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莞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巨化股份(600160):2025年一季报点评:制冷剂高景气延续,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大增160.64%
东莞证券· 2025-04-29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制冷剂高景气延续,公司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大增160.64%,预计2025年公司氟制冷剂产品实际均价仍将上移,盈利水平及盈利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数据 - 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25.36元,总市值684.66亿元,总股本2699.75百万股,流通股本2699.75百万股,ROE(TTM)为13.20%,12月最高价26.31元,12月最低价14.42元 [1] 公司2025年一季报情况 - 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00亿元,同比+6.05%;实现归母净利润8.09亿元,同比+160.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173.94% [3] - 一季度营收58.00亿元(YOY+6.05%,QOQ - 11.53%),归母净利润8.09亿元(YOY+160.64%,QOQ+15.24%),扣非归母净利润7.89亿元(YOY+173.94%,QOQ+9.74%) [3] - 一季度毛利率28.42%(YOY+13.67pcts,QOQ+9.42pcts),净利率15.49%(YOY+9.45pcts,QOQ+3.50pcts) [3] 制冷剂价格情况 - 公司制冷剂产品一季度平均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58.08%,氟制冷剂毛利亦大幅上升 [3] - 二季度空调企业制冷剂长协价格继续上涨,R32承兑价格46600元/吨,相比一季度长协价格上涨6000元/吨,涨幅14.77%;R410a承兑价格47600元/吨,相比一季度长协价格上涨6000元/吨,涨幅14.42% [3] - 截至4月28日,R22市场均价3.6万元/吨,相比上月持平,相比年初+9.09%,相比去年同期+46.96%;R32市场均价4.85万元/吨,相比上月+3.19%,相比年初+12.79%,相比去年同期+53.97%;R410a市场均价4.80万元/吨,相比上月+3.23%,相比年初+14.29%,相比去年同期+33.33%;R134a市场均价4.70万元/吨,相比上月+1.08%,相比年初+10.59%,相比去年同期+46.88% [3] 投资建议 - 2024年第三代制冷剂去库充分,第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下游需求良好,行业生态、竞争秩序不断改善,预计2025年公司氟制冷剂产品实际均价仍将上移,盈利水平及盈利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3] - 预计公司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1.41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18倍,维持买入评级 [3] 公司盈利预测简表 | 科目(百万元)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24462.37 | 25467.06 | 27808.14 | 30610.73 | | 营业总成本 | 22322.37 | 20806.29 | 22050.92 | 23633.82 | | 营业成本 | 20181.87 | 18133.09 | 19376.93 | 20794.93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97.84 | 191.00 | 111.23 | 122.44 | | 销售费用 | 120.59 | 173.18 | 191.88 | 198.97 | | 管理费用 | 826.08 | 1041.60 | 1056.71 | 1101.99 | | 财务费用 | 41.84 | 45.00 | 35.00 | 38.00 | | 研发费用 | 1054.15 | 1222.42 | 1279.17 | 1377.48 | | 其他经营收益 | 362.40 | 92.75 | 131.55 | 337.27 |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2.38) | (1.00) | 5.00 | 0.00 | | 投资净收益 | 138.59 | 110.00 | 120.00 | 135.00 | | 其他收益 | 297.50 | 125.00 | 130.00 | 125.00 | | 营业利润 | 2502.41 | 4753.52 | 5888.77 | 7314.19 | | 加 营业外收入 | 11.99 | 8.00 | 10.00 | 12.50 | | 减 营业外支出 | 17.10 | 5.00 | 7.00 | 8.50 | | 利润总额 | 2497.30 | 4756.52 | 5891.77 | 7318.19 | | 减 所得税 | 320.65 | 570.78 | 589.18 | 805.00 | | 净利润 | 2176.66 | 4185.74 | 5302.59 | 6513.19 | | 减 少数股东损益 | 217.12 | 385.09 | 487.84 | 599.21 | |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1959.53 | 3800.65 | 4814.75 | 5913.98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73 | 1.41 | 1.78 | 2.19 | | PE | 34.94 | 18.01 | 14.22 | 11.58 | [4]
立讯精密(002475):2024及2025Q1业绩点评: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指引25H1稳健增长
东莞证券· 2025-04-29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指引25H1稳健增长,具备全球交付能力,经营韧性凸显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数据 - 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30.95元,总市值2243.07亿元,总股本72.47亿股,流通股本72.34亿股,ROE(TTM)19.22%,12月最高价47.81元,12月最低价27.11元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2687.95亿元,同比增长15.91%;归母净利润133.66亿元,同比增长22.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6.94亿元,同比增长14.81%;全年毛利率10.41%,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净利率5.42%,同比提升0.14个百分点 [3][5] - 2025Q1营业收入617.88亿元,同比增长17.90%;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同比增长23.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09亿元,同比增长10.36%;Q1毛利率11.18%,环比提升3.31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44个百分点;净利率5.47%,环比提升0.24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56个百分点 [3][5] - 公司预计25H1归母净利润64.75 - 67.45亿元,同比增长20% - 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1.91 - 57.11亿元,同比增长4.67% - 15.15% [5] 公司业务收入情况 - 2024年消费性电子、通讯、汽车、电脑业务收入分别为2240.94、183.60、137.58和90.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5%、26.29%、48.69%和20.15% [5] 公司产能配置优势 - 公司制造基地广泛分布于多个国家,通过“本土创新 + 全球交付”模式,能灵活调配资源,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降低风险,成为头部客户综合能力强的合作伙伴 [5] 公司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2.27和2.80元,对应PE分别为14和11倍 [5] - 给出2023A - 2026E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等多项科目的预测数据 [6]
有色金属行业专题报告:政策博弈与供需变化交织,有色金属市场迎风而行
东莞证券· 2025-04-29 15:44
报告核心观点 - 多重因素共振使黄金价格具备上涨动能,我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新旧需求发力有望打开稀土行业上升通道,建议关注中国稀土、金力永磁、紫金矿业、湖南黄金、洛阳钼业 [3][91] 黄金——多重因素共振,黄金价格具备上涨动能 黄金供需格局及金价走势回顾 - 黄金兼具商品与金融属性,影响因素通过作用于货币、投资及避险属性改变金价走向;2024年全球黄金储备6.4万吨,储量前三为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南非,中国储量3100吨;2024年全球黄金产量3300吨,中国贡献380吨居首;下游需求包括饰品、工业应用等,珠宝首饰需求占比46%,2024年央行购金需求占比提升至21%,金条需求占比19% [11][15] - 2022年初全球通胀高企,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货币政策预期与地缘政治局势主导金价走向,经历通胀高企激进加息、系统性风险频发避险情绪升温、美国经济表现韧性金价回落、巴以冲突再起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四个阶段;2023年金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居民加大黄金配置;2024年以来,央行继续购金,个人投资者加大投资,推动金价创新高;2025年国际金价震荡上行,4月22日伦敦现货金价突破3500美元/盎司 [17][19][21] 多方因素交织,黄金中长期配置价值显现 - 2025年1 - 2月美国贸易逆差超1000亿美元,白宫预计全年赤字1.78万亿美元,赤字率6.10%,关税政策实施使市场担忧美元贬值,美元占全球公开储备金比重下滑;美联储三月维持利率区间,多数官员预测2025年利率为3.875%,降息空间预计50bps;3月美国制造业PMI进入荣枯线下方,服务业PMI下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降低,零售销售环比增速转负,VIX指数升至近五年最高;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对等关税”政策或削弱美元信用,黄金避险价值及货币功能凸显 [22][23][32] - 为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和应对不确定性,全球主要央行加快购金,截至2025年4月,全球黄金占外汇储备比提升至19.82%;2024年全球央行合计购买1045吨黄金,占总需求21%,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国家;2024年全球黄金投资总需求增长25%至1180吨,金条投资需求增长,金币需求减少,黄金ETF持仓量基本不变;展望后市,各国央行对黄金需求有望增长,黄金避险价值凸显,多方因素驱动金价上涨 [34][35] 战略金属——国之重器,反制利剑 稀土——工业维生素 - 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39万吨,中国产量27万吨占比约70%;全球稀土储量超9000万吨,中国拥有4400万吨占比约48.9%;国内2024年开采指标27万吨,较2023年仅增加5.88%,冶炼分离指标25.4万吨,较2023年增加4.16%;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占全球主导地位,全球90%以上稀土精矿运往中国加工;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稀土金属矿55611.92吨,主要来自缅甸、美国及马来西亚;我国稀土行业供给侧加快结构性改革,南北双雄占据全国90%以上稀土指标,2025年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40][48][49] - 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优势显著,溶剂萃取是核心技术,国内科研团队开发出国产萃取剂,提升了分离效率及稳定性;在绿色发展方面,实现萃取剂95%以上循环利用,削减废水排放量;我国在稀土萃取分离领域持有全球87%的专利,正推进技术智能化与低碳化 [51][52] - 4月4日,我国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中重稀土稀缺,在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我国中重稀土产业具备绝对优势,产能规模及冶炼分离技术占全球主导,离子型稀土储量占全球已探明储量80%以上;美国稀土进口依赖中国,出口管制将使全球中重稀土供给趋紧,价格上涨 [56][57][59] 新兴需求推动行业成长 - 人形机器人中驱动、控制及制动系统均采用稀土磁材,单台人形机器人稀土磁材用量高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为稀土磁材打开新成长曲线;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快,各大公司发布新产品,特斯拉“擎天柱”生产受中国稀土磁体出口限制影响;全球人形机器人进程推进将拉动稀土磁材需求;稀土材料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用于伺服电机等,工业机器人稀土磁材用量差异大,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大幅增长,未来需求有望增加 [60][61][69] - 稀土磁材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中国销量占比70.5%;2025年比亚迪发布新平台,展示稀土永磁技术优势,永磁电机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首选;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政策补贴与技术普及有望推动行业升级,全球销量有望持续增长,拉动稀土磁材需求;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可用于低空经济领域产品,随着市场规模扩张,将成为稀土磁材另一需求增长点 [70][71][74] -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直驱及半直驱风力发电机关键材料,2024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增长,国家能源局提出2025年能源发展目标;预计2024 - 2028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长,将带动稀土磁材需求;稀土在节能电器中广泛应用,稀土永磁电机用于变频空调可提升能效,2024年中国变频空调产量渗透率达70.28%,未来市场规模扩大将增加稀土磁材需求 [76][77][81] 其他小金属——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材料 - 小金属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2023年以来国家对战略小金属保护措施升级;锗用于红外光学等领域,中国储量丰富且是生产大国,需求增长推动锗价上扬;镓是半导体核心材料,中国在全球镓市场占主导地位,需求提升推动镓价上涨;锑是阻燃和军工重要资源,中国储量占比30%,供给收紧,需求提升有望推动锑价上行;钨被誉为“工业牙齿”,中国钨矿储量和产量占比高,供给趋紧,需求与工业生产相关;钼用于生产高端钢材,中国钼储量和产量居首,需求增长有望使钼价保持高位 [83][84][8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国稀土(000831)、金力永磁(300748)、紫金矿业(601899)、湖南黄金(002155)、洛阳钼业(603993) [91]
海天味业(603288):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5Q1顺利开局,盈利能力提升
东莞证券· 2025-04-29 15: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开局良好,春节期间产品动销稳健,叠加经销商一季度补货,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业绩仍良性增长,Q1营业总收入83.15亿元,同比增长8.08%;归母净利润22.02亿元,同比增长14.77% [6] - 主业表现稳健,线上渠道增长亮眼,核心品类收入同比均增长,其他品类增速最快,线上渠道营收同比增43.20% [6] - 2025Q1盈利水平同比提升,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毛利率同比增加2.73个百分点,净利率同比增加1.48个百分点 [6]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7元和1.40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2倍和29倍,作为调味品龙头持续深化改革,维持“买入”评级 [6] 相关目录总结 主要数据 - 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41.26元,总市值2294.30亿元,总股本55.61亿股,流通股本55.61亿股,ROE(TTM)20.02%,12月最高价52.99元,12月最低价33.08元 [3] 盈利预测简表 |科目(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26901|29591|32343|35092| |营业总成本|19725|21451|23342|25240| |营业成本|16948|18465|20117|21757| |营业税金及附加|228|252|275|298| |销售费用|1629|1746|1876|2000| |管理费用|590|621|663|702| |财务费用|-509|-550|-560|-570| |研发费用|840|917|970|1053|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19|210|210|210| |资产减值损失|-100|-109|-120|-130| |营业利润|7507|8396|9247|10087| |加:营业外收入|22|11|10|10| |减:营业外支出|15|15|15|15| |利润总额|7513|8391|9242|10082| |减:所得税|1157|1292|1423|1553| |净利润|6356|7099|7819|8530| |减:少数股东损益|12|13|14|15|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344|7086|7805|8514| |摊薄每股收益(元)|1.14|1.27|1.40|1.53| |PE(倍)|36.16|32.38|29.40|26.95| [7]
农产品专题报告:短期扰动长期还看供需格局
东莞证券· 2025-04-29 15: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农林牧渔行业“超配”评级 [4][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几年我国农产品自美进口金额占比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进口总额约2.59万亿美元,自美进口总额约1636.2亿美元,占比约6.3%,较2017年下滑约2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口总额约2151.55亿美元,自美农产品进口金额约275亿美元,占比约12.8%,较2017年下降约6.4个百分点 [6][14] - 大部分农产品品种进口依赖较低,少部分品种对进口依赖较高,中美贸易摩擦对进口依赖较高的品种短期存在一定扰动,但长期可通过优化进口国来源或增加自给自足能力降低对美进口占比 [6][14] - 农产品价格长期走势由国内外供需格局决定,中央印发农业强国规划,我国农业竞争力有望增强,相关细分领域优质龙头有望受益,个股可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贸易摩擦短期对少部分农产品存在扰动 - 2024年我国进口总额及自美进口占比下降,农产品进口总额及自美农产品进口占比也下降,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中部分品种进口依赖高,贸易摩擦对其短期有扰动,长期可降低对美进口占比 [14] 肉类 猪肉 - 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出口量极低,2025年预计全球生猪产量12.88亿头,中国产量7.05亿头,占比54.7%;全球猪肉产量11668万吨,中国产量5700万吨,占比48.9%;中国猪肉出口10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1% [18][20][22] -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进口依赖低,2025年预计全球猪肉消费总量11564.1万吨,中国消费量5820万吨,占比50.3%;中国猪肉进口量130万吨,占消费量比例仅2.2%,2024年从美国进口猪肉约7万吨,占消费量0.12% [27][29] - 2024年我国能繁母猪存栏先回升后下滑,生猪出栏回落,预计2025年生猪产能同比回升,供给Q1 - Q3回升,Q4回落 [33][35] - 我国生猪价格2024年先扬后抑,预计2025年先抑后扬,Q1 - Q3回落,Q4回升 [39] 鸡肉 - 我国鸡肉产量居全球第二,仅少量出口,2025年预计全球鸡肉产量10582万吨,中国产量1550万吨,占比14.6%;中国鸡肉出口80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5.7% [41][43] - 我国鸡肉消费量居全球第二,进口依赖度低,2025年预计全球鸡肉消费总量10317万吨,中国消费量1513万吨,占比14.7%;中国鸡肉进口量43万吨,占消费量比例仅2.8%,2024年从美国进口鸡肉约10.51万吨,占消费量0.7% [46][51] - 2024年我国白羽肉鸡祖代自美国引种量占比40% + ,未来将加大自繁品种替代力度,圣农发展等国内企业有望受益 [52][55] 牛肉 - 我国牛肉产量居全球第三,仅少量出口,2025年预计全球牛肉产量6155万吨,中国产量774万吨,占比12.6%;2024年中国出口牛肉约1.8万吨,占产量0.2% [58][63] - 我国牛肉消费量居全球第二,三成需要进口,2025年预计全球牛肉消费总量6029.6万吨,中国消费量1154.7万吨,占比19.2%;中国牛肉进口量382.5万吨,占消费量比例约33.1%,2024年从美国进口牛肉占比仅4.8%,可增加从其他国家进口替代 [65][66][68] - 国内外牛肉价格有所回升,预计2025年全球及中国牛肉价格或将回升,因全球及中国牛存栏量下降,产量下降,消费量增长 [69][71] 粮食类 玉米 - 我国玉米产量居全球第二,出口量极少,2024/25年度预计全球玉米总产量1215.1百万吨,中国产量294.92百万吨,占比24.3%;中国玉米出口量约0.02百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0.01% [75] - 我国玉米消费量居全球第二,进口依赖度低,2024/25年度预计全球玉米消费量1241.78百万吨,中国消费量313百万吨,占比25.2%;中国玉米进口量8百万吨,占消费量比例仅2.6%,2024年从美国进口玉米占比15.2% [78] - 国内外玉米价格有所回升,预计2024/25年度全球玉米供需格局总体偏宽松,价格回升空间受限;中国玉米供需格局总体偏宽松,价格回升空间受限 [79][83][85] 大豆 - 我国大豆产量居全球第四,极少用于出口,2024/25年度预计全球大豆总产量420.58百万吨,中国产量20.65百万吨,占比4.9%;中国大豆出口量0.1百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0.05% [87] - 我国大豆需求量居全球第一,进口依赖度高,2024/25年度预计全球大豆消费量410.67百万吨,中国消费量128.9百万吨,占比31.4%;中国大豆进口量109百万吨,占消费量约85%,2024年从美国进口大豆占比21%,未来可增加南美豆进口 [90] - 国内外大豆价格持续回落,预计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供需格局整体偏宽松,价格仍承压较大;中国大豆价格中枢较2023/24年度有所回落 [91][93][95] 高粱 - 我国高粱产量全球占比低,出口量较少,2025年预计全球高粱产量6209万吨,中国产量300万吨,占比4.8%;2024年中国出口高粱约0.22万吨,占产量0.07% [99][102] - 我国高粱消费量居全球第一,高度依赖进口,2025年预计全球高粱消费总量6128.8万吨,中国消费量750万吨,占比12.2%;中国高粱进口量450万吨,占全球进口总量70.5%,2024年从美国进口高粱占比65.6%,可增加从其他国家进口 [104][108][109] - 预计2024/25年度全球高粱供需格局偏紧,价格有一定上涨动力 [112] 小麦 - 我国小麦产量全球第一,出口极少,2024/25年度预计全球小麦总产量796.85百万吨,中国产量140.1百万吨,占比17.6%;中国小麦出口量约1百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0.5% [113][116] - 我国小麦消费量全球第一,进口依赖低,2024/25年度预计全球小麦消费量805.2百万吨,中国消费量150百万吨,占比18.6%;中国小麦进口量3.5百万吨,占消费量比例仅2.3%,2024年从美国进口小麦占比低,可增加从其他国家进口 [117] - 国际小麦价格弱势下跌,国内小麦价格略有企稳,预计2024/25年度全球小麦价格回升动力不足,因期末库存较高 [121][123] 其他类 棉花 - 我国棉花产量居全球第一,出口较少,2024/25年度预计全球棉花总产量2632.1万吨,中国产量696.7万吨,占比26.5%;中国棉花出口量约2.2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0.2% [126]
公用事业行业专题报告:新形势下,关注电力及燃气板块优质机会
东莞证券· 2025-04-29 15:0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在新形势下公用事业行业细分领域存在投资机会,水电受政策支持装机增长且公司重视分红,燃气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和价格联动机制,煤电因容量电价和辅助服务市场健全及煤价下降有望改善业绩,建议关注相关优质公司 [4][64][65] 水电:多因素促良性发展 一系列政策支持水电发展 为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我国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水电发展,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5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等 [4][11] 近年来我国水电装机稳步增长 在政策支持下水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我国水电装机容量从 2020 年底的 3.70 亿千瓦增长至 2024 年底的 4.36 亿千瓦,年均复合增速为 4%,主要水电公司有新增装机计划,未来增长可期 [4][12][15] 积极与投资者分享发展成果 2019 - 2023 年水电板块保持盈利,现金流较好,11 家水电行业上市公司中有 9 家通过现金分红回报股东,多家公司对未来利润分配作出规定 [16][19] 煤电:原材料煤炭价格下降,容量电价助成本回收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助力固定成本回收 2023 年 11 月我国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合规在运公用煤电机组满足要求且执行调度指令可获容量电费,该机制助力符合条件的煤电企业回收固定成本,有助于行业健康运行 [24][25][26] 辅助服务市场持续健全 辅助服务有关政策持续完善,“中长期 + 现货 + 辅助服务”的多品类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未来将进一步健全,煤电公司积极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拓展收入 [29][30][31] 煤价下降有望促煤电业绩提升 2025 年 1 - 3 月我国煤炭产量同比提升、消费总量略有下降,动力煤价格同比下降,有望促进煤电企业业绩提升,我国有序推进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 [32][33][38] 燃气:气价联动有序推进 工业经济发展有助于天然气需求提升 2024 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增势较好,居民消费需求释放,外部需求增长,工业经济发展带动天然气需求提升,一系列政策将助力工业经济发展并带动天然气需求进一步提升 [45][47][51] 气价联动有序推进,助力企业疏导采购成本 我国有序推进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多地上调天然气销售价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优化居民阶梯气价制度,价格联动机制落地有助于燃气企业疏导采购成本,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57][59][60]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水电领域的长江电力(600900)、华能水电(600025)、川投能源(600674);燃气领域的新天然气(603393)、新奥股份(600803)、九丰能源(605090);煤电领域的华电国际(600027)、国电电力(600795) [4][64][65]
益丰药房(603939):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巩固区域优势保持稳健扩张
东莞证券· 2025-04-29 14: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益丰药房“买入”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益丰药房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巩固区域优势,保持稳健扩张,持续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和品牌渗透力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0.62亿元,同比增长6.53%;归母净利润15.29亿元,同比增长8.26%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09亿元,同比增长0.64%;归母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增长10.51% [1] 门店扩张 - 2024全年新增门店2512家,其中自建1305家,并购381家,加盟826家;关闭1078家 [3] - 2025年一季度新增门店94家,其中自建门店26家,新增加盟店68家;关闭84家 [3] -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门店总数14694家(含加盟店3880家),较2024年末净增门店10家 [3] 商品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通过三重评估体系优化商品结构,筛选优质厂家作为核心供应商,推进成本控制和渠道优化,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经营的国家集采目录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累计引进国家集采品种数量超2800个SKU [3] - 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优化供应链体系,商品满足率、库存周转率及供应链管理效率均持续提升 [3] 毛利率与净利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40.12%,期间费用率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至31.05%,净利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6.87% [3]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至39.64%,净利率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至8.21% [3] 盈利预测 |科目(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4,062|28,248|32,573|37,560| |营业总成本|21,974|25,577|29,424|33,928| |营业成本|14,408|16,774|19,239|22,184| |营业税金及附加|95|113|130|150| |销售费用|6,179|7,113|8,137|9,383| |管理费用|1,083|1,334|1,636|1,886| |财务费用|174|204|235|271| |研发费用|34|39|47|53|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0|0|0|0| |资产减值损失|(102)|(97)|(118)|(142)| |营业利润|2,204|2,621|3,077|3,536| |加:营业外收入|13|13|13|13| |减:营业外支出|34|28|31|31| |利润总额|2,182|2,606|3,059|3,518| |减:所得税|530|632|742|854| |净利润|1,653|1,973|2,317|2,664| |减:少数股东损益|124|148|174|200|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29|1,825|2,143|2,464| |摊薄每股收益(元)|1.26|1.51|1.77|2.03| |PE(倍)|21.8|18.3|15.6|13.5| [4]
金风科技(002202):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风机盈利能力改善,在手订单创新高
东莞证券· 2025-04-29 14: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金风科技“买入”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风机业务盈利能力改善,在手订单创新高,加大研发投入,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增强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566.99亿元,同比+12.37%;归母净利润18.60亿元,同比+39.78%;扣非归母净利润17.77亿元,同比+38.26% [6] - 2025Q1实现营收94.72亿元,同比+35.72%;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70.84%;扣非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同比+68.41% [6] - 2024年毛利率为13.80%,同比下降3.34pct,净利率为3.27%,同比提高0.25pct [6] 风机业务情况 - 2024年风机及零部件销售业务收入约389.21亿元,同比+18.17%,增速较2023年提升17.14pct,毛利率为5.05%,同比提高4.89pct [6] - 2024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18.67GW,国内市场份额占比22%,连续十四年排名全国第一;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9.3GW,全球市场份额15.9%,连续三年全球排名第一 [6] - 2024年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8.65%,同比提高3.37pct,实现销售容量16.05GW,同比+16.6% [6] - 2024年,6MW及以上机组成为主力机型,销售容量达9.78GW,同比+59.2%,销售占比约60.9%,同比提高16.3pct [6] 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年底,在手订单总量为47.4GW,其中外部订单约45.1GW,包括6MW及以上机组35.92GW,占比80% [6] - 外部订单中,已中标订单8.6GW,已签合同待执行订单36.4GW;内部订单合计2.3GW,主要为公司自投风电场的供货需求 [6] 国际业务情况 - 2024年,国际业务实现营收120.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14%,毛利率为13.84%,同比小幅下降2.54pct [6] - 2024年,海外新增订单创历史新高,同时突破菲律宾、纳米比亚、格鲁吉亚等8个国家,累计实现签单国别47个 [6] - GWHV12、GWHV15平台系列机组已成为主力投标产品,涵盖中东北非、中亚、南美、南非、亚洲及欧洲等多个区域 [6] - 成功中标首个使用公司混塔方案的国际项目,迈出混塔战略出海关键一步 [6]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28.03亿元,同比增长23.78%,占营收比例达4.94%,同比提高0.45pct [6]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63元、0.79元、0.91元,对应PE分别约14倍、11倍、10倍 [8] - 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712.75亿元、764.86亿元、842.35亿元 [9]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之风电支撑基础专题报告:纵横逸气宁称力,驰骋长途定出群
东莞证券· 2025-04-29 1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风力发电系统支撑结构持续优化,钢混塔筒优势渐显,海上基础产品向深水远岸发展 [5][90] - 中国风电资源潜力大,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布局趋势明确 [5][91] - 全球风电行业景气度高,欧洲多国提高海风规划目标,中国海工企业有望受益 [5][64][93] - 建议关注大金重工、泰胜风能、海力风电等风电支撑基础头部企业 [5][9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风电已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风力发电系统支撑结构持续优化 - 我国风电产业政策推动平价上网,成本下降,竞争力提升 [13] - 2023年中国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低至0.019美元/千瓦时,较2017年降幅达67% [14] - 2022 - 2024年风机投标价格下滑后回升,大兆瓦机组占比提升 [17][18][23] - 风电产业链由上中下游组成,支撑基础产品质量要求高 [26][30] - 陆塔向钢混塔筒转变,2023年国内钢混塔筒装机量达7.3GW,同比增长209%;海上基础向导管架、漂浮式发展 [33] - 风塔制造技术壁垒高,国内头部企业有品牌优势,产能分布受运输等因素影响 [37][38] 1.2 国内加大电网基建投入,风电消纳情况不断改善 - 中国陆上风电曾存在消纳问题,海上风电便于消纳,2024年风电发电量占比约10.1% [43][45] - 2020 - 2024年全国风电利用率保持在92%以上,国家加大电网基建投入,2024年电网工程投资超6000亿 [45][46] - 2025年国网和南网总投资预计超8250亿,将推进特高压等工程建设 [52] 1.3 中国风电资源拥有巨大开发潜力,深水远岸是海风未来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达79.34GW,同比+4.5%,海上风电成全球最大市场 [53][55] - 国内风电招标量波动提升,2024年新增招标量164.1GW,同比增长90% [57] - 我国陆上和海上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巨大,实际装机容量利用率低 [59] - 2025年自然资源部推进海上风电深水远岸布局,深远海风电项目基础结构将升级 [62][63] 2. 全球风电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 2.1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风电发展,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117GW,再创历史新高 [64][66] - 预计至2030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增长至2118GW,较2024年增长86% [68] 2.2 欧洲多国提高未来的海风规划目标 -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达8.0GW,中国、英国和德国新增装机占比约74% [73] - 欧洲多国提高海风规划目标,如2030年北海附近国家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计划提至120GW [76] 2.3 中国海工企业有望受益于欧洲市场发展 - 预计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239GW,2024 - 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9.2% [78] - 欧洲本土产能不足,中国海工装备产能充裕,大金重工等企业获欧洲订单,树立良好口碑 [82][83] 3.投资策略和重点公司 - 建议关注大金重工、泰胜风能、海力风电等风电支撑基础头部企业 [94] - 大金重工是全球领先企业,布局国内外基地,构建全球战略营销体系 [95] - 泰胜风能产能布局全国,海外业务基地改造预计2025年完成 [96] - 海力风电产品涵盖多种规格,客户品牌优势突出,部分基地有自建码头 [98]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东莞证券· 2025-04-29 07:39
报告核心观点 - 周一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后续市场或先区间震荡消化调整压力,短暂休整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操作建议保持均衡配置并做好中线布局,关注金融、食品饮料等板块 [3][5]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 3288.41 点,跌 0.20%;深证成指收盘 9855.20 点,跌 0.62%;沪深 300 收盘 3781.62 点,跌 0.14%;创业板收盘 1934.46 点,跌 0.65%;科创 50 收盘 1002.83 点,跌 0.17%;北证 50 收盘 1277.03 点,跌 1.78% [1] - 申万行业表现前五为银行(0.98%)、钢铁(0.53%)、公用事业(0.39%)、家用电器(0.17%)、传媒(0.02%);后五为房地产(-3.66%)、综合(-2.52%)、社会服务(-2.19%)、汽车(-1.59%)、建筑材料(-1.57%) [2] - 概念板块表现前五为 PEEK 材料(1.75%)、可燃冰(1.72%)、电子竞技(0.92%)、云游戏(0.62%)、Sora 概念(文生视频)(0.39%);后五为租售同权(-4.65%)、乳业(-4.12%)、赛马概念(-3.31%)、中韩自贸区(-3.27%)、天津自贸区(-3.22%) [2] 后市展望 - 早盘三大指数震荡分化,银行板块强势,PEEK 材料概念股活跃,算力概念股反弹,地产股调整;午后指数窄幅整理,个股跌多涨少,超 4100 只股票下跌 [3] - 两市成交额 1.06 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572 亿 [5] - 海外 4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 52.2,短期通胀预期终值 6.5%,长期通胀预期终值 4.4%升至 1991 年以来最高;国内一季度经济超预期,二季度宏观政策或集中发力,货币政策或走向宽松,财政刺激有加码空间 [5] - 本周一季报披露完毕,A股市场将转向基本面驱动行情 [5] 政策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举措,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并及时出台增量政策 [4] - 中国人民银行将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创设新工具,围绕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研究丰富政策工具箱并适时推出增量政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