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达集团控股深化AIGC赛道布局,战略投资GIBO迎来关键催化剂
盈立证券· 2025-05-11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达集团控股 2024 年底启动 AI 战略转型,2025 年 3 月与 GIBO 签订公关服务合约从早期财务投资者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GIBO 上市是其 AI 战略关键里程碑,有望带来巨额投资收益并提升市场关注度 [7] - 看好 GIBO 估值提升潜力,其增长动能强劲,2025Q4 进军欧美目标获取全球 AIGC 市场 15%份额 [8] - 本次 GIBO 合作对中达集团控股价值提升将随时间显现,有望重塑长期成长曲线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收盘价 0.052 港元,52 周最高/最低 0.058/0.011 港元,总市值 10.65 亿港元,流通市值 10.65 亿港元 [3] 股价相对走势 - 1m、3m、12m 绝对表现涨跌幅分别为 44.44%、271.43%、108.00%,相对表现涨跌幅分别为 30.83%、244.86%、88.37% [4] 公司战略转型 - 面对市场不确定性,组建量化交易部门,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优化投资组合管理,把握 AI 产业链投资机会 [7] 公司与 GIBO 合作 - 2025 年 3 月 14 日签订公关服务合约,从早期财务投资者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 [7] GIBO 情况 - 深耕 AIGC 动画创作赛道,在亚洲 15 个市场构建用户壁垒,商业生态对接顶级 IP 运营商,日均 AI 内容创作量 25 万条 [7] - 2025 年 5 月 9 日登陆纳斯达克,当日收盘市值 51.48 亿美元约 400.45 亿港元 [7] - 技术架构基于三大 AI 模块构建,专有智能创作引擎提升创作效率 60 倍 [7] - FY24 业务多元增长,收入+280%至 120mn 美元,毛利率 85%,付费转化率 18%,月均 ARPU 8.5 美元 [7] - 虚拟形象交易市场单月 GMV 达 30mn 美元,与全球 Top 20 泛娱乐 IP 中 15 家达成深度合作 [7] - 目标获取全球 AIGC 市场 2027E 2800 亿美元 15%份额,年收入目标 42 亿美元 [7] 投资亮点 - 看好 GIBO 估值提升潜力,全球 AIGC 市场渗透率加速等因素推动 [8] - GIBO 增长动能强劲,2025Q4 进军欧美目标获取全球 AIGC 市场 15%份额 [8] 价值释放路径 - 资本回报:GIBO 上市为中达带来估值重估机会,上市后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10] - 协同效应:战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中达在新经济投资领域影响力 [10] - 战略升级:GIBO 合作标志中达 AI 战略进入新阶段,加速传统金融向数智化转型 [10]
FIT HON TENG(06088):FITHONTENG(06088)25Q1业绩点评:25Q1受汇率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AI算力和汽车业务双轮驱动收入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11 15: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鸿腾精密25Q1受汇率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但AI算力和汽车业务双轮驱动收入增长,虽下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但有望持续受益于AI数据中心需求增长 [1][4] 各业务板块情况 整体业绩 - 25Q1公司实现收入11.03亿美元,同比+14%;净利润624万美元,同比-38%;净利率0.56%,同比-0.49pct,净利润下降主要受汇率波动不利影响 [1] - 25全年智能手机收入指引同比下降超15%(24年业绩会指引增速-5%~ -15%),系统终端产品收入指引同比持平(-5%~5% vs 24年业绩会指引增速+5%~ +15%) [1] 各业务营收情况 - 25Q1智能手机/网络基础设施/电脑及消费性电子/电动汽车业务/系统终端产品收入分别为1.89/1.66/2.03/2.20/2.85亿美元,同比-6%/+46%/+13%/+89%/-4%,智能手机业务、电脑及消费电子收入增速超公司于24年业绩会发布的25Q1指引 [1] 聚焦业务 - 2024年5G AIoT、EV、Audio三大业务营收占比33%,公司目标2025年三大业务营收占比40% [2] 网络基础设施业务 - 受AI服务器市场和平台更新需求驱动,该业务板块营收录得高速增长,新款前端连接器的量产爬坡,将增强公司在AI产业链的市场地位,预计25Q2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15%) [2] 汽车业务 - 汽车产品生产主要位于美国和欧洲,美国关税对公司成本结构造成短期影响,公司加速推进“在地化”降低关税成本,加强与欧盟&美国的Tier - 1和品牌方合作,预计25Q2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15%) [2] 声学业务 - 受生产流程优化驱动,声学产线良率超公司预期,积极扩大印度产能,新产线有望于2025年内落地,预计25Q2系统终端产品营收同比降幅超15% [3] 其他消费电子业务 - 智能手机业务:25Q1手机营收占总营收17%,整体ASP下滑,因低端机型占比提升,25Q1北美大客户16 pro和pro max 2款高端机型销量占比为38%,较24Q1 15pro和pro max 2款高端机型销量占比下降7pct [3] - 电脑及消费电子业务:25Q1占总营收18%,预计25Q2智能手机收入同比下降双位数(降幅超15%),电脑及消费电子收入小幅上升(+5%~ +15%)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24/292/341百万美元(较上次预测-8%/-10%/-13%),对应5月9日股价2.05港元分别9x/7x/6x PE [4] 财务报表预测 利润表 - 2025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5046/5917/7258百万美元,净利润分别为224/292/341百万美元 [5][11] 资产负债表 - 2025 - 2027E总资产分别为5871/6294/7088百万美元,总负债分别为3077/3200/3644百万美元,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2794/3094/3444百万美元 [12] 现金流量表 - 2025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94/692/667百万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00/-199/-201百万美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35/-232/-64百万美元 [14]
雅迪控股:两轮龙头重整启航,中高端&出海共振前行-20250511
国金证券· 2025-05-11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雅迪控股,给予“买入”评级,2025 年目标价 20.5 港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国补 + 新国标”带动的国内两轮车行业成长周期中,优质头部企业份额提升是竞争着力点,雅迪作为龙头有望加速提升份额 [2][13] - 产品力以三电为基础、智能化追赶突破,多系列推新满足细分群体提升店效,出海是中长期第二成长曲线,优秀商业模式保证分红稳定 [2][3] - 预测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14/34.16/39.0 亿元,同比 +137%/+13%/+14%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当前角度:产品力的核心抓手?三电为基础,智能化追赶突破 1.1 产品布局:三电高性价比为核心,冠系列引领是三电系统升级,领先优势突出 - 冠能系列迭代升级实现产品溢价,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不断优化,配合形成综合小型动力解决方案,为海外电摩出海奠定基础 [21][23] - 2024 年推出冠能六代,10 月推出万元级电摩冠能星舰 S80 [23] 1.1.2 钠电产品尝试突破 - 2023 年成立钠电公司,推出可批量化商用钠电池及相关车型,采用两种技术路线处于行业领先 [27] - 2024 年联合美团推出“钠电以换代充”模式,2025 年 1 月发布华宇极钠超充生态及车型,钠电产品具备充电快、续航长等优势 [27][28] 1.1.3 纵向产业链布局保证三电系统后续迭代 - 行业头部企业原材料采购有规模效应和议价能力,雅迪提前布局电池、电机等零部件 [34] - 2022 年收购华宇新能源,2024 年收购凌博电子,带来成本、技术、供应链等多方面优势 [34][35] 1.2 智能化:积极突破追赶,利用心智快速向下渗透 - 两轮车产品传统功能优化进入渐进式创新周期,消费者购买决策新增智能化等因素,雅迪智能化进展较传统车企优,呈追赶新势力态势 [39] - 如 3000 - 4000 价格带电自冠能 C60 智能化表现突出,证明其积极布局 [39] 2 用户群体细分运营,各价格带集中突破,提升店效 2.1 产品系列推新角度,如何进行各价格带的推新? - 中期多系列多款式推新满足细分群体提升店效,25 年围绕冠能、摩登、经典、飞越系列加速推新 [45] - 2 月摩登系列上新三款车型,深挖女性用户需求实现优化 [45] - 线上价格带分布显示传统车企 3000 元以上产品布局发力,腰部价格带仍有空间,4000 元价格带或成竞争焦点 [50] 2.2 品牌力构建:重启代言人,推动品牌年轻化、提升品牌粘性 - 2024 年 12 月官宣王鹤棣为全球代言人并赞助新剧,开展多种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和影响力 [56] 2.3 渠道管理优化:单店管理&门店开拓有空间,后市场服务贡献增量弹性中期可期 - 截至 2023 年底国内有超 4000 家分销商及子分销商,超 40000 家门店,19 - 23 年分销商和门店数量复合增速分别为 13.40%、24.57% [60] - 中期国内渠道扩张门店面积、收并重要网点、打造细分客户群系列门店 [60] 3 行业格局视角:重申 2025 年两轮车行业投资逻辑 3.1 24 年新国标:更聚焦安全性提升、产品设计要求更注重实用性 - 24 年新国标聚焦产品安全性能提升和实用性,如不强制脚踏骑行、提升整车质量限制等 [69] - 以旧换新和新国标落地加速行业格局向头部集中,25 年行业总销量有望恢复增长,龙头份额提升,长尾企业份额萎缩 [71] 3.2 以旧换新:头部优先承接,产品升级有望加快 - 预计 25 年以旧换新政策兑现,政策偏向铅酸电池,鼓励选“白名单”企业,补贴幅度 10 - 20% [72] - 补贴提升中高端车型“相对性价比”,带动升级和均价提升,龙头受益 [74] - 25 年政策完善升级,拓展收旧范围、加大补贴力度、优化补贴流程,截至 3 月 18 日全国换新带动新车销售 56.1 亿元,日均换新量加速上升 [77] 4 出海进展:中长期的第二成长曲线 4.1 行业角度:油改电趋势下,产品性能优化是渗透向上突破关键点 - 东南亚禁摩、限摩和电车促进政策推动电动两轮车普及,长期趋势不可逆 [80] - 中国电动两轮车出口 2024 年恢复态势优,东南亚近五年占比持续上升 [81] 4.2 产品力角度:补充人群逐步向主力人群发力,钠电提供产品力后续优化空间 - 当前电动两轮车主要满足家庭补充人群出行需求,新兴市场主流人群对续航、扭矩等要求高 [84] - 针对东南亚气候,雅迪部分产品进行防水等改进,钠电储备为推广提供条件 [84] 5 分红:优秀商业模式奠定分红基础 - 凭借优秀现金流表现,23/24 年公司股利支付率 51%/102% [3] 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预测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14/34.16/39.0 亿元,同比 +137%/+13%/+14% [4] 投资建议 - 采用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 2025 年 20 倍 P/E,对应目标价 20.5 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三一国际(00631):减值影响业绩触底,煤机+油气板块有望改善
浙商证券· 2025-05-09 22: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需求有波动但国内外多元化发展空间广阔,2024年减值完成后2025年业绩有望轻装上路,叠加煤机、油气板块订单向好,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增长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发展 - 采矿设备国内煤炭机械行业多重驱动,掘进机龙头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海外宽体车填补空白业绩高速增长 [1] - 物流设备大港机持续获海外订单,小港机打入国际四大运营商采购体系,印度工厂产能爬坡保障海外收入增长 [1] - 新兴领域2021年并入机器人业务,2022年底并入技术装备公司进军新能源装备市场,2023年并入石油装备资产,新业务提供增长动力 [1] 2024年业绩情况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8%,海外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28.4%;能源装备收入109亿元,同比下滑12.8%;物流设备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24.5%;油气板块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24.3%;新兴产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84.9%;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42.9%,主要因油气装备商誉减值4.7亿元和珠海地产存货减值2.78亿元 [2] -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同比上升35.1%,环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 - 2.88亿元,同环比均由盈转亏 [2] 2024年盈利与费用情况 - 利润率方面,毛利率为22.4%,同比下降4.4pcts;净利率为4.9%,同比下降4.2pcts;采矿设备净利率为15.0%,同比增长2.3pct;物流设备净利率为11.6%,同比下降2.4pcts;油气设备净利率为 - 32.1%,同比下降39.9pcts [3] - 费用方面,研发费用率7.0%,同比减少1.3pcts;管理费用率2.9%,同比增长0.3pct;销售费用率5.9%,同比减少0.3pct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2、295、339亿元,期间CAGR为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9、26.5、29.9亿元,期间CAGR为17%;PE为7.8、6.4、5.7,PB为1.2、1.0、0.8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219|242|295|339| |(+/-) (%)|8.0%|10.4%|22.2%|14.8%| |归母净利润(亿元)|11.0|21.9|26.5|29.9| |(+/-) (%)|-42.9%|99.0%|21.0%|12.9%| |每股收益(元)|0.3|0.7|0.8|0.9| |P/E|13.1|7.8|6.4|5.7| |P/B|1.1|1.2|1.0|0.8| |ROE|9%|15%|15%|15%| [4]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股价(元)|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2025E - 2027E)|EPS(元)(2025E - 2027E)|PE(2025E - 2027E)| |----|----|----|----|----|----|----| |天地科技|600582.SH|6.3|260.7|29.4、29.5、31.1|0.7、0.7、0.8|8.7、8.7、8.2| |郑煤机|601717.SH|15.5|269.1|41.3、44.2、50.3|2.3、2.5、2.8|6.5、6.0、5.3| |振华重工|600320.SH|4.5|185.4|7.6、9.5、11.4|0.1、0.2、0.2|29.4、23.5、19.7| |平均值| - | - | - | - | - |14.9、12.7、11.1| |三一国际|0631.HK|5.7|183.8|21.9、26.5、29.9|0.7、0.8、0.9|7.8、6.4、5.7| [14] 三大报表预测值 |报表类型|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百万元)|26227|28675|36250|44767| | |现金(百万元)|5340|7612|11089|15783| |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元)|11142|11700|14349|16711| | |存货(百万元)|5523|5626|6524|7762| | |其他(百万元)|4223|3736|4289|4512| |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4701|16287|18595|17777| | |固定资产(百万元)|7990|8466|9339|8852| | |无形资产(百万元)|3706|4653|5935|5590| | |其他(百万元)|3005|3168|3321|3335| | |流动负债(百万元)|40928|44962|54845|62545| | |短期借款(百万元)|4250|5104|6488|7766| | |应付账款及票据(百万元)|11213|10331|12572|14994| | |其他(百万元)|5746|5946|7634|8664| |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7543|9232|11176|11176| | |长期债务(百万元)|5684|7374|9318|9318| | |其他(百万元)|1858|1858|1858|1858| | |负债合计(百万元)|28752|30612|37869|42600| | |普通股股本(百万元)|280|280|280|280| | |储备(百万元)|11850|14067|16745|19764|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2221|14439|17117|20136| |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46|-89|-141|-191| |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12175|14350|16976|19945| |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40928|44962|54845|62545| |利润表|营业收入(百万元)|21910|24187|29545|33921| | |其他收入(百万元)|0|83|78|67| | |营业成本(百万元)|16996|17570|21026|24372| | |销售费用(百万元)|1286|1451|1882|2205| | |管理费用(百万元)|2163|2070|2890|3222| | |研发费用(百万元)|0|992|1221|931| | |财务费用(百万元)|229|262|314|318| | |除税前溢利(百万元)|1421|2756|3400|3848| | |所得税(百万元)|353|606|799|904| | |净利润(百万元)|1068|2149|2601|2944| |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34|-43|-52|-50|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02|2192|2653|2994| | |EBIT(百万元)|1650|3018|3713|4166| | |EBITDA(百万元)|2453|3817|4668|4998| | |EPS(元)|0.32|0.68|0.82|0.93|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152|1756|3349|3133| | |净利润(百万元)|1102|2192|2653|2994| |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34|-43|-52|-50| | |折旧摊销(百万元)|803|799|954|832| | |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百万元)|282|-1192|-205|-6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73|-1683|-2760|797| | |资本支出(百万元)|-919|-2222|-3110|0| | |其他投资(百万元)|-54|539|349|7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895|2175|2861|738| | |借款增加(百万元)|1746|2543|3327|1278| | |普通股增加(百万元)|0|4|0|0| | |已付股利(百万元)|-634|-369|-466|-540| | |其他(百万元)|0|-221|0|0| |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2098|2273|3476|4694|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8|10|22|15| |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3|99|21|13| |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2|27|29|28| | |获利能力 - 销售净利率(%)|5|9|9|9| | |获利能力 - ROE(%)|9|15|15|15| | |获利能力 - ROIC(%)|6|9|9|9| |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70|68|69|68| |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38|34|28|7| |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2|1.3|1.4|1.4| |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0|1.1|1.1|1.2| |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6|0.6|0.6|0.6| |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2.1|2.1|2.3|2.2| |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1.8|1.6|1.8|1.8| |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3|0.7|0.8|0.9| |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7|0.5|1.0|1.0| |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3.8|4.5|5.3|6.2| | |估值比率 - P/E|13.1|7.8|6.4|5.7| | |估值比率 - P/B|1.1|1.2|1.0|0.8| | |估值比率 - EV/EBITDA|7.4|5.8|4.7|3.7| [17]
顺丰同城:技术升级驱动效率升级,强化第三方平台中立性优势-20250509
国元国际· 2025-05-09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5港元,对应2025财年的PS约0.6倍,PE约40倍,预计升幅28.4% [1][7][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入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持续探索无人配送技术启动配送业务第二增长引擎,上线“丰配云”即时物流系统实现生态共赢局面,看好公司第三方平台中立性优势 [3][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5年5月9日收盘价8.91港元,总股本9.17亿股,总市值81.74亿港元,净资产31.97亿港元,总资产50.43亿港元,52周高低为7.54/12.84港元,每股净资产3.74港元 [2] - 主要股东中顺丰集团占比64.54%,淘宝占比5.65%,Boundless Plain占比5.74% [2] 收入增长与盈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57.46亿元,同比增长27.1%,连续七年两位数增长;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61.8%,净利率从0.4%提升至0.8%,毛利率提升至6.8% [4][10] - 核心增长动能来自KA客户新签订单收入高双位数增长、下沉市场开拓成效显著、非餐场景快速扩容 [10] - 分业务看,同城配送服务收入66.88亿元(+28.1%),非餐场景收入37.0亿元(+26.2%);消费者端C端配送收入24.33亿元(+12.2%);最后一公里配送收入66.25亿元(+32.5%) [10] - 成本方面,通过AI大模型优化算法,履约时效达成率95%,恶劣天气下时效波动仅3%,骑手人效提升,核心骑手成本占收入比重下降 [10] 无人配送技术探索 - 2022年在深圳试点无人机急送服务,2024年多地实现无人车配送营运投产,截至2025年5月在30多个城市投运超百台无人配送车,月均活跃路线达上千条 [4][11] - 2025年计划将无人车月均活跃路线从千条级扩展至“万条级”,采用“首尾两端骑手装卸+中段无人车运输”协同模式,降低人力成本 [11][12] - 未来计划将无人车延伸至半封闭场景,预计2025年即时配送场景中非餐订单占比提升至35%,带动配送业务进入新增长通道 [12] “丰配云”即时物流系统 - 上半年上线“丰配云”系统,通过智能调度、全流程监管、数据赋能三方面赋能,优化自身运营效率,推动协同发展 [13] - 作为独立第三方平台,模块化输出能力,帮助商家及中小物流企业解决传统即配模式痛点,如杭州品诚物流接入后订单处理效率提升30%以上 [13] 财务报表摘要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年E|2026年E|2027年E| | ---- | ---- | ---- | ---- | ---- | ---- | |总营收(百万元)|12,387|15,746|19,075|23,220|27,964| |变动|20.7%|27.1%|21.1%|21.7%|20.4%| |净利润(百万元)|50.6|132.5|232.9|402.8|543.4| |变动| - |161.80%|75.85%|72.92%|34.91%| |净利润率|0.41%|0.84%|1.22%|1.73%|1.94%| |每股盈利(元)|0.06|0.14|0.25|0.44|0.59| |市销率(倍)|0.59|0.47|0.39|0.32|0.26| |市盈率(倍)|145.2|55.5|31.5|18.2|13.5| [8]
香港交易所:交易放量,融资扩张,港股行情最受益机构-20250509
国信证券· 2025-05-09 1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优于大市”评级 [1][3][5][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港股景气度提振,港交所2025Q1业绩高增,营收68.31亿港元,同比增31.3%,归母净利润40.77亿港元,同比增37.3% [1][8] - 南向资金驱动港股ADT增长,2025Q1现货ADT为2254亿港元,同比增153.0%,内地公司成上市主力 [2][20] - 公司轻资产经营,盈利质量高,净利润多用于股东回报,派息率稳定在90%左右 [3][35] - 考虑补足税影响,上调所得税率假设,将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均小幅下调5.56%,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港交所2025Q1:港股景气度驱动业绩改善,关注后续所得税率提升 - 2025Q1营收68.31亿港元,同比增31.3%,环比增8.2%;归母净利润40.77亿港元,同比增37.3%,环比增7.9% [1][8] - 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结算及交收费占比超75%,2025Q1 EBITDA利润率达76.6% [1][8] - 因OECD“支柱二”规则,2025Q1所得税率提至16.0%,后续或维持在15%以上,税后净利润受小幅影响 [12] 港股市场:南向资金驱动交易放量,内地公司为上市主力 - 2025Q1现货ADT为2254亿港元,同比增153.0%,期交所衍生品ADV为901千张,同比增5.4% [2][20] - 2021年初至2025年4月底,港股通增持674.11亿股,2025Q1港股通ADT占比24.4% [2][20] - 内地赴港上市公司数量、募资额居主导,2024年以来多家A股公司二次上市 [26] - 资讯科技、可选消费、金融行业市值及成交额占比较高,金融行业占比连年提升 [31] 投资建议:基于税率影响小幅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2025Q1营业支出15.16亿港元,职员薪酬占64.4%,EBITDA利润率76.6%,常年超70% [3][35] - 净利润/经营性净现金流比值近100%,派息率90%左右,近十年股息率2% - 3% [3][35] - 推进互联互通,沪深港股通标的扩容,资产种类丰富 [36] - 提升市场活力,修订规则吸引优质资产和投资者 [38] - 探索创新业务,数据及连接业务占集团收入10%左右 [38] - 加强科技赋能,提升效率和开拓业务机遇 [38] - 考虑补足税,将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下调5.56%,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39]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20,516|22,374|26,237|29,086|32,370| |(+/-%)|11.2%|9.1%|17.3%|10.9%|11.3%| |归母净利润(百万港元)|11,862|13,050|15,428|17,144|19,113| |(+/-%)|17.7%|10.0%|18.2%|11.1%|11.5%| |摊薄每股收益(港元)|9.36|10.29|12.17|13.52|15.07| |净资产收益率(ROE)|23.47%|24.81%|28.23%|30.44%|32.88%| |市盈率(PE)|37.5|34.1|28.9|26.0|23.3| |市净率(PB)|8.7|8.3|8.0|7.8|7.5| [4][47]
环球新材国际: 中国珠光材料领先企业,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丽奥资产管理· 2025-05-09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5 年合理 PE 应为 20 倍,目标价 5.73 港元,相比现价存在 61%的上涨空间 [6][7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球新材国际是国内珠光材料龙头,掌握合成云母核心技术,营收增长快、毛利率稳定,通过并购加速全球化布局,有望成为全球领导品牌 [3] - 珠光材料需求扩容,合成云母替代趋势明确,市场空间广阔 [4] - 公司技术壁垒与并购协同构建核心优势,具备中长期持续增长动力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珠光材料领先企业,外延并购打开海外市场 - 环球新材国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人工合成云母项目,掌握独家专利技术,获多项荣誉称号 [10] - 公司发展历程丰富,从国内崛起到全球布局,拟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11] - 公司依托技术优势打造全面产品矩阵,产品品类超 2100 种,应用领域广泛 [13][16] - 并购 CQV 后海外渠道扩张,产品出口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CQV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9] - 2019 - 2024 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 30.2%,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20] - 公司毛利率长期保持在 50%以上,2024 年提升至 53%,净利率受并购影响略有波动,有望回归历史平均水平 [24] - 并购 CQV 后海外销售渠道扩张,国际化水平提升,与 CQV 深度协同,经营赋能效果明显 [26] - 公司稳步推进产能扩张,2026 年末珠光材料产能将达 3 万吨,2025 年桐庐 10 万吨合成云母项目将投产 [31] 珠光材料:性能优异的色彩新材料,应用场景广泛 - 珠光材料通过光的作用呈现独特光泽,按基材分类有多种类型,性能优异,逐步替代其他颜料 [33][34][36] - 珠光材料下游应用广泛,市场规模增长,2023 - 2030 年复合增长率 9.4%,汽车和化妆品市场增速快 [37][40] - 珠光材料在化妆品市场提升妆容效果,2022 - 2025 年市场规模增速将达 21.7% [42][45] - 珠光漆在汽车涂料领域受欢迎,2016 - 2023 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 33%,2024 - 2030 年预计以 16.4%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47] - 珠光材料新兴应用不断涌现,如种子包衣、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 [48] - 种子包衣剂中珠光粉添加比例 15 - 20%,全球种子处理剂市值预计 2023 - 2028 年复合年增长率 8.5% [50] - 云母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应用价值大,2022 - 2027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37.6% [51][54] - 2021 年中国珠光颜料市场中天然云母基材占比 72%,合成云母基材占比 17.6%,合成云母占比持续提升 [55] - 合成云母性能优越,将逐渐替代天然云母,成为珠光材料的主流基材选择 [59] 研发驱动的专精特新企业,竞争优势显著 - 珠光材料和合成云母行业技术壁垒高,公司掌握合成云母生产核心专利技术,产能国内领先 [63][65] - 2024 年公司研发开支 0.9 亿元,占营业收入 5.4%,2018 - 2024 年研发开支 CAGR 高达 42.39% [67]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珠光材料产品总数超 2100 款,中高端产品占比超 50%,拥有多项专利、商标和软件著作权 [70] - 2023 年公司完成对韩国 CQV 的收购,双方在研发、渠道、生产等方面优势互补,协同效应良好 [71][73] - 2024 年 CQV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为后续并购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提供经验和信心 [73] - 公司拟以 51.87 亿元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完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珠光材料生产商 [74] - 并购标的质地优异,产业深度协同可期,有望复刻整合 CQV 的经验 [7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暂不考虑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并购影响,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2.01/28.83/36.59 亿元,增速分别为 33.5%、31%、26.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5/4.50/5.84 亿元,增速分别为 37.7%、35%、29.7% [6][76]
理想汽车-W:智能焕新稳基盘,纯电周期启新篇-20250509
平安证券· 2025-05-09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举办 L 系列智能焕新版发布会,L6、L7、L8、L9 智能焕新版上市,官方售价不变且首销期赠送高购车权益,随着上市销售公司销量有望回升 [4][6][9] - 公司坚持 MEGA 品牌旗舰定位,MEGA Home 版为下半年两款纯电新车预热,新车上市条件更成熟,表现或超预期 [9] - 2025 年公司加快海外拓展,已在中亚、亚太取得进展,将增加在拉美、中东、欧洲投入,海外市场有望成新增长引擎 [9] - 维持 2025 - 2027 年净利润预测为 111 亿/175 亿/232 亿元,一季度预计是全年盈利低点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网址为 ir.lixiang.com,实际控制人为李想,总股本 2140.88 百万股,总市值 2105.54 亿元,每股净资产 33.40 元,资产负债率 56.07% [1]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2023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 1238.51 亿元、1444.60 亿元、1749.87 亿元、2287.19 亿元、2713.3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73.5%、16.6%、21.1%、30.7%、18.6% [5] - 2023 - 2027 年预计净利润分别为 117.04 亿元、80.32 亿元、111.05 亿元、174.79 亿元、232.0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81.7%、 - 31.4%、38.3%、57.4%、32.8% [5] 盈利能力指标 - 2023 - 2027 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 22.2%、20.5%、20.9%、21.2%、21.5%;净利率分别为 9.5%、5.6%、6.3%、7.6%、8.6% [5] - 2023 - 2027 年预计 ROE 分别为 19.5%、11.3%、13.5%、17.6%、18.9% [5]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 年预计 P/E 分别为 18.0 倍、26.2 倍、19.0 倍、12.0 倍、9.1 倍;P/B 分别为 3.5 倍、3.0 倍、2.6 倍、2.1 倍、1.7 倍 [5]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 年预计资产总计分别为 1623.49 亿元、1968.83 亿元、2437.47 亿元、2899.66 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 910.29 亿元、1144.57 亿元、1438.42 亿元、1668.55 亿元 [12] 利润表 - 2024 - 2027 年预计营业额分别为 1444.60 亿元、1749.87 亿元、2287.19 亿元、2713.38 亿元;税后利润分别为 80.45 亿元、111.05 亿元、174.79 亿元、232.06 亿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 - 2027 年预计营收额增长率分别为 16.6%、21.1%、30.7%、18.6%;税后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31.9%、38.0%、57.4%、32.8% [13] - 2024 - 2027 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 20.5%、20.9%、21.2%、21.5%;净利率分别为 5.6%、6.3%、7.6%、8.6% [13]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 年预计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159.33 亿元、289.55 亿元、269.60 亿元、310.65 亿元;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254.22 亿元、262.24 亿元、261.04 亿元、298.41 亿元 [14] 产品情况 L 系列智能焕新版 - 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件升级,L7、L8、L9 舒适性配置升级力度大,首销权益高,价格体系稳定 [6] - L6 竞争环境佳,L7、L8、L9 加大升级力度应对竞争,2025 年一季度三款车型销量同比下滑,焕新版上市后销量有望回升 [6] MEGA 车型 - 坚持品牌旗舰定位,MEGA Home 版深耕家庭用户市场,新增零重力旋转座椅 [9] - MEGA Home 版为下半年两款纯电新车预热,新车造型、售价更主流,超充网络布局更广,营销渠道更成熟 [9] 市场战略 - 2025 年加快海外拓展,招募海外人才,覆盖拉美、中亚、中东、欧洲市场,已在中亚、亚太取得进展,德国研发中心已成立 [9]
华润啤酒:2024年啤酒销量承压,内生盈利能力继续提升-20250509
国信证券· 2025-05-09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啤酒销量承压但产品结构改善,表观利润下滑但内生盈利能力强化,2025年开门红且未来展望乐观,虽下调盈利预测但因高端品牌势能积累和龙头优势维持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386.4亿元,同比-0.8%,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8.0%,合并派发股息每股0.76元,派息率52% [1][9] - 啤酒业务收入同比-1.0%,销量同比-2.5%,因消费需求疲弱和不利天气,高端及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速超9%,销售均价同比+1.5% [1][9] - 白酒业务收入+4.0%,下半年同比-10.9%,因行业调整期公司控库存 [1][9]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减少约7亿元,所得税率28.4%,同比提升1.9p.p.,EBIT同比-5.6%,核心EBITDA同比+3.0% [2][10] - 啤酒业务毛利率同比+2.4p.p.至41.1%,吨价同比+1.5%,吨成本同比-0.2% [10] - 白酒业务毛利率同比+5.6p.p.至68.5%,高端大单品摘要销量增长35% [2][10] - 销售费用率同比+1.0p.p.,因白酒业务推广支出增多 [2][10] 2025年展望 - 1 - 2月销量高基数上单位数增长,喜力双位数增长,产品结构优化,EBIT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3][11] - 行业需求有望恢复,公司销量恢复增长确定性强,坚持高端化路线,加强成本管控,预计利润较快增长,白酒业务贡献暂时有限 [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394.8/403.7/413.3亿元,同比+2.2%/+2.3%/+2.4%,归母净利润52.0/55.4/58.7亿元,同比+9.6%/+6.7%/+5.9%,EPS分别为1.61/1.72/1.8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15/15倍 [3][1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预测数据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26]
顺丰同城(09699):技术升级驱动效率升级,强化第三方平台中立性优势
国元香港· 2025-05-09 18: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5港元,对应2025财年的PS约0.6倍,PE约40倍,预计升幅28.4% [1][7][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入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持续探索无人配送技术,上线“丰配云”即时物流系统,看好公司第三方平台中立性优势 [3][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5年5月9日收盘价8.91港元,总股本9.17亿股,总市值81.74亿港元,净资产31.97亿港元,总资产50.43亿港元,52周高低为7.54/12.84港元,每股净资产3.74港元 [2] - 主要股东中顺丰集团占比64.54%,淘宝占比5.65%,Boundless Plain占比5.74% [2] 收入与盈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57.46亿元,同比增长27.1%,连续七年两位数增长;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61.8%,净利率从0.4%提升至0.8%,毛利率提升至6.8% [4][10] - 核心增长动能来自KA客户新签订单、下沉市场开拓、非餐场景扩容;分业务看,同城配送服务、消费者端C端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收入均有增长 [10] - 成本方面,通过AI大模型优化算法,履约时效达成率95%,骑手人效提升,核心骑手成本占比下降 [10] 无人配送技术探索 - 2022年深圳试点无人机急送服务,2024年多地实现无人车配送营运投产,截至2025年5月在30多个城市投运超百台无人配送车,月均活跃路线达上千条 [4][11] - 2025年计划将无人车月均活跃路线从千条级扩展至“万条级”,采用“首尾两端骑手装卸+中段无人车运输”协同模式,降低成本 [11][12] - 未来计划将无人车延伸至半封闭场景,预计2025年即时配送场景中非餐订单占比提升至35% [12] “丰配云”即时物流系统 - 上半年上线“丰配云”系统,有智能调度、全流程监管、数据赋能三方面赋能,优化自身运营效率,推动协同发展 [13] - 作为独立第三方平台,模块化输出能力,解决传统即配模式痛点,如杭州品诚物流接入后订单处理效率提升30%以上 [13] 财务预测 |年份|总营收(百万元)|变动|净利润(百万元)|变动|净利润率|每股盈利(元)|市销率(倍)|市盈率(倍)| | ---- | ---- | ---- | ---- | ---- | ---- | ---- | ---- | ---- | |2023A|12,387|20.7%|50.6| - |0.41%|0.06|0.59|145.2| |2024A|15,746|27.1%|132.5|161.80%|0.84%|0.14|0.47|55.5| |2025E|19,075|21.1%|232.9|75.85%|1.22%|0.25|0.39|31.5| |2026E|23,220|21.7%|402.8|72.92%|1.73%|0.44|0.32|18.2| |2027E|27,964|20.4%|543.4|34.91%|1.94%|0.59|0.26|13.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