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
icon
搜索文档
富达国际刘培乾:关税推动供应链重塑,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切换
券商中国· 2025-07-07 16:54
近日,关税谈判再次牵动全球市场。美国宣布了一项与越南的贸易协定,越南面临20%的关税税率(转口 关税为40%),低于4月2日的"对等关税"(46%),但比此前4.6%的关税有实质性的提高。 富达国际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刘培乾表示,亚洲许多经济体都是出口导向型,且与全球供应链深度绑定,经济增 长前景依赖于全球需求复苏和最终的平均关税水平。随着美国在供应链方面寻求"可靠盟友"战略,而中国积极 开拓包括本土市场在内的多元化渠道,一种更复杂的供应链结构可能会在亚洲出现。 刘培乾强调,中国经济的复苏路径并没有因关税而发生重大变化,仍保持相对稳健,但增长引擎正在切换。近 几个季度,政策重点已转向通过改革、有针对性的宽松政策和监管调整来刺激内需,政策目标更可能是通过后 发、渐进式的政策而非积极干预来实现经济稳定可控,以提振国内市场情绪和信心,预计后续政策将进一步加 码。 亚洲供应链重塑 今年以来,全球市场波动加剧,主要受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目前,美国已对多个亚洲经济体 实施90天关税暂缓政令,但关税暂缓截止日临近,且在进行双边谈判时,仍保留了对制药、汽车、半导体等特 定行业加征关税的选项。 富达国际亚洲首席经济学 ...
美俄锆石交易重启,中断18个月,美国又找上门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6:35
锆石的战略地位与市场动态 - 锆石在高科技与军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是核能产业的"脊梁骨"及火箭喷嘴与精密陶瓷的核心原料[1][3] - 2025年5月美国自俄罗斯进口锆矿及其精矿总额逾100万美元,创2002年以来单月纪录[1] - 锆石的低中子吸收截面特性使其在核反应堆中不可替代[3]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现实 - 美国曾试图通过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国家重构关键矿产供应体系,但实际产能、地质储量与价格问题迫使美国重新从俄罗斯进口[3] - 全球供应链由自然分布决定,政治意志难以逆转,西方"供应链去风险"策略在稀土、钛合金、钴、镍等领域同样面临局限性[4] - 澳洲锆石产量有限且依赖中国加工,南非供给不稳,加拿大矿产开发初期,俄罗斯资源仍具话语权[4] 美国工业系统的困境与妥协 - 美国核能战略推动锆石需求,但全球开采集中度高,加工链薄弱,本土稀有金属加工能力不足导致"既想脱钩、又脱不了"的尴尬[7] - 2024年美国进口俄罗斯浓缩铀数量同比上升,德国、法国能源企业及东欧国家也在特定金属材料采购上恢复与俄接触[6] - 美国通过"特殊豁免采购项目"规避制裁,批准铀、钛、锆等关键金属交易[9] 全球化供应链的不可逆性 - 关键材料领域的全球化供应链可能被政治干扰拖慢,但不会被彻底割裂,俄罗斯在高端制造与能源应用中仍是"不可舍弃"的隐性伙伴[9] - 资源与供应链是国家战略的核心血脉,技术逻辑超越政治命令与意识形态[9] - 锆石回流事件象征西方"对俄资源脱钩"策略的技术反噬,类似场景未来将增多[10]
“中国正抓紧储备工业金属,保证供应链安全”
搜狐财经· 2025-07-07 16:29
【文/观察者网 柳白】英国《金融时报》7月7日报道披露,在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之际,中国正趁镍 价处于五年来低位,大举买入这种对不锈钢和电动汽车电池至关重要的金属。除镍外,中国还在储备 锂、钴、铜等金属,以进一步增强供应链韧性。 据两位知情人士以及《金融时报》对中国贸易数据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提货数据的分析,自 2024年12月以来,中国已为国家储备购入多达10万吨镍。另有三位知情人士证实了这笔采购,但未提供 具体数字。 业内专家表示,在最新一轮采购之前,中国的镍储备估计为6万至10万吨,这意味着中国在2025年可能 已将其国家储备翻倍。中国通常不会定期披露其金属储备的规模。 "近年来中国进口镍金属的数量大幅增加,这些都进入了政府的战略储备库。"一位行业高管说。 2025年4月18日,印度尼西亚北马鲁古省哈马黑拉中部的韦达湾工业园区(WBIP)。这是一个主要的镍 加工和冶炼中心。视觉中国 报道称,中国正致力于保证供应链安全,特别是在与美国关系紧张之际。与此同时,镍价也跌至2020年 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常被中国用作贸易谈判筹 码。 "去年镍价暴跌,实际上是补 ...
罗马仕崩塌:49万台充电宝如何压垮一个行业巨头?
新浪证券· 2025-07-07 16:09
公司现状 - 罗马仕科技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停工停产,工资仅发放至6月份,后续薪酬安排未明[1] - 公司法定代表人紧急由创始人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为三个月内第二次高管变动[1] - 尽管官方声明"没有倒闭",但业务全面瘫痪、资金链断裂的现实已无法掩盖[1] 召回事件 - 罗马仕召回三款型号充电宝共计49.17万台,原因是电芯原材料缺陷可能导致燃烧风险[2] - 北京21所高校联合发布禁令,指出其2万毫安型号爆炸概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2] - 部分产品满电温度高达87°C,外壳软化率超过行业均值5倍[2]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暂停罗马仕多数快充产品3C认证,限期9月13日前整改[2] - 民航局禁止无3C标识或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登机[2] 供应链与成本问题 - 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售价从2021年的140元降至2025年的69元,关键材料降级[3] - 电芯厚度从0.8毫米减至0.6毫米,隔膜材料从陶瓷涂层改为普通聚丙烯[3] - 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的外包工厂被曝擅自偷换隔膜材料,暴露供应链监管缺失[3] - 召回49万台充电宝的直接成本超过4000万元,叠加产品下架导致的每月1-2亿元营收损失[4] 行业影响 - 工信部公示《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修订计划,新增或加严多项试验要求[6] - 全球便携式移动电源市场预计从2020年的3.3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4.74亿美元,但安全危机可能导致增长放缓[6] - 2024年天猫双11充电宝销售增速榜单上罗马仕位列榜首,2025年京东618战报显示小米旗下酷态科占据首位[6] - 安克创新召回71.3万台充电宝,但其资金实力和产品多元化使其抗风险能力更强[6] - 充电宝市场正经历从"容量越大越好"到"安全、技术、生态"综合考量的消费理念转变[6]
永辉超市:禁止任何员工私自推荐供应商
新华网财经· 2025-07-07 16:02
廉洁合作与供应链改革 - 公司向腐败和潜规则宣战,强调贪腐行为会转嫁为供应链成本,损害双方利益和消费者信任 [2] - 建立全方位监督机制,包括举报电话400-8875-733、举报邮箱lianzheng@yonghui.cn和举报微信17759078757 [5][6] - 对查实的贪腐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并终止与涉事供应商合作,同时严格保护举报人 [5] - 供应商入驻坚持公平竞争原则,所有申请必须通过官网或指定二维码提交,禁止员工私自推荐 [5] - 合作申请24小时内响应,注册、洽谈、合同签订全程线上化以杜绝人为干预 [7] 财务结算与供应链效能 - 财务结算承诺不拖、不卡、不刁难,严格按照合同账期准时付款 [8] - 设立供应商财务结算专线,工作日提供即时在线支付,24小时内响应需求 [8] - 构建新型供应链体系,强调诚信、透明、共赢的合作关系以提升竞争力 [4] - 与供应商共建品质质量体系,实现从源头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链路管控 [7] 门店调改进展与业绩 - 截至2024年7月已完成128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销售业绩同比显著增长 [13] - 调改后门店销售额相比调改前提升显著,增幅达到公司预期 [14] - 计划在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全国200家门店的调改目标 [14] - 调改聚焦员工技能培训与收入待遇提升,以及商品结构优化 [14] - 2024年全年营收675.74亿元,同比下滑14.07%,归母净亏损14.6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0.26% [1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4.79亿元,同比下滑19.32%,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79.96% [13] 未来发展战略 - 当前工作重心是完成现有门店调改和尾部门店优化,暂不开拓新店 [14] - 未来新店拓展将根据公司整体改革进度决定,更关注门店质量而非数量 [14] - 商品策略包括达到胖东来80%的商品结构基础,加强自有品牌爆品打造冲击亿元级大单品 [14]
阿尔特(300825) - 300825阿尔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4
2025-07-07 16:00
公司基本情况 - 亚洲最大且 A 股唯一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具备稀缺性,以整车及平台研发、零部件制造为载体,有全流程服务能力 [2] - 深耕行业二十余年,为 80 余家客户累计开发近 500 款车型,如理想 one、东风本田 e:NS1 等 [2] 业务布局 零部件领域 - 布局动力系统、汽车电子、高压电等业务板块 [3] - 动力系统产品完成前期准备,将启动量产交付;高压电与矢崎中国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汽车电子与 H 公司车 BU 达成合作意向 [3] 出海战略 - 2023 年推进“技术 + 供应链”出海战略,全球设七个研发中心,布局日本、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启动与国际大型汽车集团合作 [3] AI 及机器人业务 - 提出 AI 赋能汽车研发设计战略,应用新技术到研发多环节,未来推 AI 工具等形成平台 [4] - 2025 年 5 月成立控股子公司阿尔瑞特布局机器人业务,目前相关收入对财务影响有限 [4] 交流互动问题 客户与规划 - 与国内外各类整车企业合作,累计为 80 余家客户开发近 500 款车型 [5] - 维护现有客户关系,探索新客户及海外市场,以全球大型汽车集团为主要方向 [5] 设计师优势 - 技术沉淀深厚,是国内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6] - 截至 2024 年底,拥有 1,917 项专利及 68 项著作权,有全栈式服务能力和前沿技术储备 [6] - 员工 2,315 人,研发技术人员占比 80%以上,有逾百人的国际级专家团队 [6] 零部件业务进展 - 2015 年布局,与整车开发协同,动力系统部分产品将量产交付 [7] - 电磁离合器 2025 年初量产,已交付并获定点通知;其他产品承接订单或启动合作 [7] 海外市场战略 - 2023 年提出“技术 + 供应链”出海战略,以日本为重点市场 [8] - 在日本承接多类业务,与 YAMATO 签订油改电订单,4 月交付 103 套,预计下半年推进 [8] - 获重卡油改电订单约 3.37 亿元,关注拓展日本油改电市场,拓展中东、欧洲市场 [9] 行业替代可能性 - 与整车厂有良好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全栈式开发服务,是行业重要技术力量 [9] - 海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初期,需第三方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可提供多种产品服务 [9] 2024 年利润降低原因 - 国内汽车行业价格竞争致订单利润率低、毛利率下降,海外业务未形成利润规模 [9] - 2024 年研发投入大影响净利润 [9] - 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 [9] 2025 年收入预期 - 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在手订单充足 [10] - 2025 年度营业收入较 2024 年增长率应不低于 40%,力争完成考核指标 [10] 同行业公司 - 行业参与者分三类,公司是 A 股上市且亚洲最大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 [10] - 海外同行业企业有艾达克、麦格纳等,国内有龙创设计、埃维股份等 [10]
60天账期,难终结车圈内卷?丨氪金·汽车
36氪· 2025-07-07 15:33
行业现状与背景 - 某新势力车企宣布将所有供应商账款账期统一调整为60天,包括存量账款,不分供应商类别[1] - 汽车行业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呈现普遍延长趋势,以A股8家上市公司及"蔚小理"为例,2021-2024年多数车企账期延长,如小鹏汽车从171天增至233天,蔚来从117天增至195天[2][3] - 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从2017年的8%降至2024年一季度的3.9%,价格战加剧利润压缩[4] 账期延长的原因 - 产能过剩导致行业"内卷",主机厂通过延长账期向上游转移成本压力[4] - 供应商供过于求,话语权薄弱,被迫接受不利条件以维持业务,形成"互害式竞争"[5] - 研发型供应商面临利润与账期双重压力,难以持续投入创新,如专精特新企业反映运营资金依赖股东预付[6][7] 60天账期执行难点 - 结算流程复杂,验收环节存在主观拖延,开票前平均耗时1个月,实际账期计算起点不明确[9][11][13] - 支付方式存在变通,仅上汽、北汽承诺不使用商票,多数车企仍采用承兑汇票或电子凭证,导致实际回款周期长达10个月[14][15] - 车企结算规则差异大,存在分阶段结算(如3:4:3)与全款结算等不同模式[10] 财务影响分析 - 2024年汽车行业应付账款及票据突破1万亿元,若全面执行60天账期,仅广汽、蔚来、小鹏、理想4家现金储备能覆盖应付账款[17][18][19] - 上汽集团应付账款达2411亿元,现金缺口432亿元;比亚迪缺口高达1413亿元,传统车企资金压力显著[19] - 新势力车企分化明显,小米等头部品牌可实现60天销售闭环,滞销品牌现金流风险加剧[20] 行业演变趋势 - 电动车企业数量从487家锐减至40家,行业出清加速[20] - 供应链金融被过度用于转嫁压力,但客观上提升了资金配置效率,拉动行业发展[7] - 直营模式与传统4S店模式在资金周转效率上存在结构性差异[20]
主产区煤矿逐渐恢复生产 焦煤上方压力较大
金投网· 2025-07-07 15:15
焦煤期货价格变动 - 焦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下跌至832.5元/吨,跌幅2.06% [1] 消息面汇总 - 山西省临汾古县一座停产煤矿复产,核定产能90万吨,累计停产15天影响原煤产量4万余吨 [2]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亿吨同比增长4.2%,日均产量1301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环比增长0.2% [2] - 蒙古国小TT公司炼焦煤线上竞拍全部流拍,起拍价63.5美元/吨,年初至今15场累计流拍94.72万吨 [2] 机构观点 - 炼焦煤矿产量回升,安全生产月结束后减停产煤矿复产,现货竞拍成交价格小幅上涨 [3] - 炼焦煤总库存环比下降,产端库存大幅下降,碳元素供应充裕,下游铁水保持高水平 [3] - 主产区煤矿逐渐恢复生产但安监形势严峻开工率未明显提升,钢厂高炉开工率高支撑原料煤需求 [3] - 焦企对高价煤接受意愿有限补库谨慎,受限产及政策影响焦煤市场震荡运行 [3]
特朗普如愿了?OPEC掀起新一轮供应冲击,全球油市或迎"供应过剩潮"
华尔街见闻· 2025-07-07 15:04
OPEC+增产决策 - OPEC+八个主要成员国同意8月增产54.8万桶/日,超出市场预期的41.1万桶/日 [1] - 增产决定标志着OPEC+政策方向重大转变,加速推进夺回市场份额的战略 [1] - 增产涉及沙特、俄罗斯、阿联酋等八个成员国,8月增幅显著高于此前三个月的41.1万桶/日 [3] 增产规模与时间表 - OPEC+计划在8月3日会议上考虑9月再增产54.8万桶/日,若实施将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完成撤销220万桶/日减产措施 [3] - 截至7月,8个成员国已宣布或实施的产量增加达137万桶/日,占220万桶/日减产的62% [3] - 增产加速部分原因是哈萨克斯坦等成员国违反配额限制,产量超出目标 [3] 市场供需与价格影响 - 布伦特原油期货过去两周下跌11%,高盛和摩根大通预测油价可能下滑至60美元 [1] - 沙特阿美将8月销往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官方售价定为较阿曼/迪拜均价升水2.20美元/桶,此前为1.20美元/桶 [4] - 国际能源署预测第四季度将出现相当于全球消费量1.5%的供应过剩 [8] 行业影响与挑战 - 增产将满足特朗普降低燃料成本的呼吁,但给美国页岩油产区和OPEC成员国带来盈利挑战 [1] - 沙特需要油价超过90美元/桶以覆盖政府支出,支持王储的经济计划 [9] - 页岩油高管预计今年钻井数量将显著少于2025年初计划 [9] 市场分歧与观点 - 沙特对需求保持信心,认为夏季需求和库存下滑支撑油价 [4] - UBS分析师认为油市目前紧张可吸收额外供应,但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带来下行风险 [8] - 独立分析师指出沙特面临确保市场份额与接受更低价格的两难选择 [9]
董宇辉新账号上线,主播格局又变,直播电商战场转向实体经济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14:55
近期,MCN机构大事频发。与辉同行新账号"兰知春序"最新上线,三天粉丝接近70万;继董宇辉脱离东方甄选单 飞后,东方甄选另一人气主播"顿顿"也宣布离职;遥望集团携手黄子韬,跨界杀入卫生巾市场;两年前高调搬往 杭州的辛选集团,今年上半年突然搬回广州…… 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却共同指向了一个行业的新拐点:供应链能力正成为MCN机构生死春晚的核心竞争力。头 部MCN的战略变动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发展近10年的行业,开始从流量经济转向实体经济。过往频频冲上 热搜的头部主播们陆续离开镜头,转向镜头后的工厂与仓库,直播电商的战场转入那些从未出现在镜头里的"隐形 赛场"。 总部双城迁徙:辛选摇摆的南北战略 2023年,辛巴率领2000多名员工从广州北迁杭州,高调入驻杭州滨江区海威大厦,租下整整23层办公空间,意图 借力当地聚集的谦寻、遥望等头部机构形成的产业生态。但两年过去,辛选集团于今年初突然从杭州搬回广州, 并在广州购置了两栋物业作为总部办公大楼。辛选集团旗下大主播蛋蛋在直播间透露,她公司的核心团队已经转 移到广州,会在广州播整个618。 对于搬回广州的原因,从蛋蛋的说法来看,供应链是一大重要原因,"很多产品都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