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价换量
icon
搜索文档
中秋前茅台承压,公司称渠道库存良性
环球网· 2025-09-15 09:52
核心产品价格表现 - 53度500ml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报1770元 较前一日下跌10元 刷新上市以来最低纪录 [1] - 原箱批价报1790元 持平前日 同样处于历史低位 [1] - 散瓶价格较平台上线初期2220元累计跌幅超过20% 原箱较2255元累计跌幅亦超20% [1] - 散瓶批发价自6月11日首次跌破2000元后加速下行 6月22日跌破1900元 6月25日失守1800元 [1] - 8月29日再度跌破1800元关口 持续下探至1770元 显示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1] 大容量产品市场表现 - 53度1L装"公斤茅台"原箱批发价报3300元 年内累计下跌18.92% [2] - 较年初3700元价格缩水近400元 [2] - 市场批发价明显低于3799元官方指导价 出现显著价格倒挂现象 [2] 零售市场竞争态势 - 拼多多平台2025年飞天茅台双瓶套装标价3400元 折合单瓶1700元 [4] - 同款产品"海外版"标价低至1490元/瓶 京东"出口版"报价探至1180元/瓶 [4] - 主流电商平台售价仍维持在2000元以上 但普遍存在较大议价空间 [4] - 消费者实际成交价往往低于标价 显示经销商出货意愿强烈 市场以价换量趋势明显 [4] 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表示行业周期与消费趋势变化形成叠加效应 正采取科学精准投放、主动维护渠道生态等应对措施 [4] - 强调渠道库存保持在良性水平 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4] - 8月底以来终端动销情况环比出现显著回暖 对后续市场态势保持谨慎乐观 [4]
IPO雷达|上会在即,新广益头顶“以价换量”双刃剑,毛利率“温水煮青蛙”
搜狐财经· 2025-09-13 09:55
上市进程 - 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9月19日审议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行上市申请 [1] - 公司此前已因在问询阶段两年多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 [4] - 公司自称是抗溢胶特种膜的国内细分龙头厂商,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 [4] 募投项目 - 本次发行计划募集资金6.38亿元用于功能性材料项目建设 [4] - 募投项目主要生产产品包括百级净化光学功能胶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组件用)、强耐受性特种膜(制程用)、高端TPX抗溢胶特种膜、声学膜等 [4] 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55亿元、5.16亿元及6.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151.34万元、8328.25万元及1.16亿元 [5]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3.13亿元,同比增长2910.63万元,同比增幅10.24% [5] - 2025年上半年,抗溢胶特种膜及强耐受性特种膜两大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311.23万元,新能源材料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34.57万元 [5] 毛利率表现 - 公司综合毛利率由2020年的38.74%降至2022年的31.76%,下降约7个百分点 [6]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保持在31-32%左右,未恢复至2020年高位 [7] - 2021年至2022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是导致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6] 产品销售价格 - 报告期内公司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单位售价整体呈下滑趋势 [10] - 强耐受性特种膜报告期各期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3.50元/平方米、3.31元/平方米和3.06元/平方米 [10] - 2023年和2024年上述产品平均销售单价相对上一期的降幅约在5%左右 [10] - 抗溢胶特种膜2024年平均销售单价为5.06元/平方米,2023年为5.36元/平方米,2022年为5.63元/平方米,2024年单价同比变动率为-5.56% [11] 客户集中度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客户包括鹏鼎控股、维信电子等柔性线路板生产商 [8] - 报告期各期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64%、57.22%及52.89% [8]
获王卫百亿捐赠,顺丰为何股价跌跌不休?
商业洞察· 2025-09-12 17:25
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468.58亿元同比增长9.26% 归母净利润57.38亿元同比增长19.37% 扣非净利润45.51亿元同比增长9.72% [6] - 公司业务量达78.5亿票同比增长25.7% 市场份额8.17% 较2024年7.6%有所提升 [6] - 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近14% 总市值缩水超过337亿元 [6] 业务板块分析 - 速运及大件分部收入1047.73亿元同比增长8.21% 其中时效快递营收632.3亿元同比增长6.8% 经济快递营收151.6亿元同比增长14.4% 快运业务收入195.7亿元同比增长11.5% 冷链及医药营收58.4亿元同比增长15.3% [7] - 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357.68亿元同比增长8.67% 同城即时配送业务营收55.83亿元同比激增38.77% [7] - 物流及货运代理业务营收1435.31亿元同比增长10.23% 占营业收入比97.73% [8] 盈利能力与竞争压力 - 单票价格降至14元同比下滑12.2% 毛利率13.2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二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 [9] - 二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速仅为3.46% [9] - 7月单票收入继续下滑至13.55元同比下滑14.02% [13] 新业务发展状况 - 供应链及国际业务2024年毛利率仅6.6% 全年净亏损13.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再次亏损2.96亿元 [18] - 同城即时配送业务2022-2024年毛亏损率分别为50%/57.5%/62.9%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20.43% [18][19] - 国际业务覆盖60%中国500强企业较去年年底提升15个百分点 [18] 股权激励计划影响 - 公司推出无偿员工持股计划涉及不超过2亿股股票占总股本约4% 价值约100亿元 [21] - 计划总摊销费用高达84.7亿元 2025年确认费用4.25亿元 2026-2034年每年额外支出约4431.09万元 [22] - 业绩考核仅要求净利润增长率为正 锁定期长达十年 [22][23]
车企“以价换量”,销量增长与品牌定位如何平衡?|记者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9-12 16:58
方程豹品牌销量策略 - 方程豹品牌设定了月销量站稳2万辆并冲击3万辆的目标[1] - 该品牌早期定位为30-4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个性化品牌 但2024年上半年销量不足2万辆[1] - 2024年7月实施全系降价5万元的"以价换量"策略 推动全年销量达到约5万辆[1] 方程豹产品价格调整 - 最新车型售价下探至20万元以下 两款新车已进入15-20万元价格区间[1] - 起售价13万元的豹3在8月销量达9081辆 占品牌总销量55%以上[1] - 20万元以上车型增速明显弱于低价车型 引发消费市场对产品布局的困惑[1] 行业价格竞争态势 - "以价换量"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升销量的直接常见方式[1] - 车企普遍采用越级配置和更低价格档位的竞争手段[1] - 东风日产N7将起售价下探至11万元 较同级别车型17-18万元的定价显著降低[2] 车企亏损销售案例 - 东风日产承认N7车型售价不赚钱 但希望通过该策略找回失去的客户[2] - 鸿蒙智行旗下智界R7和尚界H5较同级别车型价格明显更低[2] - 智界R7每销售一辆亏损3万元 尚界H5上市后也面临亏损问题[2] 价格策略的市场反应 - 智界品牌2024年6月宣布全系降价2万元 引发老车主对品牌贬值的抗议[2] - 降价消息因市场反应强烈被官方紧急下架[2] - "以价换量"策略带来销量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质疑声和品牌定位调整的挑战[3]
二手房成交“以价换量”现象延续,房企积极补仓核心城市
环球网· 2025-09-12 09:03
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 - 8月房地产市场处于传统淡季 京沪二手房成交量在政策带动下环比小幅增长 其他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普遍回落 "以价换量"现象延续 [1] - 百强房企前8个月销售同比下降14% 降幅较去年全年收窄16个百分点 [3] 行业财务与业绩状况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行业合计收入下降15% 上半年亏损扩大270亿元 [3] - 行业毛利率下降对业绩拖累明显改善 部分优质房企毛利率与利润企稳回升 [3] - 亏损扩大主要因房企对存货计提减值增加和费用率上升 [3] 企业偿债能力与分化 - 行业整体偿债能力减弱 但延续降杠杆趋势 [3] - 房企偿债能力分化 头部房企仍保持盈利状态且偿债能力稳定 [3] 土地市场动态 - 土地市场率先回暖 前8个月百强房企合计拿地金额达7235亿元 同比增长31% [3] - 房企积极补仓核心城市 销售规模渐近见底 [3]
“以价换量”,方程豹们是否在饮鸩止渴?|记者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9-11 18:49
品牌销量目标与价格策略 - 方程豹品牌期望实现月销量2万辆并冲击3万辆目标[1] - 方程豹2024年上半年销量不足2万辆 通过全系降价5万元策略实现全年约5万辆销量[1] - 方程豹新车售价下探至20万元以下区间 较早期30-40万元定位明显下探[1] 以价换量策略的市场表现 - 方程豹钛3车型起售价13万元 8月销量9081辆且占比超55%[2] - 售价20万元以上车型增速明显弱于低价车型[2] - 东风日产N7起售价下探至11万元 较同级别17-18万元车型显著偏低[2] 价格战引发的行业现象 - 智界R7每销售一辆亏损3万元 品牌于6月宣布全系降价2万元[3] - 鸿蒙智行旗下智界R7和尚界H5较同级别车型价格明显更低[2] - 尚界H5面临亏损压力 华为希望通过销量提升摆脱亏损[2] 价格策略的连锁反应 - 降价策略引发老车主"价格背刺"抗议 智界品牌降价消息被紧急下架[3] - 以价换量导致消费市场对高端品牌定位认知困惑[2] - 车企面临销量增长与品牌贬值的双重挑战[3]
二手结构 | 8月刚需发力,京沪深小面积低总价成交占比持增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9-10 17:44
二手房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8月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累计同比增长9% 与新房成交环比转降形成鲜明对比 [2] - 三季度二手房成交规模环比下降 但累计同比增幅显著好于新房 处于高位震荡行情 [15] 成交总价段特征 - 京沪深杭200万以内低总价段成交占比同比持增 上海43.78%占比最高 环比上升1.44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6.45个百分点 [3] - 北京 深圳 杭州200万以内成交占比同比分别增长3.24个百分点 1.02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3] - 京沪深300-600万刚改需求成交占比同比下降 北京300-400万 上海200-400万 深圳400-500万跌幅均超2个百分点 [3] - 高端需求相对稳定 北京3000万以上豪宅成交占比0.17% 其中3000-5000万同环比分别上升0.03和0.09个百分点 [4] - 上海 深圳5000万以上二手豪宅成交占比持增 杭州800-3000万成交套数占比同环比齐增 [4] 成交面积段特征 - 京沪深90平以内小面积段成交占比均在6成以上 上海90平以内占比同环比增幅均超0.7个百分点 [8] - 杭州100-180平中等面积和大面积段产品成交占比同环比齐增 [7][8] - 北京70㎡以下占比36.91% 上海38.77% 深圳31.84% 杭州20.52% [9] 成交区域特征 - 京沪成交占比增长区域多为近远郊片区 包括北京朝阳区 昌平区和平谷区 上海杨浦区 松江区和崇明区 [12] - 深杭成交占比增长区域多为城市核心区 包括深圳南山区 福田区 杭州上城区 滨江区 [12] - 主力区域集中度下降 北京朝阳区占比24.31%环比增2.1个百分点 深圳龙岗区占比25.82%环比增0.65个百分点 杭州上城区占比16.25%环比增1.7个百分点 [13] 市场趋势预判 - 9月季度末京沪深杭二手房成交或将迎来放量行情 [1][15] - 核心城市二手房价仍处下行周期 短期内"以价换量"趋势延续 [15] - 中高改小区放量取决于新增挂牌量和新房市场优质产品入市量 [15] - 刚需盘以价格为导向 远郊老破小交易周期将拉长 [15]
不为盈利,从帕里斯帝到ELEXIO,现代汽车能否在中国市场“逆袭”?
36氪· 2025-09-05 20:34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引入帕里斯帝和N品牌车型的首要目标是重塑品牌认知和高端形象而非短期盈利 [2] - 公司通过大幅降价策略推动销量增长 例如第十一代索纳塔降价3万元至11.98万元 途胜L降价4万元至12.98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市场销量达10万辆 其中6月销量21,713辆 环比增长66% [3] 历史表现与市场挑战 - 北京现代2013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 2016年达到114万辆历史峰值 [3] - 销量自2017年起持续下滑 2024年销量降至15.4万辆 [3] - 中国市场对现代汽车全球销量贡献度较低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销量106.58万辆中占比较小 [4] 产品布局与竞争环境 - 北京现代当前在售车型均为燃油车 包括索纳塔、伊兰特、胜达等5款车型 [5]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5年7月达到54% 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达74.9% 合资品牌仅6.7% [5] - 公司过去新能源战略成效不佳 伊兰特EV、昂希诺纯电动等车型已陆续停售 [8] 新能源转型举措 - 股东双方共同注资10.95亿美元支持北京现代转型 注册资本增至40.74亿美元 [7] - 2025年被定义为新能源品牌元年 计划每年推出2-3款新能源车 覆盖纯电/混动/增程技术 [8] - 基于E-GMP平台的首款纯电SUV ELEXIO预计9月上市 续航超700km 预估售价10-15万元 [9] 新产品导入计划 - 以进口形式引入帕里斯帝混动版 预售价29.38万元起 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 [9] - 同步进口IONIQ 5和氢燃料电池车Nexo 但市场存在感较低 [9] - 通过组建中国战略事业部 与宁德时代等本土企业合作强化本土化应对能力 [8]
蔚来中报复苏背后:单车售价持续下滑、中低端车型支撑销量 现金储备大降70%、负债率升至93%
新浪证券· 2025-09-05 17:3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市乘用车企营业总收入最高为比亚迪3712.8亿元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增长13.8% [2] - 上汽集团营收2971.5亿元同比增长5.2% 吉利汽车营收1502.8亿元同比增长26.5% 长城汽车营收923.3亿元同比增长1.0% [2] - 新势力车企中零跑汽车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1% 北汽蓝谷营收94.1亿元同比增长154.4% 小鹏汽车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 [2] 蔚来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10.4亿元同比增长13.5% 净亏损120.3亿元同比扩大15.9% [2][5] - 第二季度营收190.1亿元同比增长9.0% 净亏损51.4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综合毛利率10.0%较一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 [5] - 负债率从2024年末87.45%升至93.39% 现金储备从2024年末277.47亿元降至71.11亿元降幅超70% [11][14] 产品结构与销售策略 - 第二季度交付新车72056辆同环比分别增长25.6%和71.2% 乐道L60占比23.7% ES6占比23.3% ET5占比19.5% [5][6] - 萤火虫品牌自5月起月销数千辆 旗舰车型ET9在7月销量跌至85辆 [3][6][7] - 单车售价22.4万元同环比分别下降18.1%和5.2% 单车毛利2.3万元同比下滑30% [7] 融资与资金状况 - 2023年通过增发募集22亿美元 2024年获得战略投资者33亿元人民币注资 2025年配股募集40.3亿港元 [11] - 应收账款达127.58亿元同比增长126% 有息负债同比小幅下滑 [14] - 三季度营收指引218.1亿-228.8亿元 销量指引8.7万-9.1万辆 预计单车售价降至22万元 [10] 市场竞争与挑战 - 纯电大6座SUV领域面临问界M8、理想i8、特斯拉Model Y等竞品压力 [14] - 换电模式需要高投入 行业内卷加剧 华为小米等巨头加速入场 [4][14] - 公司目标四季度实现月交付5万辆 乐道L90计划10月产能达1.5万台 ES8计划12月产能达1.5万台 [10]
资金缩水超百亿,蔚来“降价保命”能盈利吗?
行业竞争态势 - 新能源汽车行业渗透率突破45%,市场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博弈[3] - 降价换销量已成为众多车企应对竞争的常规策略,但部分车企面临不降价丢份额、降价丢利润的困境[2][3] - 公司缺乏特斯拉、比亚迪的规模成本优势,同时丢失了曾经引以为傲的品牌溢价[3]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交付7.2万辆,同比增长25.6%,环比激增71.2%[3][5] - 第二季度营收190亿元,同比增长9%,但汽车毛利率仅为10.3%,同比下降近2个百分点,不到特斯拉、理想等车企的一半[3][14] - 上半年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约120.32亿元,自成立以来持续亏损[19] - 截至6月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1.11亿元,较2024年末193.29亿元大幅缩减122.18亿元[17][18] 销量目标与达成情况 - 公司2025年计划实现整体销量翻番,即超过44万辆的目标[6] - 上半年整体交付量约11.42万辆,仅完成全年目标约26%,全年达成目标希望渺茫[8][10] - 乐道品牌上半年合计销售约3.19万辆,月均销量仅5310辆,远未达到月销2万辆的预期目标[8][9] 产品策略与成本优化 - 公司通过限时优惠、国补加商家折扣等方式进行降价,例如萤火虫车型最低售价仅6.68万元-8.08万元[12] - 全新ES8预售价格41.68万-45.68万元,比上一代便宜8万-11万元,但毛利率反而更高[16] - 成本下降主要源于采用自研神玑NX9031芯片替代英伟达Orin-X芯片,每台车成本降低超1万元,以及车身用料和研发上的降本[16] 管理层变动与预期 - 原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因销量未达标离职,由原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9]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总交付量将达到8.7万至9.1万辆[10] - 管理层有信心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该预期与全新ES8的上市关系很大[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