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莞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A股市场大势研判:指数探底回升,全线收红
东莞证券· 2025-10-24 07:31
市场表现总结 - 2025年10月24日,A股主要指数探底回升,全线收红,上证指数收盘报3922.41点,上涨0.22%(涨跌8.65点)[1][2] - 深证成指收盘报13025.45点,上涨0.22%(涨跌28.84点);沪深300指数收盘报4606.34点,上涨0.30%(涨跌13.77点)[2] - 创业板指收盘报3062.16点,微涨0.09%(涨跌2.84点);科创50指数下跌0.30%(涨跌-4.15点);北证50指数表现最弱,下跌1.07%(涨跌-15.70点)[2] 行业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板块领涨,涨幅为1.75%,其次为石油石化(1.52%)、社会服务(1.07%)、有色金属(1.01%)和非银金融(0.96%)[3] - 表现较差的行业包括通信(-1.51%)、房地产(-0.99%)、建筑材料(-0.91%)、电子(-0.67%)和医药生物(-0.60%)[3] - 概念板块中,深圳国企改革指数大幅上涨6.62%,赛马概念、MLOps概念、超导概念和煤炭概念涨幅均超1.97%[3] - 概念板块跌幅前列为培育钻石(-2.94%)、共封装光学(CPO)(-1.32%)、铜缆高速连接(-1.24%)、重组蛋白(-1.15%)和细胞免疫治疗(-1.05%)[3] 市场动态与关键数据 - 市场呈现探底回升态势,三大股指早盘低位震荡,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早间一度跌超1%,午后持续走强并集体翻红,上证指数3900点关口失而复得[4]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为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4] - 中国基金业协会即将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已上报涵盖宽基、行业、风格等多种类型的指数[4][5] - 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全国城镇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7%,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7.2%,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3.9%[5] 后市展望与操作策略 - 当前指数运行至阶段高位,资金分歧逐步显现,需警惕获利盘了结可能引发的短期震荡[5] - 部分海外扰动因素出现边际缓和,美元流动性预期改善,有望对A股市场资金面形成支撑[5] - 在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四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市场短期或进入震荡整固阶段,但中期震荡上行趋势仍有望延续[5] - 操作上建议保持灵活仓位,避免盲目追高,注重结合景气度与估值性价比优化配置结构,可关注红利资产、科技成长、新能源及有色金属等方向[5]
东莞AI产业系列报告之一:AIInfra规模高增,PCB产业链有望受益
东莞证券· 2025-10-23 17:22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AI基础设施(AI Infra)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带动PCB产业链量价齐升,东莞PCB产业链重点企业有望受益 [1][5][6] AI Infra 市场规模 - 模型应用加快带动Token消耗量大幅增加:谷歌每月处理的Tokens数量达980万亿,较5月的480万亿翻倍增长;国内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约1千亿增长至今年6月的30万亿,增长300多倍 [14] - 海内外科技巨头资本开支高增: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四大巨头Q2资本开支合计约950亿美元,同比增长67%;Meta上调资本开支指引至660-720亿美元,并计划到2028年至少投资6000亿美元;谷歌上调全年资本开支指引至850亿美元 [22] - 主权AI需求加速释放:沙特与英伟达、AMD达成150亿美元合作协议;欧盟计划未来5年投入2000亿欧元发展AI;英伟达等公司计划在英国投资高达110亿英镑建设AI工厂 [25][29] - 市场规模指引积极:据美满科技指引,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2025-2028年CAGR约20%;据英伟达指引,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开支有望达到3-4万亿美元,2025-2030年CAGR高达38%-46% [6][41] PCB/CCL 量价齐升与新技术 - 英伟达下一代产品推动PCB/CCL需求:Rubin系列将采用更高阶HDI及更高等级CCL材料,并可能采用Midplane PCB中板形式,PCB/CCL价值量将显著提升 [6][44][48] - 新技术落地打开空间:正交背板有望采用超高多层+M9材料等高规格设计;CoWoP技术有望取代载板,提升SLP产品和可剥铜的需求 [52][55] - 行业积极扩产高端产能:SW印刷电路板细分领域2025H1在建工程合计203.81亿元,同比增长39.20%;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扩产高端PCB产能 [61][62][66] - 覆铜板材料升级与供需紧张:AI算力硬件推动覆铜板向M8/M9等高等级材料升级;HVLP4铜箔2026年供需缺口可能加大,预计Q4需求达1441吨/月,供应仅950吨/月 [67][72][76] 钻针耗材需求与价值量 - AI产品带动钻针量价齐升:PCB层数增加、板厚增加、材料升级加大钻孔难度,降低钻针寿命(导入M9材料后单支钻针寿命可能压缩至100孔);对微小钻、高长径比钻、涂层钻等高价值量产品需求增加 [6][78][85] - 全球PCB刀具及钻针市场销售额约为10.13亿美元(2022年)[78] - 陆系厂商份额领先:鼎泰高科2022年全球钻针市场份额约19%,排名第一;公司微钻及涂层钻针销量占比持续提升 [88][118] 东莞PCB产业链重点企业 - 生益科技:拥有全系列高速覆铜板,极低损耗产品已通过多家海内外终端客户认证并批量供应;2025H1营业收入126.80亿元,同比增长31.68% [5][92][96] - 生益电子:重点布局高端PCB产能,在AI服务器领域成功开发多款产品,服务器产品销售额占比显著提升;2025H1营业收入37.69亿元,同比增长91.00% [5][105][108] - 鼎泰高科:钻针产品结构优化,微小钻、涂层钻针等高价值量产品占比提升驱动价格稳中有升;2025H1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26.90% [5][114][118][119]
保险业深度报告:负债端景气延续,资产端驱动估值修复
东莞证券· 2025-10-23 15: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超配”评级 [1][83] 报告核心观点 - 负债端景气延续,资产端驱动估值修复,估值抬升幅度主要取决于资产端的修复机会,重点关注长端利率、权益市场的表现 [1][3][79] - 寿险方面,在“报行合一”及下调预定利率背景下,险企成本压力减轻,产品结构优化与代理人产能提升将带动新业务价值率提升,助推新业务价值延续增长;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价值凸显,产品切换有助于应对利率下行压力 [3][54][79] - 产险方面,非车险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新动能;监管明确非车险端“报行合一”管控,有望优化财险公司承保表现 [3][69][80] - 资产端方面,投资将成为估值修复关键要素,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股票市场企稳回升有望驱动总投资收益率上行,长期利率企稳可缓解利差压力 [3][80]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持续加码,旨在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 [12][15][17]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6.23万亿元,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超4.4万亿元,投资占比为12% [12] - 国家推出“类平准基金”,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央汇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股票ETF市值1.28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2.62% [18] - 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可能刺激非美元资产,A股财富效应强化,中国资产可能受外资青睐 [19] 资产端分析 - 利差是驱动保险板块行情的最主要驱动因子 [22]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同比承压,总投资收益率表现分化;随着股票市场企稳回升,权益品种收益驱动总投资收益率上行 [27][28] - “反内卷”政策有望修复通胀预期,或推动长端利率中枢筑底企稳,借鉴2015年供给侧改革经验,PPI增长指数由负转正曾推动10年期国债利率从2.85%回升至3.97% [29][30] - 为应对利率下行,险企加大对权益市场投资,截至2025年上半年,5家A股上市险企股票及基金投资占投资组合权重的平均占比为13.75%,较2024年提升1.07个百分点;根据新规,险企权益类资产投资权重仍有提升空间 [34][38][39] - 险企倾向于配置高股息资产以减少利润表收益波动,投资行业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和交运等高股息行业 [40] 负债端分析:人身险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险企寿险新单保费同比实现“四升一降”,新华保险增速达100.52% [44] - 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增长亮眼,是主要增长动力,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2025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150.18%、111.10%、95.62% [45] - 个险渠道新单保费普遍承压,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同比下降超20%;代理人队伍规模整体降幅收窄,2025年上半年五家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合计133.02万人,同比下降3.12% [46] - 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各险企主流储蓄险产品从增额终身寿险切换为分红险;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快速提升,如中国太保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51][54] - 新业务价值率延续增长趋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2025年上半年分别增长9.0、0.30个百分点至30.5%和15.0%;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增速实现双位数增长,人保寿险以71.7%的增速领先 [57][58] 负债端分析:财产险 - 2025年上半年,平安财险、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7.10%、3.60%和0.90%,平安财险增速领先行业增速的5.10% [62] - 上市险企财险综合成本率均实现改善,平安、太保和人保产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5.2%、96.3%和95.3%,分别同比优化2.6、0.8和1.5个百分点 [62] - 车险保费延续增长趋势,但主要险企增速低于行业平均的4.41%;综合成本率有所优化,平安财险优化2.6个百分点 [66] - 非车险方面,平安财险实现原保费收入632.46亿元,同比增长13.82%,收入占比提升至37%;非车险市场潜力巨大,2024年行业非车险保费占比已提升至45.96% [69] 投资策略与个股关注 - 个股建议关注新业务价值增速、财险保费增速领先的中国太保(601601),率先进行寿险改革、渠道转型的中国平安(601318),寿险业务稳健的中国人寿(601628),资产端弹性较大、估值较低的新华保险(601336) [83]
市场全天弱势震荡,三大指数盘中翻红后均出现回落
东莞证券· 2025-10-23 09:08
核心观点 - 市场全天弱势震荡,三大指数盘中翻红后均回落,最终收跌[2][4] - 沪深两市成交额1.67万亿,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248亿,自8月5日以来首次跌破1.7万亿[6] - 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收缩,结构上呈现"高切低"特征,随着海外扰动减弱及国内积极因素催化,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振[6] - 板块配置建议重点关注红利、TMT、有色金属、新能源等[6] 市场表现 - 指数表现:上证指数收盘3913.76点,下跌0.07%;深证成指收盘12996.61点,下跌0.62%;创业板指收盘3059.32点,下跌0.79%;北证50逆势上涨0.87%[2] - 板块表现:石油石化、银行、家用电器、房地产和传媒等行业涨幅居前;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农林牧渔、国防军工和煤炭等行业跌幅居前[3][4] - 概念板块:可燃冰、页岩气、天津自贸区、特色小镇和人造肉等概念表现靠前;海南自贸区、石墨电极、黄金概念等板块表现靠后[3][4] - 个股情况:全市场上涨股票数量接近2300只,逾70只股票涨停[4] 资金与技术分析 - 量能变化:市场成交额缩量至1.67万亿,显示资金观望情绪较浓[6] - 技术走势:沪指仍处于5日均线上方,盘中多次测试支撑位后反弹,但未能突破压力位,最终在支撑位附近企稳[6] - 贵金属市场:10月21日晚现货黄金一度下跌6.3%,创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现货白银日内一度跌8.7%,创2021年以来最大跌幅[5] 后市展望与催化因素 - 海外因素:美总统对华表述缓和,海外扰动影响减弱[6] - 国内事件:二十届四中全会正在召开,预计对新质生产力、反内卷、绿色发展等领域进行系统性部署,可能带来主题机会催化[6] - 业绩验证:三季报业绩将验证新动能景气优势,市场聚焦景气线索,景气优势或将再度成为市场核心[6]
A股市场大势研判:沪指重返3900点
东莞证券· 2025-10-22 09:34
市场表现总结 - 周二A股市场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收盘于3916.33点,单日上涨1.36%(+52.44点),重返3900点关口 [2] - 深证成指表现更强,收盘于13077.32点,单日上涨2.06%(+264.11点) [2] - 创业板指领涨主要指数,收盘于3083.72点,单日大幅上涨3.02%(+90.26点) [2] - 科创50指数收盘于1406.32点,单日上涨2.81%(+38.42点),北证50指数收盘于1458.42点,单日上涨2.04%(+29.15点) [2] 行业与概念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中,通信板块涨幅居首,单日上涨4.90%,电子板块紧随其后,上涨3.50% [3] - 建筑装饰、综合、房地产板块表现亦强劲,分别上涨2.36%、2.29%和2.25% [3] - 煤炭板块是唯一收跌的行业,下跌1.02%,食品饮料、交通运输、美容护理、银行板块涨幅较小,均低于0.35% [3] - 概念板块中,可燃冰指数表现最佳,单日上涨5.51%,同花顺果指数、页岩气、培育钻石、共封装光学(CPO)指数涨幅均超过3.8%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速投放,其中国开行已投放1893.5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 [4] - 农发行已完成1001.11亿元基金投放(总额度1500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1.26万亿元 [4] - 工信部强调加快落实《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核心是严禁新增产能、规范现有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4] - 根据《风能北京宣言 2.0》,倡议“十五五”期间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达13亿千瓦,2060年累计装机达50亿千瓦 [5] 后市展望与操作建议 - 报告认为市场短期可能面临震荡整固,需警惕获利盘了结带来的压力,但中期上行趋势预计仍将延续 [5] - 支撑因素包括四季度经济在政策支撑下有望持续修复,美联储降息预期渐强可能吸引外资流入,以及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提升A股配置价值 [5] - 操作上建议保持灵活仓位,避免盲目追高,并围绕景气度与估值性价比积极调整持仓 [5] - 板块方面,建议关注红利、科技成长、新能源及有色金属等方向 [5]
宁德时代(300750):2025年三季报点评:Q3净利同比增四成,业绩持续亮眼
东莞证券· 2025-10-21 17: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四成,盈利能力韧性足,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可期 [1][5]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环比增长10.62%;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环比增长12.26% [5]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806.60亿元,同比增长19.60%;截至Q3末货币资金达3242.42亿元,同比增长22.51% [5]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年Q3净利率为19.13%,同比上升4.1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54个百分点 [5]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50.68亿元,同比增长15.26%,研发费用率5.32%,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 [5]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77.96%,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42.41%,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 [5] 运营与产能 - 2025年Q3锂电池出货量约180GWh,环比增长约20%,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约80% [5] - 截至2025Q3末,合同负债406.78亿元,同比增长79.58%,显示在手订单充足 [5] - 2025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300.88亿元,同比增长41.47%,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 [5] - 德国工厂已实现盈利,匈牙利工厂一期预计2025年底投产,西班牙及印尼项目稳步推进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15.03元,对应市盈率24倍;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为18.55元,对应市盈率20倍 [5][7]
A股市场大势研判:A股全天缩量震荡,创业板指领涨
东莞证券· 2025-10-21 07:31
市场表现 - A股全天缩量震荡,创业板指领涨,收盘点位为2993.45点,上涨1.98%或58.09点 [1][2][4] - 上证指数收盘3863.89点,上涨0.63%或24.14点;深证成指收盘12813.21点,上涨0.98%或124.27点 [2][4] - 沪深300指数上涨0.53%,科创50指数上涨0.35%,北证50指数下跌0.25% [2] - 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呈现涨多跌少格局 [4] 板块与概念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中,通信板块涨幅居首达3.21%,煤炭板块上涨3.04%,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电子板块涨幅均超1.3% [3][4] - 表现落后板块包括有色金属下跌1.34%,农林牧渔下跌0.88%,美容护理、食品饮料、银行板块小幅下跌 [3][4] - 概念板块中,培育钻石概念大涨6.69%,可燃冰、F5G概念、页岩气、脑机接口涨幅均超2.8% [3][4] - 黄金概念下跌2.09%,金属铅、金属锌、金属铜等小金属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3][4] 资金与交投情况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005亿元,成交额创8月8日以来新低 [6] - 市场交投氛围较为寡淡,资金分歧有所加大,需警惕获利盘了结可能引发的短期波动 [6] 宏观经济背景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为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5] -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 [5] - 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0.5% [5] - 2025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至4.8%,经济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期 [6] 后市展望与操作建议 - 预计随着关税冲击影响减弱,四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望在政策加力背景下渐进改善,并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6] - A股持续向好的核心逻辑未改变,市场仍大概率保持向上态势,但近期可能经历震荡整理 [6] - 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灵活控制仓位,避免盲目追高,并结合景气度与估值积极优化持仓结构 [6] - 板块上建议择机关注红利、科技成长、新能源和有色金属等板块 [6]
威高血净(603014):国内血液净化行业龙头企业
东莞证券· 2025-10-20 17:0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威高血净(603014)“增持”评级 [2][6] - 预计公司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2元和1.3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32倍和29倍 [6][65] - 报告核心观点:公司作为国内血液净化行业龙头企业,核心产品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受益于终末期肾病治疗渗透率提升的行业趋势 [6][13][62] 公司概况与产品线 - 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血液净化医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机以及腹膜透析液 [13][18] - 公司是国内产品线最为丰富的血液净化医用制品厂商之一,产品销售覆盖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最终销往超过6,000家医疗机构,其中超过1,000家三级医院 [13][60]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学利先生,通过威高集团、威高股份和威海凯德合计控制公司83.70%的股份 [14]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26.4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6.04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07%;归母净利润从2.97亿元增长至4.4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94% [24] - 公司净利率有所提高,从2020年的11.23%提升至2024年的12.47%,主要得益于规模化效应显现和期间费用率降低 [30][31] - 公司营收主要来源于血液透析产品业务,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均超过80% [27]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终末期肾病患者基数庞大,2020年透析治疗率仅为24.40%,显著低于发达国家;预计到2030年,血液透析治疗率将提升至54.29%,治疗渗透率将显著提升 [6][54] - 中国ESRD患者数量持续增长,从2019年的302.52万人增至2023年的412.59万人,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527.13万人 [43] - 中国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9年至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67%,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515.15亿元 [47][49] 公司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产品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2023年在中国血液透析器市场占有率达32.5%,在血液透析管路市场占有率达31.8% [6][62] - 公司自主研发的血液透析器系列产品在清除率、超滤系数、筛选系数等关键性能指标上接近、达到或超过国外领先厂商主流产品 [6][18] - 公司构建了深度覆盖的立体化销售网络,并与国际知名企业日机装、泰尔茂成立合资公司,引入先进技术 [19][23][60] 产品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血液透析器关键制膜技术和生产工艺,是中国血液净化行业中较早在血液透析用中空纤维膜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国产厂商之一 [18] - 公司血液透析器产品线丰富,包括低通量、中通量、高通量及血液透析滤过器等五大系列,能够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 [19][20] - 公司销售的腹膜透析液包括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中性、低GDP双室袋腹膜透析液产品,具有技术优势 [23]
海大集团(002311):2025年三季报点评: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东莞证券· 2025-10-20 16:51
投资评级 - 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2]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饲料龙头,持续推进核心能力建设、规模扩张及国际化战略,竞争优势有望不断增强 [2]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饲料销量保持较快增长 [1][6] - 公司饲料产品力在海外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并已提前布局种苗、动保产业以匹配未来竞争需要 [6] 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960.94亿元,同比增长13.2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1.42亿元,同比增长14.3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77亿元,同比增长18.7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372.63亿元,同比增长14.43% [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5.04亿元,同比增长0.34%,净利润增速回落主要受投资收益下降拖累 [6]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11.13% [6]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至5.94% [6]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至2.33%,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至3.4%,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至0.21% [6] - 受益于费用率下降,净利率同比提升0.07个百分点至4.54% [6]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在东南亚地区,以越南、印尼为核心,积极拓展孟加拉国、柬埔寨、缅甸等市场 [6] - 在非洲,以埃及为桥头堡,逐步向东非、中非延伸,积极开拓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市场 [6] - 在南美洲,以厄瓜多尔为根据地,准备开拓巴西、智利等周边国家 [6] - 海外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小于国内,公司饲料产品力在海外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3.07元,对应市盈率(PE)为20倍 [2][7] - 预计公司2026年每股收益(EPS)为3.47元,对应市盈率(PE)为18倍 [2][7]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1,292.20亿元,2026年为1,444.83亿元 [7]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51.01亿元,2026年为57.74亿元 [7]
ETF基金周报:资金分歧显现红利低波类ETF净流入34亿-20251020
东莞证券· 2025-10-20 16:50
核心观点 - 全球市场呈现避险特征,贵金属表现突出,黄金期货创历史新高并录得周度9连涨,白银期货上涨7.15% [4][9] - A股市场风格切换,价值风格表现优于成长风格,资金出现分歧,在进攻性科技板块和防御性红利低波板块均有布局 [4][10][13] - 商品型ETF基金平均上涨9.05%表现突出,而股票型和跨境ETF基金平均下跌超3%,全市场ETF基金本周净流入613.25亿元 [4][9][10] - 杠杆资金押注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押注黄金等避险资产,另一方面押注政策支持的科技板块 [4][20] 各类ETF基金平均收益及资金流动概览 - 商品型ETF基金周度平均收益为9.05%,表现最为亮眼 [4][9] - 股票型ETF基金和跨境ETF基金周度平均下跌均超过3% [4][9] - 全市场ETF基金本周资金净流入总额为613.25亿元,其中股票型、跨境型和商品型ETF基金均迎来超200亿元以上的净流入 [10] - 挂钩红利低波指数的ETF基金本周净流入34亿元,超过今年以来的周度均值,显示资金分歧 [4][10] - 跨境ETF基金资金主要集中在恒生科技和恒生互联网方向,今年以来挂钩恒生科技指数的ETF基金净流入达665.77亿元,占跨境ETF总净流入量的23.1% [10] 股票ETF基金挂钩的指数收益及资金流动情况 - 市场防御特征明显,传统能源板块持续走强,行情扩散至银行板块,银行行业出现周度大阳线 [13] - 股票型ETF基金挂钩指数收益前十的股息率均超过3.5%,显示高股息策略受青睐 [13] - 煤炭板块迎来季节性配置机遇,受益于反内卷措施和四季度寒冬预期,煤价有望持续反弹,板块具备周期和红利双重属性 [4][13] - 资金净流入方向分散,一方面布局芯片、机器人等进攻性行业,另一方面布局银行、红利低波等防御板块 [4][16] - 证券指数持续获得资金青睐,本周净流入61.88亿元,黄金股票板块资金布局意识明显,净流入24.17亿元 [16] 债券ETF基金挂钩的指数收益及资金流动情况 - 转债类ETF基金受权益市场拖累,周度平均下跌1.75% [4][17] - 纯债ETF中,利率债基金表现优于信用债基金,长久期利率债基金表现较强 [4][17] - 债券型ETF基金出现净流出,本周净流出总额为138.97亿元 [4][19] - 进入四季度,压制债市的核心因素在缓解,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趋于宽松,10月以来中小银行开启新一轮降息潮,对债市不应悲观 [17] ETF基金融资融券分析 - 高风险偏好杠杆资金呈现两极押注,一方面押注无主权信用背书的终极避险资产黄金,另一方面押注在宽松流动性下政策支持的科技板块(美股、港股、A股科技) [4][20] - 这种在衰退(避险)和繁荣(科技)之间的背离押注最终会收敛,若科技股上涨带动经济复苏,资金将流向风险资产;若经济衰退风险加剧,资金将进一步流向黄金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