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00175)

搜索文档
这场全球AI盛宴,汽车为何争先恐后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30 07:08
行业趋势 - AI技术正在深刻重塑汽车行业生态格局,渗透至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环节[6] - 全球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展示了AI赋能千行百业的盛况,汽车作为移动智能终端代表积极参与[4] - 上海计划2025年实现浦东新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全域开放(不含重点区域),并推动奉贤、闵行等区域开放[36] 整车企业AI布局 - 吉利汽车发布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涵盖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全域,并深入产品全链路[11] - 吉利银河M9搭载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实现人机交互革新[8] - 特斯拉展示Cybertruck、Tesla Bot及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计划2025年在中国、欧洲进一步落地驾驶员监管版系统[14][16] - 理想汽车展出MEGA MPV,搭载能自主理解目标、规划执行复杂指令的智能体[16] 智能座舱与交互技术 - 斑马智行联合高通发布行业首个基于高通8397平台的端侧多模态大模型解决方案,实现90%服务闭环[19] - 亿咖通打造车载多模态大模型引擎ECARX AutoGPT,将人机交互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感知[20] - 中国移动展台展示深蓝汽车集成通信技术、AI能力与场景化服务,实现超级SIM卡车钥匙等创新功能[20] 自动驾驶与商业化 - 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允许"主驾无人"运营[31][34] - 智己汽车联合享道出行、赛可智能开启L4级Robotaxi专线试运行,近期将向公众开放[35] - 上海"模速智行"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600万人次、载货80万TEU,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38] AI大模型与解决方案 - 蘑菇车联展示AI大模型MogoMind,具备全局认知能力,推动城市交通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局智能[22] - 商汤科技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适配汽车、机器人等终端,实现现实世界互动[24] - 如祺出行推出全栈式AI数据解决方案,月交付标注产能超70万帧[26] - 易鑫研发汽车金融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已进入攻坚阶段[27]
外媒:多家车企涉“零公里二手车”,理想、长安、吉利等在列
凤凰网财经· 2025-07-29 23:32
车企虚增销量现象 - 路透社调查发现97起消费者投诉显示部分中国车企通过"提前投保"方式虚增销量 涉及比亚迪 大众 丰田 别克等中外车企 [1] - 经销商以他人名义为未售车辆投保以冲刺月度销售指标 导致消费者购车后发现车辆已被提前投保 [1] - 该现象在业内被称为"零公里二手车" 车辆在正式销售前即被计入"已售"状态 [1] 涉事企业回应 - 大众中国表示将调查投诉并强调不会通过保险方式提升销量 [1] - 上汽通用声明公司销售数据以实际交付为准 [1] - 比亚迪 吉利等车企未对采访请求作出回应 [1] 法律纠纷与行业影响 - 2023年以来已有消费者因经销商隐瞒"预投保"行为提起诉讼 部分案件判决消费者胜诉并获得赔偿 [1] - 业内人士指出该做法可能误导行业对实际市场需求的判断 并在产能调配上带来风险 [1]
车企“交锋”《财富》世界500强:大众再超丰田、比亚迪首入百强榜
北京商报· 2025-07-29 22:09
全球汽车行业排名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汽车与零部件"榜单共有35家企业上榜 [2] - 大众汽车以3510 93百万美元营收排名首位 丰田汽车以3151 10百万美元排名第二位 [1][2] - 大众汽车已连续四年保持行业第一 2021年丰田曾短暂超越大众 [2] - 通用汽车(1874 42百万美元)和福特汽车(1849 92百万美元)反超Stellantis集团(1696 52百万美元) [1][2] - 梅赛德斯-奔驰(总榜第48位)反超宝马(总榜第49位) [2] - 特斯拉以976 9亿美元营收排名总榜第106位 车企榜单第11位 较去年上升4位 [2] 中国车企表现 - 10家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上榜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 [3] - 比亚迪排名第91位(上升52位) 首次进入总榜前100位 去年营收7771亿元(+29%) 净利润402 5亿元(+34%) [3] - 奇瑞汽车首次跻身500强(第233位) 排名跃升152位 近三年销量从123 3万辆增至260万辆 营收年均增长1000亿元 [3] - 奇瑞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 [3] - 吉利集团排名第155位(上升30位) 去年营收首次突破2400亿元(+34%) 净利润166亿元(+213%) [4] - 吉利汽车去年总销量217 7万辆(+32%) 其中新能源车88 8万辆(+92%) [4] 行业趋势 - 全球汽车市场正处于电动化 智能化转型期 [1] -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加速走向全球市场 [3] - 电动化转型为中国汽车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中国品牌正逐渐壮大 [4]
23家湾区企业上榜世界500强,华为重回前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1:51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概览 - 上榜公司营业收入总和达4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超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8% [1] - 净利润总和2.9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1]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微增至322亿美元 [1] 国家分布与企业集中度 - 美国(138家)、中国(130家)、日本(38家)合计占306家,三国企业数量/营收/利润均超总量60% [1] - 中国99家企业总部集中在京津冀(49家)、长三角(27家)、粤港澳大湾区(23家),占比76.2% [1][26] - 北京(47家)、广东(18家)、上海(12家)合计占中国上榜企业59% [23] TOP10企业表现 - 沃尔玛连续12年榜首,营收6810亿美元 [3] - 国家电网(第3)、中国石油(第5)、中国石化(第6)稳居前十 [3] - 沙特阿美以1050亿美元利润蝉联利润榜榜首 [3] - 工商银行以508亿美元利润成为唯一进入利润榜前十的中国企业 [4] 行业分布特征 - 金融/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科技/医疗健康五大行业占上榜企业60%,营收占66% [17] - 金融业总营收9.4万亿美元,利润1万亿美元,均创新高 [17] - 中国上榜企业最多来自能源矿产(16家)、金属产品(15家)、信息技术(14家)、工程建筑(11家) [18] 中国企业亮点 - 互联网巨头排名普升:拼多多跃升176位至266名,美团升57位至327名,京东保持民企首位(第44位) [10] - 华为营收近1200亿美元,重返前100名 [17] - 比亚迪首进前100(第91位),奇瑞营收从391亿增至597亿美元,排名提升152位 [17] - 中国汽车产销连续两年超30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达40.9% [17] 新上榜企业 - 全球25家新上榜企业中含9家首次上榜,德国REWE集团位列最高(第112位) [9] - 中国5家新上榜企业包括首次入榜的山东黄金 [11][13]
AI+汽车如何进化?吉利剑指全球最大的的机器人公司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9 20:52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亮点 - 大会展示800余家企业3000余项前沿展品 包括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 [1] - 智能汽车作为AI技术"具身智能"最佳载体获得广泛关注 吉利"智能蛋舱"获大会最高荣誉"镇馆之宝" [1] 吉利汽车AI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为AI科技探索企业而非传统车企 智能汽车被视为AI应用场景最丰富、技术要求最苛刻、市场潜力最巨大的落地领域 [3] - 公司将用户安全置于首位 重点关注AI在车辆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 以负责任态度推动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3] 全域AI技术体系布局 - 公司2021年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 通过"一网三体系"打造智能科技生态网 构建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卫星星链等科技新基建 [5] - 公司成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布局的车企 具备布局早、底气足、发展快、普及广、转变大五大优势 [5] - 搭建算力、算法、数据"三驾马车"技术底座:星睿智算中心2.0综合算力达23.5 EFLOPS 自研全球首个汽车行业全场景AI大模型体系 积累10T token数据及40B垂类数据 [7] AI技术应用成果 - 形成"AI+"技术体系 智驾域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动力域雷神AI电混2.0、底盘域AI数字底盘、架构域AI智能架构均已量产上车 [8] - "AI+电混"实现电混系统会思考能预判 "AI+架构"打造四大原生AI新能源架构 "AI+底盘"使极氪9X具备百万级SUV全地形通过能力 [8] - 与阶跃星辰、千里科技等生态伙伴合作 在多模态大模型、智驾、座舱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8] 智能座舱创新突破 - 联合发布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 具备多模态融合超自然交互、端云一体融合记忆、全融合地图人机共驾等关键能力 [10] - 吉利银河M9首搭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 采用阶跃星辰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 实现拟人级情感计算与超自然情感语音交互 [10] - 阶跃星辰发布Step3基础大模型 作为开源最强多模态推理模型 将深化与公司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合作 [11]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展会亮相极氪9X、领克10EM-P、吉利银河A7和M9等新产品 以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未来出行星座、AI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成果 [11] - 公司致力于构建"快交互+深思考"技术架构 使AI从执行工具进化为处理复杂事务的智能管家 目标转型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公司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正从功能机向智能体进化 由交通工具向智慧生命体转变 汽车企业需转型为拥有技术研发和全球资源协同的科技公司 [13] - 中国新能源汽车与AI技术全球领先 深度融合二者成为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关键 需实现技术从功能叠加到认知进化、产业全链智能化重构、行业生态主导的转变 [13]
吉利熊猫卡丁推出限定版车型 吉利熊猫用户已超33万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20:28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吉利汽车将于2025年8月中旬限量首发熊猫卡丁猪猪侠限定版车型 以专属"闪电红"涂装和国内IP猪猪侠联名为特色 定位汽车潮流符号 [1] - 熊猫卡丁是吉利汽车于2024年5月推出的纯电动微型车 采用卡丁车设计理念打造宽体低趴造型 配备悬浮尾翼和14寸双色轮毂 定位"都市微电卡丁车" [3] - 2024年11月上市2025款车型 新增副驾驶安全气囊并升级续航至210公里 指导价不到5万元 面向年轻消费群体提供通勤代步与驾驶乐趣解决方案 [3] 产品矩阵与市场表现 - 熊猫卡丁作为吉利熊猫家族的个性化车型 与熊猫骑士形成互补矩阵 共同支撑家族销量增长 [3] - 该系列车型连续数月位居A00级两门车型销量冠军 自推出以来迅速成为都市年轻人的出行新选择 [3] - 吉利熊猫系列已获得超过33万用户的青睐 公司精准洞察年轻用户多元出行需求 致力于打造兼具潮玩基因与实用价值的精品小车 [3]
最新《财富》世界500强出炉,中国130家企业上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8:57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核心分析 榜单整体表现 - 沃尔玛连续12年蝉联榜首 亚马逊第二 中国国家电网第三 沙特阿美与中国石油分列第四第五 [1] - 上榜企业总营收达41.7万亿美元 占全球GDP超三分之一 同比增长1.8% 上榜门槛提升至322亿美元 [1] - 总净利润约2.98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0.4% 资产与净资产规模创历史新高 员工总数减少 [1] 中国企业表现 - 中国共130家企业上榜 营收总额10.7万亿美元 平均销售收入820亿美元 内地及香港企业平均利润42亿美元 [2] - 汽车行业表现突出:10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入围 奇瑞营收增长206亿美元至597亿元 排名跃升152位至第233名 比亚迪首次进入前百(第91名) 吉利营收增至799亿美元 排名上升30位 [2] - 互联网巨头持续增长:拼多多排名上升176位至第266名(提升最多) 美团上升57位至第327名 京东上升3位至第44名 [2] - 5家中国企业新上榜/重返:山东黄金(首次上榜第465位) 纬创集团 新华人寿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 碧桂园 [2] 财务指标排名 - ROE榜单:Cencora以233%居首 家得宝223%第二 拼多多以36% ROE位列第25名(中国公司最高) 前50名含台积电 比亚迪 宁德时代等9家中国企业 [3] - 利润率榜单:英伟达以55%净利润率居首 半导体行业占前十中三席(英伟达 台积电 SK海力士) 腾讯控股与招商银行分列第九第十 [3]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些新品最值得关注!一文看懂→
第一财经· 2025-07-29 18:47
机器人成为WAIC2025主角 - 机器人首次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角 几乎所有主要人形机器人公司如智元、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灵初均设展台展示进展[2][3] - 机器人硬件形态变化不大 仍以双足人形和轮式人形为主 但软件出现范式变化 从遥控进化到自主行走[3] - 腾讯已投入机器人领域7年 比现有多数人形机器人公司更久 成为今年领域最大变量[3] 具身智能模型突破 - 智元发布行业内首个面向真实世界双臂机器人的世界模型Genie Envisioner 整合预测-控制-评估环节 使机器人能预演动作后操作[9][11] - 生数科技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基于视频模型的具身基座模型Vidar 实现视频理解能力向物理决策能力迁移[12] - 商汤科技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 核心是世界模型 使机器人能理解三维空间与时序 生成动作方案完成任务[13] - 腾讯发布并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 可根据文本或图片在几分钟内生成360度3D场景 支持导出标准化3D Mesh资产[15][16] 大模型公司动态 - 大模型公司在WAIC2025相对低调 因上半年刚完成追赶DeepSeek的模型发布 MiniMax发布类DeepSeek R1的推理模型M1 月之暗面发布类DeepSeek V3的模型K2[5] - MiniMax称M1在Artificial Analysis开源模型榜单排名第二 月之暗面称K2在LMArena榜单综合表现超过DeepSeek R1成为第一[8] - 大模型公司竞争焦点转向争夺专业开发者注意力而非C端用户[8] AI应用产品进展 - 阿里巴巴公布首款自研AI眼镜研发进展 产品融合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AI能力 支持高德导航、淘宝比价等功能 预计年内发布[14] - 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多模态推理模型Step 3 针对国产芯片优化 计划7月31日面向全球开源 公司今年收入目标10亿元人民币[17] - 千里科技联手阶跃星辰、吉利汽车发布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 具备自然语言交互和长短期记忆能力[18] - 快手可灵上线"灵动画布"功能 支持多人实时协作创作 用户数量已达4500万[19] 行业专家观点 - 星动纪元CEO陈建宇认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在今明两年 规模化生产标准线为万台级别[21] - 宇树科技推出3.99万元人形机器人面向拳击文娱场景 星动纪元专注于工业方向全尺寸机器人[21] - 智元机器人姚卯青指出机器人需要高精度执行器、多维度传感器融合和高自由度本体构型[21][22] - 前腾讯技术负责人刘威认为世界模型需具备模拟预测探索能力 与多模态模型在交互方式和输出序列长度存在差异[23] - 亚马逊陈曦强调真实环境自主运行采集的数据最具价值[24] - UC Berkeley教授Sergey Levine提出将强化学习融入VLA模型可提升鲁棒性与性能[25] AI投资与商业化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投资热度大幅提升 融资额同比增加45.3% 投资事件数同比增加59.9% 财务投资人占比58.6%[34] - 光源资本郑烜乐指出创业公司机会在于成为"船"而非"礁石" 通过专业数据循环和场景理解建立壁垒[34] - 九合创投王啸认为AI应用需要闭环数据形成独立机会 编程数据过于公开难以建立壁垒[35] - 云启资本陈昱指出视频领域和SaaS重做是确定机会 通用型AI应用面临基模公司下场竞争和token成本挑战[36] - 蓝驰创投曹巍表示国内大B生意需要复合能力 工具类小B生意更市场化 AI应用国内市场生存艰难[40] - 无问芯穹汪玉指出AI 2.0时代token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端侧算力需求与现有能力存在10倍差距[42]
《财富》世界500强出炉,上汽、一汽、北汽、广汽、东风汽车等排名纷纷下降
新浪科技· 2025-07-29 17:37
2025《财富》世界500强中国车企排名变化 - 比亚迪排名大幅提升52位至第91位 首次进入前100强 营收达1080亿美元 [1] - 吉利排名提升30位至第155位 营收从704亿美元增至799亿美元 [1] - 奇瑞排名提升152位至第233名 营收从391亿美元增至597亿美元 [1] - 上汽集团排名下降45位至第138位 [1] - 一汽集团排名下降35位至第164位 [1] - 北汽集团排名下降8位至第201位 [1] - 广汽集团排名下降71位至第252位 [1] - 东风汽车排名下降51位至第291位 [1]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汽车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 产量和销量领先世界 [1] - 与世界其他汽车生产大国相比 中国汽车企业经营效率仍存在不足 [1]
直击WAIC 2025 | 对话吉利林杰:智能辅助驾驶必须以“比人驾更安全”为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2:35
吉利汽车参展WAIC 2025 - 公司携阶跃星辰联合参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展出极氪9X、领克10EM-P、吉利银河A7和M9等全新产品及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AI可穿戴设备等"全域AI"技术成果 [1] - 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为全栈自研 备受行业关注 [1]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战略 - 公司坚持全栈自研路线 认为采购方案会导致后期运维升级成本高且难以调头 自研才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并保障未来升级权益 [3] - 智驾硬件配置强调前瞻性冗余 例如极氪9X搭载双Thor芯片达1400TOPS算力 确保至少三四年不落后 [4] - 所有在售车型标配双NVIDIA DRIVE AGX Orin-X芯片(508TOPS)和激光雷达方案 实现同级最高算力配置 [5] L3级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计划2024年四季度落地全新L3技术架构 包含云端WM+基座大模型和车端VLA+端到端对抗安全模型 实现AI训练AI的闭环 [7] - L3架构采用5激光雷达方案(1长距+4dToF补盲)实现四维360度全感知 覆盖高速/城市快速路及城区场景 [7] - 公司认为智驾安全标准必须超越人驾 为此不惜牺牲利润投入冗余硬件配置 [7] 全域AI技术布局 - 智驾技术正成为"根技术" 通过跨域融合实现无感人机共驾(如语音/眼神控车) 提升用户体验 [7][8] - 2021年启动"智能吉利2025"战略 2025年1月发布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 覆盖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全领域 [9] - 已实现AI智能体量产上车 包括智驾域千里浩瀚系统/动力域雷神AI电混2.0/底盘域AI数字底盘等 [9] 智能座舱创新 - 联合发布基于AI Agent的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 采用阶跃星辰Step 3基础大模型 提供拟人化交互体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