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研
icon
搜索文档
曹操出行港股上市,定制车与Robotaxi并驱,能否引领出行生态新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6-20 20:28
公司概况 - 公司由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孵化 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在网约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1] - 公司宣布全球发售计划 拟发行4417 86万股股份 每股定价41 94港元 预计募集资金18 53亿港元 整体估值达228 23亿港元 [1] 竞争优势 - 作为吉利系企业 在车辆运营和司机服务方面具有深厚积淀 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显著优于纯互联网跨界玩家 [3] - 专车车队乘客满意率达100% 源于对司机队伍的高度重视和严格培训 [3] - 基于网约车场景定制化生产专用汽车 提升服务体验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3] - 与易易互联等吉利系企业合作 通过一揽子服务降低司机用车成本 [3] 业务布局 - 网约车业务覆盖全国超百座城市 在29个核心城市部署33000辆新能源定制车辆 [5] - 2025年2月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 构建"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的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 [5] 技术创新 - 依托吉利集团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辆制造能力 开发定制Robotaxi车型 [7] - 实现从技术研发、车辆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闭环 [7] - 该模式为网约车行业带来新发展方向 [7] 发展前景 -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成熟 公司有望在该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7] - 公司手握运力、掌握技术、懂得沟通协作 正引领网约车行业迭代升级 [7]
重磅!蔚来拆分芯片!安徽神玑技术公司成立!
是说芯语· 2025-06-20 11:14
公司芯片业务独立拆分 - 公司计划将芯片相关业务整合为独立项目实体并引入战略投资者,已完成工商登记,新公司名为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注册地址与公司中国总部一致,法定代表人为白剑,经营范围涵盖芯片设计、销售及软件开发等 [1] - 公司芯片业务独立拆分后将承接其他车厂订单,表明其意图拓展外部市场 [2] 芯片研发进展与产品 - 公司自研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基于5nm车规工艺制造,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32核CPU,集成高性能ISP和自研NPU,已量产上车 [2] - 公司2021年启动芯片自研,已推出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和"神玑NX9031",后者性能优于行业通用芯片并可降本 [4] 战略投资者引入计划 - 公司正讨论为芯片自研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股权结构可能包括外部资金或员工持股平台 [3] - 引入战投或为公司注入资金加速技术迭代,同时保持对芯片业务的控制权 [4] 业务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创始人李斌公开表示芯片和操作系统对全行业开放,意图在更广阔市场发挥影响力 [2] - 芯片业务独立拆分和引入战投可能助力公司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缓解亏损压力 [4]
晚点独家丨蔚来正讨论为芯片自研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23:43
芯片业务分拆计划 - 蔚来拟为旗下芯片相关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成立项目实体并出让少量股权,但保持控制权[3][4] - 新注册的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与蔚来"神玑"芯片同名,法定代表人为蔚来高级副总裁白剑[5] - 融资后股权结构可能有两种方案:仅引入外部资金或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实现业务分拆[7] 芯片研发成果 - 蔚来已推出两款自研芯片: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和车规5纳米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神玑NX9031"[7][8] - 神玑NX9031已量产上车,性能测试历时一年,部分指标优于行业通用芯片,量产时间比英伟达Thor-U提前数月[8][9] - 神玑NX9031实际算力为英伟达Orin-X的4倍,内存带宽546GB/s是Thor-U的2倍[9] 芯片技术优势 - 神玑NX9031可并行处理25路高清摄像头数据,数据处理时延低于5毫秒[9] - 芯片具备冗余安全电路,能实时检测并自我纠错和故障隔离[9] - 自研芯片应用带来单车约1万元成本优化,2024年节省3亿多美元芯片采购费用[9] 公司财务状况 - 蔚来2023年累计亏损224亿元,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10]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00亿元,现金储备环比减少37.9%至260亿元[10] - 公司正推行成本控制措施,预计二季度末完成60%-70%组织结构调整[10] 战略布局 - 智能辅助驾驶芯片被列为蔚来12项全栈技术布局中的重要部分[8] - 李斌将智能辅助驾驶芯片、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和智能底盘定义为智能电动车"新三大件"[8] - 芯片业务分拆可能帮助蔚来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10]
观车 · 论势 || 是什么让小鹏华为从竞争走向竞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9 09:13
行业合作模式转变 - 小鹏汽车与华为从竞争走向竞合,推出联合研发的"追光全景"ARHUD技术,体现车企从"全栈自研"向"核心技术自研+关键领域合作"的战略转变 [1] - 智能驾驶技术复杂度提升(如视觉感知路线对算法要求高、多传感器路线对芯片算力要求严苛)使车企全栈自研难度加大 [2] - 华为等头部供应商技术优势凸显,车企通过合作能以较小代价快速获取前沿技术,比巨额自研投入更高效 [3] 技术路线竞争与整合 - 2023年小鹏曾质疑华为AEB技术"99%造假",引发双方关于"安全优先级"与"用户体验"的技术路线之争,本质是智能驾驶话语权争夺 [2] - 华为坚持"硬件+算法"全栈能力路径,小鹏则主推"端到端自研"差异化路线,反映整车厂与供应商的竞争关系 [2] - 华为通过赛力斯、上汽"尚界"等合作案例证明技术实力,为与小鹏合作奠定基础 [4] 供应商市场策略 - 华为作为增量供应商需依赖车企实现技术落地,其合作对象选择标准为"具备实力且市场表现向好"的车企 [4] - 供应商通过产品实力自证(如华为ARHUD硬件与小鹏软件联动)是吸引车企合作的核心竞争力 [4]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汽车行业竞争重点从单一技术比拼转向生态竞争与资源整合能力 [4] - "核心技术自研+关键领域合作"成为车企突破技术壁垒和高研发成本困境的新模式 [5] -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构建生态共建体系,企业需通过资源整合适应快速迭代的市场节奏 [5]
小米15S Pro全面评测:国产旗舰、亮点不止自研
36氪· 2025-06-18 21:17
产品定位与核心创新 - 小米15S Pro作为15周年纪念机型,集中展示公司在国产供应链领域的成果,定位低于Ultra系列但起售价低于半年前的小米15 Pro [3] - 首发搭载自研旗舰处理器玄戒O1的3.9GHz满血版,成为当前性能定位最高的国产处理器手机 [5] - 采用"龙鳞纤维"后盖和金色电源键腰线等专属设计元素,凸显纪念款身份 [12][14][16] 硬件配置与性能表现 - 搭载台积电3nm工艺的玄戒O1处理器,采用2+6+2十核心架构和Immotalis-G925MC16光追GPU,超大核频率达3.9GHz远超ARM官方设计 [25][26] - 配备9600MT/s LPDDR5T内存和UFS4.1闪存,随机读写速度接近2000MB/s [27] - GeekBench 6.4测试显示单核2955分/多核9151分,常温与低温性能差异仅5%,稳定性行业领先 [28][34] - 安兔兔评测常温252万分/低温275万分,9%的温差性能波动优于多数竞品 [35] 显示与影音系统 - 采用华星光电M9基材2K屏幕,峰值亮度3200nit并支持三大HDR标准,行业首款出厂预装AR贴膜机型 [17][20] - 升级1115同轴双单元扬声器,影音回放效果超越更高端的小米15 Ultra [22] - 内置aptx/LHDC/MIHC等全系列蓝牙编码协议,解决自研芯片的第三方耳机兼容问题 [23] 游戏与续航表现 - 《王者荣耀》120.6帧/2812mW、《原神》60.2帧/3715mW,中低负载能效优异 [41][51] - 《崩坏·星穹铁道》最高画质下维持59.3帧/9535mW近半小时不降频,展现极限负载处理能力 [52] - 6100mAh金沙江电池配合90W快充,51分钟充满,混合续航测试达21小时46分钟 [57][65] 影像系统特点 - 沿用小米15 Pro的三摄模组但搭载第四代自研ISP,支持87亿像素吞吐量和三摄同开 [68][70] - 采用传统多帧合成算法而非AI重绘,30倍变焦内画质自然但超长焦锐度一般 [82][88] - 夜景算法注重光源表现而非暗部提亮,对比度处理风格激进 [114] 产品战略意义 - 作为首款自研旗舰处理器机型完成度极高,游戏/续航等日常体验达行业顶级水准 [118] - GPU和NPU性能仍有挖掘空间,影像算法偏保守,具备持续OTA升级潜力 [119] - 标志着公司在高端芯片领域取得突破,为后续产品迭代奠定基础 [121]
2026款零跑C16上市开启家庭出行新选择 70余项升级引领家用SUV“顶配平权”新风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8 18:40
产品发布 - 2026款零跑C16正式上市并开启全国交付 定位为"超舒适智能长续航SUV" [1] - 推出"冠军6座"与"全新5座"双版本 包含超过70项升级和超过2.5万元价值提升 [1] - 全新5座版本以"满配豪华、全能百变空间"为核心 标配电动一键大床模式等十项同级唯一配置 [3] 市场表现 - 品牌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台 彰显市场竞争力 [3] - C16车型累计交付量超过7万台 获20万元内中大型SUV及6座SUV双料销量冠军 [3] 产品升级 6座版升级 - 全球首创MPSUV设计理念 车内有效空间达3301mm 空间利用率67.2% [4] - 升级同级独有二排双侧滑座椅 145°超大靠背调节角度与座椅按摩功能 [4] - 新增8.1L直筒式冷暖冰箱 [4] 续航升级 - 纯电版升级81.9kWh大电池 CLTC续航630km 采用CTC2.0技术 [4] - 增程版电池容量提升至38.7kWh CLTC纯电续航280km 综合续航1150km [4] - 支持800V高压快充 30%-80%充电仅需18-19分钟 [4] 智能升级 - 标配高通骁龙SA8295P芯片 升级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 [5] - 引入DeepSeek+通义千问双AI语音大模型 支持连续对话和方言识别 [5] - 配备柏林之声同款声乐单元和21个PSS扬声器 支持7.1.4杜比全景声 [5] 安全性能 - 采用CTC2.0车身电池一体式骨架结构 关键部位使用2000Mpa热成型钢 [6] - 中保研C-IASI测试三项核心指标全优 实现48小时热失控零起火 [6] - 通过挤压、火烧、浸水等30余项极端工况验证 [6]
洞察市场需求,2026款零跑C16五座、六座版车型双拳出击
中国经济网· 2025-06-18 18:38
产品发布与定价 - 零跑汽车旗舰产品C16年度改款车型正式上市 售价区间为15 18万-18 18万元 较初次上市价格下调0 4万元[1] - 新车定位"价格屠夫" 通过价格下探强化市场竞争力[1] 销量表现与里程碑 - C16上市不到一年累计交付超70 000辆 成为20万元内中大型SUV及6座SUV细分市场销量领先者[3] - 公司5月交付量达45 067辆 连续3个月蝉联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3] - 1-5月累计交付173 658辆 其中出口17 200辆 位居国内造车新势力销量双料第一[3] - 公司累计销量突破80万辆 保持高增速[3] 产品矩阵与战略目标 - 2024年已发布多款新车:4月推出B10及B01首秀 5月上市2026款C10 6月推出2026款C16[5] - 计划通过密集产品投放冲刺全年50-60万辆销量目标 加速迈向首个100万辆里程碑[5] 产品竞争力分析 - 全栈自研技术带来成本与价格优势[5] - C16改款针对家庭需求升级:新增5座版本 提供"十项核心标配配置" 主打"满配豪华 全能百变空间"[5] - 5座版标配电动一键大床模式(2米纯平空间) 后备厢观影模式(15 6英寸后排屏+21扬声器) 1663L超大储物空间[7] - 5座版配备Nappa真皮座椅 全车10点按摩/通风/加热 三区空调 8 1L冷暖冰箱[7] - 6座版升级70余项功能:二排双侧滑座椅(145°调节+按摩) 15 6英寸娱乐屏 三排剧院式布局优化空间[7] 技术升级与性能参数 - 新增前后双FSD可变阻尼减振器 颠簸路面舒适性提升超50% 搭配LMC爆胎稳定控制系统[8] - 纯电版升级81 9kWh电池 CTC2 0技术 续航达630km 800V快充30%-80%仅需18分钟[8] - 增程版电池38 7kWh 纯电续航280km 综合续航1150km 快充30%-80%需19分钟[8] - 升级LEAP 3 5电子电气架构 覆盖智舱 辅助驾驶 底盘等模块[10] - Leapmotor OS 4 0 Plus系统引入DeepSeek+通义千问双AI模型 提升语音交互响应速度与多模态指令理解[10]
独家丨蔚来正讨论为芯片自研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
晚点Auto· 2025-06-18 14:49
芯片业务分拆计划 - 公司拟为旗下芯片相关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成立项目实体并出让少量股权,但保持控制权[2][3] - 融资后股权结构可能有两种方案:仅引入外部资金或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实现业务分拆[6] - 公司官方回应称该信息属于猜测性[4] 芯片研发进展 - 芯片自研团队已度过强开发周期,短期运营成本将显著降低[6] - 已推出两款自研芯片产品: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和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神玑NX9031"[7] - 神玑NX9031采用5纳米制程,已在多款车型上量产搭载[6][7] 芯片技术优势 - 神玑NX9031性能指标优于行业通用芯片,量产时间比英伟达Thor-U提前数月[7] - 可并行处理25路高清摄像头数据,数据处理时延低于5毫秒[8] - 实际算力为英伟达Orin-X的4倍,内存带宽546GB/s是Thor-U的2倍[8] - 具备冗余安全电路可实现实时检测和自我纠错[8] 成本优化效果 - 2024年购买英伟达Orin-X芯片花费3亿多美元[9] - 自研芯片应用带来单车约1万元成本优化[9] 公司财务状况 - 去年累计亏损224亿元,今年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10]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00亿元,现金储备环比减少37.9%至260亿元[10] - 股东权益转负[10] 组织结构调整 - 推行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措施,包括研发资源整合、岗位优化等[10] - 预计二季度末完成60%-70%调整,三季度完成80%-90%调整[10] - 目标为提升销售额和毛利率,优化费用控制[10]
弘则科技-小米新品玄戒O1芯片和yu7汽车怎么看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小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1:小米发布自研芯片提升竞争力并实现协同发展** - 论据:自研芯片补全底层核心技术,能与苹果、三星、华为等竞争,实现与智能家居及汽车协同;可深度优化硬件性能,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及汽车领域打通人车家智能终端;未来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优化车家互联生态,拓展高端手机业务补全基带能力提升全球竞争力 [1] - **核心观点2:近期重大事件影响小米市场表现后逐步修复** - 论据:3月底到6月底经历二级市场急跌、汽车事故和关税问题致股价波动,后发布超预期财报修复市场信心,下周四将发布业绩预期或重磅产品,市场关注点回归基本面 [2] - **核心观点3:小米在高端产品和底层技术取得显著突破** - 论据:高端手机市场份额提升,推出30万元汽车,发布自研芯片;汽车一期工厂满产预计年销2.8 - 2.9万辆,三期满产总产能90 - 100万辆,2026年交付量预期80 - 100万辆;手机和家电在国内体现高端能力突破,未来海外市场空间大 [3] - **核心观点4:自研芯片提升小米产品竞争力** - 论据:在高端手机市场可深度优化芯片和操作系统释放硬件性能,今年小米15S Pro表现符合预期,还将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及汽车领域 [5] - **核心观点5:小米芯片投入虽有制裁风险但具战略意义** - 论据:不投入可能只能生产低端产品,积极研发有望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业务升级,可借台积电代工提升竞争力,国家在先进制程制造有突破决心 [7][8] - **核心观点6:2025年小米重磅SUV新品有竞争力** - 论据:定位与苏7一脉相承,主打颜值、运动性能和交互科技感,吸引苹果、小米、BBA等用户,在25 - 30万纯电车市场有望抗衡甚至超越竞争对手 [9] - **核心观点7:小米传统产品海外市场潜力大,国内汽车市场机会多** - 论据:国内手机和家电行业增长有限竞争稳定,海外家电未大规模导入、高端手机销量有限;国内汽车市场早期竞争格局变数大 [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小米计划2025年发布的重磅SUV新品目标用户包括苹果用户、小米用户以及BBA用户 [1][9] - 从3月底到6月底小米经历二级市场急跌、汽车事故和关税问题导致股价大幅波动 [2] - 小米手机和家电等传统产品在国内市场体现高端能力突破,但整体行业增长有限且竞争格局稳定 [11]
零跑汽车(9863.HK):全域自研主打高性价比 合资拓展全球市场
格隆汇· 2025-06-18 02:14
财务表现 - 公司25年Q1实现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环比下降25.6% [1] - 毛利率达到14.9%,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C系列高毛利车型占比提升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3亿元人民币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7.0亿元人民币 [1] 销量与交付 - 2025年Q1共交付87552辆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70万台 [1] - C10累计交付量超过10万台,B10交付量超过1万台 [1] - 未来随着产能爬坡和产品矩阵完善,销量有望进一步攀升 [1] 技术进展 - 公司发布Leap3.5架构,提升智驾、智能、电驱、电池、热管理和底盘智能化 [1] - 全新四叶草中央域控架构实现"四域合一",体现公司在域控领域的领先水平 [1] 产品发布 - 2025年上半年发布B平台纯电车型B10,售价10.98-13.98万元 [1] - B10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和8295智能座舱芯片,支持高速智能领航辅助等功能 [1] - 产品在同价格段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1] 海外市场 - 4月Stellantis与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马来西亚开启本地组装计划,初期投入约500万欧元 [2] - 2025年是公司全球化元年,前四个月出口占比突破10%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5/824/988亿元 [2]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1/50亿元,同比增加125/336/60% [2] - 目标价88.03港元,较现价有64.23%上升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