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每月金股七月研选:多重利好因素共振,港股进入交易顺畅期
交银国际· 2025-07-02 14:24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处于多重利好共振窗口期,科技板块有望成下一轮上涨引擎,当前适度拥挤度为投资者提供配置窗口,待催化条件满足,港股有望向趋势性上涨转换 [2][3][4] 市场要点 - 港股呈盘整巩固态势,完成宏观影响修复,在新消费、医药板块推动下,恒生指数逼近年内3月高点,此轮上涨得益于关税不确定性降温、人民币汇率企稳和港元流动性充裕,但因地缘和关税因素,涨势呈结构性 [2][5] - 外部环境趋于稳定,地缘因素可控,关税谈判暂停提供缓冲期,短期内达成大规模贸易协议可能性低,关税不确定性或推迟弱化,特朗普政策重心切换降低外部政策冲击可能性 [5][6] - 流动性环境较佳,港股市场短期内流动性充裕,虽中期难维持,但短期内为上涨提供动力,新股上市活跃注入新投资主题和情绪催化剂 [5][6] - 风险情绪改善和流动性充裕为科技股上涨提供基础,核心科技板块经调整后拥挤度适度偏低,向上弹性大,仅待叙事主题催化 [5][6] 金融行业(中国太保) - 亮点为预计7月股票市场受益于外部环境改善,建议关注非银板块滞涨标的,首推中国太保,因其估值偏低、经营风格稳健、资产负债匹配较好 [9] - 股价催化剂包括资产负债匹配好、经营风格稳健、受益于股票市场向好、长债收益率企稳、当前估值有较高投资性价比 [10] 房地产行业(领展) - 亮点为2025年业绩好于预期,股息同比增长约4%,股息率高,认为北上消费影响可控,公司未来两至三年可维持稳定派息,中证监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和美联储降息是评级重估催化剂 [16] - 股价催化剂包括香港最低工资调升带动商户生意上升、香港社区购物受北上消费影响可控、利率下行减少利息成本、中证监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联储局有降息概率 [21] 科技行业(豪威集团) - 亮点为豪威集团是可最大化受益于半导体供应链国产化和智能驾驶需求上升的标的之一,市盈率低于行业中位数和历史平均,预计2025/26年每股基本收益为3.98/5.25元人民币,目标价对应39倍2025/26年平均市盈率 [24] - 股价催化剂包括汽车CIS收入有望超手机CIS收入、智能手机CIS量价有增长空间、积极布局新兴市场CIS领域、公司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国产化 [27][31] 互联网行业(腾讯) - 亮点为长青手游流水创新高,多款新游有望上线缓和《MDnF》高基数影响,端游收入预计双位数增长,AI加持下广告业务增速好于行业,云服务恢复双位数增长,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9.6%,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现价对应2025年17倍市盈率有估值提升空间 [34] - 股价催化剂包括重点新游定档、长青游戏流水超预期、股东回馈持续、AI应用落地有突破 [37] 汽车行业(小鹏汽车) - 亮点为4月小鹏中国内地销量35,045辆,连续6个月超3万,产品矩阵完善,得益于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2025年1季度单车毛利率10.5%且环比改善,2季度ASP和毛利率有望改善推动公司向盈亏平衡迈进 [40] - 股价催化剂包括新品持续发布、毛利率持续改善 [44] 医疗行业(三生制药) - 亮点为特比澳适应症拓展、替代竞品潜力大、仿制药竞争有限,蔓迪销售有望长期增长,公司引进产品拓宽消费医疗产品线,自研平台与辉瑞达成授权协议,目标价对应23%潜在涨幅,当前股价对应核心业务估值投资性价比显著 [47] - 股价催化剂包括特比澳新适应症获批、707海外开发有进展、多款在研产品有望上市、自研平台有更多license - out交易预期 [48] 消费行业(泡泡玛特) - 亮点为2025年2季度以来,海外市场在核心IP新品带动下延续爆发式增长,公司IP产品热度上升,具有丰富IP储备,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提升有望带动整体利润率改善和业绩增长 [54] - 股价催化剂包括核心IP在海外持续破圈、新IP热度攀升、新品类推动产品矩阵升维、7月中旬或发布上半年盈利预告 [58] 新能源行业(协鑫科技) - 亮点为公司颗粒硅生产现金成本下降,成本优势扩大,折价收窄,盈利优势凸显,1Q25成为多晶硅行业首家EBITDA转正企业,随着欧盟碳关税实施,盈利优势将继续扩大,目前市账率仅0.6倍,低估明显 [61] - 股价催化剂包括供给侧改革或行业整合计划落地、颗粒硅折价继续收窄、钙钛矿和电子级多晶硅资产IPO取得进展 [65]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702
交银国际· 2025-07-02 11:11
核心观点 - 港股处于多重利好因素共振的有利窗口期,科技板块有望成下一轮上涨行情重要引擎,但从结构性行情向全面上涨转换,仍需更有力的基本面支撑以及政策催化因素 [1] - 2025下半年消费行业整体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传统消费子行业多跟随大势,部分新兴子行业可能有结构性的突出表现 [4][5] - 中国燃气2025财年核心盈利同比下跌,2026财年指引保守,下调2026/27财年盈利预测,上调估值,维持中性评级 [7] 全球主要指数表现 - 恒指收盘价24,072,年初至今升20.00%;国指收盘价8,678,年初至今升19.05%;上A收盘价3,610,年初至今升2.76%;深A收盘价2,170,年初至今升6.01%;道指收盘价44,095,年初至今升3.64%;标普500收盘价6,205,年初至今升5.50%;纳指收盘价20,370,年初至今升5.48%;英国富时100收盘价8,761,年初至今升7.19%;法国CAC收盘价7,666,年初至今升3.86%;德国DAX收盘价23,910,年初至今升20.09% [3] 主要商品及外汇价格表现 - 布兰特收盘价66.73,三个月升跌-13.60%,年初至今升跌-10.53%;期金收盘价3,294.40,三个月升跌5.50%,年初至今升跌25.30%;期银收盘价35.98,三个月升跌5.64%,年初至今升跌24.46%;期铜收盘价10,040.00,三个月升跌2.15%,年初至今升跌15.32%;日圆收盘价144.45,三个月升跌3.53%,年初至今升跌8.80%;英镑收盘价1.37,三个月升跌6.17%,年初至今升跌9.42%;欧元收盘价1.17,三个月升跌8.67%,年初至今升跌13.36% [3] 基点变动情况 - HIBOR为4.58,三个月和六个月基点变动均为0.00;美国10年债息yield为4.23,三个月基点变动0.44,六个月基点变动-7.51 [3] 恒指技术走势 - 恒生指数为24,072.28,50天平均线为23,724.33,200天平均线为22,232.80,14天强弱指数为54.45,沽空为12,150百万港元 [3] 消费行业情况 - 2025上半年消费市场整体延续温和复苏态势,社会零售总额逐月复苏,必选消费领域表现更稳健,可选消费领域表现分化 [4] - 2025下半年消费行业整体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传统消费子行业多跟随大势,部分新兴子行业可能有结构性突出表现 [4][5] - 推荐关注泡泡玛特、蒙牛、美的、安踏、华润啤酒等公司 [6] 中国燃气情况 - 2025财年核心盈利同比下跌约14%,除暖冬对零售气影响大于预期外,其他收入及稅项的基数有一次性影响,自由现金流达到新高,末期分红维持在0.35港元 [7] - 2026财年指引偏向保守,零售气增长2%,售气毛差微升至每方0.55元人民币,居民新增接驳120万户 [7] - 下调2026/27财年盈利预测8.5%/8.0%,上调估值至10倍2026年市盈率,目标价调整至6.8港元,维持中性评级 [7] 本周经济数据 美国 - 7月1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市场预期52.00,上次数据52.00;7月1日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市场预期48.50 [8] - 7月3日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千)、非农业生产力增长(千)(6月份)市场预期139.00、ISM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市场预期49.90 [8] 中国 - 无具体数据披露 [8] 恒生指数成份股表现 - 展示了美的、中通快递、长和实业等多只恒生指数成份股的收盘价、市值、5天股价升跌%、年初至今升跌%、52周最高最低价、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信息 [9] 国企指数成份股表现 - 展示了中通快递、吉利汽车、中信股份等多只国企指数成份股的收盘价、市值、5天股价升跌%、年初至今升跌%、52周最高最低价、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信息 [10]
中国燃气(00384):一次性项目影响2025财年盈利,2026财年现金流确定性仍待提高
交银国际· 2025-06-30 14: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中国燃气维持中性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较多一次性项目影响2025财年盈利,自由现金流有较大改善,下调2026/27财年盈利预测8.5%/8.0%,上调估值至10倍2026财年市盈率,目标价调整至6.8港元,维持中性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 2028财年,收入分别为814.1亿、792.58亿、804.49亿、820.49亿、836.92亿港元,同比增长-11.5%、-2.6%、1.5%、2.0%、2.0%;净利润分别为31.85亿、32.52亿、37.07亿、39.34亿、41.14亿港元;每股盈利分别为0.73、0.63、0.68、0.72、0.76港元,同比增长-4.2%、-14.1%、8.5%、6.1%、4.6%;前EPS预测值2026/2027财年为0.74/0.79港元,调整幅度为-8.5%/-8.0%;市盈率分别为10.1、11.7、10.8、10.2、9.7倍;每股账面净值分别为9.92、9.89、10.07、10.29、10.55港元;市账率分别为0.74、0.74、0.73、0.71、0.70倍;股息率均为6.8% [3] - 2024 - 2028财年,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701.06亿、679.95亿、687.28亿、699.35亿、712.08亿港元;毛利分别为113.04亿、112.63亿、117.22亿、121.14亿、124.85亿港元;经营利润分别为60.39亿、65.44亿、70.87亿、73.74亿、76.37亿港元;财务成本净额分别为21.22亿、18.02亿、14.66亿、14.37亿、14.20亿港元;应占联营公司利润及亏损分别为6.96亿、4.41亿、4.48亿、4.60亿、4.72亿港元;税前利润分别为46.12亿、51.83亿、60.69亿、63.97亿、66.90亿港元;税费分别为7.60亿、9.93亿、10.92亿、11.51亿、12.04亿港元;非控股权益分别为6.68亿、9.38亿、12.69亿、13.11亿、13.71亿港元 [22] - 2024 - 2028财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80.94亿、88.53亿、79.24亿、79.09亿、95.19亿港元;应收账款及票据分别为155.20亿、155.62亿、156.49亿、157.35亿、160.51亿港元;存货分别为47.31亿、42.85亿、43.31亿、44.07亿、44.87亿港元;总流动资产分别为452.47亿、445.48亿、431.74亿、427.75亿、433.68亿港元;总长期资产分别为1034.51亿、1036.73亿、1056.34亿、1073.06亿、1087.12亿港元;总资产分别为1486.98亿、1482.21亿、1488.09亿、1500.81亿、1520.80亿港元;总负债分别为879.50亿、874.94亿、858.28亿、845.77亿、838.13亿港元;股东权益分别为539.28亿、538.65亿、548.50亿、560.61亿、574.53亿港元;非控股权益分别为68.20亿、68.62亿、81.31亿、94.42亿、108.14亿港元;总权益分别为607.47亿、607.27亿、629.81亿、655.04亿、682.67亿港元 [22] - 2024 - 2028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13.40亿、64.40亿、71.91亿、76.34亿、86.41亿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0.51亿、-17.80亿、-41.93亿、-39.53亿、-37.28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8.64亿、-39.08亿、-39.27亿、-36.96亿、-33.03亿港元;年末现金分别为80.94亿、88.53亿、79.24亿、79.09亿、95.19亿港元 [22] - 2024 - 2028财年,核心每股收益分别为0.73、0.627、0.681、0.722、0.755港元;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73、0.627、0.681、0.722、0.755港元;每股股息均为0.50港元;每股账面值分别为9.921、9.887、10.068、10.290、10.545港元;毛利率分别为13.9%、14.2%、14.6%、14.8%、14.9%;净利率分别为3.9%、4.1%、4.6%、4.8%、4.9%;ROA分别为2.1%、2.2%、2.5%、2.6%、2.7%;ROE分别为5.9%、6.0%、6.8%、7.0%、7.2%;净负债权益比分别为83.9%、84.6%、81.1%、76.6%、70.2%;流动比率分别为0.9、0.9、0.9、0.9、1.0;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4.6、23.0、23.0、23.0、23.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69.6、71.7、71.0、70.0、70.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91.8、89.9、90.0、90.0、90.0天 [22] 运营情况 - 2024 - 2028财年,零售气量居民用户分别为866.7亿、848.8亿、865.7亿、883.1亿、900.7亿立方米;工商业用户分别为1437.7亿、1460.3亿、1489.5亿、1525.1亿、1561.6亿立方米;加气站分别为47.0亿、42.7亿、38.4亿、34.6亿、31.1亿立方米;合计分别为2351.3亿、2351.8亿、2393.7亿、2442.8亿、2493.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0.0%、1.8%、2.0%、2.1%;售气毛差分别为0.50、0.54、0.55、0.55、0.55元人民币/立方米;新增接驳居民用户分别为166万、140万、119万、115万、112万户 [10] 管理层指引 - 2025财年售气毛差(城镇项目合计)为0.53元/立方米,2026财年为0.55元/立方米;2025财年城镇燃气项目销气量增长>2%,2026财年>2%;2025财年新增接驳居民用户120 - 140万户,2026财年100 - 120万户;2025/2026财年增值业务毛利或税前利润增长10%+ [11] 其他信息 - 股份52周高位为8.26港元,52周低位为5.87港元,市值为399.5146亿港元,日均成交量为847万股,年初至今变化8.57%,200天平均价为6.90港元 [6] - 交银国际覆盖的燃气行业公司中,新奥能源评级买入,目标价74.60港元,潜在涨幅19.0%;昆仑能源评级买入,目标价9.02港元,潜在涨幅17.6%;中国燃气评级中性,目标价6.80港元,潜在涨幅-7.5%;华润燃气评级中性,目标价20.80港元,潜在涨幅1.7%;中集安瑞科评级买入,目标价8.12港元,潜在涨幅26.1% [20]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630
交银国际· 2025-06-30 14:02
报告核心观点 - 利用拥挤度指标探析港股上涨空间,当前港股具备突破横盘行情条件,部分板块向上弹性空间充足;上调小米集团目标价和销量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看好百济神州新技术平台和管线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3][5][9] 港股策略 - 海外宏观风险收敛,海内外流动性环境边际宽松,为港股上行提供基础,当前港股具备突破横盘条件,需关键催化因素 [3] - 量能维度显示港股整体交易情绪积极,但科技板块交易活跃度不足,成交额与换手率回落至历史分位数40%左右,市场观望 [3] - 医药生物板块拥挤度偏高,上行空间受限;半导体、硬件设备等板块拥挤度显著回落,向上弹性空间充足 [3] - 港股处于多重利好窗口期,地缘局势可控,市场流动性充裕,新股上市活跃,科技股待叙事主题催化上涨 [4] 小米集团 - 2025年6月26日晚小米召开发布会,发布小米YU7等产品,上调小米汽车2025/26年销量预测至40.0/70.0万辆,上调2026/27年收入预测和2026年经调整EPS [5][8] - 小米YU7开售后一小时大定超28.9万台,超市场预期;首款AI眼镜定价略超预期,有望强化人车家生态闭环 [5] - 基于2026年手机x AIoT市盈率和汽车业务市销率,上调目标价到6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潜在涨幅+13.7% [5][8] 百济神州 - 2023/24年公司分别有5个/10个新分子进入临床,新技术快速迭代,CDAC平台和ADC平台有望成中长期核心价值驱动力 [9] - Sonrotoclax在血液瘤治疗上优于维奈克拉方案,BTK CDAC在经多线治疗的r/r CLL的I期研究中,200mg剂量下ORR达93.8% [10] - 实体瘤聚焦乳腺癌/妇科肿瘤、肺癌、胃癌三大适应症领域,多个产品有良好疗效和协同性 [10] - 维持买入评级,关注Bcl - 2 r/r MCL适应症海外NDA递交等催化剂,潜在涨幅+41.7% [9][11] 市场数据 全球主要指数 - 恒生指数收盘价24,284,跌0.16%,年初至今升17.65%;国指收盘价8,762,跌0.47%,年初至今升20.20%等 [7] 主要商品及外汇价格 - 布兰特收盘价67.72,三个月跌8.52%,年初至今跌9.20%;期金收盘价3,273.70,三个月升6.98,年初至今升24.51等 [7] 恒生指数成份股和国企指数成份股 - 展示了各成份股的收盘价、市值、股价升跌、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数据 [13][14] 经济数据 - 公布美国本周(7月1 - 3日)将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经济数据的市场预期和上次数据 [12] 交银国际研究报告 - 展示了6月以来各行业和公司的深度报告和每日报告情况 [12]
从拥挤度看港股向上空间
交银国际· 2025-06-27 21:05
报告核心观点 - 利用拥挤度指标探析港股进一步上涨空间,当前港股具备突破横盘行情条件,待关键催化因素出现有望从横盘向趋势性上涨转换,科技板块或成下一轮上涨重要引擎 [1][3][4] 港股市场环境 - 外部环境趋于稳定,地缘局势可控、关税谈判暂停、特朗普政策重心切换降低外部政策冲击可能性 [5] - 流动性环境较佳,短期内港股市场流动性充裕,新股上市活跃注入新投资主题和情绪催化剂 [5] 拥挤度指标分析 价格指标 - 恒指价格偏离程度位于历史70 - 80%区间,处于偏拥挤位置;恒生科技指数降至50 - 60%区间,处于相对均衡状态 [14] 量能指标 - 恒指成交额与换手率维持在历史均值上方,交易情绪积极;恒生科技指数成交额与换手率回落至历史分位数40%左右,交易热情不足 [16] 量价相关性 - 4 - 5月量价相关性转弱,6月以来从底部区域明显回升,预示市场从盘整向上突破,处于过渡期 [24] 综合指标 - 港股拥挤度降至历史均值左右,恒生科技指数降至30%左右,具备充足向上弹性空间 [37] 板块拥挤度情况 - 医药生物板块量价指标达历史高位,热度高但上行空间受限;交运、能源等板块量价向上,银行等传统高股息板块交易活跃度提升但价格涨幅有限,拥挤度适中;半导体等板块拥挤度显著回落,向上弹性空间充足 [2][44][49] 市场情绪与行情展望 - 港股波动率和卖空比率下降,市场恐慌和做空力量减弱,但缺乏普涨格局 [29] - 港股从结构性行情向全面上涨转换需基本面支撑和政策催化,满足条件有望实现趋势性上涨 [4][54]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YU7正式发布,关注产能爬坡进度
交银国际· 2025-06-27 20: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对小米集团维持买入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26日晚小米召开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发布小米YU7、小米MIX Flip2、小米AI眼镜等产品,上调小米汽车2025/26年销量预测,上调目标价至6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2] - 小米汽车产能或为影响汽车业务收入的关键因素,预测小米三期工厂2026下半年开始贡献产能,三个工厂2026年分别提供30/30/10万辆产量,上调小米汽车2025/26年销量至40.0/70.0万辆,上调2026/27年收入预测至6462/7785亿元,上调2026年经调整EPS至2.17元,基于2026年手机x AIoT 26倍市盈率和汽车业务2.2倍市销率,综合汇率因素,上调目标价到67港元 [6]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270970、365906、504404、646164、77851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5.0%、37.9%、28.1%、20.5%;净利润分别为17475、23658、43233、53867、65250百万元人民币;每股盈利分别为0.77、1.10、1.80、2.17、2.61元,同比增长125.7%、41.6%、64.0%、20.5%、20.5%;前EPS预测值2025 - 2027E分别为1.87、2.14、2.46元,调整幅度分别为-4.0%、1.3%、6.3%;市盈率分别为69.5、49.1、29.9、24.8、20.6倍;每股账面净值分别为6.61、7.62、10.76、12.76、15.30元;市账率分别为8.15、7.07、5.00、4.22、3.52倍 [3]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1300、39295、34582、31213、42674百万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5169、-35386、-39619、-29878、-34355百万元人民币,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05、-3999、46394、3082、986百万元人民币 [14]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21.2%、20.9%、22.4%、23.4%、24.1%;EBITDA利润率分别为9.2%、8.4%、11.7%、11.6%、11.7%;EBIT利润率分别为7.4%、6.7%、10.0%、9.9%、10.1%;净利率分别为6.4%、6.5%、8.6%、8.3%、8.4%;ROA分别为5.8%、6.5%、9.6%、10.3%、11.3%;ROE分别为11.3%、13.4%、18.6%、17.8%、18.0%;ROIC分别为9.7%、11.5%、16.3%、15.9%、16.3%;流动比率分别为1.7、1.3、1.7、1.8、2.1;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81.1、67.4、64.6、60.0、55.5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6.1、13.3、12.6、13.0、13.3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98.5、101.2、95.4、78.9、64.9天 [14] 产品情况 - 小米YU7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零百加速3.23秒,最高时速253km/h,标准版续航835km,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10 - 80%最快12分钟,最快15分钟充电620km,智能座舱搭载高通骁龙4nm SoC芯片,辅助驾驶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拥700TOPS算力,YU7/YU7 Pro/YU7 Max起售价分别为25.35/27.99/32.99万元,开售后一小时大定超28.9万台 [6] - 小米首款AI眼镜重量轻至40g,采用金沙江电池技术,电池容量相比同类产品提升64%,搭载1200万像素超透光学镜头,内置五麦克风阵列组合,搭载超级小爱AI助手,支持付款功能,基础版/电致变色版/彩色电致变色版售价分别为1999/2699/2999元 [6]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58.95港元,52周低位15.82港元,市值1262818.65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481.22百万,年初至今变化70.87%,200天平均价46.06港元 [5] 估值情况 - 2026年手机x AIoT收入464479百万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44988百万元人民币,P/E 26.0,估值1280579百万港元;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181685百万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10839百万元人民币,P/S 2.2,估值437603百万港元;总计收入646164百万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55827百万元人民币,估值1718182百万港元,港元兑人民币0.9134,股数25762百万股,目标价67港元 [8]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627
交银国际· 2025-06-27 09:01
交银国际研究 今日焦点 | 滔搏国际 | | 6110 HK | | --- | --- | --- | | 1 季度运营情况符合预期,行业促销氛围仍浓 | | 评级: 中性 | | 收盘价: 港元 2.85 | 目标价: 港元 2.98↓ | 潜在涨幅: +4.5% | | 肖凯希 | cathy.xiao@bocomgroup.com | | 1 季度经营符合预期,维持全年利润持平的指引:根据公司公告,2026 财年 1 季度公司零售及批发业务的总销售额同比下滑中单位数,延续了 上一季度的趋势(2025 财年 4 季度同比下滑中单位数),符合公司预期 。展望未来几个季度,我们认为体育用品市场仍未出现明显恢复动力, 行业促销环境仍将持续。我们下调 2026-27 财年的净利润预测 22%。基 于最新的 2026 财年净利润预测,我们下调目标价至 2.98 港元,对应 13 倍 2026 财年市盈率,维持中性评级。 1 季度线下客流仍偏软:管理层表示,1 季度零售渠道的跌幅优于批发渠 道;线下客流仍然偏软,客流延续上一季度的趋势继续录得双位数下 降,我们认为线下门店的同店压力有机会延续;线上渠道表现较优,带 ...
1-5月风、光抢装明显,预期下半年装机需求回归理性
交银国际· 2025-06-26 16: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未提及,部分公司评级:中国电力、京能清洁能源、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华润电力、阳光电源、新特能源、协鑫科技、福莱特玻璃、信义光能、钧达股份、爱旭股份、信义能源评级为买入;固德威、凯盛新能评级为中性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中国内地光伏/风电单月新增装机同比大升388%/801%,光伏新增装机创月度新高92.9GW,风电新增装机26GW,抢装因136号文划分存量与增量项目,运营商为锁定收益率集中并网 [1] - 维持2025全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预测同比+23%/-3%,1 - 5月内地风电/光伏累计新增装机量分别达全年预期的47%/73% [1] - 光伏装机需求透支明显,6月起月度新增装机将同比明显下降;风电月度新增装机同比降幅较温和,12月仍会出现峰值但较去年降30% [1] - 运营商3季度新增风/光项目推进保守,抢装后新增发电量上半年业绩贡献少,投资者应关注电价及利用率同比下行幅度,偏好股息率>6%的中国电力及京能清洁能源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光伏装机情况 - 2025年5月光伏新增装机创月度新高92.9GW,1 - 5月累计新增装机量达全年预期的73%,预期2025全年新增装机同比 - 3% [1] - 因装机周期短、受季节因素影响少,5月抢装规模与以往12月高峰期相若,6月起月度新增装机将明显同比下降,除136号文影响外,分布式光伏4月30日后取消工商业分布式全额上网模式,收益模型需重新测算 [1] 风电装机情况 - 2025年5月风电新增装机26GW,为2024年12月新增装机量的94%,1 - 5月累计新增装机量达全年预期的47%,预期2025全年新增装机同比 + 23% [1] - 因建设周期长、沿海及海上项目受台风等因素影响,抢装程度较光伏低,月度新增装机同比降幅较温和,12月仍会出现峰值,预计约19 - 20GW,较去年降30% [1] 运营商情况 - 各省份新增项目竞价时间不一,考虑组件成本等因素,运营商3季度新增风/光项目推进保守 [1] - 抢装后新增发电量上半年业绩贡献少,投资者应关注电价及利用率同比下行幅度,偏好股息率>6%的中国电力(2380 HK/买入)及京能清洁能源(579 HK/买入) [1] 公司评级及潜在涨幅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评级|收盘价(交易货币)|目标价(交易货币)|潜在涨幅|子行业| | --- | --- | --- | --- | --- | --- | --- | |2380 HK|中国电力|买入|3.09|3.77|22.0%|运营商| |579 HK|京能清洁能源|买入|2.59|3.03|17.0%|运营商| |916 HK|龙源电力|买入|6.94|7.81|12.5%|运营商| |1798 HK|大唐新能源|买入|2.38|2.65|11.3%|运营商| |836 HK|华润电力|买入|19.54|23.06|18.0%|运营商| |300274 CH|阳光电源|买入|65.78|72.50|10.2%|光伏制造(逆变器)| |688390 CH|固德威|中性|42.65|43.30|1.5%|光伏制造(逆变器)| |1799 HK|新特能源|买入|4.85|6.28|29.5%|光伏制造(多晶硅)| |3800 HK|协鑫科技|买入|0.91|1.49|63.7%|光伏制造(多晶硅)| |6865 HK|福莱特玻璃|买入|8.05|11.30|40.4%|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968 HK|信义光能|买入|2.40|4.28|78.3%|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1108 HK|凯盛新能|中性|4.17|3.47|-16.8%|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002865 CH|钧达股份|买入|37.51|50.39|34.3%|光伏制造(电池片)| |600732 CH|爱旭股份|买入|12.06|12.85|6.6%|光伏制造(电池片)| |3868 HK|信义能源|买入|1.04|1.17|12.5%|新能源发电运营商| [10]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626
交银国际· 2025-06-26 09:03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海外扩张动能强劲,IP运营能力持续得到验证,上调2025 - 27年收入/利润预测,上调目标价至300.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 泡泡玛特相关 海外市场表现 - 2025年2季度以来,海外市场在核心IP新品带动下延续1季度爆发式增长,明星效应与社交媒体传播推动公司IP产品热度上升,海外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1] - Labubu 3.0上市带动产品在海外消费者中破圈,在北美、东南亚等市场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2] 提价情况 - 2025年4月中旬起,公司对北美市场产品进行12 - 27%的提价,产品销售热度不减,验证消费者低价格敏感度和公司高议价能力 [2] 预测调整 - 上调2025 - 27年线下店效预测以及线上增速,上调2025 - 27年营业收入预测31 - 40% [2] - 上调2025 - 27年毛利率预测1.8 - 2.2个百分点 [2] - 上调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8% - 70%至人民币74.5 - 129.7亿元,对应未来三年复合增速61% [2] 全球主要指数表现 指数涨跌幅 - 恒指收盘价24,475,升1.14%,年初至今升18.62%;国指收盘价8,859,升1.13%,年初至今升21.53%等 [3] 商品及外汇价格 - 布兰特收盘价67.23,三个月跌7.94%,年初至今跌9.86%;期金收盘价3,317.40,三个月升9.71%,年初至今升26.18%等 [3] 利率及其他指标 - HIBOR为4.58,三个月和六个月基点变动均为0;美国10年债息yield 4.28,变动 - 0.64,变动率 - 6.54 [3] 经济数据公布情况 美国经济数据 - 6月23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市场预期52.00;6月23日现货住宅销售(百万)(5月份)市场预期4.00等 [4] 中国经济数据 - 6月29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上次数据49.50 [4] 交银国际研究报告情况 深度报告 - 涵盖2025下半年多个行业展望,如新能源、互联网及教育、科技、汽车、医药等行业 [4] 每日报告 - 涉及泡泡玛特、互联网行业、信也科技等公司和行业的研究 [4] 恒生指数成份股情况 - 包含美的、中通快递、长和实业等多只成份股的收盘价、市值、5天股价升跌%、年初至今升跌%等信息 [5] 国企指数成份股情况 - 包含中通快递、吉利汽车、腾讯控股等多只成份股的收盘价、市值、5天股价升跌%、年初至今升跌%等信息 [6]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625
交银国际· 2025-06-25 17:18
核心观点 - 互联网平台整合资源布局大消费,阿里、美团聚焦重要业务赛道实现高效扩张,阿里云现价对应估值有强支撑,建议关注美团补贴策略调整带来的利润扭转机会 [1] 互联网行业 - 阿里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电商事业群,从电商平台向生活消费平台迈进,聚合即时零售、电商及旅游需求,提升淘宝用户粘性和全平台全品类转化率且已初见成效 [1] - 美团升级美团闪购品牌,优选退出部分亏损区域,聚焦闪购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前置仓,形成即时零售、电商及本地生活全链条消费平台,预计外卖行业GMV口径市占率美团:饿了么约6:3 [1] - 阿里聚焦电商及云业务,按行业平均8倍市盈率及5倍云业务市销率,阿里云现价对应估值有强支撑;美团现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为17倍,建议关注补贴策略调整带来的利润扭转机会 [1] 全球主要指数 - 恒指收盘价24,177,升1.95%,年初至今升17.28%;国指收盘价8,760,升1.90%,年初至今升20.17%;上A收盘价3,585,升1.15%,年初至今升2.05%等 [2] 主要商品及外汇价格 - 布兰特收盘价71.62,三个月升跌-1.94%,年初至今升跌-3.97%;期金收盘价3,377.70,三个月升12.10%,年初至今升28.47%等 [2] 经济数据 - 美国本周公布经济数据,如6月23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上次数据为52.00,6月24日世界大型企業指数(5月份)上次数据为51.60等 [3] - 中国本周公布经济数据,6月29日将公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上次数据为49.50 [3] 交银国际最新研究报告 - 深度报告涵盖互联网及教育、科技、汽车、医药、金融、房地产、全球宏观等多个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等内容 [3] - 每日报告涉及互联网、信也科技、中国燃气、科技、医药等公司相关研究 [3] 恒生指数成份股 - 美的收盘价75.50港元,市值49,139百万港元,5天股价升1.41%,年初至今升-0.07%等 [4] 国企指数成份股 - 中通快递收盘价137.50港元,市值81,627百万港元,5天股价升3.46%,年初至今升-9.12%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