的观点,认为ROE与投资收益率无必然联系[3] - 在不分红情况下,长期ROE=净利润年化增长率(如ROE保持20%则净利润增速20%)[5] - 分红情况下长期ROE>净利润增长率,极端100%分红时净利润0增长也能维持ROE稳定[5] ROE的应用案例 - 以贵州茅台为例(20PE/36%ROE):若净利润0增长,分红不复投收益率仅5%;若10%增长+复投收益率可达15%[7][8] - 高ROE反映公司历史盈利能力,可作为筛选优质公司的切入点,但不适合直接用于估值计算[10][11] 长期投资的核心逻辑 - 长期收益率公式:初始股息率+长期增长率[13] - 公司质地决定股息稳定性和业绩持续性,多数公司仅短期高增长[13] - 高成长公司应优先选择(如茅台20PE vs 五粮液15PE,选预期增速更高的茅台)[16] - 安全边际原则:巴菲特不买超过15PE的股票,确保初始收益率[16] - 分红复投效应:10%股息率+0增长情况下,复投仍可实现10%年化收益[16] 投资方法论反思 - 短期业绩预测存在两大漏洞:影响因素复杂+市场已提前反应券商预测[15] - 长期投资需放弃暴富幻想,20%年化收益率十年可达6.2倍已是顶级水平[16] - "十年一个好主意"原则:低价买入优质公司后应长期持有而非频繁换股[16]
美联储降息之际,是美国最危险的时候
雪球· 2025-08-10 14:19
美联储降息与资金流动 - 美联储降息可能暴露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而非单纯利好 因标普500前10家公司贡献全部盈利增长 80%公司业绩超预期源于预期下修而非实际改善 [6][8][12] - 降息可能加速跨国资金流出美国 若流出速度超过货币创造速度 将冲击美股及经济 历史案例显示2007年降息后美股崩盘 [16][32][33] - 美国高度开放经济特性使加息周期吸引热钱流入推高通胀 降息周期则相反 形成自我强化的资金流动循环 [29][30][31] 中美经济博弈与政策互动 - 中国持续降息导致资金外流至美国 但客观上助力低价出口抢占全球份额 形成中美周期错位优势 [36][40][76] - 中国央行通过调控利率与汇率节奏可影响美国流动性 需避免热钱快速回流冲击双方经济 体现为"人民币潮汐"效应 [45][47][55] - 特朗普政府降息策略包含政治博弈 通过财政扩张与利率压制化解债务 但需中国配合控制资金回流速度 [62][66][68] 市场结构性分化与风险 - 美国非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或比标普500更严峻 反映经济结构脆弱性 降息如同高风险手术 [13][21][74] - 2022-2024年中国降息周期伴随股市下跌与经济通缩 显示政策效果受跨国资本流动复杂影响 [22][23] - 当前美联储降息25bp与50bp将触发不同政策响应 中国可能选择性跟随以平衡资金流动 [71][72][73] 全球金融体系权力转移 - 中国在美资金规模已具备影响美联储决策能力 金融话语权提升改变传统"美元霸权"格局 [42][44][45] - 中美协同调控成为维持全球金融稳定关键 需共同管理降息引发的跨国资本再平衡 [48][50][75]
3600点再现!与其琢磨抄底逃顶,不如做好这件事
雪球· 2025-08-09 21:31
核心观点 - 短期择时对投资收益的提升效果有限,即使在波动较大的A股市场,完美择时与最差择时的年化收益差距仅为4.11% [6][9][10] - 资产配置是长期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91.5%的收益由资产配置决定,而非择时或选股 [18] - 择时最大的成本是"踏空",即错过市场反弹和复利机会,且持续精准择时的成功率极低 [25][26][29] 择时效果分析 - 美股案例:30年数据显示,完美择时(年化11.7%)与最差择时(年化10.6%)的收益差距仅1.1% [6] - A股案例(2005-2024年):完美择时年化收益7.82%,最差择时3.71%,不择时定投6.19% [9][10] - 国内主动股票型基金年均成本2.2%,择时超额收益可能仅覆盖管理成本 [12][13][15] 资产配置与择时的区别 - 资产配置是长期(5-10年)战略行为,基于风险收益目标保持稳定比例 [20][22] - 择时是短期市场波段操作,对收益贡献有限且成功率低 [21][25] - 战术资产配置可作为战略配置的补充,但调整幅度通常较小 [23] 市场数据表现 - 2020-2024年各类资产年化收益差异显著:沪深300最高62.17%(2021年),最低-21.58%(2022年) [27] - 不同资产波动剧烈:原油2022年收益-13.01%,2023年反弹至24.58% [27] - 港股表现分化:2021年收益26.45%,2022年暴跌-21.6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