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电机控股(00179):股 2025 财年年报点评:布局机器人与AI服务器液冷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30 18: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给予2026财年(25Q2 - 26Q1)10x PE,对应目标价25.81港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昌电机控股2025财年业绩平稳,加大布局机器人和数据中心液冷 [2] - 随着公司调整客户组合、智能电动需求提升,营收有望重回增长轨道;进入机器人及数据中心液冷领域后,对应营收有望快速提升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预计公司2026/27/28财年营收分别为39.8/43.5/47.5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3.45/3.77亿美元,同比+17%/+12%/+9%,对应EPS分别为0.33/0.37/0.4美元,PE分别为7.74/6.91/6.32x [7] - 2025财年营收36.5亿美元同比 - 4.4%,净利润2.6亿美元同比 + 14.6%,毛利率23.1%同比 + 0.8pct;现金分红0.73亿美元,股利支付率约28% [7] - 2025财年汽车业务营收30.7亿美元,同比下降4%;工商业产品营收5.75亿美元,同比下降5% [7] 业务策略 - 大力发展智能电动增量的电机应用;大力布局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 [7] 新领域布局 - 布局差异化及创新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机器人、仓库自动化、医疗设备、电动单车,以及高精密制造及测量设备 [7] - 计划进入AI服务器热管理系统业务,2025年5月全新推出DCP系列液冷泵 [7] 可比公司估值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收盘价(港元/元) | EPS(港元/元)2024A | EPS(港元/元)2025E | EPS(港元/元)2026E | PE2024A | PE2025E | PE2026E | | --- | --- | --- | --- | --- | --- | --- | --- | --- | | 1316.HK | 耐世特 | 6.11 | 0.19 | 0.40 | 0.54 | 17 | 15 | 11 | | 330660.SH | 江苏雷利 | 53.25 | 0.92 | 1.19 | 1.41 | 41 | 45 | 38 | | | 平均值 | | | | | 29 | 30 | 24 | [8] 财务预测表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涉及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及对应增长率、比率等 [9]
小米集团-W(01810):IoT及EV增长带动季度净利润站上百亿,中国区手机份额重回第一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30 18: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25Q1营业收入、经调整净利润再创新高,业绩超预期主要由于IoT业务高增及毛利率提升、电动汽车毛利率超预期 [7] - 上调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基于大家电等核心品类带动IoT业务的增速和毛利率提升,以及下半年推出YU7将进一步强化EV产品矩阵,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0亿、3659亿、4836亿、5808亿、688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3%、35%、32%、20%、19% [2]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亿、273亿、427亿、484亿、58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7%、42%、56%、13%、21% [2]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6、1.07、1.68、1.90、2.30元/股,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34%、13.39%、18.78%、17.05%、17.44% [2]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64、45、29、25、21,市净率分别为8、7、5、5、4 [2] 事件分析 - 小米集团25Q1收入1113亿元,同比 + 47%,连续两个季度超千亿;经调整利润107亿元,同比 + 65%,首次超百亿 [7] - 管理层重申深耕底层技术,2025年研发费用指引300亿元,其中1/4将投入到AI;2026 - 2030研发费用指引2000亿元,年均400亿 [7] 各业务情况 手机业务 - Q1中国区手机出货量增长40%,策略微调为注重产品结构多于规模;手机收入506亿,同比 + 9%;毛利率12.4%,同比 - 2.4ppt;ASP 1211元创历史新高,同比 + 6% [7] - 全球出货量41.8百万台,同比 + 2.6%,连续7Q增长;份额14.1%,连续19Q前三;中国出货量13.3百万台,同比 + 40%;份额18.8%,连续5Q提升,时隔十年重回第一 [7] IoT业务 - IoT收入323亿元,同比 + 59%;毛利率25.2%,qoq + 4.7ppt;家电/平板/TWS核心品类全数表现优异 [7]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 + 114%;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长65% +;冰箱出货量超88万台创新高,同比增长65% +;洗衣机出货量超74万台,同比增长100% + [7] - 平板收入同比 + 73%,出货量增速56%;份额8.3%,首次排名第三;可穿戴收入同比 + 56% [7] 服务业务 - 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 + 13%;毛利率76.9%,同比 + 2.7ppt,主要由于广告收入占比提升及毛利率提升 [7] - 广告收入66亿元,同比 + 20%;游戏收入12亿元,同比持平;中国大陆地区收入创新高至64亿元,同比 + 15% [7] 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分部 - 该业务Q1收入186亿元,交付7.69万辆;经营亏损大幅减少至5亿元;销售服务网络扩张,截至3月底,在中国大陆地区65个城市开业235家门店 [7]
理想汽车-W(02015.HK)2025年一季报点评
华创证券· 2025-05-30 1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区间为122.65 - 147.18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AI布局稳步推进,虽营收和归母净利环比下降,但毛利率表现优异,费用控制能力强,且全系车型智能焕新升级,AI成果显著,新车周期将开启,有望推动销量和业绩增长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214,088.23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78,507.02万股,总市值2,316.43亿港元,流通市值1,931.4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55.31%,每股净资产33.55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138.30/68.65港元 [4] 业绩情况 - 营收端:1Q25公司实现销量9.3万辆,同比+15.5%,环比-41%,对应营收259亿元,同比+1.1%,环比-41%,受春节假期和新款上市前期观望情绪影响销量环比下滑,整车ASP小幅下滑至26.6万元,同比-3.6万元,环比-0.3万元 [7] - 毛利率:1Q25为20.5%,同比-0.1PP,环比+0.3PP [7] - 费用端:研发、SG&A费用环比+4.4%、-18%,费用率受规模效应影响环比上升,1Q25研发费用率9.7%,同比-2.2PP,环比+4.3PP,SG&A费用率9.8%,同比-1.9PP,环比+2.8PP [7] - 盈利端:1Q25归母净利6.5亿元,同比+0.6亿元,环比-29亿元,单车净利0.7万元,同比持平,环比-1.5万元 [7] 产品升级 - 4月23日和5月8日,理想分别发布MEGA和L系列的25款智能焕新版,指导价和24款一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舒适性配置等全面升级 [7] - 智驾方面,AD Pro车型芯片和激光雷达升级,AD Max芯片升级以支持后续智驾系统迭代 [7] - 智能座舱方面,增加了Agent能力,能处理车外任务 [7] AI布局 - 2024年末宣布转型为人工智能企业,目标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AI企业,2025年3月展示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并宣布开源 [7] - 新一代智驾技术MindVLA大模型将于7月发布,结合视觉、语言和行为三大智能,开创机器人大模型新范式,提升智驾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7] 新车周期 - 纯电i系列首款车型i8将于7月上市,第二款车型i6将于下半年上市,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7] 销量预测 - 预计公司总销量在年末达到7 - 8万辆的月销水平,全年预计总销量58.9万辆、同比+18%,其中增程51.8万辆,纯电7.1万辆 [7] 财务预测调整 - 预计2025 - 27年销量为59万、72万、82万辆,同比+18%、21%、14% [7] - 将2025 - 27年营收预测由1694亿、2028亿、2340亿元调整为1,623亿、2,033亿、2,283亿元,同比+12%、25%、12% [7] - 将归母净利预测由106亿、128亿、154亿元调整为96亿、134亿、152亿,对应PE 22.1倍、15.8倍、13.9倍 [7]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144,460|162,321|203,298|228,299| |同比增速(%)|16.6%|12.4%|25.2%|1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032|9,638|13,440|15,239| |同比增速(%)|-31.4%|20.0%|39.4%|13.4%| |每股盈利(元)|3.79|4.50|6.28|7.12| |市盈率(倍)|26.2|22.1|15.8|13.9| |市净率(倍)|3.0|2.6|2.3|1.9| [8]
理想汽车-W(02015):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纯电车型筹码增加
平安证券· 2025-05-30 18: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2025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单车ASP环比略降但毛利率稳定,费用管控有效使经营利润转正,MEGA Home超预期且下半年两款纯电预期乐观,调整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汽车,实际控制人是李想,总股本2140.88百万股,总市值2125.61亿元,每股净资产33.55元,资产负债率55.31% [1]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同环比分别增加1.1%/-41.4%,净利润6.5亿元,同环比分别增加9.4%/81.7% [3] 财务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3851|144460|169220|230908|271857| |YOY(%)|173.5|16.6|17.1|36.5|17.7| |净利润(百万元)|11704|8032|10727|17400|22622| |YOY(%)|681.7|-31.4|33.5|62.2|30.0| |毛利率(%)|22.2|20.5|20.8|20.7|21.0| |净利率(%)|9.5|5.6|6.3|7.5|8.3| |ROE(%)|19.5|11.3|13.1|17.6|18.6| |EPS(摊薄/元)|5.47|3.75|5.01|8.13|10.57| |P/E(倍)|18.2|26.5|19.8|12.2|9.4| |P/B(倍)|3.5|3.0|2.6|2.1|1.7| [4] 业务分析 - 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92864台,同环比分别增长15.5%/-41.5%,汽车销售收入247亿元,单车ASP为26.6万元,同环比分别下降3.6万/0.3万元,汽车业务毛利率19.8%,交付量环比下降时毛利率保持稳定 [5] - 一季度各项费用同比下降,研发费用25.1亿元同比降17.5%,销售管理费用25.3亿元同比降15.0%,经营利润实现正收益(2024年一季度经营亏损5.8亿元) [5] - MEGA Home上市订单超预期,7月将实现月交付2500 - 3000台,下半年将推出i8、i6两款纯电SUV,i8 7月上市,i6 9月上市,其上市条件更成熟,造型、售价更主流且超充网络布局更广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07亿/174亿/226亿元(原预测为111亿/175亿/232亿元),MEGA Home成功增加下半年两款纯电成功筹码,若i8、i6成功将打开成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6]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162349|193544|245005|289821| |负债合计|91029|111497|145558|16775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70875|81602|99002|121624| [8]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额|144460|169220|230908|271857| |税后利润|8045|10727|17400|22622| |EPS(元)|3.75|5.01|8.13|10.57| [8]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15933|28370|29517|31810|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41137|-4500|-5500|-6500|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416|1281|3439|3775| |现金流量净额|-25422|25150|27456|29085| [9]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收额增长率(%)|16.6|17.1|36.5|17.7| |税后利润增长率(%)|-31.9|33.3|62.2|30.0| |毛利率(%)|20.5|20.8|20.7|21.0| |净利率(%)|5.6|6.3|7.5|8.3| |P/E|26.5|19.8|12.2|9.4| |P/B|3.0|2.6|2.1|1.7| [10]
香港交易所(00388):4月跟踪:市场热度维持高位,业绩有望延续高增
长江证券· 2025-05-30 17: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香港交易所买入评级 [2][6][7][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止4月底公司PE为30.52x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20%分位具备配置性价比 预计伴随互联互通政策持续加码香港资本市场 港股市场流动性将持续抬升 市场整体活跃度及估值有望提升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291/306/321亿港元 归母净利润为173/182/192亿港元 对应PE估值分别为29.2/27.7/26.2倍 [2][7][45] 各部分总结 业务分部 - 现货市场:4月香港股市整体上涨 交投活跃度维持高位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较2024年末分别+10%、+14% 港交所月度ADT为2747亿港元 环比、同比分别 - 2.0%、+144.7% 北向资金月度ADT为9732亿港元 环比、同比分别 - 20%、+20% 南向资金月度ADT为1911亿港元 环比、同比分别 - 3%、+145% [7] - 衍生品市场:4月期货成交环比上升 期权成交有所回落 期货ADV为84.1万张 环比、同比分别+5.6%、+23.2% 期权ADV为100.3万张 环比、同比分别 - 6.0%、+14.0% [7] - 商品市场:4月LME成交量同环比均有所上升 日均成交张数为88.0万张 环比、同比分别+10.6%、+2.7% [7] - 一级市场:4月港股IPO规模同环比均有所下降 共有2只新股上市 合计规模为29亿港元 环比、同比分别 - 73%、 - 6% [7] - 投资收益:截止4月底 港交所投资收益相关利率环比有所上行 同比下行 HIBOR 6个月、HIBOR 1个月、HIBOR隔夜、美国隔夜银行基金利率分别为4.03%、3.95%、4.50%、4.33% 环比分别+0.05pct、+0.23pct、+0.65pct、+0.00pct 同比分别 - 0.65pct、 - 0.35pct、 - 0.75pct、 - 0.99pct [7] 海内外宏观环境 - 国内方面:4月经济景气度整体下降 供需两端均有所走弱 制造业PMI为49.0% 环比回落 - 1.50pct 需求端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9.2%、44.7% 环比分别 - 2.60pct、 - 4.30pct 供给端生产指数为49.8% 环比 - 2.80pct [7] - 海外方面:截止2025年5月7日 美联储维持4.25% - 4.50%的联邦基金利率 暂停降息 2025年6月维持不降息 9月预计降息25bp 全年预计降息50bp 4月美国失业率为4.20% 环比基本持平 CPI同比增速为2.30% 较上月下滑0.1pct [7] 市场环境 - 港股市场交投维持高位 利率仍处于下行通道 给出港交所核心数据指标一览 涵盖现货、衍生品、商品市场及一级市场、投资收益等指标的2025年1 - 4月累计及4月单月数据及同比、环比变化 [8] 现货市场 - 4月港股市场整体上涨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较2024年末分别+10%、+14% 港交所上市证券市值38.84万亿港元 环比、同比分别 - 2.8%、+21.1% 港股换手率为0.71% 环比、同比分别+0.01pct、+0.36pct [10] - 4月港交所月度ADT为2747亿港元 环比、同比分别 - 2.0%、+144.7% 北向资金月度ADT为9732亿港元 环比、同比分别 - 20%、+20% 南向资金月度ADT为1911亿港元 环比、同比分别 - 3%、+145% [16] 衍生品市场 - 4月期货成交环比上升 期权成交有所回落 期货 + 期权日均成交张数为184.4万张 环比、同比分别 - 1.0%、+18.0% 其中期货ADV为84.1万张 环比、同比分别+5.6%、+23.2% 期权ADV为100.3万张 环比、同比分别 - 6.0%、+14.0% [20] 商品市场 - 4月LME日均成交张数为88.0万张 环比、同比分别+10.6%、+2.7% [24] 港股一级市场 - 2025年1 - 4月累计18只新股上市 合计规模216亿港元 同比+174.0% 单位IPO规模为12.0亿港元 同比+128.4% 4月累计新上市公司39%来自消费行业 贡献40%发行规模 4月2只新股上市 合计规模29亿港元 环比、同比分别 - 73%、 - 6% [26] - 截止2025年5月27日 190只股票待上市 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行业合计数量占比69% 前十大待上市港股中有8只大盘股 [26][28] 投资收益 - 截止4月底 港交所投资收益相关利率环比上行 同比下滑 HIBOR 6个月、HIBOR 1个月、HIBOR隔夜、美国隔夜银行基金利率分别为4.03%、3.95%、4.50%、4.33% 环比分别+0.05pct、+0.23pct、+0.65pct、+0.00pct 同比分别 - 0.65pct、 - 0.35pct、 - 0.75pct、 - 0.99pct [33] 宏观环境 - 国内:4月经济景气度下降 供需两端走弱 制造业PMI为49.0% 环比回落 - 1.50pct 需求端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分别 - 2.60pct、 - 4.30pct 供给端生产指数环比 - 2.80pct 价格端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分别 - 2.80pct、 - 3.10pct [37] - 海外:截止2025年5月7日 美联储维持利率暂停降息 2025年6月不降息 9月预计降息25bp 全年预计降息50bp 4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7.70万人 环比下降 失业率4.20% 环比基本持平 CPI同比增速2.30% 较上月下滑0.1pct 核心CPI同比增速2.80% 与上月持平 [39] 投资建议 - 截止4月底公司PE为30.52x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20%分位具备配置性价比 预计伴随南下资金活跃度提升及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 公司业绩及估值有上行空间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291/306/321亿港元 归母净利润为173/182/192亿港元 对应PE估值分别为29.2/27.7/26.2倍 给予买入评级 [7][45] 盈利预测 - 给出港交所2024A、2025E、2026E、2027E的利润表相关数据 包括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联交所上市费等各项收入、投资收益净额、营运支出合计等 并计算出收入及其他收益、EBITDA、税前利润、归母净利润等 [50]
理想汽车-W(02015):业绩符合预期,AI布局稳步推进
华创证券· 2025-05-30 17: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区间为 122.65 - 147.18 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2025 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AI 布局稳步推进,虽 1Q25 营收和归母净利环比下降,但毛利率表现优异,费用控制能力强,后续随产品升级、AI 成果落地和新车上市,销量有望提升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214,088.23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78,507.02 万股,总市值 2,316.43 亿港元,流通市值 1,931.45 亿港元,资产负债率 55.31%,每股净资产 33.55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138.30/68.65 港元 [4] 业绩情况 - 1Q25 实现营收 259 亿元,同比+1.1%,环比-41%;归母净利 6.5 亿元,同比+0.6 亿元,环比-29 亿元;销量 9.3 万辆,同比+15.5%,环比-41%;整车 ASP 小幅下滑至 26.6 万元,同比-3.6 万元,环比-0.3 万元;毛利率 20.5%,同比-0.1PP,环比+0.3PP;研发费用率 9.7%,同比-2.2PP,环比+4.3PP,SG&A 费用率 9.8%,同比-1.9PP,环比+2.8PP;单车净利 0.7 万元,同比持平,环比-1.5 万元 [7] 产品升级 - 4 月 23 日和 5 月 8 日,理想分别发布 MEGA 和 L 系列的 25 款智能焕新版,指导价和 24 款一致,智驾和智能座舱等全面升级,巩固了理想在高端品牌五六座 SUV 产品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7] AI 布局 - 2024 年末宣布转型为人工智能企业,2025 年 3 月展示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 OS 并宣布开源;新一代智驾技术 MindVLA 大模型将在 7 月发布,结合视觉、语言和行为三大智能,开创机器人大模型新范式,提升智驾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7] 新车计划 - 纯电 i 系列首款车型 i8 将于 7 月上市,第二款车型 i6 将于下半年上市,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7] 销量预测 - 预计公司总销量年末达到 7 - 8 万辆的月销水平,全年总销量 58.9 万辆、同比+18%,其中增程 51.8 万辆,纯电 7.1 万辆 [7] 财务预测调整 - 预计 2025 - 27 年销量为 59 万、72 万、82 万辆,同比+18%、21%、14%;将 2025 - 27 年营收预测调整为 1,623 亿、2,033 亿、2,283 亿元,同比+12%、25%、12%;归母净利预测调整为 96 亿、134 亿、152 亿,对应 PE 22.1 倍、15.8 倍、13.9 倍 [7]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144,460|162,321|203,298|228,299| |同比增速(%)|16.6%|12.4%|25.2%|1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032|9,638|13,440|15,239| |同比增速(%)|-31.4%|20.0%|39.4%|13.4%| |每股盈利(元)|3.79|4.50|6.28|7.12| |市盈率(倍)|26.2|22.1|15.8|13.9| |市净率(倍)|3.0|2.6|2.3|1.9| [8]
石药集团(01093):1Q25业绩继续承压,多项重磅出海交易即将达成;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5-30 16: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对石药集团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上调至7.2港元,较收盘价7.62港元有-5.5%的潜在涨幅 [1][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石药集团1Q25业绩受集采和医保控费影响承压,但2Q25起有望逐季改善,公司预计2025年将达成三项50亿美金以上的BD授权交易 [2] - 基于更乐观的BD收入和经营费用率预期,上调公司2025 - 27年收入预测1.5 - 7.5%、净利润预测8 - 13%,上调DCF目标价至7.2港元,对应14.7倍2025年市盈率和1.1倍2025年PEG,当前股价已基本反映对2025年业绩压力和未来BD交易的预期,估值倍数合理、后续上升空间有限 [6]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为7.62港元,52周低位为4.34港元,市值为87,392.26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为446.14百万,年初至今变化为59.41%,200天平均价为5.11港元 [4] 盈利预测变动 |项目|2025E(新预测)|2025E(前预测)|变动|2026E(新预测)|2026E(前预测)|变动|2027E(新预测)|2027E(前预测)|变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人民币)|30,040|29,600|1.5%|32,875|31,594|4.1%|35,830|33,320|7.5%| |毛利润(百万人民币)|20,427|20,868|-2.1%|22,519|22,432|0.4%|24,902|23,824|4.5%| |毛利率|68.0%|70.5%|-2.5ppt|68.5%|71.0%|-2.5ppt|69.5%|71.5%|-2.0ppt| |归母净利润(百万人民币)|5,137|4,754|8.1%|5,698|5,324|7.0%|6,655|5,895|12.9%| |净利率|17.1%|16.1%|1.0ppt|17.3%|16.9%|0.5ppt|18.6%|17.7%|0.9ppt| [5] 1Q25业绩情况 - 剔除BD收入后,1Q25收入同比降30%,成药业务板块下降37%,各核心治疗领域均下滑,CNS同比降30%,肿瘤线核心品种销售额同比降66%,抗感染、呼吸、心血管等领域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6] - 1Q25录得7.2亿元授权费收入,主要来自与阿斯利康和百济的合作首付款,原料药产品收入同比增15%,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降9% [6] - 1Q25净利率提升3.1ppts至21.1%,随着恩必普院外患者推广、多美素集采和渠道去库存影响企稳、明复乐等新产品医保准入后放量以及更多BD收入确认,2Q25起业绩有望逐步环比改善 [6] BD交易进展 - 管理层预计2025年公司有望达成三项大型海外授权交易,每项总金额超50亿美元,除EGFR ADC外还将有技术平台整体授权 [6] - 对于EGFR ADC,正在开展一项治疗二线EGFR + NSCLC的中国III期研究,海外三线EGFR经典突变NSCLC研究已开始推进,6月将和FDA进一步讨论针对二线EGFR野生型NSCLC研究的具体方案 [6] 财务数据 损益表(百万元人民币) |年结12月31日|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收入|31,450|29,009|30,040|32,875|35,830| |主营业务成本|(9,273)|(8,711)|(9,613)|(10,356)|(10,928)| |毛利|22,177|20,299|20,427|22,519|24,902| |销售及管理费用|(10,330)|(9,742)|(8,958)|(9,952)|(10,728)| |研发费用|(4,830)|(5,191)|(5,497)|(5,950)|(6,414)| |经营利润|7,016|5,366|5,971|6,617|7,760| |财务成本净额|(26)|(44)|0|0|0|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及亏损|0|0|0|0|0| |其他非经营净收入/费用|399|256|454|510|564| |税前利润|7,389|5,579|6,426|7,127|8,324| |税费|(1,317)|(1,240)|(1,157)|(1,283)|(1,498)| |非控股权益|(199)|(11)|(132)|(146)|(171)| |净利润|5,873|4,328|5,137|5,698|6,655| [11] 资产负债简表(百万元人民币) |截至12月31日|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491|9,359|8,422|7,407|6,010| |应收账款及票据|9,555|9,196|9,898|10,818|11,956| |存货|3,139|3,130|4,244|4,154|5,187| |总流动资产|26,745|21,888|22,522|22,397|23,235| |物业、厂房及设备|10,417|11,374|12,620|13,970|15,424| |无形资产|2,199|2,610|2,997|3,429|3,907| |总长期资产|19,537|22,501|24,134|25,916|27,848| |总资产|46,282|44,389|46,656|48,314|51,083| |短期贷款|450|392|392|392|392| |应付账款|2,842|2,613|3,234|3,065|3,702| |总流动负债|10,183|9,634|10,255|10,086|10,723| |总长期负债|1,082|889|889|889|889| |总负债|11,264|10,523|11,143|10,974|11,611| |股东权益|33,203|32,265|33,779|35,460|37,422| |非控股权益|1,815|1,602|1,733|1,879|2,050| |总权益|35,018|33,866|35,513|37,339|39,472| [11]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人民币) |年结12月31日|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税前利润|7,389|5,579|6,426|7,127|8,324| |折旧及摊销|950|916|993|1,092|1,200| |营运资本变动|(2,919)|(98)|(1,195)|(999)|(1,535)| |经营活动现金流|4,179|4,682|5,311|5,877|6,428| |资本开支|(265)|(454)|(470)|(515)|(561)| |投资活动现金流|607|(2,536)|(2,626)|(2,874)|(3,133)| |股息|(2,726)|(3,234)|(3,623)|(4,018)|(4,693)| |融资活动现金流|(2,301)|(3,277)|(3,623)|(4,018)|(4,693)| |年初现金|8,001|10,491|9,359|8,422|7,407| |年末现金|10,491|9,359|8,422|7,407|6,010| [12] 财务比率 |年结12月31日|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核心每股收益(人民币)|0.495|0.369|0.445|0.494|0.576|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0.495|0.369|0.445|0.494|0.576| |每股账面值(人民币)|2.789|2.772|2.926|3.072|3.242| |毛利率(%)|70.5|70.0|68.0|68.5|69.5| |EBITDA利润率(%)|25.9|21.7|23.2|23.5|25.0| |EBIT利润率(%)|23.5|19.2|21.4|21.7|23.2| |净利率(%)|18.7|14.9|17.1|17.3|18.6| |ROA(%)|12.7|9.8|11.0|11.8|13.0| |ROE(%)|16.8|12.8|14.5|15.3|16.9| |ROIC(%)|16.6|12.6|14.3|15.1|16.7| |流动比率|2.6|2.3|2.2|2.2|2.2| |存货周转天数|123.5|131.2|161.2|146.4|173.3|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10.9|115.7|120.3|120.1|121.8|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111.9|109.5|122.8|108.0|123.6| [12]
美图公司(01357):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AI助力付费渗透率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5-30 15: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8.82 港元,5 月 29 日股价 6.70 港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图公司作为国内影像与设计领域龙头企业,受益于 AIGC 带来的产品能力提升和付费用户渗透率增长,为长期发展打开新空间,预计 2025/26/27 年实现营业收入 41.27/50.83/62.26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8.21/10.74/14.02 亿元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宣布与阿里巴巴签署 2.5 亿美元可转债协议,并将在电商平台、AI 技术、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1] - 2024 年公司业绩良好,总收入 33.4 亿元,同比增长 23.9%,经调整后净利润 5.86 亿元,同比增长 59.2%,增长得益于 AI 融入产品带动付费订阅收入攀升 [1] 与阿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布局 AI 应用落地 - 阿里以 2.5 亿美元可转债投资美图,为期 3 年,年利率 1%,可按每股 6.00 港元转换为股票 [2] - 双方将在电商和模型开发领域合作,阿里推广美图 AI 电商工具、协助开发新工具,美图未来三年向阿里采购不低于 5.6 亿元云服务 [2] - 此次合作一方面为公司 AI 研发等募集资金,另一方面依托阿里资源助力公司长期增长 [2] AI 赋能产品升级,付费用户渗透率持续提升 - AI 融入产品使付费用户渗透率提升,2024 年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收入 20.9 亿元,同比增长 57.1%,占总收入 62.4% [3] - 截至 2024 年底,付费订阅用户数约 1261 万创新高,同比增长 38.4%,订阅渗透率 4.7%,较 2023 年提升 1.0pct [3] 美图设计室、开拍深入生产力场景,打造第三增长曲线 - 2024 年底生产力场景月活用户数 2219 万,同比增长 25.6%,涵盖商业摄影等领域 [3][7] - 美图设计室订阅用户 113 万,2024 年收入约 2 亿元,同比翻倍,优化 AI 商拍效果并推出创新功能 [7] - 开拍月活用户超 100 万,成“口播视频制作”赛道用户规模第一,落地助力计划推动 AI 创作 [7]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1.27 亿、50.83 亿、62.26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8.21 亿、10.74 亿、14.02 亿元 [8][10] - 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等指标呈上升趋势,运营效率和偿债能力有望改善 [10]
九毛九:优化门店,梳理提质-20250530
东吴证券· 2025-05-30 14: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同店承压是外因和内部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公司积极调整,有边际改善 [7] - 2024年以来公司放慢扩张脚步,侧重调改升级、梳理闭店,2025年归母净利润有望修复 [7] - 供应链布局陆续落地,中长期有望打开天花板 [7] - 基本面底部或已现,公司积极梳理调整,趋势向好、拐点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994|6,074|6,110|6,434|6,895| |同比(%)|49.54|1.33|0.60|5.29|7.1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3.46|55.81|135.26|163.63|202.98| |同比(%)|820.17|(87.69)|142.37|20.97|24.05| |EPS-最新摊薄(元/股)|0.32|0.04|0.10|0.12|0.15| |P/E(现价&最新摊薄)|6.98|56.69|23.39|19.33|15.59|[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港元):2.48 - 一年最低/最高价:2.14/5.73 - 市净率(倍):1.01 -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3,176.36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元):2.26 - 资产负债率(%):51.44 - 总股本(百万股):1,397.63 - 流通股本(百万股):1,397.63 [6]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2,309.25|2,452.13|2,592.19|2,817.00|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179.37|4,167.84|4,201.05|4,229.05| |资产总计(百万元)|6,488.62|6,619.97|6,793.24|7,046.05| |流动负债(百万元)|1,592.74|1,663.24|1,752.35|1,879.35|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744.74|1,755.85|1,760.24|1,764.64| |负债合计(百万元)|3,337.47|3,419.08|3,512.59|3,643.9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3,151.69|3,193.50|3,263.69|3,373.22|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6,488.62|6,619.97|6,793.24|7,046.05|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73.64|6,110.30|6,433.56|6,894.82| |营业成本(百万元)|2,162.10|2,169.16|2,271.04|2,420.08| |经营利润(百万元)|305.53|357.45|398.88|468.85| |利润总额(百万元)|74.01|219.47|264.97|333.02| |净利润(百万元)|44.80|143.17|173.20|214.8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5.81|135.26|163.63|202.98|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75.98|973.14|828.31|870.56|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797.77)|(507.69)|(533.40)|(546.5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04.70)|(151.61)|(144.99)|(126.51)|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719.93)|320.40|156.48|204.09|[8]
理想汽车-W(02015):1季度业绩符合预期,2季度指引略低于预期,维持中性
交银国际· 2025-05-30 13: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理想汽车的评级为中性 [4][9][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季度理想汽车收入和盈利大致符合预期,毛利率和单车平均价格好于预期,但2季度毛利率和单车平均价格压力较大 [2] - 理想指引2季度收入预计在325亿 - 338亿元之间,销量12.3万 - 12.8万辆,略低于预期,单车平均价格环比再下滑1.3万元 [3] - 预计7月/8月先后发布i8和i6新车型,MEGA Home订单充足,7月预计交付3000台;L系列焕新版周销量超1万台,有信心重回5万台;VLA司机大模型预计7月与i8同时发布,并于8月推送给AD MAX用户;出海计划待提供完整服务后实施,目标海外市场份额达30% [9] - 维持销量预测56万辆,较2024年增长10.7%,基于1.2倍2025年行业平均市销率,上调目标价至103.7港元/26.6美元,维持理想中性评级 [9]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理想汽车收盘价108.20港元,目标价103.67港元,潜在涨幅 - 4.2% [1] - 52周高位128.70港元,52周低位69.15港元,市值363,501.58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16.84百万,年初至今变化15.17%,200天平均价97.68港元 [6]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人民币)|123,851|144,460|157,981|202,373|224,975| |同比增长(%)|173.5|16.6|9.4|28.1|11.2|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11,704|8,032|8,560|10,843|12,458| |每股盈利(人民币)|5.95|4.03|4.29|5.44|6.25| |同比增长(%)|-673.8|-32.2|6.6|26.7|14.9| |市盈率(倍)|16.7|24.6|23.1|18.2|15.9|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30.78|36.24|40.59|46.10|52.43| |市账率(倍)|3.22|2.74|2.45|2.15|1.89| [8] 车型及业务计划 - 7月发布i8,9月发布i6车型,i8卖点包括大空间、低能耗、快速补能及VLA司机大模型 [9] - 新款MEGA Home订单充足,预计7月交付3000台 [9] - L系列焕新版周销量超1万台,有信心重回5万台 [9] - VLA司机大模型预计7月与i8同时发布,并于8月推送给AD MAX用户 [9] - 出海计划待提供完整服务后实施,计划招募成熟经销商和海外市场团队,目标海外市场份额达3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