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计算机行业专题报告:金融科技:“国之重器”的保障基石
长城证券· 2025-01-20 14:1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5] 核心观点 - 金融科技作为支撑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底座,重要性凸显,是数字中国的重点发展环节之一[1] - 金融科技结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未来资本开支存在向好预期[2] - 金融科技的重点发展环节包括核心交易系统、AI大模型、可信数据安全等,未来落地场景将覆盖智慧银行、智能投顾、保险、风控等[3] - 金融信息服务行业伴随资本市场建设逐步发展,与A股市场成交额密切相关,未来有望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4] 行业历史阶段 - 金融科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电子化信息化(1970-2003)、互联网金融(2004-2015)、数智化(2015至今)[12][13][14] - 数智化阶段,金融机构推动技术与业务融合创新,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深度渗透金融业务[14] 金融科技资本开支预期 - 银行IT:2023年国有六大行金融科技投入均超百亿元,工商银行投入最高达272.46亿元,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同比增速最高分别为7.45%和7.06%[20] - 证券IT:2021年证券公司IT人员总数达30952人,同比增长19.7%,未来科技资本开支具备增长预期[27][29] - 保险IT:2022年中国保险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107.6亿元,同比增长6.3%,未来科技投入将持续增长[36][40] 金融科技技术端与应用端 - 核心交易系统:新一代交易系统全面替换提上日程,分布式架构转型成为趋势[45][47] - AI大模型:金融行业具备丰富数据基础,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法律法规不断完善[48][50] - 可信数据安全:AI大模型数据泄露问题引发关注,政策聚焦数据安全,数据安全产业规模预计2025年超1500亿元[53][55] - 云计算应用:金融云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077亿元,云技术将赋能更高价值的业务开发[56][58] 金融信息服务行业 - 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40.8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07.86亿元,预计2025年达762.26亿元[80][82] -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技术革新、政策助推、品牌壁垒强化等,未来将向智能化、实时化和高安全性方向发展[86][87] - 2C券商IT与二级市场景气度密切相关,2024年9月下旬A股成交额强势增长,2C券商IT有望受益[91][92] 投资建议 - 金融科技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于信创政策和数字化发展,应用场景将得到充分挖掘[94]
金融-非银金融行业:2024年3季度养老金融跟踪报告
中信建投· 2025-01-20 14: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发展养老金融是促进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 [1][2] - 报告覆盖基本养老保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金融产品和个人养老金等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及养老产业金融 [1][2] - 报告旨在跟踪养老金融发展动态,助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1][2] 第一支柱养老金跟踪 - 截至24Q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为1.9万亿元 [3] - 2024年三季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15]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75亿人,同比增加1401万人 [47] - 2024年前11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净收入分别同比+1.7%、+13.9%至4712.90亿元、1293.40亿元 [49] 第二支柱养老金跟踪 - 截至24Q3,企业年金计划积累基金规模约3.52万亿元,同比+12.9% [3] - 单三季度,企业年金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1.56%,同比+1.81pct [3] - 2024年前三季度,企业年金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56% [3] 第三支柱养老金跟踪 - 截至24Q3,个人养老金基金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规模分别为73亿元、46亿元,分别同比+41.6%、+429.7% [3] - 单三季度,个人养老金基金和个人养老金理财的规模加权平均收益率(非年化)分别同比+10.6pct、-0.03pct至7.0%、0.49% [3] - 截至2024年12月27日,在售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中,传统两全险的满期IRR平均为2.15%,分红两全险在无分红情形和演示分红情形下的满期IRR分别平均为1.29%、2.56% [3] 养老金融产品跟踪 - 截至24Q3,养老目标基金和养老理财产品规模分别为643亿元、1039亿元,分别同比-14.1%、+2.2% [4] - 单三季度,养老目标基金和养老理财产品的规模加权平均收益率(非年化)分别同比+7.0pct、+1.1pct至4.6%、1.2% [4] 养老产业金融跟踪 - 2024年10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商业保险年金的概念 [17] - 2024年10月31日,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19] - 2024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8年养老金融体系基本建立 [24] 社保基金运作情况 - 截至2023年末,社保基金净资产规模为2.66万亿元,资产规模为3.01万亿元 [60] - 按管理方式分,直接投资资产和委托投资资产规模分别为0.94万亿元、2.07万亿元,分别占比31.2%、68.8% [60] - 按投资区域分,境内投资资产和境外投资资产规模分别为2.67万亿元、0.35万亿元,分别占比88.5%、11.5% [60]
交通运输-航空序列深度研究4:现实与预期的交织
华西证券· 2025-01-20 14: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航空行业的投资评级为“推荐”,认为航空板块在未来6个月内将相对强于上证指数达到或超过10% [17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经济预期变化是牵动航空基本面预期的第一因子,未来航空出行需求的增幅有望逐步赶上甚至反超同期收入增幅 [133][137] - 报告指出24年航司客座率基本恢复至19年水平,票价是主因,淡季ASK调整是次因 [4] - 报告认为春秋航空的ASK增长弹性最大,未来有望通过价格筛选出相对支付能力较强的旅客 [4][93] 宏观总结 - 24年总体经济增长中枢低于2019年,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均面临不同程度的价跌、量跌,个人就业环境也弱于前一年 [4] - 24年9月重要会议后,四季度制造业订单量回升,非制造业量、价环比回升 [4] - 24年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低,制约了国内及国际线需求的恢复速度 [18] 航司经营总结 - 24年三大航机队建设继续低于年初计划,ASK潜在增量来自利用小时数的增长与飞机架次增长 [4] - 24年航司客座率基本恢复至19年水平,票价是主因,淡季ASK调整是次因 [4] - 春秋航空的ASK增长弹性最大,未来有望通过价格筛选出相对支付能力较强的旅客 [93] 未来展望 - 经济预期变化是牵动航空基本面预期的第一因子,未来航空出行需求的增幅有望逐步赶上甚至反超同期收入增幅 [133][137] - 如果25年继续出台重大政策抬升经济预期,将会带来商务出行需求的修复,同时提升个人支出中愿意用于旅游的占比 [4] - 当下弱现实仍有机会推动航司继续下调飞机的引进计划,增强行业供给端逻辑 [150][157] 投资建议 - 报告建议关注经济预期变化对航空板块的影响,期待宏观政策落地对商旅、因私出行需求的提振 [4] - 受益公司包括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海航控股、中国民航信息网络等 [4]
电子设备-半导体行业2024年12月跟踪:平静湖面下的蓄势待发
长江证券· 2025-01-20 14:1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9] 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是半导体行业成长的关键因素,2023年以来AI大模型技术突破带来的泛AI需求爆发驱动行业持续高增[2] - 2024年1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金额达578.2亿美元,同比+20.51%,环比+1.65%[4] - AI相关的结构性需求相对非AI部分更强,后续AI+应用浪潮有望加速传统需求如手机、PC、笔电等终端品进入换机周期,催生更多形态的AI终端品如AI眼镜、AI音箱、AI玩具等,引领行业进入新一轮全方位成长的大周期[4][5] 需求分析 - 2024年11、12月整体需求进入淡季,但部分终端品如电视、笔电等受国补影响销量尚可[5] - 2025Q1行业整体景气环比2024Q4或相对趋弱但仍处于正常淡季,相比2024Q1整体保持增长趋势[5] - 2024年11月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0.28亿部,同比-4.71%,环比+1.11%[33] - 2024年11月全球TV、显示器、笔电、平板面板出货量分别为0.21、0.12、0.35、0.15亿片,同比分别+23.35%、-3.94%、+25.27%、+29.20%[38] - 2024年12月我国汽车、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348.86、159.60万辆,同比分别+10.53%、+33.97%[39] 供给分析 - 2024年年底行业供给整体相对稳定,供给端呈现量增价减、结构分化的趋势[6] - 2024年11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376亿块,同比+8.7%,环比+4.86%[46] - 2024年11月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金额达4058亿日元,同比+35.18%,环比+5.21%[62] - 2024年11月韩国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金额达23.24亿美元,同比+81.14%,环比+22.96%[62] 库存分析 - 全球半导体行业库存延续去库趋势,日韩、中国台湾的库存相关指数整体向下[7] - 2024年11月日本集成电路产成品库存指数为88.5,同比延续16个月的下降,下降幅度为10.43%[97] - 2024年11月韩国半导体及零部件存货指数为127,同比延续11个月的下降,下降幅度为30.04%[97] 建议关注 - AI算力芯片、端侧芯片及产业链,如寒武纪-U、兆易创新、长电科技、伟测科技等[8]
2024年现制饮品新品趋势观察报告
红餐研究院· 2025-01-20 14:1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2024年现制饮品样本品牌上新现制饮品产品合计2,681款,茶饮品牌上新1,895款,占比70.7%,咖饮品牌上新786款,占比29.3% [4][12][13] - 茶饮品牌月均上新数量为157.9款,咖饮品牌月均上新数量为65.5款,咖饮品牌的上新频次(1.27-2.40次/月)高于茶饮品牌(1.00-1.82次/月) [4][21][22] - 2024年茶饮市场规模达到1,757亿元,增速为8.2%,预计2025年增速为7.8%;咖饮市场规模达到1,177亿元,增速为15.4%,预计2025年增速为12.1% [9][10] - 茶饮消费者更关注新品的价格、卫生、营养和健康性,占比分别为58.8%、51.3%、42.7%;咖饮消费者对价格敏感(45.5%),对外观出品也有要求(35.8%) [4][27][33] - 现制饮品品牌在推出新品时,主要聚焦产品基底、产品配料、产品风味、品牌营销等四个维度 [4][46][47] 整体上新概况 - 2024年现制饮品品牌新品达2,681款,茶饮品牌新品占比70.7%,咖饮品牌新品占比29.3% [4][12][13] - 茶饮品牌月均上新数量为157.9款,咖饮品牌月均上新数量为65.5款 [4][21][22] - 茶饮品牌在入夏、深秋、入冬季节的新品数量较多,月均上新超150款;咖饮品牌集中在盛夏和冬季发力,年底推出暖冬饮品 [4][22] 细分品类表现 - 茶饮品牌中,水果茶新品数量占比35.6%,经典奶茶占比30.2%,鲜奶茶占比10.8% [15][16] - 咖饮品牌中,拿铁新品数量占比36.6%,非咖啡饮品占比25.5%,美式/冰美式/意式浓缩占比18.4% [17][19] - 水果茶、经典奶茶、鲜奶茶是茶饮品牌的重点细分品类;拿铁、非咖啡饮品、美式/冰美式/意式浓缩是咖饮品牌的重点细分品类 [15][17][19] 新品发力点 - 现制饮品品牌在推出新品时,主要聚焦产品基底、产品配料、产品风味、品牌营销等四个维度 [46][47] - 奶基底中,生乳及乳制品使用最广,占比75.6%;植物基底乳占比23.9%,生椰乳、燕麦奶、米乳等受欢迎 [48][56][57] - 茶基底中,绿茶使用最广,占比54.5%;乌龙茶占比31.6%,红茶占比11.7% [60][62] - 产品配料中,品牌应用了超200种配料元素,水果元素占比最高,达75种 [71][72] - 地方特色食材、养生食材、超级植物成为新品研发的重点 [74][75] 新品趋势展望 - 奶基底和茶基底的"升级战"将持续,鲜牛奶、植物基奶底、有机牛奶等将成为趋势 [93][94] - 现制饮品品牌将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食材和文化元素,地方品牌将迎来发展红利 [95] - 养生食材、小众食材、高端食材将被进一步挖掘,食材的天然风味和健康功效将更受重视 [96][97] 消费者偏好 - 茶饮消费者每周至少购买一杯茶饮的占比为64.4%,每天喝1杯及以上的占比为6.7%;咖饮消费者每天喝1杯及以上的占比为12.7% [27] - 茶饮消费者更关注新品的价格、卫生、营养和健康性,占比分别为58.8%、51.3%、42.7%;咖饮消费者对价格敏感(45.5%),对外观出品也有要求(35.8%) [27][33] - 消费者偏好水果茶、轻乳茶、经典奶茶等茶饮新品,占比分别为58.8%、46.2%、35.1%;咖饮消费者偏好拿铁、美式/冰美式/意式浓缩等新品 [29][31] 品牌营销 - 现制饮品品牌在营销上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方式,短剧营销、UGC二创等创新玩法受到青睐 [79][88] - 抖音生活服务成为现制饮品品牌营销的重要平台,提供阶梯次卡、IP玩法等多样化营销方式 [86][87] - 2024年抖音生活服务年度重点数据显示,现制饮品品牌入驻抖音生活服务的热情高涨,93.3%的样本品牌开通了抖音官方视频号 [42][43]
食品饮料行业月度聚焦:折扣超市调研反馈
广发证券· 2025-01-20 13:32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买入,前次评级也为买入 [2] 核心观点 - 零食量贩向全品类折扣超市转型的趋势明显,2025年有望迎来以硬折扣为代表的新一轮渠道红利 [7] - 12月食品饮料板块跑输大盘1.7pct,子板块表现分化,软饮料、啤酒和零食涨幅居前,预加工食品跌幅居前 [7] - 白酒板块经近四年调整期,在政策推动下有望起底回升,大众品表现分化 [7] 月度聚焦:折扣超市调研反馈 - 零食量贩转型类:爱零食硬折扣超市、来优品省钱超市等,门店模型介于零食量贩和便利店之间,零食及水饮占比超50% [7] - 折扣超市及仓店品牌类:折扣牛、奥乐齐等,区域品牌为主,自有品牌占比较高,定位性价比版本的便利店 [7] - 核心KA转型及会员精品超市:永辉(胖东来调改店)等,门店面积更大,场景更加综合 [7] 市场回顾 - 12月食品饮料板块下跌1.2%,跑输沪深300指数1.7个百分点 [59] - 12月南向资金净买入954亿港元,净流入青岛啤酒股份、颐海国际和蒙牛乳业等 [69] 基本面跟踪 - 白酒:12月茅台批价稳中有进,多数酒企开启新年回款及2025年开门红计划 [86] - 大众品:春节错期下子板块表现分化,啤酒饮料行业淡季下景气度暂处低位 [90] - 原材料成本:12月主要包材、农产品及原奶价格继续回落,棕榈油及猪价同比上行 [108] 投资建议 - 白酒板块核心推荐:泸州老窖、今世缘、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迎驾贡酒,关注贵州茅台、五粮液的配置价值 [116] - 大众品核心推荐:天味食品、盐津铺子、燕京啤酒、立高食品、安琪酵母、安井食品、东鹏饮料、青岛啤酒、康师傅控股、伊利股份、蒙牛乳业 [116] 重点公司估值和财务分析 - 贵州茅台2025E EPS为73.91元,PE为19.68x [8] - 五粮液2025E EPS为8.97元,PE为14.75x [8] - 泸州老窖2025E EPS为9.87元,PE为12.03x [8]
互联网传媒行业投资策略周报:微信礼物增设新流量引导机制,OpenAI推出Tasks测试功能
广发证券· 2025-01-20 13:32
行业投资评级 - 互联网传媒行业评级为买入 [3] 核心观点 - 本周中信传媒指数上涨6.21%,跑赢上证指数3.90个百分点,A股传媒板块整体上行,小红书热度抬升,相关概念股上涨 [4] - AI+视频产业层面持续有推进,Vidu与海螺AI发布功能更新,AI产业趋势向好 [4] - 建议关注业绩预期向好、估值合理的方向,短期可持续跟踪春节档表现 [4] 互联网行业 - 微信单人聊天下方开通礼物入口,瑞幸咖啡、东方甄选、三只松鼠等品牌排在前列 [12] - 建议关注腾讯、美团、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网易、爱奇艺、芒果超媒等 [12] 游戏行业 - 完美世界、电魂网络、冰川网络等多家游戏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部分公司业绩承压 [13] - 25年各家公司产品线有望改善,驱动板块业绩提升,建议关注行业基本面拐点 [13] - 游戏板块估值相对合理,AI等新技术发展有望带动行业规模进一步提升 [13] AI行业 - OpenAI推出Tasks新测试功能,用户可设置任务和执行时间,指挥ChatGPT自动完成任务 [14] - 文生视频进展丰富,Vidu 2.0生成速度、效果升级,生成4秒512P单片段视频时间在10秒内 [14] - 海螺AI全球全量上线主体参考功能,用户上传图片即可生成高质量视频 [14] - 阿里妈妈推出视频AIGC工具淘宝星辰,输入静态图片即可生成视频 [14] 投资建议 - 互联网:建议关注腾讯控股、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美团、快手、哔哩哔哩、微博、泡泡玛特等 [16] - 游戏:建议关注完美世界、世纪华通、恺英网络、姚记科技、创梦天地、神州泰岳、三七互娱、吉比特、电魂网络、冰川网络等 [16] - 出版:建议关注中南传媒、皖新传媒、浙版传媒、时代出版、凤凰传媒等 [16] - 电影:建议关注猫眼娱乐、万达电影、光线传媒、阿里影业、博纳影业等 [16] - 营销:建议关注分众传媒、兆讯传媒、蓝色光标、易点天下、引力传媒、因赛集团、省广集团等 [16] - 央国企改革:建议关注浙文互联、华数传媒、东方明珠、芒果超媒、中广天择、上海电影、唐德影视、电广传媒、浙数文化等 [16] 重点公司分析 - 美团-W:24Q3实现营收935.77亿元,同增22.38%,GAAP归母净利润128.65亿元,NON-GAAP净利润128.29亿元 [17] - 腾讯控股:游戏和广告表现稳健,金融业务受消费疲弱拖累,小程序持续扩大交易场景 [18] - 百度:24Q3总收入335.57亿元,NonGAAP净利润58.86亿元,广告收入188亿元,非广告收入77亿元 [20] - 快手-W:24Q3总收入311亿元,NonGAAP净利润39.48亿元,广告收入176亿元,电商GMV 3342亿元 [21] - 哔哩哔哩:24Q3收入73亿元,毛利率34.9%,游戏收入18.23亿元,广告收入20.94亿元 [22] - 三七互娱:游戏业务稳健运营,新游储备丰富,24Q3推出《时光杂货店》《三国群英传:鸿鹄霸业》等新产品 [24] - 分众传媒:24Q3快消、互联网等广告主贡献主要增量,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25] 电影市场 - 2025年1月12日到1月18日票房累计3.22亿元,环比下降13.81% [30] - 《误杀3》票房1.01亿元,位列第1名 [30] - 全国新建银幕112块 [33] 电视剧市场 - 《国色芳华》平均播映指数84.5,排名第1 [36] - 《大奉打更人》平均播映指数83.1,排名第2 [36] 综艺市场 - 《一路繁花》平均播映指数80.1,排名第1 [38] - 《现在就出发 第2季》平均播映指数77.9,排名第2 [38] 游戏动态 - 《王者荣耀》排名第1,《金铲铲之战》排名第2,《地下城与勇士》排名第3 [38] VC/PE投资 - 本周共有4项VC/PE投资信息,教育1项,本地生活2项,文娱传媒1项 [44]
建材、建筑及基建公募REITs周报:光伏玻璃去库或推动价格回升,濮耐股份与格林美达成战略合作
光大证券· 2025-01-20 13:32
行业投资评级 - 非金属类建材:买入(维持) [4] - 建筑和工程:增持(维持) [4] 核心观点 - 光伏玻璃库存自11月初以来持续下滑,截至2025年1月17日库存为36.5天,较上周环比减少1.6天,自11月初高点42.2天累计下滑13.5% 库存下降主要由于2024年下半年光伏玻璃产能收缩,截至2025年1月17日在产日熔量为8.1万吨,较2024年7月高点11.6万吨累计下滑30% 光伏玻璃价格从11月最低点11.5元/平米回升至12元/平米,若库存继续下降,价格有望进一步回升 [1] - 濮耐股份与格林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格林美开发适用于红土镍矿高压浸出工艺的高效沉淀剂产品 湿法镍全球需求到2026年或达100万吨,目前已建成项目仅30万吨,市场潜力巨大 濮耐股份的活性氧化镁生产工艺具有成本可控、质量稳定、供应稳定等优势,西藏卡玛多菱镁矿年开采量100万吨,对应氧化镁理论产量45万吨 [2] - 2024年12月高空作业平台销量1.32万台,同比下滑4.5%,其中国内销量0.55万台,同比下滑10.2%,国外销量0.77万台,同比持平 2024年全年高空作业平台销量18.0万台,同比下滑12.9%,其中国外销量9.3万台,同比增长21.7%,国内销量8.7万台,同比下滑33.4% 预计2025年高空作业平台销量或进一步下滑 [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旗滨集团、信义光能、福莱特等光伏玻璃相关企业 [1] - 建议关注濮耐股份(耐材出海,活性氧化镁新品国产替代)、华铁应急(完成实控人变更,国资入主赋能)、北新建材(地产链修复及多元化业务发展)、鸿路钢构(地产链修复,智能化改造提升盈利能力)、中国化学(现金流较佳,化工品涨价)、中国建筑(地产链修复,化债推进)、上海港湾(旗下卫星电池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3]
金属及金属新材料行业投资策略周报:铜铝预期将改善,金价继续上行
广发证券· 2025-01-20 13:31
行业投资评级 - 金属及金属新材料行业评级为“买入”,前次评级也为“买入” [2] 核心观点 - 铜铝预期将改善,金价继续上行 [2] - 基本金属价格震荡上行,工业金属供给较弱,库存去化,氧化铝价格下跌增厚电解铝企业利润 [5] - 钢铁需求回落,成本上升助推价格反弹,预计淡季价利平稳 [5] - 贵金属金价继续上行,把握板块配置机会 [5] - 能源金属锂价节前检修短期推升,预计未来锂价窄幅震荡 [5] - 小金属钨、钼价格平稳,预计短期价格稳定 [5] 行业表现 - 申万工业金属指数上涨3.96%,贵金属指数上涨3.38%,小金属指数上涨4.93%,金属新材料指数上涨3.85% [17] - 申万冶钢原料指数上涨3.65%,普钢指数上涨2.63%,特钢指数上涨4.89% [20] 金属价格 - LME铜价上涨1.19%至9181.50美元/吨,SHFE铜价上涨1.69%至76540.00元/吨 [42] - LME铝价上涨4.36%至2680.50美元/吨,SHFE铝价上涨1.61%至20470.00元/吨 [42] - COMEX黄金上涨0.83%至2740美元/盎司,SHFE黄金上涨0.82%至640.68元/克 [42]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2.87%至7.79万元/吨,氢氧化锂价格上涨0.57%至7.05万元/吨 [42] 重点公司估值 - 中国铝业合理价值为11.32元/股,2024年EPS为0.87元,PE为8.97x [6] - 西部矿业合理价值为25.16元/股,2024年EPS为1.68元,PE为10.52x [6] - 宝钢股份合理价值为7.27元/股,2024年EPS为0.48元,PE为13.75x [6] - 赤峰黄金合理价值为28.02元/股,2024年EPS为1.08元,PE为15.89x [6] 宏观经济 - 美国2024年12月核心CPI同比升3.2%,环比升0.2%,通胀温和放缓 [5] - 美联储2025年继续降息的概率仍处于相对低位,市场不确定性或继续推升金价 [5]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政策拐点清晰,建议开始加大医药配置
国金证券· 2025-01-20 13:3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医药行业持积极态度,建议加大医药板块配置比例 [1][2] 核心观点 - 医保基金支出规模持续增长,为医药行业注入新增量,长期增长前景乐观 [1] - 医保将新增丙类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计划于2025年发布第一版 [1] - 医药板块反转的三个层面:政策面、业绩面、资金面 [1] - 2024年初以来,多项医药和医保政策出台,稳定预期并支持医药创新产业发展 [1] - 医药板块业绩在2025Q2和Q3的恢复是确定事件,建议提前布局 [1] 细分行业投资机会 - 创新药国内放量和授权出海带来的赛道性机会 [2] - 左侧板块(如器械、中药、消费医疗、连锁药房等)困境反转个股机会 [2] 重点公司 - 科伦博泰、人福医药、特宝生物、华东医药、心脉医疗、益丰药房、太极集团等 [3] 创新药 - FDA批准阿斯利康/第一三共Trop 2 ADC Dato-Dxd上市,科伦博泰同靶点竞品值得关注 [4][25] - 中国药企创新实力未被充分认知,看好本土原研"真创新"类药企 [4] 医疗器械 - 波士顿科学FARAPULSE脉冲消融全球手术量超过20万,国内企业有望快速追赶 [4][32] - 南微医学向控股子公司康友医疗增资4000万元,支持微波消融业务发展 [36] 医药上游 - 美国BIS出口管制下,生物信息采集仪器国产化机会值得关注 [4][37] - 聚光科技全光谱流式细胞仪及高分辨质谱产品技术储备丰富 [38] 生物制品 - 金赛药业PD-1单抗自免适应症IND获批,持续关注研发进展 [4][47] -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GenSci120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批 [47] 中药&药店 - 东阿阿胶阿胶块市占率在24Q3提升至70%,复方阿胶浆零售终端销售额持续增长 [55][57] - 连锁药店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头部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 [60] 医疗服务 - 医保局会议定调2025,政策有望催化内需回暖 [43] -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有望规范医疗服务项目,提高性价比 [45] 人口数据 - 2024年末全国人口14亿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