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Ⅱ行业跟踪周报:美国库存充足、欧洲储库推进、国内需求缓慢修复,各地气价均较为平稳-20250929
东吴证券· 2025-09-29 19:0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全球天然气市场呈现供给宽松格局 美国库存充足 欧洲储库推进 国内需求缓慢修复 各地气价整体平稳 [1][5] - 价格机制持续理顺 城燃公司盈利提升与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5] - 海外气源释放背景下 具备优质长协资源及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5] - 能源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 气源生产企业迎来关注 [5] 价格跟踪 - 截至2025/09/26 美国HH/欧洲TTF/东亚JKM/中国LNG出厂/中国LNG到岸价周环比变动-0.1%/+1.2%/-0.6%/-0.1%/-2.1% 分别至0.7/2.8/2.9/2.7/2.8元/方 海内外价格倒挂持续 [5][10] - 美国市场供需稳定 截至2025/09/24总供应量周环比-0.1%至1117亿立方英尺/日(同比+4.3%) 总需求周环比+2.7%至1013亿立方英尺/日(同比+2.7%) 发电用气周环比+4.3% [5][16] - 美国库存充裕 截至2025/09/19储气量周环比+750亿立方英尺至35080亿立方英尺(同比+0.5%) [5][16] - 欧洲消费增长 2025M1-6天然气消费量2408亿方(同比+5.8%) 供给结构变化 2025/9/18~2025/9/24供给周环比-0.5%至54258GWh 其中库存消耗周环比-21.3% LNG接收站周环比+2.5% 挪威管道气周环比+3.6% [5][19] - 欧洲库存水平 截至2025/09/24库存935TWh(903亿方)(同比-141.4TWh) 库容率82.02%(同比-11.9pct 周环比+0.9pct) [5][19] - 国内需求恢复缓慢 2025M1-8表观消费量同比+0.8%至2832亿方 产量同比+6.2%至1737亿方 进口量同比-6%至1152亿方 [5][28] - 国内进口价格 2025年8月液态天然气进口均价3826元/吨(环比+1% 同比-8.5%) 气态天然气进口均价2483元/吨(环比-2.9% 同比-8.3%) 整体进口均价3205元/吨(环比+0.5% 同比-9.1%) [5][28] - 国内库存情况 截至2025/09/26进口接收站库存417.61万吨(同比+18.16% 周环比+6.79%) LNG厂内库存45.38万吨(同比+10.12% 周环比-13.28%) [5][28] 顺价进展 - 2022~2025M8全国65%(1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完成居民顺价 提价幅度0.21元/方 [5][38] - 2024年龙头城燃公司价差0.53~0.54元/方 2025H1普遍修复0.01元/方 较配气费合理值0.6元/方仍有10%修复空间 [5][38] 重要事件 - 美国LNG进口关税税率由140%降至25% 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LNG约416万吨 占LNG进口总量5.4% 占全国表观消费量1.4% [43][46] - 欧洲放宽天然气储存目标 允许90%满库目标偏离10个百分点 并延长实现目标的期限 [49][51] - 国家印发《关于完善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管道折旧年限40年 准许收益率不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加4个百分点 最低负荷率不低于50% [52][53]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城燃公司:新奥能源(2025年股息率5.1%)、华润燃气、昆仑能源(2025年股息率4.9%)、中国燃气(2025年股息率6.4%)、蓝天燃气(TTM股息率8.7%)、佛燃能源(2025年股息率4.0%) [5][56] - 关注具备优质长协资源企业:九丰能源(2025年股息率4.0%)、新奥股份(2025年股息率6.3%)、佛燃能源 [5][56] - 关注气源生产企业:新天然气、蓝焰控股 [5][56]
AI产业跟踪:通义Qwen3-Max正式发布,引领“参数革命”,持续关注大模型商业化进展
长江证券· 2025-09-29 18:56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维持[8] 核心观点 - 通义千问Qwen3-Max正式发布 总参数超万亿 较上一代提升300% 综合性能宣布超过GPT-5和Claude Opus 4 跻身全球大模型前三阵营[2][5][11] - 模型主推Coding能力和Agent工具调用能力 HumanEval测评通过率89.7% Agent工具调用响应速度提升至0.8秒 超越GPT5的1.2秒基准线[11] - 长上下文训练支持1M长度 为金融、法律等垂直场景提供直接支撑 加速行业适配深化[11] - 验证Scaling Law仍然成立 国内模型厂商训练范式不断成熟 掌握规模化训练工程体系的核心know-how[11] - 标志国产大模型从跟跑到并跑、局部领跑的拐点 有望成功切入海外打开增长空间[11] - 持续关注国内AI Infra厂商业务进展与投入 看好Agent商业化元年及其投资机遇[2][11] 模型技术突破 - 数据与参数突破:36T tokens预训练数据量 万亿级参数规模较上一代提升300%[11] - Coding能力增强:SWE-Bench Verified测试得分69.6分 位列全球第一梯队[11] - Agent能力提升:Tau2-Bench测试得分74.8分 超过Claude Opus4和DeepSeek-V3.1[11] - 数学推理突破:Thinking版本通过集成代码解释器 AIME 25和HMMT均取得满分[11] - 训练稳定性提升:使用global-batchload实现预训练过程无loss尖刺和balancing loss[11] - 训练效率显著提升:Base版本MFU相比Qwen2.5-Max-Base提升30% 硬件故障时间损失下降为上一代的五分之一[11] 商业化应用前景 - 长序列训练采用ChunkFlow策略 获得相比序列并行方案提升3倍的吞吐收益[11] - 阿里强调AI、云基础设施、Agent平台、模型应用与算力支撑的协同路线 Qwen3-Max是重要底座角色[11] - 开源战略下行业生态整合有望加速 AI Agent落地进一步推进[11] 投资关注方向 - AI Infra龙头有望核心受益[11] - AI Agent相关厂商[11] - 中国推理算力产业链[11] - CSP厂商推理需求推动[11] - 与头部大厂合作的IDC[11]
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严禁新增产能:建材、建筑及基建公募REITs周报(9月20日-9月26日)-20250929
光大证券· 2025-09-29 1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和工程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 非金属类建材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注重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严禁新增产能[1][2] - 方案未设定行业总量目标,但强调2025-2026年行业"盈利水平有效提升",并提出2026年绿色建材营收超3000亿元的具体产业规模目标[2] - 政策推动传统建材产能压降和高端新材料转型,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并依法淘汰落后产能[3] - 投资建议关注新材料方向(如中国巨石、国恩股份等)和基建地产链方向(如中国建筑、海螺水泥等)[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本次方案出台背景为"建材行业市场需求不振,结构性问题突出",区别于2023年疫情后经济复苏初期的背景[2] - 总体要求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注重供需两端协同发力[2] - 主要目标聚焦盈利水平提升和绿色建材发展,2026年绿色建材营收目标超3000亿元[2] 供给侧举措 - 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要求水泥企业在2025年底前对超备案产能制定置换方案[3] - 依法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推动环保绩效低的企业退出,加快低效产能市场化退出[3] - 加快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向规划引导转变[3] - 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先进玻璃、人工晶体、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陶瓷、超硬材料等[3] - 支持地方开展功能性金刚石、高性能电池材料、先进晶体材料等中试平台建设[3] 需求侧举措 - 挖掘传统消费潜力和培育新兴应用,推动供需协同发力[2][3] - 培育非金属矿产资源特色产业聚集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3] 投资建议 - 新材料方向关注:中国巨石(玻纤龙头,切入特种电子布赛道)、国恩股份(改性塑料龙头,布局PEEK及机器人)、濮耐股份(活性氧化镁业务弹性)、科达制造(非洲建材业务放量、碳酸锂业务见拐点)、宏润建设(布局机器人业务)、洁美科技(离型膜业务放量,切入PCB载体铜箔)[4] - 基建地产链方向关注:中国建筑、东方雨虹、海螺水泥[4]
建材行业发布稳增长方案,继续严控水泥玻璃产能
中邮证券· 2025-09-29 18:45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维持 [1]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五项工作举措 包括强化行业管理 促进优胜劣汰 加强产业科技创新 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扩大有效投资 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拓展消费需求 激发市场消费潜能 深化开放合作 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4] - 严格控制水泥玻璃产能调控 严禁新增水泥熟料 平板玻璃产能 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严禁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转移水泥熟料 平板玻璃产能 水泥行业要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的产能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4] - 水泥行业产能有望在限制超产政策下持续下降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目前处于淡季需求低点及价格低点 [5] - 玻璃行业需求端在地产影响下2025年呈现持续下行态势 政策催化价格上涨带动中游补库 反内卷政策不会产生一刀切式产能出清 但会提升环保要求及成本 加速行业冷修进度 [5] - 玻纤行业受AI产业链需求景气驱动 低介电产品迎来量价齐升 一代 二代 及三代产品结构升级明确 行业需求有望伴随AI呈现爆发式增长 [5] - 消费建材行业盈利已触底 价格无向下空间 借助反内卷政策行业对提价及盈利改善诉求强烈 防水 涂料 石膏板等多品类持续发布提价函 行业盈利有望触底改善 [6][7] 行业基本情况 - 收盘点位5138.6 52周最高5355.99 52周最低4167.51 [1] 行情表现 - 过去一周申万建筑材料行业指数下跌2.11% 上证综指上涨0.21% 深证成指上涨1.06% 创业板指上涨1.96% 沪深300上涨1.07% 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 建筑材料涨跌幅排名居第23位 [8] 水泥行业 - 9月份进入旺季 整体需求呈现有所恢复但增长有限的特点 基建端受天气干扰 需求释放节奏等因素影响未完全显现 房建端需求处于弱复苏态势 [5][10] - 2025年8月单月水泥产量1.48亿吨 同比下滑6.2% [10] - 关注海螺水泥 华新水泥 [5] 玻璃行业 - 需求端在地产影响下2025年呈现持续下行态势 [5] - 政策催化下价格上涨带动中游补库 9月份订单改善力度一般 需求端尚未表现出传统旺季特点 行业供需矛盾仍存 下游终端需求改善有限 [5][15] - 关注旗滨集团 [5] 玻纤行业 - 传统无碱粗砂需求表现平淡 受AI产业链需求景气驱动 低介电产品迎来量价齐升 [5] - 一代 二代 及三代产品结构升级明确 行业需求有望伴随AI呈现爆发式增长 [5] - 关注中国巨石 中材科技 [5] 消费建材行业 - 行业盈利已触底 价格经历多年竞争目前已无向下空间 [6] - 借助反内卷政策行业对提价及盈利改善诉求强烈 今年以来防水 涂料 石膏板等多品类持续发布提价函 [6] - 行业盈利有望触底改善 下半年可期待龙头企业盈利改善 [6] - 关注东方雨虹 三棵树 北新建材 兔宝宝 [6][7] 重点公司公告 - 塔牌集团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减持公司股份1168万股 占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总股本1% [19] - 旗滨集团拟以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资金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不超过9.00元/股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9] - 中国巨石拟回购不低于3000万股且不超过4000万股股份 回购价格不超过22元/股 用于股权激励 [19]
汽车行业周报:人工智能+汽车,智能车迈向纵深-20250929
国元证券· 2025-09-29 18:43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正深入赋能交通领域 政策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39] - 行业并购与合作持续活跃 智能汽车发展迈向纵深阶段 [4][33][34] - 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9月1-21日零售渗透率达58.5% 批发渗透率达55.4% [2] - 乘用车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9月1-21日零售119.1万辆同比增长1% 批发130.7万辆同比增长0% [1] - 关注人工智能应用端落地带来的赋能价值 尤其是汽车领域政策开放后的新价值增长机会 [5]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上涨0.00%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7位 [13] - 汽车零部件板块表现突出 本周上涨5.03%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66.51% [16] - 个股方面 联合动力周涨幅达152.80% 友升股份涨44.13% 新坐标涨25.03% [17] 销量数据 -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显著 9月1-21日零售69.7万辆同比增长10% 批发72.4万辆同比增长10% [2]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26.7万辆同比增长24% 累计批发966.8万辆同比增长31% [2] - 比亚迪保持新能源品牌销量领先地位 第38周销量达7.07万辆 [27] - 零跑 小米 问界等新势力品牌销量表现亮眼 第38周销量均超1万辆 [28] 行业动态 - 中国一汽拟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 加强ADAS领域布局 [32][33] - 东风汽车与华为深化战略合作 将在产品定义 智能化技术等领域展开合作 [34][35] - 阿维塔发布战略2.0 计划2027年全球销量达40万辆 2030年进入80+国家 [31] - 奇瑞汽车港交所上市 募资91.4亿港元 成为今年港股最大车企IPO [43] - 华为系车型市场表现强劲 问界M7上市5分钟大定破万 尚界H5上市1小时大定破万 [36][38] 政策动向 - 交通运输部正在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 将出台实施意见 [39]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文 鼓励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供给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42] - 工信部发布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规范隐藏门把手设计 [40][41] 国际化进展 - 广汽集团在柬埔寨投资1900万美元建厂 年产能1.5万台 [46] - 文远知行与Grab合作 在新加坡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49] - 宝马宣布将推出氢燃料电池版X5 扩展至五种动力系统 [48]
海外投资者关注点汇总:一周一刻钟,大事快评(W12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9 18: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汽车行业整体持乐观态度 重点推荐具备强α主机厂、智能化趋势受益企业、国央企整合标的及具备海外拓展能力的零部件企业 [2] 核心观点 - 海外投资者更关注中国车企的长期全球竞争力而非短期国内市场波动 将其投资作为对本土汽车产业的对冲 [2][3] - 海外资金介入使比亚迪股价展现韧性 其市值下限预计在7500亿人民币以上 [2][3] -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智能驾驶和机器人技术兴趣浓厚 体验小鹏、理想等品牌后给予积极反馈 [2][4] - 具备核心技术及全球化能力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有望获得新估值潜力 [2][4] 重点公司分析 整车企业 - 比亚迪:海外投资者重点关注对象 市值韧性显著 [2][3] - 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技术获海外投资者积极反馈 [2][4] - 理想汽车:辅助驾驶功能受海外市场认可 [2][4] - 上汽集团:位列国央企整合推荐标的 [2] - 吉利汽车:推荐为强α主机厂 [2] - 蔚来: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为-96.9亿元 [6] - 零跑汽车: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增速达692% [6] - 长安汽车: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96.0亿元 [6] - 长城汽车: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70.5亿元 [6] - 赛力斯: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43% [6] 零部件企业 - 地平线:具备核心技术及全球化能力 [2][4] - 科博达:推荐为智能化趋势受益企业 [2] - 德赛西威:推荐为智能化趋势受益企业 [2] - 经纬恒润:推荐为智能化趋势受益企业 [2] - 福耀玻璃: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11.4亿元 [6] - 新泉股份: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9.6亿元 [6] - 银轮股份: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6] - 双环传动:推荐具备机器人布局的零部件企业 [2] - 拓普集团: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33.8亿元 [6] - 敏实集团: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26.8亿元 [6]
有色金属行业报告(2025.09.22-2025.09.26):供需逆转,铜价中枢有望上移
中邮证券· 2025-09-29 18:2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维持 [2] 核心观点 - 贵金属主升浪延续 坚定持有 建议继续超配贵金属 [5] - 铜供给扰动有望提升价格中枢 全球电解铜平衡表可能在25Q4末期或26Q1出现逆转 [6] - 铝价继续看好上行 电解铝天花板明确 库存持续去化情况下中枢或继续上移 [6] - 锂价易涨难跌 碳酸锂未来供需将持续边际改善 建议提前布局 [7] - 铀价开启上行周期 实物投资基金持续进场采购 看好下半年持续上行 [7] - 钴价长期有望维持上行趋势 中国未来钴原料将长期处于偏紧状态 [8] 板块行情 - 有色金属行业本周涨幅2.60% 排名长江一级行业第3 [17] - 涨幅前5股票:精艺股份 盛达资源 丽岛新材 武进不锈 兴业银锡 [18] - 跌幅前5股票:宏达股份 首钢股份 有研粉材 宜安科技 亚太科技 [18] 价格表现 - 基本金属:LME铜上涨2.09% 铝下跌1.01% 锌下跌0.41% 铅下跌0.07% 锡上涨0.57% [20] - 贵金属:COMEX黄金上涨1.89% 白银上涨6.92% NYMEX钯金上涨11.08% 铂上涨13.54% [20] - 新能源金属:LME镍下跌0.75% 钴上涨11.59% 碳酸锂上涨0.14% [20] - 钴系产品周涨幅:硫酸钴9.36% 四氧化三钴9.71% 氯化钴12.99% 电解钴12.73% [8] 库存变化 - 基本金属全球显性库存:铜去库3021吨 铝去库4929吨 锌去库8吨 铅去库13400吨 锡去库211吨 镍累库990吨 [36][38] 供给端动态 - 印尼自由港将25Q4铜产量指引下调至"可忽略的水平" 原预估20.2万吨 [6] - 下调26年全年铜产量指引35% 即27万吨 [6] - 宁德枧下窝矿暂未复产 9月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7] - 刚果金出口禁令政策落地 [8] 需求端动态 - 国内铜消费旺季来临 下游开工率提升有望提振消费情绪 [6] - 铝下游受台风影响需求后置 国庆假期临近或推动下游补库 [6] - 宁德时代签订大单 锂电需求预计维持高增长 [7] - 欧洲夏休结束 铀长贸交易逐渐活跃 四季度为全年采购旺季 [7] 价格预测 - 铜价有望继续上行突破 或长期保持在10500美金以上 [6] - 铀价大幅上涨至83美元/磅 [7] - 电解铝中枢或继续上移 [6] - 中间品价格仍将缓慢上行 [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盛达资源 兴业银锡 赤峰黄金 神火股份 紫金矿业等 [9]
运动鞋服:国内外行业深度复盘,探寻本土运动公司增长关键
国盛证券· 2025-09-29 18:12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运动鞋服行业在经济波动中展现需求韧性 国内外市场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产品力和品牌价值是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 [1][2][3] - 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由跑步和户外细分品类驱动 正向更专业、细分、多元的成熟阶段发展 本土品牌竞争焦点转向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3][13] - 国际品牌Nike和adidas通过产品策略调整实现复苏 本土品牌安踏体育、李宁等凭借研发投入和集团化运营展现增长潜力 [2][3][4] 行业分析:美国与日本市场 - 美国运动鞋服需求稳健 2022年健身俱乐部会员数量增长3.7%至6890万人 2023年户外活动参与人数增长4.1% [1][13] - 日本运动鞋服支出保持稳定增长 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为行业提供动力 低成本运动如跑步参与度提升 [1][13][20] - 体育赛事和政府政策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济波动未显著影响运动参与热情 [1][13] 企业竞争要素:国际品牌 - Nike和adidas以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为核心 渠道策略依托零售商与DTC结合 Nike目前处于去库阶段 [2][32][39] - adidas通过产品策略优化 成功推出Samba、Gazelle等经典鞋款 推动全球业绩复苏 [2][39][85] - 品牌建设贯穿发展始终 专业性与潮流跨界并重 渠道优化与电商建设同步推进 [32][39][43] 行业分析:中国市场 - 跑步和户外品类快速增长 2024~2029年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预计为16% [3][89] - 居民健康意识提升驱动参与度 2024年全国路跑赛事规模达704.86万人次 同比增长100万人次 [3][89] - 行业向专业化、细分化、多元化发展 新兴品类和女性消费成为增长动力 [3][89][95] 企业竞争要素:本土品牌 - 本土品牌研发费用率保持在2-3%之间 安踏、李宁等均设有先进研发设施 推出如氮科技、䨻等核心技术 [3][106][107] - 品牌通过赞助专业赛事和运动员提升形象 特步特跑族会员数量持续增长 [3][40][112] - 渠道运营注重零售效率提升 电商业务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力 2025H1安踏、李宁电商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3][103][105] 投资建议与标的分析 - 运动鞋服板块表现优于纺服大盘 库销比维持在4-5的健康水平 重点推荐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等 [4][138] - 安踏体育集团化运营卓越 其他品牌分部增速优异 2025年PE为18倍 [4][8][130] - 李宁长期业绩弹性较大 2025年PE为17倍 特步国际跑步赛道领先 2025年PE为11倍 [4][8] - 361度和滔搏为关注标的 估值相对较低 具备增长空间 [4][8]
行业深度():消费结构改善叠加新兴需求爆发,全球铯铷盐需求曲线或持
东兴证券· 2025-09-29 18:1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有色金属行业评级 [3] 核心观点 - 铯铷资源稀有且物理化学性质独特 下游应用广泛涵盖高科技 医疗和能源领域 [5] - 全球铯铷盐需求增长受三大主线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钙钛矿电池新兴需求爆发 铷盐供给改善 [7] - 2025-2027年全球铯铷盐需求CAGR预计达36.6% 累计增量2134吨 [7][8] - 供需同步上行 2025-2027年全球铯铷盐供需平衡持续偏紧 [9] 铯铷资源特性 - 铯为地壳含量最低碱金属(3×10⁻⁶) 自然界无单质形态 提取难度高 [5][18] - 铷密度1.53g/cm³较铯更轻(铯1.88g/cm³) 多作为锂/铯开采副产品 比铯更稀有 [5][19] - 特性包括低熔点(铯28.44℃液态) 高化学活性 精确原子结构(原子钟基础) [18][24] 消费现状与结构 - 2020年全球铯消费2400吨 美国(960吨/40%) 中国(800吨/33%) 日本(300吨/14%)为前三大消费国 [6][26] - 美国消费结构以高科技领域为主(768吨/80%) 中国以传统领域为主(712吨/89%) [6][26] - 铷因供应限制(2024年全球≤40吨)和高价格(400万元/吨)导致市场需求疲软 [6][26] 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消费结构升级:中国2025年铯需求预计1016吨 较2020年800吨增长27% [26][38] - 钙钛矿电池爆发:2025-2030年全球铯铷盐需求从110吨升至4428吨 CAGR达109% [7][46] - 铷盐供给改善:2025-2027年铷盐需求从40吨升至984吨 占比从2%升至21% [8][53] 细分应用领域 - 原子钟:铯钟精度高 铷钟质量轻更适合航空航天 5G基站建设催生需求 [24][39][40] - 离子推进器:铯推力为传统燃料1100倍 2030年全球卫星发射量达17000颗 [40] - 钙钛矿电池:铯提升稳定性 铷增强载流子迁移率 1GW产能消耗22吨铯铷盐 [44][46] - 固态电池:铯铷盐可提升离子电导率 抑制枝晶生长 增强正极稳定性 [7] 供需预测 - 2025-2027年全球铯铷盐供给:2210吨/3135吨/4550吨 [9][54] - 2025-2027年全球铯铷盐需求:2466吨/3166吨/4600吨 [9][54] - 同期供需平衡:-256吨/-30吨/-50吨 [9][54] 推荐公司分析 中矿资源 - 控制全球80%以上铯榴石资源 Tanco矿山保有Cs₂O金属量5.56万吨 [57] - 现有铯铷盐产能1000吨 2025Q3新产能投产后达1500吨(占全球50%+) [58] - 甲酸铯回收利用率80%+ 2025H1库存折合铯金属4306.31吨 [58] - 2021-2024年铯铷板块营收CAGR20% 毛利率升至78.29% [61] 金银河 - 低温硫酸法提锂技术:能耗降50%+ 锂/铷/铯回收率超90% 固渣<0.3吨/碳酸锂 [65][69] - 2025年H1千吨级铷铯盐产线投产 副产品包括铷铯钾矾/硫酸钾/硅砂 [65][69] - 技术突破可缓解中国铯铷资源进口依赖 支撑高科技领域应用 [71]
风电行业点评:风机招标价格上行,板块全面开启盈利修复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9 18:1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风电行业 [1] 核心观点 - 风电整机招标价格持续向好 主机有望释放较大盈利弹性 受益于风电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行业自律机制建立 风电主机招标价格持续修复 据金风科技统计 2025年6月全市场风电整机商风电机组投标均价为1,616元/千瓦 较去年同期同比提升约10.3% 价格上涨有望直接带动主机环节利润率快速提升 随着在手高价单陆续进入交付周期 整机环节营收体量大 有望释放较大利润弹性 [3] - 2026年两海预期共振 板块近期有望实现估值切换 近期国内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启动编撰 国内海风预期提振 全球降息周期开启 欧洲海风建设加速 根据GWEC 预计2026年装机量有望达8.7GW 同比+107% 预计随着三季报的披露 市场对主机盈利弹性进入释放周期的预期增强 以及国内外海风预期共振 板块近期有望实现估值切换 打开板块进一步上行空间 [3]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价格提升 盈利弹性强的主机环节标的 包括金风科技 运达股份 三一重能 电气风电 [3] - 同时重点关注产能稀缺 预期差较大的主轴龙头金雷股份 成长性逻辑突出的纯海风标的海力风电 以及东方电缆 大金重工 中天科技 广大特材 新强联等 [3] 风电行业重点公司估值 - 东方电缆 收盘价66.02元 总市值454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10.08亿元 2025年预测16.09亿元 2026年预测21.09亿元 2024年PE为45倍 2025年预测PE为28倍 2026年预测PE为22倍 [5] - 中天科技 收盘价18.26元 总市值623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28.38亿元 2025年预测36.36亿元 2026年预测43.14亿元 2024年PE为22倍 2025年预测PE为17倍 2026年预测PE为14倍 [5] - 起帆电缆 收盘价18.77元 总市值78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1.36亿元 2025年预测3.84亿元 2026年预测4.74亿元 2024年PE为57倍 2025年预测PE为20倍 2026年预测PE为16倍 [5] - 海力风电 收盘价92.88元 总市值202亿元 2024年申万预测净利润0.66亿元 2025年预测7.25亿元 2026年预测11.09亿元 2024年PE为305倍 2025年预测PE为28倍 2026年预测PE为18倍 [5] - 泰胜风能 收盘价8.12元 总市值76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1.82亿元 2025年预测2.97亿元 2026年预测4.06亿元 2024年PE为42倍 2025年预测PE为26倍 2026年预测PE为19倍 [5] - 天顺风能 收盘价8.25元 总市值148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2.04亿元 2025年预测5.92亿元 2026年预测9.36亿元 2024年PE为73倍 2025年预测PE为25倍 2026年预测PE为16倍 [5] - 大金重工 收盘价46.27元 总市值295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4.74亿元 2025年预测10.00亿元 2026年预测13.73亿元 2024年PE为62倍 2025年预测PE为30倍 2026年预测PE为21倍 [5] - 金雷股份 收盘价29.86元 总市值96亿元 2024年申万预测净利润1.73亿元 2025年预测4.98亿元 2026年预测6.93亿元 2024年PE为55倍 2025年预测PE为19倍 2026年预测PE为14倍 [5] - 广大特材 收盘价26.95元 总市值76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1.15亿元 2025年预测3.42亿元 2026年预测4.38亿元 2024年PE为66倍 2025年预测PE为22倍 2026年预测PE为17倍 [5] - 日月股份 收盘价14.40元 总市值148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6.24亿元 2025年预测7.65亿元 2026年预测8.90亿元 2024年PE为24倍 2025年预测PE为19倍 2026年预测PE为17倍 [5] - 三一重能 收盘价30.86元 总市值378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18.12亿元 2025年预测19.54亿元 2026年预测25.91亿元 2024年PE为21倍 2025年预测PE为19倍 2026年预测PE为15倍 [5] - 金风科技 收盘价14.34元 总市值606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18.60亿元 2025年预测30.52亿元 2026年预测39.00亿元 2024年PE为33倍 2025年预测PE为20倍 2026年预测PE为16倍 [5] - 运达股份 收盘价19.47元 总市值153亿元 2024年wind一致预测净利润4.65亿元 2025年预测6.55亿元 2026年预测9.80亿元 2024年PE为33倍 2025年预测PE为23倍 2026年预测PE为16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