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复星医药(600196):创新持续发力,国际化渐入佳境
浙商证券· 2025-05-14 21: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国际化和创新化持续兑现驱动复星医药持续增长,公司研发保持高投入,创新药产品收入占比有望提升,且国际化已进入兑现阶段 [1][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410.67 亿元,同比降 0.80%,创新产品收入稳步增长,核心品种均较快增长 [1] - 2024 年经营现金流 44.77 亿元,同比增 31.13%,高于当期经营性利润增速,自由现金流提升 [1]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27.70 亿元,同比增 16.08%;扣非净利润 23.14 亿元,同比增 15.10%;毛利率减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 2.45 个百分点,剔除新并购企业影响,管理费用降 3.55 亿元 [2] 业务拆分 - 制药业务 2024 年收入 289.24 亿元,分部利润 32.50 亿元,同比增 65.73%;7 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共 16 项适应症、79 个仿制药品种于境内外获批,4 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81 个仿制药品种于境内外申报上市 [3] -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 2024 年营业收入 43.23 亿元,同比减 1.53%,分部利润 -0.52 亿元,同比增亏 0.19 亿元;主要因新冠相关产品收入下降、诊断试剂带量采购、销售未达预期及联合营投资收益下降;复锐医疗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3.49 亿美元、净利润 0.29 亿美元 [3] - 医疗健康服务业务 2024 年营业收入 76.47 亿元,同比增 14.61%,分部利润 -3.15 亿元,同比减亏 1.25 亿元;原因是打造重点专科建设、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提升运营效率 [4] 展望 - 2024 年研发投入 55.54 亿元,制药业务研发投入 49.10 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 16.98%;多个创新药处于 NDA 阶段或启动临床研究,看好创新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5] - 国际化持续推进,进入兑现阶段;多个产品获批上市或申请获受理,多个产品处于国际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看好公司成为有国际化创新药商业化能力的药企 [6][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考虑仿制药和 IVD 集采、联营企业国药控股利润下降影响,下调 25 - 26 年利润端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 EPS 为 1.22、1.37 和 1.57 元(前次预测 2025 - 2026 年 EPS 分别为 1.50 和 1.74 元),2025 年 5 月 13 日收盘价对应 2025 年 PE 为 20 倍,维持“买入”评级 [12]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067.20|44153.28|46629.94|49476.28| |(+/-) (%)|-0.80%|7.51%|5.61%|6.1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69.89|3259.47|3663.82|4184.58| |(+/-) (%)|16.08%|17.68%|12.41%|14.21%| |每股收益(元)|1.04|1.22|1.37|1.57| |P/E|23.09|19.62|17.45|15.28|[14]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各项目 2024 - 2027E 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 [15]
复星医药(600196):更新点评:创新持续发力,国际化渐入佳境
浙商证券· 2025-05-14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国际化和创新化持续兑现驱动复星医药持续增长,公司研发保持高投入,创新药产品收入占比有望提升,且国际化已进入兑现阶段 [1][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410.67 亿元,同比降 0.80%,创新产品收入稳步增长,核心品种均较快增长 [1] - 2024 年经营现金流 44.77 亿元,同比增 31.13%,高于当期经营性利润增速,自由现金流提升 [1]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27.70 亿元,同比增 16.08%;扣非净利润 23.14 亿元,同比增 15.10%;毛利率减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 2.45 个百分点,剔除新并购企业影响,管理费用降 3.55 亿元 [2] 业务拆分 - 制药业务 2024 年收入 289.24 亿元,分部利润 32.50 亿元,同比增 65.73%;7 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共 16 项适应症、79 个仿制药品种于境内外获批,4 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81 个仿制药品种于境内外申报上市 [3] -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 2024 年营业收入 43.23 亿元,同比减 1.53%,分部利润 -0.52 亿元,同比增亏 0.19 亿元;主要因新冠相关产品收入下降、诊断试剂带量采购、销售未达预期及联合营投资收益下降;复锐医疗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3.49 亿美元、净利润 0.29 亿美元 [3] - 医疗健康服务业务 2024 年营业收入 76.47 亿元,同比增 14.61%,分部利润 -3.15 亿元,同比减亏 1.25 亿元;原因是打造重点专科建设、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提升运营效率 [4] 展望 - 2024 年研发投入 55.54 亿元,制药业务研发投入 49.10 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 16.98%;多个创新药处于 NDA 或临床研究阶段,看好创新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5] - 国际化持续推进,进入兑现阶段;2024 年曲妥珠单抗注射液于美、加获批上市,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于欧盟获批,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多个申请获受理;多个产品处于国际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看好公司国际化落地 [6][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考虑 2024 年仿制药和 IVD 集采及联营企业国药控股利润下降影响,下调 25 - 26 年利润端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为 1.22、1.37 和 1.57 元(前次预测 2025 - 2026 年 EPS 分别为 1.50 和 1.74 元),2025 年 5 月 13 日收盘价对应 2025 年 PE 为 20 倍,维持“买入”评级 [12]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067.20|44153.28|46629.94|49476.28| |(+/-) (%)|-0.80%|7.51%|5.61%|6.1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69.89|3259.47|3663.82|4184.58| |(+/-) (%)|16.08%|17.68%|12.41%|14.21%| |每股收益(元)|1.04|1.22|1.37|1.57| |P/E|23.09|19.62|17.45|15.28|[14]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各项目 2024 - 2027E 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还展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 [15]
安图生物(603658):海外业务增速加快 开启国际化新征程
新浪财经· 2025-05-14 10:2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4.71亿元(yoy+0.62%),归母净利润为11.94亿元(yoy-1.89%) [1] - 2025Q1实现营收9.96亿元(yoy-8.56%),归母净利润为2.70亿元(yoy-16.76%) [1] - 2024年国内业务营收41.05亿元(yoy-1.30%),占总营收92%,境外业务营收2.84亿元(yoy+36.25%) [1]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4年毛利率为65.41%(yoy+0.34pp),净利率为26.82%(yoy-0.73pp) [2] - 期间费用率为38.3%(yoy+2.19pp),其中销售费用率17.17%(yoy+0.16pp),管理费用率4.72%(yoy+0.58pp),财务费用率0.04%(yoy-0.16pp) [2] - 研发费用率为16.37%(yoy+1.60pp),研发投入达7.32亿元,占营收16.37% [2] 研发与市场拓展 - 研发管线聚焦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和POCT等领域的前沿技术 [2] - 海外收入增速超30%,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 [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7.73/58.11/69.72亿元(yoy+6.75%/21.75%/19.97%)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0/15.60/18.76亿元(yoy+7.20%/21.80%/20.28%) [3] - EPS预计分别为2.24/2.73/3.28元/股 [3]
1935 难维持千元价格带,茅台怎么办?
搜狐财经· 2025-05-13 19:37
茅台1935价格困境 - 茅台1935价格从2023年年初1800元高位暴跌超60%至700元左右,较零售指导价近乎腰斩 [2] - 价格崩塌主因2023年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销量激增120%,叠加商务宴请需求萎缩 [2] - 价格下跌导致2024年系列酒收入增速从26 12%放缓至19 65%,高端品牌定位受冲击 [2] 财务表现与行业趋势 - 公司2021-2024年营收增速从11 71%降至15 66%,净利润增速从19 55%回落至15 38%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14 43亿元(+10 67%)、净利润268 47亿元(+11 56%),增速较2024年同期进一步放缓 [3] - 行业2024年产量同比下降1 8%,但库存同比激增12 5%,17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总额达1463亿元 [3] 消费结构转型 - 2024年春节高端白酒销量同比下滑15%,500元以下口粮酒需求旺盛 [4] - 消费趋势从品牌崇拜转向理性消费,公司面临高端失守、中端难攻的挑战 [4] 渠道与国际化战略 - 2024年直销收入748 43亿元(+19 73%),占比43 87%,2025年一季度回升至45 89% [6] - 酱香系列酒接入抖音、美团等平台,利用5000余家终端门店作为前置仓 [6] - 2024年出口销量突破2100吨,营收首超50亿元,高附加值茅台酒销量增长超40% [6] - 2025年重点拓展东亚、南亚市场,国际收入占比从2 88%提升至3 0% [6] 产品创新 - 2025年计划推出乙巳蛇年生肖酒、笙乐飞天等新品,开发文创产品对冲价格压力 [7] - 针对年轻客群尝试内容电商,在抖音、快手开展场景化营销 [7] 行业竞争格局 - 竞品如五粮液普五成交价回升至900元以上,茅台1935在700元区间挣扎面临份额流失风险 [3]
中国汽研: 临2025-027 中国汽研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09 19:01
调研概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在重庆举办投资者沟通交流会,接待包括中邮证券、中金公司、广发证券等28家机构 [1]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周玉林、总经理刘安民等高管及事业部负责人 [1]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汽车检测行业正从传统法规检测向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研发与测试转型,车企选择检测机构时注重资质能力、科研能力、属地化服务等综合因素 [2] -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获得法规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围绕"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主线,构建了从开发到售后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保持技术优势 [3] - 第三方测评品牌在企业和消费者端形成良好影响力,助力开拓技术服务市场 [3] 环保排放与双碳业务 - 混合动力汽车和传统燃油车仍存在排放测试需求,欧七标准及中国新排放标准研究将带来新业务机会 [3][4] - 已推出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和双碳服务产品,涵盖碳排放核算、绿色低碳测评等领域,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 [4] 产能建设进展 - 华东总部基地基建收尾中,设备采购率90%(50%已安装调试),预计2025年底投运,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四大测试中心 [5] - 南方试验场完工率80%,预计2025年底试运营,正推进经营者集中审查 [6] 国际化与氢能布局 - 公司瞄准中国车企"新出海"模式,提供全球化质量技术服务 [5] - 氢能国检中心2024年投产,覆盖全产业链检测,子公司已研发氢减压器、氢喷射器等核心零部件,并拓展至氢发电、飞行汽车等新领域 [6][7] 属地化服务网络 - 除重庆本部外,已在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建立分支机构,强化属地化服务能力 [3]
博瑞医药: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8:49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8.74%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减少6.57% [7] - 研发投入3.12亿元,同比增长25.42%,占营业收入24.31% [7][8] - 创新药及吸入制剂研发投入占比62.78%,同比增长77.37% [8] 研发进展 - BGM0504注射液(GLP-1/GIP双重激动剂)2型糖尿病和减重适应症获国内Ⅲ期临床批件 [9] - BGM0504注射液美国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 [9]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5个吸入制剂在国内申报 [10] -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完成BE试验并进入III期临床 [10] 产品注册 - 国内获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2个药品注册证书 [10] - 国际获批磺达肝癸钠注射液在印尼及美国上市 [11] - 获得美国等国家5项原料药批准 [11] - 新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53件,获得授权33件 [12] 生产基地建设 - 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二期)已竣工 [14] - 苏州吸入剂基地一期厂房封顶,设备安装中 [14] - 创新药BGM0504生产基地完成90%机电施工 [15] - 泰国合资工厂持股比例调整为19.32% [17] 国际化布局 - 产品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 [16] - 通过中国、美国、欧盟等GMP认证 [16] - 投资483万美元参与印尼合资建厂 [17] - 新增投资深圳奥礼生物布局口服大分子药物 [17] 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7.65亿元,占总资产14.82% [31] - 固定资产15.17亿元,同比增长111.20% [31] - 在建工程11.67亿元,同比减少32.78% [31] - 长期借款11.10亿元,占总资产21.49% [31] 发展战略 - 坚持"研发驱动"和"国际化"双核心战略 [22] - 布局多靶点创新药和高端复杂仿制药 [22] - 推进"走出去"技术输出和"引进来"国际合作 [23] - 目标成为医药行业国际化领军企业 [22]
科锐国际20250507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科锐国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情况 - 2024 年集团收入 117.87 亿元,同比增长 20.55%,净利润 2.05 亿元,增长 2.42%;灵活用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2.42%,招聘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12.52%,技术收入同比增长 44.18%;中国大陆地区业务同比增幅达 28.67%,港澳台及海外业务收入下滑 4.39%;全年毛利 7.49 亿元,同比增长 4.86%,综合毛利率 6.36% [2][19] - 2025 年一季度总收入 33.02 亿元,同比增长 21.13%,净利润 0.5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2.15%;灵活用工和技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26.67%和 58.91%,招聘类业务收入降幅逐渐收窄;集团毛利 1.82 亿,同比增幅 9.59%,期间费用减少约 3.7% [2][20] 战略方向 - 专业化:聚焦重点区域和岗位,关注新兴岗位与技能,如 CTO 和 CIO 序列,深耕国内腰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客户群体 [2][5][8] - 国际化:已布局亚太、欧洲、英国及北美等成熟市场,2024 年增加欧洲布局,2025 年继续扩展欧洲及东欧市场,考虑亚太和非洲市场发展 [5][8][13] - 数字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数据团队等,更新 CRM 模型,应用多种人岗匹配技术,构建自研大模型,计划引入荷花平台发展高端人才服务与数字化转型服务 [3][21] - 生态化:构建开放合作的生态系统,与各类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推动构建生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能力聚合 [5][8][17] 业务进展 - 国内市场:拓展了腰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新客户群体,上海张江、苏州和深圳南山等试点项目指标优于整体,拓展了许多新客户 [7][9][10] - 研发进展:推出创新产品,如 MES 系统发布 1.0 和 2.0 版本,Next System 在标签自动化和线索管理方面应用,构建自研大模型 Die 1.0 提升人岗匹配性能 [22][23][28] 应对挑战 - 应对全球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坚持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和生态化战略,聚焦重点区域和岗位,深耕国内市场,加大研发投入 [3][5][8] - 应对人力资源行业挑战:提出“千人千岗,双千垂直”解决方案,利用 CM 大数据系统和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人岗匹配 [24] 未来机遇 - 国内新客户群体和新兴岗位技能是重要增长点,实施四大战略可应对不确定性,实现稳健增长 [6] AI 技术应用 - 人岗匹配:采用多种技术,自研大模型在中高端人岗匹配任务上表现优于通用模型,准确性达百分之八九十,但存在数据处理时间长问题 [25][26] - 改善服务体验:自动生成交互界面,优化用户体验,推动生态化布局,实现资源共享和能力聚合 [17] - 招聘和 HRIS 领域:通过数据分析赋能人力资源功能,实现从岗位到组织再到行业的过渡,提高规划能力和工具调用效率 [4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灵活用工与岗位外包差异:岗位外包工作年限通常在 8 年以内,平均工作时长约两年半到三年;高端专家拥有 15 年以上经验,项目周期平均为 9 个月 [16] - 自动化标签定义:2024 年通过麦斯系统 CAC 实现标签自动化标注,准确率达 90%以上,2025 年实现标签自动化生产与定义,对人才库按业务线自动分类分层 [30] - Maxim 系统:是静态匹配系统,用于建立科瑞关系网络,不能预测未来,需先进技术补充不足 [31] - 2025 年技术探索:改进静态匹配系统,通过图神经网络进行预测,探索计算引擎,开发 Atea,上线结合 SEER 和实时语音技术的产品,研发拟人化 AI 电话 [32] - Carly 灵活用工解决方案:涵盖招聘流程外包、人事管理、入职、职前培训、社保、薪酬管理以及离职管理等环节 [39] - 市场上先进 AI 引擎:分为 workflow 类型和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环境 agent,面临长程汇理和多任务泛化问题 [41] - 科锐在 AMS 领域进展:MySystem 中的 entity IG 强调行为数据采集实现无监督学习,PC engine 中的 voice engine 结合语音转录和大模型实现 Maxim agency 功能 [42]
科锐国际(300662) - 300662科锐国际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9:12
公司战略 - 坚守“四化”战略,即专业化、国际化、数智化、生态化 [3] - 专业化方面,布局重点区域、岗位及战略新兴产业,聚焦高端岗位进行价值升级 [3] - 国际化方面,推进全球化服务体系建设,在8个国家设10余家分支机构,未来考虑东欧市场 [3] - 数智化方面,持续技术投入,关注AI,从三方面带来想象空间,即增加服务规模、提升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 [4] - 生态化方面,旗下禾蛙平台构建生态智能体,推动资源共享和能力聚合,去年平台生态规模突破增长 [5] 财务指标 2024年全年 - 集团收入增长突破百亿元,达117.87亿元,同比增长20.55%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2.42%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3.57% [6] - 扣除限制性股票费用以及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1.44亿元 [6]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净流入1.18亿元 [6] - 基本每股收益1.0434元每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91% [6] - 集团总资产金额为40.24亿元,较年初增加7.37% [6] - 归属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72亿元,较年初增加9.85% [6] - 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55%,灵活用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42%,招聘类业务收入降低12.52%,技术收入增长率为44.18% [7] - 中国大陆地区业务全年同比增加28.67%,港澳台及海外业务收入下滑4.39% [7] - 实现毛利7.49亿元,同比增长4.86%,集团综合毛利率为6.36% [8] - 销售费用同比降低8.97%,管理费用同比增加8.42%,财务费用同比增长较高 [8]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1.6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约3149万元(含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约7026万元 [8] 2025年一季度 - 集团收入33.02亿元,同比增长25.13% [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78万元,同比增长42.15% [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19万元,同比增长103.24% [8] - 经营现金流流量净额为净流出1488万元 [8] - 基本每股收益0.2936元每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9% [8] - 集团总资产金额为40.57亿元,较年初增加0.81% [8] - 归属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38亿元,较年初增加3.36% [8] - 集团主营业务收入33.02亿元,同比增长25.13%,灵活用工收入同比增长26.67%,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加58.91%,招聘业务收入降幅收窄 [8] - 集团实现毛利1.82亿元,同比增加1594万元,增长9.59%,海外业务毛利增长22.90% [8] - 三项期间费用同比减少约3.7%,管理费用下降6.54%,财务费用下降34.24% [8] - 其他收益增长4366万元 [8] 技术进展 行业问题与机会 - 招聘领域细分,2024年重点在中高端岗位招聘匹配,2025年针对基础和初级岗位招聘AI化 [9] - 猎头业务面临市场变化和岗位细分挑战,需解决匹配效率问题,多种技术方案各有优缺点,大模型应用存在问题 [9] 技术进展 - 2024年4月立项Match System匹配系统,已在多方面应用,其核心组成包括PJData数据集等 [9] - 公司在智源的BGE Embedding模型基座下做自己的Embedding模型,去年12月开始构建CRE1.0基座模型 [9] 2025年技术规划 - 核心目标是改进Match System,增强其从语义级匹配往应用级匹配过渡的能力,形成Agentic RAG [9] - 坚持四个一基本战略,关注前沿科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动态,探索AI在人力资源招聘场景的应用 [10] 问答环节 - 向腰部客户拓展时,促进区域下灵活用工业务中独立顾问服务增强 [10] - 为中企出海提供“企业全球化综合解决方案”,今年加大东欧、中东等市场服务投入 [10] - 中长期AI不仅基于招聘领域,公司有两个Agent推进,即MatchSystem中的Agentic RAG和PC Agent第一步Voice Agent [10] - 应用好AI是组织变革挑战,AI赋能可带来服务规模扩大等,有助于提升毛利率 [11]
公牛集团: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主业稳健增长,新兴加速发展-20250507
华创证券· 2025-05-07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外部扰动下公司经营稳健,伴随外部改善和新兴发展,后续有望好转,调整25/26年EPS预测为3.54/3.8元(前值3.7/4.15元),新增27年EPS预测为4.09元,对应PE为20/19/18倍,参考DCF估值,给予目标价85.6元,对应25年24倍PE [8] 报告各部分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8.31亿、180.89亿、195.13亿、212.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2%、7.5%、7.9%、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2亿、45.69亿、49.12亿、52.8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4%、7.0%、7.5%、7.5%;每股盈利分别为3.31、3.54、3.80、4.09元;市盈率分别为22、20、19、18倍;市净率分别为5.8、5.3、4.9、4.5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29,215.89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28,646.16万股,总市值924.41亿元,流通市值920.33亿元,资产负债率22.88%,每股净资产13.06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130.85/61.71元 [5] 业绩情况 - 24年公司实现营收168.31亿元,同比+7.24%,归母净利润42.72亿元,同比+10.39%;单Q4营收42.27亿元,同比+3.41%,归母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4.55%;25Q1实现营收39.22亿元,同比+3.14%,归母净利润9.75亿元,同比+4.91% [1] - 24年主业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分别实现营收76.8亿元/83.3亿元,分别同比+4%/+5%;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7.77亿元,同比+104.75%,截止24年底C端累计网点2.5万家、B端运营商客户超3000家 [8] 费用及利润情况 - 24年公司毛利率43.2%,同比持平;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1%/4.3%/4.4%/-0.7%,同比分别+1.3/+0.4/+0.1/-0.01pct,归母净利率同比+0.7pcts至25.4% [8] - 25Q1公司毛/归母净利率同比分别-1.1/+0.4pcts至41.0%/24.9% [8] 原材料影响 - 24Q3/24Q4/25Q1 SHFE铜平均价格同比+8.8%/+10.7%/+11.5%,DCE塑料平均价格同比-0.4%/+2%/-4.5%,对应毛利率同比-1.18/-3.15/-1.12pct,说明原材料中铜比塑料对毛利率影响大,且公司通过套期保值等有效减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8] 激励计划 - 公司发布人才持股和股票激励计划,分三期解锁,解锁目标为2025-2027每年营收或净利润不低于前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低于前两个会计年度平均水平的110%,对应25/26/27年营收增速不低于6.3%/6.7%/6.5%,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8%/7.5%/6.2% [8] 公司战略及分红 - 公司坚定发展智能生态、新能源、国际化三大战略;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4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4股,合计分红现金总额31亿元,占24年归母净利润72.6% [8]
公牛集团(603195):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主业稳健增长,新兴加速发展
华创证券· 2025-05-07 16: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外部扰动下公司经营稳健,伴随外部改善和新兴发展,后续有望好转,调整25/26年EPS预测为3.54/3.8元(前值3.7/4.15元),新增27年EPS预测为4.09元,对应PE为20/19/18倍,参考DCF估值,给予目标价85.6元,对应25年24倍PE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8.31亿、180.89亿、195.13亿、212.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2%、7.5%、7.9%、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2亿、45.69亿、49.12亿、52.8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4%、7.0%、7.5%、7.5%;每股盈利分别为3.31、3.54、3.80、4.09元;市盈率分别为22、20、19、18倍;市净率分别为5.8、5.3、4.9、4.5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29,215.89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28,646.16万股,总市值924.41亿元,流通市值920.33亿元,资产负债率22.88%,每股净资产13.06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130.85/61.71元 [5] 业绩情况 - 24年新能源持续爆发,25Q1稳健增长,24年主业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分别实现营收76.8亿/83.3亿元,分别同比+4%/+5%,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7.77亿元,同比+104.75%,25Q1实现营收39.22亿元,同比+3.14% [8] - 24年及25Q1业绩相对稳健,原材料影响环比降低,24年公司毛利率43.2%,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42.72亿元,同比+10.39%,25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75亿元,同比+4.91%,毛/归母净利率同比分别-1.1/+0.4pcts至41.0%/24.9% [8] 激励计划 - 公司发布人才持股和股票激励计划,考核目标一致,分三期解锁,解锁目标为2025-2027每年营收或净利润不低于前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低于前两个会计年度平均水平的110%,对应25/26/27年营收增速不低于6.3%/6.7%/6.5%,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8%/7.5%/6.2% [8] 公司战略与分红 - 坚持推进三大战略,年度分红比例持续提升,坚定发展智能生态、新能源、国际化三大战略,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4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4股,合计分红现金总额31亿元,占24年归母净利润72.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