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信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贝壳-W(02423):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两翼业务贡献持续提升
国信证券· 2025-11-13 10:5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贝壳-W(02423 HK)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6]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至231亿元,但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8%至13亿元,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1][2] - 业绩表现主要受两翼业务(家装家居、房屋租赁服务)收入贡献提升的支撑,而一赛道业务(存量房、新房)因高基数影响预计第四季度同比跌幅将扩大 [1][10] - 公司通过出清低效经纪人等方式优化运营效率,门店数量同比增加27%至6.1万家,但经纪人数量环比减少1.2万人至54.6万 [3] - 基于房产交易市场量价下行趋势,报告略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亿元和70亿元 [5] 财务业绩总结 - **整体营收与利润**:2025年第三季度总交易额(GTV)为7367亿元,同比持平,环比下降16%;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2%,环比下降11% [1][10];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9% [2];经调整归母净利率为5.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2] - **盈利能力指标**:毛利率为21.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贡献利润率为27.1%,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2] 分业务业绩总结 - **存量房业务**:GTV为5056亿元,同比增长6%;收入60亿元,同比下降4%;货币化率为1.18%;贡献利润率为39.0% [3];链家交易额占比环比略增至38% [3] - **新房业务**:GTV为1963亿元,同比下降14%;收入66亿元,同比下降14%;市占率稳定在12%;货币化率为3.38%,同比持平;贡献利润率为24.1% [4][47] - **家装家居业务(两翼)**: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贡献利润率为32%,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4][61] - **房屋租赁服务(两翼)**: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45%;贡献利润率为8.7%,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并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总部费用分摊前的城市层面盈亏平衡 [4][61] - **新兴业务及其他**:收入4亿元,同比下降19%;贡献利润率为69%,公司为压降风险主动收缩该业务 [4][6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1.53元,2026年为1.97元,对应当前股价的市盈率(PE)分别为25.7倍和19.9倍 [5][9]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949.67亿元,同比增长1.6%,2026年营业收入为963.19亿元,同比增长1.4% [9]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1113
国信证券· 2025-11-13 09:25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科技驱动下的成长赛道投资机会 特别强调人形机器人、AI基建等领域的长期潜力 [6][7][8][9][10] - 报告认为 AI算力需求的高增长确定性是当前投资主线 但电力供应成为关键制约因素 燃气轮机等能源环节深度受益 [8] - 在港股市场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因其均衡的行业分布和优异的长期回报及风险控制能力 被视为成长配置的优选工具 [11][12][13] - 纺织服装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 品牌服饰中运动户外品类增长强劲 而纺织制造受高基数影响短期承压但四季度订单有望修复 [14][15][16][17] 机械行业(人形机器人 & AI基建)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积极催化 马斯克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于2025年11月7日以超75%支持率获得通过 消除了市场对计划受阻的担忧 [6][7] - 小鹏汽车于2025年11月5日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拥有82个自由度 高度不超过170cm 采用“骨骼-肌肉-皮肤”三层仿生结构 其VLT+VLA+VLM高阶大小脑能力组合是核心突破 [6][7] -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壁垒在于大小脑技术 国内相关技术的快速突破有望加速场景应用和量产 投资建议从价值量和卡位把握确定性 从增量环节寻找弹性 [7][9] - AI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 微软CEO指出当前AI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电力短缺而非算力过剩 AI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使得供电成为核心卡位环节 [8] - 燃气轮机作为海外数据中心主要电源将深度受益 建议重点关注AI数据中心能源供应环节 [8][10] - 报告列出了详细的重点关注公司 人形机器人领域包括飞荣达、龙溪股份、恒立液压、汇川技术、绿的谐波、蓝思科技等 [7][9][10] AI基建领域的燃机环节包括应流股份、豪迈科技、联德股份 液冷环节包括飞荣达、高澜股份等 [8][10] 港股市场 - 在国内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成为核心引擎的背景下 港股成长类指数受到追求长期增值投资者的重点关注 [11]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在累计回报、年化收益、回撤控制及夏普比率等多个风险调整收益指标上表现优于同类指数 展现出良好的抗跌能力与长期回报潜力 [11][12] - 该指数行业分布均衡 覆盖软件服务、硬件设备、生物医药等板块 避免了单一赛道集中风险 近3年年化收益与成长弹性优于同类指数 [12] - 展望未来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与科技产业周期上行的催化下 港股成长风格有望成为核心配置主线 行业分散化、盈利确定性强的成长类指数胜率更优 [13] 纺织服装行业 - 品牌服饰方面 9月服装社零同比增长4.7% 增速环比增加1.6个百分点 10月电商数据显示户外品类增长保持领先 同比增长19% [14][15] - 运动服饰中露露乐蒙(88%)、亚瑟士(47%)、迪桑特(35%)增速领先 户外品牌中凯乐石(55%)、伯希和(41%)、骆驼(39%)增长强劲 [15] - 纺织制造方面 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10月中国纺织品出口同比下降9.1% 服装和鞋类出口分别下降16.0%和21.0% [16] - 部分台企代工厂订单能见度改善 儒鸿订单能见度达6个月 2026年首季订单预估准确率已达八成 威宏、钰齐等订单能见度已看到明年第一季 显示关税不确定性淡化后下单节奏回稳 [16] - 投资建议关注纺织制造反弹(如申洲国际、华利集团)及品牌服饰中的运动户外赛道(如安踏体育、李宁) [17][18] 市场数据与资金流向 - 主要指数表现:2025年11月12日 上证综指收于4000.13点(-0.06%) 深证成指收于13240.61点(-0.36%) 沪深300指数收于4645.90点(-0.13%) 两市成交金额分别为8404.67亿元和11045.67亿元 [2] - 全球市场:同日 恒生指数上涨0.84% 收于26922.73点 道琼斯指数持平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48% [4] - 资金面:截至2025年11月11日 两融余额为25014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重为2.5% 两融交易占市场成交额比重为11.10% [19] - 龙虎榜:2025年11月11日 机构专用席位净流入前十的股票包括四方达、神工股份等 陆股通净流入前十的股票包括远达环保、大有能源等 [21]
三生制药(01530):707联合化疗的临床2期数据公布,即将开展两项关键3期临床研究
国信证券· 2025-11-12 23:1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三生制药的投资评级为“弱于大市”(调低)[1][2] 核心观点 - 三生制药在2025年STIC会议上公布了核心产品707(SSGJ-707)联合化疗治疗一线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2期研究数据 显示其在鳞癌和非鳞癌患者中均具备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支持开展临床3期研究[3][4][6] - 合作方辉瑞公布了707的全球临床开发策略 核心为近期启动两项关键3期临床研究 并计划开展多项早期临床研究 目标是将707打造为替代现有PD-(L)1和VEGF抑制剂的新基石疗法[4][9][18] - 考虑到707与辉瑞达成的重磅对外授权交易已落地 报告上调了公司的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55亿元、28.75亿元和32.12亿元(前值为23.8亿元、27.1亿元和30.7亿元)[5][19][20] 临床数据总结(707联合化疗治疗1L NSCLC) - **有效性数据**:在非鳞状NSCLC患者中 10 mg/kg 707联合化疗的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为58.6%(n=29) 在鳞状NSCLC患者中 A亚组(10 mg/kg 707+紫杉醇)cORR为75.0%(n=24) B亚组(10 mg/kg 707+白蛋白紫杉醇)cORR为69.2%(n=13) 对比组替雷利珠单抗的cORR在非鳞癌和鳞癌中分别为38.7%(n=31)和47.6%(n=21)[6][8] - **安全性数据**:10 mg/kg 707组(n=105)与替雷利珠单抗组(n=67)相比 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39.0% vs 32.8% 导致停药的比例为1.9% vs 1.5% 导致死亡的比例为2.9% vs 1.5% VEGF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0% vs 16.4%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率为14.3% vs 16.4% 整体安全性可控[6][7][8] 辉瑞全球临床开发计划 - **第一波开发**:核心是两项关键3期临床研究 分别针对一线NSCLC(计划入组约1500名患者)和一线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 计划入组约800名患者) 均计划于2025年12月启动 同时近期将启动5项研究 涵盖小细胞肺癌、肝癌、泌尿系统肿瘤等领域以及与ADC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4][9][11] - **第二波开发**:计划在2026年底前新增10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和10种以上新型组合方案 探索无化疗方案及在早期治疗场景的应用[4][9] 财务影响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707达成的商业化合作 首付款为12.5亿美元 后续以1.5亿美元的代价将授权范围扩大至全球 此项交易是上调公司盈利预测的主要原因[18][19] - 根据新盈利预测 2025年营业收入预计将因980亿元的授权收入而大幅增长至192.34亿元 同比增长111.2% 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76.3%至99.55亿元[19][23]
AI投资第二赛季:A股和美股观战指南
国信证券· 2025-11-12 22:59
核心观点 - AI投资进入第二赛季,在美股和A股两大市场进行公开实盘竞技,结果显示AI模型的表现高度依赖其“出厂设置”的技术基因与特定市场环境的匹配度,不存在“全能型”模型[2][4] - 在高效、以科技股主导的美股市场,具备全球视野和激进增长策略的模型(如GPT-5)更易捕捉趋势,而强调基本面与风控的模型(如Claude 3.7 Sonnet)也能获得稳健收益[3] - 在个人投资者主导、波动性较高的A股市场,国产模型(如MiniMax M2、DeepSeek)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整体表现更佳,国际模型面临适应性挑战[3][4] - 未来AI在投资领域的应用关键在于为不同市场环境甄选或组合最适配的“AI投资人格”,基于特定市场深度微调的“专精型”模型可能比“通用型”模型更具实战价值[4][28] 美股战场(RockAlpha平台)总结 - RockAlpha平台设置了Meme Stock、AI Stock和Classic三个风格迥异的策略赛道,使用10万美元实盘资金,允许最高2倍杠杆,禁止期权交易,所有模型在统一的“Bobby”数据中枢下每5分钟做出决策[5][7][8] - Meme策略区聚焦AMC、GME等高关注度股票,决策依赖短期价格动量和社交媒体情绪,操作激进;AI策略区专注NVDA、TSLA等科技龙头,决策基于行业基本面和关键技术位;Classic策略区配置SPY、GLD等平衡性资产,决策基于宏观经济逻辑和风险对冲[7][9] - 在Meme策略区,GPT-5以+1.43%的正收益脱颖而出,其高度纪律性、严谨技术分析和严格风险管理在普遍亏损的环境中成功控制回撤;国产模型阵营(MiniMax M2, Qwen Max等)回撤控制在-1.21%至-1.95%之间,展现与国际模型同台竞技的实力[10][13] A股战场(港大AI-Trader项目)总结 - 港大AI-Trader项目设立以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为标的的A股战场,初始资金10万元人民币,遵循T+1交易制度和100股整数倍买卖规则,集成Tushare等本地数据源[17] - MiniMax M2以1.41%的绝对回报率(相对基准回报率0.31%)领先,Claude 3.7 Sonnet以3.36%的绝对回报率(相对基准回报率2.26%)获得超额收益;而GPT-5绝对回报率为-3.67%(相对基准回报率-4.77%),DeepSeek Chat v3.1绝对回报率为-0.8%(相对基准回报率-1.9%)[23][27] - Claude 3.7 Sonnet成功进行行业轮动,精准把握A股结构性机会;MiniMax M2分散投资于大盘蓝筹并通过灵活交易获利,最大回撤仅为1.97%;DeepSeek Chat v3.1回撤控制最佳,体现其量化风控优势[22][23][27] 跨市场对比与模型风格分析 - 同一模型在美股和A股的行为存在显著“风格漂移”,例如GPT-5在美股坚守技术位表现出色,在A股则因市场特性差异导致策略短期失灵;模型表现差异与其“出厂家”的基因紧密相关[4][24][28] - GPT-5是纪律严明的技术分析师,在高效美股市场更易发挥;Claude 3.7 Sonnet是深度的市场结构研究者,擅长在复杂市场(如A股)寻找稳健机会;Gemini 2.5 Pro是理性逆向型价值投资者;国产模型MiniMax M2是果断的风险管理者,DeepSeek V3.1是选择性聚焦的成长股投资者[27][28] - AI模型的“投资风格”具有跨市场稳定性,但最终业绩由风格与特定市场环境的匹配度决定,投资AI模型需考虑市场匹配度,不能直接照搬[4][28]
金融工程日报:沪指震荡微跌,光伏产业链下挫、银行股走强-20251112
国信证券· 2025-11-12 22:59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11月12日 金融工程日报 沪指震荡微跌,光伏产业链下挫、银行股走强 市场表现:今日(20251112) 规模指数中上证 50 指数表现较好,板块指数中 上证综指表现较好,风格指数中沪深 300 价值指数表现较好。家电、纺织服 装、石油石化、通信、医药行业表现较好,电新、机械、煤炭、计算机、国 防军工行业表现较差。CAR-T 疗法、保险精选、锂电电解液、糖产业、血液 制品等概念表现较好,培育钻石、超硬材料、光伏逆变器、硅能源、炒股软 件等概念表现较差。 市场情绪:今日收盘时有 77 只股票涨停,有 10 只股票跌停。昨日涨停股票 今日收盘收益为 2.11%,昨日跌停股票今日收盘收益为-1.66%。今日封板率 72%,较前日提升 5%,连板率 32%,较前日提升 3%。 市场资金流向:截至 20251111 两融余额为 25053 亿元,其中融资余额 24872 亿元,融券余额 181 亿元。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为 2.5%,两融交易占市 场成交额比重为 11.4%。 折溢价:20251111 当日 ETF 溢价较多的是光伏 ETF 指数基金,ETF 折价较多 的是创业板综 ETF ...
股指分红点位监控周报:小盘红利领涨,IC及IM主力合约贴水幅度均超10%-20251112
国信证券· 2025-11-12 22:5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股指分红点位测算模型**[12][42] * **模型构建思路**:为准确计算跟踪价格指数的股指期货合约的升贴水情况,必须精细估计指数成分股分红除息导致的指数点位自然滑落,该模型旨在预测从当前时刻到期货合约到期日期间,指数因分红而产生的点数损失[12][4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模型的核心是计算在特定时间窗口(当前日期t至期货到期日T)内,所有成分股分红对指数点位的总影响[42]。具体流程如下[43][46]: * **步骤1**:获取指数成分股及其精确的日度权重。采用中证指数公司每日披露的收盘权重数据,以确保准确性,避免使用历史权重估算带来的偏差[48][49] * **步骤2**:对每只成分股,预测其在时间窗口(t < 除息日 ≤ T)内的分红金额和除息日[45]。具体预测方法如下: * **分红金额预测**:若公司已公布分红金额,则直接采用;若未公布,则需估计。分红金额由净利润乘以股息支付率得到,即 `分红金额 = 净利润 × 股息支付率`[50] * **净利润预测**:若公司已公布年报、快报或业绩预告,则直接采用(业绩预告取上下限均值);若未披露,则采用基于历史净利润分布的动态预测法,将公司分为盈利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分别按历史规律或上年同期利润进行预测[51][53][55] * **股息支付率预测**:若公司去年分红,则采用去年股息支付率;若去年不分红,则采用最近3年平均股息支付率;若从未分红,则默认今年不分红;对预期股息支付率大于100%的情况进行截尾处理[54][56] * **除息日预测**:若公司已公布除息日,则直接采用;若未公布,则根据公司所处分红阶段(预案或决案),结合历史间隔天数(如从预案公告日到除息日的天数)的稳定性进行线性外推预测;若无可靠历史数据,则根据大多数公司分红集中在7月底前的规律,设置默认预测日期(如7月31日、8月31日等)[54][58][59] * **步骤3**:汇总计算指数总分红点数。公式如下[42]: $$分红点数 = \sum_{n=1}^{N} \left( \frac{成分股分红金额}{成分股总市值} \times 成分股权重 \times 指数收盘价 \right)$$ 其中,`N` 为指数成分股数量,求和条件为个股除息日落在时间窗口 (t, T] 内[42] * **模型评价**:该模型对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全年的预测准确度较高,对中证500指数的预测误差稍大但基本稳定;对于股指期货合约的股息点预测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6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股指分红点位测算模型**[64] * **预测误差(2023年)**: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误差基本在5个点左右,中证500指数误差基本在10个点左右[64] * **预测误差(2024年)**: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误差基本在5个点左右,中证500指数误差基本在10个点左右[64] * **股指期货预测准确性(2023年 & 2024年)**:对上证50、沪深300及中证500股指期货当月主力合约的预测股息点与实际股息点相比,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其中上证50和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预测效果最好[6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已实现股息率**[3][18]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分股中,在当年已经完成现金分红的公司,其分红总额相对于指数总市值的比率[3][1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公式如下[18]: $$已实现股息率 = \sum_{i=1}^{N1} \left( \frac{个股已分红金额}{个股总市值} \times 个股权重 \right)$$ 其中,`N1` 表示指数成分股中今年已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18] 2. **因子名称:剩余股息率**[3][18]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分股中,在当年尚未进行现金分红但预计将会分红的公司,其待分红总额相对于指数总市值的比率[3][1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公式如下[18]: $$剩余股息率 = \sum_{j=1}^{N2} \left( \frac{个股待分红金额}{个股总市值} \times 个股权重 \right)$$ 其中,`N2` 表示指数成分股中今年尚未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18] 3. **因子名称:年化升贴水**[4][14] * **因子构建思路**:将股指期货合约价格与经分红调整后的现货指数价格之间的价差,进行年化处理,以标准化比较不同期限合约的升贴水程度[4][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首先计算含分红价差:`含分红价差 = 期货合约收盘价 - (指数收盘价 - 分红点数)` 或等价于 `当前价差 + 分红点数`[14]。然后计算年化升贴水[14]: $$年化升贴水 = \left( \frac{含分红价差}{指数收盘价} \right) \times \left( \frac{365}{到期天数} \right) \times 100\%$$ [1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已实现股息率(截至2025年11月12日)**[3] * **上证50指数**:2.50%[3] * **沪深300指数**:1.99%[3] * **中证500指数**:1.22%[3] * **中证1000指数**:0.93%[3] 2. **剩余股息率(截至2025年11月12日)**[3] * **上证50指数**:0.36%[3] * **沪深300指数**:0.24%[3] * **中证500指数**:0.06%[3] * **中证1000指数**:0.04%[3] 3. **年化升贴水(主力合约,截至2025年11月12日)**[4][14] * **IH主力合约**:3.92%(年化升水)[4][14] * **IF主力合约**:0.38%(年化升水)[4][14] * **IC主力合约**:-10.12%(年化贴水)[4][14] * **IM主力合约**:-14.93%(年化贴水)[4][14]
全球资产配置:周期洞察与战略布局
国信证券· 2025-11-12 22:53
核心观点 - 全球宏观新常态下传统安全资产根基动摇,居民资产配置需新范式,突围之路在于重塑配置广度与深度,以全球视野突破本土市场局限[3][4] - 长期视角下拥抱权益资产与产业浪潮,多周期嵌套体系中长周期依赖时代主线赚取beta收益,短周期利用库存信贷政策变化进行战术配置,股市长期收益高仅需在滞胀后期和衰退前期降低敞口[4] - 企业盈利走向复苏,中美两国引领AI产业,中国重广度美国重深度,三分之一以上国内硬科技企业仍处于成长期,相较美股企业利润率提升空间充足,在泡沫化前2026年依旧看好科技风格重点关注应用端表现[4] - 全球权益市场建议关注基本面优势国别技术性回调后配置时点,债市配置逻辑从追求收益转向追求分散,商品方面黄金长期结构性牛市逻辑不变原油建议低配[4] 时代之变:居民资产配置的新范式 - 全球宏观新常态核心特征包括人口老龄化加大全球经济潜在增速下滑压力导致长期利率中枢低位运行,逆全球化导致国内外通胀走势分化,地缘政治事件动摇对传统储备货币和金融体系信任[6][7][8] - 传统配置框架失效,安全资产范围狭义包括黄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广义涵盖主权债及可抵押政府债券,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下安全资产配置需求升温[9][11][14] -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私营部门供给安全资产断崖式下跌,发达国家主权债信用因财政承压持续衰减,安全资产供给增速与避险需求扩张形成显著背离,供需缺口支撑黄金长牛[15][16][19] - 居民资产配置第一性为实现财务目标和个人生命周期目标,财务目标包括财富最大化风险收益平衡和波动最小化,生命周期目标包括养老医疗子女教育购房资金等[20][21] - 配置突围之路在于从本土到全球突破本土市场局限投资不同经济周期与货币属性市场分散风险,从传统到多元将黄金大宗商品REITs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另类资产纳入组合[22][23][25] - 中国居民资产配置迎来历史性拐点,核心驱动力来自房地产与无风险利率双重变局,房地产市场告别高速增长阶段,资产配置从单一房产驱动转向金融资产加杠杆化房产多元形态,无风险利率下行成为长期趋势[26][27][29][31] - 居民存款搬家遵循推拉力模型框架,推力核心在于降低存款资产相对吸引力政策利率下调导致实际利率转负购买力缩水,拉力核心在于提升风险资产预期吸引力股票基金赚钱效应好及低风险理财替代定存[32][34] - 第八轮存款搬家周期开启于2025年初,特征与历史上股市驱动组最为相似,是居民信心层面关键转变,搬家信号为新增存款除以M2持续回落,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导向存款定期化趋势放缓[35][36][38][40][41][42][43] 洞察之道:多维周期框架与市场监测 - 长周期视角下技术革命是驱动资产百年变迁根本动力,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经历数轮康波周期催生全新主导产业和核心资产,新质生产力语境下重点产业包括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智能电车能源转型及未来产业[46][47][49][50][52] - 中周期维度关注由资本开支和产能更迭驱动约6至8年朱格拉周期,体现不同产业间景气轮动和主线切换,理解核心在于把握产业景气度传导和均值回归,国内经济主导力量从中周期维度发生从地产基建到大消费再到高端制造科技引领的清晰迁移[53][54][56][58][59] - 短周期维度聚焦由库存信贷和政策变化驱动基钦周期,决定未来1至2季度市场方向和交易胜率是战术资产配置核心抓手,周期叠加框架中关注库存周期和产能周期两类指标,库存周期划分为被动去库主动补库被动补库和主动去库四个阶段[62][63][64][65][66][67] - 当前A股处于牛市三阶段中第二阶段爆发期,行情启动后一年迈入第二阶段期间涨幅可观,本轮牛市前期涨幅较历史更温和,市场情绪呈现结构性回暖特征估值预期先行修复但交易活跃度与投资者入场节奏仍显克制尚未出现全面过热迹象[68][69][70][71][72][73][74][75] - 科技是市场主线龙头有弹性,2024年924以来AH科技显著跑赢各自基准,千亿科技巨头在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快速涌现,电子通信年初以来相对全A分别跑赢20.8个百分点和36.2个百分点,涨幅前15科技股合计贡献全A近10%涨幅[76][77][78] - 借鉴最近两轮牛市中期市场风格或阶段性再平衡,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牛市早期科技板块涨幅达113.8%,2014年9月至12月风格转向价值补涨金融地产板块涨幅升至77.5%,2015年初后再次回归科技主线[80][81][82][83] - 红利资产穿越熊牛配置上讲求久久为功,不论以牛市起点2014年熊市起点2022年或震荡偏慢牛环境起点2019年,考虑分红后红利资产长期大幅跑赢全A,红利低波在风险收益比上占优夏普率大于0.6[84][85][86][87][88] 未来之镜:全球比较与长期趋势 - 低利率时期全球主要经济体居民部门资产分布对比显示,法国德国住宅和土地占比较大,美国瑞典非存款类金融资产占比较大,中国英国加拿大金融与非金融资产占比相对均衡,日本偏好持有通货和存款[90][92] - 低利率时期美国家庭整体风险偏好更强增配股票养老金和保险,日本偏好货币及保本型产品2000至2012年居民资金多用于债务偿还2014年后日股长牛居民资金出海动能减弱,德国利率快速降低期间储蓄率下降投资率上升维持低利率期间储蓄率投资率双升[93][94][95] - 日本泡沫破裂后经历长期资产负债表衰退,破局关键在于让实体企业借钱和花钱,杜邦拆解视角下日股ROE强改善直接驱动因素来自内生盈利能力好转下净利率提升,2005年修订公司法股息率中枢系统性抬升2023年3月以来日股长牛受益于交易所引导提高企业价值和资本效率[96][97][98][99][100] - 日本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策略成为有效防御性选择过去20年间整体跑赢7成基金,除高股息外低价股和深度价值也是00年以后长期占优策略弹性层面低价股优于红利,全球利基顶尖公司GNT凭借细分领域全球竞争力和积极全球化战略成功逃离资产负债表衰退陷阱大幅跑赢TOPIX指数[101][102][103][104][105][107][109][110] - 全球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日本作为老龄化最高国家人口结构从金字塔形转变为风筝型,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根据联合国预测将从目前老龄化社会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到2050年处于超老龄社会,这一趋势为银发经济提供稳定需求基础企业投资机会长期且确定[111][112][113][115] - 印度股市长牛根基在于完备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体现多头治理政出一门特征,股市上涨动力源于独特经济基础绕过工业直接发展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维持7%左右出口占比40%以上形成强大外向型经济模式,自由外资流入是长牛重要因素FII净流入与股市回报相关度较好[116][117][118][119][120][121][122] - 越南资本市场升级提供长期利好,富时罗素宣布越南满足所有标准从前沿市场升级为次级新兴市场预计2026年9月生效解锁巨量被动型外资流入,新KRX交易系统已于5月上线为市场升级铺平技术道路[123][124] - 欧洲股市缺乏上行催化剂经济增长停滞和中立央行使其全球配置吸引力持续下降,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年底前降息大门关闭但德国法国经济引擎面临增长困局,2025年至今德国DAX指数录得超过20%涨幅更多是全球流动性宽松下水涨船高[126][127][128]
9 月服装社零同比增长 4.7%, 9月纺织出口同比增长承压:纺织服装 11 月投资策略
国信证券· 2025-11-12 20:19
核心观点 - 纺织服装行业11月投资策略评级为“优于大市”,建议重点关注纺织制造板块的订单修复与困境反转机会,以及品牌服饰中运动户外赛道的结构性增长机遇 [1][3][6][55][56] 行情回顾 - 10月A股纺服板块走势强于大盘,纺织制造表现优于品牌服饰,11月以来板块延续亮眼表现,品牌服饰(+3.4%)表现优于纺织制造(+2.9%)[1][12] - 港股纺服指数10月下跌4.9%弱于大盘,但11月以来由跌转涨 [1][12] - 重点关注公司中11月以来涨幅领先的包括江南布衣(+11.2%)、森马服饰(+8.1%)、赢家时尚(+6.5%)等 [1] 品牌服饰观点 - 社零数据:9月服装社零同比增长4.7%,增速环比增加1.6个百分点 [1][21] - 电商表现:10月电商全品类增速环比均有增加,户外品类增长保持领先,运动服饰/户外服饰/休闲服饰/家纺/个护销售额同比变化分别为0%/+19%/0%/+1%/+2% [1] - 细分品牌高增长:运动服饰中露露乐蒙(+88%)、亚瑟士(+47%)、迪桑特(+35%)增速领先;户外品牌中凯乐石(+55%)、伯希和(+41%)、骆驼(+39%)增长强劲 [1] - 小红书粉丝增长:10月运动户外粉丝增速前三为MAIA(+9.3%)、可隆(+8.8%)、昂跑(+4.9%);休闲时尚粉丝增速前三为ICICLE之禾(+44.6%)、海澜之家(+5.3%)、优衣库(+2.1%)[1] 纺织制造观点 - 宏观层面:10月越南纺织品出口同比-1.0%,鞋类出口同比+0.03%;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速-9.1%,服装/鞋类出口表现不佳,分别同比-16.0%/-21.0% [1][36] - 生产景气度:10月印尼/印度/越南PMI均环比上升,分别+0.8/+1.5/+4.1,均维持在50以上 [1] - 原材料价格:10月内外棉价格分别呈现小幅上涨/下跌态势,+0.7%/-0.9%;11月以来小幅下降,-0.1%/-2.1%;羊毛价格10月环比/同比分别-20.9%/-6.8% [1] - 微观层面:台企代工厂订单能见度提升,对明年一季度展望乐观,关税不确定性逐步淡化,品牌下单节奏趋于正常 [1][49][50][51] 投资建议 - 纺织制造:四季度订单有望修复,建议布局困境反转机会,重点关注申洲国际、华利集团、开润股份等代工制造龙头,以及新澳股份、伟星股份等纺织材料公司 [3][6][55] - 品牌服饰:看好运动户外赛道长期成长性,建议把握品类分化趋势,重点推荐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等运动品牌,以及稳健医疗、海澜之家等非运动品牌 [6][56]
纺织服装 11 月投资策略:9 月服装社零同比增长 4.7%, 10 月纺织出口同比增长承压
国信证券· 2025-11-12 19:56
核心观点 - 报告对纺织服装行业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建议重点关注纺织制造板块的订单修复与困境反转机会,以及品牌服饰中运动户外赛道的结构性增长 [1][6] - 行业数据显示积极信号:9月国内服装社零同比增长4.7%,增速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10月电商渠道户外品类增长领先(同比+19%);关税不确定性淡化,代工厂订单能见度提升,对2026年展望乐观 [1][6][49][50][51] 行情回顾 - A股纺服板块表现强劲:10月走势强于大盘,纺织制造表现优于品牌服饰;11月以来板块延续亮眼表现,品牌服饰与纺织制造分别上涨3.4%和2.9% [1][12] - 港股纺服指数10月下跌4.9%弱于大盘,但11月以来由跌转涨;重点关注公司中,江南布衣(+11.2%)、森马服饰(+8.1%)、赢家时尚(+6.5%)等11月以来涨幅领先 [1] 品牌服饰渠道分析 - 社零数据改善:9月服装社零同比增长4.7%,增速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显示消费需求回暖 [1][21] - 电商表现亮眼:10月电商全品类增速环比增加,户外服饰同比增长19%领先,运动服饰、休闲服饰、家纺、个护同比变化分别为0%、0%、+1%、+2% [1] - 细分品牌高增长:运动服饰中露露乐蒙(+88%)、亚瑟士(+47%)、迪桑特(+35%)增速领先;户外品牌中凯乐石(+55%)、伯希和(+41%)、骆驼(+39%)增长强劲;休闲服饰中地素(+93%)、利郎(+85%)、雪中飞(+49%)快速成长 [1][30] - 社交媒体粉丝增长:10月小红书平台,运动户外粉丝增速前三为MAIA(+9.3%)、可隆(+8.8%)、昂跑(+4.9%);休闲时尚粉丝增速前三为ICICLE之禾(+44.6%)、海澜之家(+5.3%)、优衣库(+2.1%) [1][34] 纺织制造出口分析 - 出口数据承压:受高基数影响,10月中国纺织品出口同比下滑9.1%,服装/鞋类出口表现不佳,分别同比下滑16.0%和21.0%;10月越南纺织品出口同比微降1.0%,鞋类出口同比基本持平(+0.03%) [1][36] - 制造业PMI回升:10月印尼、印度、越南制造业PMI均环比上升,分别增加0.8、1.5、4.1,均维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 [1] - 原材料价格分化:10月内外棉价格分别小幅上涨0.7%和下跌0.9%;11月以来小幅下降,分别下跌0.1%和2.1%;羊毛价格10月环比大幅下降20.9%,同比下跌6.8% [1][47] 重点公司运营与展望 - 台企代工厂订单能见度提升,对2026年展望乐观:儒鸿订单能见度达6个月,2026年首季订单预估准确率已达八成;聚阳预期11月起出货2026年早春新款,营收将逐月回升;威宏因世界杯临近,订单能见度已达明年且Q1已满单 [1][49][50][51] - 产能扩张应对需求:儒鸿加码印尼厂投资(8000万美元);广越将约旦厂定调为重要策略产地;钰齐印尼及越南新厂已进入量产试做阶段 [49][50] 投资建议 - 纺织制造板块:建议布局困境反转机会,重点关注直接受益于关税落地及耐克复苏的申洲国际、华利集团,以及细分赛道龙头开润股份;纺织材料领域关注受益羊毛涨价的新澳股份和接单改善的伟星股份 [6][55] - 品牌服饰板块:看好运动户外赛道长期成长性,重点推荐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非运动品牌建议关注稳健医疗和海澜之家 [6][5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列出了多家重点公司的盈利预测及估值,例如申洲国际2025年预测EPS为4.37元,对应PE为14.4倍;安踏体育2025年预测EPS为4.72元,对应PE为16.3倍 [7][57]
科技浪潮下的港股成长优选:港股成长指数对比研究
国信证券· 2025-11-12 19:53
指数表现与风险收益特征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在近10年夏普比率最高为0.53,卡玛比率最高为0.17,风险调整后回报和回撤控制最优[43]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截至2025年10月累计回报超过50%,在对比指数中表现最优[34]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在2019-2025年市场周期中最大回撤控制相对较浅,抗风险能力突出[51] -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累计收益率长期在-50%左右徘徊,是表现最弱的指数[34]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在2020-2021年中期峰值回报达到170%,但随后快速回落[34] 行业与市值分布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行业分布均衡,覆盖信息技术超40%和医疗保健近15%,有效降低单一行业依赖[57] -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与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行业高度集中,信息技术分别超50%和超30%[57]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呈现中小盘风格,100-500亿元市值成分股数量超20只[62] - 恒生科技指数市值分布均衡,覆盖大中小市值区间,风格适应性较强[62] 市场流动性与规模 - 恒生科技指数跟踪基金规模从2020年85.87亿元增长至2025年2757.32亿元,规模遥遥领先[96]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年初至今日均成交额达889亿元,交易活跃度全面领先[99] - 恒生科技指数策略容量测算约为4300亿元人民币,市场容量较大[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