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天味业(603288)
icon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周报(25年第37周):品类基本面延续分化,关注三季报业绩表现-20251013
国信证券· 2025-10-13 23:08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看多食品饮料板块,板块呈现“低基数、低持仓、低预期”特点,任何供需变化均可能催化股价上行 [3] - 内需弹性板块或率先回暖,推荐三季报预期业绩高增板块,如零食、饮料、速冻食品等 [3] - 品类基本面延续分化,饮料>食品>酒类 [2] - 中秋国庆双节白酒动销符合节前弱预期,预计动销量同比下滑15-20% [10] - 饮料行业2025H1收入同比增长18%,行业景气延续 [15] 细分板块观点与推荐 酒类 白酒 - 景气度及基本面仍处于磨底阶段,关注秋糖呈现的行业变化 [2][10] - 旺季政商务场景占比下降,大众场景成为需求主力;渠道变革及分化加速;高端单品批价性价比凸显 [10] - 推荐泸州老窖(战略复利优势、产品增长抓手较多、渠道改革领先) [2][10] - 推荐贵州茅台(飞天动销改善、流动性改善价值重估空间打开) [2][10] - 推荐山西汾酒(基本面稳健、产品结构升级、具备全国化放量利器) [2][10] 啤酒 - 行业库存良性,静待需求回暖 [2][11] - 8月以来相关条例影响逐渐褪去,后续餐饮场景复苏将带动啤酒销量、产品结构双线边际改善 [11] - 主要龙头估值回落至25倍PE以下,风险已完成出清 [11] - 推荐燕京啤酒(大单品快速增长、内部改革持续深化、业绩成长性强) [2][11] - 推荐华润啤酒(啤酒业务竞争优势突出、估值逐步修复) [2][11] 饮料 乳制品 - 需求平稳复苏,供给渐进出清,布局2025年供需改善带来的向上弹性 [2][14] - 2025H2伊利、新乳业等液奶环比改善明显,中秋国庆备货及动销有所改善 [14] - 板块性推荐乳制品,重点推荐具备估值安全边际的龙头乳企伊利 [2][14] 饮料 - 行业景气延续,龙头明显跑赢 [2][15] - 无糖茶、能量饮料、大包装的增长红利依然存在,成本端白砂糖、PET红利明显 [15] - 推荐农夫山泉(经营加速)、东鹏饮料(加速全国化和平台化) [2][15] 食品 零食 - 优选确定性强的alpha型个股,重点关注魔芋零食品类红利的渗透 [3][12] - 行业从渠道驱动为主变为品类驱动为主、渠道为辅的增长模式 [12] - 魔芋零食品类红利突出,推荐卫龙美味、盐津铺子(竞争优势突出,成长确定性强) [3][12] 餐饮供应链 - 餐饮需求平稳,企业经营磨底,进入旺季观察阶段 [3][13] - 调味品行业需求保持平稳,龙头公司边际改善,但整体仍处于产能与渠道出清阶段 [13] - 速冻食品领域预制菜标准逐步完善,行业工业化趋势持续,“食材预制化”和“餐饮零食化”双轮协同 [13] - 推荐颐海国际(复调板块龙头)、海天味业(基础调味品龙头)、安井食品(产能及渠道布局全国化) [3][13] 行情回顾与数据跟踪 - 本周食品饮料(A股和H股)累计下跌0.16%,其中A股食品饮料下跌0.20%,跑赢沪深300约0.31pct;H股食品饮料上涨0.42%,跑赢恒生指数1.44pct [1] - 本周食品饮料板块涨幅前五:庄园牧场(21.07%)、养元饮品(16.80%)、光明肉业(6.48%)、有友食品(5.27%)和麦趣尔(4.44%) [1] - 本周投资组合平均上涨0.78%,跑赢食品饮料(申万)指数0.98pct [1] - 本周箱装飞天茅台、散装飞天茅台、普五、国窖批价均上涨 [33] 重点公司推荐组合 - 本周推荐组合为巴比食品、东鹏饮料、卫龙美味、泸州老窖 [3][16] - 巴比食品:内生门店运营良性,店型迭代支撑单店收入提高;区域拓展双轮驱动;积极拓展新渠道 [16] - 东鹏饮料:东鹏特饮2025H1收入同比增长22%;第二曲线新品(如果之茶)表现亮眼;渠道数字化及超强营销能力 [16] - 泸州老窖:高度国窖价格领先战略,大众价位产品布局具备放量势能;38度国窖优势突出;数字化营销改革 [17] - 卫龙美味:魔芋品类快速成长;有序培育新增长极 [17]
美团闪购引爆名酒销售!吃喝板块随市回调,估值跌至十年低位!抄底时机到了?
新浪基金· 2025-10-13 19:53
板块市场表现 - 吃喝板块于10月13日继续回调,反映板块整体走势的食品ETF(515710)场内价格收盘下跌1.13%,盘中一度下跌1.78% [1] - 板块内大众品跌幅居前,养元饮品股价大跌9.21%,东鹏饮料下跌4.84%,盐津铺子下跌3.48%,酒鬼酒、古井贡酒、金达威等多股跌幅超过2% [1] - 尽管板块近期持续回调,资金大举进场,近5个交易日食品ETF(515710)累计吸金5068万元,近10个交易日累计吸金超过1.1亿元 [2] 行业基本面与渠道动态 - 即时零售渠道成为白酒增长新引擎,美团闪购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名酒销售强劲,茅台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0倍,五粮液增长近3倍,泸州老窖增长超11倍 [3] - 区域特色酒企借势突围,今世缘柔雅国缘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倍,红花郎十五增长近7倍,白云边15年陈酿增长近6倍 [3] - 即时零售的“30分钟达”场景化消费需求爆发,正逐渐成为各大白酒渠道的另一增长极,驱动名酒与区域龙头实现倍数级增长 [3] - 中秋国庆旺季白酒动销环比修复,婚宴及大众聚饮场景坚挺,头部酒企表现更佳 [4] - 假期期间大众品餐饮礼赠市场整体回暖,产品创新加速,但渠道竞争激烈 [4] - 白酒行业库存累积情况出现边际改善,节前部分头部酒企释放渠道补贴与挺价信号,带动渠道情绪初步修复 [5] 板块估值与配置观点 - 吃喝板块估值处于低位,截至10月10日,食品ETF标的指数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为20.31倍,位于近10年来6.16%分位点的低位 [3] - 白酒板块经历长期回调后估值已显著回落,市场预期处于低位,优质资产底部逻辑清晰,在催动内需重要性提升的背景下,板块有望迎来估值切换与修复行情 [5] - 食品ETF(51571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约6成仓位布局高端、次高端白酒龙头股,近4成仓位兼顾饮料乳品、调味、啤酒等细分板块龙头股,前十权重股包括“茅五泸汾洋”、伊利股份、海天味业等 [5]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双节白酒动销符合预期,关注景气度较高的子行业龙头-20251013
华龙证券· 2025-10-13 17: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并予以维持 [2]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白酒动销整体符合市场预期,但整体出现下滑 [5][27][28] - 10月份进入三季度报告披露期,预计白酒行业整体报表端仍将承压 [5][28] - 大众消费品板块中,软饮料和零食子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建议关注成长性较好且估值回调后的板块龙头 [5][29] - 维持对食品饮料行业的“推荐”评级 [5][27] 一周市场行情总结 - 上周(2025年10月9日-10月10日)申万食品饮料指数下跌0.2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7位,跑输上证指数(+0.37%)0.66个百分点 [5][14][27] - 子行业表现分化,乳品(+1.13%)、调味品(+0.74%)、肉制品(+0.60%)涨幅居前;其他酒类(-0.85%)跌幅居前 [5][14][27] - 个股方面,庄园牧场(+21.07%)、养元饮品(+16.80%)、光明肉业(+6.48%)涨幅居前 [14] 周内价格波动总结 - **白酒批价**:飞天茅台(散瓶)批价从1760元/瓶上涨5元至1765元/瓶;飞天茅台(原装)批价从1780元/瓶上涨15元至1795元/瓶;普五(八代)52度及国窖1573批价均维持在840元/瓶 [5][19] - **主要成本价格**:生鲜乳价格为3.04元/公斤,同比持平;大麦进口均价为269.59美元/吨;白糖经销价为5816.67元/吨;大豆价格为4291.40元/吨;瓦楞纸出厂均价为3590元/吨;聚酯瓶片现货价为5730元/吨 [5][21] 行业要闻与公司公告总结 - **行业要闻**:双节期间白酒动销整体下滑20%-30%,区域分化显著,河南、山东、江苏等传统消费大省表现相对稳健,广东、安徽等地下滑幅度普遍超20%;头部名酒如茅台、五粮液、汾酒表现相对较好 [5][24] - **重点公司公告**:东鹏饮料更新H股发行申请;广州酒家自有品牌月饼销量1398万盒,同比增长1.75%;金徽酒认为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五粮液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627.33万股,金额约8.00亿元 [25][26] 细分行业观点与重点公司 - **白酒行业**:建议关注两类公司,一是稳健的高端白酒如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二是具备韧性的区域龙头如山西汾酒、古井贡酒 [5][28] - **大众品行业**:软饮料为日常刚需,零食头部企业在新渠道、新品类有增长空间,建议关注东鹏饮料、盐津铺子、百润股份、海天味业、西麦食品 [5][29] - **重点公司预测**:报告列出了包括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东鹏饮料等在内的多家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指标 [7][30]
大众品25Q3业绩前瞻:把握新品新渠道中的结构性成长机会
浙商证券· 2025-10-12 17:21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主题为把握新品新渠道中的结构性成长机会,重点关注大众品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 [1][2] 子板块分析总结 休闲零食 - 25Q3行业表现分化,具备品类红利和新渠道拓展的标的更受重视 [2][10] - 预计三只松鼠/盐津铺子/劲仔食品/洽洽食品/有友食品/万辰集团收入增速分别为18%/15%/5%/-2%/22%/39%,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25%/-14%/-58%/18%/382% [2] - 健康性、悦己型产品趋势已成,硬折扣、抖音等新渠道仍存红利 [10][11] - 推荐卫龙美味、盐津铺子、万辰集团、有友食品 [11] 软饮料 - 细分赛道景气度分化,能量饮料行业景气度略超预期 [2][12] - 预计东鹏饮料/香飘飘/欢乐家收入增速分别为31%/-4%/-1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11%/783% [2] - 无糖茶、能量饮料及中式养生水等植物饮料增长超过软饮料大盘 [12] - 推荐东鹏饮料,关注农夫山泉 [13] 乳制品 - 25Q3板块需求平淡,静待盈利弹性在原奶触底后释放 [2][14] - 预计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收入增速分别为2%/6%/1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持平/29%/270% [2] - 本轮原奶下行期,龙头乳企更重视盈利能力提升 [14] 茶饮 - 格局呈现"一超多强",中价(10-20元)现制茶饮是增速最快价格带 [2][15] - "一超"指平价价格带王者蜜雪集团,建议25H2把握长期布局时点;"多强"指中价价格带,推荐古茗,关注茶百道 [2][15] 保健品 - 建议把握B端集中度提升趋势,C端重视高成长大单品机会 [2][16] - 预计仙乐健康收入增速为15%,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0% [2] - 线上渠道分散化及媒体碎片化降低了新玩家门槛 [16] - 建议布局B端龙头仙乐健康及核心爆品景气度向上的C端公司 [17] 预调酒 - 回款表现亮眼,关注新品动销及威士忌贡献增量 [2][18] - 预计百润股份收入增速为8%,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 [2] 啤酒 - "禁酒令"对啤酒餐饮场景有影响但总体有限,低基数下销量或有增长 [2][19] - 预计青啤/重啤收入增速分别为2%/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6% [2] - 25年产品结构延续升级趋势,成本红利仍存,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9][20] 调味品 - 龙头业绩稳健度和确定性更优,复调景气更优 [2][21] - 预计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公司收入增速在-13%至25%之间,归母净利润增速在-19%至21%之间 [2][25] - 基础调味品龙头定力足,复合调味品增速快于基础调味品 [21] 速冻食品 - 需求疲软,建议跟踪餐饮链需求修复节奏 [2][22] - 预计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巴比食品收入增速分别为6%/4%/15%,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5%/19%(扣非) [2][25] - 竞争加大对板块盈利造成压力 [22][23] 卤制品 - 单店仍在修复,提升门店经营质量是工作重点 [24] - 在行业开店接近天花板情况下,具备培育新单店模型能力的企业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4] 其他 - 预计百龙创园收入增速为20%,归母净利润增速为40% [3][25] 重点公司跟踪 - 报告列出了大众品重点公司25Q3前瞻预测一览表,涵盖休闲零食、软饮料、乳制品等多个子板块的30余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速预期 [25]
调味发酵品板块10月10日涨0.27%,安琪酵母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75.5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0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2023年10月10日调味发酵品板块整体上涨0.27%,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94%,深证成指下跌2.7% [1] - 板块内个股涨多跌少,在提供具体数据的10只个股中,7只上涨,3只下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安琪酵母领涨板块,收盘价40.95元,涨幅2.30%,成交量为12.61万手,成交额达5.17亿元 [1] - 宝立食品涨幅1.61%,收盘价14.54元,成交额5146.01万元 [1] - 朱老六、安记食品、涪陵榨菜涨幅均超过1%,分别为1.23%、1.19%和1.17% [1] 资金流向分析 - 当日调味发酵品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275.5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754.9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479.42万元 [2] - 海天味业主力资金净流入6175.35万元,净占比8.90%,但散户资金净流出5570.93万元,净占比-8.03% [3] - 天味食品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508.46万元,净占比高达21.22%,但游资净流出2015.48万元 [3] - 安记食品、千禾味业也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753.03万元和541.73万元 [3]
赴港上市潮涌,“A+H”闯出新版图 | 资本市场系列
搜狐财经· 2025-10-09 20:35
A+H上市热潮概况 - 9月单月有25家A股公司宣布赴港计划,截至10月2日另有76家A股公司已向港交所递表排队等待聆讯[2] -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迎来66只新股IPO,累计募集资金约1823亿港元,此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两倍[3] - 年内有11家A股企业通过A+H两地上市,募集资金合计916.89亿港元,占同期港股总融资额七成[3] 港股IPO市场表现 - 截至9月30日,港交所今年受理的新申请高达286家,是去年的两倍有余[3] - 截至8月底的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接近6倍[3]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蓝思科技五家A+H公司实际融资额合计占今年港股IPO总融资额五成以上,其中宁德时代融资额最高,达410.06亿港元[3] 政策支持与制度优化 - 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5] - 港交所为符合特定条件的A股公司开通快速审批通道,要求市值至少达到100亿港元且在递交申请前两个完整财政年度遵守A股法规[6]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咨询并允许保密提交申请,禾赛科技通过该通道在半个月内完成所有上市手续[9] 企业战略动机 - 企业赴港上市旨在深化创新与国际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并拓宽多元融资渠道[11][13][17] - 生物医药企业是此波赴港热潮的突出力量,科兴制药、博瑞医药、百利天恒等细分领域龙头纷纷加入[15][16] - 产业龙头企业如牧原股份和立讯精密计划将募资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升级生产基地及投资产业链[19][20] 投资者结构变化 - 2025年港股IPO市场基石投资者参与度显著增长,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获5.35名基石投资者护航,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37名[22] - 头部机构重新活跃,高瓴资本、红杉中国、高毅资产等成为多家公司基石投资人,宁德时代上市时吸引2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合计203.71亿港元[23][24] - 地方国资平台积极参与,今年有超过15家来自6个省份的国资成为基石投资者,其角色超越财务投资,旨在推动国资转型和产业合作[25][26][30] 市场生态与人才需求 - 国际投行如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渣打、花旗和星展银行均在增派高层管理人员进驻香港以应对需求增长[35] - 港股券商为高级投行家设新职级并加薪15%-30%,基金大量招聘香港团队和AI方向投资人[33][36] - 普华永道预测2025年全年香港有望录得90–100宗IPO,募资有望突破2000亿港元[37]
海天味业(603288) - 海天味业关于2025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成员的公告
2025-10-09 18:15
员工持股计划 - 2025年10月9日召开2025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会议[1] - 同意设立2025年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1] - 管理委员会成员为梁淑萍、武建军、刘财新,任期为存续期[1] - 同日召开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议,选举梁淑萍为主任委员[1] - 3位委员均非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等[1]
调味发酵品板块10月9日涨0.78%,ST加加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4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09 16:53
板块整体表现 - 调味发酵品板块在10月9日整体上涨0.78%,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32%,深证成指上涨1.47%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10只个股上涨,5只个股下跌,1只个股收平 [1][2] 领涨个股表现 - ST加加领涨板块,收盘价为6.70元,涨幅达4.04%,成交量为13.80万手,成交额为9221.85万元 [1] - 朱老六涨幅为1.58%,收盘价18.69元,安记食品涨幅为1.47%,收盘价11.75元 [1] - 安琪酵母上涨1.21%,收盘价40.03元,成交额达3.91亿元,海天味业上涨0.98%,收盘价39.34元,成交额达6.48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日辰股份领跌板块,跌幅为2.54%,收盘价31.41元 [2] - 天味食品下跌1.38%,收盘价11.40元,宝立食品下跌1.11%,收盘价14.31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调味发酵品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净流出金额为1.47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7388.3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344.91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恒顺醋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563.03万元,主力净占比为5.03% [3] - 宝立食品主力资金净流入540.89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9.62% [3] - ST加加主力资金净流入431.39万元,主力净占比为4.68% [3] - 天味食品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1062.87万元,主力净占比为-17.87% [3] - 莲花控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878.86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56% [3]
25年中秋国庆食品饮料跟踪专题报告:白酒符合预期,餐饮链环比改善
招商证券· 2025-10-09 14:03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双节期间消费出行相对平稳 假期前四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日均人员流动量3.04亿人次 同比增长6.2% 略好于预期[1][6][13] - 板块表现分化 整体景气度排序为零食>饮料>餐饮链(调味品、啤酒、速冻)>乳制品>白酒[1][6][14] - 白酒双节动销符合预期 总体销售同比下滑约20% 高端酒与宴席场景表现较好于此前预期[6][11][13] - 餐饮链环比改善 调味品等板块受益于餐饮复苏 动销有所提升[1][6][9] - 建议继续关注高景气赛道 同时关注餐饮链板块公司业绩改善节奏[1][9][22] 双节反馈:板块表现分化 - 零食景气延续 部分公司受益于双节礼赠场景表现较好 量贩渠道进店客流量良好[6][9][14] - 饮料进入淡季 强势品牌如农夫山泉、东鹏饮料延续增长 农夫山泉双节动销同比双位数以上增长[6][9][19] - 调味品9月动销改善 受益于餐饮逐步复苏 双节期间整体动销同比有所提升[6][14][16] - 啤酒需求相对平淡 头部品牌保持较强势能 企业加大即时零售渠道投入[6][9][18] - 速冻板块双节需求环比略有改善 B端需求好转 C端相对平淡 改善幅度有限[6][9][18] - 乳制品动销承压 7-8月伊利液奶下滑低个位数 蒙牛下滑中个位数到双位数 9月及双节期间动销同比下滑[6][17][18] - 白酒分场景看 宴席场景略好于预期 礼赠需求有一定恢复 政商务需求仍然偏弱[15] - 白酒分区域看 河南、河北因低基数同比降幅略低 山东、江苏等地管控趋严[15] - 白酒批价与库存方面 双节礼赠需求支撑核心单品批价企稳 渠道库存得到消化但同比仍偏高 多数品牌回款进度较24年同期慢10%-20%[15] 核心公司跟踪 - 海天味业:7-8月预计中个位数增长 9月动销改善 双节期间动销高个位数增长 餐饮端中个位数增长 零售端双位数增长[17] - 涪陵榨菜:7-8月收入正增长但增速慢于Q2 库存6-7周健康水平 双节动销平稳[17] - 天味食品:7-8月零售事业部任务完成未达预期 当前库存增加至2-3个月[17] - 伊利股份:7-8月液奶下滑低个位数 9月预计仍下滑低个位数 双节实际动销同比下滑[17] - 蒙牛乳业:7-8月液奶下滑中个位数到双位数 9月下滑高个位数 双节动销下滑[19] - 农夫山泉:双节动销双位数以上增长 渠道费用政策灵活 抢回有价值网点[19] - 东鹏饮料:9月动销环比提速 补水啦提价后渠道反应良好[19] - 西麦食品:9月动销增速接近25% 受益于双节备货[21] - 立高食品:9月动销增长预计双位数以上 经销商备货积极性较好[21] 投资建议 - 推荐零食板块成长标的西麦食品 建议关注卫龙美味[9][22] - 继续推荐港股细分龙头农夫山泉、H&H国际控股 建议关注海天味业(H股)[9][22] - 新消费领域首推中宠股份、乖宝宠物、百润股份 建议关注源飞宠物、佩蒂股份[9][22] - 传统消费进入配置区间 白酒聚焦龙头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及珍酒李渡、迎驾贡酒[9][22] - 大众品关注需求恢复 推荐海天味业 关注股息有支撑的伊利股份[9][22]
调味料巨头陷“血海”厮杀,谁能笑到最后?
36氪· 2025-10-09 10:43
行业整体表现 - 调味品行业进入存量时代,竞争激烈,但上半年大部分企业保持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1][3] - 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海天味业、安琪酵母、莲花控股等8家企业实现双增长,而苏盐井神、雪天盐业、中炬高新等6家公司营收净利双下滑,涪陵榨菜增收不增利[2][3] - 市场延续“一超多强”格局,头部企业优势显著,但营收规模在10亿至30亿元区间的腰部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3] 头部企业业绩 - 海天味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13.4%,净利润增速创近五年新高[2][4] - 海天味业、梅花生物与安琪酵母营收与利润水平稳居行业前三,形成“头部阵营”[3] - 海天味业单家营收规模超过行业内十几家同行企业营收总和,净利润实现近乎翻倍增长,行业寡头特征明显[4] 细分市场与价格趋势 - 2023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达5923亿元,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7881亿元,2027年有望突破万亿元[6] - 行业内存量企业数量达34.93万家,竞争白热化,导致“以价换量”成为主旋律[6][8] - 酱油行业呈现“量增价减”,海天味业2024年销量256.55万吨领跑,但吨价同比下降2.48%,中炬高新酱油销量增长4%达53.25万吨,千禾味业销量微增1.3%但收入下滑3.8%,吨价降幅达5.1%[6] - 火锅调料行业同样“量增价减”,颐海国际2024年销量增长9.48%至19.27万吨,但吨价同比下滑8.62%,天味食品销量增长7.9%但吨价下降3.92%[7] - 食盐行业价格下行,江盐集团前三季度食盐均价同比下降10.14%至797.88元/吨,苏盐井神上半年均价下滑1.74%[8] 企业创新与研发投入 - 行业增长引擎转向健康化、高端化和全球化,零添加、有机认证产品占比持续攀升[9] - 多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构建产品护城河,莲花控股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71.14万元,同比增长38.71%[9][10] - 梅花生物上半年研发费用1.99亿元,同比增长10.79%,专注于合成生物学技术产业化[10] - 千禾味业研发投入约4120.3万元,引入新设备并组建实验室,苏盐井神研发投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24%,涪陵榨菜研发费用同比增25.07%,恒顺醋业和仲景食品研发经费同比增幅分别为29.71%和19.42%[10]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拼价值”,创新成为竞争力关键[9][12] - 对于缺乏特色的企业是“血海”,但对于巨头和创新者则是奠定未来格局的“关键时刻”[11] - 最终胜出者需跳出价格战,通过不断创新建立真正的企业护城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