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信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降幅收窄-20250725
国信证券· 2025-07-25 17:33
周度观察 - 截至2025年7月19日当周,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 -0.2,指数B为50.4,降幅较上期收窄[1][13] 高技术制造业跟踪 - 6 - 氨基青霉烷酸价格220元/千克,与上周持平;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液晶显示器报91.04,与上周持平[2][15] - 丙烯腈价格8050元/吨,较上周下降100元/吨;晶圆价格2.67美元/片,较上周下降0.01美元/片;六氟磷酸锂价格4.93万元/吨,较上周下降0.05万元/吨[2][15] - 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1.5690美元,较上周上升0.061美元[2][15] -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涉及完善政府定价等三方面内容[2][15] -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将布局总体设计等业务,建设技术研发和资本运作平台[3][16] 基础数据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2.80%,社零总额当月同比4.80%,出口当月同比5.90%,M2为8.30%[6] 风险提示 -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或致指标失灵;经济和产业政策干预;经济增速下滑[4][28]
政府债周报:国债净融资边际放缓-20250725
国信证券· 2025-07-25 17: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展示了基础数据,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 2.80,社零总额当月同比为 4.80,出口当月同比为 5.90,M2 为 8.30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府债净融资情况 - 第 29 周(7/14 - 7/20)净融资 2086 亿,第 30 周(7/21 - 7/27)3036 亿;截至第 29 周累计 8.4 万亿,超去年同期 4.5 万亿,主因置换隐债专项债错位和国债发行较快 [1][7] 国债净融资及广义赤字情况 - 国债第 29 周净融资 582 亿,第 30 周 107 亿;截至第 29 周累计 3.8 万亿,进度 57.5%,超五年同期 [1][8] - 国债净融资 + 新增地方债发行第 29 周 2472 亿,第 30 周 2394 亿;截至第 29 周广义赤字累计 6.7 万亿,进度 56.6% [1][7] 地方债净融资情况 - 地方债第 29 周净融资 1505 亿,第 30 周 2929 亿;截至第 29 周累计 4.6 万亿,超去年同期 2.8 万亿 [1][10] 新增一般债情况 - 新增一般债第 29 周 276 亿,第 30 周 233 亿;2025 年地方赤字 8000 亿,截至第 29 周累计 4941 亿,进度 61.8%,超去年同期 [2][11][13] 新增专项债情况 - 新增专项债第 29 周 1614 亿,第 30 周 2054 亿;2025 年安排 4.4 万亿,截至第 29 周累计 2.4 万亿,进度 54.3%,超去年同期 [2][15] - 特殊新增专项债已发行 7170 亿,7 月至今 2522 亿,占新增专项债 41%,8000 亿额度或三季度发行完毕 [15] - 土地储备专项债已发行 2558 亿,截至 7 月 6 日,全国披露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项目覆盖 4343 块宗地,资金规模 4897 亿元 [15] 特殊再融资债情况 - 特殊再融资债第 29 周 0 亿,第 30 周 119 亿;截至第 29 周累计 1.8 万亿,发行进度 91% [2][32] 城投债情况 - 城投债第 29 周净融资 -124 亿,第 30 周预计 -390 亿;截至本周余额约 10.3 万亿 [2][34]
亚翔集成(603929):重大项目有序衔接,后续增长动能明确
国信证券· 2025-07-25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后续增长动能明确,联电新加坡项目收入确认完毕,VSMC 项目有序衔接,盈利能力持续优化但受汇兑损失短期扰动,预收款保障未来收入确定性且拟派发中期分红,市场低估其海外业务持续性,未来估值修复空间可观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H1 实现营业收入 16.8 亿元,同比 -41%,归母净利润 1.61 亿元,同比 -32%;Q2 营收 8.5 亿元,同比 -52%,净利润 0.79 亿元,同比 -34%,收入与利润短期承压因上年同期联电新加坡项目集中施工,本期新项目处准备阶段 [1][8] - 2025H1 新加坡市场收入 9.87 亿元,同比 -18.1%,占比 58%,联电项目剩余收入上半年确认完毕,VSMC 项目开始贡献收入;国内市场收入 6.56 亿元,同比 -60.4%,受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影响 [1][10] 盈利能力 - 2025H1 毛利率提升至 16.9%,同比提升 5.9pct,净利率 9.56%,同比提升 1.2pct;2025H1 财务费用 0.2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0.48 亿元,源于新加坡分公司美元定期存款汇兑损失增加 [2][12] 现金流与分红 - 2025H1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8.8 亿元,收现比 145%,在手合同负债余额 11.0 亿元,高于 2023 年联电新加坡项目启动初期水平,预收款保障后续收入加速兑现确定性 [2][18] - 拟派发中期分红,分红总额 2.13 亿元,股利支付率 133%,当前年化股息率约 5.5%,充沛现金流与低资本开支支撑高分红持续性 [2][22] 投资建议 -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预测 2025 - 2027 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4.77/8.16/7.13 亿元,每股收益 2.24/3.83/3.34 元,同比 -25.0%/+71.1%/-12.7% [3][23]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201|5,381|4,570|6,369|5,871| |(+/-%)|5.3%|68.1%|-15.1%|39.4%|-7.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87|636|477|816|713| |(+/-%)|90.6%|121.7%|-25.0%|71.1%|-12.7%| |每股收益(元)|1.34|2.98|2.24|3.83|3.34| |EBIT Margin|10.1%|10.9%|11.1%|13.7%|12.8%| |净资产收益率(ROE)|20.1%|34.8%|24.8%|35.0%|28.0%| |市盈率(PE)|26.3|11.9|15.8|9.2|10.6| |EV/EBITDA|29.2|16.4|19.1|12.2|14.0| |市净率(PB)|5.29|4.13|3.92|3.24|2.96| [4]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725
国信证券· 2025-07-25 09: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宏观与策略、行业与公司、金融工程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对浮息债、中长期和短期纯债基金、周大福、民士达等公司进行研究,还涉及市场走势、资金流向等内容,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和前景展望[3][6][9] 宏观与策略 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 中国浮息债市场呈波动上升,经历三轮扩张与调整,基准利率多元,细分品种交替主导,期限由集中到分散再集中,2024年底主要分布于政策性银行债等,基准利率以LPR和DR为主,期限集中在2 - 3年[6] - 我国浮息债规模偏小,2024年底存量5201亿元,占全部债券余额0.3%,按品种前三为政策银行债等,按基准利率前三为1年期LPR等[6] - 浮息债估值以现金流贴现法为基础,难点在于预测未来票息和选择贴现利率,外汇交易中心简化了估值公式[7] - 基准利率变动与债券价值反向,期限点差也影响债券价值,需结合基准利率观察,浮息债熊市抗跌、牛市偏弱[7] - 浮息国开债与农发债隐含降息节奏先降后升,国开债降息速度更快、预期更强,下半年预计有10 - 20BP降息幅度,1Y LPR下降幅度大概率高于浮息债隐含值[8] 固定收益专题研究 中长期纯债基金季报分析 - 2025年二季度末有2405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占全基金市场18.5%,二季度发行105只、份额570亿,较去年同期回落[9] - 二季度末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80150亿元和65234亿元,较上季度增加4099亿元和2890亿元,平均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回升1.5亿元和1.0亿元[9][10] - 二季度末整体法和平均法口径下平均杠杆率分别为1.23和1.20,较上季度上升0.01和0.02,二季度单季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98%,较上季度回升[10] - 债券资产占比97.7%,较上季度回升0.3%,银行存款等占比有相应变化,主要持仓债券类型为利率债等,各类型占比有不同变化[10][11] - 回报率最高两只基金采取不同久期策略,重仓国债和政金债,二季度分别获3.4%和4.6%净值回报[11] 短期纯债基金二季报分析 - 2025年二季度末有363只短期纯债基金,占全基金市场2.80%,二季度发行17只,较去年同期回升[12] - 二季度末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2345亿元和10770亿元,较上季度增加2002亿元和1536亿元,平均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回升6.2亿元和4.7亿元[12] - 二季度末整体法和平均法口径下平均杠杆率均为1.15,较上季度上升0.04和0.03,二季度单季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66%,较上季度回升[12][13] - 二季度债券资产占比97.9%,较上季度回升0.5%,买入返售资产等占比有相应变化,主要持仓债券类型为利率债等,各类型占比有不同变化[13] - 回报率最高两只基金重仓金融债和企业债,二季度末久期环比下降,二季度分别获1.36%和1.30%净值回报[13] 行业与公司 周大福(01929.HK) - 2025年4 - 6月整体零售值同比降1.9%,环比改善,中国(不含港澳台)市场零售值同比降3.3%,中国香港等市场同比增7.8%[15] - 中国(不含港澳台)市场同店销售降幅收窄,中国香港等市场同店销售显著改善,定价黄金产品等销售增长,季度内净关店307家并强化新形象门店建设[15] - 公司产品端加强研发设计,渠道端优化门店结构,6月发行88亿港元可转股债券增强竞争力,维持公司盈利预测和“优于大市”评级[16] 民士达(833394.BJ) - 2025年二季度营收及净利同环比提升,上半年营收2.37亿元、归母净利润0.63亿元,业绩增长得益于芳纶纸需求增长等因素[16] - 核心产品芳纶纸营收2.27亿元,占总营收95.45%,毛利率提升,应用领域增长,复合材料业务增长迅速[17] - 募投新型功能纸基材料项目如期投产,芳纶纸理论产能将提升,吨纸能耗降低,市场拓展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18] - 维持公司盈利预测和“优于大市”评级[19] 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日报 - 2025年7月24日市场全线上涨,中证500指数等表现较好,消费者服务等行业表现好,海南自贸港等概念表现好[19] - 收盘时有78只股票涨停、2只跌停,昨日涨停和跌停股票今日有相应收益,封板率和连板率较前日提升[20] - 截至2025年7月23日两融余额为19358亿元,两融余额和交易占比情况,当日部分ETF有溢价或折价,大宗交易有成交金额和折价率情况[20][21] - 当日部分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有年化升水或贴水率情况,近一周部分股票被较多机构调研,2025年7月24日龙虎榜数据显示部分股票有机构专用席位和陆股通资金流入流出情况[21][22] 市场数据 商品期货 - 黄金收盘价782.82、跌0.75%,白银收盘价9381.00、跌0.60%等多种商品期货有相应收盘价和涨跌幅[24] 本月国内重要信息披露 - 2024年11月PPI为 - 2.9%、CPI为99.4%等多项经济数据有本期、上期和上年同期数据[25] 近期非流通股解禁明细 - 西南证券等多只股票有解禁数量、流通股增加比例和上市日期等信息[26][27] 全球证券市场统计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等多个指数有最新收盘价、不同时间段涨跌幅和波动率等数据[28] A股和港股资金流入流出前十 - A股部分股票资金流入流出数据无数据,港股部分股票有资金流入流出金额[30][31]
短期纯债基金二季报分析:业绩回暖驱动,数量规模双升
国信证券· 2025-07-24 21: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数量和规模双升,平均杠杆率上升,净值增长率回升;资产配置上债券资产占比最高且回升,券种配置有变化;回报率最高的两只基金重仓金融债和企业债且久期环比下降 [53][54] 按照相关目录总结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基本情况 - 债基个数: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发行在外的短期纯债基金共363只,占全基金市场2.80%;二季度发行17只,较去年同期回升 [1][9] - 债基规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已披露半年报的短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2345亿元和10770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增加2002亿元和1536亿元;平均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37亿元和32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回升6.2亿元和4.7亿元 [1][10] - 杠杆率:2025年二季度末,整体法口径下短期纯债基金平均杠杆率为1.15,较上季度末上升0.04;平均法口径下平均杠杆率为1.15,较上季度末上升0.03 [1][14] - 净值增长率: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单季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66%,较上季度回升;披露业绩的336只基金中,335只净值增长率为正,占比99.7%,较上季度上升;二季度净值增长率主要分布在[0,1)和[1,2)之间,占比分别为92.9%和6.5% [1][20]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资产配置 - 大类资产配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债券资产占比97.9%,较上季度回升0.5%;买入返售资产占0.9%,较上季度回落0.4%;银行存款和其他资产分别占0.7%和0.5%,占比分别较上季度变化0.0%和 - 0.1% [2][26] - 券种配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主要持仓债券类型为利率债、金融债(剔除政金)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分别占债券总资产的14.0%、19.2%和62.8%,同业存单、资产支持证券和其他债券分别占3.3%、0.4%和0.3%;相较于上季度末,利率债、金融债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占比分别变化1.0%、3.8%和 - 4.8%,同业存单占比变化 - 0.1%,其他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占比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2][29] 2025年二季度表现优异的基金分析 - 净值回报第一本季度久期下降,重仓企业债和金融债:A基金二季度久期、杠杆均环比下降,净值增长率为1.36%;主要配置企业债、金融债、政策性金融债,少量配置国债,各类型债券配置变动较小;二季度末久期从3.5下降到2.5,杠杆率从133.2%降至124.1% [38] - 净值增长第二本季度维持高杠杆,重仓金融债和企业债:B基金二季度久期环比下降,但采用激进杠杆策略,净值增长率为1.30%;主要配置金融债、企业债、政策性金融债以及少量同业存单,并小幅增配金融债至57.1%;杠杆率从137.7%小幅抬升至139.9%,贴近监管上限;二季度久期从3.6回落至3.0 [46]
宁波银行(002142):2025 年半年度快报点评:业绩增速回升,资产质量稳定
国信证券· 2025-07-24 21: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波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业绩增速回升、资产质量稳定 与一季报相比变化不大 目前拨备覆盖率较高有助于维持业绩增长稳定性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92/316/341亿元 同比增速7.6%/8.4%/7.8%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 同比增长7.9% 增速较一季报回升2.3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增长8.2% 增速较一季报回升2.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8% 比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1][2] 资产规模 - 2025年二季度末资产总额3.4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1.0% 同比增长14.4%;贷款总额1.6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3.4%;存款总额2.08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3.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2200亿元 较年初增长5.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 [1] 资产质量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不良贷款率0.76% 较年初和一季度末均持平;拨备覆盖率374% 较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 环比一季度末回升4个百分点 整体保持平稳 [2] 投资建议 -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92/316/341亿元 同比增速7.6%/8.4%/7.8%;摊薄EPS为4.27/4.64/5.0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4/5.9/5.4x PB为0.78/0.71/0.64x 2025年动态股息率估计为3.6%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1,585|66,631|71,269|76,960|84,139| |(+/-%)|6.4%|8.2%|7.0%|8.0%|9.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535|27,127|29,193|31,645|34,100| |(+/-%)|10.7%|6.2%|7.6%|8.4%|7.8%| |摊薄每股收益(元)|3.75|3.95|4.27|4.64|5.01| |总资产收益率|0.99%|0.92%|0.87%|0.83%|0.80%| |净资产收益率|15.5%|14.2%|13.5%|13.1%|12.8%| |市盈率(PE)|7.3|6.9|6.4|5.9|5.4| |股息率|2.2%|3.3%|3.6%|3.9%|4.2%| |市净率(PB)|1.02|0.86|0.78|0.71|0.64|[4]
金融工程日报:指低开高走站上3600点,海南概念领涨、多板块轮番拉升-20250724
国信证券· 2025-07-24 21:36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该报告主要涉及市场表现、情绪指标和资金流向的统计分析,但未提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或因子构建。以下是可提取的核心量化指标及其计算方式: 量化指标与计算方式 1. **封板率指标** - 构建思路:反映涨停股的封板稳定性[17] - 计算公式: $$封板率=\frac{最高价涨停且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最高价涨停的股票数}$$ - 测试结果:当日封板率73%(较前日提升24%)[17] 2. **连板率指标** - 构建思路:衡量涨停股的连续性[17] - 计算公式: $$连板率=\frac{连续两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昨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 - 测试结果:当日连板率31%(较前日提升4%)[17] 3. **大宗交易折价率** - 构建思路:反映大资金交易溢价水平[26] - 计算公式: $$折价率=\frac{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当日成交份额的总市值}-1$$ - 测试结果:近半年平均折价率5.81%,当日5.01%[26] 4. **股指期货年化贴水率** - 构建思路:量化期现价差水平[28] - 计算公式: $$年化贴水率=\frac{基差}{指数价格} \times \frac{250}{合约剩余交易日数}$$ - 测试结果:当日中证1000贴水率7.51%(70%分位点)[28] 指标回测效果 1. **封板率指标** - 近期趋势:近一个月呈现波动上升[17] 2. **连板率指标** - 近期趋势:近一个月小幅提升[17] 3. **大宗交易折价率** - 历史水平:近半年日均折价率5.81%[26] 4. **股指期货贴水率** - 分位水平:中证500贴水率6.55%(60%分位点)[28] 注:报告未涉及多因子模型、复合因子或模型评价内容,以上均为基于市场行为的单指标统计方法[17][26][28]
短期纯债基金二季报分析:绩回暖驱动,数量规模双升
国信证券· 2025-07-24 19: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业绩回暖,数量与规模双升;资产配置上债券资产占比回升,券种中金融债和利率债配置占比上升;回报率最高的两只基金重仓金融债和企业债且久期环比下降 [1][2][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基本情况 - 债基个数: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发行在外的短期纯债基金共363只,占全基金市场2.80%;二季度发行17只,较去年同期回升 [1][9] - 债基规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已披露半年报的短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2345亿元和10770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增加2002亿元和1536亿元;平均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37亿元和32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回升6.2亿元和4.7亿元;老基金中,长城短债A净资产增加最多,达83.6亿元 [1][10] - 杠杆率:2025年二季度末,整体法口径下短期纯债基金平均杠杆率为1.15,较上季度末上升0.04;平均法口径下为1.15,较上季度末上升0.03 [1][14] - 净值增长率: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单季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66%,较上季度回升;披露业绩的336只基金中,335只净值增长率为正,占比99.7%,较上季度上升;净值增长率主要分布在[0,1)和[1,2)之间,占比分别为92.9%和6.5% [1][20] 2025年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资产配置 - 大类资产配置:二季度末,债券资产占比97.9%,较上季度回升0.5%;买入返售资产占0.9%,较上季度回落0.4%;银行存款和其他资产分别占0.7%和0.5%,占比分别较上季度变化0.0%和 -0.1% [2][26] - 券种配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利率债、金融债(剔除政金)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分别占债券总资产的14.0%、19.2%和62.8%,同业存单、资产支持证券和其他债券分别占3.3%、0.4%和0.3%;与上季度末相比,利率债、金融债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占比分别变化1.0%、3.8%和 -4.8%,同业存单占比变化 -0.1%,其他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占比基本持平;持仓占比较高的细分券种中,中票、短融、金融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分别占债券资产30.5%、24.8%、19.2%、11.9%,企业债、同业存单等占比较小;与上季度末相比,中票、短融等占比有不同变化 [2][29][31] 2025年二季度表现优异的基金分析 - 净值回报第一本季度久期下降,重仓企业债和金融债:A基金二季度净值增长率为1.36%,久期从3.5降至2.5,杠杆率从133.2%降至124.1%,主要配置企业债、金融债等,各类型债券配置变动较小 [38] - 净值增长第二本季度维持高杠杆,重仓金融债和企业债:B基金二季度净值增长率为1.30%,久期从3.6回落至3.0,杠杆率从137.7%小幅抬升至139.9%,主要配置金融债、企业债等,并小幅增配金融债至57.1% [46]
利率变局中的攻守之道:浮息债全解
国信证券· 2025-07-24 17: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浮息债投资思路可从绝对价值、相对价值考量和未来利率走势判断 投资价值方面 未来市场收益率下行浮息债大概率上涨 上行则大概率下跌 和固息债相比熊市抗跌 牛市偏弱 三个月内LPR利率下调 LPR浮息债价值相对较低 DR007保持稳定或上行 市场利率平稳 DR007浮息债价值相对较高 [384][385][388] 各部分内容总结 浮息债历史变迁及现状 - 历史变迁方面 1995年进出口银行发行首只定存浮息债 近30年发行规模呈波动上升 经历三轮扩张与调整 近三年缩量明显 基准利率从单一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走向多元 政策性银行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交替主导 发行期限从高度集中7 - 10年到逐步分散再到重新集中2 - 3年 [29][35][41][50][65] - 现状方面 截至2024年底 浮息债存量5008亿元 占全部债券余额0.3% 按债券品种存量前三为政策银行债、ABS和非金融企业信用债 按基准利率存量前三为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DR007和5年期贷款基础利率 期限集中于2 - 3年 [78] 浮息债估值方法 - 估值原理以现金流贴现法为基础 难点在于未来各期票息预测和贴现利率选择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非含权、非提前还本浮动利率债券有特定估值方式 但该方式假设基准利率估值日后不变 未反映市场对未来利率预期 更精确模型会用远期利率替代静态利率 [106][109][112] - 从估值公式分析 基准利率上升理论上导致债券价值下跌 反之上升 且估值日距重置日越久 债券价值受利率变动影响越大 期限点差△y也会影响贴现利率与基准利率相对变动关系 基准利率不变时 △y走扩债券价格下跌 收窄则上升 [139][144] 浮息债的相对价值考察 - 通过案例计算对比 基准利率上调时 浮息债与固息债价格均下跌 但浮息债跌幅小于固息债 选取样本债券对比 加息周期浮息债跌幅小于固息债 降息周期浮息债表现逊色于固息债 [162][175][180] 浮息债的绝对价值考察 - 考察两只以DR007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历史走势 国开债和DR007利率波动分7种情形 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反向变化时 浮息债价值变动方向明确 同向变化时变动方向无法确定 走平时价值中枢稳定 [197][204][269] 当前浮息债所隐含的未来降息路径 - 选取活跃农发浮息债和浮息国开债模拟未来现金流 得出未来3年1年期LPR走势 未来两年稳步下降 2027年4月降至2.8% 随后上升 2027年底升至3.1% 浮息国开债与浮息农发债隐含降息和加息节奏基本一致 但国开债降息速度更快 隐含降息预期更强 [293][319][339] 浮息债投资价值思考 - 一年LPR基准浮息债现金流现值与1Y LPR波动区间和降息加息早晚有关 下半年浮息债配置价值或不及固息债 DR007浮息债通过情景分析 综合来看当前配置价值或不及固息债 [352][353][382]
民士达(833394):二季度净利同环比提升,芳纶纸需求持续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7-24 15: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二季度营收及净利同环比提升,芳纶纸需求持续增长,核心产品芳纶纸竞争力增强,募投项目投产,市场拓展与技术创新并进,国产替代进程或加速 [1][5][8]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27.9%),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42.3%) [1][8] - 2025年二季度营收1.22亿元(同比+28.4%,环比+6.4%),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35.8%,环比+6.3%) [1][8] - 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41.0%(同比+2.3pct,环比+1.3pct),净利率25.9%(同比+2.3pct,环比-0.4pct) [1][8] - 2025年二季度总费用率11.7%(同比-1.4pct,环比+3.4pct) [1][8] - 2025年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44亿元(同比+86.70%),现金流状况改善 [1][8] 产品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芳纶纸营收2.27亿元(同比+22.76%),占总营收95.45%,毛利率41.91%(同比+4.09pct) [1][10] - 新能源汽车领域拳头产品YT510W增速超40%,变压器、蜂窝芯材等领域带动销量增长,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1][10] - 2025年上半年,复合材料业务营收0.10亿元(同比+1185.27%),毛利率2.85%(同比+30.59pct) [1][10] 募投项目 - 募投新型功能纸基材料项目如期投产,达产后芳纶纸理论产能将由3000吨提升至4500吨 [2][14] - 该项目吨纸能耗较老产线降低12% [2][14] 市场与技术 - 海外市场营收0.52亿元(同比+10.71%),占总营收21.79%,引入外籍销售人才,深化“铁三角”营销模式 [2][14] - 上半年新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间位芳纶纸”获评“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航空航天蜂窝芯材用芳纶纸”入选“山东省低空领域重点产品名单” [2][14] 盈利预测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8/1.70/2.00亿元,对应EPS为0.94/1.16/1.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4.6/36.2/30.7X [3][15] 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0|408|507|613|713| |(+/-%)|20.7%|19.8%|24.2%|21.1%|16.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2|101|138|170|200| |(+/-%)|28.7%|23.1%|37.3%|23.3%|17.7%| |每股收益(元)|0.56|0.69|0.94|1.16|1.37| |EBIT Margin|19.5%|24.0%|28.4%|28.9%|29.3%| |净资产收益率(ROE)|12.7%|14.0%|17.0%|18.3%|18.7%| |市盈率(PE)|75.4|61.3|44.6|36.2|30.7| |EV/EBITDA|72.4|53.0|37.2|30.8|26.6| |市净率(PB)|9.58|8.60|7.58|6.61|5.7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