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经济专题:地产成交有所回暖
开源证券· 2025-09-01 21:44
供需与工业生产 - 建筑开工率处于历史中低位,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为29.3%[16] - 工业开工整体景气度边际回落,PX开工率84.6%处于历史中高位,PTA开工率74.5%回落至历史中低位[25]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72.8%,较2024年同期下降6.2个百分点[25] - 建筑需求同比转负,螺纹钢表观需求回落至历史低位[31] 商品价格趋势 - 国际黄金价格震荡偏强运行,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及政策博弈影响[4] - 国内工业品价格震荡偏弱,南华综合指数回落[4][45] - 煤炭价格延续回升,铁矿石价格震荡偏弱[45][50] - 农产品价格震荡上行,猪肉价格震荡下行[61] 地产市场动态 - 新建房成交面积环比回升33%,但较2023年同期下降32%[63] - 一线城市新建房成交面积较2023年和2024年同期分别下降17%和15%[63] - 二手房成交量边际转暖,北京、上海、深圳同比变动分别为-3%、+17%、+19%[68] 出口与流动性 - 8月出口同比预计+5.5%至+7%,受关税差及转口需求支撑[71][75] - 资金利率震荡上行,R007和DR007均为1.52%[76] - 央行逆回购净回笼13759亿元[78]
人民币汇率:为何加速升值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01 21:34
人民币汇率升值驱动因素 - 人民币升值由持汇者(跨境资本和外贸企业)推动,内资相对谨慎[1] - 升值周期分两阶段:4-6月美元信用崩溃交易,7-8月美国降息交易[6] - 出现"三价背离":黄金购买力平价、离岸价和中间价持续分化[6][10] 市场参与者行为差异 - 外资和外贸企业结汇率抬升,积极拥抱人民币资产[16][18] - 内资投资者更关注美元票息,对美元信用敏感度低[20] - 沪金溢价维持高位,掉期溢价处于历史低位[13][15] 央行政策与预期引导 - 央行通过中间价引导预期,减少掉期市场贴息操作[22][24] - 预期管理推动离岸价突破关键点位7.15[22] - 预计中间价将引导离岸价升至7.0-7.1区间[1][22] 风险因素 - 主要风险为美联储降息预期回摆[26]
新股发行跟踪(20250901)
东莞证券· 2025-09-01 20:49
上周新股表现 - 上周仅1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达205.13%[2] - 新股巴兰仕发行价15.78元,发行市盈率10.15倍,属专用设备制造业[2] - 上周首发募资金额3.00亿元,较上上周减少0.88亿元[2][3] - 上周无新股首日破发,但首日涨幅超100%新股数量减少[2] 月度与周度趋势 - 8月新股上市8只(主板1/双创2),首发募资38.94亿元,首日破发率0%[9] - 8月首日涨幅均值266.43%,涨幅范围140.68%至418.45%[9] - 7月首发募资241.31亿元,为近期峰值,首日涨幅均值280.36%[9] - 周度首日涨幅均值从8月初191.43%升至8月底205.13%[3] 本周新股动态 - 本周无新股上市,仅1只创业板新股(艾芬达)进行申购,预计募资7.19亿元[13][16] - 新股发行受市场情绪及业绩表现影响,流动性风险需关注[16]
新力量NewForce总第4849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01 19:46
香港交易所 (38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1亿港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85亿港元,同比增长39%[6] - 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额2228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南向资金(港股通)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7] - 联交所IPO发行44家,总融资额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716%[7] - 上调目标价至520.0港元,对应2026年41倍PE,较当前股价有16%上涨空间[10] 伊利股份 (600887)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3.4%,Q2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增长44.6%[15] - 奶粉及奶制品收入165.8亿元,同比增长14.3%,婴配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16] - 海外业务中冷饮同比增长14.4%,婴幼儿羊奶粉同比增长65.7%[16] - 毛利率提升至36.0%,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降至18.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17] 富途控股 (FUTU) - 2025年Q2总营收53.11亿港元,同比增长69.7%,净利润25.7亿港元,同比增长112.7%[23][24] - 有资产客户数增至287.7万,同比增长40.9%,客户总资产达9739亿港元,同比增长68.1%[25][26] - 美股交易量达2.7万亿港元,创历史新高,财富管理客户资产1632亿港元,同比增长104.4%[26][29] - 目标价220.00美元,对应2026年25.6倍PE,较当前股价有18.2%上涨空间[28][30] 比亚迪电子 (028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亿元,同比增长2.58%,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4%[35]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长60%,占收入比例首次超过15%[35] - 积极布局AI数据中心及机器人产业,液冷产品年内有望批量出货,光模块具备800G量产能力[37] - 目标价62港元,对应2026年20倍PE,较当前股价有50.5%上涨空间[33][38] 美丽田园 (237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28.2%,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5.5%[42] - 医疗美容服务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3.0%,亚健康医疗服务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07.8%[48][49] - 直营门店客流同比增长47.8%至92万人次,活跃会员数同比增长46.5%至12万名[43] - 客户充值金额15亿元,同比增长36%,中期股息每股0.52港元[42] 科技行业 - 全球算力投资高景气,国产算力自主方案逐步成熟,关注寒武纪、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57][60] - 中芯国际筹划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华虹半导体拟收购华力微97.5%股权[57] - 阿里巴巴重申3年3800亿元资本开支计划,并准备算力芯片"后备方案"[65] - 柜内通信Scale-up趋势下,定制化PCIe交换机需求增长,关注Astera Labs、澜起科技等[59]
8月PMI数据点评:“反内卷”政策或是制造业价格提振的主要因素
中银国际· 2025-09-01 19:08
制造业PMI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3][4] - 新订单指数为49.5%(环比+0.1pct),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环比+0.1pct)[3][4] - 生产指数为50.8%(环比+0.3pct),连续处于扩张区间[3][4] - 原材料库存指数48.0%(环比+0.3pct),产成品库存指数46.8%(环比-0.6pct)[3][4] 价格与政策影响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至53.3%,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49.1%[3][7] - 电气机械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升至荣枯线以上[2][7] - 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购进价格指数维持高景气度,但出厂价格指数处于收缩区间[2][7] 行业分化与风险 - 大型企业PMI为50.8%(环比+0.5pct),中型企业48.9%(环比-0.6pct),小型企业46.6%(环比+0.2pct)[8] - 纺织服装服饰业景气度环比明显回升[1][15] - 地产投资疲弱制约上游周期品需求,电气机械及通用设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环比下滑[2][7]
8月制造业供需回暖但失衡仍存,关注价格修复的持续性
中邮证券· 2025-09-01 18:42
制造业PMI与供需状况 - 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前值回升0.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荣枯线[11] - 生产指数为50.8%(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为49.5%(收缩区间),供需失衡持续[11][13]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外需仍疲弱[15] 价格与利润变动 - PPI同比预计为-3.0%,较前值回升0.6个百分点,主因"反内卷"政策推动价格修复[19] - 产成品出厂价格指数升至49.1%,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升至53.3%,分别环比上升0.8和1.8个百分点[19] - 企业仍处去库阶段,产成品库存环比下降,未开启补库[1][19] 企业分化与就业影响 - 大型企业修复优于小型企业,小型企业景气度持续回落[17] - 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降至47.88,环比下降0.81,反映中小企业压力[17] - 小型企业景气度回落或扰动就业市场,影响居民消费修复[2] 非制造业与服务业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21] - 服务业PMI为50.5%(扩张区间),建筑业PMI为49.1%(收缩区间)[21][23] - 资本市场服务、航空运输等行业PMI均高于60%,维持高景气度[24] 外部环境与风险 - 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被裁定违法,但特朗普政府或通过其他法规维持关税[30][31] - 德国汽车业因关税冲击,过去一年减少超5万个岗位,工业总岗位减少11.4万个[53] - 海外地缘冲突及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为主要风险提示[5][70]
8月PMI数据解读:8月制造业PMI小幅回升
国新证券· 2025-09-01 18:35
制造业PMI - 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7月回升0.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低于荣枯线[2][3] - 生产指数为50.8%,较7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生产扩张加快[3] - 新订单指数为49.5%,较7月上升0.1个百分点,市场需求略有改善[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较7月提高1.8个百分点,持续高于荣枯线[4]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较7月提高0.8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4] 非制造业PMI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7月上升0.2个百分点,保持扩张[2][5]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较7月上升0.5个百分点[9] - 铁路运输、水上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9]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7月下降1.5个百分点[9] 风险与预测 - 预测9月制造业景气将随"四稳"政策落地见效小幅上升[3][10][11] - 地缘政治恶化及欧美经济衰退超预期构成主要风险[12]
牛市进程:十大观察指标
华创证券· 2025-09-01 18:31
宏观体量指标 - 市值与GDP之比为85.6%,较历史高点(超过100%)仍有提升空间[4][20] - 市值与居民存款之比为73.2%,低于历史高点平均102.3%[4][23] - 市值/GDP比值本轮增幅为18.5%,属历次行情偏低水平[4][20] - 市值/存款比值本轮增幅为15.7%,属历次行情偏低水平[4][25] 交易热度指标 - 成交额从起点1.6万亿升至峰值3.19万亿,增幅约2倍,低于近期行情4.7-7.2倍增幅[5][28] - 换手率峰值2.76%,较起点提升0.99%,低于历史1%以上增幅水平[5][28] - 交易拥挤度达39.3%,较起点27.7%提升11.5%,增幅属历次偏高[5][30] - 回撤风险仅5.9%,显著低于历史10%以上水平[6][33] 资金流入指标 - 两融余额2.24万亿,较起点1.85万亿增长1.21倍,低于近期1.34倍增幅[7][35] - 两融余额/市值比为1.91%,较2014-2015年高点2.85%有较大差距[7][35] - 月度开户峰值196.4万户,较起点192.4万户仅增1倍,远低于历史2-31.9倍增幅[7][40] - 偏股基金发行峰值/起点比值为1.1倍,显著低于近期3.1-3.8倍水平[10][42] 股债估值比较 - ERP从起点4.26%降至2.68%,降幅1.58%属历次偏低[11][45] - 股债收益差从起点1.05%降至-0.03%,降幅1.08%属历次偏高[11][48]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901
华宝证券· 2025-09-01 17:30
新股发行与交易提示 - 艾芬达(301575)于2025年9月1日发行,发行价格为27.69元[1] - 抚顺特钢(600399)要约收购申报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9月10日[1] - 开普云(688228)发布严重异常波动公告[1] 异常波动与风险警示 - 思泉新材(301489)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 新华锦(600735)发布异常波动公告[6] - 多只ST/*ST股票发布异常波动或终止上市风险提示,包括*ST苏吴(600200)、*ST高鸿(000851)等[4][6] 债券市场动态 - 奇正转债(128133)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2日[7] - 开能转债(123206)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1日[7] - 华铭定02(124014)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9月1日至9月5日[7] - 中装转2(127033)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9月3日[7] 基金产品提示 - 深创100ETF(159716)转型选择期为2025年8月26日至9月8日[6] - 多只ETF基金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包括纳指100ETF(513390)、中概互联ETF(513220)等[6] 港股市场提示 - 希教国际控股(01765)供股缴款期为2025年8月25日至9月1日[7] - 香港宽频(01310)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8月8日至9月1日[7]
A股现金流的三个积极变化
华创证券· 2025-09-01 17:24
企业现金流分析框架 - 企业现金流流入包括可支配收入、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存量储蓄损耗[2][3][8] - 企业现金流流出包括资本开支和金融投资[2][3][8] - 企业可支配收入计算方式为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购买商品支付现金等经营现金活动[3][8] 可支配收入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可支配收入为2828亿元,去年同期为263亿元[4][9] - 可支配收入中商品收支同比增长17.8%,员工报酬含股息同比增长3.0%[4][9] - 可支配收入改善明显行业包括电源设备、发电及电网、光学光电等[4][9] - 可支配收入走弱行业包括煤炭、酒类、消费电子等[4][9] 资本开支强度 - 资本开支强度指数计算公式为资本开支除以可支配收入加股权融资[5][14] - 2025年上半年制造业资本开支强度指数降至2.26,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21.33[5][14] - 资本开支强度指数与PPI走势同步,如2016年和2020年为低点[5][14] 融资结构优化 - 2025年上半年制造业股权融资规模为1384亿元,债权融资规模为6533亿元[6][17] - 股权融资占比为17.5%,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2.9%[6][17] - 股权融资占比仍低于2013年以来其他年份同期水平[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