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达股份(002865):行业竞争依然激烈,看好“反内卷”和公司的多元化海外布局
中邮证券· 2025-09-10 11:33
投资评级 - 下调评级至"增持" [6][9] 核心观点 - 行业竞争依然激烈 但看好行业自律和公司出海 有望提前迎来盈利拐点 [6] - 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的23.85%大幅增长至51.87% 海外毛利率为4.5% 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4] - 持续推动N型技术降本增效 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 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 [5]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36.3亿元 同比下降42.5% 归母净亏损2.6亿元 同比扩大58.5% [3] - 2025Q2营收17.9亿元 同环比分别下降32.8%和4.6% 归母净亏损1.6亿元 [3]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6.6/142.3/173.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6.5/10.6亿元 [6] - 2026-2027年对应PE分别为21倍和13倍 [6] 业务进展 - 海外产能布局取得进展 与土耳其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高效电池项目 [4] - 审慎推进阿曼5GW电池产能项目 [4] - 中试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可提升1-1.5个百分点 [5] - 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 [5]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H1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0%和-7.2% 同比分别变化+0.9%和-4.6% [3] - 国内业务毛利率为-0.8% 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4]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9%/10.0%/11.2% [11]
北森控股(09669):首次覆盖:HCMSaaS龙头,引领一体化人力AI应用新范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0 10: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1.86港元[4] 核心观点 - 一体化HCM SaaS领军企业 经营业绩稳健 SaaS模式下盈利拐点有望实现[1] - 2025年公司并购与AI产品商业化进展顺利 发展迎新增长机遇[1] - 云端HCM解决方案为增长主要驱动力 2025财年收入7.22亿元同比增长14.2%[4]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025财年经营性净现金流转正达0.77亿元[4] - AI商业化进展迅速 截至2025财年AI商业化ARR超过600万元[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财年营业收入9.45亿元同比增长10.6%[3] - 预计2026-2028财年营收分别为11.35/13.35/15.63亿元 同比增长20.1%/17.6%/17.1%[4] - 预计2026-2028财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0.55/2.00亿元[4]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5财年64.9%预计提升至2028财年74.75%[6] - 2025财年ARR达9.08亿元同比增长20.1%[34] 业务分析 - 累计服务超过6000家中大型企业 包括70%财富中国500强企业[18] - 中国唯一构建统一开放PaaS平台的云HCM解决方案提供者[4] - iTalentX平台打通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 涵盖员工全生涯周期[4] - 客单价稳定增长 2025财年达14.7万元同比增长7.60%[8] - 老客户留存率持续提升 2025财年达81%[8] AI产品发展 - 2024年启动AI产品研发 同年8月实现商业化验证[4] - 推出AI Family产品家族 包含7大AI助手和100+AI特性[18] - AI面试官产品签约客户超240家 累计邀请量达30万人次[45] - AI领导力教练Mr.Sen已为超20家知名企业提供服务[54] - AI招聘助手、AI面试助手等产品取得良好市场反馈[43] 并购与扩张 - 2025年完成对酷学院的收购 加速从eLearning到AI Learning战略转型[55] - 酷学院拥有近4000家收费客户、2000万用户[57] - 学习云ARR同比增长371%[55] - 国际化产品研发投入加大 打造全球一体化HCM SaaS解决方案[58] - 已帮助上百家企业实现全球化管理 覆盖多个国家地区[58] 行业趋势 - 海外AI技术驱动招聘自动化趋势强劲[4] - 2025年8月SAP宣布收购AI招聘公司SmartRecruiters[4] - 2025年2月AI招聘初创公司Mercor获得B轮融资后估值达20亿美元[4] - 一体化云端HCM解决方案在功能、定制灵活性及用户体验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5]
淮北矿业(600985):煤价下滑、研发费用增加影响Q2业绩,多轮驱动未来成长可期
长江证券· 2025-09-10 10: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32亿元,同比下降64.85%;Q2单季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下降74.72%,环比下降50.82% [2][6] - 业绩下滑主要受煤价显著下跌及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影响,但化工业务盈利改善和煤炭降本增效部分缓解了煤价下跌压力 [2][12] - 中长期成长动力充足,包括信湖矿复产、陶忽图800万吨产能建设、非煤矿山开发及聚能发电项目投产 [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4/31亿元,对应2025年9月8日收盘价PE为15/14/11倍 [12] 煤炭业务表现 - 2025H1煤炭产量891万吨,同比下降141.5万吨(-13.7%);销量647.6万吨,同比下降155.7万吨(-19%) [12] - 2025Q2产量460万吨,同比下降10%,环比增7%;销量350万吨,同比下降13%,环比增18% [12] - 2025H1吨煤售价835元/吨,同比下降309元/吨(-27%);Q2吨煤售价747.6元/吨,同比下降33%,环比降20% [12] - 2025H1吨煤成本469元/吨,同比下降17%;Q2吨煤成本426元/吨,同比下降21%,环比降18% [12] - 2025H1吨煤毛利366元/吨,同比下降37%;Q2吨煤毛利322元/吨,同比下降44%,环比降23% [12] 化工业务表现 - 2025Q2焦炭销量98万吨,同比增长17%,环比增40%;吨售价1361元/吨,同比下降30%,环比降9% [12] - 乙醇销量13万吨,环比增3.8万吨(+41%);吨售价4979元/吨,环比增4% [12] - 化工业务盈利环比改善,主要因成本下降及产销恢复 [12] 研发费用变动 - 2025Q2研发费用6.12亿元,环比增加3亿元,主要因Q1研发项目立项后于Q2实施计提 [12] 未来成长驱动因素 - 焦煤价格2025Q3起稳步恢复,下半年煤价负面影响有望缓解 [12] - 信湖矿复产、陶忽图800万吨产能建设、非煤矿山开发及聚能发电2×660MW项目投产将贡献增量利润 [12]
中国神华(601088):量增叠加降本25Q2业绩稳固,中期分红79%龙头高股息性价比优异


长江证券· 2025-09-10 10:12
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2][1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6.41亿元,同比-12.0%(经重述)[2][6] - 20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5.6%(经重述),环比+6.2%[2][6] - 量增叠加降本对冲价跌负向影响,2025Q2盈利环比逆势上涨[11] - 资源扩张+煤电运化一体化,着眼中长期成长[2][11] - 新建矿井&火电机组等项目持续推进,资产注入集团资产已提上日程,远期盈利增长潜力充足[2][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9/507/527亿元,对应2025年9月8日收盘价计算PE分别为15.16x/14.90x/14.35x[2][11] - 中期分红比例达到79%[11] 煤炭业务表现 - 2025H1商品煤产量/自产煤销量分别为1.65/1.62亿吨,同比-280/-570万吨(-1.7%/-3.4%)[11] - 2025Q2商品煤产量/自产煤销量为8290/8340万吨,同比-190/-180万吨(-2.2%/-2.1%),环比+40/+490万吨(+0.5%/+6.2%)[11] - 2025H1自产煤吨煤收入478元/吨,同比-49元/吨(-9.3%)[11] - 2025Q2自产煤吨煤收入472元/吨,同比-53元/吨(-10.2%),环比-12元/吨(-2.5%)[11] - 2025H1自产煤吨煤成本286元/吨,同比-23元/吨(-7.3%)[11] - 2025Q2自产煤吨煤成本280元/吨,同比-40元/吨(-12.5%),环比-13元/吨(-4.4%)[11] - 2025H1自产煤吨煤生产成本178元/吨,同比-15元/吨[11] - 2025Q2自产煤吨煤生产成本161元/吨,同比-33元/吨,环比-35元/吨[11] - 2025H1自产煤吨煤毛利192元/吨,同比-26元/吨[11] - 2025Q2自产煤吨煤毛利192元/吨,同比-13元/吨,环比+1元/吨[11] 发电业务表现 - 2025H1实现发/售电量分别为988/929亿度,同比-79/-73亿度[11] - 2025Q2实现发/售电量分别为484/454亿度,同比-18/-16亿度,环比-21/-20亿度[11] - 2025H1度电售价0.4363元/度,同比-0.0142元/度[11] - 2025Q2度电售价0.4332元/度,同比-0.0068元/度,环比-0.0061元/度[11] - 2025H1度电成本0.3660元/度,同比-0.0138元/度[11] - 2025Q2度电成本0.3601元/度,同比-0.0158元/度,环比-0.0115元/度[11] - 2025H1度电毛利0.0703元/度,同比-0.0005元/度[11] - 2025Q2度电毛利0.0731元/度,同比+0.0089元/度,环比+0.0054元/度[11] 其他财务事项 - 2025H1公司专项储备增加约33亿元,较2024H1增加值减少13亿元[11] - 2025H1营业外支出同比减少约13亿元(经重述)[11] 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38.05元(2025年9月8日收盘价)[9] - 总股本198.6852亿股[9] - 流通A股164.9104亿股[9] - 每股净资产20.21元[9] - 近12月最高/最低价分别为47.50/34.78元[9]



林洋能源(601222):盈利环比大幅改善,费用率管控进一步优化
长江证券· 2025-09-10 10: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24.81亿元,同比下降28.35%;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下降45.88% [2][5] - 2025Q2实现收入13.58亿元,同比下降28.89%,环比下降20.81%;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下降47.37%,但环比大幅增长62.09% [2][5] - 2025Q2期间费用率为15.09%,环比降低3.69个百分点,各项费用率均有所下降 [9] - 2025H1计提0.2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其中Q2计提0.39亿元,主要由存货跌价导致 [9] - 通过推行精益生产体系改善,上半年单位制造成本下降8% [9] 业务板块表现 智能电表板块 - 2025H1在国网电能表招标采购中合计中标约1.65亿元,在蒙西电网中标3500万元 [9] - 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近50%,产品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主导修订我国新一代智能电能表国家标准,深度参与国际标准《IEC62057-3》的编制 [9] 新能源板块 - 2025年在建项目超1225MW,开工项目超495MW,并网规模超200MW [9] - 截至2025H1末,持有各类新能源电站超1.3GW [9] - 新能源场站运维总容量突破20GW,上半年服务客户超280家,覆盖场站360余个 [9] - 绿电交易代理与绿证销售业务的自持发电场站15座,总装机容量超1GW [9] 储能板块 - 截至2025H1末,储能系统累计交付及并网超5GWh,储备项目规模达10GWh [9] - 2025H1国内开发项目1.3GWh,海外市场交付及新签合同金额超5000万元,中标金额超2.29亿元,已发运交付设备超60MWh [9] 未来展望 - 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关规则预计带来增量智能电表需求,海外欧美、亚非拉等市场需求侧机遇共振 [9] - 运维业务有望进一步发力 [9] - 储能方面下半年拟签约系列工程,叠加行业客户电池簇销售项目,累计规划容量逾3.7GWh [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80.91亿元,2026年95.47亿元,2027年109.79亿元 [1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69亿元,2026年9.13亿元,2027年10.89亿元 [1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37元,2026年0.44元,2027年0.53元 [14]
麦加芯彩(603062):跟踪点评报告:收入利润实现较快增长,经营质量改善,船舶涂料开始贡献销售
光大证券· 2025-09-10 09:3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经营质量改善 船舶涂料开始贡献销售 [2] - 海洋装备行业涂料业务均价同比略增 船舶涂料通过挪威船级社认证并开始贡献销售 [3] - 新能源行业涂料业务营收毛利比例提升 海外终端客户销售贡献增加 [3] - 盈利能力及经营质量同比改善 毛利率提升3.9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改善 [4] - 新业务拓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风电涂料海外市场突破 船舶涂料获得认证 [4]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8.9亿元 同比增长17% 归母净利润1.1亿元 同比增长49% [2] - 25Q2实现收入4.6亿元 同比增长2% 归母净利润0.6亿元 同比增长31% [2] - 25H1毛利率23.5% 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2.4%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8亿元 同比增加2.3亿元 收现比143% 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 [4] - 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7亿元 3.0亿元 3.3亿元 [4] 业务板块分析 - 海洋装备行业涂料业务收入6.0亿元 销量3.8万吨 均价1.6万元/吨 同比上涨4% 毛利率17.6% [3] - 新能源行业涂料业务收入2.8亿元 销量0.9万吨 均价3.0万元/吨 同比下降7% 毛利率36.1% [3] - 新能源涂料营收占比提升至31.55% 较去年同期21.52%增加约10个百分点 [3] - 新能源涂料毛利额占比接近50%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6.98亿元 2026年18.63亿元 2027年20.20亿元 [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69亿元 同比增长27.61% 2026年3.02亿元 同比增长12.30% [5] - 预计2025年EPS 2.49元 2026年2.80元 2027年3.08元 [5] - 预计2025年ROE 12.16% 2026年12.77% 2027年13.14% [5]
阿里巴巴-W(09988):深度报告:聚焦消费和云+AI战略,持续投入重新创业

国信证券· 2025-09-10 09:37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 核心观点 - 公司管理团队已稳定 聚焦消费和AI+云两大战略 以年轻化心态"重新创业" [2] - 电商业务转向GMV增长优先 短期货币化率提升带动CMR实现10%左右增长 [2] - 即时零售短期投入带来亏损 但中长期有望贡献超1万亿GMV 提升零售市场份额 [2] - 云业务受益于AI需求 收入逐季度加速 作为国内龙头占据三分之一市场份额 [3] - 预计2026-2028财年收入为10643/11817/12866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为1266/1670/1938亿元 [3] 组织架构与管理团队 - 2025年8月组织架构调整 业务划分为四大板块 聚焦AI+云科技平台与购物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 [10] - 核心领导团队稳定:蔡崇信任董事局主席 吴泳铭任集团CEO和阿里云CEO 蒋凡任中国电商集团CEO [11][15] - 合伙人名单从26人锐减至17人 创2014年上市以来最低纪录 [15] - 蒋凡回归淘天担任电商事业群CEO 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中国电商集团 [15] 电商业务表现 - FY26Q1中国电商收入1400.72亿元 同比增长10% 占比57% [9] - CMR收入自FY25Q3开始拐点向上 FY26Q1同比增长10.1% [21][22] - Take rate提升主因:全站推广告产品渗透率30%+ 技术服务费收取0.6% [22][39] - 淘天集团经调EBITA利润率从38%下滑至27% 因持续投入商家补贴和用户拉新 [9][42] 电商竞争策略 - 各平台2025年战略聚焦自身优势:阿里优先GMV增长 京东投入供应链 拼多多提升效率 抖音快手建设货架场 [25] - 蒋凡回归后策略:扶持优质品牌 拓展外部流量 与超200家互联网平台合作引流 [32] - 天猫618 GMV剔除退款后同比+10% [32] 即时零售业务 - 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有望突破3万亿元 在电商中渗透率从6%提升至15.7% [46][47] - 25Q2业务收入148亿元 同比+12% 8月日均订单达8000万 [51] - 25Q2经营亏损118亿元 单均UE为-3.6元 [51] - 预计FY26全年亏损712亿元 但UE将逐步改善 [54] - 长期目标:非餐客单价从30元提升至65元 餐饮日单量维持6000万单 [56][57] 云业务市场地位 - 2024年全球公有云市场8200亿美元 中国占5.6% [65][68] - 中国公有云市场2024年规模456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73] - 阿里云在国内IaaS市场占比26% PaaS市场占比24% 均处断层领先地位 [80][84] - 阿里云收入连续多季度加速 AI云收入占比达20% [107] 云业务增长动力 - AI带动云需求增长:2024年下半年国内大模型日均调用量实现十倍增长 [105] - 海外云厂收入加速:Azure同比+39% AWS同比+17.5% 谷歌云同比+32% [90] - 海外云厂资本支出持续增加:微软FY26Q1超300亿美元 谷歌上修至850亿美元 [100] AI布局 - Qwen系列模型领跑国产模型 包括文本、代码、视觉、语音等多模态能力 [121] - 应用端推动淘宝、夸克、钉钉、高德等核心产品AI化 [3] - AI2C由吴嘉负责(夸克、UC等) AI2B由陈航负责(钉钉) [118][11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6财年收入10643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266亿元 [3] - 云智能业务FY26Q1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9] - 国际数字商业FY26Q1收入347.41亿元 同比增长19% [9]
中谷物流(603565):外贸利润兑现,关注红利属性
华源证券· 2025-09-10 09: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鉴于公司业绩稳定度较高和股息率可观 [6][9]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3.38亿元 同比-6.99% 归母净利润10.72亿元 同比+41.59% 扣非归母净利润8.24亿元 同比+94.28% [9] - 内外贸协同发展策略支撑业绩 内贸受益基建投资回暖与消费刺激政策 外贸受东南亚转口贸易激增驱动 [9] - 中期分红凸显红利属性 2025年半年度计划分红9.03亿元 占当期归母净利润84.27% [9]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测营收104.01亿元 同比-7.62% 归母净利润20.42亿元 同比+11.25% [8] - 毛利率从2024年15.15%提升至2025E 20.67% ROE从2024年16.61%升至2025E 17.98% [8][1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E市盈率11.64倍 市净率2.09倍 股息率7.30% [8][11] 业务分析 - 水运业务收入44.83亿元 同比-1.44% 陆运业务收入8.55亿元 同比-28.19% [9] - 内贸集运供需缺口扩大 外贸高收益分流运力叠加新船交付锐减 [9] - 亚洲区域航线需求受产业链转移驱动 供给端结构性矛盾支撑运价和租金水平 [9]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1.32元 总市值237.73亿元 流通市值237.73亿元 [4] - 每股净资产4.98元 资产负债率56.98% [4] - 一年股价区间6.82-11.50元 [4]
阜丰集团(00546):受益于原材料下行、销量增长,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9-10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4.4%,主要由于动物营养板块收入增长所致 [2][6] - 归属净利润达17.9亿元,同比增长72.1%,主要受益于食品添加剂及动物营养分部毛利上升 [2][6] - 中期股息每股0.365港元,包括基本中期股息、特别中期股息及税后梅花赔偿特别股息 [2][6] - 综合毛利率22.7%,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净利率12.8%,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下降 [10] 分业务板块表现 - 食品添加剂板块收入64.7亿元,同比下降6.4%;毛利率15.8%,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2025Q2味精均价7230元/吨(同比-8.9%,环比+1.0%),谷氨酸钠出口量24.3万吨(同比+14.9%) [10] - 动物营养板块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28.9%;毛利率28.2%,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2025Q2 98.5%赖氨酸均价8.3元/千克(同比-20.7%,环比-16.0%),70%赖氨酸均价5.4元/千克(同比+0.2%,环比+1.1%),苏氨酸均价10.2元/千克(同比-0.7%,环比-3.6%) [10] - 高档氨基酸板块收入10.5亿元,同比下降1.9%;毛利率40.7%,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10] - 胶体板块收入6.6亿元,同比下降26.4%;毛利率36.0%,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10] 成本与原材料 - 2025年上半年玉米采购均价1780元/吨,同比下降14.3%;能源成本349元/吨,同比下降10.3% [10] - 利润率提升主要受益于玉米和煤炭等主要原材料成本下降 [10] 行业与公司优势 - 公司为全球味精行业龙头,行业2024年龙头投产结束,需求增长,景气度有望触底向上 [8] - 饲料氨基酸规模领先,行业格局优化,需求上行,公司积极布局出海业务 [8] - 哈萨克斯坦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已于2025年上半年动工,第一阶段投资目标约3.5亿美元,重点开展动物营养及高档氨基酸业务 [10]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味精、苏氨酸销量增加 [10] - 主要原材料玉米和煤炭成本下降,带动味精、苏氨酸、赖氨酸毛利率提升 [10] - 收到梅花部分赔偿金2.3亿元 [10]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7.6亿元、29.4亿元、32.2亿元 [8] - 2025Q3氨基酸价格淡季走弱:截至8月29日,98%赖氨酸、70%赖氨酸、苏氨酸均价分别为7.5元/千克(同比-24.0%,环比-8.9%)、5.3元/千克(同比-15.5%,环比-3.3%)、9.5元/千克(同比-16.2%,环比-6.7%);味精均价6838元/吨(同比-9.2%,环比-5.4%),近期有所反弹 [10] - 玉米、豆粕均价分别为2404元/吨(同比-16.9%,环比+2.3%)、2995元/吨(同比-35.5%,环比-6.3%) [10]
川恒股份(002895):产品涨价叠加产能扩张拉动营收增长,磷矿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
华鑫证券· 2025-09-09 23:37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产品涨价叠加产能扩张推动营收增长 磷矿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持续深化 [1][2][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3.60亿元 同比增长35.28% 归母净利润5.36亿元 同比增长51.54% [1]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18.67亿元 同比增长29.63% 环比增长25.06% 归母净利润3.34亿元 同比增长52.48% 环比增长65.34% [1] - 磷矿石供应紧张推动核心产品价格上涨 磷酸二氢钙均价4405元/吨 同比增长22.16% 磷酸一铵均价3212元/吨 同比增长5.13% [2] - 子公司广西鹏越产能释放带动产销量提升 磷酸二氢钙营收同比增长33.22% 磷酸一铵营收同比增长38.91% [2] - 磷矿资源稀缺性优势显著 小坝和新桥磷矿年产能300万吨 鸡公岭磷矿设计产能250万吨/年 预计2027年下半年投产后总产能达550万吨/年 [8] - 持续推进"磷矿采选-湿法磷酸-磷酸盐"一体化布局 通过子公司拓展新能源材料领域应用 [8] 财务表现 - 费用控制良好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17/0.75/1.07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0.40个百分点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7亿元 同比下降199.53% 主要因原材料采购现金支出增加及税收返还减少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8亿元 同比增加2.91亿元 主要因借款增加及收到股权激励认购款 [3][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7/14.07/16.88亿元 对应PE 13.8/11.9/9.9倍 [9] - 预计2025年营收75.45亿元 同比增长27.8% 2026年营收78.90亿元 同比增长4.6% 2027年营收83.31亿元 同比增长5.6% [11] - 毛利率预计从2025年32.1%提升至2027年36.6% ROE从2025年16.2%提升至2027年20.6% [12] 产能与业务布局 - 磷矿石自给能力持续增强 新产能释放将降低采购成本并提升产业链稳定性 [8] - 湿法磷酸和磷酸铁等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 新能源材料领域应用不断深化 [8] - 当前总市值167亿元 总股本608百万股 流通股本597百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