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利润延续正增,库存周期回踩
德邦证券· 2025-05-27 18:01
企业盈利情况 - 2025年1 -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170.2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较1 - 3月回升0.6个百分点[2][3] 量 - 价 - 利润率拆分 - 1 -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4%,弱于1 - 3月的+6.5%[3] - 1 - 4月PPI同比 - 2.4%,弱于1 - 3月的 - 2.3%[3] - 1 - 4月营收利润率累计值为4.87%,同比 - 0.13pct;4月单月利润率5.38%,同比+0.01pct[3] 利润结构与格局 - 1 - 4月采矿业、原材料工业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为 - 26.8%、 - 8.4%等,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速较1 - 3月回升[4] - 1 - 4月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等利润份额有所抬升,采矿业、消费品制造业等有所回落,装备制造业累计利润份额近三成[4] - 1 - 4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0%,较1 - 3月+5.5pct,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7.6pct[3][4] 库存与杠杆率 - 1 - 4月名义库存同比增长3.9%,弱于1 - 3月的4.2%;实际库存同比增长6.8%,结束连续2个月回升[4] - 4月工业企业负债增速较3月回落0.1pct,资产负债率57.7%,同比+0.22pct,边际持平于3月[4] 风险提示 - 政策力度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变化超预期、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数据测算可能存在误差[4]
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25.04):利润修复的持续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7 17:50
核心观点 - 4月工业利润当月同比回升0.4pct至2.9%,主因成本、费用压力边际改善,营收也有较大贡献[2][8] - 利润率回正受益于成本、费用改善,贡献分别为+2.7pct、0.5pct,其他损益贡献回落1.1pct至-0.8%[2][8] - 关税对盈利扰动或滞后体现,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后续利润修复有不确定性[3][23] 成本情况 - 4月工业企业成本率86%,同比边际回落12.6bp,下游消费行业成本压力改善大[2][15] - 下游消费制造业成本率环比增加59.7bp至84.3%,上行幅度弱于季节性[15] - 4月石化链、冶金链成本率分别上行37.3bp至86.5%、回落18.2bp至87%,表现弱于往年[15] 营收情况 - 4月实际营收增速回落1.6pct至5.5%,煤炭冶金链与下游消费行业对营收支撑大[3][20] - 石化产业链实际营收回落幅度大,当月同比较前月下行3pct至2.1%[3][20] 常规跟踪 - 4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上行0.4pct,受益于利润率改善[4][23] - 4月工企营业收入当月同比较前月回落1.8pct至2.6%,食品饮料行业营收涨幅显著[4][31] - 4月工企名义库存同比下行0.3pct至3.9%,实际库存当月同比下行0.1pct至7.0%[4][36]
粤开宏观:“十五五”时期中国财政政策展望:财政政策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路径
粤开证券· 2025-05-27 17:39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 2008 - 2010年积极财政政策使我国经济平均增速达9.9%,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1.7%;2020 - 2023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4.7%,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2.3%[5] - 财政政策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倾斜,激发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潜力[6] - 2023年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较2017年提高73.3%,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45.4%;2013 - 2023年民生相关支出平均增速8.5%,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占比从35.1%升至40.7%[7] - 2024年末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政策及城投公司转型缓解地方化债压力和隐性债务风险[8] 积极财政政策待解决问题 - 平衡财政理念下,赤字率常年不超3%,加大隐性债务风险防控难度,且难以保证财政可持续性[9][10] - 中长期财政运行紧平衡,财政政策对数字经济、人口老龄化适应性不足,应对外部冲击能力有待提升[11][12] -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降至16.3%,较2013年下降5.1个百分点,减税降费效果边际递减,宏观税负亟待稳定[13] - 财政支出重供给轻需求、重投资轻消费、重企业轻居民,供需易失衡,消费提振不足[14] - 积极财政政策持续17年,市场难识别政策信号,部分地区财政政策实际紧缩,影响执行效果[15]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方向 - 财政政策理念转向功能财政,必要时打破3%赤字率约束,美国疫情期间(2020 - 2022财年)赤字率平均达10.9%[17] - 财政政策目标兼顾短期稳定与中长期挑战,包括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实施中期财政规划、应对数字经济和人口老龄化、防范外部风险[18][19][20][21] - 财政政策以支出政策为主,收入政策转向效率效果型,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22][23] - 支出端政策优化结构,转向供给需求、企业家庭、投资消费并重[24] - 改“积极财政政策”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将狭义赤字率提高到4.0%,稳定预期[25]
2025年4月工业企业盈利数据点评:中游制造业支撑利润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27 16:33
整体表现 - 2025年1 - 4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为+1.4%,营收累计增速为+3.2% [2] - 4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为+3.0%,利润率为5.4% [4][5] 驱动因素 - PPI同比跌幅扩大,4月为 - 2.7%,物价走低风险可控 [4] - 工业生产维持较快增长,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放缓至+6.1% [5] - 利润率环比和同比均回升,推动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同比回升 [4][5] 行业结构 - 1 - 4月制造业利润累计同比涨幅扩大8.6%,采矿业下降26.8%,电燃水供应业增长4.4% [14] - 4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升至+20.8%,原材料制造业为+10.8%,消费品制造业降至 - 1.7% [19][20][21] 市场主体 - 1 - 4月私营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扩大至+4.3%,国有企业降至 - 4.4% [26] 库存情况 - 1 - 4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长3.9%,营收累计同比增长3.2%,企业主动去库 [28] 展望与风险 - 出口有韧性,制造业升级和政策激发内需,工业企业效益有望持续向好 [3][32] - 存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和国际形势变化超预期风险 [33]
2025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利润小幅改善,库存继续去化
银河证券· 2025-05-27 16:33
工业企业利润及营收情况 - 1 -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170.2亿元,同比增长1.4%(前值0.8%);营业收入43.44万亿元,同比增长3.2%(前值3.4%)[2] - 1 - 4月利润率累计录得4.87%,环比增加0.17pct,同比跌幅为0.13pct(前值 - 0.16pct),连续四个月收窄[2] 利润影响因素 - 工业增加值1 - 4月同比增长6.4%,单月同比上涨6.1%,量的增长对利润贡献最多[2] - 4月PPI同比下降2.7%,比前值扩大0.2pct,价格继续拖累企业利润[2] 库存情况 - 1 - 4月产成品存货6.61万亿元,增长3.9%(前值4.2%),库存增速小幅走低[2] - 4月采购量指数46.3%(前值51.8%),原材料库存指数降至47.0%,产成品库存指数降至47.3%[2] 企业降本情况 - 1 - 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85.54元,同比增加0.19元;费用8.28元,同比减少0.20元[2] 行业利润表现 - 1 - 4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较前值加快4.8pct[2] - “两新”政策带动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2%、11.7%,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9个百分点[2] 经济展望 - 出口或在内外刺激下保持韧性,存量政策助力内需回升,增量政策或聚焦地产领域[3] - 短期新质生产力和政策支持消费板块表现好,长期看好权益市场,债券市场等待降息窗口[3]
2025年4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中游行业缘何“逆流向上”?
民生证券· 2025-05-27 15:59
整体利润情况 - 1 - 4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21170.2 亿元,同比增长 1.4%[1] - 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从 3 月的 2.6%升至 4 月的 3.0%[1] 不同行业利润表现 - 4 月上、中、下游行业利润同比增速依次为 -15.6%、19.1%、 -1.0%,3 月依次为 -6.8%、10.0%、 -7.4%[2] - 4 月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11.1%、15.9%,3 月分别增长 22.2%、14.2%[3] 不同企业类型利润表现 - 4 月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14.6%、14.1%,3 月分别为 -6.7%、16.0%[3] 利润增速影响因素 - 4 月表现为“量上价下、利润率负增”,生产支撑性下降,营收利润率改善支撑利润增速[1] - 4 月中游行业利润改善受“抢转口”和政策红利拉动,上游行业受贸易动荡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压制[2][3] - “抢转口”更有益于与出口紧密度更高的私营企业利润提升[3] 风险提示 - 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3]
A股投资策略周报告:经济保持增长韧性
华龙证券· 2025-05-27 15:55
经济形势 -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1 - 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 [6][13] - 1 - 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2024年同期多3.61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M2余额同比增长8%,M1余额同比增长1.5% [6][15] - 1 - 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完成预算的31.5% [6][15] 美联储动态 - 美国4月CPI上涨2.3%,核心CPI同比上涨2.8%,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为94.4%,7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为74.9% [6][18] 市场研判 - 近两周市场前高后低小幅上涨,上证指数区间涨跌幅为0.19%、沪深300为0.94%、万得全A指数为0.08% [22] - 市场总体震荡,短期量能待回升,不确定因素或影响风险偏好,但整体有望支撑市场韧性,可关注结构性机会 [6][22] 行业及主题配置 - 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方向关注电子、数字经济(传媒)等 [6] - 内需方向关注家用电器、汽车等;外需突围方向关注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等 [6][26] 风险提示 - 存在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汇率、数据、贸易保护主义、黑天鹅事件等风险 [6][44]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交大铁发申购在即
西南证券· 2025-05-27 15:55
行情表现 - 5月23日北交所收盘市值7809.2亿元,北证50指数较5月12日开盘市值下跌3.7%,跑输创业板约2.8个百分点,落后市场约3.4个百分点[5][18] - 266只个股中88只上涨,170只下跌,天工股份区间涨幅422.3%居首,林泰新材区间下跌32.8%垫底[5][20] 板块对比 - 截至5月23日,北证A股成分股266个,平均市值29.4亿元,低于创业板的121.3亿元和科创板的92.7亿元[5][12] - 5月12 - 23日北交所区间交易金额3531.6亿元,个股平均13.3亿元,区间换手率90.46%,流动性上升,PE(TTM,中位数)为51.8倍,处于历史高位[5][12] 新股情况 - 天工股份5月13日上市,发行6000万股,价格3.94元/股,募集2.4亿元,上市当天涨幅411.9%,2024年营收8.0亿元,净利润174.5百万元[5][28] - 下周交大铁发将申购,发行1909万股,价格8.81元/股,募集1.7亿元,2024年营收3.4亿元,净利润56.1百万元[5][30] 后备军储备 - 区间内20家企业更新审核动态,1家已注册,4家已提交注册,2家已终止,9家已问询,4家已受理[5][32] 政策要闻 - 5月16日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北交所同步修订相关规则,引入新机制,细化支付机制[35] 公司动态 - 多家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涉及营收、分红、研发、市场布局等情况[37][38][39][40][41][42][43] - 部分公司发布取得专利、增资、投资、回购、解禁、股东权益变动等公告[44][45][46][47][48][49]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企业盈利不达预期风险[5][50]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527





华宝证券· 2025-05-27 15:54
新股发行 - 2025年5月27日,交大铁发新股发行,证券代码920027,发行价格8.81[1] 权益提示 - 涉及ST立方、联合化学、中洲特材等多家公司权益日期及最新公告链接[1] 异常波动 - 南京港、利君股份、成飞集成等多家公司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可能退市 - *ST鹏博可能强制退市,*ST宇顺可能终止上市[6] 基金动态 - 浦银MSCI基金于2025年5月30日终止上市,上海金基金于2025年5月30日进行份额合并[8] 可转债发行 - 2025年5月29日,恒帅股份进行可转债发行[8] 转股价格调整 - 彤程转债、博23转债、航宇转债等多只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集中在2025年6月3 - 5日[8][10]
浮动管理费产品落地有何启示?
东方证券· 2025-05-27 14:42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情况 - 5月23日证监会批复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27日起发售,对标主流宽基指数,多为偏股混合,部分涉及港股或港股通,首轮申报机构均为知名机构[4] 费率特点 - 欧美存在浮动管理费,美国仅允许支点费,欧洲更灵活;国内当前做法下浮幅度大于上浮,下浮“容易”上浮难,投资者获得感更强,如富达改革前管理费率0.75%,改革后基础管理费率降为0.65%,国内不足1年按1.2%/年收取,超过1年+实际收益为正+持有期间年化跑赢基准6%收取1.5%/年(上浮30BP),超过1年+持有期间年化跑输基准3%收取0.6%/年(下浮60bp)[4] 定价方法优势 - 通过离散式“定价”方法克服浮动管理费难理解问题,按三种不同情形确定费率,对投资者来说费率只有三种,不存在理解困难[4] 应对竞争策略 - “利益绑定”是主动权益迎战ETF时代的选择,公募基金高于1.2%的年管理费率逐步退出市场,但仍明显高于ETF(多在0.15%附近),浮动管理费是主动管理应对竞争的策略[4] 后续展望 - 细节可能继续完善,试行一年后将评估优化,产品种类、基准选择、浮动范围等可能变化[4] - 改革带来行业生态深层次转变,诸多问题有待观察,如引导基金经理锚住基准、强化中小机构管理费收入稳定性、产品差异化等[4] - 降费是本轮改革最确定趋势,2025年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用,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约约450亿元费用[4] 风险提示 - 中小机构特色化经营压力大于预期的风险[4] - 改革节奏受市场实际表现影响大于预期的风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