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海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信用债双周跟踪
国海证券· 2025-05-15 23: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04.28 - 2025.05.11期间信用债市场进行跟踪分析 涵盖一级市场发行与利率、二级市场成交与机构行为等方面 并介绍信用债市热点及预警情况 [6][13][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用债市五大热点 - 2025年5月6日 央行和证监会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发行人可灵活设条款 为融资提供便利 纳入评估 鼓励地方支持 [12] - 2025年5月7日 国新办发布会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 含降准、降息等十项措施 [12] - 2025年5月9日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经济增长、金融总量平稳 融资成本低 信贷结构优化 汇率稳定 并提出相关建议 [12] - 2025年5月11日 多省市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中央与地方合力支持 [12] - 2025年5月11日 债市“科技板”新政策和首批银行间科创债落地 交易所发通知 同业拆借中心减免手续费 多元主体披露发行计划 [12] 一级市场 信用债发行与净融资 - 本期信用债发行规模2870.76亿元 净融资 - 760.73亿元;城投债发行规模737.01亿元 净融资 - 815.07亿元;产业债发行规模2133.75亿元 净融资54.34亿元 [6][13] 信用债发行利率 - 本期信用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2.05% 各券种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上期有所下行 [6][16] 二级市场 信用债成交活跃度 - 受五一假期影响 本期二级市场信用债成交规模缩量 累计成交11993.4亿元 环比减少5621.3亿元 各券种成交规模环比缩量 [6][18] 信用债机构行为 - 展示信用债多空集中度和加权平均成交期限情况 [21][22] - 给出不同日期各机构信用债市场净买入量数据 并统计上周和本周合计净买入量 [24] 信用债到期收益率 - 展示1Y、3Y城投债收益率走势 以及5月9日本期末城投债和产业债收益率情况 [30][31] 信用债信用利差 - 展示5月9日城投债、产业债、商业银行普通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信用利差情况 [35][38][41] 信用债市预警 - 本期无评级调高及调低主体 [48]
软通动力(301236):公司点评报告:定增强化信创、AIPC及智算领域布局,鸿蒙+机器人加速发展
国海证券· 2025-05-15 22: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有望受益于鸿蒙生态及机器人业务布局迎来加速成长 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拟定增事项影响,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356.84/409.48/472.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2/5.50/7.53亿元,EPS分别为0.41/0.58/0.79元/股,对应2025 - 2027年PS分别为2/1/1X,维持“增持”评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最近一年软通动力相对沪深300,1M表现为9.5%,3M为 - 15.1%,12M为53.0%;沪深300 1M表现为4.9%,3M为0.1%,12M为7.8% [4] - 2025年5月14日,软通动力当前价格59.84元,周价格区间29.20 - 80.50元,总市值57,024.00百万,流通市值40,710.07百万,总股本95,294.12万股,流通股本68,031.54万股,日均成交额1,173.58百万,近一月换手4.06% [4] 定增预案 - 2025年5月8日,公司公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2.86亿股,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78亿元,用于京津冀软通信创智造基地项目、AIPC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怀来智算中心(一期)项目等 [5] 项目投资 - 京津冀软通信创制造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13.81亿元,拟建设PC及服务器智能化生产线,形成信创PC、开源鸿蒙PC等产品生产制造能力,研发包括信创产品研发及相关系统研究 [6] - AIPC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预计12.05亿元,将建成集生产与研发一体的AIPC智能制造基地 [6] - 软通怀来智算中心(一期)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10.34亿元,建成后可提供训练 + 推理共计3316.15P算力 [6] 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通讯设备/金融科技/互联网与运营商/高科技与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86.23/35.47/64.92/101.23亿元,同比+22.25%/-12.24%/+97.47%/+326.78% [7] - 2024年公司发布软硬全栈AI战略,以AI咨询服务为引领,夯实AI新型数字底座 [7] - 基础软件领域围绕开源鸿蒙等开展产品研发,有望受益鸿蒙生态繁荣发展 截至2025年3月原生鸿蒙已上线2万 + 应用,头部应用超200万次下载;截至2025年2月数千个政企内部办公应用完成对鸿蒙系统适配,覆盖30余个关键行业 [8][9] - 2025年4月国务院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5月8日鸿蒙PC正式发布,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 [9] - 2024年公司完成同方计算机相关业务整合,推进软硬协同 2024Q4公司PC出货量同比+126%,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二;2024全年同比+106%,国内市场份额同比翻倍至9%,排名第三;PC终端业务在党政教育行业稳居第一;部分电竞游戏本在电商平台销量排名靠前 [9] - 2024年公司成立人形机器人公司总部,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打造通用场景人形机器人 自研星云具身智能计算平台等,研发大小脑算法 具体产品包括软通天擎AD01轮式机器人等多种机器人 [10]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316|35684|40948|47228| |增长率(%)|78|14|15|1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0|392|550|753| |增长率(%)|-66|117|41|37| |摊薄每股收益(元)|0.19|0.41|0.58|0.79| |ROE(%)|2|4|5|6| |P/E|309.00|145.63|103.60|75.73| |P/B|5.29|5.21|4.96|4.75| |P/S|1.79|1.60|1.39|1.21| |EV/EBITDA|71.79|53.87|48.13|40.80|[11]
万达电影(002739):公司点评:现金投资+战略合作52TOYS,强化IP衍生品业务布局
国海证券· 2025-05-15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万达电影拟与关联方共同投资并合计持有乐自天成7%股权,以现金8229万元购买4%股权,关联方以6171万元购买3%股权,乐自天成总估值分别为18.7、42.7亿元,双方拟在IP玩具产品开发售卖等领域合作 [5][6] - 万达电影围绕IP价值深度运营,与52TOYS合作有望强化IP衍生业务布局,提高非票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 [7][8] - 万达电影后续电影、电视剧、游戏储备丰富,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8]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63.30/183.43/196.6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04/14.94/17.43亿元,对应PE为19/15/13X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15日,万达电影当前价格10.64元,52周价格区间8.90 - 14.25元,总市值22469.33百万元,流通市值22188.50百万元,总股本211177.87万股,流通股本208538.54万股,日均成交额152.49百万元,近一月换手1.17% [4] 相对表现 - 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万达电影相对沪深300表现分别为-6.0%、-19.8%、-22.2%,沪深300表现分别为3.9%、-0.8%、7.8% [4] 乐自天成情况 - 乐自天成是中国领先玩具公司,2015年推出核心品牌52TOYS,2024年收入6.3亿元,利润0.3亿元 [6] - 拥有六大产品线,原创自有IP及与数十个国际知名IP合作,全球合作终端渠道过万家,海外业务发展良好 [7] 公司储备 - 内容制作储备有《长安的荔枝》《蛮荒禁地》等电影,《检察官与少年》《黑夜告白》等电视剧,《全职法师:猎人大师》等游戏产品 [8]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362|16330|18343|19665| |增长率(%)|-15|32|12|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40|1204|1494|1743| |增长率(%)|-203|228|24|17| |摊薄每股收益(元)|-0.45|0.57|0.71|0.83| |ROE(%)|-14|15|15|15| |P/E|—|18.66|15.04|12.89| |P/B|3.84|2.74|2.30|1.93| |P/S|2.14|1.38|1.22|1.14| |EV/EBITDA|18.98|8.30|7.27|6.01| [9]
马应龙(600993):深度报告:深耕肛肠药品老字号,湿厕纸延伸带来新动力
国海证券· 2025-05-15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治痔领域存量稳定且有增量成长空间,发病率超50%,复发率高,就诊率仅28%,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整体年增长达7% [7] - 马应龙在治痔领域有产品、品牌、消费者基础等高壁垒,产品配方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零售市场销售额市占率50%,有庞大用户群体 [7] - 马应龙能满足渠道和终端需求,产品性价比高,是渠道现金流产品和药房常用药,具长期良性成长潜力 [7] - 大健康业务聚焦眼霜和湿厕纸,马应龙眼霜受认可,小蓝湿厕纸排名靠前,湿厕纸市场增长快,公司有竞争优势,长期增长可期 [8] - 短期公司优化线下渠道,2023年深化营销组织调整,拓展下沉市场,加强品种管控,渠道管控能力增强 [8]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3.46/50.25/58.2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24/7.42/8.90亿元,对应PE为18.59/15.64/13.04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治痔类药品细分龙头,八宝配方衍生产品丰富 - 马应龙起源于1582年,以“八宝眼药”起家,八宝古方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世纪以来研制出系列产品 [11] - 业务板块分马应龙制药、大健康、医疗服务、医疗商业四大部分,制药含肛肠、眼科、皮肤用药;大健康有护肤品、护理品等;医疗服务有连锁医院和诊疗中心;医疗商业包括零售和物流 [18] - 公司有国药准字号药品百余个,独家药品10多个,治痔、眼药、皮肤用药均有优势,二代痔疮膏已获临床试验通知书 [21][23] - 2016年成立大健康事业部,推出湿厕纸、眼霜等产品,盈利能力增强,品牌力提升,有利于OTC产品渗透 [25] - 医疗服务助力药品市场,通过连锁医院和诊疗中心提升产品渗透率和市场下沉,线上学术交流平台影响力提升 [33] - 医药商业核心是大药房和物流公司,大药房有线上线下渠道,物流深耕湖北市场 [37] - 2024年公司营收37.28亿元,同比+18.85%,医药工业贡献89%毛利,是主要利润来源,2014 - 2024年药品业务毛利率、费用率稳定,净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39][42] - 长期来看公司收入端有增长韧性,经历调整后治痔类产品连续5年稳定增长,2024年重启恢复性业绩增长 [45] - 公司归母净利润受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有波动,2010 - 2021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2.88%,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3.91% [49] - 渠道管理持续改善,2016、2019、2023年进行不同调整,下沉市场挖掘潜力,加强终端动销,提升渠道运营能力 [53][54] - 多形式品牌推广激发品牌活力,如与凤凰卫视、央视合作,推出创意视频,活跃社交平台等 [57]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宝安,无实控人,近几年中国宝安大股东和高管团队有更换,董事长陈平奠定公司肛肠领域龙头地位 [58][62] 治痔类疾病发病率高、渗透率仍有提高空间 - 痔病确诊需结合多种检查,分为四种情形,首选保守治疗,无效后可手术 [64] - 保守治疗分饮食、坐浴、磁疗、药物四类,药物包括缓泻剂、静脉活性药物等,局部外用药物是零售市场主要治疗方式 [67] - 我国痔病发病率超50%,不健康生活方式和错误排粪习惯会增加患病风险,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72] - 25 - 54岁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最高,职业与患病率相关,痔病与生活习惯有关,治疗后常复发 [73] - 肛肠疾病患者认知率48.1%,就诊率28%,就诊率低原因包括认知不足、隐私性强、费用高和就诊不便 [79] 痔疮类中药整体增长稳健,马应龙在零售端市占率持续提升 - 中康开思端痔疮类中药销售额从2017年15.06亿元增长至2024年20.41亿元,复合增速4%,Pdb样本医院数据剔除高波动年份后保持稳健增长 [84] - 治痔类药品零售渠道占比更高,2021年零售渠道占比66%,原因是疾病有自我诊疗属性和复发特点 [87] - 院内市场口服用药占比高,马栗种子提取物片市占率最高;院外端2022年马应龙零售市场端市占率46%,是治痔领域龙头 [88] - 马应龙痔疮膏及痔疮栓市占率从2017年24%、14%提高至2024年29%、17%,部分竞品市占率下滑 [91] - 2017 - 2024年,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销售额从2.86亿元增长至5.59亿元,复合增长10%;麝香痔疮栓销售额从1.64亿元增长至3.22亿元,复合增长10% [95][100] - 马应龙治痔类产品收入端从2013年5.40亿元增长至2024年15.92亿元,11年收入复合增长10.33% [102] - 马应龙产品客单价及日服用价格低于竞品,且有医保准入优势 [108] 其他工业产品 - 报告未提及其他药品分析具体内容 - 大健康业务聚焦肛肠、眼科领域,湿厕纸和眼霜排名靠前,发展潜力较大 [25][28]
毛戈平(01318):美妆先导,光蕴无界,熠熠生辉
国海证券· 2025-05-15 16: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10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历史悠久、品牌底蕴深厚,旗下有MAOGEPING和至爱终生两个主要品牌,业务涵盖彩妆、护肤和化妆培训三大板块 [6][10] - 品牌势能破圈加速,成长空间大,作为专业化妆师品牌,彩妆品类丰富且高复购品类占比高,对标国际大牌仍有差距 [6] - 产品、渠道双驱动,产品端持续拓品类和创新,有望形成全品类美妆集团;渠道端将保持线上/线下双渠道驱动 [6] - 品牌资源壁垒深厚,知名专业彩妆师IP使营销具备优势,独特线下中高端百货资源利于消费者洞察和维护关系,管理层珍惜品牌价值 [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53.68/69.76/87.85亿元人民币,同比+38%/+30%/+26%;归母净利润12.0/15.8/19.7亿元人民币,同比+36.7%/+30.9%/+24.9%;对应2025年5月14日收盘价,2025 - 2027年PE值为37/29/23X,长期看好公司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6][10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情况 - 公司由毛戈平先生于2000年创立,旗下有MAOGEPING和至爱终生两个品牌,业务涵盖彩妆、护肤和化妆培训 [10] - 2021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整体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38.85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长33% [11] - 分品牌看,截至2024H1,MAOGEPING品牌营收占比99.3%,至爱终生占0.7%;分品类看,2024年彩妆/护肤/化妆艺术培训及相关销售营收占比分别为59.3%/36.8%/3.9% [19] - 202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呈提升趋势,2024年达84.4%,净利率2024年提升至23%,均位居同类前列 [20] 行业分析 - 中国美妆行业2018 - 2023年市场规模从4026亿元增长至5798亿元,CAGR7.6%,预计2023 - 2028年以8.6%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8763亿元 [25] - 高端美妆品牌增长曲线更陡峭,2018 - 2023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7.8%,预计2023 - 2028年以9.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3110亿元 [30] - 美妆以线上渠道销售为主,2018 - 2023年线上渠道复合年增长率为13.5%,线下为2.3%,未来线下增速有望修复,预计2023 - 2028年线下以5.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4][35] - 2023年中国的人均彩妆支出为83元,低于美国、韩国、日本和西欧,但增长潜力大,2018 - 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4%,预计2023 - 2028年以8.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6] - 面妆、唇妆引领彩妆市场增长,面妆是最大且增长率最高的部分,2018 - 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7%,预计2023 - 2028年以9.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904亿元 [40] - 彩妆市场由线上渠道主导,2018 - 2023年线上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13.4%,占2023年市场总额的64.2%,未来线上线下将协同作用 [44] - 消费者更愿意为高品质产品买单,高端彩妆市场蓬勃发展,2018 - 2023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6.4% [48] - 面部护理、身体护理引领护肤市场增长,2018 - 2023年护肤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8.4%,预计2023 - 2028年以8.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7011亿元 [53][55] - 护肤市场由线上渠道主导,2018 - 2023年线上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13.6%,占2023年市场总额的52.0%,线下渠道保持稳定增长 [59] - 消费者对护肤品品质要求提高,愿意为高品质护肤品买单,高端护肤品牌受欢迎,2018 - 2023年高端护肤品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8.3% [60] 产品端 - 护肤线以妆前调理肌肤入手,截至2024年6月30日,护肤类有50个SKU,主推奢华鱼子酱系列等,覆盖多个品类,主打妆前滋养及急救 [64] - 部分护肤产品定价高于国产竞品,接近雅诗兰黛,远不如海蓝之谜,展现较强品牌溢价能力,销量有提升空间 [67] - 彩妆线定位高端,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彩妆及化妆工具SKU337款,底妆类/光影类优势突出,光感无痕粉膏截至2024H1零售额超2亿元 [69] - 彩妆定价高于国产竞品,与国际一线品牌仍有差距,遮瑕产品在高价位下有较强市场认可度,在高端市场形象鲜明,大众市场有提升空间 [72] - 创始人“东方光影大师”独特IP融入品牌,助力品牌价值升级 [75] - 与莹特丽、科丝美诗等头部代工厂合作,保障产品质量,莹特丽常年稳居TOP1供应商,采购占比19% - 25%左右 [78] - 未来增长逻辑为定位高端化和专业化提升品牌溢价,彩妆+护肤产品矩阵升级和拓展,彩妆新品有机会发力,护肤产品预计快速增长 [81] 渠道端 - 公司先布局线下百货,再拓展线上,通过线下建立高端品牌认知,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自营专柜数目达372个,在中国美妆品牌中排名第二,采取会员模式管理消费者 [87] - 消费者粘性强,2024年线下会员复购率约34.9%,线上为27.5%,高于行业平均线上复购率 [93] - 线上渠道涵盖多个电商平台,创始人IP引流效果显著,2021 - 2023年线上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49.3%,2024年同比增速达51.23%,达到17.84亿元 [94] - 线上直销和经销商销售均快速增长,天猫旗舰店和抖音小店为核心渠道,抖音2021年发力 [100] - 化妆培训渠道2021 - 2024年上半年参与者人数和销售收入有波动,培训学员助力产品传播,产品零售和套装购买率较高 [103] - 化妆技能培训与彩妆销售相互促进,公司在九城开展化妆培训业务 [104]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53.68/69.76/87.85亿元人民币,同比+38%/+30%/+26%;归母净利润12.0/15.8/19.7亿元人民币,同比+36.7%/+30.9%/+24.9%;对应2025年5月14日收盘价,2025 - 2027年PE值为37/29/23X,维持“买入”评级 [109]
京东集团-SW(09618):2025Q1财报点评:业绩整体好于预期,关注外卖长期投入产出效果
国海证券· 2025-05-15 15: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京东集团营收超彭博一致预期,经调整归母净利大超彭博一致预期,主要因平台聚焦用户体验与内容生态建设,叠加国家补贴政策刺激以及商超品类稳健增长,推动京东零售及京东物流收入增长,且毛利率及京东零售经营利润率表现超预期 [6] - 平台2025Q1季度活跃用户数连续6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户数同比双位数增长 [6] - 2025Q1京东零售营收同比增长16%至2638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上升0.8个pct至4.9%,带电和日百品类延续亮眼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得益于成本管控和运营效率优化 [6][7] - 2025Q1京东物流营收470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降低-0.2pct至0.3%,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6.3万家,同比增长13.1% [9] - 2025Q1包括外卖在内的新业务收入达58亿元、经营利润亏损达13亿元,现阶段关注用户和商户体验、业务规模、投入ROI,外卖能与现有核心业务产生协同价值 [9] - 考虑到京东零售收入受以旧换新政及外卖等高频业务交叉引流驱动,上修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预测;考虑到外卖等新业务持续投入,下修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根据SOTP估值法,给予2025年京东集团目标市值5922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186元人民币/20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9][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业绩表现 - 业绩总览:2025Q1营业收入3011亿元(YoY + 16%,QoQ - 13%),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2903亿元;毛利润478亿元(YoY + 20%,QoQ - 10%),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447亿元;Non - GAAP归母净利润128亿元(YoY + 43%,QoQ + 13%),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104亿元 [10] - 费用情况:2025Q1研发费用率1.5%(YoY - 0.02pct,QoQ + 0.3pct);营销费用率3.5%(YoY - 0.1pct,QoQ - 1.3pct);一般及行政费用率0.8%(YoY + 0.04pct,QoQ + 0.1pct);履约费用率6.6%(YoY + 0.1pct,QoQ + 0.8pct) [11] - 利润率情况:2025Q1毛利率15.9%;营业利润率3.5%;净利润率3.7%;Non - GAAP归母净利润率4.2% [14] 盈利预测与评级 - 上修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12866/13713/14496亿元;下修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40/454/526亿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11.0/14.6/16.8元,下修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518/594亿元,对应Non - GAAP P/E为10/8/7X;给予2025年京东集团目标市值5922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186元人民币/20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9][17]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14日,京东集团当前价格141.60港元,52周价格区间94.65 - 192.30港元,总市值411572.99百万港元,流通市值411572.99百万港元,总股本290658.89万股,流通股本290658.89万股,日均成交额3103.33百万港元,近一月换手0.77% [4] 相对表现 - 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京东集团相对恒生指数表现分别为-3.4%、-10.9%、12.5%,恒生指数表现分别为10.4%、4.5%、23.9% [4] 盈利预测表 |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58819|1286591|1371343|1449561| |增长率(%)|7|11|7|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1359|33971|45370|52599| |增长率(%)|71|-18|34|16| |摊薄每股收益(元)|13.6|11.0|14.6|16.8| |ROE(%)|19|13|16|18| |P/E|9.58|11.85|8.93|7.74| |P/B|1.33|1.02|1.20|0.86| |P/S|0.36|0.32|0.30|0.29| |EV/EBITDA|6.91|9.15|7.13|6.22| [8][20]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点评:攻守之势迎转折,建议红利底仓叠加出口链弹性资产配置报告
国海证券· 2025-05-15 13:03
事件概述 -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承诺在5月14日前调整关税,美取消部分加征关税,24%关税90天内暂停,保留10%;中相应调整,取消部分加征关税,24%关税90天内暂停,保留10%,并暂停或取消非关税反制措施[4] 关税调整情况 - 中美双方关税将在5月14日前分别下调115个百分点,美对中关税从145%降至30%,中对美关税从125%降至10% [6] - 截至25年4月5日,美对中出口商品加权平均关税达49.5%,中对美出口商品加权平均关税为22.6% [7] 市场反应 - 5月12日联合声明发布当天,港股优于A股,恒生科技指数收涨5.16%,上证指数收涨0.82%,成长风格领先;5月13日市场情绪逆转,恒生科技指数收跌 -3.26%,上证指数微涨0.17%,价值板块抗跌 [8] 未来趋势 - 未来美方谈判焦点或围绕《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执行、市场准入壁垒等核心议题展开 [8] - 市场或过度谨慎,后续关税继续减免仍有可能,因美制造业回流与维持美元地位矛盾、加征关税与抑制通胀相悖、关税推高通胀会增加政府债务负担 [9] 投资建议 - 行业配置建议将红利类资产作底仓,关注出口产业链中被错杀的细分板块 [10]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效果不达预期、财政支持规模不及预期等风险 [11]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515
国海证券· 2025-05-15 09:33
报告核心观点 - 对人形机器人、兴业银锡、隆鑫通用、国盾量子、京东物流等公司和行业进行分析,给出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部分维持评级,部分首次覆盖给予评级 [2][4][11][15][22][31] 各报告总结 人形机器人行业 2025 年 4 月月报 - 重要新闻:特斯拉官网开放多个 Optimus 相关岗位,优必选签署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成功举办,有望加速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构建 [3] - 后续催化事件:2025 年特斯拉 Optimus 机器人有望量产,国产机器人产业链发展或加速;2026 年特斯拉有望落地月产能万台级产线并开启交付 [4] - 投资建议:推荐确定性强、产业链环节价值量大的核心标的,关注华为/川渝机器人产业链相关汽车零部件公司,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4][5] 兴业银锡公司动态研究 - 业绩情况:2024 年营收 42.7 亿元、归母净利润 15.3 亿元,2025Q1 营收 11.49 亿元、归母净利润 3.74 亿元,银锡板块贡献主要利润,期间费用率下降 [7] - 主营情况:2024 年矿产银/锡等产量同比增长,银、锡均价同比上涨,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8] - 项目进展:银漫二期扩建项目获批,采选能力将提升;2025 年 1 月收购宇邦矿业 85%股权,白银保有量增加;2025 年 5 月要约收购大西洋锡业,推进国际化布局 [9][10][11] -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54.64/63.48/75.6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16/25.72/30.96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 隆鑫通用公司点评 - 事件:2025 年 5 月介绍 CU625 产品优势,2025 年 4 月发布 2024 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业绩增长 [13] - 投资要点:2024 年摩托车收入增长,期间费用管控;无极品牌收入高增,全球影响力凸显;全地形车产品矩阵完善,有望贡献第二增长曲线 [14][15] -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测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03.40/234.70/262.5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43/23.81/27.63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5] 国盾量子公司报告 - 公司地位: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化引领者,国资控股,形成“一体两翼”战略布局 [17][18] - 业务情况:量子通信占据国内约 90%市场份额,2024 年业务收入 1.46 亿元,同比+70%;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突破国外封锁,2024 年业务收入 0.39 亿元,同比涨幅 119%;量子计算整机国际领先,云平台拓展机时服务模式,2023 - 2024 年业务收入增长 [19][20][21] -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实现收入 3.65/5.20/7.50 亿元,归母净利润 0.30/0.49/0.93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2] 京东物流点评报告 - 事件:2025 年 5 月 13 日发布 2025 年一季度业绩,营收、毛利润、归母净利润等增长 [24] - 投资要点:2025Q1 收入双位数增长,内部收入受益于“国补”,外部收入受益于一体化供应链拓客;毛利率微降,费用率改善,业绩稳健增长;竞争力增强,拓客拉场景增长 [25][28][31] -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019.63 亿元、2180.80 亿元与 2338.1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9.24 亿元、78.22 亿元与 89.35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31]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514
国海证券· 2025-05-14 08:34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海外宏观呈现贸易拉锯与美联储鹰声的双线博弈特征,国内政策主动作为,各行业表现不一。白酒板块降速纾压,休闲食品看点仍足;华虹半导体新产能折旧挤压利润空间,但在地化生产增量可期;宠物经济火热,国产品牌发展前景良好;汽车板块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景气可期;天润乳业经营承压,减值扰动利润;焦点科技“2025超级出海季”成绩亮眼,多元化模式对冲关税战影响 [3][9][20][25][37][43][48]。 各报告总结 海外贸易拉锯+美联储鹰声为主线,国内政策主动作为——行业周报 - 海外宏观呈现贸易拉锯与美联储鹰声双线博弈,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并继续缩表,市场对降息预期下调;贸易方面,英美达成“有限互惠”协议,中美谈判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3] - 国内稳预期为主,金融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降准、下调逆回购利率并通过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实体经济;4月CPI数据反映经济内生动能逐步修复与政策协同发力的积极成效 [4] - 黑色、有色、原油、纯碱等商品价格走势各异,预计短期螺纹、铁矿石、动力煤价格偏弱运行,铜价宽幅震荡,铝价高位震荡,原油价格在低位区间运行,纯碱现货价格企稳 [5][7][8] 白酒降速纾压,休闲食品看点仍足——行业周报 - 近两周食品饮料涨幅1.21%,跑输上证综指,细分行业中保健品涨幅最大,个股表现分化 [9] - 白酒板块2024Q4降速明显,报表压力集中释放,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小幅增长;收入端高端酒稳健增长,回款端环比承压;利润端盈利能力略下滑,酒企费用投放增加;分红规划彰显龙头担当,高股息具备安全边际;预计今年白酒板块分化加剧,报表端将进一步出清 [10][11][12][13][14] - 休闲零食品类和渠道看点仍足,成长性显著,2024年部分企业收入增速较高,各渠道和品类均有亮点;后续零食量贩渠道仍有红利,抖音渠道增速仍好于其他渠道,魔芋有望延续高景气度 [15][16][17][18] - 维持食品饮料行业“推荐”评级,推荐白酒和大众品相关公司 [18][19] 新产能折旧挤压利润空间,在地化生产增量可期——华虹半导体/半导体(01347/212701)点评报告(港股美股) - 2025Q1华虹半导体实现收入5.4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0.04亿美元,晶圆季出货量123万片,产能利用率102.7%;新厂投产带来折旧成本和研发费用提升,挤压利润空间 [20][21] - 2025Q2公司预期收入和毛利率指引均低于市场预期,毛利率承压主要系新厂折旧成本增加 [22] - 预计华虹半导体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22.79/28.23/31.9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0.92/1.83/2.71亿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23] 宠物经济火热,长期看好国产品牌发展——行业周报 - 生猪价格震荡,预计2025年猪价中长期偏弱运行,行业有望观察到产能去化时点,推荐温氏股份等公司 [25] - 家禽2025Q2父母代价格有望回升,黄鸡行业景气度上行,推荐圣农发展、立华股份等公司 [26] - 动保关注下游需求改善以及外延扩张带来的投资机会,推荐瑞普生物等公司 [27] - 种植玉米小麦价格上涨,豆粕价格回落,建议关注苏垦农发等公司 [28][29] - 饲料价格回升,推荐海大集团,关注禾丰股份 [30] - 宠物市场维持高增速,国产品牌强势崛起,推荐乖宝宠物等公司;维持农林牧渔行业“推荐”评级 [31] 收入增长稳健,2025Q1成本红利释放——西麦食品/休闲食品(002956/213408)公司动态研究 - 2024年西麦食品实现营收18.96亿元,归母净利润1.33亿元;2025Q1实现营收6.56亿元,归母净利润0.55亿元,收入增长稳健,盈利能力回升 [32] -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线下线上渠道良性发展,全品类皆实现正向增长,线下零食量贩和新零售渠道、线上抖音渠道表现突出 [33] - 2024年成本上涨致毛利率承压,全年费用控制较好;2025Q1成本红利释放,费率优化 [34][3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2.77/27.22/32.19亿元,归母净利润1.80/2.24/2.7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6] 吉利星耀8、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正式上市——行业周报 - 2025.5.6 - 5.9 A股汽车板块略跑赢上证综指,汽车板块周度成交额环比上升;港股汽车整车部分企业有不同涨幅 [37] - 吉利星耀8正式上市,推出7款配置,限时售价11.58 - 15.58万元,在外形、动力、辅助驾驶等方面有特点 [38] - 理想L系列6789智能焕新版上市,售价不变,配置升级,均提供价值4w +权益 [39]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继续看好汽车板块机会,维持“推荐”评级,推荐理想汽车等多类相关公司 [41] 经营承压,减值扰动利润——天润乳业/饮料乳品(600419/213407)公司动态研究 - 2024年天润乳业营收28.04亿元,归母净利润0.44亿元;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6.25亿元,归母净利润 - 0.73亿元,经营持续承压 [43] - 2024年疆内承压,疆外稳健扩张,低温整体表现优于常温;2025年一季度行业未见明显起色,公司收入端进一步承压 [44] - 公司自有奶源占比较高,毛利率承压;竞争加剧使得费用上行,减值影响利润表现 [45][4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9.09/30.88/32.97亿元,归母净利润0.73/1.79/2.1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7] “2025超级出海季”成绩亮眼,验证多元化对冲关税战影响——焦点科技/互联网电商(002315/214506)公司动态研究 - “2025超级出海季”成绩亮眼,2025年4月MIC国际站流量同比飙升52%,活动期间询盘量、订单量增长近30%,不同品类和区域市场表现良好 [49] - 模式创新,通过直播、海外KOL赋能,多语服务助力发展,精品直播馆助推商机转化,已开通13个语种的在线交易功能 [50] - 公司经营韧性强于预期,2025Q1各项财务指标表现良好,中国制造网平台收费会员数和AI麦可会员数增长;2025年4月公告股权激励计划草案 [51][52]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19.18/22.06/25.31亿元,归母净利润5.49/6.39/7.3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2]
天润乳业(600419):公司动态研究:经营承压,减值扰动利润
国海证券· 2025-05-13 21: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覆盖)[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集中淘牛,预计后续减值压力减小,公司有望轻装上阵,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9.09/30.88/32.97亿元,同比+4%/+6%/+7%;归母净利润0.73/1.79/2.11亿元,同比+66%/+146%/+18%;EPS分别为0.23/0.56/0.66元,对应PE分别为42/17/14X,维持“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最近一年天润乳业相对沪深300表现:1M为 - 14.7%,3M为5.8%,12M为 - 0.4%;沪深300对应表现为3.9%、 - 0.2%、6.3% [4] - 2025年5月13日,天润乳业当前价格9.48元,52周价格区间6.74 - 11.87元,总市值3035.40百万,流通市值3035.40百万,总股本32019.02万股,流通股本32019.02万股,日均成交额45.16百万,近一月换手3.45% [4] 财务数据 - 2024年报:全年营收28.04亿元,同比+3.33%;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 - 69.26%;扣非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 - 45.78% [5] - 2025年一季报:一季度总营收6.25亿元,同比 - 2.5%;归母净利润 - 0.73亿元,去年同期为0.0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0.01亿元,去年同期为0.23亿元 [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6.8%,同比 - 2.35pcts,疆内/疆外毛利率分别 - 1.35/-0.2pcts;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为14.63%,同比 - 1.81pcts [5] - 2024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56%/-11.74%,分别同比 - 3.68/-12.45pcts;2024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管理费率分别为3.78%/4.21%,分别同比+0.21/+0.07pcts [5] - 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0.79亿元,同比增加0.3亿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15亿元,同比去年损失扩大0.4亿元;2025年一季度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17亿元 [6] 业务分析 - 2024年疆内、疆外分别实现营收13.59/13.65亿元,分别同比 - 6.31%/+9.25%,疆外表现相对稳健且收入超疆内,预计疆内下滑系竞争加剧 [5] - 2024年常温乳制品/低温乳制品/畜牧业分别实现收入14.99/11.18/0.92亿元,分别同比 - 2.03%/+3.47%/+14.32%,低温整体表现优于常温 [5] - 2025年一季度疆内、疆外分别实现3.55/2.51亿元营收,分别同比 - 4.4%/-5.87%;Q1常温乳制品/低温乳制品/畜牧业分别实现营收3.47/2.39/0.17亿元,分别同比 - 4.37%/-0.64%/-44.28%,低温同比表现好于常温 [5]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804|2909|3088|3297| |增长率(%)|3|4|6|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4|73|179|211| |增长率(%)|-69|66|146|18| |摊薄每股收益(元)|0.14|0.23|0.56|0.66| |ROE(%)|2|3|7|8| |P/E|67.27|41.80|16.96|14.41| |P/B|1.24|1.24|1.20|1.15| |P/S|1.06|1.04|0.98|0.92| |EV/EBITDA|8.89|10.98|9.68|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