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搜索文档
原董事长吴礼顺升迁后离任,第一创业等待新“掌门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7-22 20:38
人事变动 - 第一创业证券董事长吴礼顺因工作调动辞职,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 - 吴礼顺已回归北京国资委担任党委书记、主任 [3] - 公司副董事长青美平措暂代董事长职责,将尽快完成新董事长选举 [1][8] 高管背景 - 吴礼顺在北京国资系统工作17年,曾担任首创证券和第一创业两家券商董事长 [3] - 吴礼顺2023年6月出任第一创业董事长,2023年12月起同时担任北京国管党委书记、董事长 [4][6] - 代董事长青美平措1987年出生,2023年6月起任第一创业董事,2024年6月任副董事长 [8] 股权结构 - 第一创业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前三大股东均为北京国资企业 [6] - 2023年公司第一大股东由首创集团变更为北京国管 [6] - 2020年曾与首创证券传出合并传闻,但双方多次否认 [3][6]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0年31.20亿元下滑至2023年24.89亿元 [9] - 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41.9%至35.32亿元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61亿元(同比下降1.87%),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17.59%) [10] 行业动态 - 2025年一季度42家上市券商中仅4家出现营收净利双降,包括第一创业和首创证券 [10]
一个中国小县城揽到了德国电动车生意
经济观察报· 2025-07-22 20:38
核心观点 - 大众前CEO迪斯创业选择与中国缙云县小微企业华锐动能合作,共同开发轻型电动车,主打欧洲市场 [1][4][6] - 合作模式为技术出海,华锐负责设计开发,母公司华洋赛车代工生产,Sun Venture负责欧洲市场开拓 [12][13] - 缙云县拥有全国1/3的短途交通工具出口份额,产业链配套完善,是合作的重要基础 [2][11][14] 合作背景 - 迪斯因电动化转型激进离开大众,但仍热衷电动车领域,创业选择轻型电动出行市场 [4][6] - Sun Venture是迪斯创立的德国交通工具技术服务商,专注高性能动力系统及轻量化交通工具 [6][7] - 华锐动能是缙云县2024年引入的企业,拥有三电核心技术,曾为春风动力提供三电方案 [11][12] 合作细节 - 合作产品为Fast Track山地滑板车,主打欧洲市场,计划明年推出 [3][13] - 华锐按照Sun Venture要求设计开发,华洋赛车代工生产,整车销售给Sun Venture [13] - 计划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进行更多车型研发和本地化人才培养 [13] 市场机遇 - 欧美轻型电动车市场快速增长,中国品牌已占欧洲市场一半份额 [6][14] - 缙云县短途交通工具出口占全国1/3,永武缙三县合计占全国1/3 [2][11] - 合作模式从代工升级为合资研发,是产业升级的体现 [14] 企业优势 - 华锐动能拥有三电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迪斯评价其"身怀绝技" [8][11] - Sun Venture在发动机设计、整车工程开发及国际认证方面有技术优势 [12] - 缙云县有50余家相关配套企业,产业链完善 [12]
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金融IT迎“基础设施重构”与“智能应用爆发”双浪潮
经济观察报· 2025-07-22 20:38
金融IT发展主脉络 - 当前金融IT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国产化"与"智能化"双主线,推动行业全链条升级 [1][3] - 国产化聚焦基础设施替代(数据库、云平台、硬件),智能化以大模型技术突破为核心 [3][7][8] 国产化进程与市场机会 - 2025年券商、保险机构国产化项目爆发式增长,涉及数据库选型、云平台采购及核心系统ISV合作 [6] - 区域性银行及中尾部券商、保险、消费金融等机构刚启动国产化规划,市场空间广阔 [7] - 数据库国产化加速,厂商数量一年减少60+家,头部厂商成熟产品更受青睐(如腾讯云服务超100家银行及200+专有云客户) [7] 智能化技术突破与应用 - DeepSeek开源模型推动AI大模型普及,金融机构低成本开发应用呈百花齐放态势 [8] - AI应用演进四阶段:从基础问答→任务执行→自主规划→多Agent协同(如量化交易模块闭环) [8] - 成熟场景包括代码助手(全流程开发支持)、知识库应用、初级投顾/舆情分析 [10] 风控与交易领域进展 - 风控大模型(如腾讯云MaaS模型)结合专家经验与语义分析,用户识别区分度提升10%-20% [11] - 交易领域应用仍处早期规划阶段,风控领域已有实际落地案例 [10][11] 战略实施路径与挑战 - 金融机构对AI投入达战略级,但需优化资源配置(如腾讯云协助客户削减50%+执行预算) [13] - 核心难题包括数据治理("数据 For AI"体系未打通)、小模型与大模型协同优化 [13] - 实施路径需模块化规划:底层算力→中层训推平台→上层场景应用,遵循"从易到难"原则 [14] 行业趋势总结 - 金融智能化是持久战,需平衡顶层规划、协同机制与阶梯式探索 [15] - 技术架构建设投资必要性强,国产化投入不受整体IT预算缩减影响 [7]
海航集团原美籍高管、首席执行官谭向东三罪并罚获刑6年
经济观察报· 2025-07-22 16:55
案件审理情况 - 海航集团原首席执行官谭向东因加入美国国籍,案件与陈峰、孙明宇、包启发分案审理[1][10] - 谭向东被判犯有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骗取贷款罪、职务侵占罪,三罪并罚共处有期徒刑6年[2] - 陈峰、孙明宇、包启发三人先行宣判,陈峰三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12年,罚金2.21亿元,没收个人财产4000万元[13] - 孙明宇被判有期徒刑3年6个月,罚金900万元,包启发被判有期徒刑3年6个月,罚金450万元[13] 涉案人员背景 - 谭向东1967年出生,原籍江苏,后加入美国国籍,80年代就读于北京财贸学院金融系,90年代初加入海航[5] - 谭向东2001年进入海航董事会,2013-2016年任副董事长兼总裁,2016-2020年任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5] - 2021年9月谭向东与陈峰被海南警方采取强制措施,2022年3月孙明宇、包启发也被刑拘[6][7] 违法行为认定 - 证监会2023年9月处罚决定披露陈峰、谭向东在2018-2020年主导海航实施巨额关联交易、资金占用、担保等未披露行为[17] - 证监会认定陈峰"违法情节特别严重"采取终身市场禁入,谭向东"违法情节严重"采取10年市场禁入[18] -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涉及六种具体行为,包括无偿提供资产、不公平交易、不当担保等[19][20][21] 案件后续进展 - 2025年7月17日海口中院对谭向东案件进行一审宣判[16] - 陈峰当庭表示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其余两人中一人服判不上诉,另一人考虑后再决定[14] - 审判阶段陈峰及其辩护律师均做"罪轻辩护"[15]
“背信弃义”收回天价童颜针?爱美客回应:不与造假者同行
经济观察报· 2025-07-22 14:48
核心观点 - 医美龙头爱美客控股子公司REGEN决定收回"童颜针"艾塑菲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该代理权此前由*ST苏吴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拥有 [2] - *ST苏吴因虚增营收等行为已被证监会处罚,未来可能面临被强制退市的风险,部分投资者认为爱美客此举有"乘人之危"之嫌 [1][3] - *ST苏吴反应激烈,谴责REGEN及爱美客背离"君子信义"之道,并称爱美客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2] - REGEN回应称合作终止是维护正当权益的行为,拒绝与造假者同行,后续或考虑在中国大陆直销 [3][9] 事件背景 - 艾塑菲是一种用来填充和改善皱纹的"再生医美注射剂",2024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售价约为1.98万元/支,当年销售收入3.26亿元,毛利润高达2.69亿元 [2] - 依靠艾塑菲的热销,*ST苏吴该年扭亏为盈 [2] - 2025年2月26日,*ST苏吴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5] - 2025年3月10日,爱美客以1.9亿美元收购REGEN 85%的股权,这笔交易属于高溢价收购,增值率为1344.12% [5] 解约原因 - REGEN给出两点解约说明:达透医疗违反了协议约定,将独家经销业务实际转让给其控股股东吴中美学 [6] - 吴中美学的唯一股东是*ST苏吴,该公司董事长和数名高管严重违反证券法,*ST苏吴上半年披露多项违规、调查处罚事项,严重影响艾塑菲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声誉 [7] - 中国证监会调查结果显示,*ST苏吴在过去几年存在未如实披露实控人、虚增营收、隐瞒或遗漏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被责令改正、警告及罚款,董事长钱群山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7] *ST苏吴立场 - *ST苏吴称达透医疗拥有艾塑菲产品在中国境内的独家代理权至2032年8月28日,不存在任何法律及事实上的障碍 [7] - *ST苏吴称达透医疗不存在任何转让独家代理权的行为,且协议从未约定达透医疗关联方受行政处罚可触发解除权 [8] - *ST苏吴称REGEN违约在先,近期迟延向达透医疗供货 [11] 爱美客后续计划 - 医疗器械注册证代理人名称已由达透医疗变更为俪臻(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韩国REGEN公司100%控股 [14] - REGEN已在针对医美机构发出相关指南,让业务迅速恢复正常,对于"童颜针"也会采用新的中文商标 [15] - 爱美客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0.26亿元,同比增长5.45%,扣非净利润18.72亿,同比微增2.2% [15] - 截至7月22日上午收盘,爱美客股价涨3.85%,总市值559亿元,*ST苏吴跌5.03%,总市值12亿元 [16]
电话暂停服务、从百亿市值到退市悬崖 一家上市公司如何“自毁”?
经济观察报· 2025-07-21 20:03
濒临退市 - 公司证券投资部联系电话已暂停服务,显示与外界沟通渠道中断 [2] - 2025年7月11日至18日六个交易日股价暴跌超50%,7月21日起停牌 [3] - 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福建证监局责令整改,但未聘请合格会计师事务所且未提交整改报告,触及深交所退市规则第10.4.18条 [3][9][10] - 2025年2月14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拒绝、阻碍执法被调查,公司被罚100万元,4位高管各罚80万元并十年市场禁入 [6] - 审计机构北京亚泰及签字会计师被罚100万元,田梦珺被罚60万元并六年市场禁入 [6] 公司治理问题 - 2024年4月1日检查时发现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无人办公,高管团队拒接电话、拒回短信规避监管 [6] - 实际控制人为姚海燕、郑岚家族,形成家族企业治理结构 [14][17] - 高管姚小欣(原董事长)与李想(财务总监)存在亲属关系,李想为姚海燕之子 [14][15][16] 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广告、云服务和电商贸易 [6] - 前身为南通锻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曾为国内液压机三大龙头企业之一 [12] - 2013-2022年归母净利润合计不足11亿元,2023年突然亏损12.10亿元 [19] - 2024年预亏1.5亿至2.2亿元,因互联网广告业务客户预算缩减及市场竞争加剧 [20] 历史沿革与实控人背景 - 2011年12月深交所上市,2016年初安常投资通过并购成为控股股东 [13] - 实控人姚海燕曾为教师,郑岚为注册会计师,早年投资南京房地产累计开发百万平米 [18] - 通过安赐投资参与多个项目包括天润数娱、中国中铁、神州优车等 [18] 退市程序进展 - 2025年7月20日公告深交所终止上市决定,7月21日起停牌 [21] - 深交所将在停牌后五个交易日内发出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21] - 已有投资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22]
打破法不责众窠臼 发力惩治球场“侮辱者”
经济观察报· 2025-07-21 19:25
球场辱骂事件分析 - 天津津门虎主场对阵成都蓉城比赛中,部分球迷使用扩音设备持续辱骂成都前锋韦世豪及其家人,导致韦世豪情绪失控被红牌罚下,直播被迫消音处理[2] - 涉事球迷被行政拘留7天并禁止观赛,中足联公告强烈谴责此类行为[2] - 成都球员甘超公开批评辱骂行为突破做人底线,强调球场应受法律和道德约束[3] 行业乱象趋势 - 类似事件近年频发:2024年9月申花球迷侮辱海港球员武磊家人,成都球迷在河南客场粘贴侮辱性贴纸并破坏前投资人画像[4] - 2024年5月青岛海牛球迷因辱骂球员被足协处以空场+罚款处罚[8] 事件影响评估 - 辱骂行为直接干扰球员心理状态,破坏比赛公平性(韦世豪红牌事件导致比赛失衡)[5] - 中超形象受损,部分家长担忧青少年观赛受不良影响,可能引发上座率下滑[5] - 球员与球迷冲突动摇职业联赛根基,扭曲足球生态[5][7] 行业治理建议 - 需打破"法不责众"惯性,提升违法成本(如空场、罚款等处罚手段)[8] - 治理范围应覆盖球队、球员及球迷层面,遏制足球流氓习气蔓延[7] - 倡导文明观赛文化,通过互相"补位"而非互相诋毁重建良性互动[6]
【首席观察】稳定币的关键转折点
经济观察报· 2025-07-21 19:25
美国数字金融监管框架 - 美国众议院通过三项关键法案《GENIUS法案》《CLARITY法案》《Anti-CBDC法案》,标志着加密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制度化 [2] - 法案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巩固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推动Web3.0产业发展 [2] - 《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持有等额美元资产(如美债)作为储备,确保1:1兑换能力并遵守反洗钱规则 [4] 稳定币市场影响 - 《GENIUS法案》赋予USDT、USDC等美元稳定币合法身份,被视为稳定币被全球金融机构接纳的转折点 [5] - Circle公司股价受法案推动,从195.33美元低点反弹至233.45美元,但后续因获利了结下跌4.8%至223.78美元 [12][13] - 稳定币被纳入美国金融体系架构,成为"链上美元"的重要载体 [14] 加密货币监管分类 - 《CLARITY法案》明确BTC、ETH等加密货币归为"数字商品"而非证券,判断标准基于区块链功能性而非投资预期 [6] - 法案区分"投资合同"与"投资合同资产",为代币商品化提供法律通道 [6] - 交易所需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注册并建立代币上币审核流程 [7] 全球数字货币竞争格局 - 全球130多个国家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数字人民币已测试跨境贸易,欧盟设"数字欧元创新中心" [14] - 香港将于2025年实施稳定币发行条例,华夏基金(香港)推出全球首只人民币代币化基金 [14] - 美元链上中介地位面临非美元区央行数字货币挑战 [14] 政策争议与行业影响 - 《Anti-CBDC法案》禁止零售型数字美元,担忧政府通过央行数字货币侵犯隐私 [8] - 民主党议员质疑私营稳定币可能削弱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能力 [15] - 三项法案重新定义数字经济、主权货币与个人隐私关系,推动技术主导的范式转向 [15]
即时零售战火烧向餐饮之外
经济观察报· 2025-07-21 19:25
即时零售市场格局 - 补贴大战主要在阿里巴巴和美团之间展开 但即时零售市场仍保持三足鼎立格局(美团、阿里巴巴、京东)[1][25]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 非餐饮类商品订单占比超16% 其中数码配件、休闲零食、粮油米面等订单同比增超300%[11] - 美团即时零售单日订单首次破亿 其中2000万单来自非餐饮品类 7月12日再创新高达1.5亿单 全量配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为34分钟[11] 补贴大战影响 - 补贴从餐饮领域扩展到日用百货、数码3C等全品类 激活了全域即时零售市场[9][11] - 非餐饮品类订单直线增长 包括药店、便利店订单 甚至价值六七千元的数码3C商品也能30分钟送达[12] - 受监管规范要求 平台间的竞争变得克制 日用零售相关的大额券在调整 门店订单相较前一周锐减了1/3[8] 平台战略布局 - 美团闪电仓项目已开展两年有余 全国布局超3万家 30分钟履约率稳定在98%以上 计划到2027年规模达2000亿元[14][15] - 淘宝闪购启动为期12个月的500亿元补贴计划 阿里巴巴借多业务协同配合 徐徐图之[9][27] - 京东未参与此次补贴大战 将"0元购"、大额券码视为恶性补贴 其即时零售日订单超2500万单[24][26] 商家运营情况 - 零售商家订单接近平时的两倍 爆单情况下人力有限影响效率[4][6] - 商家需与平台共担补贴 饿了么明确商家承担部分 美团按订单综合计算[22] - 商家有计划地进行商品品类扩增 SKU达8000多个 商品选择更丰富[18][19]
俄乌冲突两个谜之预判:战争升级、俄罗斯经济崩溃
经济观察报· 2025-07-21 19:25
俄乌冲突态势 - 冲突烈度相对平稳 俄罗斯过去一周实施5次集群打击 未出现显著升级迹象 [1][3] - 乌克兰尚未获得标志性武器系统支援 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和远程攻击武器系统 [1][3] -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50天和平协议期限 与俄罗斯夏季攻势时间窗口重合 [2] 国际制裁与俄罗斯经济 - 欧盟启动第18轮对俄制裁 涉及能源管道禁用 石油价格上限及SWIFT系统剔除20家银行 [5] - 俄罗斯累计承受30159项制裁 其中92%集中于2022年2月后 美国以7384项制裁居首 [6] - 俄罗斯官方称对制裁已产生"免疫力" 并指出制裁对发起国存在反噬效应 [6] 俄罗斯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4% 较2024年全年4.3%增速显著放缓 全年增长预期下调至2% [8] - 通胀率从13.4%回落至8.9% 仍高于央行4%目标 预计全年CPI为7.5% [9] - 卢布对美元汇率较2024年12月升值超20% 达2023年下半年以来最高水平 [10] - 2025年国防预算大幅增至13.5万亿卢布 [11] 能源领域动态 - 分布式储能技术在非洲光伏项目中的应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