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搜索文档
补贴供给还是补贴需求
虎嗅· 2025-07-07 16:38
补贴经济模式 - 西方经济模式以货币为纲,主要通过补贴需求来拉动经济,但需求旺盛并未直接提升本土生产能力,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补贴供给 [2] - 东方经济模式以生产为纲,主要通过补贴供给来推动经济,但外需受限导致供给过剩,因此需要转向补贴内需 [3] - 补贴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都依赖补贴 [1] 东西方经济长期影响 - 西方长期补贴需求导致本土生产能力难以改善,技术积累和人才梯队建设不足,但由于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缺乏改善动力 [4] - 东方长期补贴供给导致本土需求难以实质提升,财政支出有限导致资源分配矛盾 [4] - 东方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科技投入增加,技术进步加快,但受限于消费能力,高科技产品价格下降 [4]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 东方"打到白菜价"策略不断冲击全球价格体系,背后是就业压力驱动 [4] - 传统"自由市场竞争"理念正在被"保护主义"取代,先发国家不愿接受市场淘汰 [4] - 全球化背景下技术扩散不受保护主义阻隔,"低价高科技"对西方的冲击不可避免 [5] 产业发展趋势 - AI技术正在快速取代传统就业岗位,美国码农职位已受到显著冲击 [6] - 高科技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低价高科技"成为新常态 [7] - 当前经济环境正在孕育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 [8] 经济政策建议 - 理论上西方应更多补贴供给,东方应更多补贴需求,但实际执行受制于各方体制、文化和心理因素 [5] - 产品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企业创新和生产能力,以及市场满意度,而非补贴政策 [5]
深度好文 |中美贸易摩擦下的经济形势:抓住偶然背后的必然
混沌学园· 2025-07-07 09:13
中美贸易摩擦 - 2025年4月2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 中国迅速反击 双方关税税率飙升至125% 5月日内瓦会谈后暂时降至10% [1] - 贸易摩擦本质是中美经济目标冲突 中国追求民族复兴 美国坚持"永远第一" 分析师预测竞争或持续几十年 [1] 全球贸易失衡根源 - 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始于1980年代 非中国加入WTO后特有现象 美元特殊地位是核心原因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获得"无限印钞"能力 [5][7] - 美元霸权导致美国产业空心化 1970-2024年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4%降至10% 金融地产行业扩张 形成"荷兰病"效应 [8] 美国社会矛盾与经济选择 - 全球化红利分配不均 工资总额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企业利润占比上升 制造业岗位流失激化阶级矛盾 [9] - 美国理论上可通过放弃美元霸权或推行全民基本收入(UBI)缓解矛盾 但政治阻力大 最终选择"逆全球化"路径 [11][12] 中国经济结构性挑战 - 中美形成"镜像式失衡" 中国"贸易顺差+低消费" 美国"贸易逆差+高消费" 美国转向逆全球化打破原有互补关系 [14] - 中国有效需求不足源于收入分配问题 国有资产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长期偏低 [17][19] 中国应对策略 - 上策:消费转型 推行"全民国企持股计划" 通过社保分配国有资产收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20] - 中策:投资拉动 基建地产重新定位 消费型投资缓解产能闲置 [22] - 下策:去产能 可能引发经济恶性循环 类似1998-2002年通缩 [22] 市场政策展望 - 政策以中策为主 加大财政支出 基建投资与房地产救助并行 刺激消费措施辅助 [27] - A股有国家队托底 债市收益率底部徘徊 人民币汇率受逆周期调节因子支撑 预计区间震荡 [28][30] 长期博弈态势 - 中美较量属"懦夫博弈" 中国需展现韧性避免被施压 经济维稳是政治任务 [24][26] - 中国政策工具更丰富 内需创造空间大 关键在落实稳增长政策对冲外部压力 [32]
努力实现质与量相统一的平稳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7-07 04:21
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展现出回升向好势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良好,出口也较为出色 [2] - 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全面部署,涵盖投资、消费、出口等层面,政策部署"多管齐下"、"能用尽用",体系均衡且全面 [2] - 政策特别强调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体现投资消费统筹,房地产市场政策力度继续加大,城市政府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获得更大自主权 [2] - 新型城镇化政策推进市民化,释放消费潜力 [2] 政策导向深化 - 在质与量的关系上,最新要求是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2] - 需求侧管理从疫情后初期优先恢复消费发展为"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与"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并重,今年要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2] - 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从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等转变为2025年的"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增长"并重 [3] 国有企业改革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4] -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 [4] 民营经济发展 - 当前需着力解决民营经济最关切的问题,公平竞争至关重要,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公平现象,特别是国家投资重大项目对民营经济开放不足 [5] - 民营企业面临拖欠账款、不合理执法等问题,企业间"内卷式"竞争现象较为严重,表现为企业压低价格、在生存边缘相互竞争 [5] - 造成"内卷"的原因包括经济增速放缓、数字化时代技术迭代迅速、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优胜劣不汰" [5] 国际竞争与产业升级 - 中国与发达国家逐渐步入水平分工阶段,在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展开直接竞争,如华为与苹果在手机行业的竞争 [6] - 中国在风力发电机叶片、盾构机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6] - 跨国公司面临合作与竞争的双重压力,部分因无法与中国本土企业竞争而选择退出中国市场 [8] 全球贸易与数字经济 - 中国对美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贸易多元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7] - 2022年全球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历史新高61.24% [7] - 数字化技术为全球化注入新动力,数字产业是为全球化而生的技术和产业,如《黑神话:悟空》游戏和DeepSeek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 [8] - 数字经济复制、复用、复刻的特性使得大规模市场优势尤为突出 [9]
半年卖出135.5万辆,长安汽车凭什么?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6 21:45
行业趋势 - 全球汽车行业从电动化初级竞争进入智能电动的综合较量,动力形式不再是唯一焦点,消费者对智能化体验、整车系统能效、品牌价值感的要求迅速提升 [9] - 智能化浪潮从前沿走向规模化落地,新能源从"是否"转向"好不好",出海成为必选项 [2] - 中国车企凭借灵活供应链、规模制造优势和领先的智能化能力,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增量市场快速扩张 [18]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创近八年新高,其中新能源车型45万辆,同比增长48.8% [3] - 高端智能电动品牌阿维塔连续4个月月销稳居万台水平,长安启源Q07累计交付突破2万辆,深蓝汽车全球累计交付突破50万辆 [6] - 经典车型CS75系列销量超280万辆,商用品牌凯程连续5个月蝉联新能源微客市场销量冠军 [7] 产品与技术 - 推出启源Q07、深蓝S09、阿维塔06、凯程V919、UNI-Z PHEV等多款新品,智能化创新技术逐步释放潜能 [9] - 金钟罩全固态电池进入实车验证阶段,计划2027年量产,已布局专利近2万项,70%为发明专利 [13] - "北斗天枢2.0"计划推进,SDA平台集成L3级自动驾驶系统,支持200余种高难度场景 [13] - 自主研发软硬解耦电池管理系统和"七合一"动态控制技术,优化整车集成度和系统响应速度 [16] - 方舟车身架构使用70%以上超高强度钢,强度达1500兆帕,每平米可承受15吨压力 [16] 全球化战略 - "海纳百川"全球计划覆盖东南亚、中南美、欧洲、中东非洲、欧亚五大核心区域,在100多个国家建立1.4万个渠道网点 [19] - 布局20个海外工厂,建成投产9个,泰国罗勇新能源整车基地投产 [21] - 2025年1月出口量创历史新高,环比暴涨超8倍,首次跻身中国车企出口前三 [22] - 在欧洲、中亚、东南亚、中东举办30多场品牌活动,并在多国开设旗舰店 [21] 研发与生态 - 建立17家科技公司、16个研发中心、180个实验室,联合设立智能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25] - 与华为、腾讯、地平线等30多家企业合作,共建智能驾驶、公有云平台等开放生态 [26] - 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保障产业链健康循环 [25]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英联翁伟嘉:从0到1再到量产应用,复合集流体迎接锂电新周期
高工锂电· 2025-07-06 19:29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行业从2010年"十城千辆"政策起步,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的完整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中国制造"新三样"代表之一 [2] - 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10-2015)、爆发期(2016-2020)、全球化引领期(2021-2025),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2] - 2025年将开启新15年征程,面临交通电动化全场景渗透、能源体系变革深化等挑战 [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新技术迭代将聚焦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突破 [13] - 应用场景将从新能源汽车扩展至储能、船舶、eVTOL等全领域 [13][16] - 全球化成为核心命题,需解决海外建厂、技术输出等跨国经营挑战 [2][13]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内容 - 将调研走访超100家产业链代表企业,开展对话访谈 [4] - 视频策划包括对话20位企业领袖、新青年领袖及全球化主题圆桌讨论 [7][8] - 行业盛典将邀请超1000位产业链高层,回顾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 [15] 行业研究重点方向 - 将梳理电池、装备、材料产业链的技术、市场及竞争格局变化 [13] - 对细分领域TOP10企业进行发展回顾特写 [13] - 关注新商业模式创新及"后浪"企业成长 [16] 行业交流核心话题 - 复盘过去15年在技术、商业层面的得失 [10][11] - 探讨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带来的产业格局变化 [10] - 企业将分享15年发展评价及未来15年规划 [11]
特斯拉首辆全自动驾驶汽车交付,雷军称要继续“学习”;TikTok欧洲促销单日GMV最高增长200%丨Going Global
创业邦· 2025-07-06 17:42
TikTok Shop 海外扩张 - TikTok Shop 在日本推出应用内购物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购物视频和直播发现并购买商品,支持品牌、卖家和创作者直接销售 [2] - 日本已有 Anchor Japan、花王集团 KATE、联合利华日本等头部企业入驻 TikTok Shop [3] - 欧洲夏促期间,欧盟四国(法德意西)单日 GMV 最高增长 200%,英国全托管模式头部商家 GMV 增长超 600%,POP 模式 GMV 增长超 90% [5][6] - 平台计划在美国年中大促期间加大资源投入,助力商家冲击销售高峰 [6] 跨境电商动态 - Temu 恢复在美 Meta 和 Google 广告投放,广告数量从 4 月的 4 条增至 610 条(Meta)和 300 条(Google)[6][7][8] - 阿里速卖通韩国活跃用户突破 900 万,6 月推出旅游频道提供全球 150 万家酒店预订服务 [11] - Shein 在法国因价格欺诈被罚 4717 万美元,涉及"先提价后降价"行为 [13] 新能源汽车与制造 -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总投资 71 亿人民币,规划年产能 15 万辆纯电动和插混车型 [22] - 吉利汽车进入意大利市场,推出 EX5 纯电 SUV 和插混 SUV,上半年意大利纯电销量增长 28% [16][17] - 永茂泰拟投资 4.5 亿人民币在墨西哥建汽车零部件基地,服务欧美客户 [23][25] 云计算与AI投资 - 阿里云将投入超 4 亿元支持国际生态建设,合作企业包括 Atos、PingCAP 等,全球拥有 12000 家合作伙伴 [19] - 马斯克 xAI 完成 100 亿美元融资,含 50 亿美元战略股权,估值或达 1200-2000 亿美元 [46] - 智谱 AI 旗下公司注册资本增至 5 亿人民币,近期完成超 10 亿元战略融资 [47][49] 消费品牌出海 - 元气森林冰茶进入印尼 3 万个零售网点,气泡水已进驻美加 700 家 Costco 门店 [20] - 茉莉奶白洛杉矶首店首月销售额 419 万元,售出 7.71 万杯,全球 19 家门店 [24] 国际政策与科技 - 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西门子恢复 EDA 软件对华销售 [29] - 迪拜完成空中出租车试飞,计划 2026 年商业运营,时速 320 公里 [30][32] - 印尼与中国合作建设 59 亿美元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项目 [35][36] 资本市场 - 普华永道预测 2025 年港股 IPO 募资额 2000-2200 亿港元,或居全球第一 [44] - 以色列 Cato Networks 融资 3.59 亿美元,估值超 48 亿美元,总融资破 10 亿美元 [50][51][53]
高志凯:我不认为美国想放弃世界第一,是不想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7-06 17:36
中美关系与全球格局 - 美国不愿放弃世界第一地位 同时极力阻止中国成为新领导者 [1] - 中美竞争升级体现在贸易摩擦 关税壁垒 高科技限制等领域 [3] - 美国对华政策受恐惧驱动 担心被超越且害怕自身模式反噬 [3][7] 中国发展现状与全球影响 - 中国在钢铁 汽车等传统工业超越美国 新兴行业占全球过半份额 [3] - 中国企业持续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 美国遏制手段效果适得其反 [3] - 中国强调和平发展 公平合作 尊重各国主权 反对霸权思维 [5][11] 国际秩序与意识形态差异 - 美国沉迷冷战思维 表面倡导自由贸易 实际设置多重障碍 [7] - 中国定位为国际秩序建设者 通过共赢合作落实"仁义"理念 [11] - 全球化格局下 破坏规则的行为终将自食其果 [9] 未来趋势与权力转型 - 世界潮流趋向合作共赢 美国反复举动暴露其地位不稳 [12] - 新兴力量通过平等对话 开放包容引领未来 [12] - 美国难以接受自身衰退 但无法逆转合作趋势 [14]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比亚迪搁置墨西哥建厂计划/瑞幸在美国首开两店,单杯最高57元
36氪· 2025-07-06 12:14
阿里云中企出海峰会 - 阿里云中企出海峰会将于7月9日在北京举办 聚焦AI应用、制造、零售消费、具身智能等领域 通过主论坛+四大分论坛+主题展区形式探讨出海企业创新与效率提升 [2] 瑞幸咖啡 - 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开设首批2家门店 饮品定价区间为3.45-7.95美元(约24.71-56.94元) 新用户可享APP优惠价 [3] - 截至一季度末 瑞幸全球门店总数达24097家 其中国际市场65家(新加坡57家自营店+马来西亚8家加盟店) [3] 比亚迪 - 比亚迪搁置墨西哥建厂计划 主要因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公司仍有意在美洲扩张但暂无新投资时间表 [3] -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已于7月1日下线 该工厂是其在亚洲以外的首座生产基地 [3] 锦江酒店 - 锦江酒店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计划募资加强海外业务 截至2024年底已开业酒店13416家(客房129万间) 境外布局1171家(法国773家+欧洲其他128家+亚洲/非洲/美洲270家) [4] TikTok - TikTok在日本推出应用内购物功能TikTok Shop 支持通过购物视频和直播直接交易 连接外部支付平台确保支付安全 [4] 茉莉奶白 - 茉莉奶白洛杉矶首店首月销售额突破419.5万元 售出超77100杯 [5] 安踏 - 安踏美国首家旗舰店选址比弗利山庄顶级商圈 预计2025年9月开业 毗邻香奈儿等奢侈品牌以建立高端认知 [7] 元气森林 - 元气森林冰茶系列进入印尼主流零售渠道 已覆盖印尼超3万个网点 气泡水产品在美加700家Costco门店销售 [7] 京东产发 - 京东产发与阿布扎比机场自由区签约 将开发7万平方米智慧物流枢纽 系其中东首个自建项目 预计2028年运营 [7] 阿里云 - 阿里云将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 全球布局将达29个地域90个可用区 并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 计划联合1000家企业打造行业AI项目 [8] 二手车出口 - 商务部表示将加强二手车出口工作指导 2024年2月已在全国范围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 [8] 特朗普关税政策 - 特朗普称各国将于8月1日开始支付新关税 税率可能从10%-20%到60%-70%不等 [9] 香港金融市场 - 香港IPO集资额位列全球第一 全球竞争力排名从第五升至第三(得分99.2分) [9] 沙特投资 - 沙特第一季度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64亿美元 同比增长24% [9] 智谱AI - 智谱获浦东创投和张江集团10亿元战略投资 将合作建设AI新型基础设施 [10] 申科谱工业 - 申科谱工业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资金用于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 其分板机设备全球市场份额连续40年前三 [10] 凌川科技 - 凌川科技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由北京AI基金和快手领投 资金用于芯片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 SL200芯片已部署数万颗服务7亿用户 [10] 来牟科技 - 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专注智能割草机器人 产品Lymow One众筹超700万美元 独立站上线20天销售额240万美元 [11] 空天探索 - 空天探索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专注电动化航空器研发 首款农业无人机L400已获多国意向订单 [12]
《全球化研究(2025春季卷)》在长春发布
环球网资讯· 2025-07-05 18:11
学术研讨会与集刊发布 - "大国博弈与全球化的未来:竞合与共生"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1][3] - 《全球化研究(2025春季卷)》正式发布,收录中外知名学者关于全球化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3] - 该集刊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京师书院中国文化研究院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3] 集刊发展与规划 - 《全球化研究》自2022年创刊以来,已逐步成为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3] - 从2025年起增加出版频次,每年推出春季卷和秋季卷 [3] - 未来将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作者队伍、策划重点选题等方式提升国际话语权,并考虑推出英文版 [3] 春季卷内容特点 - 设有特稿、聚焦、全球化趋势研究等多个栏目 [3] - 收录伊恩·戈尔丁、约翰·鲁杰等国际知名学者观点 [3] - 汇聚中国学界长期深耕全球化领域专家的最新成果,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当下及未来贯通的特点 [3]
欧洲最大资产管理机构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7-04 21:33
中国经济长期前景 - 东方汇理全球宏观研究主管Mahmood Pradhan长期看好中国经济,认为经济转型是渐进过程且正在发生[1][2] - 中国经济新增长动力包括能源转型(如电动汽车)和科技行业,科技公司估值相比美国同行更具吸引力[10][11] - 过去一年中国科技行业吸引了大量投资,显示转型进程持续推进[11] 全球化与贸易问题 - 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使全球化难以逆转,但过去4-5年全球化进入平台期[2][19][20] - 贸易碎片化干扰供应链,对经济增长代价高昂,长期仍乐观因各方有解决动机[14][15] -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普遍关税前所未有,但已对半导体、稀土等行业给予豁免[16][17] 美国经济与债务问题 - 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达3%-4%,财政赤字未解决但违约风险几乎为零[21][23][24] - 未来5-8年美国社会保障等支出项目将面临巨大压力,或被迫削减福利[23][26] - 美元三重功能(储备货币、定价货币、跨境借贷)支撑其地位,汇率波动不意味"美国例外主义"衰落[28][29]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截至2024年底美国占MSCI世界指数超70%,投资者正适度降低美股配置比例[29][30] - 资金流向欧洲股市和新兴市场,属于组合再平衡而非大规模抛售美股[30][31] - 组合过度集中单一市场需警惕,10年前美国仅占MSCI世界指数约60%[29] 主要风险因素 - 贸易谈判拖延将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是未来一年最关注风险之一[31][32] - 地缘政治分裂加剧不利于经济增长,中东局势目前影响限于油价波动[8][9][32] - 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低于预期风险,增长放缓环境放大债务和利率担忧[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