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

搜索文档
太极股份(002368):25H1扭亏为盈 AI+信创加速驱动增长
银河证券· 2025-09-01 19:4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3]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归母净利润964.67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1.59亿元大幅改善 [3] - 营业收入37.82亿元 同比增长44.69% 单季度Q2营收23.85亿元 同比增长150.51% [3] - "一体两翼三引擎"战略进展顺利 聚焦行业数智化、产品产业化和服务平台化 [3] - 信创领域签约近20亿元合同 覆盖重庆、江西、江苏等多省市党政客户 [3] - 子公司电科金仓营收1.5亿元 同比增长66.11% 保持党政领域领先优势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3.6/4.33亿元 同比增长46.2%/28.7%/20.3% [3] 财务表现 - 整体毛利率22.79% 同比下降3.81个百分点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4年-2.07亿元改善至2025年预计14.68亿元 [5] - 2025年预计EPS 0.45元 对应PE 51倍 2027年预计EPS 0.69元 对应PE 33倍 [3][6]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3.65%提升至2027年预计7.22% [6] 业务板块分析 - 政务板块营收15.21亿元 占比40.23% 同比增长31.92% [3] - 企业板块营收17.44亿元 占比46.13% 同比增长52.51% [3] - 云与服务领域营收4.92亿元 同比增长22.75% [3] - 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平台V2.0" 完善太极云产品和服务 [3] 技术发展 - 深度参与中国电科"小可"大模型和智能体"极智"研发 [3] - 通过AI赋能打造新一代融合数据库产品 [3] - 成功签约中国移动、中国海油、一汽奔腾等行业头部客户 [3] 增长驱动因素 - 信创产业加速落地提供稳定增长动力 [3] - AI赋能数据库产品升级迭代 [3] - 重点行业业务稳步恢复 [3] - 在手订单饱满 项目交付和确认收入速度加快 [3]
中国中铁(601390):海外合同增速快,新藏和川藏铁路受益
银河证券· 2025-09-01 19:05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核心观点 - 海外合同增速达51.6%表现亮眼 新藏铁路和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持续推进使公司受益 [4] - 2025H1铁路业务营收1415.14亿元同比增长6.14% 装备制造收入137.53亿元同比增长14.39%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6/296.12/313.75亿元 对应增速2.42%/3.68%/5.95%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5125.02亿元同比下降5.88% 归母净利润118.27亿元同比下降17.17% [4] - 毛利率8.53%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 净利率2.57%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796.3亿元 去年同期为-693.32亿元 [4] 业务构成 - 基建营收4362.46亿元同比下降7.78% 其中铁路业务实现逆势增长 [4] - 境外营收369.7亿元同比增长8.34% 境外新签合同1248.7亿元同比增长51.6% [4] - 房地产营收156.14亿元同比增长7.83% 设计咨询营收89.11亿元同比下降0.60% [4] 订单情况 - 2025H1新签合同11086.9亿元同比增长2.8% 其中境内新签合同9838.2亿元同比下降1.2% [4] - 铁路业务新签合同1512.3亿元同比增长12.4% 公路业务新签合同497.8亿元同比下降14.3% [4] - 市政业务新签合同748.2亿元同比增长5.5% 房建业务新签合同3653亿元同比下降17.1%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1349.88/11830.65/12647.08亿元 增速-2.18%/4.24%/6.90% [1] - 预计毛利率10.15%/10.18%/10.08% 摊薄EPS 1.15/1.20/1.27元 [1] - 对应PE估值4.92/4.75/4.48倍 当前股价5.68元 [1][2] 资产负债 - 2025E流动资产10765.35亿元 现金2229.16亿元 应收账款1853.55亿元 [5] - 预计资产负债率从77.39%降至73.83% ROE从7.86%降至7.19% [6] - 总资产周转率0.52-0.56 应收账款周转率5.26-6.12 [6]
心脉医疗(688016):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25Q2业绩边际改善,海外业务引领增长
银河证券· 2025-09-01 17:05
投资评级 - 维持现有评级 [1] 核心财务预测 - 营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1206.33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2105.39百万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20% [5][8] - 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4年502.10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879.82百万元 年增速均超20% [5][8] - 毛利率稳定在70%-72%区间 2027年预计达71.97% [5][8] - 摊薄EPS从2024年4.07元提升至2027年7.14元 [5][8] - PE估值从2024年26.66倍下降至2027年15.21倍 显示成长性消化估值 [5][8] 资产负债表表现 - 现金储备充沛 从2024年2170.60百万元增至2027年3107.28百万元 [7] - 应收账款2025年预计186.39百万元 较2024年209.76百万元有所下降 [7] - 无形资产持续增长 从2024年440.25百万元增至2027年765.56百万元 [7] - 资产负债率保持低位 2027年预计10.97% [8] - 流动比率始终高于7 显示强劲短期偿债能力 [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改善 从2024年373.60百万元增至2027年878.26百万元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主要因资本支出增加 2027年预计-262.43百万元 [7] - 现金净增加额由2024年-894.27百万元转为正增长 2027年预计386.48百万元 [7] 盈利能力指标 - ROE持续提升 从2024年13.24%增长至2027年16.69% [8] - ROIC同步改善 从2024年10.89%提升至2027年16.37% [8] - 净利率稳定在41%以上 2027年预计41.79% [8] - EBITDA从2024年617.75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1072.14百万元 [8] 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逐步提升 2027年预计达0.38 [8] - 应收账款周转率2025年预计7.37 较2024年6.74有所改善 [8] - 每股经营现金从2024年3.03元增至2027年7.13元 [8]
ESG策略周度报告:本周ESG整合策略有所回撤-20250901
银河证券· 2025-09-01 16:14
核心观点 - ESG整合策略在报告期内出现回撤 其中ESG筛选策略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3.88% ESG舆情整合策略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为-4.15% [1][2] ESG筛选策略表现 - 策略采用2023年12月8日报告构建的筛选方法 结合ESG增量风险信息和马科维兹资产组合理论 [2][5] - 截至2025年8月29日当周下跌1.17% 相对沪深300指数2.71%的涨幅 超额收益为-3.88% [2][5] - 最近一个月总回报2% 相对总回报-8% 最大涨幅4% 最大跌幅-2% 夏普比例2.99 [2][5] - 成立以来总回报76% 相对总回报60% 年化平均回报24% 年化平均超额回报19% [8] - 最近一年总回报28% 最大涨幅35% 最大跌幅-8% 年化波动率17% [8] - Beta系数0.53 Alpha值21% 信息比率72.34 [8] ESG舆情整合策略表现 - 策略采用2025年2月28日报告构建的整合方法 结合ESG舆情增量风险信息和马科维兹理论 [2][9] - 截至2025年8月29日当周下跌1.44% 相对基准沪深300指数2.71%的涨幅 超额收益为-4.15% [2][9] - 最近一个月总回报0.14% 相对总回报-10% 最大涨幅3% 最大跌幅-3% 夏普比例0.02 [2][9] - 成立以来总回报120% 相对总回报104% 年化平均回报35% 年化平均超额回报31% [11] - 最近一年总回报44% 最大涨幅52% 最大跌幅-7% 年化波动率19% [11] - Beta系数0.49 Alpha值32% 信息比率98.26 [11] 策略绩效指标说明 - 年化收益采用260个交易日计算 反映理论收益率 [14] - 相对回报计算策略总回报与基准总回报的差值 [14] - Alpha衡量实际风险回报与预期风险回报的差额 Beta衡量对市场变动的敏感度 [14] - 下行风险代表单位主动风险带来的超额收益 [14] - 夏普比率衡量单位风险下的超额收益 索提诺比率衡量单位下行风险获得的超额回报 [14][15] - 跟踪误差为策略收益率与基准收益率差异的标准差 [14]
2025年8月PMI分析:PMI为何回升?
银河证券· 2025-08-31 14:26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2025年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1] 供需状况 - 生产指数为50.8%(前值50.5%),新订单指数为49.5%(前值49.4%),供需双升但缺口扩大至1.3个百分点[2]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前值47.1%),出口商因政策调整存在"抢出货"行为[2] - 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上升6.3%,纺织服装(+33.5pct)、汽车制造(+10.8pct)等行业出口指数显著上行[2] 价格动态 - 出厂价格指数上涨0.8pct至49.1%,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8pct至53.3%,价差扩大至4.2个百分点[3] - 线材价格上涨4.05%至3342元/吨,纯碱期货价格上涨3.93%至1296元/吨[3] 库存与采购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6pct至46.8%,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3pct至48%,采购量指数上升0.9pct至50.4%[4]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上升0.5pct至50.8%,小型企业微升0.2pct至46.6%,中型企业下降0.6pct至48.9%[5] 非制造业表现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1.5pct至49.1%,服务业指数上升0.5pct至50.5%[1][5]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55%[5] 政策与风险 - 经济仍需政策支持,需关注国内政策时滞及海外经济衰退风险[6][7] - 未来政策可能聚焦服务消费领域,如文旅、数字消费和"人工智能+消费"[7]
沪农商行(601825):存款成本优化显效,中期分红比例提升
银河证券· 2025-08-31 13:5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深耕上海 区位优势突出 科技金融特色优势明显 零售金融和轻资本转型成效加速释放 资产质量稳健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注重增强股东回报 [4] - 结合公司基本面和股价弹性 维持推荐评级 2025-2027年BVPS分别为13.68元/14.61元/15.57元 对应当前股价PB分别为0.64X/0.60X/0.56X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同比-3.4% 扣非营收同比+0.38% 归母净利润同比+0.6% 较Q1提升 年化加权平均ROE 11.11% 同比-0.78pct [4] - Q2单季营收同比+0.76% 净利同比+0.86% 增速逐季提升 [4] - 2025H1利息净收入同比-5.45% 净息差1.39% 较年初-11BP 测算单季年化息差边际企稳 [4] - 生息资产收益率较年初下行32BP 计息负债成本率较年初-22BP 存款付息率-21BP [4] - 非息收入同比+2.19% 中收同比-4.08%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5.33% [4] 业务发展 - 贷款较年初+2.51% 对公贷款较年初+5.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年初+6.62% 普惠贷款较年初+5.47% 绿色贷款较年初+3.22% 制造业贷款较年初+3.28% [4] - 零售贷款较年初-1.69% 按揭贷款较年初+1.89% 消费经营贷降幅扩大 [4] - 存款较年初+3.44% 公司存款+8.74% 个人存款+3.5% 定期存款占比较年初+1.18pct至64.57% [4] - 代理业务收入同比+1.85% 零售AUM较年初稳增3.99% [4] - 投资收益高增44.6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69.39% [4] 资产质量与资本 - 不良贷款率0.97% 环比持平 关注类贷款占比1.77% 环比+28BP [4] - 对公不良率较年初-8BP 房地产不良率-30BP至0.85% [4] - 零售不良率较年初+18BP至1.50% 普惠贷款不良率1.92% 与年初持平 [4] - 拨备覆盖率336.55% 环比-2.72pct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52% 环比+16BP [4] 股东回报 - 2025年中期分红率33.14% 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 [4]
多重利好驱动下,恒生科技逆势上扬
银河证券· 2025-08-31 11:10
作为一名拥有10年投资银行从业经验的资深研究分析师,我对这份策略研报进行了深入研读,以下是我的总结: 核心观点 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在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恒生科技指数在整体市场表现分化的背景下逆势上扬,报告对港股市场持总体震荡向上的展望,并建议关注中报超预期、政策利好及高股息等板块的投资机会[1][2][39]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表现 - 报告期内(8月25日至8月29日)全球主要股指涨跌互现,港股三大指数表现显著分化:恒生指数下跌1.03%至25077.62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7%至5674.31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46%至8947.79点[2][4] - 行业层面呈现"4涨7跌"格局:材料(+7.22%)、日常消费(+1.29%)和信息技术(+1.21%)涨幅居前;金融(-2.6%)、医疗保健(-2.11%)和房地产(-2.08%)跌幅较大[2][5] - 二级行业中,有色金属、半导体、硬件设备、建材和食品饮料表现突出,而国防军工、交通运输、家庭用品、银行和医疗设备与服务表现较弱[2][13] 资金流动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达3573.82亿港元,较上周增加769.17亿港元[2][12] - 沽空活动同步增加:日均沽空金额415.63亿港元,较上周增加92.28亿港元,沽空占比微升0.02个百分点至11.63%[2][12] -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本周累计净买入221.72亿港元,较上周增加42.68亿港元,重点流入阿里巴巴-W(56.93亿港元)、美团-W(49.93亿港元)和腾讯控股(42.23亿港元)[2][12][14] 估值与风险偏好 - 恒生指数估值:PE为11.35倍(较上周降1.68%),PB为1.16倍(较上周降2.86%),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3%和80%分位数水平[2][18]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PE为21.23倍,PB为3.12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18%和66%分位数水平[2][18] - 风险溢价:相对10年期美债的风险溢价率为4.58%,处于3年滚动均值-1.93倍标准差,为2010年以来8%分位;相对10年期中国国债的风险溢价率为6.97%,处于均值-1.56倍标准差,为2010年以来57%分位[2][20][24] - AH股溢价指数上升2.18点至127.51,处于2014年以来35%分位数水平[2][27]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海外经济环境 - 美国经济数据强劲:二季度实际GDP年化修正值环比增3.3%,高于预期值3.1%和初值3%[2][37] - 通胀压力持续:二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修正值环比增2.5%,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升2.9%,为2025年2月以来新高[2][37] - 劳动力市场稳健: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9万人,低于预期23万人[2][37] 国内经济状况 - 工业企业利润改善: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降幅较6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收窄[2][38] -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增长:利润由6月份下降0.9%转为增长18.9%,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2][38] - 国有企业经营趋稳:1-7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与上年持平,较上半年同比下降0.2%有所改善[2][38] 投资建议 报告建议关注三大投资方向: 1) 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港股中报业绩表现好于预期的板块有望补涨[2][39] 2) 政策利好增多或持续发酵的板块,如AI产业链、"反内卷"行业、消费行业等[2][39] 3) 高股息标的,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提供稳定回报[2][39] 行业与公司动态 科技板块 - 英伟达2026财年Q2业绩亮眼:营收467.4亿美元(同比+56%),净利润264.2亿美元(同比+59%),Q3营收指引540亿美元(±2%),高于市场预期的527.6亿美元[10] - 政策支持加强: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支持AI芯片创新与软件生态培育[10] - 苹果新品发布:计划2025年9月推出iPhone17系列及重大软件更新[10] 有色金属行业 - 避险需求推动:特朗普免职美联储理事引发政治干预担忧,投资者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9] - 货币政策预期:美联储理事沃勒预计9月降息25个基点,未来3-6个月继续降息进程,刺激金价走强[9] 房地产政策 - 上海出台楼市新政: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单身按家庭执行限购政策,绿色建筑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15%,房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房[11] 医药行业 - 关税政策风险:特朗普考虑对进口药品征收高达250%的关税,声称将把美国药品价格下调1400%至1500%[11]
携程集团-S(09961):国际业务增速可观,短期营销投入小幅影响盈利能力
银河证券· 2025-08-29 21:05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2][3][8] 核心财务预测 - 营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53,294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79,930百万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4.5% [8]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从2024年17,067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23,341百万元,2025年增速放缓至3.48%后回升至17.97% [8] - 经调整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从2024年18,041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25,433百万元,增速分别为4.11%、16.48%、16.25% [2] - 每股收益(EPS)预计从2024年26.10元增长至2027年32.71元,经调整EPS从26.39元增长至37.21元 [2][8] 业务板块表现 - 住宿预订业务2025年2Q25预计营收6,225百万元,同比增长21.2%,环比增长12.3%,营收占比提升至41.9% [6] - 交通票务业务2025年2Q25预计营收5,397百万元,同比增长10.8%,环比下降0.4%,营收占比下降至36.4% [6] - 旅游度假业务2025年2Q25预计营收1,079百万元,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13.9%,营收占比7.3% [6] - 其他业务2025年2Q25预计营收1,471百万元,同比增长31.0%,环比增长7.3%,营收占比9.9% [6]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预计维持在81%以上,2027年提升至82.5% [8] - 销售净利率预计从2024年32.02%逐步调整至2027年29.20% [8] - ROE预计稳定在11%左右,2027年微升至11.48% [8] - ROIC预计从2024年9.12%提升至2027年10.11% [8] 财务健康状况 - 现金及等价物预计从2024年48,439百万元大幅增长至2027年194,273百万元 [7] - 净负债比率预计从2024年-6.18%改善至2027年-85.09%,显示强劲净现金地位 [8] - 流动比率预计从2024年1.51提升至2027年3.63,偿债能力显著增强 [8] - 资产负债率预计从2024年40.85%下降至2027年33.96% [8] 估值指标 - P/E比率预计从2024年20.69倍调整至2027年16.87倍,经调整P/E从19.51倍下降至13.84倍 [2][8] - P/B比率预计从2024年2.59倍下降至2027年1.94倍 [8] - EV/EBITDA预计从2024年17.94倍显著下降至2027年7.75倍 [8] 市场数据 - 股票代码9661,H股收盘价552港币,总股本7.14亿股,流通市值3,939亿港币 [3] - 恒生指数参考点位24,998.82 [3]
北交所日报-20250829
银河证券· 2025-08-29 18:15
核心观点 - 北证50指数表现强劲 当日上涨1.28%收于1574.25点 最高触及1604.60点[3] - 北交所整体成交额322.95亿元 较上周日均417.01亿元水平有所回落[3] - 市场估值达53.88倍市盈率 显著高于创业板的42.90倍但低于科创板的69.26倍[3] 市场表现 - 北证50开盘1557.53点 振幅3.02% 最终收涨1.28%[3] - 横向对比显示创业板指涨幅达2.23% 科创50下跌1.71% 呈现分化格局[3] - 换手率保持5.27%的活跃水平 流通市值5551.05亿元占总市值61.1%[3] 行业表现 - 美容护理行业领涨达3.7% 国防军工和电力设备分别上涨3.0%和2.4%[3] - 通信行业跌幅居前达3.0% 环保和电子行业分别下跌2.1%和1.8%[3] - 计算机行业估值高达193.6倍市盈率 轻工制造和社会服务紧随其后[3][13] 个股表现 - 荣亿精密以29.95%涨幅领跑 德瑞锂电和捷众科技涨幅超15%[3][8] - 成交额前三为贝特瑞9.53亿元 戈碧迦7.94亿元 曙光数创6.96亿元[3] - 换手率榜首舜宇精工达45.6% 巴兰仕和荣亿精密均超30%[3] 估值分析 - 机械设备 国防军工和基础化工行业估值相对较低[3] - 曙光数创市盈率高达629.81倍 智新电子和中航泰达跌幅超7%[3][10] - 电力设备龙头贝特瑞市值294.12亿元 市盈率32.11倍低于板块平均水平[3][8]
三花智控(002050):主业竞争优势显著新业务是市场热点
银河证券· 2025-08-29 17:4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2/27/22倍 [6][5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62.63亿元(同比+18.91%) 归母净利润21.10亿元(同比+39.31%)超预期 [6][7] - 中期分红0.12元/股 分红率达中期净利润23.89% [6][7] - 净利润率提升至13.0%(同比+1.9pct) 主要因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管控优化 [6][14] - 综合毛利率28.1%(同比+0.7pct) 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0.3pct/0.9pct [6][14]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332.3/392.7/458.2亿元(同比+19%/+18%/+17%) [6][58]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1.1/49.9/59.5亿元(同比+33%/+21%/+19%) [6][58] 主营业务分析 - 制冷空调零部件营收103.89亿元(同比+25.5%) 受益国补政策及份额提升 [6][8] - 汽车零部件营收58.74亿元(同比+8.8%) 保持稳定增长 [6][8] - 制冷/汽车零部件毛利率分别提升0.65pct至28.21%/27.96% 处于行业高位 [6][8] - 海外销售72.1亿元(同比+23.3%) 毛利率29.84%(同比+1.12pct)显著优于内销 [6][8] - 通过全球产能优化和关税分摊谈判有效化解美国关税影响 [6][8] 新业务布局 - 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处于研发送样阶段 获客户高度评价 预计成为第三成长曲线 [6][9] - 依托热管理技术优势 积极拓展数据中心液冷市场 [6][9] 行业情况 - 2025年7月空调内销出货量1058万台(同比+14.3%) 受高温天气驱动 [27] - 8-10月空调内销排产同比-11.9%/-7.7%/-4.7% 面临高基数压力 [27] - 2025年7月空调出口出货量585万台(同比-15.5%) 8-10月排产同比-14.7%/-16.6%/-3.3% [36] - 中央空调2024年内销额1215亿元(同比-3.8%) 2025年1-6月内销564亿元(同比-10.1%) [39] - 热泵行业获政策支持 2030年目标能效提升20%以上 对应千亿级市场空间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