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川技术(300124)
icon
搜索文档
创业板50指数Q3涨幅达17.71%领跑市场,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盘中上涨2.28%
新浪财经· 2025-08-18 14:49
创业板50ETF嘉实流动性表现 - 创业板50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14.95%,成交5730.99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周日均成交3174.51万元 [3] - 近1月规模增长5541.82万元,近半年份额增长5400.00万份 [3] 创业板50ETF嘉实收益表现 - 近6月净值上涨18.18%,排名可比基金前3,指数股票型基金前14.08%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9.54%,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连涨涨幅23.3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10% [3] 创业板50指数成分与权重 - 指数由创业板日均成交额较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高知名度、大市值、高流动性企业表现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85%,包括宁德时代(24.30%)、东方财富(10.83%)、汇川技术(4.81%)等 [3] - 权重股涨跌幅分化:中际旭创(+8.80%)、同花顺(+9.19%)表现突出,汇川技术(-0.04%)、胜宏科技(-0.16%)小幅下跌 [5] 创业板50指数市场评价 -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Q3涨幅17.71%领跑市场 [6] - 市盈率33.89倍(近十年28.78%分位数),显著低于上证50(83%分位数),一季度利润增速19%优于全A的3.46% [6] - 机构认为其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将成为新经济代表方向,AI、创新药等科技领域周期性拐点将推动风格修复 [6] - 兴业证券指出市场正经历"健康牛",政策与资金托底带动增量资金入市 [5]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圆满闭幕,机器人ETF嘉实(159526)盘中涨近2%,成分股东杰智能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8-18 14:33
机器人ETF嘉实表现 - 机器人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7.04%,成交3846.89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3990.01万元 [3] - 近半年规模增长2.23亿元 [3] - 近6月净值上涨7.15%,排名可比基金前2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7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7.1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93% [3] 中证机器人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86% [3] - 权重股包括科大讯飞(9.70%)、汇川技术(9.96%)、石头科技(5.03%)、大华股份(4.88%)、中控技术(4.40%)等 [3] - 石头科技单日涨幅13.88%,大华股份涨幅9.99% [5] - 大族激光单日跌幅2.15% [5]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16国280支队伍,产生26枚金牌 [5] - 智元机器人全系列产品将于8月18日开售,包括OmniHand灵动款、专业款等 [6] - 智元机器人将于8月21日召开首届合作伙伴大会 [6] -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将实现人形机器人万台级别量产 [6]
创业50ETF(159682)开盘涨0.36%,重仓股宁德时代涨0.00%,东方财富涨0.82%
新浪财经· 2025-08-18 09:39
基金表现 - 创业50ETF(159682)8月18日开盘价1.126元,涨幅0.36% [1] - 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12.22%,近一个月回报率达14.49%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50指数收益率,管理人为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重仓股表现 - 宁德时代与迈瑞医疗开盘持平,涨幅均为0.00% [1] - 中际旭创涨幅最高达1.50%,阳光电源涨1.29% [1] - 亿纬锂能涨0.92%,东方财富涨0.82%,汇川技术涨0.37% [1] - 胜宏科技微涨0.13%,新易盛涨0.06%,同花顺独跌0.14% [1]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经理为汪洋与张晓南 [1] - 基金成立日期为2022年12月23日 [1] - 基金代码为159682 [1]
历史首届!直击机器人运动会,亮点颇多!干货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08:07
行业动态 - 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8月14日开启 竞技项目包括田径、羽毛球、篮球、足球3v3和5v5等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平衡系统和运动系统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能完成复杂舞蹈动作和高灵活性动作如田径跑和后空翻 [2]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扩展至酒店迎宾提行李箱和医疗药品分拣等具体场景 处理能力明显提升 [2]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海外和国内企业正加快工业应用落地步伐 [3] - 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可能按每年翻一番速度增长 若AI技术突破 年出货量可能突然达到几十万台 [4]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政策支持 包括北京经开区消费券补贴和各地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4] - 国企订单浮现和龙头厂商启动上市辅导 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 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化主要体现在动态表现改善 与背后控制系统优化密切相关 [2] - 产业处于"从0到1"的量产关键期 类比2010年智能手机 突破量产临界点后行业或将迎来指数级增长 [4] 市场表现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自4月10日修订生效后至8月14日上涨27.8% [10]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流通规模从年初2亿飙升至8月14日48亿 规模增长显著快于同类ETF [11] - 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关注度极高 大型场馆坐满各年龄段观众 接受度不断提升 [3] 投资工具 - 市场存在两只机器人相关指数: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和中证机器人指数 [5]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选样数量50只 流动性要求剔除近半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后10%的证券 [7] - 中证机器人指数选样数量100只 流动性要求剔除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后20%的证券 [7] - 国证指数业务范围要求涉及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和其他机器人相关产业 [7] - 中证指数业务范围包括为机器人生产提供软件和硬件的上市公司 [7] - 国证指数权重设置对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给予市值倾斜因子1 权重上限5% 其他样本因子0.5 权重上限3% [7] - 中证指数单个成份股权重上限不超过10% [7] - 国证指数跟踪ETF数量3只 中证指数跟踪ETF数量8只 [7] - 国证指数"人形含量"更高 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权重近80% [8] - 中证指数覆盖产业链环节更广 "人形含量"相对较低 [8] - 国证指数成份股50只 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40.1% 个股权重普遍在3%-5%之间 [8][10] - 中证指数成份股73只 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48.9% 集中度相对更高 [9][10] - 国证指数前两大成份股为石头科技(权重5.2%)和科沃斯(权重5.0%) 合计权重约10% [8][10] - 中证指数前两大成份股为科大讯飞(权重9.5%)和汇川技术(权重9.4%) 合计权重接近20% [9][10] 近期事件 -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和智元合作伙伴大会等重磅事件接踵而至 [11] - 上海等地对具身智能产业政策提供支持 [11]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决出8金,深市规模最大机器人ETF(159770)近一年涨72%居同标的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0:43
行业表现 - 中证机器人指数自6月23日至8月15日上涨20.07% [1] - 机器人ETF(159770)8月15日单日涨幅1.94%,周涨幅3.53%位居深市同标的产品第一,近一年涨幅达72.02%居同类第一 [1] - 机器人ETF(159770)规模达70.62亿元创历史新高,居深市同标的产品第一 [1] 产品配置 - 机器人ETF(159770)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仓股包括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 [1] - 该ETF配备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1] 行业动态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6日在北京举办,涵盖13个竞赛项目包括田径、足球、工业场景物料搬运等 [2]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展示60余款智能机器人,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吸引200余家产业链企业及百余款新品参展 [2] 行业趋势 - 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支持、资本投入、跨界协作驱动下规模逐步壮大,整机企业研发更聚焦场景落地,零部件厂商系统化方案能力增强 [2] - 人形机器人板块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黄金周期,有望成为2025年核心投资主线 [2]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上涨2.22%,前十大权重包含华友钴业等
金融界· 2025-08-15 20:46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上涨2.22%报2233.36点 成交额565.81亿元 [1]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6.73% 近三个月上涨6.70% 年至今上涨12.35% [1] - 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 电机电控 锂电设备 电芯电池 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结构 - 十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10.04%) 汇川技术(9.23%) 比亚迪(8.03%) 长安汽车(4.73%) 三花智控(4.71%) 华友钴业(4.44%) 亿纬锂能(4.23%) 天齐锂业(3.34%) 赣锋锂业(3.23%) 格林美(2.53%) [1] - 持仓市场板块分布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83.86%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6.14% [1] - 行业分布为工业占比58.17% 可选消费占比22.85% 原材料占比17.81% 信息技术占比1.17% [2] 指数运作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 [2] -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2] 相关公募基金 - 跟踪基金包括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联接A/C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A/C 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ETF [2]
汇川技术(300124.SZ):实际控制人推进《赠与协议》剩余股份转让暨实际控制人与其一致行动人之间内部转让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15 20:18
股权赠与及转让计划 - 2021年9月18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兴明与其女儿朱瀚玥签署《赠与协议》无偿转让其直接持有的20,602,113股公司股票(占总股本0.76%)及汇川投资21.7029%股权财产权益[1] - 朱瀚玥承诺将受赠股票及股权的表决权无条件委托朱兴明行使汇川投资21.7029%股权已于2022年完成过户登记[1] - 2024年12月9日至12日朱兴明通过大宗交易向朱瀚玥转让11,000,000股(占总股本0.41%)剩余股份因锁定限制未完成转让[1] 后续履行安排 - 朱兴明计划2025年9月6日至12月5日以大宗交易方式继续转让不超过9,602,113股(占总股本0.36%)完成后《赠与协议》义务履行完毕[2] - 本次转让为实际控制人内部权益调整不涉及市场减持合计持股数量及比例不变表决权控制比例不受影响[2] - 转让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无实质影响[2]
汇川技术:实际控制人推进《赠与协议》剩余股份转让暨实际控制人与其一致行动人之间内部转让股份
格隆汇· 2025-08-15 20:01
股份转让协议履行情况 - 2021年9月实际控制人朱兴明与女儿朱瀚玥签署《赠与协议》,拟转让直接持有的20,602,113股(占总股本0.76%)及汇川投资21.7029%股权权益 [1] - 2024年12月已通过大宗交易完成11,000,000股转让(占总股本0.41%),剩余9,602,113股(0.36%)因股份锁定限制未完成 [1] - 剩余股份计划于2025年9月至12月通过大宗交易转让,完成后协议义务将全部履行 [2] 股权结构影响 - 本次转让属于实际控制人与其一致行动人内部转让,不涉及市场减持 [2] - 朱兴明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数量和比例保持不变 [2] - 朱瀚玥受让股份的表决权仍由朱兴明行使,公司控制权及治理结构不受影响 [1][2] 历史交易进展 - 汇川投资21.7029%股权已于2022年完成过户登记 [1] - 2021年协议签署时披露的股份转让总规模为20,602,113股(0.76%),分两阶段执行 [1][2]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2.16%,前十大权重包含华友钴业等
金融界· 2025-08-15 18:41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2 16%,报3278 87点,成交额550 15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6 20%,近三个月上涨5 90%,年至今上涨11 68% [2] 指数构成与权重 - 指数选取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基日为2011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0点 [2] - 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10 3%)、汇川技术(9 36%)、比亚迪(8 29%)、长安汽车(4 77%)、三花智控(4 54%)、华友钴业(4 42%)、亿纬锂能(4 16%)、天齐锂业(3 32%)、赣锋锂业(3 19%)、格林美(2 52%) [2] 市场板块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83 85%,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5 60%,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 55% [2]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58 51%,可选消费占比22 72%,原材料占比17 64%,信息技术占比1 14%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3]
汇川储能新动作:剑指工业零碳蓝图
行家说储能· 2025-08-15 18:37
汇川技术工业零碳战略发布 - 公司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上发布"1+4+X=0"工业零碳战略,成为展会焦点 [2] - 战略公式含义:1个生态合作架构、4个流(能源流/工艺流/信息流/装备流)、X个行业、0即零碳 [4] - 战略将通过四维协同构建"双漏斗"生态体系,推动工业自动化与能源管理深度融合 [4] 战略实施路径 - 以"高能耗工业深度脱碳综合解决方案架构提供者"重新定位储能业务 [8] - 重点利用自动化和工艺技术优化能源使用,作为数字化和低碳化转型核心策略 [6] - 已推出All-liqcool全液冷储能系统Vl2.0版本并实现批量销售,建立多个分布式光储微网示范项目 [13] 行业趋势洞察 - 未来90%新建或改造投资将围绕工艺工控/能源电网/数字化三大核心场景 [9] - 自动化发展方向在于融合能源/自动化/智能制造三大场景实现高效低碳制造 [9] - 电改政策激活电力市场,需精细管理四流实现最少电能下的最高制造效率 [1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开发智能云控制平台应对工商业复杂分散场景的数字化需求 [13] - 系列储能核心技术产品为"零碳方程式"提供落地基础 [13] - 通过构建生态架构赋能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能源定义制造"新时代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