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搜索文档
150家公司扎堆排队 赴港上市“燃”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8:26
截 至 2025 年 5 月 14 日 , 港 交 所 拟 上 市 公 司 中 显 示 " 聆 讯 通 过"的有2家,显示"处理中"的有150家。 作者:牛钰 封图:图虫创意 前有知名玩具品牌布鲁可(0325.HK)、餐饮界的"雪王"蜜雪集团(2097.HK)在港交所挂牌上 市,后有A股"宁王"宁德时代(300750.SZ)、"药王"恒瑞医药(600276.SH)分别于5月12日、5 月15日启动H股全球公开发售,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迎来一家又一家备受瞩目的行业新贵。 "去香港上市"成了2025年资本圈的热词。 港股正在接纳诸多谋划"A+H"双重上市的A股上市公 司,也迎来了一批消费、医疗、科技等行业的新兴企业。 Wind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5月14日,已经有21家企业登陆港股市场,同比增加6家;合计募资 234.72亿港元,同比增长198.32%。 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在政策层面也给企业赴港上市热添了一把"新柴"。5月6日,港交所推 出"科企专线"上市新政,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允许这些公司可以 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洁镟表示,港交所始终将吸 ...
工银理财成功投资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助力科技金融发展再提速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8:26
政策利好之下,工银理财迅速响应,彰显出头部机构的敏锐洞察力与行动力。截至 5 月 14 日, 工银理财已成功投资 10 只银行间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这些债券的发债主体多元,涵盖民营企 业、地方国企及大型金融机构等。债券募集资金精准投向科技创新前沿领域,不仅为企业技术攻关 与产业升级提供了"源头活水",更体现了工银理财在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产业集聚方面的 不断探 索 。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工银理财始终将其作为理财资金配置的重点领域,积极助力做 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 工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早在 2024 年 6 月,公司就发布了理 财行业首个"科技金融债券指数",这一创新为市场提供了衡量科技金融债券表现的"风向标",有 效引导更多理财资金流向高新技术产业。截至 2024 年末,其投资科技金融相关债券余额已位居 行业领先水平,此次投资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更是其深耕科技金融领域的又一有力证明。 从行业角度看,工银理财的实践具有示范效应。科技创新债券的推出,旨在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 题。工银理财凭借庞大的资金管理规模与专业的投研能力,高效对接优质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既为 投资者挖掘了兼具政策红利与成 ...
“一哥”也巨亏 网安公司入局AI找增量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8:26
行业现状与困境 - 网络安全行业面临"红海"困境,市场饱和、价格内卷、客户预算吃紧导致项目减少,头部厂商如奇安信2024年巨亏超13亿元,绿盟科技、启明星辰等也呈现1亿-4亿元不等的亏损 [2][4][5] - 行业过去十年依赖合规业务增长,但当前增长见顶,客户企业自研安全产品趋势增强,对外购服务依赖减少 [2][4] - 产品同质化严重,厂商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部分项目甚至出现"利润为0也要做这单"的极端内卷现象 [4] AI技术驱动的行业转型 - 头部网络安全厂商如奇安信、绿盟科技、天融信等2023年起纷纷布局安全领域垂直大模型(如Q-GPT、风云卫、天问),将"AI+安全"视为未来核心方向 [2][10] - 生成式AI使攻击成本下降75%,催生高级网络钓鱼、深度伪造等新型威胁,倒逼防御体系重构,基于AI的新安全品类毛利率可达65% [7][10] - 现有AI安全产品对零日攻击拦截率不足45%,误报率高达12%,技术代际跨越需求迫切 [11] 增量市场机遇 - 合规需求升级:欧盟《AI法案》和中国《生成式AI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催生AI模型审计、数据投毒检测等新服务 [7] - 垂直行业场景化需求爆发:金融领域AI欺诈检测、医疗行业大型语言模型内容审核等推动安全解决方案定制化转型 [8] - 云原生安全成为必争之地,基于AI的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CWPP)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30% [8] 挑战与不确定性 - AI技术赋能攻防双方形成"猫鼠游戏",攻击者利用生成式AI可将钓鱼邮件效率提升80%,防御端需应对模型"幻觉"等新风险 [10][11] - 客户对AI安全产品的接受度仍处培育期,私有化部署方案对客户技术能力要求较高,行业对AI潜在安全风险的研究不足 [11] - 网络安全厂商需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未来市场格局可能被AI重塑 [7][11]
张家界财务困境加重 预重整阶段又遇3.86亿元诉讼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8:26
财务风险 - 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高达86.12% [1][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22.83%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6.49% [1][5] - 流动负债69.95亿元 流动资产仅1.01亿元 缺口达5.98亿元 [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5.82亿元 同比增亏143.22% [3] - 连续五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 [2][3][5] 诉讼纠纷 - 被湖南建工起诉涉诉金额3.86亿元 [2] - 湖南建工申报破产债权5.3亿元 确认1.44亿元 未确认3.86亿元 [3] - 诉讼请求包括确认3.86亿元债权及3.24亿元优先受偿权 [3] - 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对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 大庸古城项目 - 项目工期延误1070天 导致重大损失 [2] - 2024年计提减值4.78亿元 几乎吞噬全部利润 [3] - 延期开业近三年 资金流承压 [4] - 2024年营收仅414.24万元 同比减少20.47% [4] - 净利润亏损5.96亿元 同比翻倍 [4] - 定位和运营模式存在缺陷 缺乏差异性 [4] 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4.32亿元 同比增长2.77% [3] - 部分银行借款逾期 多起诉讼 账户被冻结 [5] - 2024年10月进入预重整 期限延至2025年7月16日 [5] - 能否进入重整程序仍存不确定性 [5]
肖耿:中国企业需要继续走出去,成为真正的全球性跨国公司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1:58
中美经贸关系与关税战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关税政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2] - 关税战本质是中美多维度竞争与再平衡 涉及贸易 宏观经济政策 科技创新与发展模式等多方面博弈 [2] - 美国实行强美元 强宏观经济刺激政策 高资本市场回报率的"强势经济金融政策" 导致长期贸易赤字 [2] - 中国实行弱人民币 弱宏观经济刺激政策 低资本市场回报率的"弱势宏观经济金融政策" 导致长期贸易盈余 [2] - 特朗普政府"离谱关税"是对外收取关税 对内降低税收以应对美国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 [3] 中国供给能力与市场变现 - 中国在研发和制造方面展现出超强供给能力 但尚未成功转变为可在市场变现的财富 收入及消费 [1][3] - 中国企业需要探索如何成为真正可以触及全球市场的跨国公司 [4] - "A+H"模式上市公司实体运作仍在内地 香港优势未被充分发挥 可尝试"双总部"模式 [4] 企业战略与政策调整 - 外贸企业需清醒意识到依赖美国市场不可靠 应开拓更多国内及非美市场 [3] - 地方政府和中央各部门需调动企业"走向全球"的积极性 完成系统性工程 [4] - 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度上进行创新探索 [4] 宏观经济政策与居民收入 - 宏观经济政策支持鼓励消费的方向正确 但需继续聚焦增加居民收入与财富 [5] - 自去年9月份开始宏观政策已调整改善 但企业与居民预期尚未根本性改变 [5] - 需要推动更大幅度的收入与财富增长 [5]
业内预计海运价格上涨已是必然 中国出口美国发货量或在6月底迎来高峰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1:43
"现在消息利好,船公司调船回来需要时间,所以短期内(运 价)涨价是必然的。"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副会长谢 卓亨说。 作者:张锐 封图:图虫创意 5月15日晚,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一场外贸行业线上交流会上获悉,随着中国出口美国货物恢复发 运,业内预计海运价格的上涨潮已拉开序幕。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副会长谢卓亨表示,过去这两天,他们通过与船公司会面了解到,因 为4月以来中国出口美国的货量大约下降40%至50%,所以船公司陆续选择停航,这导致当前海运 已出现舱位紧缺的现象。 大形机器人的9个分岔口 内地赴港开户热中的代办生意 "现在消息利好,船公司调船回来需要时间,所以短期内(运价)涨价是必然的。"他说。 此外,谢卓亨也提及,有行业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货量中大约有70%是以FOB条款贸易合同 (由买方支付关税)完成交付,这也是此次关税战受伤最大的群体,尤其以沃尔玛等美国大型进口 商为代表。他同时称,虽然外贸行业目前仍然对90天过渡期以后的形势感到不确定性很强,但经 历过超高关税的极限施压后,从业者们的心态也有了变化。 "就算再有一股小浪花,估计大家应该还是能接受。"他说。 推荐阅读 洞察变化的商业世界 ...
A股开盘:三大指数小幅低开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09:32
市场开盘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0 18% [1] - 深证成指低开0 28% [1] - 创业板指低开0 36% [1] 行业板块表现 - 房屋检测板块领涨 [1] - 新型城镇化板块领涨 [1] - 物流板块领跌 [1] - 化纤板块领跌 [1]
郭彦东“详解”具身智能:将AGI的能力真正赋予物理世界的机器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21:57
郭彦东预测通用机器人的"iPhone时刻"将在5至7年后到来。 这一预测和百万台产能目标,是基于清醒的行业洞察,还是在 资本与舆论裹挟下的理想化宣言? 作者:郑晨烨 封图:图虫创意 "到2033年,拓展至百万台规模,覆盖工业、物流、家庭服务等多元化场景。"近日,智平方(深 圳 )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下 称 " 智 平 方 " ) 创 始 人 兼 CEO 郭 彦 东 , 在 公 司 新 一 代 通 用 智 能 机 器 人 AlphaBot 2的发布会上掷出了这句豪言。 对于一家成立刚满两年的初创企业而言,在商业化前景尚未十分明朗的具身智能赛道,立下如此具 体的目标,实属罕见。 从履历上看,郭彦东曾是微软美国总部核心AI团队成员,任职期间主导开发了多款 AI 前沿技术和 产品,其中Custom Vision服务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将"预训练模型+场景微调"商业化的实践尝试,为 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打开了新思路。 他还在小鹏汽车和OPPO担任过首席科学家和研发高管,这名技术和产业"老兵",选择在人工智能 大模型爆发的节点时刻切入机器人赛道,其核心思考逻辑是"将AGI(通用人工智能)从数字世界 拓展到物理世界" ...
多次宴请公职人员,南通爱尔眼科医院CEO被撤销政协委员身份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21:31
接到举报后,南通市纪委监委组成了工作专班,对相关问题进 行了全面彻查。目前,已依规依纪对有关涉事人员进行了严格 处理。 作者:张铃 封图:图虫创意 同时,艾芬亦对爱尔眼科员工提起过诉讼。艾芬曾起诉爱尔眼科职工段某民、刘某菲、刘某等侵犯 名誉权,2025年4月,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艾芬胜诉 。 在该一审判决前后 ,艾芬的 微博账号"急诊向日葵艾芬"被封。 南通爱尔眼科医院是爱尔眼科(300015.SZ)旗下医院。爱尔眼科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眼科龙 头,截至2024年底,爱尔眼科在全球范围内共有974家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其中811家 在中国内地。此前,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曾于2022年初发内部信,称将全面拥抱社会监督。 艾芬曾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出积极贡献,民间评价其为"疫情发哨人"。2020年5月,艾芬因白内 障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进行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5个月出现右眼视网膜脱落,12月其申诉右 眼几乎失明,质疑医院存在违规操作。爱尔眼科则称,艾芬视网膜脱离与医院手术没有直接关联。 有关部门曾就该事件成立调查组,爱尔眼科称,艾芬不同意进行医疗鉴定、不走法律程序。 艾芬多次在社交平台质疑爱尔眼科 ...
国信“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正式发布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21:31
作者:王海言 封图:图片资料室 2025年5月10日,国信证券在深圳举行"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发布会。"领先30"品牌的推出,标志着国信证券财富管理向更加综合化、专业化买方服务 的升级跨越。在行业变革与财富管理需求升级的背景下,国信证券将以该品牌为抓手,整合投研资源、创新服务模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财 富管理解决方案,打造行业领先的买方投研服务体系。 顺应时代变革,打造买方服务体系 国信证券副总裁杜海江在发布会上表示,"领先30"不仅是一个品牌名称,更是国信证券对"客户利益至上"的具象化承诺。国信证券将以"领先"的专业 性、责任心和服务能力,陪伴更多客户实现财富进阶,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经历历史性转型,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从"单一产 品购买"转向"全生命周期规划",监管导向也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证监会近期发布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在此背景 下,国信证券推出"领先30"品牌,既是对时代趋势的响应,也是对客户财富进阶需求的深度满足。 三大领先优势,开启财富管理新篇章 2025年5月10日,国信证券在深圳推出"领先 30 " 品牌,升 级综合化买方服务。以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