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摩擦
icon
搜索文档
原油:等待驱动指引,油价震荡整理
正信期货· 2025-07-07 1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上全球贸易前景向好,特朗普喊话美联储降息,7月降息概率降低,预计9月首次降息,贸易摩擦有不确定性 [6] - 供应端地缘风险消退,后续变量是欧佩克+产量政策和执行情况,美国钻井数减少,欧佩克增产超预期 [6] - 需求端本周汽油需求骤降引发旺季消费担忧,贸易摩擦或使新关税8月1日生效 [6] - 各因素偏向利空,预计油价短期承压,中长期关注WTI60 - 68美金区间逢高做空机会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际原油分析 - 价格走势:本周(6.30 - 7.4)国际油价震荡整理,截至7月4日,WTI结算价66.5美元/桶(+1.5%),Brent结算价68.3美元/桶(+0.78%),INE SC结算价506.4元/桶(+0.84%) [9] - 金融方面:更多贸易协议有望达成,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中东局势缓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升温,美股新高,截至7月4日,标普500指数6279.35,VIX波动率17.48 [13] - 原油波动率与美元指数:截至7月4日,原油波动率ETF 37.75,美元指数96.988,原油波动率随风险缓和回落,美元指数因宏观环境好转、市场风险偏好修复而承压 [16] - 原油基金净多头:截至6月24日,WTI管理基金净多头持仓环比上月增加5.57万张至16.15万张(+55.4%),投机净多头增加0.97万张至7.15万张(+15.8%) [19] 原油供应端分析 - 欧佩克总体产量:5月欧佩克产量较上月增加18.4万桶/日,至2702.2万桶/日,除部分国家外大多开始履行增产计划 [24] - 欧佩克+减产情况:5月欧佩克9个成员国产量2199万桶/日,环比增加6万桶/日,伊拉克和阿联酋超产但超产量减少,补偿减产计划或起作用 [27] - 沙特、伊朗原油产量:5月沙特原油产量增加17.7万桶/日至918.3万桶/日,伊朗产量减少2.5万桶/日至330.3万桶/日 [31] - 俄罗斯原油供应量:OPEC统计口径显示5月俄罗斯原油产量898.4万桶/日,环比增加0.3万桶/日;IEA统计口径显示为917万桶/日,环比下降16万桶/日 [41] - 美国原油钻机数:截至7月3日一周,美国在线钻探油井数量425座,较前周减少7座,同比减少54座,二叠纪区域钻机数下降,原油增量空间受限 [45] - 美国原油产量:截至6月27日一周,美国原油产量边际稳定至1343.5万桶/日,较前周减少0.2万桶/日,同比增加1.77%,低油价或压缩美油增量空间 [48] 原油需求端分析 - 美国石油产品总需求:截至6月27日当周,美国成品油需求总量平均每日2048.7万桶/日,较上周减少2.6万桶/日,同比低2.83%,旺季回升速度不及往年 [52] - 美国原油、汽油、馏分油数据:截至6月27日,原油消费量增加23.9万桶/日(+1.19%),炼厂加工量增加11.8万桶/日(+0.69%),净进口量增加294万桶/日(+175.63%);汽油产量减少49.1万桶/日(-4.86%);馏分油产量增加24.5万桶/日(+5.12%) [55] - 美国汽柴煤油四周平均消费:截至6月27日四周,汽油四周平均需求量增加9.4万桶/日至919.9万桶/日(-0.07%),馏分油增加22.3万桶/日至374万桶/日(+0.56%),煤油类减少0.6万桶/日至177.1万桶/日(+2.37%) [57] - 美国汽油、取暖油裂解价差:截至7月4日,汽油裂解价差21.98美元/桶,取暖油裂解价差32.53美元/桶,汽油需求逆季节性下滑,取暖油好于去年同期 [61] - 欧洲柴油、取暖油裂解价差:截至7月4日,ICE柴油裂解价差33.34美元/桶,取暖油裂解价差32.86美元/桶,柴油表现好于取暖油 [65] - 中国油品及炼厂情况:5月中国原油加工量同比减少140.6万吨至5911.1万吨(-2.32%),进口量同比减少37万吨至4660万吨(-0.79%),国有炼油厂调整采购策略 [69] - 机构对需求增速预测:6月EIA、IEA、OPEC预计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分别为80万桶/日(↓)、72万桶/日(↓)及130万桶/日(-),明年分别为105万桶/日、74万桶/日及128万桶/日 [73] 原油库存端分析 - 美国原油库存:截至6月27日,EIA商业原油库存增加384.5桶至4.1898亿桶,同比减少6.6%;SPR库存增加23.9万桶至4.0229亿桶;库欣原油库存减少149.3万桶至2073.1万桶 [74] - 库存变化:截止6月27日四周,美国原油净进口量增加294万桶/日至461.4万桶/日,炼厂加工量增加11.8万桶/日至1710.5万桶/日,开工率减少0.2%至94.9% [78] - WTI 月差:截至7月4日,WTI M1 - M2月差1.38美元/桶,M1 - M5月差4美元/桶,月差指标周度走强,维持近强远弱格局,欧佩克增产或使月差回落 [82] - Brent 月差:截至7月4日,Brent M1 - M2月差1.08美元/桶,M1 - M5月差2.55美元/桶,呈现正套格局 [85] 原油供需平衡总结 - 全球石油供需平衡表:6月EIA预测今年全球石油供应日均1.0435亿桶,需求日均1.0353亿桶,日均过剩82万桶,较上月增加 [89] - 期限结构:本周美国基本面旺季需求或不及预期,期限结构走平,Brent因柴油需求强能维持正套结构,欧佩克增产或使期限结构转变 [93]
巨富金业:地缘缓和金价承压,关税博弈与美联储纪要主导本周行情
搜狐财经· 2025-07-07 15:07
实时数据:7月7日亚市早盘,现货黄金延续上周五弱势震荡格局,一度失守3330美元/盎司关口,截至发稿报3314.59美元/ 盎司,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8%。美元指数维持在97.082附近震荡,较上半年累计下跌10.7%,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 | -- 现货黄金 XAUUSD | | | 0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14.59 -22.63 (-0.68%) | | | | | | | | | ● 开市 最后更新:11:25:05 | | | | | | | | | 报价 资讯 相关品种 | | | | | | | | | 昨收 | 3337.22 | 最高 | 3342.68 | | | | | | 开盘 | 3335.16 | 最低 | 3306.05 | | | | | | 买入 | 3314.59 | 卖出 | 3314.79 | | | | | | 美元指数 | | | | | | | | | S | | | | | | Ø 已添加 | | | FX DINIW √ √ √ Level1 ...
关税政策引发铜市巨震 未来走向是明是暗?【期市半年报】
文华财经· 2025-07-07 09:42
铜价走势与关税政策 - 一季度铜价走强源于美国可能对进口铜加征关税的预期,沪铜最高触及83000元/吨,刷新逾一年高位 [1] - 4月初美国超预期对等关税落地后,沪铜最低触及71320元/吨,刷新八个月低位 [4] - 6月底美联储鸽派表态提振铜价,但受需求淡季限制,上行幅度有限 [5] 铜矿供应与加工费 - 铜精矿现货加工费跌至-40美元/干吨,创历史新低 [7] - 2026年铜精矿长单加工费锁定在0美元/干吨,较2025年大幅下跌 [9] - 冶炼厂通过原料结构调整和副产品收益维持生产,但下半年压力将加剧 [9] 全球铜库存流动 - COMEX铜库存从年初不及10万吨增至22万吨以上,LME铜库存从27万吨降至9.5万吨 [10] - 美国虹吸效应导致中国精炼铜出口增加,国内库存维持在13万吨,低于去年同期 [10] - LME铜库存近期企稳回升,注册仓单6月上旬见底反弹 [12] 未来关注重点 - 美国对外关税政策变化及黑天鹅事件对需求预期的影响 [13] - 铜矿紧张局面加剧,需关注冶炼厂减产可能性 [13] - 美国对铜关税政策落地时间及税率对全球铜流动的影响 [13]
豆粕:关注美国贸易谈判与产区天气,震荡,豆一,现货稳定,盘面震荡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6 20:53
二 〇 二 五 年 度 2025 年 07 月 06 日 豆粕:关注美国贸易谈判与产区天气,震荡 豆一:现货稳定,盘面震荡 吴光静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1992 wuguangjing@gtht.com 报告导读: 上周(06.30-07.03),美豆期价涨势为主,主要因为:美豆油上涨带动(美国参议院最新税收法案 提出,禁止使用北美以外原料生产的生物燃料申请 45Z 税收抵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访问衣阿华州时可 能带来与中国贸易谈判取得进展的消息。美豆产区天气良好预期压制价格涨幅。美豆有 1 笔大额出口销售 订单:7 月 3 日对未知目的地销售 22.6 万吨大豆,2024/25 年度交货。从周 K 线角度,7 月 3 日当周, 美豆主力 11 月合约周涨幅 2.24%,美豆粕主力 12 月合约周涨幅 1.46%。 期货研究 充分交易利多影响,因为美豆持续受困于贸易摩擦忧虑。后期若条件具备,其利多影响将会显现。目前而 言,美豆减少种植面积,有利于支撑豆价。5)美豆主产区天气预报:据 7 月 5 日天气预报,未来两周(7 月 6 日~7 月 19 日),美豆主产区降水略偏多、气温逐步上升,影响偏中性。 ...
2025贸易摩擦与资产配置逻辑:财政、司法、货币、贸易纠缠中的关税摩擦
搜狐财经· 2025-07-06 13:58
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框架 - 关税政策是财政与贸易政策关联的核心节点,通过"国内减税、国外加税"策略平衡财政赤字 [15][16] - "大而美"法案(OBBBA)旨在延长国内减税并通过关税收入弥补财政缺口,但白宫与CBO对赤字影响的评估存在显著分歧 [21][22] - 关税政策兼具贸易保护、财政调节及国际威慑功能,但面临司法挑战和通胀传导风险 [16][19] 美国财政政策与关税 - 白宫宣称OBBBA将在10年内削减赤字6.69-6.92万亿美元,其中关税贡献2.8万亿美元收入,但CBO认为法案将扩大赤字25.45万亿美元 [22][25][26] - 财政争议焦点在于基线设定:白宫采用"现有政策基线",CBO采用"现有法律基线",两者差异达21.09万亿美元 [22][25] - 若剔除关税收入,即使实现支出削减,特朗普政策仍将扩大赤字,联邦杠杆率或升至129%(2024年为100%) [29][30] 美国司法争议与关税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越权,认为关税权属国会 [35][36] - 政府可能采取上诉至最高法院、寻求国会授权或援引其他法案(如1974年《贸易法》)应对司法挑战,但替代方案均存在局限性 [35][38] - 司法不确定性使政策延续性成为关键,市场预期政府将维持现有税率框架以避免动荡 [3][35] 国际博弈与关税影响 - 美欧日贸易博弈中,美国对欧日出口依赖度(20%以上)形成谈判优势,但加税可能反噬民生领域(如欧盟医药出口) [4] - 日本汽车及配件对美出口议价空间有限,欧盟或通过扩大进口让步,但难改美国贸易逆差格局 [4] - 三方博弈或达成"形式性平衡",全球贸易多极化趋势延续 [4] 货币政策与关税联动 - 美联储降息节奏受关税传导通胀制约,若夏季通胀反弹,降息或推迟至年底;若稳定则10月可能降息 [5] - 美国5月CPI同比涨2.4%,核心通胀2.8%,尚未显现强关税传导效应,但美联储保持警惕 [5] - 关税推高进口成本与美联储抗通胀立场形成政策拉锯,增加全球流动性不确定性 [5][19] 中国政策应对 - 国内政策预留弹性空间,政府债券融资增速和新型金融工具可随贸易摩擦强度灵活调整 [6] - 上游价格下行与低通胀环境为货币政策提供操作空间,债市低波动反映市场对政策稳健预期 [7] - "以稳为主、弹性应对"策略有助于缓冲外部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6][7] 数据与图表要点 - 美国商品进口占GDP比例达3.6万亿美元(2024年),关税政策直接影响进口成本与国内物价 [33] - 白宫与CBO对OBBBA赤字影响的评估差异达21.09万亿美元,凸显关税收入重要性 [25][26] - 美欧日贸易结构数据显示欧盟医药、日本汽车为对美出口核心品类,加税敏感度高 [12][15][16]
油价遭遇“双面夹击” OPEC+增产与关税联手打压
环球网· 2025-07-06 09:45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国际油价面临严峻考验,两大利空消息接踵而至。一方面,OPEC+成员国出人意料地达成超预期增产协议;另一方面,美 国实施高额关税,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担忧。 美国总统于7月4日宣布启动新一轮关税计划,向多个贸易伙伴发出设定新关税税率的信函,其中最高税率可能高达70%,并"十有八九"于8月1日起生效。此 举旨在为美国经济减负,但市场普遍担忧其将扰乱全球供应链,引发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担忧。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抑制主要经济体的能源消费,给油价带来额外的下行压力。市场参与者担忧贸易摩擦升级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复 苏,进而影响原油需求。本周五,受OPEC+增产预期及美国总统关税威胁双重影响,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75%,跌破每桶67美元,收于66.50美元。 展望未来,油价走势将取决于OPEC+的后续产量决策、美国总统关税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实际进程。分析师普遍认为,供应过剩风 险在今年晚些时候可能进一步显现。在供应增加、需求担忧和政策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交织下,原油市场短期内或将继续维持震荡格局。(文馨) 当地时间7月5日,O ...
特朗普近期谈话对市场的多维度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7-05 23:07
贸易关税相关谈话引发市场震荡 - 特朗普7月4日宣称将设定新单边关税税率,范围10%-70%,预计8月1日生效,打破市场对贸易谈判缓和的期待 [2] - 4月美国实施10%普遍关税曾导致标普500指数自2月峰值大跌19%,70%关税若实施影响将远超4月 [2] - 50%关税在4月已导致美国股市陷入熊市区域,债券和美元遭大幅抛售 [2] - 更高关税将增加美国经济通胀风险,进一步扰乱供应链体系 [2] 对主要贸易伙伴谈判态度影响市场预期 - 美国与欧盟谈判举步维艰,欧盟或寻求延长现状以避免关税提高,此前美国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钢铝产品50%关税 [3] - 日本与美国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特朗普指责日本对美汽车贸易不公平,日本东京股市两大股指7月2日下跌,机械、电气设备等出口导向型产业股票跌幅显著 [3] - 印度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美印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加剧,对两国相关产业及进出口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4] 经济政策言论影响金融市场走势 - 特朗普4月9日喊话买入美股并宣布暂停部分关税,标普500指数当月收盘点位较月内低点累计反弹超15% [5] - 5月8日特朗普再次喊话买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冲高,但喊话效应正逐渐减弱,投资者回归基本面分析 [5]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高盛预测美联储将于9月重启降息,较先前预测提前3个月 [6] - 美联储降息预期调整影响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以及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决策 [6] 市场后续走势的不确定性与应对建议 - 贸易谈判结果难以预测,新关税若生效将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冲击各国经济增长、企业盈利和就业 [7] - 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和经济数据,多元化投资组合分散风险,评估出口导向型行业供应链稳定性、成本转嫁能力和市场份额变化 [8] - 企业应优化供应链布局,寻求替代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地,加强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 [8]
美国态度又变,100国面临10%对等关税,对中国,特朗普有言在先
搜狐财经· 2025-07-05 19:33
关税谈判迟迟没有进展,特朗普直接把桌子"掀了",改沟通为单方面通知,他会从7月4日开始向贸易伙伴发放有关税率的信函,贝森特证明了这一点,暗示 会有将近100个国家面临10%的对等关税税率,新关税会从8月1日开始,表态再引局势紧张,但中国,并不在特朗普这一波蛮横的范畴。 特朗普为何突然改了态度?本质上的原因,还是谈判的不顺利。先说日本,石破茂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呛,其实已瓦解了美日在7月9日前达成全面协 议的可能。 7月1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媒体放话,彻底撕毁了原有的谈判计划。 他声称没有考虑延长7月9日的截止期限,并将在未来几天内向170多个国家发送正式信函,单方面告知关税税率。信中会直接写明"该交多少钱",没有任何 讨价还价的余地。 关税战打到现在,特朗普政府终于拿下一个标杆案例就是越南——美国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对"转运"商品征收40%的关税,而越南允许美国商品免关 税进入其市场。 特朗普降服越南,一方面特朗普可以为自己邀功,说明自己能达成这份协议有多么不容易;另一方面,则可以给其他国家树立一个"榜样",越南的税率在一 定程度上或许就是美国对其征收关税的标准。 当地时间7月4日,特朗普在 ...
大限将至,印度选择硬碰硬,准备强硬回应美国汽车关税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23:26
美印贸易摩擦升级 - 印度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因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冲击印度出口 [1] - 印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持平 印度卢比短线走低约0 1% [1] 印度反击美国汽车关税 -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 预计每年影响29亿美元印度对美出口 导致印度出口商多付约7 24亿美元关税 [4] - 印度向WTO发出正式通知 将对美国产品加征相同数额关税 [4] - 印度6月已在WTO发起"磋商"程序 挑战美国汽车关税 认为其不公平 [4] 美印贸易谈判进展 - 美印双方原计划在7月9日前达成临时贸易协议 以避免8月1日新关税正式实施 [4] - 因美国态度强硬且印度不肯让步 谈判前景不确定 [5] - 印度强调必须解决"行业准入"和"对等关税"两个核心问题 [5]
沉默5天后,中方发起反制,对韩国继续征税,李在明作出明智选择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20
贸易政策变动 - 韩国政府6月26日宣布对中国不锈钢厚板加征21.62%反倾销税,限期五年 [1] - 韩国同时对中国的碳钢板、热轧钢板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并将二亚硫酸钠等化工产品纳入征税范围 [3] - 中国商务部6月30日宣布延长对韩国等国不锈钢钢坯和热轧卷的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达103.1% [3] - 中国对韩国浦项制铁等企业设置豁免条款,只要出口价格不低于承诺价就可享受"价格承诺"政策 [4] 行业影响 - 2024年中国对韩不锈钢厚板出口量同比增长28%,价格比韩国本土产品低15% [4] - 韩国钢铁和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82%下降至2025年68%,超过30家中小型钢厂面临倒闭风险 [7] - 中国是韩国钢铁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加税将导致韩企对华出口成本上升并影响就业 [11] 企业动态 - 韩国现代、起亚撑起韩国出口的大半壁江山,面临美国可能恢复25%对韩汽车关税的威胁 [7] - 韩国钢铁行业协会已提出请愿,要求政府向WTO申诉中国加税措施 [11] - 韩国政府批准超30万亿韩元追加预算支持半导体和AI产业转型,并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国家项目 [11] 国际贸易关系 - 美国提出"交换条件":如果韩国不对中国钢铁产品提高关税,美国就要恢复25%对韩汽车关税 [7] - 韩国派出贸易部长赴美谈判请求暂缓恢复高额汽车关税,同时派跨党派议员代表团访华讨论人工智能合作和半导体供应链 [9] - 韩国制造业对美国及中国市场依赖度达24.5%,半导体、汽车等核心产业离不开中国市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