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口韧性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关税来袭,哪些出口产品逆风而上?——《见微知著》第二十四篇(高瑞东)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4 22:12
核心观点 - 使用量价分析框架分析中美第一轮贸易摩擦及芬太尼关税影响下的中国对美出口,寻找更具出口韧性的产品 [3] - 长期视角:技术壁垒决定韧性,高附加值产品优势凸显,形成"量价同涨+依赖度提升"的良性循环,建议关注药品、电机和电气设备、有机化合物、铝制品等行业 [3] - 短期视角:出口下降具有普遍性,韧性通过转口贸易体现,对华进口依赖度高产品的海外替代较弱,可关注美国进口商在高进口依赖度产品中的补库需求带来的出口反弹 [3] - 结合长期视角、转口贸易、高进口依赖度产品数量三项条件,满足三个筛选条件的行业为电机和电气设备;满足两个条件的行业为有机化合物、杂项制品、鞋靴;满足一个条件的行业为药品、铝及其制品、玩具、家具、玻璃制品、贱金属杂项制品、针织服装、木制品 [3] 长期视角分析 - 具备技术壁垒和产品差异化的行业在长期关税冲击中展现更强定价权 [3] - 高附加值产品如药品、电机和电气设备、有机化合物、铝制品等形成"量价同涨+依赖度提升"的良性循环 [3] 短期视角分析 - 芬太尼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国短期出口额骤降,不同性质产品无明显差异 [3] - 通过转口贸易体现出口韧性的产品包括玩具、家具、鞋靴、玻璃制品、贱金属杂项制品、电机和电气设备等 [3] - 美国对华进口依赖度高产品的海外替代率偏低,需求缺口难以由其他国家填补 [3] 行业筛选条件 - 满足三项条件(长期视角、转口贸易、高进口依赖度)的行业:电机和电气设备 [3] - 满足两项条件的行业:有机化合物、杂项制品、鞋靴 [3] - 满足一项条件的行业:药品、铝及其制品、玩具、家具、玻璃制品、贱金属杂项制品、针织服装、木制品 [3]
出口展现韧性,中美谈判进展或促风险偏好修复
中邮证券· 2025-06-10 17:04
出口情况 - 5月出口同比增长4.8%,略低于预期6.24%和季节性水平5.66%,两年复合增速6.1%好于4月的4.66%,环比增长0.13%[8] - 对美出口同比拉动为 -5.04%,较前值降2.03pct,同比增速 -34.52%[9][21] - 对欧盟、东盟出口同比拉动分别为1.76%和2.5%,合计贡献4.26%,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2.26%,拉动作用为5.97%[9][11] 进口情况 - 5月进口同比增速 -3.4%,较前值降3.2pct,低于预期0.31%和季节性水平3.63%[18] - 对巴西、南非进口拉动为正,分别为0.47%、0.11%,对美、日等国进口拉动为负[20] 重点商品出口 - 机电产品、交通运输工具出口景气度高,5月高新技术、机电、服装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4.88%、7.17%、2.5%[12] - 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延续高景气,5月同比增速33.43%,手机和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出口边际放缓[14] 展望与风险 - 短期出口或保持韧性,关税豁免期结束前中美经贸谈判或有进展,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修复[22][24] - 全球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是风险因素[3]
关注出口韧性下的航运板块机会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运业(集运、油轮、散货船运输) - **公司**:国内海控、港股海丰国际、锦江航运、海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出口情况 - **出口韧性超预期**:2025 年前四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 6.4%,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 1.4%;4 月出口达 3156.9 亿美元,同比增长 8.1%,远超市场预期[1][2] - **出口韧性原因**:外部是抢出口行为因谈判不确定性可能延续;内部是贸易对象多元化和商品竞争力提升,2018 - 2024 年超 56%出口增量来自传统贸易伙伴之外经济体,美国仅贡献 4.2%,且中国商品竞争力指数在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领域明显提升[3][4] 国内基本面与航运板块 - **基本面格局**:呈现外需韧性超预期而内需动能边际趋缓格局,4 月出口维持高增速,美国多数行业处于补库中期,下游消费品补库明显,一季度美国厂商抢进口行为显著,支撑航运板块[1][5]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预期 - **市场结构**:呈现蓄势震荡格局,上行空间取决于投资者对经济修复强度预期,下行空间由资金面支撑决定,外需链可能成未来主线[1][6] 行业表现 - **海外营收占比较高行业**:5 月以来涨幅靠前,外需相关板块有投资机会[7] - **航运板块近期表现**:有所反弹,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环比大涨 30.7%,美西和美东现货运价分别达 6000 美元和 7000 美元区间,6 月将持续高涨,欧洲关键港口拥堵使亚欧航线运价上涨[1][8][9] - **集运市场运力与供需**:2024 年运力增长达最高峰,未来增速将下降,但地缘政治冲突使航运结构性紧张持续,贸易供应链重构使航线拉长增加运输需求,整体供需仍较紧张[3][10][11] - **油轮和散货船市场**:短期低迷,一季度油轮市场弱势,集装箱费率波动,T3C 航线价格约 4 万美元,中长期原油供给有保障,散货有季节性波动[13] 投资标的 - **集运领域**:国内海控、港股海丰国际分红可观、现金流充裕,锦江航运在东南亚区域占比高表现良好[3][12] - **特种船运输领域**:海特等公司受益于市场景气[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美达成 90 天暂缓协议后货主提前集中出货,导致跨太平洋航线需求增加,美线出现结构性运力缺失,预计 6 月中下旬调配后跨太平洋航线运力将大幅增加[8][9] - 航司推动合约运价上行锁定中长期收益,但货主对高航运价格接受度有分歧,部分企业转向东南亚等第三国中转规避风险[9] - 全球集装箱运输今年预计增长率为 6%左右,相较去年 10.3%的增长有所减少,需求增长率可能不到 3%[9] - 贸易供应链重构使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替代需求增加,利好在这些区域占比较高的公司,还可能带来传统贸易量增加机会[11][14]
宏观周报(5月第2周):中美谈判启动带动市场乐观预期
世纪证券· 2025-05-12 09:23
市场表现 - 权益市场上周放量上涨,周均成交额13534亿元,环比放量1.92%,上证指数涨2.29%,创业板指涨3.27%等[8] - 固收市场上周债市收益率短下长上,T2506涨0.01%,TL2506跌0.39%等,整体净回笼7817亿元[8] - 海外市场美股下跌、美债利率上行、美元指数上行、人民币贬值、黄金上涨,道指跌0.16%,标普500指数跌0.47%等[8] 宏观事件 - 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会议落地降息降准及结构性货币政策,降息10bp,降准0.5个百分点,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等[2][10][11][13] - 4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8.1%,前值增12.4%;进口降0.2%,前值降4.3%;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14] - 4月CPI同比下降0.1%,预期降0.15%,前值降0.1%;4月PPI同比下降2.7%,预期降2.8%,前值降2.5%[19] 后续关注 - 本周需关注美国4月CPI、核心CPI,中国4月M2、新增人民币贷款等数据[26] 风险提示 - 基本面超预期弱化、中美谈判进度不及预期[2]
4月进出口数据解读:关税冲击下的出口韧性
银河证券· 2025-05-09 16:48
进出口数据概况 - 4月出口3157亿美元,同比增速8.1%,进口2195亿美元,增速 -0.2%,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1][5] 出口韧性因素 - 关税冲击显现,4月28日当周中国到美国TEU运量环比暴跌42.7%,4月多周同比降近50%[1][6] - 关税扰动使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4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8%,我国PMI出口新订单指数降至44.7%[1][6] - 转口贸易保持韧性,4月集装箱吞吐量环比涨3%,同比涨7.3%,对越南出口增速22.5%[1][6] - 低基数效应支撑,过去五年出口增速季节性均值2.2%,去年4月同比增速1.3%[1][6] 各地区出口表现 - 对美出口增速降至 -21%,拖累出口增速3个百分点[1][15] - 对欧出口增速8.3%,拉动出口增速1.22个百分点[1][15] - 对东盟出口增速上行至20.8%,贡献出口增速3.5%[1][16] 产品出口情况 - 4月机电、高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回落,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速上行[4][21] 关税影响及前景 - 短期关税政策不确定对出口扰动大,长期产品竞争力和开放格局支撑出口[4] 进口情况 - 4月进口同比增速 -0.2%,降幅收窄,部分商品进口价格增速拖累进口[7] 风险提示 - 存在外需走弱、国内经济下行、贸易摩擦加剧风险[3][29]
出口韧性从哪来?——4月外贸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5-09 16:02
出口表现 - 2025年4月出口同比增速8.1%,较3月回落超4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显示较强韧性[1][2] - 环比增速处于历年同期中位水平,主要支撑来自抢转口和部分商品关税豁免[2] - 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较3月减少64.6亿美元[14] 量价分析 - 数量拉动作用下降,价格拖累收窄[1][4] - 电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数量拉动显著回落,机械价格拖累收窄明显[4] - 进口同比增速-0.2%,较3月上升超4个百分点,环比增速高于近5年均值[10] 地区分布 - 对东盟出口同比增21%,日韩8%,RCEP国家14.5%,其余经济体出口增速普遍下滑[6] - 对美国出口同比-21%,大幅回落近30个百分点[6] - 非洲25.9%降幅超10个百分点,拉丁美洲16.9%和俄罗斯-2.5%降幅均超5个百分点[6] 品类表现 - 船舶出口同比增35.5%,较3月回升超30个百分点,汽车增4.4%回升超2个百分点[8] - 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21.3%回升超10个百分点,手机-20.9%降幅超30个百分点[8] - 水产品出口6.6%显著下行超10个百分点,塑料制品-0.6%和农产品3.1%降幅超5个百分点[8] 进口结构 - 矿产能源国进口增幅最显著,提升近15个百分点[10] - 铜矿砂进口增34.5%超30个百分点,铁矿砂-8.2%增幅超10个百分点[12] - 集成电路进口增11.4%超5个百分点,医疗器械7.1%和机床26%增幅均超20个百分点[12] 未来展望 - 出口趋势预计整体回落,年中或探底[1][14] - 美国通胀影响显现后可能促使政策让步[1] - 出口下行将同步降低组装进口零部件需求,减缓贸易差额放缓幅度[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