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002594):深度:技术领航,生态破局,腾势开启高端化新征程
长江证券· 2025-08-22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 核心观点 - 技术领航与生态破局是报告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已构建主流豪华、个性化与超豪华品牌矩阵 [6] - 腾势品牌在强技术加持下实现科技安全豪华突围,2024年月均成交价达36.7万元,在月销过万品牌中排名第一 [3] - 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腾势D9连续两年获得MPV全市场销量冠军,2025H1销量约8.0万辆,同比增长34% [7][18] 品牌与产品矩阵 - 形成腾势(20-60万元)、方程豹(30-45万元)、仰望(百万级)三大高端品牌梯队,覆盖SUV/轿车/MPV/跑车全品类 [17] - 腾势车型矩阵以D9为核心拓展至N9/Z9/Z9GT等新车型,D9在2025H1月销7993辆,持续领跑MPV市场 [7][18] - 方程豹品牌2025H1销量6.1万辆(同比+232%),仰望品牌定位百万级市场,2025H1销量1003辆 [18] 技术优势 - 腾势专属智电融合架构整合易三方/云辇/"天神之眼"/DiLink四大技术板块,实现高速爆胎稳定等全球首创功能 [7][33] - 易三方平台具备三电机独立驱动、后轮双电机转向等技术,腾势N9搭载六大标志性功能如圆规掉头/智能蟹行 [36][37] - 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包含5大技术分支,其中云辇-X实现零侧倾零俯仰行驶效果,首搭仰望U9 [44][45] 渠道与营销 - 腾势全国门店达600家,二线及以上城市占比56%,采用"直营+经销商"混合模式 [7][29] - 营销端加强机场/商圈广告投放,自建郑州赛车场打造技术体验平台,2025年6月腾势D9出口达1576辆 [8][55][65] - 引入新高管推动第三发展阶段,规划N8L/Z超跑等新车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20/653/754亿元 [59][7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9830.5亿元(同比+26.5%),归母净利润519.6亿元(同比+29.1%) [83] - 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2027年EPS预测为5.70/7.16/8.27元,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18-19% [85]
万华化学(600309):至暗时刻已过,龙头腾飞在即
长江证券· 2025-08-21 23:3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5.6元[13][15] - 报告认为公司处于业绩与估值双低位置,2025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25.1%[3][6]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41.0、184.5、202.2亿元[13] 行业环境变化 - 全球化工龙头面临成本曲线上移,欧洲能源成本提升导致外资经营压力加大[7] - 2024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强调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供给端有望优化[7] - 海外企业如壳牌、陶氏化学等纷纷退出产能,2023年以来欧洲关闭化工产能达1100万吨[7][41] MDI业务分析 - 当前聚合MDI/纯MDI价差处于历史8.8%/12.3%分位,有望触底反弹[8] - 全球MDI行业CR5达91%,工艺壁垒高且单套装置投资需60亿元以上[8][99] - 公司MDI技术已迭代至第7代,单套产能达120万吨为国际同行2倍[104] TDI业务分析 - 2025年以来因装置停产检修导致供给紧缺,价格中枢显著提升[9][124] - 全球TDI未来需求增速预计6%,公司通过技术优化保持成本优势[112][123] - 福建72万吨装置因原料问题临时停车,加剧供应紧张[125] 石化业务进展 - 2025年第二套120万吨乙烯装置投产,乙烷进料改造降低成本[10][129] - 与ADNOC等合作建设160万吨特种聚烯烃项目,保障原料供应[135] - 石化业务毛利率较卫星化学低约15个百分点,提升空间显著[133] 精细化工与新材料 - 布局MS树脂、砜聚合物、生物基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142] - 电池材料领域第四代磷酸铁锂已量产,第五代完成定型[143] - 功能化学品板块现有TPU产能16万吨,SAP产能6万吨[143] 管理优化措施 - 2025年计划投资252.4亿元,同比明显缩减[12] - 通过技术改进和绿电推进降低成本,费用率呈下行趋势[12][50] - 全球营销机构扩充至28个,强化本土化运营[105]
德赛西威(002920):中小盘信息更新:智驾零部件龙头供应商,AI赋能开启新增长
开源证券· 2025-08-21 23:3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118 70元 一年最高最低价分别为144 50元和83 78元 总市值658 72亿元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 2/34 7/44 9亿元 对应EPS 4 90/6 26/8 10元 PE估值24 2/19 0/14 7倍 [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46 44亿元(同比+25 25%) 归母净利润12 23亿元(同比+45 82%) Q2单季营收78 52亿元(环比+15 61%) 净利润6 40亿元(同比+41 1%) [3] - 三大业务增速分化:座舱业务收入94 59亿元(同比+18 76%) 智驾业务收入41 47亿元(同比+55 49%) [4] - 毛利率保持稳定:H1整体毛利率20 34% 其中智驾业务毛利率19 74%(同比+0 94pct) 座舱业务毛利率19 75%(同比+0 52pct) [4] - 费用管控优化:Q2销售费用率仅上升0 35pct 其他费用率下降 整体费用率下降1 15pct [4] 业务进展 - 智能座舱:第四代产品在理想/小米/吉利等车企量产 HUD产品首次量产并获上汽通用/广汽/东风日产订单 [5] - 智能驾驶:高性能版本持续获取新订单 轻量级方案获广丰/奇瑞定点 4月发布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5] - 战略合作:与东风汽车签署协议 围绕国产化/车路云/供应链展开合作 [5] 国际化布局 - 境外收入10 38亿元(同比+36 82%) 印尼/墨西哥工厂已量产 西班牙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 [5] - 新获大众/丰田项目定点 突破雷诺/本田等新客户 [5] 未来增长点 - 探索AI+领域:包括无人配送/机器人/智慧交通等新场景 [5] - 财务预测:2025-2027年营收复合增速30 8% 净利润复合增速28 5% [7]
龙源电力(001289):偏弱来风有所缓和,业绩增速环比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8-21 23:3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0.82、0.89和0.95元,对应PE为20.38倍、18.63倍和17.55倍 [6][8] 核心财务表现 - **营收与利润**:2025年上半年营收156.57亿元(同比-18.61%),归母净利润33.75亿元(同比-13.79%),二季度营收75.17亿元(同比-18.18%),归母净利润14.73亿元(同比-0.07%)[1][4][8] - **分业务收入**:风电分部售电收入同比下降2.39亿元,光伏分部售电收入增加6.42亿元,火电剥离导致收入减少40.50亿元 [1][8] - **毛利率与费用**:上半年毛利润64亿元(同比-9.19%),二季度毛利润29.32亿元(同比-2.25%),财务费用占比营收达11% [8][12] 新能源业务运营 - **装机规模**:截至2025年上半年控股装机4319.67万千瓦(同比+14.03%),其中风电3139.57万千瓦(同比+10.75%),光伏1179.49万千瓦(同比+54.79%)[8] - **发电量与利用率**:风电发电量335.03亿千瓦时(同比+6.07%),利用小时数1102小时(同比-5.81%);光伏发电量61.47亿千瓦时(同比+71.37%),二季度风电利用小时数降幅收窄至2.45% [8] - **电价表现**:平均上网电价399元/兆瓦时(同比-5.45%),风电电价422元/兆瓦时(同比-3.65%),光伏电价273元/兆瓦时(同比-1.80%)[8] 未来增长规划 - **资源获取与投产**:上半年取得开发指标475万千瓦(风电298万千瓦+光伏177万千瓦),规划2025年新开工550万千瓦、投产500万千瓦 [8] - **资本开支**:2025年预计资本性支出250.50亿元,2026-2027年分别为263.00亿元和259.00亿元 [12]
海油发展(600968):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积极布局深海科技,三大主业作业量平稳增长
华鑫证券· 2025-08-21 23: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9.9、8.6、7.7倍 [2][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5.97亿元(同比+4.46%),归母净利润18.29亿元(同比+13.15%)[5] - 2025Q2单季度营收125.22亿元(同比+0.78%,环比+24.30%),归母净利润12.35亿元(同比+10.75%,环比+107.97%)[5]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0/47.49/53.26亿元,对应EPS 0.41/0.47/0.52元 [11][13] 三大主业运营情况 - 能源技术服务产业:营收79.93亿元(同比+2.79%),井下工具业务工作量+16.11%,人工举升服务+3.24%,装备设计制造运维+5.42% [6][7]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营收38.70亿元(同比+11.17%),新能源技术业务工作量+32.89%,安全应急服务+22.70%,炼化催化材料销量+29.02%,数字化业务+10.17% [7] - 能源物流服务产业:营收116.40亿元(同比+5.13%),码头装卸工作量+6.23%,商品销量+15.61% [7] 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 - 推进十大数字化模块产品建设,新增3家智能工厂进入试运行阶段,海洋石油钻完井平台使数据分析效率提升64倍,设计效率提升超30% [9][10] - 完成1,436台/套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实施5个节能降碳技改项目(节能1,634吨标煤) [10] - 布局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137项产品,推进LNG运输船"十船同造"项目及海洋大数据生态系统建设 [10] 费用与效率 - 2025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01/-0.05/+0.05/-0.06pct,财务费用率上升主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 [8] - 2025年预测毛利率14.8%,四项费用率5.3%,ROE 13.5% [13]
华利集团(300979):净利下滑受老客户承压及新厂产爬坡影响
华西证券· 2025-08-21 23: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收入同比增长10.36%至126.61亿元,但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1.06%至16.71亿元,主要受老客户订单下滑、新工厂产能爬坡及产能调配影响 [2] - 新客户(如On、New Balance)订单大幅增长,前五大客户占比下降4.7个百分点至71.88%,欧洲地区收入同比增长88.94%,美国地区收入同比下降0.43% [3] - 毛利率同比下降6.38个百分点至21.85%,净利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至13.20%,主要因新工厂爬坡阶段效率较低及产能调配 [4] - 下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260.2/289.2/324.7亿元,归母净利预测下调至35.1/42.8/52.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15/12倍 [8] 财务表现 - 2025H1运动鞋销量/单价为1.15亿双/110元,同比增长6%/4%,剔除汇率影响单价增长2.5% [3] - 分产品收入:运动休闲鞋113.36亿元(+10.78%)、户外靴鞋2.62亿元(-57.31%)、运动凉鞋及拖鞋10.52亿元(+74.35%) [3] - 分地区收入:美国98.87亿元(-0.43%)、欧洲23.98亿元(+88.94%)、其他3.64亿元(+45.87%) [3] - 2025H1存货同比下降3.42%至29.0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减少8天至55天 [5] 运营与产能 - 越南/印尼/中国新工厂出货量分别为373/199/67万双,越南新工厂已实现盈亏平衡 [3] - 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1.58个百分点至95.78% [3] - 2025年下半年预计2家新工厂投产,2026年新工厂数量减少至2-3家 [7] 客户与市场动态 - 主要客户Adidas/DECKERS/NIKE/ON的2025Q2收入增速分别为2.2%/16.9%/-11%/32% [7] - 美国关税政策及消费疲软对Q2销量增长造成压力,但运动鞋供应链具备税负转嫁能力 [3][7] - 越南工厂原材料本地采购占比达56%,中国进口占比低于30%,降低关税风险影响 [7] 分红与现金流 - 中期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10元,分红率70%,年化股息率3.7% [2]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9.18%至15.64亿元,低于归母净利,主要因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 [2]
恒为科技(603496):深化网络可视化布局,智能系统业绩承压
东北证券· 2025-08-21 23:23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看好公司网络可视化业务持续爆发及国产化智算业务未来拐点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88亿元(同比-23.19%),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75.16%)[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3.55/16.50/20.10亿元,归母净利润1.20/1.60/2.04亿元,对应PE 83.98/63.35/49.56倍 [4] - 2025E毛利率31.7%,净利润率8.9%,ROE 8.15% [12] 网络可视化业务 - 2025H1营收2.62亿元(同比+43.48%),主要受益于运营商项目落地及全环节解决方案覆盖 [2] - 产品覆盖智算中心组网、运维及算力调优,并提供昇腾算力集群的模型代训服务 [2] - 未来重点布局国产化产品导入,加强移动网络、卫星通信、物联网解决方案,提升AI加密流量识别技术 [2] 智能系统平台业务 - 2025H1营收2.26亿元(同比-49.95%),主因智算订单减少 [3] - 与飞腾、兆芯、鲲鹏等国产芯片厂商合作,推出Deepseek训推一体机等产品,覆盖昇腾、昆仑芯等多架构GPU [3] - 未来将加大国产芯片适配、垂直场景算法优化,研发液冷技术及正交架构算力一体机 [3]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31.60元,总市值101.19亿元,近12个月股价区间19.11~41.91元 [6] - 近1M/3M/12M绝对收益分别为10%/23%/52%,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5%/14%/24% [8][11] 行业与产品布局 - 网络可视化业务形成前端至后端全链条能力,覆盖多部署场景 [2] - 智算业务构建"国产化+智能化"软硬件平台,一体机产品实现多应用场景覆盖 [3]
牧原股份(002714):2025半年报点评:归母净利同比增长,分红回报显著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8-21 23:2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95.09/164.36/162.11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1/13/13倍 [3][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同比+34.46%至764.63亿元 归母净利同比+1169.77%至105.3亿元 [1][9] - 毛利率同比+11.28pct至19.02% 净利率同比+12.31pct至14.11% [1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12.1%至173.51亿元 占营收比例达22.69% [2][21] - 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5.75pct至56.06% 存货周转天数同比-16%至117.92天 [2][21] 业务运营亮点 - 2025H1销售生猪4691万头 其中商品猪3839.4万头 屠宰量同比+110.87%至1141.48万头 [1][9] - 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1.8元/kg 全程成活率87% 断奶到上市成活率92% [1][9] - 中期现金分红总额61.12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58.04% [2] 战略发展优势 - 软硬件协同优势显著:精细化流程管理+充足土地/资金/人才储备支撑产能扩张 [3] - 国际化战略取得突破:设立越南子公司并递交H股上市申请 [3] - 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 有望实现12元/kg的年度成本目标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1422.93亿元(+3.2%) 归母净利195.09亿元(+9.1%) [4][23] - 2025年EPS预测3.57元 ROE达23.4% PB降至2.54倍 [4][23] - 未来三年EBIT Margin维持在13.6%-16.4%区间 [4]
伟测科技(688372):二季度收入创季度新高,目前产能利用率达90%以上
国信证券· 2025-08-21 23:2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7.5%至6.3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1%至1.01亿元,毛利率提升5.9个百分点至34.50% [1] - 二季度收入创季度新高,达3.49亿元(YoY 41.68%,QoQ 22.38%),归母净利润7516万元(YoY 573%,QoQ 190%),毛利率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35.99% [1] - 晶圆测试收入占比55%(3.51亿元,YoY 49.32%),毛利率提升8.3个百分点至41.69%;芯片成品测试收入占比40%(2.54亿元,YoY 71.57%),毛利率提升4.7个百分点至25.06% [2] - 产能利用率达90%以上,无锡和南京项目投入进度分别为89.19%和97.18%,拟投资13亿元加码高端芯片测试产能,9.87亿元建设上海总部基地,10亿元成都建厂 [2] 财务数据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2.17/2.84/3.77亿元(前值1.76/2.68/3.49亿元),对应PE为49/38/28x [3]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增长38.6%至14.92亿元,毛利率维持37%-39%,ROE从2023年的4.8%提升至2027E的11.5% [4][24]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为5.91亿元,资本开支10亿元,企业自由现金流-3.95亿元 [24] 行业驱动因素 - 受益于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数据中心与AI算力需求增加、国产替代加速三大趋势 [1] - 2.5D/3D、chiplet或SiP等先进封装测试需求增长推动业绩 [1]
松原安全(300893):2025Q2业绩高速增长,海外工厂落地在即
国投证券· 2025-08-21 23: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8.7元(当前股价33.95元)[5][7] 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11.48亿元(同比+42.87%),归母净利1.61亿元(同比+30.85%)[1] - 2025Q2单季营收6.12亿元(同比+40.77%),归母净利0.88亿元(同比+41.03%,环比+18.92%)[1][3] - 2025Q2毛利率29.15%(环比+1.21pct),期间费用率11.45%(同比-0.3pct)[3] 业务结构 - 安全带业务6.76亿元(同比+27.8%),占营收58.9%[2] - 气囊业务2.99亿元(同比+72.3%),方向盘业务1.48亿元(同比+283.3%)[2] - 大客户吉利Q2销量98.5万辆(同比+29%),奇瑞64万辆(同比+12%)[2] 增长驱动 - 新客户拓展:小鹏、理想、零跑等新势力客户,2024年获得Stellantis定点(预计2026年量产)[4] - 新产品开发:遮阳板气囊(2025年底预研发)、远端气囊(2025H2量产)、非汽车领域布局[4] - 海外扩张:马来西亚基地2025Q3达产,首期引入7条智能产线[4] - 供应链自制:气囊布已量产,OPW 2025Q3量产,推进气体发生器自制[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4.1/5.3/7.3亿元,对应PE 26.4/20.3/14.7倍[5] - 2025年营收预测28.6亿元(同比+45%),净利润率14.3%[10] - 2023-2027年净利润CAGR达38.1%,ROE从18.6%提升至22.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