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

搜索文档
短期纯债基金二季报分析:业绩回暖驱动,数量规模双升
国信证券· 2025-07-24 21: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数量和规模双升,平均杠杆率上升,净值增长率回升;资产配置上债券资产占比最高且回升,券种配置有变化;回报率最高的两只基金重仓金融债和企业债且久期环比下降 [53][54] 按照相关目录总结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基本情况 - 债基个数: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发行在外的短期纯债基金共363只,占全基金市场2.80%;二季度发行17只,较去年同期回升 [1][9] - 债基规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已披露半年报的短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2345亿元和10770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增加2002亿元和1536亿元;平均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37亿元和32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回升6.2亿元和4.7亿元 [1][10] - 杠杆率:2025年二季度末,整体法口径下短期纯债基金平均杠杆率为1.15,较上季度末上升0.04;平均法口径下平均杠杆率为1.15,较上季度末上升0.03 [1][14] - 净值增长率: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单季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66%,较上季度回升;披露业绩的336只基金中,335只净值增长率为正,占比99.7%,较上季度上升;二季度净值增长率主要分布在[0,1)和[1,2)之间,占比分别为92.9%和6.5% [1][20]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资产配置 - 大类资产配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债券资产占比97.9%,较上季度回升0.5%;买入返售资产占0.9%,较上季度回落0.4%;银行存款和其他资产分别占0.7%和0.5%,占比分别较上季度变化0.0%和 - 0.1% [2][26] - 券种配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主要持仓债券类型为利率债、金融债(剔除政金)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分别占债券总资产的14.0%、19.2%和62.8%,同业存单、资产支持证券和其他债券分别占3.3%、0.4%和0.3%;相较于上季度末,利率债、金融债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占比分别变化1.0%、3.8%和 - 4.8%,同业存单占比变化 - 0.1%,其他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占比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2][29] 2025年二季度表现优异的基金分析 - 净值回报第一本季度久期下降,重仓企业债和金融债:A基金二季度久期、杠杆均环比下降,净值增长率为1.36%;主要配置企业债、金融债、政策性金融债,少量配置国债,各类型债券配置变动较小;二季度末久期从3.5下降到2.5,杠杆率从133.2%降至124.1% [38] - 净值增长第二本季度维持高杠杆,重仓金融债和企业债:B基金二季度久期环比下降,但采用激进杠杆策略,净值增长率为1.30%;主要配置金融债、企业债、政策性金融债以及少量同业存单,并小幅增配金融债至57.1%;杠杆率从137.7%小幅抬升至139.9%,贴近监管上限;二季度久期从3.6回落至3.0 [46]
宁波银行(002142):2025 年半年度快报点评:业绩增速回升,资产质量稳定
国信证券· 2025-07-24 21: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波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业绩增速回升、资产质量稳定 与一季报相比变化不大 目前拨备覆盖率较高有助于维持业绩增长稳定性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92/316/341亿元 同比增速7.6%/8.4%/7.8%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 同比增长7.9% 增速较一季报回升2.3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增长8.2% 增速较一季报回升2.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8% 比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1][2] 资产规模 - 2025年二季度末资产总额3.4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1.0% 同比增长14.4%;贷款总额1.6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3.4%;存款总额2.08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3.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2200亿元 较年初增长5.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 [1] 资产质量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不良贷款率0.76% 较年初和一季度末均持平;拨备覆盖率374% 较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 环比一季度末回升4个百分点 整体保持平稳 [2] 投资建议 -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92/316/341亿元 同比增速7.6%/8.4%/7.8%;摊薄EPS为4.27/4.64/5.0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4/5.9/5.4x PB为0.78/0.71/0.64x 2025年动态股息率估计为3.6%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1,585|66,631|71,269|76,960|84,139| |(+/-%)|6.4%|8.2%|7.0%|8.0%|9.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535|27,127|29,193|31,645|34,100| |(+/-%)|10.7%|6.2%|7.6%|8.4%|7.8%| |摊薄每股收益(元)|3.75|3.95|4.27|4.64|5.01| |总资产收益率|0.99%|0.92%|0.87%|0.83%|0.80%| |净资产收益率|15.5%|14.2%|13.5%|13.1%|12.8%| |市盈率(PE)|7.3|6.9|6.4|5.9|5.4| |股息率|2.2%|3.3%|3.6%|3.9%|4.2%| |市净率(PB)|1.02|0.86|0.78|0.71|0.64|[4]
金融工程日报:指低开高走站上3600点,海南概念领涨、多板块轮番拉升-20250724
国信证券· 2025-07-24 21:36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该报告主要涉及市场表现、情绪指标和资金流向的统计分析,但未提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或因子构建。以下是可提取的核心量化指标及其计算方式: 量化指标与计算方式 1. **封板率指标** - 构建思路:反映涨停股的封板稳定性[17] - 计算公式: $$封板率=\frac{最高价涨停且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最高价涨停的股票数}$$ - 测试结果:当日封板率73%(较前日提升24%)[17] 2. **连板率指标** - 构建思路:衡量涨停股的连续性[17] - 计算公式: $$连板率=\frac{连续两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昨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 - 测试结果:当日连板率31%(较前日提升4%)[17] 3. **大宗交易折价率** - 构建思路:反映大资金交易溢价水平[26] - 计算公式: $$折价率=\frac{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当日成交份额的总市值}-1$$ - 测试结果:近半年平均折价率5.81%,当日5.01%[26] 4. **股指期货年化贴水率** - 构建思路:量化期现价差水平[28] - 计算公式: $$年化贴水率=\frac{基差}{指数价格} \times \frac{250}{合约剩余交易日数}$$ - 测试结果:当日中证1000贴水率7.51%(70%分位点)[28] 指标回测效果 1. **封板率指标** - 近期趋势:近一个月呈现波动上升[17] 2. **连板率指标** - 近期趋势:近一个月小幅提升[17] 3. **大宗交易折价率** - 历史水平:近半年日均折价率5.81%[26] 4. **股指期货贴水率** - 分位水平:中证500贴水率6.55%(60%分位点)[28] 注:报告未涉及多因子模型、复合因子或模型评价内容,以上均为基于市场行为的单指标统计方法[17][26][28]
短期纯债基金二季报分析:绩回暖驱动,数量规模双升
国信证券· 2025-07-24 19: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业绩回暖,数量与规模双升;资产配置上债券资产占比回升,券种中金融债和利率债配置占比上升;回报率最高的两只基金重仓金融债和企业债且久期环比下降 [1][2][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基本情况 - 债基个数: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发行在外的短期纯债基金共363只,占全基金市场2.80%;二季度发行17只,较去年同期回升 [1][9] - 债基规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已披露半年报的短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2345亿元和10770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增加2002亿元和1536亿元;平均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37亿元和32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回升6.2亿元和4.7亿元;老基金中,长城短债A净资产增加最多,达83.6亿元 [1][10] - 杠杆率:2025年二季度末,整体法口径下短期纯债基金平均杠杆率为1.15,较上季度末上升0.04;平均法口径下为1.15,较上季度末上升0.03 [1][14] - 净值增长率: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单季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66%,较上季度回升;披露业绩的336只基金中,335只净值增长率为正,占比99.7%,较上季度上升;净值增长率主要分布在[0,1)和[1,2)之间,占比分别为92.9%和6.5% [1][20]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资产配置 - 大类资产配置:二季度末,债券资产占比97.9%,较上季度回升0.5%;买入返售资产占0.9%,较上季度回落0.4%;银行存款和其他资产分别占0.7%和0.5%,占比分别较上季度变化0.0%和 -0.1% [2][26] - 券种配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利率债、金融债(剔除政金)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分别占债券总资产的14.0%、19.2%和62.8%,同业存单、资产支持证券和其他债券分别占3.3%、0.4%和0.3%;与上季度末相比,利率债、金融债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占比分别变化1.0%、3.8%和 -4.8%,同业存单占比变化 -0.1%,其他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占比基本持平;持仓占比较高的细分券种中,中票、短融、金融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分别占债券资产30.5%、24.8%、19.2%、11.9%,企业债、同业存单等占比较小;与上季度末相比,中票、短融等占比有不同变化 [2][29][31] 2025年二季度表现优异的基金分析 - 净值回报第一本季度久期下降,重仓企业债和金融债:A基金二季度净值增长率为1.36%,久期从3.5降至2.5,杠杆率从133.2%降至124.1%,主要配置企业债、金融债等,各类型债券配置变动较小 [38] - 净值增长第二本季度维持高杠杆,重仓金融债和企业债:B基金二季度净值增长率为1.30%,久期从3.6回落至3.0,杠杆率从137.7%小幅抬升至139.9%,主要配置金融债、企业债等,并小幅增配金融债至57.1% [46]
利率变局中的攻守之道:浮息债全解
国信证券· 2025-07-24 17: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浮息债投资思路可从绝对价值、相对价值考量和未来利率走势判断 投资价值方面 未来市场收益率下行浮息债大概率上涨 上行则大概率下跌 和固息债相比熊市抗跌 牛市偏弱 三个月内LPR利率下调 LPR浮息债价值相对较低 DR007保持稳定或上行 市场利率平稳 DR007浮息债价值相对较高 [384][385][388] 各部分内容总结 浮息债历史变迁及现状 - 历史变迁方面 1995年进出口银行发行首只定存浮息债 近30年发行规模呈波动上升 经历三轮扩张与调整 近三年缩量明显 基准利率从单一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走向多元 政策性银行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交替主导 发行期限从高度集中7 - 10年到逐步分散再到重新集中2 - 3年 [29][35][41][50][65] - 现状方面 截至2024年底 浮息债存量5008亿元 占全部债券余额0.3% 按债券品种存量前三为政策银行债、ABS和非金融企业信用债 按基准利率存量前三为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DR007和5年期贷款基础利率 期限集中于2 - 3年 [78] 浮息债估值方法 - 估值原理以现金流贴现法为基础 难点在于未来各期票息预测和贴现利率选择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非含权、非提前还本浮动利率债券有特定估值方式 但该方式假设基准利率估值日后不变 未反映市场对未来利率预期 更精确模型会用远期利率替代静态利率 [106][109][112] - 从估值公式分析 基准利率上升理论上导致债券价值下跌 反之上升 且估值日距重置日越久 债券价值受利率变动影响越大 期限点差△y也会影响贴现利率与基准利率相对变动关系 基准利率不变时 △y走扩债券价格下跌 收窄则上升 [139][144] 浮息债的相对价值考察 - 通过案例计算对比 基准利率上调时 浮息债与固息债价格均下跌 但浮息债跌幅小于固息债 选取样本债券对比 加息周期浮息债跌幅小于固息债 降息周期浮息债表现逊色于固息债 [162][175][180] 浮息债的绝对价值考察 - 考察两只以DR007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历史走势 国开债和DR007利率波动分7种情形 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反向变化时 浮息债价值变动方向明确 同向变化时变动方向无法确定 走平时价值中枢稳定 [197][204][269] 当前浮息债所隐含的未来降息路径 - 选取活跃农发浮息债和浮息国开债模拟未来现金流 得出未来3年1年期LPR走势 未来两年稳步下降 2027年4月降至2.8% 随后上升 2027年底升至3.1% 浮息国开债与浮息农发债隐含降息和加息节奏基本一致 但国开债降息速度更快 隐含降息预期更强 [293][319][339] 浮息债投资价值思考 - 一年LPR基准浮息债现金流现值与1Y LPR波动区间和降息加息早晚有关 下半年浮息债配置价值或不及固息债 DR007浮息债通过情景分析 综合来看当前配置价值或不及固息债 [352][353][382]
民士达(833394):二季度净利同环比提升,芳纶纸需求持续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7-24 15: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二季度营收及净利同环比提升,芳纶纸需求持续增长,核心产品芳纶纸竞争力增强,募投项目投产,市场拓展与技术创新并进,国产替代进程或加速 [1][5][8]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27.9%),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42.3%) [1][8] - 2025年二季度营收1.22亿元(同比+28.4%,环比+6.4%),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35.8%,环比+6.3%) [1][8] - 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41.0%(同比+2.3pct,环比+1.3pct),净利率25.9%(同比+2.3pct,环比-0.4pct) [1][8] - 2025年二季度总费用率11.7%(同比-1.4pct,环比+3.4pct) [1][8] - 2025年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44亿元(同比+86.70%),现金流状况改善 [1][8] 产品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芳纶纸营收2.27亿元(同比+22.76%),占总营收95.45%,毛利率41.91%(同比+4.09pct) [1][10] - 新能源汽车领域拳头产品YT510W增速超40%,变压器、蜂窝芯材等领域带动销量增长,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1][10] - 2025年上半年,复合材料业务营收0.10亿元(同比+1185.27%),毛利率2.85%(同比+30.59pct) [1][10] 募投项目 - 募投新型功能纸基材料项目如期投产,达产后芳纶纸理论产能将由3000吨提升至4500吨 [2][14] - 该项目吨纸能耗较老产线降低12% [2][14] 市场与技术 - 海外市场营收0.52亿元(同比+10.71%),占总营收21.79%,引入外籍销售人才,深化“铁三角”营销模式 [2][14] - 上半年新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间位芳纶纸”获评“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航空航天蜂窝芯材用芳纶纸”入选“山东省低空领域重点产品名单” [2][14] 盈利预测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8/1.70/2.00亿元,对应EPS为0.94/1.16/1.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4.6/36.2/30.7X [3][15] 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0|408|507|613|713| |(+/-%)|20.7%|19.8%|24.2%|21.1%|16.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2|101|138|170|200| |(+/-%)|28.7%|23.1%|37.3%|23.3%|17.7%| |每股收益(元)|0.56|0.69|0.94|1.16|1.37| |EBIT Margin|19.5%|24.0%|28.4%|28.9%|29.3%| |净资产收益率(ROE)|12.7%|14.0%|17.0%|18.3%|18.7%| |市盈率(PE)|75.4|61.3|44.6|36.2|30.7| |EV/EBITDA|72.4|53.0|37.2|30.8|26.6| |市净率(PB)|9.58|8.60|7.58|6.61|5.74| [4]
周大福(01929):同店销售进一步改善向好,季内定价黄金首饰双位数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7-24 14: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4 - 6月经营数据,整体零售值同比降1.9%,环比1 - 3月降幅改善;中国(不含港澳台)市场零售值降3.3%,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其他市场增7.8% [4][6] - 同店方面,中国(不含港澳台)市场同店销售降3.3%,降幅较1 - 3月收窄9.9pct;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其他市场同店销售增2.2%,较1 - 3月显著改善 [4][6] - 产品销售结构上,中国(不含港澳台)市场定价黄金产品销售同比增20.8%,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增0.5%;还推出高级珠宝系列 [4][6] - 门店方面,贯彻强化单店效益规划,季度内净关店307家,期末门店总数6337家,强化新形象门店建设 [4][9] - 产品端投入研发设计,加强高毛利定价产品布局;渠道端优化门店结构和建设新形象门店提振单店销售;6月发行88亿港元可转股债券增强长期竞争力;维持2026 - 2028财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优于大市”评级 [5][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 - 2023 - 2027E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7695、7582、6000、6600、7260 [15] - 2023 - 2027E应收款项分别为6838、4273、4647、5087、5473 [15] - 2023 - 2027E存货净额分别为64647、55417、63225、66875、71180 [15]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79182、67274、73874、78564、83916 [15] - 2023 - 2027E固定资产分别为4527、3618、3841、4103、4403 [15] - 2023 - 2027E无形资产及其他分别为1281、1097、1222、1388、1598 [15] - 2023 - 2027E投资性房地产均为3967(2024 - 2027),2023年为3417 [15] - 2023 - 2027E长期股权投资分别为412、569、759、856、1005 [15]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88819、76524、83663、88878、94888 [15] - 2023 - 2027E短期借款及交易性金融负债分别为25281、19692、23245、24201、25875 [15] - 2023 - 2027E应付款项分别为2639、2606、2016、2206、2371 [15] - 2023 - 2027E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29600、25830、28168、30831、33142 [15] - 2023 - 2027E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57520、48128、53429、57238、61388 [15] - 2023 - 2027E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分别为3342、0、0、0、0 [15] - 2023 - 2027E其他长期负债分别为1211、1003、1337、1722、2164 [15] - 2023 - 2027E长期负债合计分别为4553、1003、1337、1722、2164 [15]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62073、49131、54766、58959、63552 [15] - 2023 - 2027E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1031、968、987、999、1017 [15] - 2023 - 2027E股东权益分别为25715、26425、27910、28920、30319 [15] - 2023 - 2027E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分别为88819、76524、83663、88878、94888 [15] 利润表(百万港元)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08713、89656、94232、103143、110979 [15]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86428、63201、67303、73629、79152 [15] - 2023 - 2027E销售费用分别为9513、8697、9436、10361、11138 [15] - 2023 - 2027E管理费用分别为3837、3843、4334、4707、5035 [15] - 2023 - 2027E财务费用分别为888、706、825、917、967 [15] - 2023 - 2027E投资收益分别为0、0、 - 3000、 - 2950、 - 2900 [15]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8474、7917、10021、11289、12531 [15] - 2023 - 2027E利润总额分别为8728、7917、10021、11289、12531 [15] - 2023 - 2027E所得税费用分别为2121、1928、2503、2771、3086 [15] - 2023 - 2027E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108、0、73、93、116 [15]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499、5916、7425、8414、9328 [15] 现金流量表(百万港元)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6499、5916、7425、8414、9328 [15] - 2023 - 2027E资产减值准备均为0 [15] - 2023 - 2027E折旧摊销分别为2119、2026、687、712、744 [15] - 2023 - 2027E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均为0 [15] - 2023 - 2027E财务费用分别为888、706、825、917、967 [15] - 2023 - 2027E营运资本变动分别为 - 5710、7235、 - 6101、 - 852、 - 1773 [15] - 2023 - 2027E其它分别为17、0、9、19、17 [15]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925、15185、2029、8286、8317 [15] - 2023 - 2027E资本开支分别为0、 - 1068、 - 1036、 - 1139、 - 1253 [15] - 2023 - 2027E其它投资现金流分别为39、0、0、0、0 [15]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93、 - 1225、 - 1225、 - 1237、 - 1402 [15] - 2023 - 2027E权益性融资均为0 [15] - 2023 - 2027E负债净变化分别为1854、 - 3342、0、0、0 [15] - 2023 - 2027E支付股利、利息分别为 - 5498、 - 5194、 - 5940、 - 7404、 - 7929 [15] - 2023 - 2027E其它融资现金流分别为270、2999、3553、956、1674 [15] - 2023 - 2027E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7018、 - 14073、 - 2386、 - 6448、 - 6255 [15] - 2023 - 2027E现金净变动分别为 - 4000、 - 113、 - 1582、600、660 [15] - 2023 - 2027E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分别为11695、7695、7582、6000、6600 [15]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66、0.60、0.75、0.85、0.95 [15] - 2023 - 2027E每股红利分别为0.56、0.53、0.60、0.75、0.80 [15] - 2023 - 2027E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61、2.68、2.83、2.93、3.07 [15] - 2023 - 2027E ROIC分别为13%、21%、21%、21%、22% [15] - 2023 - 2027E ROE分别为25%、22%、27%、29%、31% [15]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20%、30%、29%、29%、29% [15] - 2023 - 2027E EBIT Margin分别为8%、16%、14%、14%、14% [15] - 2023 - 2027E EBITDA Margin分别为10%、18%、15%、15%、15% [15] - 2023 - 2027E收入增长分别为15%、 - 18%、5%、9%、8% [15] - 2023 - 2027E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1%、 - 9%、26%、13%、11% [15]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65%、67%、67%、68% [15] - 2023 - 2027E息率分别为4.2%、3.9%、4.5%、5.6%、6.0% [15]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20.2、22.2、17.7、15.6、14.1 [15] - 2023 - 2027E P/B分别为4.8、4.6、4.4、4.2、4.0 [15] - 2023 - 2027E EV/EBITDA分别为18、无、11、13、12 [15] - 2023 - 2027E企业自由现金流分别为0、18718、3422、9620、9516 [15] - 2023 - 2027E权益自由现金流分别为0、17841、6357、9883、10462 [15]
浮息债全解:利率变局中的攻守之道
国信证券· 2025-07-24 13: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浮息债投资需判断未来利率走势,市场收益率下行浮息债大概率上涨,上行则大概率下跌,与固息债相比熊市抗跌、牛市偏弱 [177] - 三个月内LPR利率下调,LPR浮息债价值相对较低;DR007保持稳定或上行、市场利率平稳,DR007浮息债价值相对较高 [177] 各部分总结 中国浮息债历史变迁 - 1995年进出口银行发行首只定存浮息债“95进出51”,近30年发行规模波动上升,历经三轮扩张与调整,近三年缩量明显 [11][14] - 基准利率从单一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走向多元,2020年LPR利率浮息债成主流,2023年DR系列浮息债占比达42% [20][27] - 政策性银行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交替主导,2022年以来政策性银行债重新成为主要品种 [34][41] - 发行期限从高度集中7 - 10年到逐步分散,再到近年集中于2 - 3年 [46][51] 中国浮息债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浮息债存量5008亿元,占全部债券余额0.3%,存量前三品种为政策银行债、ABS和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基准利率前三为1年期LPR、DR007和5年期LPR [54] - 按发行期限划分,浮息债存量前三为2 - 3年、10年以上和7 - 10年 [55] - 不同债券品种有不同主要基准利率,政策银行债以1年LPR和DR007为主,ABS以5年LPR为主,非金融企业信用债以SHIBOR为主 [58] 浮息债估值方法 - 以现金流贴现法(DCF)为基础,难点在于未来各期票息预测和贴现利率选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估值方法核心是未来现金流贴现,但有基准利率不变的隐含假设 [63][64][68] - 基准利率变动影响债券价值,上升导致债券价值下跌,下降则上升,且估值日距重置日越久影响越大;期限点差∆y也会影响债券价格,需结合基准利率观察 [77][80] 浮息债的相对价值考察 - 加息周期中浮息债跌幅小于固息债,降息周期中浮息债表现略逊色于固息债,过去几年降息周期LPR浮息债持有收益率低于固息债 [94] 浮息债的绝对价值考察 - 考察两只DR007浮息债,国开债和DR007利率波动分7种情形,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反向变化时浮息债价值变动方向明确,同向变化时无法确定,走平时价值中枢稳定 [101][134] 浮息债所隐含的未来降息路径 - 通过模拟活跃农发和浮息国开债现金流,得出未来3年1年期LPR先降后升,国开债隐含降息速度更快、预期更强 [154][162] 浮息债投资价值思考 - 下半年1Y LPR下降幅度大概率高于当前浮息债隐含值,下半年浮息债配置价值或不及固息债 [167] - 对DR007浮息债情景分析,综合来看当前配置价值或不及固息债 [175]
中长期纯债基金季报分析:业绩回暖,规模大幅增加
国信证券· 2025-07-24 1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金发行热度环比回升,规模、杠杆率、净值增长率均环比上升,债券资产配置增加,增配金融债和企业债,回报率最高的两只基金分别采取短久期和超长久期策略获较好回报 [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金基本情况 - 二季度债基发行数量及规模环比增加,截止2025年二季度末,发行在外中长期纯债基金2405只,占全基金市场18.5%,二季度发行105只,发行份额570亿,与去年同期比回落 [1][9] - 债基规模环比回升,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已披露半年报的中长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80150亿元和65234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增加4099亿元和2890亿元,平均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39亿元和31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回升1.5亿元和1.0亿元,老基金中1392只实现净资产规模正增长,东方臻宝纯债净资产增加最多为129亿元 [10] - 平均杠杆率环比上升,2025年二季度末,整体法口径下中长期纯债基金平均杠杆率为1.23,较上季度末上升0.01,平均法口径下为1.20,较上季度末上升0.02 [14] - 净值增长率环比回升,2025年二季度债券市场收益率震荡,10年国债收益率在1.62%-1.81%之间运行,二季度末收于1.65%,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单季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98%,较上季度回升,披露业绩的2084只基金中2083只净值增长率为正,占比99.8%,主要分布在[0,1)和[1,2)之间,占比分别为56.8%和40.9% [16][18] 2025年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金资产配置 - 二季度债券资产配置增加,截止2025年二季度末,中长期纯债基金总资产为80150亿元,债券资产78339亿元,占比97.7%,较上季度回升0.3%,银行存款占1.0%,较上季度回落0.1%,买入返售资产和其他资产分别占0.9%和0.4%,占比分别较上季度变化-0.3%和0.2% [24] - 二季度增配了金融债和企业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中长期纯债基金主要持仓债券类型为利率债、金融债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分别占债券总资产的49.6%、22.3%和23.6%,较上季度末,利率债占比变化-0.4%,金融债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占比分别变化0.3%和0.2%,同业存单和其他债券占比分别变化-0.1%和0.1%,资产支持证券占比与上季度基本持平,持仓占比较高的细分券种中金融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和中票占债券资产的比重分别变化0.3%、-1.8%、-0.1%和0.5%,国债、短融、同业存单和其他债券分别变动1.3%、-0.2%、-0.1%和0.1% [25][28] 2025年二季度表现优异的基金分析 - 净值回报榜首灵活择时,最新持仓短久期,A基金净值增长率4.6%,二季度大幅减配超长期国债,依旧重仓国债占比约85.3%,较上季度减配约10%,增加政金债配置至14.7%,久期从13.9年大幅回落至1.6年,前五大重仓券集中度高且久期较短,市值合计占资产总规模的89.8%,前四大重仓券为2年以下国债,第五大重仓券为10年期国开债,4月初开始切换持仓 [37][42][43] - 净值回报第二小幅换仓,拉长久期,B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4%,采用拉长久期策略,集中于国债和政金债,二季度增配国债至85.6%,政金债配置比例从33.6%回落至14.4%,久期从16.1年拉长至20.0年,前五大重仓券集中度高,集中于长久期利率债,市值合计占资产总规模的89.1%,前五大重仓中有四只为30年期国债,第三大重仓券为20年期政金债,4月15日左右开始切换持仓 [46][48][52]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724
国信证券· 2025-07-24 09:34
报告核心观点 - 各行业有不同发展态势与投资机会,如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有潜力,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核电装备前景好,食品饮料行业白酒持仓比例下降大众品略有增持,汽车行业关注新品与财报行情,计算机行业AI应用发展良好,金融工程各领域有不同数据表现与分析[8][11][15][19][24] 行业与公司 医药生物 -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化学制药领涨,生物制药拟收购礼新医药加强技术与创新能力,推荐关注创新药板块及相关公司[8][9][10] 电力设备新能源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核电装备大有可为,建议关注相关公司[11] 食品饮料 - 2025年二季度食品饮料行业持仓比例下降但维持超配,白酒板块持仓比例下降大众品板块略有增持,部分个股持仓有变化[11][12][13][14] 汽车 - 6月汽车产销数据良好,关注新品上市与财报行情,中长期关注自主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增量零部件机遇,推荐相关公司[15][17][19] 计算机 - AI模型能力提升成本降低,智能体技术完善产品密集发布,商业化用量增长国产模型亮眼,C端和B端应用有不同发展特点[19][20][21] 科达利 - 二季度业绩稳步增长机器人业务加速布局,维持盈利预测和评级[22] 特变电工 - 国家能源局开展煤矿产能核查煤炭行业或迎盈利修复,上调盈利预测和维持评级[23] 金融工程 公募FOF基金 - 2025年二季度全市场FOF产品规模增加,不同类型FOF有不同收益,统计了配置最多的基金、增配基金、配置数量最多的基金经理和股票投资情况[24][25][26] 股指分红点位监控 - 统计各指数成分股分红进度、行业股息率、已实现及剩余股息率和股指期货升贴水情况[27][28] 金融工程日报 - 介绍市场表现、情绪、资金流向、折溢价等情况[28][29][30] 市场数据 商品期货 - 展示黄金、白银、原油等商品期货收盘价和涨跌幅[33] 国内重要信息披露 - 公布11月PPI、CPI等数据[34] 非流通股解禁 - 列出近期非流通股解禁明细[5][35][36] 全球证券市场统计 - 展示道琼斯、德国DAX等指数最新收盘价和涨跌幅等数据[37] 资金流入流出 - 列出A股和港股资金流入流出前十情况[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