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雪球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做价值投资比较难
雪球· 2025-06-26 15:51
价值投资的难点分析 一、时间与耐心的考验 - 价值投资要求长期持有优质资产,但人性中的短期逐利倾向与此对立 [2] - 企业成长周期跨越数年甚至数十年,需经历经济周期、行业波动等多重考验,如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案例依赖数十年持有 [2] - 市场短期波动(如股价腰斩、长期横盘)易引发自我怀疑,2020年科技股暴涨期间坚守低估值蓝筹的投资者面临巨大心理压力 [2] - 价值投资的成果需数年验证,而投机行为的反馈更即时,导致多数人倾向于短期验证路径 [2] 二、认知与能力的壁垒 - 价值投资需深度理解企业商业模式、行业趋势、财务数据,对普通投资者构成高门槛 [3] - 企业分析需穿透财务表象,评估管理层能力、护城河等无形要素,如判断科技公司技术壁垒需结合研发投入、专利布局等多维度信息 [3] - 时代变革可能颠覆传统行业逻辑(如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依赖历史经验(如白酒股高增长)可能陷入"均值回归"陷阱 [3] - 市场充斥短期消息,投资者需区分"信号"与"噪音",避免干扰长期判断 [3] 三、环境与时代的动态性 - 价值投资成功依赖特定时代背景,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策略失效,如巴菲特早期"烟蒂股"策略与20世纪美国经济增长密不可分 [5] - 市场效率提升(量化交易、高频策略普及)减少传统价值股定价错误机会,需挖掘"隐形价值"或转向新兴领域(如半导体、创新药) [5] - 利率与宏观环境变化影响策略,高利率周期压制成长股估值,低利率环境利好价值股 [5] 四、心理与行为的博弈 - 投资者常因认知偏差偏离理性决策,如损失厌恶导致关注短期浮亏而非长期价值 [6] - 过度自信与确认偏误可能导致过早认定股票"低估"或忽视基本面恶化信号 [6] - 从众心理导致市场恐慌时集体抛售、狂热时追涨,如2022年港股互联网龙头暴跌期间坚守者需对抗群体性抛售压力 [6] 五、实践中的操作难题 - 安全边际可能因企业基本面恶化(如财务造假)或行业衰退而失效,部分传统行业"低估值"实为价值陷阱 [7] - 组合管理需平衡分散投资与收益稀释,巴菲特通过控股企业(如伯克希尔)降低波动,普通投资者难以复制 [7] - 长期持有面临资金需求与市场流动性不足的矛盾,熊市中难以变现 [7] 总结 - 价值投资的本质是"反人性"修炼,需兼具深度认知能力、强大心理素质和动态适应能力 [8] - 成功的价值投资者需接受"不完美"策略执行,在试错中迭代方法,而非追求短期完美 [8]
医药估值重估逻辑
雪球· 2025-06-25 15:47
行业估值变化 - 2025年医药行业估值体系发生重估,早期研发管线价值被市场重新认可[1] - 传统估值模型(如PE)仅关注当前利润,忽视创新药企早期研发管线价值[3] - 新估值模型(rNPV)开始按临床阶段成功率(I期63%、II期31%)对管线未来收益进行折现计算[9] 海外并购驱动因素 - 国际药企(辉瑞、默沙东等)2025年起加速收购中国早期创新药项目,如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I期临床)首付达12.5亿美元,总价60.5亿美元[4] - 2025年Q1发生41笔交易,总金额369亿美元,其中60%为临床前至II期项目[4] - 中国创新药技术从me-too升级至me-better/FIC级别,如百济神州抗癌药在美国年销售额达26亿美元,康方生物双抗疗效超越跨国药企王牌产品[5] - 跨国药企专利到期潮推动其在中国市场加速收购[6] 企业战略调整 - 药企研发投入显著向早期管线倾斜,2024年32家药企研发总投入672亿元,其中35%投向早期项目[7] - 企业更敢于布局基因编辑、双抗等高技术风险领域,因早期管线变现能力得到验证[7] - CXO行业(尤其CRO)订单激增,2025年新增订单中45%来自早期项目(2024年仅30%),AI制药技术(如晶泰科技)将研发周期缩短50%进一步刺激需求[8] 资本市场反应 - 港股创新药板块市盈率从15倍提升至22倍,反映市场对早期管线价值的重新定价[10] - 技术平台型药企和CXO公司成为估值重估主要受益者[11] - 需通过中报观察CXO企业R端订单环比增速以验证行业趋势[12]
大涨!牛市旗手大爆发,有券商单日暴涨100%!千亿资金涌入!股民:券商不演了,牛回速归....
雪球· 2025-06-25 15:47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大涨 沪指涨1.03% 深成指涨1.72% 创业板指涨3.11% [1] - 全市场成交额16394亿元 较上日放量1915亿元 [1] - 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 [1] 券商板块 - 券商板块连续三天上涨 今日吸金千亿 板块整体上涨4.54% [1][2] - 国盛金控 湘财股份连续两天涨停 天风证券涨停 多家券商跟涨 [4] - 政策面利好: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保持流动性充裕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4]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金融板块有望迎来增量资金 两类公司将受益:基本面优良的指数权重股和三年内有望超越行业基准的成长股 [5] - 港股中资券商集体大涨 国泰君安国际涨101.61% 多家券商涨超30% [5]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牌照 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7] 白酒板块 - 飞天茅台批发价下跌:原箱跌85元至1830元/瓶 散瓶跌70元至1780元/瓶 [9] - 白酒板块早盘跌超1% 午后随市场情绪回暖收盘涨0.18% [9] - 雪球用户观点分歧:部分认为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部分认为行业面临需求减少和降价风险 [10] - 行业分析指出白酒作为社交润滑剂的作用减弱 高端白酒面临量价齐跌的双杀局面 [10] 军工板块 - 军工板块全天大涨 多只个股涨停 长城军工6天5板 国瑞科技20cm涨停 [12] - 中兵红箭 吉大正元 中天火箭等多只个股涨停 [13] -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军工集团已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 行业将迎来新发展期 [14]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相关活动催化军工行情 [14]
42年不调仓,年化收益6.8%,竟然是这样一个简单到离谱的策略....
雪球· 2025-06-24 18:49
投资理念演变 - 早期投资理念强调构建绝对理性的"交易系统"以规避人为因素影响,但实践过程显示难以达成且体验不佳[4] - 永久投资组合基金42年实现6.8%年化收益,其固定配置比例为:黄金20%、白银5%、瑞士法郎10%、房地产及自然资源股票15%、激进增长股票15%、美元资产35%[7] - 历史证明固定配置存在局限性,如瑞士法郎配置价值衰减,房地产/资源股吸引力不及科技消费板块[7] 资产配置方法论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框架:国内股票30%、发达市场股票15%、新兴市场股票5%、房地产20%、美国长期国债15%、通胀保值国债15%[15] - 资产配置应设置基准比例及浮动区间(如国内股票25%-35%),既保持纪律性又保留灵活性[15] - 大卫·史文森提出6类核心资产配置原则,单资产配置权重下限5%-10%,上限25%-30%以实现有效分散[15] 行为金融实践 - 医学案例显示绝对理性治疗方式(如发热疗法)虽有效但违背人性化需求,类比投资需平衡理性与体验[10][11] - 投资者行为数据显示熊市布局理论虽正确,但多数投资者因难以承受过程痛苦而提前退出[13] - 最优策略是"最小化未来后悔",通过规则锚定投资框架,同时保留适度主观调整空间[16] 组合构建哲学 - 投资组合设计应追求"合乎情理而非绝对理性",允许个性化调整以提升长期坚持可能性[13][16] - 有效组合需包含三要素:基础比例设定、动态再平衡机制、定期定投执行[15][17] - 历史业绩表明,兼顾纪律性与灵活性的组合最终表现优于纯机械系统或纯主观决策[7][16]
这个方向,券商研报说存在56%的上涨空间
雪球· 2025-06-24 15:29
金银比分析 - 金银比反映黄金与白银的相对价格关系,当前比值为94.14,高于历史平均水平58,显示白银价格仍有修复空间 [7][8] - 历史数据显示金银比通常在80-100倍见顶,40左右见底,当前处于高位区间 [7] - 中邮证券测算若金银比修复至60,按金价3400美元/盎司计算,银价或达57美元/盎司,潜在涨幅56% [8] 白银供需与特性 - 白银工业需求(光伏、电子等)持续增长,供应端增长有限,供需缺口支撑价格 [9] - 白银波动率是黄金的1.5倍,被称为"魔鬼金属",价格波动较大 [10] - 金银比修复过程受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及美联储政策多重影响,非单边趋势 [11][12] 白银投资标的 - 国投白银LOF(161226)是国内唯一直接投资白银的商品基金,跟踪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期货主力合约 [14][15] - 该基金规模17.85亿元,管理费率1%,但成立以来业绩大幅跑输基准 [15][19] 资源行业基金表现 - 近五年业绩排名靠前的主动型资源基金包括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A(128.84%)、嘉实资源精选股票A(118.62%)等 [22] - 被动型资源基金中,资源ETF(510410)和国投资源LOF(161217)表现较好,近五年回报分别为122.58%和119.03% [23] 资源指数对比 - 上证资源指数(000068)和中证上游资源指数(000961)前十大成分股重叠度高,均包含紫金矿业、中国石油等 [29][30][31] - 当前市盈率TTM:上证资源11.74倍(分位点24.79%),中证上游12.09倍(分位点25.66%) [31][32] - 股息率:上证资源4.80%(分位点85.46%),中证上游4.63%(分位点88.39%),显示较高分红吸引力 [33][34]
停火!全球股市大涨!上证重回3400!牛市旗手爆发!高盛:超配中国!沪深300目标4600!
雪球· 2025-06-24 15:29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1.15%至3420.57点,深证成指涨1.68%,创业板指涨2.30%,两市成交额超1.4万亿,较昨日放量近3000亿 [2] - 电机、电池、汽车零部件、游戏、包装材料板块领涨,石油、燃气、航运港口、贵金属板块下跌 [2] 地缘政治与原油市场 - 伊朗对美国驻卡塔尔空军基地进行导弹打击,但冲突扩大可能性降低,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跌,WTI原油期货8月合约跌7.22%,布伦特原油期货8月合约跌7.18% [4] - 停火协议生效后,美股三大指数涨近1%,亚太股市集体上扬,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 [4][12] 特斯拉Robotaxi业务 - 特斯拉股价大涨8.23%至349美元,创三周新高,市值达1.12万亿美元 [12][13] - 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首批10台Model Y投入运营,单次收费4.2美元,远低于Waymo的25-40美元 [18][19] - 瑞银预测特斯拉Robotaxi网络到2040年或达230万辆车规模,年收入2030亿美元,高盛预测到2029年该业务或带来9510亿美元商机 [19][20] 券商板块与高盛观点 - 证券板块涨幅达2.93%,成交额突破470亿元,央行拟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推动数字化转型 [22] - 高盛维持对A股和港股超配建议,沪深300目标点位4600点,MSCI China目标点位84点,隐含10%上行空间 [23] - 高盛调高银行和地产板块评级,继续超配消费、医疗器械、传媒和电商零售等板块 [23][24]
新消费VS旧消费,消费投资风向“变天”的背后
雪球· 2025-06-24 15:29
消费板块分化与投资逻辑变迁 - 2024年以来大消费板块内部分化显著:以泡泡玛特(1098.66%)、老铺黄金(1084.46%)为代表的新消费股价涨幅超10倍,而白酒、调味品等旧消费表现平淡 [4] - 新消费核心特征:具备"悦己、社交、治愈、陪伴"属性,通过新人群、新渠道、新市场实现高成长性,如泡泡玛特2024年海外营收50.7亿元(同比+375.2%) [4][11] - 旧消费面临瓶颈:主要满足基础需求,竞争格局固化,缺乏成长弹性 [6] 消费逻辑变迁的三大驱动因素 - **支付意愿变化**:中国消费进入精神需求扩张周期,新消费契合年轻人"被认同、被看见"的心理诉求 [6] - **支付能力调整**:经济复苏期催生性价比消费,如泡泡玛特百元盲盒、蜜雪集团5元奶茶,替代传统高溢价商品 [9] - **增量空间拓展**:文化出海打开新市场,《黑神话:悟空》Steam收入超11亿美元,《哪吒2》票房158.99亿元全球第五 [11] 基金持仓与业绩表现 - 泡泡玛特被207只基金重仓(总市值99.28亿元),老铺黄金被74只基金持有(市值30.15亿元) [12] - 头部基金表现突出:景顺长城品质长青(61.6%)、广发价值核心(58.74%)等通过重仓新消费标的实现超额收益 [12] - 新生代基金经理更敏感:6位2020年后任职的基金经理成功捕捉机会,而传统消费主题基金多数错过 [14] 新旧消费对比与估值分歧 - **估值差异显著**:泡泡玛特PE 95.34倍 vs 贵州茅台20.16倍,老铺黄金89.23倍 vs 美的集团13.24倍 [22] - **新消费潜在风险**:解禁潮(老铺黄金6月28日解禁)、大股东减持(泡泡玛特5月清仓式减持)可能引发调整 [23] - **旧消费转型举措**:IP跨界合作(酱香拿铁)、产品年轻化、加大回购分红力度寻求破局 [24] 投资策略建议 - 新消费适合高风险偏好投资者,需警惕高估值和交易拥挤风险 [20][23] - 旧消费具备估值优势,宏观企稳后或迎修复机会,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21][24] - 建议关注周期低位、兼具估值与成长性的标的,避免追高热门板块 [25]
美的与格力定性对比
雪球· 2025-06-23 15:47
公司治理 - 美的通过不断的事业部制改革实现组织敏捷化,1996年试点后1997年全面推广,1998年销售收入井喷式增长[3] - 2012年方洪波上任后推动扁平化改革,将三级组织调整为两级,大幅缩减员工数量,虽然短期收入下滑但长期效果显著[5] - 2015年后构建平台型组织单元,包括安得智联、IoT等,并实施"632"信息化工程消除数据孤岛,支撑T+3流程拉通[5] - 事业部制让每个产品线都具有战斗力,避免了新产品线被忽视的情况,如微波炉产品线曾差点被砍[6] - 美的的公司治理强调机制而非人治,管理层迭代能力强,何享健将董事长位置传给职业经理人方洪波而非子女[3] - 格力在组织结构变革上相对滞后,董明珠因销售出身更关注一线销售而非战略层面设计[10][11] - 格力存在个人IP与公司过度绑定现象,如格力手机开机画面显示董明珠照片,线下店铺命名"董明珠健康家"[12] 渠道变革 - 美的通过T+3改革降低库存和物流成本,渠道利润回流上市公司,使其在2019年有底气发起价格战并反超格力市场份额[14] - 格力传统经销商模式在数字化时代显现弊端,如层级过多导致加价率高、库存不透明,近年才开始模仿美的进行渠道变革[18] 多元化战略 - 美的采取相关多元化策略,围绕家电逐步拓展,新产品由事业部孵化后独立运营,如收购库卡源于工厂对机器人的需求[20] - 格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跨界多元化显得盲目,投资银隆因缺乏行业经验导致失败,与主业协同性差[20] 资本配置 - 美的2013年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2750亿元,分红1344亿元,分红率48.9%,近年股利支付率从40%提升至70%[22][23] - 格力1996年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2898亿元,分红1421亿元,分红率49%,但分红政策不稳定,如2017年不分红、2020年全部分[23] - 格力自2020年后4次回购股份总计300亿元并注销,使总股本下降6.89%,回购力度大于美的[27][28][30] 估值比较 - 格力TTM PE 7.5倍对应年现金流回报13.3%,美的TTM PE 13倍对应7.7%,静态回报差距5.6%[31] - 格力股息率6.7%高于美的的4.9%,在估值不变情况下美的需年增速高1.8%才能超越格力收益[32] - 格力海外业务自有品牌收入占比70%高于美的的40%,外销毛利率提升显示其国际化质量更高[33] 行业地位 - 格力在家电行业尤其是空调领域建立了品牌心智,但面临小米、奥克斯等低价品牌的竞争压力[41] - 美的通过价格策略在空调市场份额反超格力,显示格力正在消耗其传统技术和品牌积累的优势[41] - 尽管存在差距,格力在A股市场仍超越90%以上的上市公司,具备较强的行业地位[41]
银行股:选能涨的,还是选优秀的?
雪球· 2025-06-23 15:47
银行股投资策略 - 现阶段银行股投资主要集中于两条思路:一是选择优质银行如江苏银行、杭州银行,这类银行可穿越牛熊,有股息率保障,各项指标优秀[2];二是选择涨幅大的银行,如大行和农商行,尽管基本面一般,但涨幅远大于城商行,估值低是硬道理[2] - 银行股投资需结合银行业基本面整体趋势、技术面趋势、上市银行估值和基本面趋势,以及社会无风险利率和资金偏好等多维因素[2] 银行股周期与选择逻辑 - 银行业处于周期下行阶段时(如2015-2019年政策主导防御地产,坏账爆发),招行、平安、宁波等银行因基本面改革上行,机构资金关注成长性和商业模式,表现优异[3] - 银行业进入上行周期(坏账出清、净息差见底)时,资金更关注稳定性和股息率,应选择已跌透、估值低的银行,如渝农商行、沪农商行,尽管基本面看似较差,但涨幅超过优质银行[3] - 银行指数下行周期中,优质银行可能先跌,但持续下跌后,低估值且基本面向上的银行价值会显现,如四年前的杭州银行、成都银行[4] 当前看好的银行标的 - 旗帜鲜明看好第二梯队银行,如青岛银行、齐鲁银行、青农商行、徽商银行,预计一年内涨幅不低于50%,并可能成为优秀银行[5] - 对紫金银行、贵阳银行持乐观态度,认为涨幅不会小,但不一定变优秀[5] - 对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持乐见其成态度,华夏银行2024年涨幅前三[5] - 对民生银行、郑州银行、兰州银行持谨慎态度[5] - 对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敬佩但保留敬畏,因其未经历完整坏账周期[5] - 对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持尊敬态度,因其正在经历周期,随时准备长周期投资[5] 银行经营与估值逻辑 - 银行经营差异主要在于基础和所处阶段,上市银行始终代表优秀银行,经营水平差异不大[5] - 估值跌至0.3倍PB的银行如华夏银行,仍可能成为涨幅领先标的[5] - 投资方向应聚焦于潜在优秀、风险出清、涨幅确定的银行[5]
A股市值一哥,强势六连阳!万亿巨头携手新高!险资再现举牌潮,这一板块有何魔力?
雪球· 2025-06-23 15:47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低开高走 沪指涨0.65% 深成指涨0.43% 创业板指涨0.39% 两市超4400只个股上涨 [1] 银行股表现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邮储银行股价集体创历史新高 工商银行上涨2.04% 日线六连阳 总市值2.68万亿元 [3][4] - 险资举牌银行股次数达15次 涉及平安人寿、瑞众人寿、长城人寿等7家险企 主要因银行股高股息回报和稳定分红政策吸引 [6] - 政策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 权益资产在险资组合中占比提升 [6] - 央行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 跨境支付通上线提振银行板块 [7] 跨境支付概念 - 跨境支付概念午后拉升 四方精创20%涨停 拉卡拉、先进数通涨超10% [8][9] - 跨境支付通6月22日上线 实现内地与香港实时跨境汇款 摩根士丹利认为利好金融股和保险股 [11] - 香港批准稳定币立法 券商一周发布超24篇研报 跨境支付与稳定币成行业新引擎 [12] 油服板块 - 伊朗议会赞成关闭霍尔木兹海峡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强势 准油股份涨停 贝肯能源、通源石油涨超7% [14][15] - 霍尔木兹海峡为全球三分之一海运原油贸易通道 若被封锁油价或突破120美元/桶 [18] 半导体板块 - 半导体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中微公司涨超4% 拓荆科技、北方华创等跟涨 [19][20] - 美国或撤销对华技术出口豁免 加速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进程 东莞证券看好设备、材料国产替代机遇 [22][23] - 盛合晶微和摩尔线程IPO进展顺利 提振半导体板块投资信心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