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600031)
搜索文档
机械行业月报:持续关注工程机械、船舶、机器人、AIDC等高景气板块-20251029
中原证券· 2025-10-29 18: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10月市场延续上行趋势,机械板块内科创成长子行业出现调整,而受益于深地科技等题材的传统矿山冶金机械、油气设备板块获得市场关注 [5][78] - 建议配置以内需为主、基本面向好、盈利稳定、分红和股息率较高的板块龙头,包括工程机械、高铁设备、矿山冶金设备 [5][78] -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利好科创成长板块,前期调整的人形机器人、AIDC配套设备、半导体设备等主题有望逐步提振 [5][78] - 投资策略兼顾稳健与成长,传统领域推荐高股息龙头,主题投资聚焦人形机器人、AIDC等高景气方向 [5][78] 按目录章节总结 1 机械板块行情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10月中信机械板块下跌0.32%,跑输沪深300指数(上涨1.62%)1.94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名 [4][10] - 10月三级子行业中,矿山冶金机械、核电设备、船舶制造涨幅靠前,分别上涨8.2%、6.05%、4.92%;服务机器人、锂电设备、光伏设备涨幅靠后 [4][10] - 个股方面,机械板块632只个股中344只上涨,285只下跌,涨跌幅中位数为1.07% [15]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申万机械行业市盈率为38倍,位于近10年市盈率分位数的73.9%,处于较高水平 [16] - 子行业估值分化显著,光伏加工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半导体设备估值分位数在30%以下,而机器人、楼宇设备、激光设备、风电零部件、其他自动化设备估值分位数在90%以上 [19][20] 2 工程机械 - 2025年9月主要工程机械品种销量实现稳健增长:挖掘机销量19858台,同比增长25.4%;装载机销量10530台,同比增长30.5%;叉车销量130380台,同比增长23% [22][23][31][38] - 2025年1-9月累计数据:挖掘机销量174039台,同比增长18.1%;装载机销量93739台,同比增长14.6%;叉车销量1106406台,同比增长14% [22][23][38] - 2025年1-9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基建投资增速为3.34%,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4%,需求端整体承压 [27] - 行业周期复苏持续,龙头企业业绩修复,三一重工2024年报海外收入占比达63.98%,出口竞争力凸显 [43] -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工程机械主机龙头(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浙江鼎力等)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43] 3 机器人 - 2025年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6287台,同比增长28.3%;1-9月总产量594816台,同比增长29.8% [44] - 2025年9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77万台,同比增长18.2%;1-8月累计产量64.2万台,同比增长15.1% [44] - 政策与产业动态方面,杭州市发布《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智元机器人发布精灵G2人形机器人并获得数亿元订单 [44][45] - 机器人行业经历三年调整后迎来周期复苏,叠加人形机器人主题共振,投资价值显著 [53] - 投资策略建议重点关注机器人本体龙头埃斯顿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步科股份、兆威机电等) [53] 4 船舶制造 - 2025年1-9月,中国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新接订单量666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3.5%;手持订单量242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5.3% [54][58] - 三大指标全球份额保持领先,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3.8%、67.3%和65.2% [54][58] - 2025年9月底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106点,环比下跌1点,高位小幅下行 [55] - 造船板价格处于低位(2025年10月底20mm造船板价格3820元/吨),有利于船舶制造企业盈利修复 [59][61] - 行业景气周期有望延续,深海科技战略凸显船舶制造企业价值,重点推荐中国船舶等 [62] 5 AIDC(智算中心) - 我国算力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底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435EFlops,其中智算算力规模289.4 EFlops,占比66.5%,同比增长62% [63] - 液冷服务器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7.0%;预计2029年达162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46.8% [65] - 制冷系统能耗占数据中心总能耗24%以上,液冷技术可将PUE降至1.1,三大运营商计划2025年50%以上数据中心应用液冷技术 [64] - AIDC产业链上游基础设施(温控散热、备用电源等)需求旺盛,推荐温控龙头英维克、燃气轮机零部件企业应流股份 [67] 6 河南机械行业资讯 - 2025年10月,河南机械上市公司中涨幅靠前的为中信重工(40.71%)、新强联(19.92%)、通达股份(17.49%) [69][71] - 中创智领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6.45亿元,同比增长19.17% [70] - 通达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83.29% [70] 7 行业可转债、ETF行情回顾 - 2025年10月,机械行业可转债中应流转债(新上市)上涨71.41%,柳工转2上涨12.58%,伟测转债上涨10.17% [72][73] - 机械军工行业ETF行情整体平淡,机器人相关ETF普遍下跌,军工类ETF小幅上涨 [74][75]
市场突破新高,或持续强势表现:——2025年11月A股及港股月度金股组合-20251029
光大证券· 2025-10-29 16:0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主要受国内“十五五”规划政策提振以及中美经贸磋商、美联储降息等外部因素推动[2][15] - 港股市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及AI产业趋势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或继续震荡上行,整体估值偏低使其具备长期配置价值[3][22] - 行业配置上,A股中期关注TMT和先进制造板块,市场震荡时则关注高股息及消费等滞涨方向;港股建议采用关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资产的“哑铃”型策略[2][3][19][22] 市场表现回顾 - 2025年10月A股主要指数涨跌互现,截至10月28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7%,表现最佳;科创50指数累计下跌1.6%,跌幅最大;沪深300、创业板指及中证1000涨跌幅分别为1.1%、-0.3%、-1.3%[1][8] - 10月A股行业分化明显,煤炭、通信、银行等行业涨幅居前;传媒、汽车、医药生物、计算机等偏成长性板块表现较差[1][8] - 同期港股市场有所回调,恒生香港35指数微涨0.2%,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1.9%、1.9%、2.3%、5.8%[1][11] A股市场展望与配置策略 - 国内政策方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强化了“产业科技+提振内需”的双政策主线,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望提振市场信心[2][15] - 外部环境方面,中美经贸磋商举行及美联储10月有望继续降息,有助于降低不确定性并抬升市场风险偏好[2][16] - 中期来看,在政策支持下,四季度A股盈利有望小幅修复,为市场增添新动力[16] - 行业配置建议:在流动性驱动行情下,中期TMT板块更容易成为主线;若行情转向基本面驱动,先进制造板块值得重点关注;若市场出现震荡,可关注银行、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等高股息及消费板块[2][19][20][21] 港股市场展望与配置策略 - 港股市场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及AI产业趋势持续,未来可能继续震荡上行,其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具备稀缺性,且整体估值仍偏低[3][22] - 配置策略建议采用“哑铃”型组合:一方面关注中美博弈背景下受国内政策扶持的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相关领域;另一方面关注具有独立景气度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同时,继续将通信、公用事业、银行等高股息低波动策略作为稳定收益的底仓[3][22] 2025年11月金股组合 - A股金股组合包含10支股票:顺络电子、奥来德、中际旭创、杭叉集团、三一重工、争光股份、海尔智家、中国石油、紫金矿业、上海临港[3][24] - 港股金股组合包含5支股票:新华保险、中国人寿、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3][28] - 报告提供了部分A股金股2025年及2026年的预测EPS和PE数据,例如顺络电子预测EPS分别为1.31元和1.63元,对应PE为31.6倍和25.4倍;中国石油预测EPS分别为0.91元和0.94元,对应PE为10.0倍和9.7倍[25] - 报告亦提供了部分港股金股2025年及2026年的预测EPS和PE数据,例如腾讯控股预测EPS分别为23.87元和27.11元,对应PE为24.7倍和21.7倍;中芯国际预测EPS分别为0.09美元和0.11美元,对应PE为114.6倍和93.8倍[29][31]
保银私募跻身三一重工港股基石投资者阵营
中证网· 2025-10-29 16:04
公司上市与投资者情况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1] - 港股IPO成功引入23家基石投资者,包括淡马锡、盈峰资本、高瓴、瑞银等机构 [1] - 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中金公司跨境场外掉期交易参与股份发售,成功获配160.74万股并跻身基石投资者阵营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三一重工是全球领先、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1] - 公司专注于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全系列工程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1] - 公司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从本土企业成长为全球化企业 [1] - 海外市场收入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量 [1] 投资机构理念 - 保银私募坚持以基本面研究为核心的价值投资理念,强调对企业长期增长潜力与真实盈利能力的深度挖掘 [1] - 该机构表示将继续坚持做耐心资本,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注入积极动力 [1]
三一重工登陆港交所,"A+H"双平台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环球网· 2025-10-29 15:00
上市概况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实现"A+H"两地上市 [1][3] - 本次全球发行约6.32亿股H股 发行价格为每股21.30港元 [3] - IPO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 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3] 资本市场反应 - 基石投资者包括淡马锡、贝莱德、高瓴、瑞银资产管理等知名机构 显示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强烈信心和高度认可 [3] - 此次上市为公司拓展国际融资渠道带来历史性机遇 [3] 公司行业地位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的累计收入计算 三一重工是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3] - 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全球化运营能力领跑行业 [3] 公司核心战略 - 公司秉持"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战略 [3] - 在数智化制造领域 公司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一家拥有2座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灯塔工厂的企业 [4] - 在低碳转型方面 公司2024年推出40多款新能源产品 相关收入突破5.67亿美元 [4]
一次性购买100辆电动重卡 这位宁夏老总为何看好三一直服模式?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29 11:34
核心观点 - 服务品质成为影响电动重卡采购决策的关键因素 三一重卡的直服模式通过主动上门、全天候驻点服务显著提升客户运营效率 获得高度认可 [1][6][14] 客户背景与采购情况 - 宁夏宁东新能运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拥有10年运输行业经验 公司主要从事煤炭运输 业务覆盖宁夏银北地区、内蒙古乌海、宁东地区及甘肃 近期中标169万吨煤炭运输项目 [2][4] - 受政策要求能源企业优先采用新能源车辆影响 公司于去年11月购入100辆三一江山425电动重卡 首批20辆 第二批80辆于去年底全部到位 [4] - 车辆日均运营里程约300公里 最高累计里程已超7万公里 [4] 三一直服模式特点 - 直服模式采用"24小时+"驻场驻点 服务人员随时在线 随叫随到 且人到配件到 实现"人找车"的主动服务 [7][8][14] - 为客户不同地区车队配置专职维修人员 车辆运行到哪里 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例如银北地区矿点距离远但仍能即时响应 [10] - 支持线上指导与上门维修结合 如甘肃景泰线路问题先线上指导 未解决则派员现场处理 [11] 服务效率与客户反馈 - 针对风沙导致驾驶室密封问题 三一售后连夜派多名人员 两天内完成所有车辆密封条免费检修更换 反应迅速 [11] - 直服模式可在车辆排队装煤、卸货或充电时完成小修与保养 避免往返服务站耽误运营 提升车辆出勤率 [11] - 客户评价该模式为"最好的服务模式" 强调其省事、省钱、高效 尤其适合大规模车队运营企业 [6][8][11]
三一重工成功登陆港交所,构建A+H双平台布局全球化新征程
工程机械杂志· 2025-10-29 11:32
公司港股上市核心信息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上午9点30分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6031.HK [1] - 公司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每股21.30港元,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此次上市标志着公司成功构建"A+H"双资本平台格局,总市值接近2000亿港元 [4] 上市历程与战略意义 - 此次港股上市是公司继2003年7月3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后,在资本布局和全球化战略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3] - 公司的港股上市之路历经14年,自2011年首次筹划至最终成功 [6] - 此次IPO引入了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發售股份,包括淡马锡、贝莱德、高瓴等知名机构 [6] 公司核心战略与运营表现 - 公司正全面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战略 [9] - 在全球化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10] - 在数智化方面,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唯一拥有2座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灯塔工厂的企业 [11] - 在低碳化方面,2024年公司有40余款新能源产品上市,来自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0.25亿元 [12] 募集资金用途 - 约45%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 [12] - 25%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强化研发能力 [12] - 20%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海外制造能力,优化全球生产布局 [12] - 其余10%的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12] 行业动态与市场数据 - 行业热点包括工程机械行业复苏、国四标准切换、内销下滑但出口大涨等话题 [15] - 市场数据部分提供了自2021年以来详细的挖掘机、装载机等主要产品的月度销量数据 [16][17][18] - 下游需求指标如小松作业小时数和央视挖掘机指数也被跟踪记录 [18][19]
「隐形冠军」神话终破灭
36氪· 2025-10-29 08:16
隐形冠军理论起源与定义 - 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冠军”概念,指那些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公众认知度低的中小企业[4][5] - 隐形冠军的原始标准为全球市场份额前两位、年销售额低于10亿美元、公众认知度低,后放宽为世界排名前三或某一大陆第一,年营业额低于50亿美元[7] - 根据2023年研究,全球隐形冠军数量为3406家,其中德国有1573家,美国350家,日本283家,中国97家[7][11] 传统隐形冠军的商业模式与作用 - 隐形冠军企业普遍聚焦利基市场,业务涉及图钉、按钮、添加剂、宠物牵引绳、购物推车等狭窄领域[12] - 德国企业Weckerle占据全球85%的口红机器市场份额,Flexi公司占据全球70%的可伸缩狗绳市场份额[13] - 日本企业在精密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如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等霸占全球芯片材料7成以上份额,信越化学与胜高SUMCO拿下全球高纯度硅片一半以上市场[13] - 这些企业造就了德国20世纪50-60年代以及日本80-90年代的经济“黄金十年”,日本GDP在1987年占全球15%,超过德国与法国总和[16] 德国日本隐形冠军的衰退现状 - 德国GDP在2023年下降0.2%,连续两年萎缩,2024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又下降0.3%[21] - 自2021年以来,德国制造业企业破产数量增长80%以上,2024年每6家破产的大型企业中就有一家是汽车零部件商[22] - 汽车行业巨头大规模裁员,博世裁员超过2.5万人,采埃孚计划在德国削减1.1万至1.4万个岗位,大众计划到2030年前让3.5万人下岗[22] - 168年历史的汽车门锁供应商基克特、车标供应商Gerhardi、零部件商马瑞利集团等老牌企业相继破产[25] - 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名中,丰田销量1080万辆下滑3.7%,大众销量903万辆下滑2.3%,而比亚迪销量427万辆增长41.26%[27] 衰退背后的结构性原因 - 德国日本企业数字化转型缓慢,日本政府直到2024年7月才宣布淘汰软盘,修改了1000多项法案[31][32] - 日本使用AGI的人数仅有9%,而中国接近60%居世界第一,美国超过50%[33] - 德国被称为“数字化绿洲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投资谨慎,优先维护传统业务[33] - 根据《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美两国独角兽数量超过七成,前30名中无一家德国或日本企业[36] 中国企业的崛起与替代 - 在2014-2020年,中国企业收购了300家德国公司,包括均胜电子收购普瑞、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等案例[40] -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有15家企业入围全球百强榜,4家进入前50,中国企业息税前利润率5.7%为全球最高,高于欧洲的3.6%和韩国的3.4%[40] - 中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单项冠军企业1500多家[41] - 赫尔曼·西蒙识别出的中国隐形冠军数量从约100家增至300家,如运城制版集团、义乌双童吸管(占世界30%份额)、中集集团等[41]
三一重工H股挂牌15年梦终圆 瞄准全球化募资百亿补“弹药”
长江商报· 2025-10-29 07:45
港股上市概况 - 三一重工于2025年10月28日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完成A+H股双平台资本布局 [2][8] - 本次港股IPO募资总额为134.53亿港元,资金计划用于国际市场布局、研发能力提升及补充营运资金 [2][15] - 上市过程历时约5个月,从2025年5月22日正式递表到10月28日挂牌 [7] - IPO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包括淡马锡、贝莱德、高瓴等全球知名机构 [7] 上市历程回顾 - 公司港股上市之梦始于2011年,至今已有15年,本次为第四次冲击境外资本市场终获成功 [2][3] - 2011年首次尝试因同期港股市场累计下跌11.4%等市况波动影响而搁置 [3][4] - 2014年第二次筹划分拆挖掘机核心资产赴港上市,最终未能如愿 [5] - 2022年第三次冲击宣布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但于2024年终止 [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80亿元,同比增长14.64%,归母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 [11][12] - 经历2021年、2022年调整后,经营业绩自2023年以来重回增长轨道,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7亿元、59.75亿元 [10] - 高景气周期的2019年、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07亿元、154.31亿元 [10] - 自2003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盈利达970.39亿元(截至2025年6月) [13] 国际化战略与业务 - 国际市场收入已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59.08%、62.38%、59.48%,均在60%左右 [14] - 国际市场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市场,2025年上半年国际市场毛利率为31.20%,较国内市场的21.91%高出9.29个百分点 [14] -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工程机械行业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发展的领军企业,拥有40余款电动产品 [9] - 董事长向文波表示将依托香港国际融资渠道,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化”战略 [16] 公司财务与市值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为1536.21亿元 [2] - 港股上市完成后,公司A股+H股合计市值约为1986亿元 [2][16]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境外上市股份(H股)挂牌并上市交易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5:35
发行上市概况 - 公司境外上市股份(H股)于2025年10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上市交易 [2] - 本次全球发售H股总数为631,598,800股(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 [1] - H股股票中文简称为"三一重工",英文简称为"SANY HEAVY IND",股份代号为"6031" [2] 发售结构 - 香港公开发售股份为58,042,600股,约占全球发售总数的9.19%(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 [1] - 国际发售股份为573,556,200股,约占全球发售总数的90.81%(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 [1] - 每股H股发售价为21.30港元 [1] 融资规模 - 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133.07亿港元 [1] - 所得款项净额是经扣除全球发售相关承销佣金及其他估计费用后计算得出 [1]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上市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为8,474,390,037股(截至2025年10月27日) [5] - 公告提及本次发行上市完成后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将发生变动 [3]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 “A+H”双平台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0
公司上市与资本运作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2] - 本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并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2] - 公司表示港股上市是开辟更广阔国际融资渠道、拥抱更庞大国际市场的重要机遇 [2]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正全面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战略 [4][5]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累计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4] - 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至2024年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 [4] 全球化与海外业务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4] - 海外市场保持高景气度,尤其在矿产开发、能源基建领域需求旺盛,海外销售进一步增长 [6] - 公司通过内生发展、战略收购及合资合作,转型为全球化运营的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 [3] 数智化与低碳化进展 - 公司通过数智化赋能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实现质量精进及效率突破 [5] - 2024年公司40余款新能源产品上市,来自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为40.25亿元,收入贡献比例大幅超过全球行业平均水平 [5] - 公司电动挖掘机、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等新能源产品销量均位居中国第一 [5]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工程机械行业正稳步回暖,2025年9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9858台,同比增长25.4% [5] - 2025年1月至9月共销售挖掘机174039台,同比增长18.1%,其中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1.5%,出口同比增长14.6% [5] - 国内需求在超长期国债发行、设备更新政策深化落地及新能源转型加速驱动下,核心产品国内销售全面增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