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锂电材料行业周报:高镍三元价格持续走弱,负极材料量价同跌-20250616
湘财证券· 2025-06-16 17: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1][6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锂电材料行业反弹1.53%,跑赢基准(沪深300)1.79pct,行业估值(市盈率TTM)回升0.51x至31.5x,处于20.8%长期历史分位 [3][12] - 正极材料方面,三元前驱体价格下调,碳酸锂现货价反弹、期价走低,氢氧化锂价格下跌,三元材料6系、8系价格走弱,6月头部预计去库,磷酸铁锂价格暂稳,6月排产环比变动有限 [4] - 电解液方面,原料端溶剂价格大幅下调,电解液价格平稳,产量及开工延续下降 [5] - 负极材料方面,石墨负极价格下行,产量及开工大幅下行,下游需求走弱,产能消纳困难 [6] - 隔膜价格走平,开工及库存小幅走升,但市场供大于求格局未变 [11] - 电池级铜箔均价及加工费保持平稳 [11] - 基本面看,下游动力需求淡季,储能需求短期增加,消费及小动力需求贡献有限,供给端多数环节产能过剩,开工欠佳,行业格局分化,议价能力弱,价格中枢提升难,盈利低位;估值层面,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需待供需再平衡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锂电材料行业市场行情及估值变动 - 上周锂电材料行业反弹1.53%,跑赢基准(沪深300)1.79pct,行业估值(市盈率TTM)回升0.51x至31.5x,处于20.8%长期历史分位 [3][12] 锂电材料产业链数据跟踪 - **正极材料** - **原料端**:三元前驱体NCM111、NCM523、NCM622及NCM811价格分别下行1.27%、0.96%、0.93%和0.57%;碳酸锂现货价反弹0.25%至6.07万元/吨,期货价跌0.83%至5.99万元/吨,氢氧化锂均价下跌2.63%至6.29万元/吨,正磷酸铁价格持稳于1.06万元/吨 [14] - **三元材料**:NCM111及NCM523价格持平,NCM6系及NCM811价格分别跌0.57%和0.42%;产量环比略增0.3%至15085吨,开工率升0.14pct至47.95%,库存降1.48%至13300吨;6月头部预计去库,价格随成本走弱 [21][22] - **磷酸铁锂**:动力型和储能型价格持平;产量环比增加0.86%至65938吨,开工率微升0.06pct至59.99%,库存增加1.42%至36596吨;6月排产环比变动有限,利润倒挂,现金流压力增加 [31] - **电解液** - **原料端**:六氟磷酸锂及双氟磺酰亚胺锂价格走平,溶剂DMC、DEC、EMC、EC及PC价格分别下跌5.1%、1.62%、2.84%、5.10%和6.90%,添加剂PS价格下跌2.08% [37] - **产品端**:价格走平,产量环比减少0.59%至32260吨,开工率降0.14pct至30.74%;需求平淡,价格及利润有下行压力 [42] - **负极材料** - **价格**: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市场均价分别下跌1.25%和4.22%,中间相碳微球市场均价持稳,石墨化代加工费持平 [46] - **产量及开工**:产量环比下降2.46%至43795吨,开工率降1.16pct至45.92%,库存减0.94%至195160吨;需求走弱,产能消纳困难,利润环比下行 [48] - **隔膜** - **价格**:干法隔膜、湿法隔膜、陶瓷涂覆隔膜价格持平 [51] - **产量及开工**:产量增加0.37%至54300万平米,开工率升0.3pct至83.17%,库存升0.28%至52900万平米;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低位弱稳 [56] - **电池级铜箔**:8μm、6μm及4.5μm锂电铜箔市场均价和平均加工费均持平 [58] 投资建议 - 基本面,下游动力需求淡季,储能需求短期增加,消费及小动力需求贡献有限,供给端产能过剩,开工欠佳,行业格局分化,议价能力弱,价格中枢提升难,盈利低位;估值层面,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需待供需再平衡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60]
大变化!“美国例外论”失效,全球资金再平衡
券商中国· 2025-06-16 14:50
美国例外论被证伪 - 瑞银财富管理指出"美国例外论"逐渐不适用 全球资金配置从集中美股美债转向多元化[1] - 申万宏源证券预测2025年上半年"美国例外论"将被证伪 美元资产表现与2024年呈镜像关系[2][3] - 穆迪108年来首次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至AA+ 因关税政策导致美债遭抛售 20年期美债利率升至5%[4] 全球资产表现对比 - 权益市场:德国DAX大涨20.2% 恒生指数涨15.6% 美国三大股指震荡走平[3] - 债券市场:美债利率回落12bp至4.46% 日债利率大幅上行41bp[3] - 汇率市场:欧元兑美元升值10% 日元升值9% 美元指数走低8.7%至98.7[3] - 商品市场:黄金大涨30.1%至3381美元/盎司 黑色系和能源品表现欠佳[3] 资金再平衡趋势 - 浦银国际指出中国AI技术突破打破美国叙事 资金从美股转向欧洲和中国香港市场[6] - 香港强积金受托人评估美债抛售影响 若评级再下调将被迫减持超10%的美债仓位[7] - 申万宏源认为贸易逆差-美元资产正反馈循环走向对立面 美债安全溢价将下降[6] 资产配置建议 - 战术配置:未来3-6个月标配权益(看好中国股市与科技成长股) 低配原油与美债 超配黄金[8] - 战略配置:未来6-12个月看好全球权益与铜 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有中期发展空间[8] - 瑞银建议美股投资者转向科技和电力板块 因AI资本支出增加和电力消耗竞争[9] 区域市场机会 - 欧洲股市关注度提升 国防、基建板块及乌克兰重建项目受关注[10] - 新兴市场与亚洲盈利增速领先全球 相对美股有可观折让[10] - 中国市场科技行业估值较低 企业业绩良好 DeepSeek增强市场信心[11]
复刻「全天候」经典资产组合后,如何调仓管理?
雪球· 2025-06-14 13:01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综合作者:投资史记 来源:雪球 由于A股投资的高波动性,即便是退而求次的主动基金投资,很多人近几年也都损失惨重。 国内各种投顾组合,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对比并不尽如人意,因为没有加入国外投资标 的,难以对冲国内市场高波动的系统性风险。 经典的国外资产配置组合理论,股债 6040 组合,大卫·史文森推荐的懒人永久组合以及耶鲁校产基金组合、 达利奥全天候组合等,虽经历史验证,由于投资标的诸多限制原因,国内跟踪的类似组合不多。 鉴于自己投资多年以来的思考,2019年开始接触资产配置概念以后,考虑组合投资,陆续建立、又陆续关闭 了很多跟踪组合,现在用雪球的三分法,做一个经典投资组合配置,操作和执行反而简单很多,分享给大 家。 01 普通人如何一键实现经典资产组合配置? 经典的资产配置组合,国外有很多网站都能看到,它们基于基金进行组合回测的"复刻"方式,历史收益及回 撤等信息。 雪球上的资产配置三分法,就有类似这样的一个功能,不但能提前对构建组合进行回测,还可以一键配置, 省时省心,以我构建的$资配-全天候$ 为例: ...
国际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成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第一站
环球网· 2025-06-14 08:44
据此,申万宏源证券认为未来港股投资不仅在恒生科技指数、不仅在重点大市值公司,而是优质公司的 系统性扩散。 此外,申万宏源证券还强调指出,在当前中美贸易冲突、美元信用下降的背景下,全球资金也将进行资 金再平衡,当前已经能够观察到资金离开美股市场,流入欧洲股市;后续伴随港股优质资产增多,外资 回流中国资产的第一站在港股。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据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香港金管局6月13日公布,5月份外汇基金的境外资产 增加2013亿港元,至35866亿港元。货币基础为21249亿港元,包括负债证明书、政府发行的流通纸币及 硬币、银行体系结余,以及已发行外滙基金票据及债券。外汇基金对香港私营部门的债权总额为3256亿 港元。对外负债总额为310亿港元。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表示,国际资金对美元美债的信心动摇,近期国际资金流入,香港变成了资 金避风港,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走低,港元会维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提供一个值得信任的环境, 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资金自由流通。 申万宏源证券近日发布研报认为,作为中国重要的离岸金融市场,港股市场过往展现出的市场特征及投 资者对其形成的认知框架是港股与美股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即 ...
高盛:中国市场将成为资本再平衡受益者
快讯· 2025-06-13 18:18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表示,贸易战能否通过关税实现贸易再平衡尚无定论,但 过程中引发的全球资本再平衡迹象已十分清晰,而这种资本再平衡带动了香港市场的活跃。从实际数据 看,香港金管局此前连续在市场购入美元以维持联系汇率,累计规模达170亿美元以上。同期印度也在5 —6月迎来今年首次外资净流入。理论层面,美元当前币值被普遍认为高估15%-20%,根本原因在于大 量资金流入推高汇率。王亚军认为,在全球资本流动,寻求多样化配置的背景下,未来中国离岸市场及 A股有望持续成为资本再平衡的受益者。(21世纪经济报道) ...
从资本市场透视供需再平衡:原因剖析与路径优化
搜狐财经· 2025-06-13 11:12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短期需求不足与供给富余的复杂局面,并从传统产业扩展至新兴领域。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征,更折射出产业转型过 程中的结构性失衡与长期变化趋势。资本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通过价格发现等功能,敏锐捕捉供需变化,为决策者提供前瞻性的经济信号和决策 参考。文章建议在加强短期需求管理的同时,深化供给侧改革,充分运用资本市场信号优化宏观调控,提升供需动态平衡的效率和质量。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畅通经济循环。相较于2015年供给侧改革,当前的供需不平衡呈现出部分新兴产业供给 富余、内需增长乏力、外需不确定性增加等鲜明特征,制约实体经济循环发展。本文以资本市场价格信号为分析工具,解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与形成机 理,提出政策优化路径。 一、当前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2022年以来,国内物价持续低迷与资本市场价格调整共同反映出总需求不足和供给失衡的问题。 (一)总需求持续疲软,投资与消费双重承压 截至2025年4月,CPI低位运行与PPI负增长并存期长达25个月,GDP平减指数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降,主要商品期货价格震荡下行,价 ...
碳酸锂开工率升至58%,市场博弈加剧,逢高沽空成主流|大宗风云
华夏时报· 2025-06-12 21:22
碳酸锂期货价格波动 - 6月11日碳酸锂期货价格快速走高至62100元/吨高点,随后回落,主因津巴布韦计划2027年起禁止锂精矿出口及现货市场收货消息扰动 [1] - 6月12日期货价格低开低走,因基本面显示资源端无停减产动作,碳酸锂过剩压力持续 [1] - 当前市场多空博弈激烈,价格或延续宽幅震荡,中期若矿山端未减产可考虑反弹后逢高布空 [8] 碳酸锂供需基本面 - 6月碳酸锂预计产量环比增长9.4%至78875吨,开工率环比提升9个百分点至58%,增量主要来自锂辉石提锂和回收提锂 [2] - 6-8月为传统淡季,碳酸锂需求增速有限,中下游以刚需采购为主,主动囤货意愿低迷 [2] - 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但补贴政策退坡可能影响后续需求 [3][5] 锂矿供应与进口 - 4月国内锂精矿进口量52万吨,同比增长18%,其中澳大利亚占比57.3%(29.8万吨),津巴布韦占比20.4%(10.6万吨) [6] - 1-4月锂精矿累计进口186万吨,同比增长8%,澳大利亚118万吨(同比增22%),津巴布韦31万吨(同比减26%) [6] - 津巴布韦2027年禁矿出口政策短期影响有限,中资企业已在当地建设硫酸锂厂以应对 [7] 成本与价格展望 - 当前澳矿(SC6)现货价跌至590-630美元/吨,较年初降幅超25%,外购矿提锂成本下移至5.6万元/吨 [9] - 碳酸锂均衡价格预计在5.8万元/吨,当前价格已接近底部区间 [8] - 6月累库趋势可能持续至8月,因矿山未减产且南美盐湖进口放量,操作上建议反弹沽空 [9][10]
洪灏:中国会在贸易战中得到一个比预期更有利的结果
2025-06-12 15:1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贸易战结果**:中国会在贸易战中得到比预期更有利的结果,论据为美国消费者难以忍受通胀大幅走高,而中国人民团结且能吃苦,等得起,美国可能等不起,美国需在谈判中做出更多让步[1][3] - **当前贸易战表现**:当前贸易战中国比以往准备更充分,能对美国采取非对称反制,论据为中国增长和出口稳定,出口制造业驱动部分表现好,虽对美出口降约三分之一,但对世界其他地区出口蓬勃发展[5] - **人民币与美元走势**:人民币疲软局面或扭转,美元在未来几年将继续贬值,论据为过去人民币疲软受资本流动影响,资本流出中国流入美国,现因特朗普政府行为及俄乌冲突,人们意识到持有美元不安全,资金从美国市场流出重新配置[7] - **中美经济再平衡**:中美经济再平衡是全球性过程,论据为中国消费低于预期未复苏,房地产泡沫破裂拖累经济,家庭部门负债高去杠杆难;美国公共部门借债多,家庭部门债务偿还比率处于历史低位,面临通胀压力,且中国过去20年靠自身再平衡经济未成功[8][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若重启稀土出口审批程序,审批速度会慢于预期,原本一到两周获出口许可,现需两个月,从纸面看未违反协议,但美国无法获得GPU关键成分[1] - 世界银行下调全球70%经济体增长预测,砍掉美国今年预测增速一半,中国是唯一未被下调预测的国家[4] - 中国经济不同部分表现差异大,出口制造业驱动部分表现好,消费领域远低于预期未复苏,房地产泡沫破裂过程持续拖累[5]
高盛最新发声:对中国资产兴趣上升
天天基金网· 2025-06-12 15:09
根据 Dealogic 数据, 2025 年以来,高盛位列中资发行人海外股票资本市场融资规模首 位,市场份额达 21.7% 。高盛主导或参与了布鲁可、古茗、蜜雪冰城等港股 IPO 项目,宁 德时代、比亚迪、小米增发项目,以及中国石化集团、百度、小米可交换债等项目。 6 月 11 日下午,高盛亚洲(日本除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 美国关税政策并未影响国际长线资金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今年的港股 IPO 项目持续受到国际 长线资金追捧,尤其对消费类企业及部分科技企业兴趣浓厚。 资金回流香港的大背景是全球资产再平衡。中国香港之外,印度等也实现了外资净流入。 王 亚军认为,美元币值被市场普遍认为高估了 15% ~ 20% ,美元面临贬值压力。 在此背景 下,部分国际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国分散到其他市场。 港股市场复苏的动力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中国经济政策与科技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和科技 突破重塑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 监管层加速 IPO 备案,尤其是 "A+H" 公司审批效 率显著提升。 第二,优质企业与市场回报优异。市场数据显示, 2025 年港股 IPO 打新平均收益达 37%,70% 的 ...
高盛最新发声:对中国资产兴趣上升
中国基金报· 2025-06-12 12:11
【导读】无惧关税政策,国际长线资金对中国资产兴趣上升 中国基金报记者吴娟娟 6月11日下午,高盛亚洲(日本除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美国关税政 策并未影响国际长线资金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今年的港股IPO项目持续受到国际长线资金追捧,尤其对 消费类企业及部分科技企业兴趣浓厚。 根据Dealogic数据,2025年以来,高盛位列中资发行人海外股票资本市场融资规模首位,市场份额达 21.7%。高盛主导或参与了布鲁可、古茗、蜜雪冰城等港股IPO项目,宁德时代、比亚迪、小米增发项 目,以及中国石化集团、百度、小米可交换债等项目。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强劲反弹 中国资产在海外融资市场强劲反弹。香港市场IPO火爆,部分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热度回升。这一复苏始 于2024年下半年,并在2025年持续。尽管2025年4月因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市场短期回调,但是5月开始 市场迅速恢复强劲增长。 国际长线资金回归 2024年,中国企业境外融资显著回暖,融资额达440亿美元,较2023年的195亿美元实现翻倍增长。虽然 距离历史平均值750亿美元仍有差距,但显示市场已经进入上升通道。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融资节奏 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