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证券

搜索文档
氟化工行业月报:制冷剂价格维持上行趋势,需求持续提升-20250513
东海证券· 2025-05-13 16: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三代制冷剂价格上行,含氟聚合物价格回升,截至4月30日,三代制冷剂R32、R125、R134a产品价格分别为49000元/吨、45000元/吨和47500元/吨,较3月底分别上涨4.26%、0%、2.15%,R22价格为36000元/吨,较上月保持稳定,含氟聚合物价格有所回升 [6] - 5月空调排产维持同比增长态势,6月、7月排产量预计持续增长,2025年5 - 7月,我国家用空调排产总量分别为2330.00万台、2097.80万台、1842.06万台,同比增速分别为9.94%、14.10%和14.30%,家用空调和冰箱排产量处于近几年相对高位,对制冷剂需求起到支撑作用 [6] - 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二代、三代制冷剂供需关系仍然趋紧,5 - 7月下游空调行业排产维持同比增长态势,需求旺盛,为制冷剂价格提供支撑,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相关制冷剂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建议关注制冷剂行业龙头和拥有较完善产业链的氟化工生产企业,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以及氟化工原料相关的金石资源等企业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制冷剂跟踪 - 价格方面,2025年4月三代制冷剂价格上行,截至4月30日,R32、R125、R134a产品价格分别为49000元/吨、45000元/吨和47500元/吨,较3月底分别上涨4.26%、0%、2.15%,三代制冷剂价差处于近5年来高位;二代制冷剂R22价格较上月保持稳定,截至4月30日,R22价格为36000元/吨,较上月保持稳定,较2024年4月30日上涨41.18%,价差为26293.5元/吨,较上月底上涨1.65% [6][14][22] - 产量方面,2025年4月,国内R32、R134a产量同比环比上升,R125月度产量同比环比下降,R32、R134a、R125产量分别为25759吨、15029吨、10316吨,同比分别变动23.72%、17.87%、 - 19.41%,环比分别变动7.67%、2.44%、 - 4.27%;4月R22产量为29181吨,同比下降14.55%,环比回升4.68% [15][25] - 库存方面,2024年以来,我国三代制冷剂工厂总库存保持下降趋势,2025年1月环比开始出现回升,截至4月25日,R32、R134a、R125工厂总库存分别为4033吨、3488吨、2643吨,较上月底分别变动 - 2.58%、0.72%、0.84%;截至2025年4月25日,我国R22工厂总库存为3663吨,较上月环比下降了0.14%,同比下降了1.80% [18][28] - 成本端方面,4月成本端萤石和无水氢氟酸市场价格小幅回落,截至2025年4月30日,萤石湿粉和萤石干粉价格分别保持3660元/吨和3860元/吨,月环比分别下降2.45%和2.33%,我国无水氢氟酸市场价格为11334元/吨,月环比下降4.62% [30][32] - 其他原料价格方面,4月甲烷氯化物及四氯乙烯价格环比下滑、三氯乙烯价格环比上涨,截至2025年4月30日,我国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价格分别为2303元/吨、2693元/吨,分别较上月底变动 - 9.69%和 - 3.61%,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价格分别为5000元/吨、5082元/吨,分别较上月底变动16.28%和 - 8.96% [33][35] - 下游需求方面,5月我国家用空调排产量同比提升9.94%,预计6月同比增长14.10%,2025年5 - 7月,我国家用空调排产总量分别为2330.00万台、2097.80万台、1842.06万台,同比增速分别为9.94%、14.10%和14.30%;2025年5月我国冰箱排产量为783.00万台,同比下降4.89%,预计6月、7月冰箱排产量分别为765.75万台和730.04万台,同比分别变动0.40%和 - 3.10% [36][41] 含氟聚合物 - 价格方面,受产能快速提升、需求增速下滑影响,2024年以来我国含氟聚合物价格均保持低位运行,2025年以来,含氟聚合物价格开始出现回升,截至2025年4月30日,我国PTFE悬浮中粒、分散乳液、分散树脂价格分别为42000元/吨、31000元/吨、43000元/吨;PVDF粒料、粉料、锂电级价格分别为62000元/吨、63000元/吨、55000元/吨;HFP价格为39700元/吨 [47] - 产量、库存及开工率方面,2025年4月,我国PTFE、PVDF、HFP产量分别为12746吨、10399吨和6080吨,同比分别上涨24.51%、26.12%和7.31%,月环比分别上升28.10%、8.26%、3.07%;4月25日,我国PTFE、PVDF、HFP工厂总库存分别为390吨、2230吨和200吨,月环比分别变动 - 25.00%、 - 6.30%和 - 9.09%;4月,我国PTFE、PVDF、HFP月度开工率分别为76.82%、71.72%和60.50% [54] 投资建议 - 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二代、三代制冷剂供需关系仍然趋紧,5 - 7月下游空调行业排产维持同比增长态势,需求旺盛,为制冷剂价格提供支撑,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相关制冷剂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59] - 建议关注制冷剂行业龙头和拥有较完善产业链的氟化工生产企业,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以及氟化工原料相关的金石资源等企业 [59]
羚锐制药:公司简评报告:核心产品增长稳健,利润端表现优秀-20250513
东海证券· 2025-05-13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业绩略超预期,外延并购丰富产品管线,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适当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6/9.51/10.80亿元(原预测:7.90/9.10亿元),EPS分别为1.46/1.68/1.90元,维持“买入”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01亿元(同比+5.72%),归母净利润7.23亿元(同比+27.19%),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20.20%);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10.21亿元(同比+12.29%,环比+37.62%),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3.89%,环比+45.83%),扣非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12.38%,环比+102.54%),收入端受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短期放缓,利润端表现优秀[2] 公司研究 贴剂增长稳健,片剂快速放量 - 2024年公司贴剂实现营收21.15亿元(同比+3.35%),胶囊实现营收7.52亿元(同比+5.66%),片剂实现营收3.55亿元(同比+35.60%),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预计实现营收超12亿元,两只老虎系列的收入和销量预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丹鹿通督片等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态势[6] - 报告期内,处方药业务新开发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近5000家,持续加大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市场拓展,他达拉非片、伤痛宁膏等产品陆续上市销售,产品管线不断丰富,2025年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6]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 公司2024年 - 2025年Q1分别实现毛利率75.82%、76.77%(同比+2.53pct、+1.17pct),净利率20.64%、21.23%(同比+3.48pct、+0.29pct);各产品毛利率均有所提升,贴剂毛利率为78.95%(同比+3.27pct)、片剂为69.94%(同比+4.32pct)、胶囊剂为75.79%(同比+1.13pct)、软膏剂为75.17%(同比+0.22pct)[6]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62%、4.76%、3.76%,同比+0.21pct、 - 0.50pct、+0.45pct,加大营销研发的投入[6] 并购银谷制药,丰富产品矩阵 - 2024年12月,公司公告拟以7.04亿元自有资金收购银谷制药90%股权,2025年3月已完成并表[6] - 银谷制药主要产品有鲑降钙素鼻喷雾剂(金尔力)、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必立汀)和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力希畅)等,必立汀为我国首个高选择性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1类新药,是国内唯一获批适用于变应性鼻炎的鼻用抗胆碱能药物,市场前景广阔[6] - 此次收购具有显著协同效应,公司补充高技术门槛的鼻喷剂,填补产品布局空白,银谷制药将得到公司品牌价值和OTC渠道优势的有效赋能,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6]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500.83|4,073.47|4,646.12|5,183.01| |增长率(%)|5.72%|16.36%|14.06%|11.5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22.55|826.30|951.24|1,079.82| |增长率(%)|27.19%|14.36%|15.12%|13.52%| |EPS(元/股)|1.27|1.46|1.68|1.90| |市盈率(P/E)|18.19|15.90|13.81|12.17| |市净率(P/B)|4.28|3.96|3.65|3.35|[7] 附录:三大报表预测值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对公司2024A - 2027E的多项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各项费用、资产、负债、现金流等[8]
羚锐制药(600285):核心产品增长稳健,利润端表现优秀
东海证券· 2025-05-13 13: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药贴膏龙头企业,2024年业绩略超预期,外延并购丰富产品管线,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适当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6/9.51/10.80亿元(原预测:7.90/9.10亿元),EPS分别为1.46/1.68/1.90元,维持“买入”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润端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01亿元(同比+5.72%),归母净利润7.23亿元(同比+27.19%),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20.20%);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10.21亿元(同比+12.29%,环比+37.62%),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3.89%,环比+45.83%),扣非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12.38%,环比+102.54%),公司收入端受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短期放缓,利润端表现优秀[2] 核心产品情况 - 2024年贴剂实现营收21.15亿元(同比+3.35%),胶囊实现营收7.52亿元(同比+5.66%),片剂实现营收3.55亿元(同比+35.60%);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预计实现营收超12亿元,两只老虎系列的收入和销量预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丹鹿通督片等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5年公司新开发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近5000家,持续拓展市场,他达拉非片、伤痛宁膏等产品陆续上市销售,产品管线不断丰富,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6] 盈利能力情况 - 2024 - 2025年Q1分别实现毛利率75.82%、76.77%(同比+2.53pct、+1.17pct),净利率20.64%、21.23%(同比+3.48pct、+0.29pct);贴剂毛利率为78.95%(同比+3.27pct)、片剂为69.94%(同比+4.32pct)、胶囊剂为75.79%(同比+1.13pct)、软膏剂为75.17%(同比+0.22pct),各产品毛利率均有所提升;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62%、4.76%、3.76%,同比+0.21pct、 - 0.50pct、+0.45pct,公司加大营销研发投入[6] 并购情况 - 2024年12月,公司拟以7.04亿元自有资金收购银谷制药90%股权,2025年3月已完成并表;银谷制药主要产品有鲑降钙素鼻喷雾剂、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和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等,其中必立汀为我国首个高选择性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1类新药,是国内唯一获批适用于变应性鼻炎的鼻用抗胆碱能药物,市场前景广阔;此次收购具有显著协同效应,公司补充高技术门槛鼻喷剂,填补产品布局空白,银谷制药将得到公司品牌价值和OTC渠道优势赋能,提升市场渗透率[6]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500.83|4,073.47|4,646.12|5,183.01| |增长率(%)|5.72%|16.36%|14.06%|11.5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22.55|826.30|951.24|1,079.82| |增长率(%)|27.19%|14.36%|15.12%|13.52%| |EPS(元/股)|1.27|1.46|1.68|1.90| |市盈率(P/E)|18.19|15.90|13.81|12.17| |市净率(P/B)|4.28|3.96|3.65|3.35|[7] 三大报表预测值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对公司2024A - 2027E的货币资金、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多项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8]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513
东海证券· 2025-05-13 12:06
报告核心观点 - 赛轮轮胎产销持续放量,盈利创新高,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成果显著,全球化战略推进有望带来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5][6][7] - 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高企,下游市场需求结构性复苏,建议关注四大投资主线 [10] - A股市场上交易日主要指数多收涨,上证指数取得技术进步,市场情绪向好,部分板块表现突出 [17][18][19] 赛轮轮胎公司简评报告 - 2024年盈利创新高,2025Q1业绩稳健,全年营业总收入318亿元,同比+22.4%;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31.4%;2025Q1营业总收入84亿元,同比+15.3%,环比+2.9%;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0.47%,环比+26.8% [5] - 轮胎景气周期产销放量,成本上涨展现韧性,2024年产量7481万条,同比+27.59%,销量7216万条,同比+29.34%;2025Q1主要原材料综合采购价同比增4.51%,环比降7.94%,自产自销轮胎销量同比增16.84%,收入同比增16.37% [6] - 坚持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2024年研发费用10.13亿元,同比增20.82%;截至2024年末有有效专利2008项,发明专利177项,软著116项,制定或修订标准200余项;“液体黄金”技术赋能品牌 [6] - 推进全球化战略,海外基地产能将释放,在多地建有生产基地,印尼和墨西哥项目预计2025年完工投产,规划年产能全钢子午胎2765万条、半钢子午胎1.06亿条、非公路轮胎44.7万吨 [7] -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调整2025 - 2026年EPS为1.26元、1.46元,新增2027年预测EPS为1.68元,对应2025年5月12日收盘价,PE估值分别为10.37x、8.90x、7.76x,维持“买入”评级 [7] 电子行业周报 - 电子板块观点,中芯国际2025Q1营收略低于指引但同环比上涨,华虹半导体业绩符合指引,产能利用率满载,台积电4月营收超预期,行业需求温和复苏,关注四大投资主线 [10] - 企业财报情况,中芯国际2025Q1营收163.01亿元,归母净利润13.56亿元,毛利率22.50%,产能利用率89.6%;华虹半导体2025Q1营收39.13亿元,归母净利润0.23亿元,毛利率9.2%,产能利用率102.7%;台积电2025年4月营收3495.67亿新台币 [11] - 行业表现,本周沪深300指数涨2%,申万电子指数涨0.64%,行业跑输1.36个百分点,涨跌幅排第30位,PE(TTM)50.24倍 [12] - 投资建议,行业需求缓慢复苏,价格回暖,自主可控力度加大,可逢低布局,关注AIOT、AI驱动、设备材料、消费电子周期筑底板块相关公司 [12][13] 财经新闻 - 外交部长王毅会见哥伦比亚外长萨拉维亚,2023年中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方愿以建交45周年为契机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哥方愿加入 [14] - 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称10%的基础税率将持续存在 [14]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发布声明,双方承诺采取措施修改加征关税,建立磋商机制继续协商 [15][16] A股市场评述 - 上交易日上证指数拉升收红,收盘涨27点,涨幅0.82%,收于3369点,上破下降趋势线,量能略放,大单资金净流入超48亿元,指标向好,无拉升结束迹象 [17] - 上证指数周线收阳,上破压力位,短期周均线修复,指标渐好,或有震荡盘升动能 [18] - 深成指、创业板双双收涨,分别涨1.72%、2.63%,指标向好,无拉升结束迹象,与上方压力位近,短线或突破 [18] - 上交易日同花顺行业板块收红板块占比86%,收红个股占比75%,市场情绪向好 [18] - 军工电子、军工装备等板块大涨居前,部分板块大单资金净流入,部分逆市净流出 [19] - 军工电子板块涨幅居首,创波段新高,量能放大,指标向好,或有震荡盘升动能 [19] - 轨交设备等部分板块短线技术条件向好,可震荡中观察 [20] 市场数据 - 融资余额17924亿元,逆回购到期量4050亿元,逆回购操作量0亿元,1年期MLF为2%,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等 [23] - 上证指数3369.24点,涨幅0.82%;创业板指数2064.71点,涨幅2.63%;恒生指数23549.46点,涨幅2.98%等 [23] - 美元指数101.7869,涨幅1.35%;美元/人民币(离岸)7.1995,降411.00;欧元/美元1.1087,跌幅1.44%等 [23] - 螺纹钢3082.00元/吨,涨幅1.52%;铁矿石718.50元/吨,涨幅3.16%;COMEX黄金3241.80美元/盎司,跌幅2.62%等 [23]
电子行业周报: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高企,下游市场需求结构性复苏
东海证券· 2025-05-12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建议关注AIOT、AI驱动、设备材料、消费电子周期筑底板块四大投资主线;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价格有所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可逢低缓慢布局 [4] 各目录总结 行业新闻 - 三星2纳米良率提升至40%-50%,正集中资源推进2纳米制程技术研发与量产 [10] - 特朗普准备取消拜登AI芯片限制令,撤销和修改拜登时代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出口规定 [10] - 联想发布moto razr/edge 60系列共6款新机型,覆盖主流直板机和折叠屏形态 [10] - 中科海光曝光国产服务器CPU,128核512线程,支持AVX - 512和16通道DDR5 [11] - 国内首个光子芯片领域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发布 [11] - 瑞芯微发布全新AI视觉芯片RV1126B,本月开始批量供货 [11] - 英国部署全球第二台200kV电子束光刻设备,分辨率可达5nm以下 [12] - 印度“造芯”计划再遭重创,两大半导体项目被放弃 [13] - NEO推出两款全新3D DRAM设计,容量可达传统DRAM模块10倍 [13] - 三菱汽车与鸿海达成电动汽车OEM供应合作 [14] 上市公告重要公告 - 中科飞测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3.2亿股,限售股占81.27%,无限售股占18.73% [16] - 慧智微-U首发战略配售股份0.02亿股,2025年5月16日上市流通 [16] - 光华科技解除限售股份0.66亿股,占总股本14.09%,2025年5月13日上市流通 [16] - 晶晨股份以36.58元/股向649名激励对象授予596.11万股限制性股票 [16] - 同兴达回购股份价格不超21.56元/股,资金2.5 - 4亿元 [16] - 联创光电回购资金1 - 1.5亿元,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价格不超70元/股 [16] - 美格智能回购金额3 - 6亿元,价格不超35.15元/股,截至4月30日回购56.85万股 [16] - 信维通信截至4月30日回购0.15亿股,占总股本1.56%,成交2.68亿元 [16] - 宏昌电子向珠海宏昌增资0.28亿美元,增资后注册资本1.14亿美元 [16] - 长光华芯及子公司2025年1月1日至公告披露日获政府补助0.1亿元 [16] 行情回顾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2%,申万电子指数上涨0.64%,行业跑输沪深300指数1.36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排第30位,PE(TTM)50.24倍 [4][17] - 截止5月9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1.58%)、电子元器件(+3.96%)、光学光电子(+2.18%)、消费电子(+3.73%)、电子化学品(+1.06%)、其他电子(+4.33%);海外台湾电子指数上涨0.05%,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1.58% [19] - 本周半导体细分板块涨跌幅:品牌消费电子(+3.84%)、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3.72%)等 [22] - 本周电子行业各子版块涨跌幅前三个股情况公布,多数海外科技股2025Q1财报业绩同比上涨,本周涨幅居前为美光科技(+6.37%)、德州仪器(+4.72%)、亚德诺(+4.49%) [25] 行业数据追踪 - 存储芯片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小幅度反弹,2024年9月起DRAM现货价格略有承压,部分细分产品2025年2月中旬回升,NAND Flash合约价格2025年1月回升,2月起延续上行走势 [27] - TV面板价格小幅回升,IT面板价格逐渐企稳 [33]
电子行业周报: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高企,下游市场需求结构性复苏-20250512
东海证券· 2025-05-12 2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建议关注AIOT、AI驱动、设备材料、消费电子周期筑底板块四大投资主线;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价格有所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可逢低缓慢布局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新闻 - 三星2纳米良率提升至40%-50%,其半导体代工业务集中资源推进2纳米制程技术研发与量产以扭转亏损局面 [10] - 特朗普准备取消拜登AI芯片限制令,美国商务部发言人称特朗普计划撤销和修改拜登时代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出口规定 [10] - 联想发布moto razr/edge 60系列共6款新机型,覆盖主流直板机和折叠屏形态,部分旗舰机型带来技术升级与创新体验 [10] - 中科海光曝光国产服务器CPU,即将推出128核512线程处理器C86 - 5G,展现服务器处理器领域竞争力 [11] - 国内首个光子芯片领域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发布,光子芯片是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光模块核心元件,数据是其研发生产关键 [11] - 瑞芯微发布全新AI视觉芯片RV1126B并本月开始批量供货,为AIoT领域提供高效能解决方案,推动终端设备升级 [11] - 英国部署全球第二台200kV电子束光刻设备,分辨率可达5nm以下,南安普敦大学开设欧洲首个此类电子束光刻中心 [12] - 印度“造芯”计划再遭重创,两大半导体项目被放弃,Zoho放弃7亿美元晶圆厂计划,Adani暂停100亿美元晶圆厂计划讨论 [13] - NEO推出两款全新3D DRAM设计,预计2026年生产概念验证测试芯片,容量可达传统DRAM模块10倍 [13] - 三菱汽车与鸿海达成电动汽车OEM供应合作,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将开展进一步讨论 [14] 上市公告重要公告 - 中科飞测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3.2亿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2.6亿股占比81.27%,无限售条件流通股0.6亿股占比18.73% [16] - 慧智微-U首发战略配售股份(限售期24月)0.02亿股将于2025年5月16日上市流通,认购方式为网下 [16] - 光华科技本次解除限售股份0.66亿股,占总股本14.09%,限售期限6个月,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5月13日 [16] - 晶晨股份于2025年5月9日授予649名激励对象596.11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36.58元/股 [16] - 同兴达本次回购股份价格不超21.56元/股,资金总额2.5 - 4亿元,回购数量以期满实际回购为准 [16] - 联创光电回购A股股票,资金1 - 1.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价格不超70元/股 [16] - 美格智能截至2025年4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56.85万股,占总股本0.22%,已使用资金0.18亿元,本次回购金额3 - 6亿元,价格不超35.15元/股 [16] - 信维通信截至2025年4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0.15亿股,占总股本1.56%,成交总金额2.68亿元 [16] - 宏昌电子向珠海宏昌增资0.28亿美元(约2.02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1.14亿美元 [16] - 长光华芯及全资子公司2025年1月1日至公告披露日累计获得政府补助0.1亿元,其中与收益相关0.08亿元,与资产相关0.02亿元 [16] 行情回顾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2%,申万电子指数上涨0.64%,行业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1.36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30位,PE(TTM)50.24倍 [4][17] - 截止5月9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情况为半导体(-1.58%)、电子元器件(+3.96%)、光学光电子(+2.18%)、消费电子(+3.73%)、电子化学品(+1.06%)、其他电子(+4.33%);海外方面,台湾电子指数上涨0.05%,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1.58% [4][19] - 本周半导体细分板块涨跌幅分别为品牌消费电子(+3.84%)、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3.72%)、半导体设备(-1.93%)等 [22] - 选取部分美股科技股更新信息,多数披露2025Q1财报且业绩同比上涨,本周涨幅居前的为美光科技(+6.37%)、德州仪器(+4.72%)、亚德诺(+4.49%) [25] 行业数据追踪 - 存储芯片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小幅度反弹,2024年9月起DRAM现货价格略有承压,部分细分产品2025年2月中旬开始回升,NAND Flash合约价格2025年1月回升,2月起延续上行走势 [27] - TV面板价格小幅回升,IT面板价格逐渐企稳 [33]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512
东海证券· 2025-05-12 15:31
报告核心观点 - 4月出口增速虽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有所放缓,但出口规模创同期新高,增速回落幅度好于预期,90天豁免期内支撑因素或延续,三季度后不确定性强;内需关注政策落地情况;CPI同比偏弱,PPI受输入性影响降幅扩大;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分化,国内权益市场部分行业上涨,原料去库存,出口有韧性,下游成本或受益;华厦眼科业绩短期承压,消费眼科稳健增长;长安汽车4月阿维塔销量创新高,新能源新品周期开启,全球化战略推进 [6][13][17][22][27] 国内观察:2025年4月进出口数据 - 4月出口同比8.1%,进口同比 -0.2%,贸易差额96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1.94亿美元;出口增速回落但超预期,规模创同期新高,原因或为“转出口”和新兴市场拓展;外需整体处于荣枯线以下;对东盟出口增速回升,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机电等产品出口增速回落,部分产品回升;进口增速持续回升但仍偏弱,内需需政策呵护 [6][7][8][9][11] 国内观察:2025年4月通胀数据 - 4月CPI当月同比 -0.1%,环比0.1%;PPI当月同比 -2.7%,环比 -0.4%;CPI环比略强于季节性,食品强非食品弱,核心CPI同比持平,消费品价格稳定;PPI同比进一步回落,受关税和国内能源价格影响,出口相关行业价格下降 [13][14][15] 资产配置周报(2025/05/05 - 2025/05/09) - 全球股市表现分化,美股收跌,A股亮眼;主要商品期货部分收涨;美元指数小幅上涨,部分货币贬值;国内权益市场金融等风格上涨,行业全部上涨;国内利率债收益率分化,人民币汇率预计在7.20 - 7.40区间波动;原料去库存,出口有韧性,下游成本或受益 [17][18][19][20][21] 华厦眼科(301267)公司简评报告 - 2024年业绩承压,2025Q1环比改善,受行业竞争和集采降价影响;屈光、视光项目业绩有韧性,白内障项目短期承压;盈利能力短期下降,预计屈光手术业务客单价和毛利率将提升;发布员工持股计划,预计调动核心人员积极性;下调25/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22][23][24][25] 长安汽车(000625)公司简评报告 - 4月汽车批发销量同环比下滑,新能源渗透率基本持平;阿维塔4月销量亮眼,深蓝S09等交付在即或开启强周期;泰国罗勇工厂即将投产,全球产品谱系加速铺开;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7][28][29][30] 财经新闻 - 中美经贸高层会议取得实质性进展,将建立磋商机制;外交部长王毅与巴印相关人员通话,巴印同意停火;证监会印发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海关总署等6部门调整相关管理措施;央行发布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31][32][33][34] A股市场评述 - 上交易日上证指数小幅震荡收阴,仍处60日均线之上,量能缩小,大单资金净流出加码,技术上有进步但仍处楔形形态内;周线收阳,指标向好但上方有压力;深成指、创业板回落,技术条件未明显走弱但上方有压力;行业板块多数收绿,大单资金净流出居多 [37][38][39] 市场数据 - 展示了2025年5月9日融资余额、逆回购、国内外利率、股市、外汇、商品等市场数据的收盘价及变化情况 [43]
长安汽车(000625):公司简评报告:4月阿维塔销量再创新高,新能源新品周期强势开启
东海证券· 2025-05-09 20: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安汽车2025年新能源车型规划密集、全球化战略布局清晰,与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程度加深,看好公司电动智能转型前景和全球市场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产销情况 - 2025年4月汽车批发销量19.07万辆,同环比分-9.27%/-28.87%,M1 - 4累计批发销量89.58万辆,累计同比-0.71% [6] - 4月自主乘用车批发销量10.95万辆,同环比分别-11.10%/-33.87%,M1 - 4累计批发销量56.22万辆,同比+0.31% [6] - 4月新能源车销量6.19万辆,环比-28.88%;4月海外销量4.24万辆,环比-15.24% [6] 各品牌表现 - 引力序列经典车型升级发动机,CS75系列、逸动系列支撑燃油车基本盘 [6] - 启源2025年4月零售销量1.13万辆,环比下滑,启源Q07首月订单超3万辆 [6] - 阿维塔2025年4月销量1.17万辆,同环比分别+122.62%/+11.51%,新品阿维塔06上市48小时大定破12536台 [6] - 深蓝2025年4月交付量2.01万辆,同环比+58.02%/-17.37%,深蓝S09预售8天订单破1万辆,计划5月下旬规模交付 [6] 产能与产品布局 - 海外已建成9个KD工厂,可利用产能26万辆,泰国罗勇工厂预计5月投产,首期规划产能10万辆/年,二期扩建后总产能翻倍,计划导入深蓝S05 [6] - 2025年内完成独联体区域KD项目投产、巴西子公司设立、中东非三品牌全面导入等五大战略项目 [6] - 深蓝S07 5月在欧洲上市、阿维塔07接续登陆,计划三年内向欧洲推8款新车,五年内全球投放45款新车,新能源占比超80%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48/109.22/135.31亿元,对应EPS为0.85/1.10/1.36元,对应PE分别为14X/11X/9X [6] - 主营收入2025 - 2027E分别为1903/2236/26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17%/19% [7] - 毛利率2025 - 2027E分别为16%/17%/17% [7]
华厦眼科(301267):公司简评报告:业绩短期承压,消费眼科稳健增长
东海证券· 2025-05-09 19: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承压,2025Q1环比改善,业绩增速放缓受行业竞争加剧、人工晶体集采降价等因素影响;屈光、视光项目业绩具备韧性,白内障项目短期承压;盈利能力短期下降,但随着飞秒4.0技术推广以及蔡司VisuoMax 800装机,预计屈光手术业务客单价和毛利率将提升;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调动核心人员积极性;考虑宏观消费、行业竞争等因素,适当下调公司25/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0.27亿、44.64亿、49.65亿、55.2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35%、10.85%、11.23%、11.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9亿、5.15亿、6.05亿、6.9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5.63%、20.06%、17.64%、15.13%;EPS分别为0.51、0.61、0.72、0.83元/股;市盈率分别为37.80、31.49、26.76、23.25;市净率分别为2.80、2.67、2.53、2.38[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40.27亿元(同比 + 0.35%),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 - 35.63%),扣非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 - 38.29%);2025年Q1实现营收10.93亿元(同比 + 11.74%,环比 + 29.34%),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 - 4.00%),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 - 11.12%)[6] - 2024年白内障项目营收8.73亿元(同比 - 11.56%),眼后段项目营收5.36亿元(同比 + 0.19%),屈光项目营收12.96亿元(同比 + 7.44%),眼视光项目营收10.69亿元(同比 + 5.15%);2025年Q1,屈光、眼视光综合、眼后段业务同比保持良好增长,白内障业务营收同比仍有小幅下滑[6] - 2024 - 2025年Q1毛利率分别为44.19%、44.97%(同比 - 4.84pct、 - 4.00pct),净利率分别为10.63%、15.12%(同比 - 6.25pct、 - 1.73ptc);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46%、12.51%、1.75%,同比 + 1.18pct、 + 0.99ptc、 + 0.01pct;2024年白内障项目毛利率35.16%(同比 - 8.53pct),眼后段项目39.64%(同比 - 4.99pct),屈光项目52.05%(同比 - 2.45pct),眼视光综合项目45.57%(同比 - 4.49pct)[6] 员工持股计划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此前以2.01亿元回购的公司股份,激励对象不超过296人,购买价格为9.26元/股,总数量不超过占总股本0.9%的752.78万股,筹资上限不超过7241.78万元;所获标的股票分12个月、24个月、36个月锁定期解锁,业绩考核以2024年业绩为基数,2025 - 2027年营收或净利润增速目标为9% - 10%、18% - 20%、27% - 30%[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利润表: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027、4464、4965、5520百万元,营业成本分别为2247、2474、2728、3024百万元等[7]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384、504、624、744百万元,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分别为286、347、386、429百万元等[7]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820、963、1126、1261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748、 - 734、 - 759、 - 719百万元等[7]
诺泰生物(688076):公司简评报告:业绩保持高增长,多肽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东海证券· 2025-05-09 19: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2025年Q1业绩持续超预期,受益于GLP - 1类药物推动的多肽行业快速发展以及自身良好的渠道和技术能力建设,预计业绩将维持高速增长趋势,上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收盘价54.86,总股本22487万股,流通A股22487万股,资产负债率47.86%,市净率4.35倍,净资产收益率(加权)5.57,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81.50/41.80 [4]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16.25亿元(同比+57.21%),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148.19%),扣非净利润4.08亿元(同比+142.60%);Q1实现营收5.66亿元(同比+58.96%,环比51.82%),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130.10%,环比+181.88%),扣非净利润1.52亿元(同比+131.79%,环比+185.27%),受益于多肽原料药快速放量,业绩持续高增长 [4] 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率 - 2024年全年和2025年Q1毛利率67.68%和70.20%,净利率24.61%和26.14%,自2022年以来持续上升,预计产品放量和技术迭代将维持高毛利率;2024年销售费用率3.81%(同比下降1.77pct),管理费用率17.89%(同比下降3.65pct),研发费用2.27亿元(同比+82.12%),研发费用率14.00%(同比上升1.92pct) [4] 业务板块 - 2024年自主产品营收11.29亿元(同比+79.49%),其中原料药与中间体业务营收9.44亿元(同比+127.00%),制剂业务营收1.84亿元(同比 - 13.38%);定制业务营收4.94亿元(同比+22.34%) [4] - 自主产品高技术壁垒产品不断积累,截止2024年末15个原料药品种获美国FDA DMF/VMF编号,6个原料药品种通过与制剂的关联技术审评;2023年前瞻性布局口服多肽优质产能并承接订单,口服制剂业务或成新增长点 [4] - CDMO业务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创新药企合作关系稳固,与MNC达成ADC、寡核苷酸等创新药物形式及多肽动物创新药战略合作 [4] 战略合作与产能布局 - 2024年末合同负债金额达6121万元,较2023年末同比增长约629.88%,已打造全球覆盖的矩阵式BD,“一带一路”地区客户拓展和储备能力得到验证 [4] - 2023年前瞻性布局优质产能,601车间2025年初转入验证期,602车间预计2025年Q2建设完成并转入验证期,607、608车间2024年投入建设,多肽原料药产能将达数吨级;替尔泊肽、利拉鲁肽原料药生产线通过欧盟GMP符合性检查,连云港工厂、子公司诺泰诺和均通过美国FDA的cGMP现场检查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624.80|2,192.15|2,873.43|3,672.28| |增长率(%)|57.21%|34.92%|31.08%|27.8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04.39|567.88|766.98|989.19| |增长率(%)|148.19%|40.43%|35.06%|28.97%| |EPS(元/股)|1.80|2.53|3.41|4.40| |市盈率(P/E)|30.51|21.72|16.08|12.47| |市净率(P/B)|4.64|4.18|3.69|3.21|[5] 三大报表预测值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A、2025E、2026E、2027E各指标进行了预测,如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货币资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