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002594)
icon
搜索文档
51家粤企上榜500强 3家深企跻身前十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07:12
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2025年榜单入围门槛提升至270.23亿元 营业收入总额43.05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2.72% [4] - 105家企业迈入千亿俱乐部 11家企业营收突破5000亿元 [4] -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同比增长6.48% 资产总额51.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62% [11] - 361家企业收入实现增长 380家企业资产较上年增加 [11] 地区分布格局 - 浙江109家 江苏83家 广东51家 山东51家 四省合计299家企业上榜 占比接近六成 [4][6] - 广东51家企业入围 同比增加1家 总数位列全国第三 [4][6] - 深圳25家 广州8家 佛山7家 惠州4家 东莞和珠海各2家 江门中山云浮各1家 [6] 头部企业表现 - 华为 比亚迪 腾讯分列全国第四 第五和第六位 营收均超过6000亿元 [6] - 广东千亿俱乐部企业达12家 包括美的 顺丰 格力 TCL科技 TCL实业 神州数码 海大 唯品会 温氏股份等 [6] - 腾讯以591.87亿元纳税额位居全国民营企业纳税榜首 [9] 产业特征与新增企业 - 制造业企业占比66.40% 营业收入29.63万亿元 同比增长7.66% [11] - 广东新入榜企业包括德赛集团 邦普循环 点金贵金属 盈峰集团 美涂士控股 达道工业科技 珠海万达商管 [7] - 深圳突出信息通信新能源互联网 佛山东莞依托装备制造和家电 惠州崛起新能源和电子信息 温氏股份代表农业突破千亿 [6] 研发创新投入 - 500强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115.17万人 平均研发强度2.77% [8][11] - 有效专利72.16万件 同比增长8.23% 国内专利增长12.42% [8] - 研发投入前十强中深圳占三席:华为全球有效专利超15万件 腾讯专利申请超8.8万件 比亚迪聚焦电池电驱动智能驾驶 [8] 经济与社会贡献 - 500强企业合计提供1109.12万个就业岗位 比亚迪员工超77万人为全国最大制造业用工企业之一 [9] - 超七成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近八成参与慈善捐赠 全年捐赠总额104.76亿元 [9]
比亚迪(002594.SZ):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155.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格隆汇· 2025-08-30 02: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收入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1] - 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收入3025.06亿元 同比增长32.49% [1] -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687.44亿元 占总收入18.51% [1] - 研发投入308.80亿元 同比增长53.05% [1] -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1] - 扣非净利润135.997亿元 同比增长10.43% [1] - 基本每股收益1.71元 [1] 业务结构 - 汽车业务收入占比81.48% [1] - 手机部件业务收入占比18.51% [1] 市场地位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33% [2] - 全市场市占率提升2.2个百分点至13.7% [2] - 位列上半年整车出口企业第二名 [2] - 在前十大出口企业中增速最快 同比增长1.3倍 [2] 战略进展 - 汽车出海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 [2] - 品牌高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大众市场产品推陈出新巩固市场引领地位 [2] - 为中国汽车产业打开新市场窗口和国际化机遇 [2]
北上广深杭,各有哪些牛逼的民企?
搜狐财经· 2025-08-30 02:09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9817.67亿元营收排名第二 恒力集团以8715.21亿元营收位居第三 [1][4] - 入围门槛为270.23亿元 营收超千亿企业达105家 超5000亿元企业有11家 [1] - 部分大型民企如抖音、立讯精密、大疆、平安保险等因未参与调研而未上榜 [2] 区域分布特征 - 杭州以38家上榜企业连续23年居城市榜首 深圳25家 北京22家 上海17家 广州8家 [1][5] - 北京拥有2家万亿级民企(京东、抖音) 若计入平安保险则深圳亦有万亿级企业 [2] - 千亿级民企分布:北京12家(含抖音) 杭州11家 深圳6家(含平安保险) 上海4家 广州2家 [2] - 十大民企区域来源:广东3家 浙江3家 江苏2家 山东1家 北京1家 [2] 重点城市企业详情 杭州 - 38家上榜企业占全国7.6% 占浙江省35.51% [5] - 前三企业:阿里巴巴(9817.67亿元) 浙江荣盛控股(6586.02亿元) 浙江吉利控股(5748.26亿元) [6][8] - 千亿级企业11家 萧山区以12家上榜企业居市内首位 [6][7] - 区域分布:上城区6家 拱墅区6家 滨江区5家 西湖区3家 余杭区2家 富阳区2家 临平区1家 桐庐县1家 [8] 深圳 - 前三企业:华为(8620.72亿元) 比亚迪(7771.02亿元) 腾讯(6602.57亿元) [10][11] - 研发投入前十企业占3席:华为(第1) 腾讯(第2) 比亚迪(第4) [10] - 25家上榜企业含顺丰控股(2844.20亿元) 传音控股(687.15亿元)等 [11] 北京 - 22家上榜企业中11家营收超千亿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居首 [12][13] - 68%企业集中在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领域 11家注册于海淀区 [12] - 19家企业研发费用超百亿元 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经营主体超95% [12] 上海 - 17家上榜企业中含4家千亿级企业:复星国际(1921.42亿元) 东方希望(1784.13亿元) 拼多多(1176.72亿元) 华勤技术(1098.78亿元) [13][14] - 覆盖电商、快递、金融、房地产等领域 [15] 广州 - 8家上榜企业:海大集团(1146亿元) 唯品会(1084亿元) 金发科技(605亿元) 圣丰集团(469亿元) 小鹏汽车(407亿元) 先导科技(361亿元) 立白(312亿元) 美涂士(305亿元) [18] - 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 企业数量超260万户 [19] 头部企业排名 - 前十强企业及营收:京东(11588.19亿元) 阿里巴巴(9817.67亿元) 恒力(8715.21亿元) 华为(8620.72亿元) 比亚迪(7771.02亿元) 腾讯(6602.57亿元) 浙江荣盛(6586.02亿元) 吉利(5748.26亿元) 盛虹(5656.23亿元) 山东魏桥(5585.33亿元) [4]
2025成都国际车展新观察
新华社· 2025-08-30 00:15
行业展会概况 - 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于8月29日开幕 汇聚近120个品牌和逾1600台展车 展示全球汽车产业前沿创新与未来趋势 [1] - 展会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 展陈空间达22万平方米 覆盖12大展馆及室外展区 部分国产品牌以专馆形式集结 [1] 行业发展动能 - 专家认为汽车行业需从增量思维转向质量思维 即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1] - 新需求促进汽车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技术推陈出新成为本届展会亮点 [1] 企业技术布局 - 比亚迪在室外展区打造智能化街区 提供车载无人机互动等全场景体验 [1] - 吉利控股重构车机语音交互体验 使汽车进化为有温度的出行伙伴 [1] - 奇瑞汽车将投入超百亿元专项资金和超5000人研发团队 通过产销服一体化运营打造年轻化品牌 [1] 市场趋势 - 在以旧换新等政策助推下 今年汽车市场呈现平稳上升态势 [1] - 汽车出海加速推进 本地化生产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1]
万亿比亚迪,降速!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00: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30%至3712.81亿元人民币[3] - 同期毛利同比增长18.24%至668.66亿元人民币[3]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79%至155.11亿元人民币[3] - 每股盈利同比增长9.62%至1.71元人民币[3] 盈利增速趋势 - 毛利增速从2023年上半年134.36%降至2024年上半年26.42%[3] - 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23年上半年204.68%降至2024年上半年24.44%[3] - 2025年上半年盈利增速持续下滑[3] 业务分部表现 - 汽车业务收入占比81.48%[8] - 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49%至3025.06亿元人民币[9] - 汽车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至20.35%[9][11] - 手机部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54%至687.44亿元人民币[9] - 手机部件业务毛利率微升0.09个百分点至7.70%[9][11] 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1.72%至2359.23亿元人民币[11] - 中国地区毛利率同比下降2.47个百分点至16.97%[11]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0.49%至1353.58亿元人民币[11] - 境外毛利率同比上升2.59个百分点至19.82%[11] 成本结构变化 - 汽车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5.88%至2409.41亿元人民币[14] - 成本增速超过收入增速[14] - 2023年上半年汽车业务成本增速81.15%低于收入增速91.11%[14] - 2024年上半年汽车业务成本增速4.83%低于收入增速9.33%[14] 会计政策调整影响 - 统计口径调整后毛利率同比上升1.69个百分点至22.34%[14] - 保证类质量保证从销售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16] 销量表现 - 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30.05万/32.28万/37.74万/38.01万/38.25万/38.26万辆[18] - 2025年7月销量34.43万辆 同比增长0.56% 环比下降10.01%[20] - 2025年前7月累计销量249.03万辆[20] - 完成全年550万辆销量目标的45.28%[22] 行业竞争环境 - 汽车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18] - "一口价"和"过度营销"等行业乱象扰乱正常商业秩序[6][18] - 2025年3-6月连续三次推出促销举措[18] - 5月下旬推出涉及22款智驾版车型的限时促销 最高补贴达5.3万元[18] 未来展望 -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0] - 以旧换新政策和国家补贴将持续实施[20] - 预计7月和10月分别下达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中央资金[20]
万亿比亚迪,降速!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00: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30%至3712.8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降至13.79%(上年同期24.44%),盈利增长明显放缓[2][3][4] - 毛利率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至20.35%,主因汽车业务营业成本增速(35.88%)超过收入增速(32.49%)[12][18] - 分业务看:汽车业务收入3025.06亿元(占比81.48%),手机业务收入687.44亿元(占比18.51%),后者收入同比下降5.54%但毛利率微升0.09个百分点[12] 历史业绩对比 - 盈利增速持续下滑: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4.68%,2024年上半年降至24.44%,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3.79%[4][5][7] - 汽车业务毛利率波动:2023年上半年为20.67%(+4.36pp),2024年上半年升至23.94%(+3.27pp),但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20.35%(-1.99pp)[12][14][18] 统计口径调整影响 - 因会计准则变更(将质量保证费用从销售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调整后2025年上半年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2.34%,同比上升1.67个百分点[18][19][20] - 按原口径计算毛利率下降,但调整后口径显示盈利能力改善[18][19]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月微增:30.05万→32.28万→37.74万→38.01万→38.25万→38.26万辆,增长趋于停滞[22] - 2025年7月销量34.43万辆,同比仅增0.56%,环比下降10.01%;前7月累计销量249.03万辆,仅完成全年550万辆目标的45.28%[26][28] 行业竞争与公司应对 - 公司指出行业出现"一口价""过度营销"等乱象,扰乱正常商业秩序[7][21][23] - 2025年5-6月推出大规模促销:涉及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5.3万元(如海豹07 DM-i智驾版从15.58万元降至10.28万元)[23][25] - 预计政策支持(以旧换新、国家补贴)将推动下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和销量增长[25]
成都车展彰显中国车市新风向
证券日报· 2025-08-30 00:01
展会概况 - 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于8月29日开幕 展会规模达22万平方米 吸引近120个汽车品牌参展 展出车辆超1600辆 涵盖整车、改装车、人形机器人及三电系统等产业热点[1] - 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 本届展会再度彰显其作为中国车市风向标的重要地位[1] 参展品牌结构变化 - 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玛莎拉蒂等超豪华车品牌集体缺席展会[1] - 雷克萨斯、捷尼赛思、捷豹路虎等二线豪华品牌也未出现在参展名单中[2] - 小米、红旗、广汽本田、小红书、宁德时代等科技与新能源品牌取代豪车馆位置[2] - 奇瑞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三家自主车企以"专馆"形式参展 成为展会主角[1][4] - 吉利、长城、鸿蒙智行、北汽等车企展台面积较往届明显扩容[4][5] 自主品牌展示亮点 - 长安汽车集团集结长安、阿维塔、深蓝等五大品牌 全面展示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多元布局[4] - 比亚迪设置"天神之眼"系统动态演示区与"兆瓦闪充"技术专区 并打造智能化街区展示全产业链技术实力 已连续两年包下专馆[4] - 奇瑞汽车携奇瑞、星途等五大品牌集体亮相 展示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成果[4] - 极氪推出全尺寸超豪华SUV旗舰车型 首发搭载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4] - 长城汽车携六大品牌参展 占据超4000平方米核心展区[5] - 鸿蒙智行首度集齐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界" 展区面积超3000平方米[5] 市场背景与行业趋势 - 超豪华车品牌进口量自2023年起持续走低 2024年仍延续下滑趋势[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超豪华车销量下滑 消费力不足使消费者不再为豪车"炫富"买单[2] - 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达64% 较去年同期增长69个百分点[5] - 中国动力电池占据全球超60%市场份额 超80%国内主机厂选择华为乾崑智驾方案[5] - 车企库存压力大 单车利润缩水 参展投入上百万元搭建展台但转化效果大不如前[3] 展会现场特征 - 相较于往年 本届车展展示的新车与新技术有所减少[1] - 借助车展开展营销的汽车销售人员数量明显增长[1] - 超豪华车企根据自身战略需求筛选参展场次 战略收缩体现在车展参与策略上[2]
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已超去年全年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0: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8.33亿元,同比增长124.52%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3%,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 [1] 业务分部表现 - 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收入3025.06亿元,同比增长32.49%,占总收入81.48% [4][6] -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687.44亿元,同比下降5.54%,占总收入18.51% [4][6] - 境外收入1353.58亿元,同比增长50.49%,占总收入36.46% [6] 销量与市场地位 -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长超33% [6] - 海外销售新能源车超47万辆,超2024年全年总量 [6] - 全市场市占率提升至13.7%,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 [7] - 位列上半年整车出口企业第二,出口量同比增长1.3倍 [7] 盈利能力分析 - 整体毛利率18.01%,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8] - 汽车业务毛利率20.35%,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 [8] - 二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净利润63.55亿元 [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309亿元,同比增长53%,超出净利润一倍 [12] - 推出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及10C闪充电池 [12] - 智驾车型累计销售超71万辆,日智驾数据生成4400万公里 [12] - 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完善新能源产业链 [12] 海外战略与展望 - 产品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地区,多国取得销量第一 [7] - 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80万辆以上 [14] - 7月出口新能源车80737辆,保持高增速 [16] - 推进高端品牌出海,腾势、仰望登陆海外市场 [17] 近期挑战 - 7月整体销量34.43万辆,环比下降10.01% [14] - 7月销量同比增幅仅0.6%,较6月11.98%大幅收窄 [14] - 7月产量31.79万辆,同比下滑0.93%,为年内首次下滑 [15]
比亚迪中报营收同比增长超23%
证券日报· 2025-08-29 23:46
财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1] - 实现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1] - 现金储备达1561亿元 财务状况稳健 [1]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0.2% 且连续4个月突破50% [1] - 前6个月累计零售546.8万辆 同比增长33.3% [1] 销售业绩 - 公司共销售新能源汽车214.60万辆 同比增长33.04% [1]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11.33万辆 同比增长31.49% [1] -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9.4% [2] - 海外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6.43万辆 同比增长128.25% [2] 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约308.80亿元 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53.05% [2] - 在已公布2025年半年报的A股公司中 是唯一一家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的公司 [2] 技术突破 - 发布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局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 [3] - 发布全民智驾战略 宣布全系车型都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3] - 截至2025年5月底 智驾车型累计销售超71万辆 [3] - 每天智驾数据生成超4400万公里 [3] 战略方向 - 持续强化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投入 聚焦电动化、智能化核心技术的深化与融合 [3] - 海外市场拓展将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 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 [2] - 海外销量增加将带来规模经济效应 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 [2]
王传福赢“麻”了!比亚迪半年收入超3700亿元,首次超越特斯拉!7月在欧洲销量比特斯拉高50%,售价是国内的2倍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3: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712.8亿元,同比增长23.30%,首次超越特斯拉同期营收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80亿元)[1][3][4] -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与特斯拉非GAAP归母净利润23.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亿元)接近[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8.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4.52%[6]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8.78%下降至18.01%,反映市场竞争加剧[7]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同比增长53.05%,占营收比重超8%,累计研发投入超2100亿元[1][7] - 发布"超级e平台"搭载10C充电倍率电池,实现5分钟充电续航400公里[7] - "全民智驾"战略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沉至10万级车型[7]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收入达1354亿元,同比增长130%,成为增长重要动力[11] - 欧洲市场定价为国内2-3倍(如Atto 3在德国起售价3.8万欧元/约31.6万元)[11] - 7月欧洲非欧盟市场新车注册量13503辆,同比增长225.3%,超越特斯拉8837辆52.8%[12][13] - 在匈牙利设欧洲总部,柬埔寨工厂奠基,自建运输船队投入运营[11] 产品与品牌战略 - 多品牌矩阵覆盖大众化至豪华市场:比亚迪/方程豹/腾势/仰望,其中仰望品牌销量突破万台[7] - 腾势D9累计产销近30万辆,占品牌总销量85%[19] - 成都车展推出秦L EV云辇版(限售价10.98-12.98万元)及腾势D9新版本(起售价30.98万元)[15][17]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 董事长王传福位列《财富》2025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第5名,较去年第19名大幅提升[8][10] - 欧洲市场份额达1.2%(特斯拉为0.8%),4月起销量持续超越特斯拉[14] - 总市值达1.04万亿元,年内股价涨幅超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