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特维(688516):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半导体业务快速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观点 - 奥特维2025H1实现收入33.79亿元,同比下降23.5%,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下降60% [2][4] - 2025Q2收入18.45亿元,同比下降24.79%,但环比增长20.28%;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降61.86%,环比增长17.8% [2][4] - 公司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半导体业务快速增长,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0%,占比提升至23% [1][4][8] - 预计2025年净利润7.8亿元,对应PE为18倍 [8]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为28%,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8] - 分产品毛利率:光伏设备25%、锂电设备21%、半导体16%、改造及其他46% [8] - 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影响利润总额约1.56亿元(0.58亿元+0.98亿元) [8] - 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在手订单105.69亿元(含税),同比下降26.32% [8] 业务分产品表现 - 2025H1收入占比:光伏设备79%、锂电设备5%、半导体2%、改造及其他14% [8] - 除光伏设备外,其他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锂电设备增长34%、半导体增长727%、改造及其他增长23% [8] 订单情况 - 2025H1新签订单总体下降,主要受光伏订单下滑影响 [8] - 储能/锂电设备和半导体设备订单保持增长,半导体订单突破9000万元,接近2024年全年新签订单量 [8] 研发与布局 - 2025H1研发费用约2亿元,同比增长约4% [8] - 光伏方面加强TOPCon和BC设备布局,半导体设备已获得多家客户订单(应用光电、环球广电、气派科技、仁懋电子等) [8] - 倒装芯片键合机、装片机样机客户端验证效果良好,金铜线键合机样机正在验证中 [8] - 马来西亚基地已建成投产并实现设备出货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78.26亿元,净利润8.12亿元,EPS 2.47元 [12]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74.12亿元,净利润8.97亿元,EPS 2.85元 [12]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79.45亿元,净利润10.97亿元,EPS 3.48元 [12]
德业股份(605117):Q2业绩稳步增长,工商储表现亮眼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55.35亿元,同比增长16.58%;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23.18% [2][4] - 2025Q2实现收入29.69亿元,同比增长3.65%,环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同比增长1.72%,环比增长15.74% [2][4] - 预计2025-2026年实现净利润35亿元、43亿元,对应PE为20倍、16倍 [8] 业务板块分析 - 逆变器业务:2025H1实现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14%;销量76.38万台,其中户储27.27万台,工商储4.29万台;毛利率高达48% [8] - 电池包业务:2025H1实现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86%;毛利率35%;子公司德业储能实现利润3.1亿元 [8] - 除湿机业务:2025H1实现收入4.1亿元,同比下降10%;毛利率36%;子公司德业电器实现利润1.6亿元 [8] - 热交换器业务:2025H1收入8.7亿元,同比下降18% [8] 经营与财务指标 - Q2期间费用率7.1%,处于历史低位,主要因费用管控优异、收入增长摊薄及汇兑收益(财务费用为负0.8亿元) [8] - Q2末存货15.1亿元,环比增长12%并创历史新高,印证经营趋势向好 [8]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3.89元,2026年4.72元;净资产收益率2025E为29.7%,2026E为26.4% [12] 市场与增长动力 - 增量主要来自东南亚、非洲、东欧、中东等新兴市场;欧洲因产品迭代去库,Q3预计恢复增长 [8] - 作为户储及工商储龙头,享受新兴市场及欧洲工商储快速增长,凭借产品、成本、渠道优势维持份额及高盈利水平 [8] - 短期储能逆变器排产稳中有增,工商储持续放量贡献增量 [8]
艾罗能源(688717):Q2毛利率显著改善,Q3利润弹性更值得期待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18.07亿元 同比增长14.09% 归母净利润1.42亿元 同比增长37.65% [2][4] - 2025Q2实现收入10.08亿元 同比增长12.09% 环比增长26.21%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增长38.8% 环比增长108.58% [2][4] - 预计2025-26年实现净利润4.5亿元和6.7亿元 对应PE为30倍和20倍 [9] 分业务收入结构 - 户储业务(含电池包)收入10.9亿元 毛利率35% [9] - 工商储业务(含电池包)收入2.5亿元 毛利率37% [9] - 并网逆变器收入3.7亿元 毛利率22% [9] - 配件收入0.9亿元 毛利率51% [9] - 工商储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各项产品收入均保持同比增长 [9] 盈利能力分析 - Q2毛利率36.5% 环比提升6.5个百分点 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优化 [9] - Q2期间费用率26.9% 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绝对值2.7亿元 环比增长0.6亿元 [9] - Q2财务费用-1.3亿元 主要来自汇兑收益 [9] 资产负债状况 - Q2末存货14.1亿元 环比增长33% 同比增长29% 创历史新高 [9]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7.2亿元 环比增长22% 同样创历史新高 [9] - 货币资金29.6亿元 资金储备充裕 [9] 增长驱动因素 - 澳洲市场放量 亚非拉市场进一步开拓 欧洲市场修复 [9] - 工商储业务快速增长 [9] - 大储产能2025年开工建设 预计为明后年贡献增量 [9] 业绩展望 - 三季度有望展现显著利润弹性 迎来近两年业绩新高 [9] - 全年收入利润存在上修可能 [9] - 迎来估值切换明年带来的投资机会 [9]
福斯特(603806):Q2胶膜业务底部企稳,电子材料表现亮眼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79.59亿元,同比下降26.06%;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下降46.6% [2][5] - 2025Q2实现收入43.34亿元,同比下降20.36%,环比增长19.58%;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76.75%,环比下降76.41% [2][5]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优于业绩预告数字 [2][5] - 当前股价16.22元,总股本260,874万股,每股净资产6.02元 [8] 分业务表现 胶膜业务 - 2025H1销量接近14亿平,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11%,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11] - Q2销量同环比均增长,但毛利率环比下降,主要因国内抢装结束后价格下滑 [11] - 单平净利相比同行有显著优势 [11] 电子材料业务 - 感光干膜2025H1销量接近9000万平,同比增长22%;收入同比增长18%;毛利率25%,同比基本持平 [11] - Q2销量同环比均增长,盈利水平保持稳定 [11] 其他业务 - 铝塑膜销量666万平,同比增长19% [11] - 光伏背板销量3370万平,同比下降50%,主要因双玻组件占比提升 [11] - 特种薄膜及POE树脂投资亏损,减少净利润6000多万元 [11] 财务健康状况 - Q2末资产负债率21%,维持行业优秀水平 [11] -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接近60亿元,现金储备充沛 [11] - Q2信用减值损失1.78亿元,资产减值损失0.15亿元,对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11]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9亿元,主要因销售收入与收款存在时间差 [11] 未来展望 - EVA粒子价格上涨,胶膜价格将顺价传导,下半年出货量环比提升,海外产能逐步贡献收入,盈利水平有望修复 [11] - 感光干膜受益于AI应用加速,高端产品渗透率提升,带动销售均价上升 [11] - 铝塑膜对接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带来新机遇 [11]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3亿元,对应PE 18倍 [11]
中信博(688408):减值拖累Q2业绩,在手订单保持充沛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40.37亿元,同比增长19.55%;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31.79% [2][5] - 2025Q2实现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58.63%,环比增长58.99%;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下降38.41%,环比下降56.77% [2][5] - Q2综合毛利率16%,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 [9] - Q2发生信用减值损失0.6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0.3亿元 [9] - Q2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4.2亿元,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41% [9] 业务运营数据 - 2025H1跟踪支架销量6.75GW,同比增长15%;固定支架销量5.97GW,同比增长187% [9] - Q2固定支架销量环比增长显著,主要受国内抢装需求拉动 [9] - 2025H1跟踪支架均价0.43元/W(不含税),固定支架均价0.17元/W(不含税) [9] - 预计上半年跟踪支架单瓦净利保持良好,固定支架盈亏平衡左右 [9] 订单与市场地位 - Q2末在手订单72.9亿元,环比下降1%,同比增长9% [9] - 跟踪支架订单58.9亿元,固定支架订单12.1亿元,柔性及其他订单1.9亿元 [9] - 6月以来持续签订GW级大单,印证中东等市场需求景气和公司龙头地位 [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6亿元,2026年9.3亿元 [9] - 对应2025年PE为15倍,2026年PE为12倍 [9]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48元、4.23元、5.57元 [16] 费用与现金流 - Q2期间费用率9.2%,处于合理区间 [9] - 预计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55亿元,2026年11.16亿元 [16] - Q2末货币资金28.58亿元,预计2025年末增至37.26亿元 [16]
明阳智能(601615):2025H1风机出货加速放量,在手订单充裕奠定交付景气基础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约15亿元 对应PE约19倍 [8][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1亿元 同比增长45.3% 其中Q2单季度营收94.4亿元 同比增长40.4% [2][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1亿元 同比下降7.7% 其中Q2单季度净利润3.1亿元 同比下降13.6% [2][4] - 上半年毛利率12.1% 同比下降 Q2单季度毛利率11.2% 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6][11] - 期间费用率9.4%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主要因收入增加带来的摊薄效应 [11] 业务板块表现 - 风机及配件销售业务收入125亿元 同比增长57.5% 出货量8.1GW 同比增长102% [11] - 电站产品销售业务收入31.4亿元 [11] - 电站运营业务收入7.57亿元 同比下降22.3% [11] - 在运营电站容量2.12GW 在建规模3.99GW [12] 订单与交付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签风机订单13.4GW 同比增长10.5% 其中海外订单1.7GW [12] - 截至上半年末风机在手订单46.4GW 其中海外订单达5GW [12] - 存货163.5亿元 合同负债90.2亿元 均处于历史高位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5亿元 对应PE 19倍 [12]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6元/1.13元/1.60元 [19]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4%/8.4%/10.6% [19] 发展前景 - 下半年海风风机交付起量 盈利有望迎来修复拐点 [12] - 积极开拓海外海风订单 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12]
固德威(688390):确收滞后+费用增多影响Q2业绩,Q3改善方向明确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40.86亿元,同比增长29.8%;归母净亏损0.17亿元,同比减亏 [2][4] - 2025Q2实现收入22.04亿元,同比增长9.01%,环比增长17.09%;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增长129.02%,环比扭亏 [2][4]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亿、6.6亿,对应PE为47倍、21倍 [8] 业务运营分析 - 2025H1逆变器销量40万台(并网36.6万台,储能3.3万台),电池包销量0.21GWh,户用EPC装机0.65GW [8] - Q2储能逆变器发货量显著高于确认收入量,电池包业务环比明显改善 [8] - Q2综合毛利率20.36%,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 [8] 费用与资产状况 - Q2期间费用率18.0%(环比降1pct),但费用绝对值达4.0亿创历史新高,销售及管理费用均为新高 [8] - Q2财务费用率为-1.4%,主要受益于汇兑收益 [8] - Q2末应收账款及票据达14.4亿元,环比增长16%并创历史新高 [8] - Q2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2亿、信用减值损失0.1亿 [8] 未来展望 - Q3储能出货预计显著改善,受益于澳洲需求爆发、欧洲市场修复、亚非拉持续开拓及工商储放量 [8] - 公司坚持"源网荷储智"一体化战略和全栈解决方案,中长期成长空间可期 [8] - 随着全球户储需求增长和工商储爆发,2026年出货及利润有望再上台阶 [8]
金雷股份(300443):2025H1铸件实现盈利,业绩景气加速释放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约12.8亿元,同比增长约80%,归母净利润约1.9亿元,同比增长约153% [2][4]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约7.8亿元,同比增长约70%,归母净利润约1.3亿元,同比增长约194% [2][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23.5%,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约8%,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5] - 2025Q2毛利率约24.8%,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约7.7%,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6] 业务分项表现 - 风电轴类业务(含锻造和铸造)2025H1实现营业收入约8.70亿元,同比增长93.6%,毛利率约24.8%,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5] - 风电锻造轴营业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47.3% [5] - 风电铸造轴类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76.1% [5] - 其他精密轴类业务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1.6%,毛利率约34.2%,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 [5] - 装配业务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毛利率约8.4% [5] 子公司表现与业务亮点 - 铸造子公司金雷重装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0.19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5] - 公司加速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布局轴承等新业务 [6] 行业展望与公司前景 - 2025年风电行业装机有望快速增长,公司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景气释放业绩弹性 [6]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约4.5亿元,对应PE约20倍 [6] 财务预测与估值指标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3090百万元,2026年4420百万元,2027年4969百万元 [1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51百万元(对应EPS 1.41元),2026年546百万元(EPS 1.70元),2027年680百万元(EPS 2.12元) [16] - 2025年预测市盈率19.65倍,市净率1.38倍,净资产收益率7.0% [16]
伟测科技(688372):2025年中报点评:2025Q2业绩高增,需求来临+高稼动率+高速扩产筑长期成长通道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延续乐观增长走势,AIoT、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高速增长,AI技术渗透和国产替代加速推动高端芯片测试需求 [10] - 公司前瞻性扩产策略驱动成长,聚焦高算力芯片、先进封装芯片和高可靠性芯片测试需求,受益于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数据中心与AI算力爆发三大趋势 [10] - 转债项目加码高端测试,资本开支延续高增,可转债募集资金已到位并积极投入无锡和南京测试基地项目,投入进度分别为89.19%和97.18% [10]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6.34亿元,同比+47.5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31.03%,扣非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1173.61% [2][4] - 2025Q2单季度营收3.49亿元,同比+41.68%,环比+22.38%,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573.34%,环比大增189.99%,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373.96%,环比+178.94%,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 [2][4] - 2025Q2毛利率达35.99%,同比+5.93pct,环比+3.32pct,净利率达21.53%,同比大幅增长17pct,环比+12.45pct,扣非净利率达11.33%,同比增长接近8pct,环比+6.36pct [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0亿元、21.58亿元、29.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亿元、4.18亿元、6.70亿元,对应PE为41X、27X、17X [10] 运营与扩张 - 2025Q2资本开支达5.94亿元,同比+77.71%,环比+23.20%,在上海、南京、无锡三大基地快速扩产 [10] - 未来拟投10亿元的成都基地,高增产能可适配快速成长的国内AI、智驾需求 [10] - 公司稼动率保持较高水平,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10]
兴森科技(002436):PCB营收持续增长,CSP封装基板业务有所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4.26亿元,同比增长18.91%;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47.85%;扣非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62.50%;毛利率18.45%,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2][6] - 2025Q2营收18.46亿元,同比增长23.69%;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增长465.68%;扣非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长723.80%;毛利率19.53%,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2][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4亿元、2.76亿元、5.36亿元 [14] 业务板块分析 - PCB业务2025H1收入24.48亿元,同比增长12.80%;毛利率26.32%,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14] - 半导体业务2025H1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38.39%;毛利率-16.78%,同比改善16.41个百分点 [14] - IC封装基板业务收入7.22亿元,同比增长36.04%;毛利率-25.17%,同比提升17.16个百分点 [14] 子公司表现 - 宜兴硅谷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17.45%,亏损0.82亿元 [14] - Fineline收入8.39亿元,同比增长10.61%;净利润0.76亿元,同比下降13.50% [14] - 北京兴斐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25.50%;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46.86% [14] 产能与项目进展 - CSP封装基板产能利用率逐季提升,广州科技和珠海兴科原有3.5万平方米/月产能已满产 [14] - 珠海兴科新扩1.5万平方米/月产能于2025年7月投产并开始释放产能 [14] - FCBGA封装基板项目累计投资超38亿元,持续进行样品交付认证,积极拓展海内外客户 [14] 发展前景 - PCB业务通过产品升级和战略客户突破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4] - 封装基板业务与国内外主流客户建立合作,新增产能落地将受益行业高景气度 [14] - FCBGA封装基板业务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