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

搜索文档
德明利(001309):2Q25收入同环比增超100%,嵌入式与固态硬盘加速放量
国信证券· 2025-08-27 22:46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5] 核心观点 - 2Q25收入同环比增长超100%,1H25营收41.09亿元(YoY+88.83%),2Q25单季度营收28.57亿元(YoY+109.27%,QoQ+128.19%)[1] - 盈利能力改善趋势显现,25Q2归母净利润-0.49亿元,环比减亏29.28%[1] - 1H25毛利率5.03%(YoY-23.98pct),预计随终端存储产品价格修复逐步改善[1] - 嵌入式存储1H25营收17.00亿元(YoY+290.10%),占比提升至41.37%,客户数量持续增加[2] - 固态硬盘1H25营收15.34亿元(YoY+64.62%),占比约37%,成功进入多家知名厂商供应链[2] - 内存条业务起量,1H25营收3.38亿元,占比8.22%,企业级RDIMM导入核心客户体系[2] - 自研主控芯片实现批量销售,新一代SD6.0主控芯片进入送样验证阶段[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3.61/5.10/10.17亿元,对应PE 56/37/24倍[3]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100.17亿元(YoY+109.9%),2026E 133.71亿元(YoY+33.5%),2027E 169.79亿元(YoY+27.0%)[4] - 2025E净利润3.61亿元(YoY+2.9%),2026E 5.10亿元(YoY+41.4%),2027E 10.17亿元(YoY+99.5%)[4] - 2025E每股收益1.59元,2026E 2.25元,2027E 4.48元[4] - 2025E EBIT Margin 6.0%,2026E 7.6%,2027E 9.4%[4] - 2025E ROE 12.9%,2026E 16.2%,2027E 26.4%[4] - 当前收盘价96.88元,总市值219.81亿元,近3个月日均成交额7.04亿元[5] 业务进展 - 嵌入式存储布局车规、工规、商规应用,eMMC通过主流5G平台认证,LPDDR4X批量出货,LPDDR5/5X加快验证[2] - 针对端侧AI应用推出多款LPDDR、UFS产品[2] - 固态硬盘在工规级应用端构建主流接口及多元形态全场景布局,产品实现全容量段覆盖[2] - 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进入头部云服务商供应链[2] - 自研主控芯片形成"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场景适配"定制能力,三颗主控芯片立项研发以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3]
卓胜微(300782):短期盈利能力承压,L-PAMiD产品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国信证券· 2025-08-27 22:4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6] 核心观点 - 短期盈利能力承压 但L-PAMiD产品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1] - 公司已形成射频前端产品平台 [3] - 12英寸线已步入稳定生产阶段 产能规模达5000片/月 [2] - 降本拐点陆续出现 预计后期产品毛利将企稳回升 [2] - WiFi7模组产品实现规模化量产并保持稳定出货 [3]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收入17.04亿元(YoY -25.42%) 归母净利润-1.47亿元(YoY -141.59%) [1] - 2Q25营收9.48亿元(QoQ +25.43%) 归母净利润-1.01亿元(QoQ -116%) [1] - 毛利率下降13.4pct至28.75% [1]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7.5%至4.07亿元 研发费率同比提高2.3pct至23.86% [1] - 射频分立器件收入8.99亿元(YoY -29.01%) 毛利率下降15.0pct至28.25% [2] - 射频模组收入7.56亿元(YoY -21.79%) 毛利率下降12.0pct至28.74% [2] 产品进展 - L-PAMiD产品系列实现全国产供应链 集成自产MAX-SAW滤波器 [3] - 产品通过部分主流客户验证 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3] - 研发覆盖全频段 将持续丰富产品型号 [3] - 积极打造基于短距通信感知一体的SoC芯片技术体系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44/7.49/9.55亿元(前值7.09/10.48/12.76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44.94/52.48/59.54亿元 [5] - 对应2025年8月26日股价的PE分别为102/60/47倍 [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0.83/1.40/1.78元 [5]
聚光科技(300203):业绩符合预期,回购/PPP新规夯实信心
国信证券· 2025-08-27 22:2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6]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12.95亿元同比下滑8.23% 归母净利-5050万元同比下降9600万元 符合市场预期 [1][7] - 收入下滑主因新签合同转化速度慢于预期 利润下滑主因销售毛利率下降4.11个百分点至40.33% [1][7] - 谱育科技收入4.82亿元同比下滑5.9% 占总收入37% 利润-4311万元但减亏1228万元 [1][7] - 费用率销售22.05%研发10.33%管理15.66%财务4.69% 同比变化+2.41/+0.7/+0.19/-1.08个百分点 对利润影响有限 [1][7] - PPP项目投资收益从24H1的4457万元下降至2748万元 [1][7] - 财政部出台PPP新规要求地方政府依法履约付费 公司14个PPP项目回款及减值压力有望减轻 [2][11] - 公司拟用1-1.5亿元自有资金以不超过29.5元/股回购股份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 [2][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67/3.44/4.15亿元 同比增速29.2%/28.8%/20.6% [3][16]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36.4/28.3/23.4倍 收入利润季节性明显 H2贡献超60% [3][16] 分业务表现 - 仪器、软件及耗材业务收入8.96亿元同比下滑7.39% 毛利率44.55%同比下降3.77个百分点 [2][11] - 运营服务、检测服务及咨询业务收入2.13亿元同比下降11.83% 毛利率35.77%同比下降4.03个百分点 [2][11] - 环境设备及工程业务收入1.35亿元同比下滑2.3% 毛利率18.96%同比下降6.82个百分点 [2][1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41.53/46.16/51.14亿元 同比增速14.9%/11.1%/10.8% [4] - 预计每股收益0.60/0.77/0.92元 EBIT Margin 8.0%/9.0%/10.0% ROE 8.0%/9.5%/10.5% [4] - 预计毛利率45%/45%/46% 资产负债率67%/66%/65% [18] 可比公司估值 - 当前股价21.68元 总市值97亿元 市盈率显著低于部分可比公司 [17] - 可比公司平均PE 44.86/33.58/26.89倍(2025E/2026E/2027E) 公司估值具备相对优势 [17]
大金重工(002487):出口海工交付订单双景气,持续深化海外业务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8-27 22:21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3][5][26] 核心观点 - 出口海工交付订单双景气,持续深化海外业务布局[1] - 海外收入占比高达79%,海工出口发运量同比翻倍[2][22] - 海工出口订单饱和,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2][23] - 推动制造-物流-港口一体化布局,打造全新增长曲线[2][25] - 欧洲海风拍卖规模空前,公司有望进入订单丰收期[3][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41亿元,同比+109.48%;归母净利润5.47亿元,同比+214.32%[1][9] - 上半年毛利率28.17%,同比-0.40pct;净利率19.24%,同比+6.42pct[1][9] - 上半年财务费用-1.54亿元,同比减少1.74亿元,其中汇兑收益贡献利润1.3亿元[1][9] - 二季度营收17.00亿元,同比+90.36%,环比+49.07%;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161.04%,环比+36.63%[1][22] - 二季度毛利率26.30%,同比-0.70pct,环比-4.65pct;净利率18.56%,同比+5.02pct,环比-1.69pct[1][22] 业务分析 - 风电装备产品营收26.86亿元,同比+119.52%,毛利率25.53%,同比+2.88pct[2][22] - 海外营收22.43亿元,同比+195.78%,收入占比79%,毛利率30.69%,同比+3.10pct[2][22] - 新能源发电营收1.25亿元,同比+5.56%,毛利率73.94%,同比-11.93pct[22] - 累计签署海外海工订单金额近30亿元,在手海外海工订单总金额超100亿元(主要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2][23] - 长期锁产协议规划至2030年,包含40万吨锁产计划[2][23] 战略布局 - 自研特种重型运输船预计2026年上半年首航[2][25] - 签署首个海外重型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总金额约3亿元,预计2027年交付[2][25] - 业务范围向特种运输、船舶设计建造、境外风电母港运营等领域拓展[2][25] - 在西班牙成立全球浮式风电中心,布局欧洲海风市场多年[3][25] 行业前景 - 2024年欧洲海风拍卖容量23.2GW,2025年有望达48.2GW[3][25] - 2024-2025年拍卖项目将在2026-2027年确定塔筒和管桩供应商[3][25] - 公司有望在本轮招标窗口期充分受益[3][2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05/14.08/18.41亿元(原预测8.58/12.87/15.97亿元),同比+112%/+40%/+31%[3][26] - 动态PE为21.6/15.4/11.8倍[3][2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59.63/86.36/105.48亿元,同比+57.8%/+44.8%/+22.2%[4] - 预计2025-2027年EBIT Margin 16.4%/19.8%/20.9%,ROE 13.0%/16.0%/18.2%[4]
金融工程日报:A股冲高回落,两市成交额再度放大至3.2万亿-20250827
国信证券· 2025-08-27 22:21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报告主要描述了市场表现、情绪、资金流向及各类指标,但并未涉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测试及评价。报告内容集中于市场数据的统计展示(如指数表现、行业表现、概念主题表现、市场情绪指标、资金流向数据、折溢价情况等),并未详细阐述任何量化模型或因子的构建思路、具体过程、公式或回测效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因此,本次总结无法提供“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及“模型的回测效果”或“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及“因子的回测效果”的具体内容。
紫金矿业(601899):半年报点评:金矿量价齐增推升业绩,黄金分拆上市有望带来估值重估
国信证券· 2025-08-27 21:3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35] 核心观点 - 金矿量价齐增是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 上半年矿产金产量41.19吨同比+16.3% 在金价创历史新高背景下推动Q2归母净利润环比+29.10%至131.25亿元 [1][9][13] - 境外黄金板块分拆上市将带来估值重估 紫金黄金国际已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预计获得较高估值溢价从而提升整体估值空间 [2][30] - 公司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且国际化进程加快 通过逆周期并购和自主地质勘探持续夯实资源基础 上半年新增铜资源量204.9万吨、金资源量88.8吨 [2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677.11亿元同比+11.50% 归母净利润232.92亿元同比+54.41% 扣非净利润216.24亿元同比+40.12% [1][9] - Q2单季度营收887.83亿元环比+12.49% 归母净利润131.25亿元环比+29.10% 创单季度净利润新高 [1][9] - 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60.63亿元同比+43.7% 2026年526.55亿元同比+14.3% 2027年584.84亿元同比+11.1% [3][35] 产量与成本 - 矿产铜产量56.69万吨同比+9.3% 完成全年计划49.30% 矿产锌产量17.96万吨 [13] - 矿产金单位成本261.97元/克同比+15.41% 矿产铜单位成本24256元/吨同比+8.21% 成本上升主要因矿山品位下降、权益金计算基准提高及新并购企业过渡期成本高 [2][16] - 综合毛利率23.75%同比增加4.60个百分点 矿产品毛利率达60.23%同比增加2.93个百分点 [17] 战略布局 - 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2.2元 总计58.47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10% [2][25] - 铜业务布局包括刚果(金)卡莫阿三期达产后年产铜60万吨 塞尔维亚项目改扩建后年产铜45万吨 西藏巨龙铜矿二期达产后年产铜30-35万吨 [31][32] - 锂业务规划2025年形成4万吨当量碳酸锂产能 阿根廷3Q盐湖、西藏拉果错盐湖、湖南湘源锂矿项目有序推进 [3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12.9倍 2026年11.3倍 2027年10.2倍 [3][35] - 每股收益预测2025年1.73元 2026年1.98元 2027年2.20元 [3][35] - ROE水平持续优异 预计2025年达26.8% 2026年25.2% 2027年23.4% [36]
金宏气体(688106):现场制气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特种气体利润阶段性承压
国信证券· 2025-08-27 21:29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9][2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6.65%,归母净利润8220.13万元,同比下降48.65%,扣非归母净利润6723.40万元,同比下降45.10% [1][10] - 收入结构:大宗气体占41.5%、特种气体占31.6%、现场制气及租金占13.0%、燃气占9.3% [1][10] - 特种气体利润下滑主因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导致竞争加剧,超纯氨价格同比下滑37.5%至4000-5000元/吨 [1][10][22] - 公司通过"纵横战略"推动大宗气体和现场制气业务增长,对冲特气利润下滑影响 [1][5][29]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电子特气领域新增导入18家半导体客户,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等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2][24] - 电子大宗载气新获6个项目(包括芯成汉奇半导体、浙江莱宝显示等),汕尾项目完成存量替换第二单 [2][24] - 氦气领域通过多元进口源、液氦罐箱国产化(与中集安瑞科合作)、新疆阿拉尔氦气提纯装置布局保障资源安全 [3][25] - 大宗气体业务中,湖南区域被并购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14%,净利润同比增长646.89% [4][27] - 完成对CHEM-GAS收购拓展东南亚市场,收购金宏皆盟增强现场制气业务规模 [4][2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收入28.77/32.01/35.21亿元(原预测36.41/43.00亿元),归母净利润2.20/2.85/3.49亿元(原预测4.97/6.14亿元) [5][29]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42/33/26倍 [9][29] - 2025年预计大宗气体毛利率31.0%,特种气体毛利率24.0%,现场制气毛利率59.0% [30][31]
美国超微(AMD):海外公司财报点评:全球高性能计算龙头,AI需求赋能业绩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8-27 21:2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3][5][35] 核心观点 - 全球高性能计算龙头,AI需求驱动业绩增长 [1][8][35] - 产品矩阵覆盖数据中心、客户端、游戏及嵌入式领域,具备全面技术竞争力 [8][12] - 管理层持股0.54%,技术团队经验丰富(如首席技术官拥有40年工程经验) [9][11] 财务表现 历史业绩 - 2025H1营收151.23亿美元(同比+33.74%),净利润15.81亿美元(同比+307.47%) [1][16] - 2025Q2营收76.85亿美元(同比+31.71%),净利润8.72亿美元(同比+229.06%) [1][16] - 客户端业务收入47.93亿美元(同比+67.59%),因平均售价提升42%且出货量增长17% [1][13]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69.14亿美元(同比+33.71%),主要由EPYC CPU销售推动 [1][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336.84/421.22/512.31亿美元,增速30.63%/25.05%/21.63% [3][29][35]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47.17/69.09/89.98亿美元,对应PE 56.2/38.37/29.46倍 [3][4][35] - 2025Q2毛利率39.8%(同比-9.28pct),主因出口管制导致8亿美元库存费用 [22] 业务分析 数据中心业务 - 2024年收入125.79亿美元(同比+93.64%),占比48.78% [13][29] - 预计2025-2027年增速32%/31.5%/27.5%,占比提升至54.3% [27][29] - 驱动因素:AI加速器、EPYC CPU市占率提升及云厂商(微软/Meta/甲骨文)订单 [1][16][27] 客户端业务 - 2024年收入70.54亿美元(同比+51.67%),占比27.36% [13][29] - 预计2025-2027年增速40%/25%/20%,占比维持29%左右 [28][29] - 驱动因素:Ryzen处理器需求旺盛,AI PC升级及商用市场放量 [1][16][28] 其他业务 - 游戏业务:2024年收入25.95亿美元(同比-58.23%),预计2025年反弹38.5% [13][27] - 嵌入式业务:2024年收入35.57亿美元(同比-33.15%),预计2025年恢复增长1.5% [13][28] 估值与指引 - 基于2026年43-44倍PE,对应估值区间2970.87-3039.96亿美元 [3][34][35] - 2025Q3收入指引87亿美元(环比+13%),超市场预期83.7亿美元 [2] - 指引细分:数据中心双位数环比增长,客户端小幅增长,游戏持平,嵌入式回升 [2] 竞争优势 - 技术布局:涵盖CPU/GPU/FPGA/DPU/AI加速器,满足高性能计算需求 [8][12] - 生态合作:软件栈支持全产品线开发,深度绑定云服务厂商 [1][8][16] -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64.56亿美元(同比+9.9%),预计持续高投入 [30][31]
中国软件国际(00354):当选西安鸿蒙生态建设城市合伙人,全场景AI业务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
国信证券· 2025-08-27 20:52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9] 核心观点 - 公司当选西安智慧交通领域开源鸿蒙生态建设城市合伙人,彰显其在开源鸿蒙领域的实力,将联合多家生态链合作伙伴完成咨询、规划、设计、产品、方案、产业的全链条落地[2][3] - 全场景AI业务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130%[2][6] - 公司构建4E全场景AI体系,加速行业AI解决方案沉淀,贡献增量业绩[2][6]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8.81亿元、210.71亿元、234.67亿元,增速分别为11.4%、11.6%、11.4%;归母净利润为6.93亿元、9.14亿元、10.45亿元,对应当前PE为24倍、18倍、16倍[2][9] 鸿蒙生态建设 - 公司成功当选西安智慧交通领域开源鸿蒙创新应用及鸿蒙生态建设城市合伙人揭榜牵头单位[2][3] - 联合佳都科技、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深圳开鸿、华为等生态伙伴,以生态组队模式围绕四大核心任务落地[3][5] - 技术创新层面聚焦数据管理及平台融合、系统设备改造,制定基于鸿蒙化设备数据治理的全周期管理体系解决方案[4] - 生态基建层面牵头建设开源鸿蒙根技术适配(认证)和产品研发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4] - 产品认证层面联合推动生态产品适配,为智慧交通工程落地提供产品选型依据[4] - 产业协同层面通过产品升级、共创合作、投资联动等方式,助力西安形成开源鸿蒙软硬件一体智慧终端产业集群[4] - 公司联合华为共建数字电力科创中心,基于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智慧配用电解决方案提出8阶段集成交付方案,并在香港某供电企业项目中帮助客户提升系统可靠性、减少供电线损等目标[5] - 依托AI原生的KaihongOS操作系统构建自主可控数字底座,赋能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消防等多个行业[5] 全场景AI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全场景AI业务实现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130%[2][6] - 公司构建4E(Enterprise,Enable,Engine,Edge)全场景AI体系,包括AI边侧产品族、AI基础产品族、AI使能产品族、AI行业应用[6] - AI边侧产品族提供鸿蒙南向各类设备适配开发与产品定制服务[6] - AI基础产品族通过云管平台优化算力基础设施性能[6] - AI使能产品族打造智能体集成、开发、管理与知识平台[6] - AI行业应用提供AI战略规划、场景规划与实施路径规划服务[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88.81亿元,同比增长11.4%[2][9][12]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210.71亿元,同比增长11.6%[2][9][12]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234.67亿元,同比增长11.4%[2][9][1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93亿元,对应PE 24倍[2][9][12]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9.14亿元,对应PE 18倍[2][9][12]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0.45亿元,对应PE 16倍[2][9][12]
思摩尔国际(06969):2025年中期业绩点评:雾化主业如期修复,HNB与雾化医疗蓄力长期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8-27 19:32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4][7]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60.13亿元,同比+18.3%,经调整后净利润7.37亿元,同比-2.1%,净利润率12.3%(同比-2.5pct)[1] - 雾化主业受益全球合规化监管修复,HNB与雾化医疗布局长期增长[1][3]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2.4亿元(前值15.2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4.9%/+47.0%/+40.8%[4] 业务表现 - To B业务收入47.4亿元(同比+19.5%),欧洲市场收入27.3亿元(同比+38.0%),美国市场收入18.9亿元(同比+1.5%),国内市场收入1.2亿元(同比-6.1%)[2] - 自主品牌业务收入12.7亿元(同比+14.1%),欧洲收入10.7亿元(同比+15.1%),美国收入1.7亿元(同比-6.7%),国内收入0.31亿元(同比+2595.2%)[3] - HNB产品在日本商业化落地,雾化医疗在美国建立研发中心并推进药械结合产品开发[3]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133.52/151.58/184.79亿元,同比+13.2%/+13.5%/+21.9%[5] - 摊薄EPS 0.20/0.29/0.41元,对应PE 98/67/48倍[4][5] - 毛利率预计36%/39%/41%,EBIT Margin预计7.8%/11.8%/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