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汽车:2024全年产销高兑现,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资产整合接近尾声
东吴证券· 2025-01-14 09:3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金龙汽车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4年全年产销高兑现,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资产整合接近尾声[1] - 24Q4景气度持续提升,12月产销突破新高,大中客车销量占比57.43%[7] - 收购金旅40%少数股权,交易价格4.1亿元,预计将增厚归母利润并实现降本增效[7] - 12月海内外市场交付成果显著,体现公司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7]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加码,2025年公交高景气可期,新能源公交车补贴标准提高[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为210/238/268亿元,同比+8%/+13%/+13%[7]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8/4.4/6.4亿元,同比+134%/+153%/+45%[7] - 2024-2026年EPS预计为0.24/0.62/0.90元/股,对应PE为54/21/15倍[1][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为13.29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4.90/19.79元[5] - 市净率为3.00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9,529.56百万元[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为4.43元,资产负债率为84.97%[6] - 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717.05百万股[6] 财务预测 - 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预计为20,973/23,754/26,757百万元[1]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75.61/444.89/644.17百万元[1]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为12.00%/13.00%/14.00%[8]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率预计为0.84%/1.87%/2.41%[8] 产销数据 - 2024年12月销量为7,297辆,同环比分别+24%/+45%[7] - 2024年全年销量为50,104辆,同比+19.07%[7] - 2024年12月产量为6,399辆,同环比分别+20%/+37%[7] - 2024年全年产量为49,356辆,同比+13.68%[7]
创业黑马:版信通业务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长,AI帮助公司主业降本增效
东吴证券· 2025-01-14 09:3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创业黑马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版信通业务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长,AI 帮助公司主业降本增效 [1] - 公司通过收购版信通,在 APP 登记确权市场中获得了重要布局,业务模式具有较高的利润率 [7] - 版信通未来的增长空间主要在于华为鸿蒙的重新认证和 AI 智能体的认证 [7] - 字节火山引擎和创业黑马合作帮助公司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7] - 公司在鸿蒙培训、AI 科研辅导和 AI 人才培训项目均有布局,未来也将对业绩有所贡献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4E 营业总收入预计为 23629 百万元,同比减少 1282% [1] - 2025E 营业总收入预计为 40458 百万元,同比增长 7122% [1] - 2026E 营业总收入预计为 50200 百万元,同比增长 2408% [1] - 2024E 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6082 百万元,同比减少 72931% [1] - 2025E 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6302 百万元,同比增长 20362% [1] - 2026E 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8886 百万元,同比增长 4101% [1] - 2024E EPS 预计为 -036 元/股 [1] - 2025E EPS 预计为 038 元/股 [1] - 2026E EPS 预计为 053 元/股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为 2791 元 [5] - 一年最低价为 1643 元,最高价为 4090 元 [5] - 市净率为 962 倍 [5] - 流通 A 股市值为 396133 百万元 [5] - 总市值为 467156 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为 290 元 [6] - 资产负债率为 2982% [6] - 总股本为 16738 百万股 [6] - 流通 A 股为 14193 百万股 [6] 财务预测 - 2024E 营业总收入预计为 23629 百万元 [8] - 2025E 营业总收入预计为 40458 百万元 [8] - 2026E 营业总收入预计为 50200 百万元 [8] - 2024E 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6082 百万元 [8] - 2025E 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6302 百万元 [8] - 2026E 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8886 百万元 [8] - 2024E 毛利率预计为 3614% [8] - 2025E 毛利率预计为 6186% [8] - 2026E 毛利率预计为 6326% [8] - 2024E 归母净利率预计为 -2574% [8] - 2025E 归母净利率预计为 1558% [8] - 2026E 归母净利率预计为 1770% [8] 股价走势 - 创业黑马股价走势与沪深300指数相比,2024年1月10日至2025年1月7日期间,创业黑马股价波动较大 [4]
广汽集团:2024年业绩预告点评: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合作华为持续推进
东吴证券· 2025-01-14 09:31
投资评级 - 广汽集团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不变 [1] 核心观点 - 广汽集团2024年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尽管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但Q4自主品牌销量同环比均有所改善 [8] - 公司与华为的合作加速落地,设立GH项目公司,计划打造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8] - 由于商政投入规模超预期,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下调至10.7亿元,但2025/2026年预期维持不变 [8]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1161.08亿元,同比下降10.48%,2025年预计增长26.15%至1464.74亿元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0.68亿元,同比下降75.89%,2025年预计增长286.65%至41.28亿元 [1] - 2024年EPS预计为0.10元/股,2025年预计增长至0.40元/股 [1] 销量表现 - 2024年Q4广汽乘用车销量为13.76万辆,同比增长24.4%,环比增长56.2% [8] - 2024年Q4广汽埃安销量为14.81万辆,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47.5% [8] - 合资品牌Q4销量同比下滑,广汽本田销量为16.15万辆,同比下降21.1%,广汽丰田销量为22.01万辆,同比下降16.7% [8] 合作与战略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设立GH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计划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及生态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8] - 首款合作产品定位于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8] 市场数据 - 广汽集团当前收盘价为8.27元,市净率为0.75倍,总市值为855.24亿元 [5] - 流通A股市值为610.63亿元,总股本为103.42亿股 [5][6] 财务预测 - 2024年预计毛利率为6.64%,2025年预计提升至10.04% [9] - 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率为0.92%,2025年预计提升至2.82% [9] - 2024年预计资产负债率为44.22%,2025年预计提升至46.73% [9]
继峰股份:首次覆盖报告:座椅领域细分龙头,总成业务发展迅速
国元证券· 2025-01-14 09:3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商用车与乘用车内饰领域细分龙头,产品涵盖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座椅头枕、扶手、中控系统等 [1] - 通过收购德国格拉默公司,公司实现了业务规模和产品矩阵的显著扩容,并成功进入乘用车座椅总成领域 [2] - 战略新兴业务(如乘用车座椅总成、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车载冰箱)进入快速放量阶段,预计将显著改善公司基本面 [3]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5.24、8.47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7.13、25.22、15.59倍 [4]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乘用车座椅总成在手订单已超20个,预计全生命周期销售总金额超900亿元 [3] - 2024-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28.64、257.65、294.87亿元,同比增长5.99%、12.69%、14.45% [4] - 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5.24、8.47亿元,同比变化-338.83%、207.59%、61.78% [4] - 2024-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0.42、0.45、0.73元/股 [4]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汽车座椅细分行业具备行业领先地位,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及座舱智能化趋势 [4] - 公司已完成全球生产、物流与营销网络的搭建,在全球20国设有近70家控股子公司 [1] - 公司凭借创新设计、制造工艺和品质管控,成为少数能为欧系、美系、日系及自主品牌整车厂供货的零部件商 [1] 战略新兴业务 - 乘用车座椅总成业务已进入高质量订单加速落地期,预计将显著带动公司营收体量提升 [3] - 隐藏式电动出风口与车载冰箱累计在手订单分别达70个与7个,处于订单加速落地期 [3] - 预计2024-2026年新兴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1.50、65.54、102.63亿元,毛利率逐步提升至14.50% [48]
京东方A: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OLED盈利拐点将至
天风证券· 2025-01-14 09:2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5 6元 [5][8]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 在LCD和OLED领域均保持领先优势 随着LCD折旧退出和OLED渗透率提升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1][2][3] - LCD领域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2025年10 5代线折旧退出将显著提升利润率 [2] - OLED领域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 国内第一 随着8 6代AMOLED生产线投产 公司OLED业务有望迎来盈利拐点 [3] - 非显示业务方面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构建"1+4+N+生态链"发展架构 物联网创新 MLED 智慧医工等业务快速发展 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4] LCD领域 - 全球LCD产能向中国大陆集中 2023年中国大陆LCD电视面板市占率达70 4%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市占率23 8% [2] - 电视面板尺寸增加带动LCD需求复苏 预计2023-2028年显示区域需求年增长率为5% [2] - 2024年8月中国政府推出3000亿元家电补贴计划 预计将带动150-200万台电视需求 [2]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运营8条8代以上LCD产线 2025年10 5代线折旧退出将显著提升利润率 [2] OLED领域 - 全球OLED市场规模平稳增长 预计2027年出货量达11 7亿片 2023年中国大陆OLED面板出货2 9亿片 同比增长71% [3] - OLED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 预计2024年全球OLED智能手机渗透率达55% [3]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 占比22 3% 并进入苹果供应链 [3]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投建国内首条8 6代AMOLED生产线 预计2026年10月量产 2029年满产 [3] 非显示业务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构建"1+4+N+生态链"发展架构 "1"为显示业务 "4"为物联网创新 传感 MLED 智慧医工 "N"为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 [4] - 2024年上半年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物联网创新业务营收171 56亿元 同比增长10 57% MLED业务营收40 33亿元 同比增长115 95% [84][86] - 智慧医工业务方面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打造智慧健康管理生态系统 2024年上半年数字医院总门诊量76万人次 同比增长31% [87]
奥锐特: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转型初见成效,打造多肽+寡核苷酸平台
东吴证券· 2025-01-14 09:28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给予奥锐特(605116)“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奥锐特通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转型,已初见成效,未来有望在多肽和寡核苷酸领域打造平台 [1] - 公司特色原料药品种储备丰富,女性健康类等品种处于快速放量阶段,带动原料药主业稳健增长 [9] - GLP-1药物市场高景气,司美格鲁肽等药物快速放量,带动多肽产业链上游需求激增 [9] - 公司司美格鲁肽采用发酵法,具备成本优势,未来有望成为主流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14.7/18.0/22.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8%/22.1%/26.3% [9]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9/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0%/28.3%/25.8% [9] - 2024-2026年P/E估值分别为20/16/12倍 [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高壁垒原料药与中间体的生产、研发与销售,涵盖心血管、抗肿瘤、女性健康、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抗感染六大领域 [19] - 主要产品包括依普利酮、醋酸阿比特龙、地屈孕酮、氟米松、普瑞巴林等 [19] - 公司首个制剂地屈孕酮片于2023年获批上市,2024H1实现销售9248万元,放量迅速 [9] 行业与市场 - 2020-2024年间,全球药品中共有1666个化合物专利到期,市场规模达1590亿美元,带动API需求增长 [9] - GLP-1药物市场高景气,司美格鲁肽2023年全球销售额超过200亿美金,同比增长超过70% [9] - 司美格鲁肽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为多肽仿制药企提供机遇,带动原料药需求激增 [9] 技术与研发 - 公司司美格鲁肽采用发酵法,具备成本优势,已完成中试、杂质研究和成品方法学验证 [9] - 公司从2016年开始建设合成生物学平台,优化司美格鲁肽的底盘菌株代谢通路,提高GLP-1中间体表达量 [9] 产能与项目 - 公司“308吨特色原料药及2亿片抗肿瘤制剂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具备醋酸阿比特龙片3000万片/年和恩扎卢胺片5000万片/年产能,对应产值2.79亿元 [9] - 公司正在推进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产能建设,预计2024年开始贡献业绩增量 [9]
东方电缆:拟投资建设深远海输电装备项目,立足广西+辐射东盟
华金证券· 2025-01-14 09:28
投资评级 - 东方电缆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东方电缆拟投资建设深远海输电装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3亿元,二期投资7亿元,三期投资10亿元[4] - 该项目立足广西,辐射东盟,广西海上风电可开发规模超5000万千瓦,深远海海风开发潜力巨大[4] - 东盟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对能源供应有巨大需求,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前沿,与东盟国家交往密切,公司有望通过该项目推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带来海外业务新增量[4] - 海风用海管理新政出台,深远海趋势明确,预计到2025年后,国内百万千瓦级、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将主要位于深远海[4] - 公司在海缆领域优势显著,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9、19.07和24.43亿元,对应EPS为1.90、2.77和3.55元/股,PE分别为29、20和15倍[5]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96.10亿元、118.13亿元和140.82亿元,同比增长31.5%、22.9%和19.2%[6]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3.09亿元、19.07亿元和24.43亿元,同比增长30.9%、45.7%和28.1%[6]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25.0%、28.2%和29.1%[6] - 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1.90元、2.77元和3.55元[6] - 2024-2026年ROE预计分别为18.0%、21.2%和21.8%[6] 行业趋势 -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呈现高景气态势,深远海风电项目的经济性有望增强,预计到2050年,漂浮式海上风电成本将下降近80%[4] - 国内深远海项目竞配量有望提速,深远海将是“十五五”时期海风的确定性发展方向[4]
中国银河:通过一个跨境并购案例,看如何在国际业务中锤炼一流投行
北京韬联科技· 2025-01-14 09:28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 核心观点 - 国际业务是锤炼一流投行的炼金石,中资券商在"走出去"业务上大有可为 [1] - 跨境并购业务被称为"投行皇冠上的明珠",是"财力与智力的高级结合",最能体现投资银行实力 [1] - 中国银河证券助力完成印尼上市公司 PT Perma Plasindo Tbk 跨境收购项目,交易金额近 2800 亿印尼盾 [2][5][6] - 本次收购分两步完成:第一步,2024 年 6 月,收购方与上市公司原主要股东完成控股权收购交割;第二步,收购方完成要约收购流程 [5] - 通过此次收购,收购方可以快速进入印尼市场,利用 BINO 集团的现有资源,加速其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6] - 中国银河证券发挥境内外多地投行能力和本地团队优势,协助客户在半年时间内高效完成收购 [7] - 本项目是中国银河证券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展现了中资投行的实力与担当 [7] 行业分析 - 中资券商开展的跨境业务存量规模已超 8000 亿元,通过深入对接境内外跨境投资需求,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 [10] - 中资券商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如跨境并购、全球资产配置等,推出更多符合国际化需求的特色产品与服务 [10] - 香港因其背靠大陆的优越地理位置和链接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成为中资券商"出海"战斗的桥头堡 [10] - 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在港的投行业务常年稳居前列,但香港投行市场的"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 [11] - 中国银河证券选择将东南亚市场作为出海"阵地",2018 年收购马来西亚联昌集团证券业务,2023 年完成对银河-联昌 100%持股 [11] - 2024 年前三季度,中国银河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1%,海外市场贡献显著 [12] 公司分析 - BINO 集团成立于 1992 年,2021 年在印尼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印尼本土控股型公司,旗下有多家从事办公设备和通风系统领域产品生产、分销及贸易的企业 [2] - BINO 集团拥有诸多国际品牌的分销、贸易权利 [3] - 中国银河证券全资子公司银河海外作为买方财务顾问以及要约收购财务顾问助力完成本次收购 [5] - 中国银河证券在 BINO 收购项目中发挥境内外多地投行能力和本地团队优势,协助客户高效完成收购 [7] - 中国银河证券通过收购马来西亚联昌集团证券业务,成立合资公司银河—联昌,最终完成对银河-联昌 100%持股 [11] - 银河海外已成为亚洲布局最广的中资券商,以及东盟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最全面的证券公司之一 [11]
赛力斯:问界M8亮相工信部,承接M9下沉红利
平安证券· 2025-01-14 09:2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赛力斯的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问界M8是赛力斯2025年最重要的车型之一,预计价格区间为35~45万元,有望成为40万元级别的爆款车型[9] - 问界M8承接M9的下沉市场红利,预计稳态月销量将达到1.5万台,2025年将为公司带来超过400亿的营收[9] - 问界品牌在国内的市场规模潜力可达100万台左右,赛力斯力争三年实现问界年产销百万量级目标[9] 财务数据 - 2024E营业收入预计为1447.93亿元,同比增长304.0%;2025E营业收入预计为1783.36亿元,同比增长23.2%[6] - 2024E净利润预计为65.91亿元,同比增长369.0%;2025E净利润预计为103.73亿元,同比增长57.4%[6] - 2024E毛利率预计为25.5%,2025E毛利率预计为26.8%[6] - 2024E净利率预计为4.6%,2025E净利率预计为5.8%[6] - 2024E ROE预计为36.6%,2025E ROE预计为36.6%[6] 产品信息 - 问界M8轴距为3105mm,提供5座版和6座版两种座位数版本,驱动电机功率达到392kW[9] - 问界M8提供36度和52度两款电池包,36度电池对应纯电续航161km,52度电池对应纯电续航235km/240km[9] - 问界M8与理想L8、L9等竞品相比,在电机功率和车身尺寸方面具有优势[10] 渠道与品牌 - 问界渠道包含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体验中心由华为负责,用户中心由赛力斯负责管理招募[11] - 中升、永达等传统豪华品牌经销商正加快与赛力斯的渠道合作,降低对华为鸿蒙智行渠道的依赖度[11] - 问界是目前发展最成功的智选车品牌,品牌稀缺性突出[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4E~2026E净利润分别为66亿/104亿/129亿元,维持"推荐"评级[11]
引力传媒: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内容营销领军者,新兴平台、出海、AI助力再启航
开源证券· 2025-01-14 09:22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引力传媒,给予"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引力传媒是国内内容营销领域的头部公司,具备显著的资质与客户优势,累计服务超过1000家知名品牌 [4] - 公司通过"新兴平台+出海+AI赋能"驱动长期成长,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61.07、80.20、105.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0.79、1.47亿元 [4] - 公司在品牌营销、社交营销、电商营销与运营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力,尤其在电商营销领域取得突破,获得阿里、字节、快手、京东等平台服务资质 [19] - 公司通过AI技术赋能内容创作及流量分发,自研"核力AI"工具,并与澜舟科技共建"AIGC联合实验室",提升内容产出效率 [6] 公司业务与优势 - 公司品牌营销业务稳健,累计合作执行1000+剧综项目,社交营销、电商营销及运营业务持续发力 [5] - 公司拥有阿里、字节双平台顶级资质,客户资源丰富,涵盖美妆、日化、食饮等多个行业 [5] - 公司自研"核力系统"具备素材创作发布、自动化精准投放等服务能力,内容营销能力突出 [5] - 公司在小红书、华为等新兴平台布局蓝海市场,出海业务整装待发,已获得TikTok TSP和TAP双经营牌照认证 [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33亿元,同比增长28.43%,归母净利润1951万元 [24]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1.07、80.20、105.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0.79、1.47亿元 [4] - 2024-2026年公司毛利率预计分别为5.73%、5.97%、6.32%,净利率分别为0.6%、1.0%、1.4% [77][78] 未来增长点 - 公司持续拓展小红书、华为等新兴平台,预计数字营销主业将持续增长 [76] - 出海营销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已建立出海营销服务团队,并取得TikTok TSP和TAP双牌照认证,计划辐射欧洲主流市场 [69] - AI技术赋能内容创意全链路,提升内容产出效率,预计未来商业化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