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寒武纪:大额授信额度申请反映公司对下游需求信心充足
广发证券· 2024-12-27 13:59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寒武纪-U“买入”评级,合理价值为671.98元/股 [55][68] 核心观点 - 寒武纪-U申请25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反映其对下游需求的信心充足,尤其是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等客户对AI芯片的需求 [1][5][60] - 公司24年三季报显示,存货和预付款项分别增加9.2亿元和7.1亿元,表明其积极备货以应对下游旺盛需求 [5][57] - 寒武纪的AI芯片产品在商业客户业务系统中实现大规模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对下游需求的信心 [61] 财务预测 - 预计24-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8亿元、35.1亿元和59.4亿元,同比增长66.6%、196.7%和69.5% [35] - 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亿元、1.9亿元和8.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72元、0.45元和1.98元 [35] - 24-26年EBITDA预计分别为-1.18亿元、3.98亿元和10.84亿元,显示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2] 业务分析 - 云端产品线:24年上半年受供应链影响,营收同比下降43.9%,但预计24-26年营收增速将恢复至333.3%、294.2%和82.1%,毛利率有望提升至53%、56%和58% [62] - 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23年营收6.0亿元,同比增长31.9%,预计24-26年营收增速为29.4%、149.8%和59.7%,毛利率保持在72%-74% [31] - 边缘产品线: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4.6%,预计24-26年营收增速为-36.1%、-20.9%和-12.5%,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 [32] 行业与竞争 - 寒武纪的思元系列AI芯片在国内商业化落地较早,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潜在市场空间较大 [67] - 英伟达高端AI芯片限制出口中国,改善了国内竞争格局,寒武纪产品竞争力相对优势更加凸显 [11] - 可比公司澜起科技和景嘉微的估值显示,寒武纪在AI芯片领域的市场地位较高,远期市场份额较大 [10][12] 估值与投资建议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寒武纪25年80倍PS估值,对应合理价值671.9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68] - 公司行业地位、竞争优势、下游需求前景以及独立第三方平台的稀缺性是其估值溢价的主要支撑 [68]
浙江鼎力深度报告:高机行业领军企业,产品力领先助力海外加速拓展
太平洋· 2024-12-27 13:32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75.59元,相当于2025年15倍动态市盈率 [21][56] 核心观点 - 公司为高机行业领军企业,产品力领先,盈利能力优于同行,双反税率低于同行,有望凭借优秀产品力进一步打开海外成长空间 [21][54] -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实现海外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13.34%,占总收入比例达到60.84% [23] - 公司毛利率水平领先国内外同行,2023年毛利率达38.49%,显著高于内资企业临工重机、星邦5-10%,高于外资龙头捷尔杰、特雷克斯10%以上 [12][13] - 公司臂式产品在海外市场推广顺利,2022、2023年海外臂式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22.24%、141.28% [41] 行业分析 国内市场 - 中国市场高机起步较晚,2021年人均保有量为2.33台/万人,显著低于美国的21.74台/万人和欧洲的8.83台/万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54][104] - 2024年1-11月中国高机市场销量8.1万台,同比下降35%,短期虽有波动,但长期机会强劲 [104] 欧美市场 - 欧美市场设备保有量较为稳定,下游需求以更新为主,2023年美国租赁市场高空作业平台租赁收入约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保有量为85.79万台,同比增长8% [108] - 欧洲十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收入约34亿欧元,同比增长6%,保有量为35.74万台,同比增长5% [108] - 美国联合租赁公司收入连续3年维持正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12.50亿美元,同比+6.09%,资本开支维持高位,表明下游需求水平景气依旧可观 [110] 公司竞争力 产品力 - 公司产品品类齐全,已实现全系列产品电动化,2023年剪叉和桅柱产品电动化率近100%,臂式电动化率提升至73.36% [34] - 公司研发费用稳定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为1.8亿元,同比增长20.81%,拥有专利265项,其中发明专利120项,海外专利81项 [34] 国际化战略 - 公司通过海外收购拓宽销售渠道,先后收购意大利Magni公司、美国CMEC公司、德国TEUPEN公司,依托海外研发中心,全面实现销售网络及技术创新的全球化 [117] - 公司海外竞争力突出,2023年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五,营业额10.42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31] 产能与盈利 - 公司臂式产品产量逐年提升,从2020年的1836台提升至2023年的5993台,五期工厂产能正在爬坡中,未来高附加值的臂式产品将持续放量 [37]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1.34亿元,同比+29.35%,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12.91% [54][7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年-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7.46亿元、92.53亿元和109.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2亿元、25.52亿元和31.0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19元、5.04元、6.13元 [21][56]
艾华集团:盈利能力逐季度恢复,新项目建设如期推进
财信证券· 2024-12-27 13:18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增持",预计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36.86/40.21/43.27亿元,归母净利润3.05/3.61/4.01亿元,对应EPS为0.76/0.90/1.00元,PE为19.46/16.47/14.83倍 [12] 公司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铝电解电容器龙头企业,积极布局薄膜电容及新材料业务,以期快速切入薄膜电容市场,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极,提升市场竞争力 [12] - 公司盈利能力逐季度环比改善,24Q1归母净利润0.35亿元,环比增长25%;24Q2归母净利润0.69亿元,环比增长97.14%;24Q3归母净利润0.94亿元,环比增长36.23% [22] - 公司积极布局薄膜电容这一业绩新增长极,全资子公司湖南艾源达电容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薄膜电容器及新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45,600万元,拟新增镀膜设备4台,生产金属化蒸镀薄膜,同时拟建4条产品生产线,生产新能源薄膜电容器 [7]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铝电解电容器、铝箔的生产与销售,拥有六个生产据点,具备"光箔+腐蚀箔+化成箔+电解液+铝电解电容器"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风电、工业自动化、智能机器人、5G通讯、AI服务数据中心、电源、照明、家电市场等多维度应用市场 [37] - 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45%以上来自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行业,工业类电容器实现收入15.84亿元,同比增长8.27%;电源/电子类电容器实现收入12.30亿元,同比下滑6.63%;节能照明电容器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同比下滑6.40% [93] - 公司节能照明电容器营业收入趋于稳定,2023年销售收入4.0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缩减至11.84%,毛利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97] 行业分析 - 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645.7亿元,同比增长约4.7%,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633.8亿元,同比下降1.9%,预计至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08.1亿元,2022-2027年CAGR约为4.6% [130] - 我国铝电解电容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全球市场规模的六成,是全球最大的铝电解电容器市场,2022年产量突破千亿只,达到1031.5亿只,同比增速为18.93% [132] - 铝电解电容的制造成本比其他种类具有明显优势,因其独特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在电子、电力、通讯、家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34] 新兴应用领域 - 光伏、风电市场快速发展,中国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4.41亿千瓦、6.09亿千瓦,合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 [151] -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成为铝电解电容器需求的重要驱动力,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的45.6%,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连续5个月超过50%,11月达到了52.3% [153] - 汽车电动化促使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重不断提升,预计将从1970年的3.64%提升至2030年的49.55%,纯电动汽车比混合动力汽车占比更高,高达65% [178]
利尔达: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扩大,业绩承压
兴业证券· 2024-12-27 13:18
公司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无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扩大,业绩承压,营收同比下降12.7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389.68%,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85.26% [1]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4.1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7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4.16% [1] -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3.42%,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3.38%,同比下降3.22个百分点 [1] - 2024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4.60%,同比上升3.3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1.46%,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1] 主要财务指标 - 2020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77.06百万元、2,205.52百万元、2,578.30百万元、2,426.23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64%、60.16%、16.90%、-5.90% [2] - 2020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8百万元、180.56百万元、110.53百万元、-6.02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95%、252.13%、-38.79%、-105.44% [2] - 2020年至2023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8.20%、22.59%、17.40%、13.24% [2] - 2020年至2023年公司ROE分别为10.19%、30.73%、15.37%、-0.78% [2] - 2020年至2023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14元、0.48元、0.28元、-0.01元 [2]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IC增值分销业务和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8] - 公司致力于物联网产品研发、技术应用、服务落地,服务数万家客户,助力诸多领域智能化升级 [8] - 公司市值截至2024年12月24日为48.07亿元 [8] 盈利能力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5.96百万元,同比下降485.26% [7]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3.42%,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3.38%,同比下降3.22个百分点 [7]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率为4.02%,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管理费率为6.86%,同比上升1.62个百分点,研发费率为5.18%,同比上升0.36个百分点,财务费率为1.02%,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 [7] 营运能力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68,较去年有所降低 [7]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4.03百万元 [7]
球冠电缆:电网需求拉动三季度业绩高增长
兴业证券· 2024-12-27 13:18
公司评级 - 无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三季度收入高增长,带动业绩大增 公司主要生产500kV及以下电线电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9.74亿元,同比+58.38% 毛利率7.33%,同比-4.17pct,环比-5.27pct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57万元,同比+51.10% [2]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07亿元,同比+27.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38万元,同比+13.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295万元,同比+14.77% [6] - 期间费用增加较快,当期业绩承压 销售费用5998万元,同比+31.2% 管理费用2879万元,同比+15.3% 研发费用8293万元,同比+20.7% 其他收益2983万元,同比+470.6% 信用减值损失-409万元,同比-58.2% 资产减值损失-234万元,同比+79.9% [7] - 设备更新有望为公司电缆订单带来新增量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南方电网公司预计2024年至2027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将达到1953亿元,较2023年增长52% 公司与万华化学签订《采购框架合同》 启动500kV电缆的技术优化项目及市场应用前期开拓工作 [8] 基础数据 - 12月24日收盘价7.98元 总市值21.58亿元 总股本2.70亿股 [3] 主要财务指标 - 2020-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078百万元、2688百万元、2656百万元、2983百万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5%、29%、-1%、12%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百万元、82百万元、108百万元、123百万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2%、0%、32%、13% 毛利率分别为12.7%、11.1%、12.6%、12.8% ROE分别为11.1%、8.7%、11.0%、11.8% 每股收益分别为0.51元、0.39元、0.52元、0.59元 市盈率分别为14、18、10、15 [9]
青矩技术:三季度营收下降,毛利率同比改善
兴业证券· 2024-12-27 13:18
公司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无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获得保密甲级资质,并入围中央国家机关建设项目相关服务采购 [3] - 报告公司近期成功中标北京市昌平区妙峰书苑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中标价3382万元 [3] - 报告公司2024年三季度营收下降,但毛利率同比改善 [14] - 报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2亿元,同比下降4.35% [14] - 报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93万元,同比下降16.67% [14] - 报告公司2024年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89亿元,同比下降13.53% [14] - 报告公司2024年三季度单季毛利率48.90%,同比上升5.27个百分点 [14] - 报告公司2024年三季度单季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25万元,同比上升0.36% [14] 财务数据 - 报告公司2020年至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72百万元、803百万元、828百万元、938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20%、3%、13% [4] - 报告公司2020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百万元、155百万元、161百万元、202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22%、4%、25% [4] - 报告公司2020年至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47.9%、45.5%、45.1%、45.5% [4] - 报告公司2020年至2023年ROE分别为35.9%、34.2%、30.9%、27.6% [4] - 报告公司2020年至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14元、2.61元、2.71元、2.94元 [4] - 报告公司2020年至2023年市盈率分别为19、15、14、16 [4] - 报告公司2024年12月24日收盘价为34.40元,总市值为33.05亿元,总股本为0.96亿股 [11] 费用与收益 - 报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3267万元,同比上升9.4% [15] - 报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5459万元,同比上升3.0% [15] - 报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004万元,同比上升3.35% [15] - 报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其他收益437万元,同比上升122.49% [15] - 报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1303万元,同比下降50.9% [15] - 报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失944万元,同比下降92.8% [15] - 报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1877万元,同比上升69.5% [15]
雅葆轩:毛利率同比大幅改善,推动业绩增长
兴业证券· 2024-12-27 13:17
公司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无评级 [3] 核心观点 - 雅葆轩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6.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7万元,同比增长11.79%;扣非后净利润2983万元,同比增长61.08% [7] - 三季度单季营收9043万元,同比增长5.31%;毛利率22.76%,同比提升8.9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15个百分点;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27万元,同比增长78.18% [7] - 公司专注于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提供PCBA电子制造服务,产品涵盖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控制三大系列 [7]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24日收盘价为21.65元,总市值17.34亿元,总股本0.80亿股 [6] - 2020-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7百万元、192百万元、237百万元、354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120%、23%、49% [15] - 2020-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百万元、47百万元、58百万元、43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9%、155%、25%、-26% [15] - 2020-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36.3%、39.3%、33.8%、17.5%;ROE分别为27.3%、51.6%、25.4%、12.0% [15] - 2020-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1元、1.04元、0.95元、0.54元;市盈率分别为11倍、12倍、50倍 [15] 运营与研发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480万元,同比增长9.0%;管理费用750万元,同比增长20.7%;研发费用876万元,同比增长3.1%;财务费用84万元,同比增长310.7% [14] - 其他收益628万元,同比增长323.2%,主要系政府补助增加 [14] - 公司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4] - 公司购置5万余平方米工业用地用于新厂区建设,预计将扩充产能 [14]
天马新材:下游需求复苏,新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兴业证券· 2024-12-27 13:17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无评级 [7] 核心观点 - 天马新材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3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1万元,同比增长8.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131万元,同比增长11.44% [3] - 下游需求复苏带动营收增长,但成本上升挤压利润,三季度单季毛利率24.00%,同比下降1.30pct,环比下降1.96pct [3] - 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增长较快,管理费用1020万元,同比增长57.1%;研发费用739万元,同比增长36.0% [10] - 在研新产品low-α射线球形氧化铝粉体取得阶段性成果,检测放射性元素铀和钍含量均低于5ppb级别,产业化前景值得关注 [14]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24日收盘价为29.40元,总市值31.17亿元,总股本1.06亿股 [7] - 2020年至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1百万元、208百万元、186百万元、189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7%、-11%、2% [11] - 2020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百万元、54百万元、36百万元、12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234%、-34%、-66% [11] - 2020年至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30.2%、37.7%、29.0%、26.2%,ROE分别为14.5%、47.4%、12.8%、2.8% [11] 行业与产品 - 天马新材长期专注于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主要从事高性能精细氧化铝粉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电子陶瓷、高压电器、电子及光伏玻璃、锂电池隔膜等领域 [3] - 三季度单季营收7197万元,同比增长33.09%,主要因电子陶瓷和高压电器用粉体销售增长 [3]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获北美储能订单,海外市场拓展超预期
东吴证券· 2024-12-27 13:1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0元 [2] 核心观点 - 马来西亚工厂预计2025年年底投产,2026年Q1开始贡献产量,预计2026年出货10GWh左右,北美储能市占率提升至5-10% [1] - 公司储能份额全球第二,2024年预计出货50GWh+,2025年预计保持40%+增长,出货70-80GWh,其中大铁锂预计贡献7GWh左右 [19] - 公司动力进入小鹏P7+供应链,2024年Q4起动力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2025年动力出货30GWh+,同增15%,其中大圆柱预计出货5GWh左右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41.3/55.0/75.1亿元,同增2%/33%/36%,对应PE 24/18/13倍 [2] - 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47801/60491/74718百万元,同比变化-2.01%/26.55%/23.52% [1] - 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2.02/2.69/3.67元/股 [1]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总收入48784百万元,归母净利润4050百万元,EPS 1.98元/股 [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8676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5921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31百万元 [6] - 2023年每股净资产16.98元,ROIC 7.35%,ROE 11.66%,资产负债率59.72% [6] 市场数据 - 最新收盘价47.06元,一年最低/最高价30.53/58.54元,市净率2.63倍 [4] - 流通A股市值87599.11百万元,总市值96271.65百万元 [4] 产能与订单 - 马来西亚工厂主供海外市场,单位盈利预计高于当前储能盈利0.03元/wh,按照0.05-0.07元/wh估算,预计2026年贡献5-7亿利润 [1] - 公司已拿到Powin的10GWh订单,马来工厂目前产能供不应求 [1] - 公司及亿纬马来西亚与美洲某集团客户签署合作协议,提供电芯 [9] 行业与市场 - 海外电池厂铁锂产能进展较慢,美国储能系统目前仍依赖于国内铁锂电芯,国内厂商海外储能产能较为稀缺 [1] - 公司储能市占率快速提升,大铁锂竞争优势显著,预计2026年海外市场大规模放量 [19]
纬达光电:三季度收入快速增长,期间费用增加
兴业证券· 2024-12-27 13:17
公司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无评级 [16] 核心观点 - 纬达光电2024年三季度收入快速增长,但期间费用增加导致业绩承压 [14][15] - 三季度单季营收5896万元,同比增长18.81%,毛利率31.72%,环比有所改善 [16] - 公司聚焦偏光片主业,并向上游光学基膜延伸布局 [17]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9.86% [14] - 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388万元,同比下降23.14% [14] - 2024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202万元,同比下降24.86% [14] - 三季度单季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38万元,同比下降20.09% [16] 期间费用 - 销售费用162万元,同比增长24.7% [15] - 管理费用896万元,同比增长21.9% [15] - 研发费用1101万元,同比下降9.0% [15] - 其他收益157万元,同比增长551.7% [15] - 信用减值损失195万元,同比增长194.0% [15]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屏用高性能偏光片和光学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6] - 公司产品应用于车载配套、工控仪表用液晶显示模组及3D眼镜、防雾终端 [16] - 公司与广新集团下属广东省广新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及控股股东佛塑科技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增强光学膜新材料布局 [17] 市场表现 - 2024年12月24日收盘价20.74元 [12] - 总市值31.87亿元 [12] - 总股本1.54亿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