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一文读懂 IEA《世界能源投资 2025》
国盛证券· 2025-11-07 15: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预计将达到3.3万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2% [1] - 清洁能源投资远超化石燃料,但电网瓶颈、供应链压力与区域失衡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挑战 [1] - 能源投资重心已不可逆转地转向清洁能源,但电网现代化、供应链韧性及新兴市场融资是确保转型成功的关键 [4] - 电力投资创新高:全球电力投资达1.5万亿美元,由可再生能源、电网和储能驱动 [1] - 2025年化石燃料供应投资预计下降2%,为2020年来首次,主因油价下跌与成本上升 [2] - 电动汽车投资主导需求侧,2024年全球销量超1700万辆,中国市场贡献近三分之二 [3] 电力投资 - 2024年全球电力行业投资达1.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主要受低排放发电、电网及电池储能领域创纪录投资的推动 [16] - 发达经济体(39%)和中国(45%)仍是可再生能源最大市场,但印度、中东与北非等新兴市场太阳能投资显著增长 [16] - 太阳能制造商面临严重财务压力,多晶硅至组件环节均出现亏损,产能过剩问题持续 [16] - 海上风电因成本上升与政策不确定性遭遇挫折,陆上风电抗压性较强但受电网制约 [16] - 核电与地热技术因数据中心零碳需求增长迅速,传统核电投资达720亿美元 [16] - 人工智能热潮推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带动燃气轮机订单激增,预计至2030年专门满足数据中心能源需求的天然气发电累计投资将达180亿美元 [17] - 中国与印度因能源安全担忧加速新建煤电,推动全球燃煤与燃气投资达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 [17] - 电网瓶颈(审批冗长、并网排队及设备成本上涨)严重制约部署进度,全球1650GW可再生能源项目等待并网 [8][48] - 2024年电网投资达3900亿美元,预计2025年突破4000亿,但增速远落后于可再生能源部署扩张 [48] - 2024年电池储能投资强劲增长45%,美国、欧洲和中国市场合计贡献超90%份额 [51] 能源供应 - 2025年化石燃料供应领域总投资预计为1万亿美元,较2024年下降约2% [56] - 上游油气投资预计下降约4%,至略低于5700亿美元,为2020年以来首次下滑 [59] - 煤炭生产投资预计2025年将再增约4%并创历史新高,但增速仅为过去五年年均6%的一半 [68] - 低排放燃料(氢能、生物燃料)投资增长30%,创历史新高,2025年投资预计达到近250亿美元 [57][76] - CCUS投资增长35%,但需十倍增长才能释放项目潜力,当前投资规模约40亿美元 [8][73] - 关键矿产价格下跌阻碍供应多元化进程,2024年锂价跌40%,石墨与钴价跌约20% [78] - 油气行业对低排放能源技术的投资约为220亿美元,占行业总资本预算的2.5%,且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下降10% [69] 终端需求 - 能源系统需求侧年度投资额已接近翻倍,预计2025年将达到约8000亿美元 [84] - 交通领域电气化与能效投资自2015年以来增长五倍,预计2025年接近2200亿美元 [84] - 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7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逾五分之一,中国市场贡献了近三分之二的销量 [100] - 建筑能效投资预计在2025年下滑,2024年全球建筑能效投资达2750亿美元,较上年微幅增长 [87] - 全球低排放钢铁产能投资出现显著逆转,预计2026年投产项目价值约90亿美元,较上年骤降60%以上 [116] - 欧洲成为全球清洁工业投资下滑趋势中的关键例外,2024年在清洁工业技术领域投资近150亿美元,其中80%资金流向钢铁脱碳项目 [116] 投资策略 - 遵循"绩优则股优",重点推荐中煤能源(H+A)、兖矿能源(H+A)、中国神华(H+A)、陕西煤业 [9] - 重点推荐深耕智慧矿山领域的科达自控;困境反转的中国秦发 [9] - 重点关注力量发展、晋控煤业、潞安环能,新集能源、山煤国际、电投能源、淮北矿业、昊华能源、平煤股份 [9] - 重点关注未来存在增量的华阳股份、甘肃能化 [10] - 重点关注前期完成控股变更、资产置换的江钨装备 [11]
陕鼓EKOL携绿氢氨醇核心装备方案亮相进博会
新华财经· 2025-11-07 15:04
公司参展概况 - 公司以“为零碳未来提供动力”为主题,第六次以参展商和采购商双重身份参与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 [1][2][3] - 展台重点展示了汽电双驱十万等级空分机组和高端油气离心压缩机模型,吸引中外客商关注 [1][2] - 公司举办了绿色低碳产品推介会暨重要合作伙伴签约仪式,签约多项关键设备订单与合作协议,实现技术展示与商务合作双重突破 [3] 核心产品与技术方案 - 汽电双驱十万等级全离心空分压缩机组和油气用高端离心压缩机组,能精准匹配用户多样化工况需求,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系统能耗 [2] - 绿色氢氨醇核心设备方案在进博会期间面向全球首发,致力于为绿色氢能、氨能和甲醇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化、经济化生产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3] - 核心设备和系统方案展现了公司以技术创新推动工业装备向大型化、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迭代升级的追求,提供可落地的节能降碳装备解决方案 [3] 国际合作与战略发展 - 公司连续多年深度参与进博会,与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在高端设备采购、技术联合研发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 [4] - 通过进博会平台实现了多项突破,包括全球首发智慧绿色能源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签约世界首台套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项目、加入“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联盟 [4] - 公司借助进博会这一国际化平台,将绿色方案带向世界,为零碳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为全球化发展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4]
外企高管会搬进“四叶草” 专家分享中国“十五五”规划
央视新闻· 2025-11-07 14:26
今天(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第三天。在本届进博会展会现场,记者遇到了一家瑞 典企业,他们首次把企业的高管会开到进博会。 阿法拉伐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埃里克森: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20%。我希望整 个团队能感受中国的活力,并从这里学习。这样当我们讨论未来规划时,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就能有相同 的理解。所以对所有人来说,进博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周。 高管会上,能源转型和中国的"十五五"规划成了重要议题。为此,他们还特意请来了专家与集团高管们 分享,主题也跟"十五五"相关。密密麻麻的笔记、积极的问答互动,但凡涉及中国话题,高管们不想错 过任何一条信息。 阿法拉伐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弗雷德里克:这份五年规划中有诸多要素令人振奋,不仅体现 在中国国内发展层面,更展现其国际视野。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绿色科技领导力,这必将为公司创造新 机遇,我们一定会加大投资把握所有机会。 从11月2日抵达中国,浩浩荡荡一行人要在中国停留6天5晚。记者在罗列的一份行程单上发现,至少有 两场集体活动是跟"十五五"规划建议相关。 阿法拉伐东北亚区公共事务及市场部副总裁 顾闻:阿法拉伐的2030年规划建议 ...
多国领导人呼吁加速应对气候危机行动
新华社· 2025-11-07 13:53
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6日电(记者赵焱 吴昊)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在6日开幕的贝伦气候峰会期 间呼吁,各国应团结一致,加速应对气候危机的行动。 为期两天的贝伦气候峰会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东道主巴西召 集,旨在为即将到来的COP30谈判提供"政治方向"。峰会的主要议题包括气候与自然、能源转型、《巴 黎协定》十周年评估、国家自主贡献与气候融资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峰会期间指出,希望COP30成为应对气候危机更有效斗争的转折点。他表示, 只有采取更快、更有效的行动,尤其是来自较富裕国家的行动,才能开始扭转当前的局面。 巴西总统卢拉表示,加速能源转型和保护自然是遏制全球变暖的两大最有效途径,科学必须是决策的主 要指导原则。他认为,气候议程应在国际舞台各层面的讨论中占据核心地位,成为"每个政府、每个企 业、每个人决策的核心"。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气候问题应尊重科学,"我们必须继续携手合作,履行《巴黎协定》中作出的国际 承诺"。他同时强调扩大清洁能源投资和为欠发达国家提供融资机制的重要性,表示坚信COP30能够取 得成功。 智利总统博里奇表示,当前各国必须明确如何履行迄今为 ...
川投能源换帅,70后技术派黄强接棒水电巨头
搜狐财经· 2025-11-07 13:25
公司高管变动 - 川投能源于11月5日完成总经理交接,原总经理杨洪因工作原因辞任,由黄强接棒 [1] - 杨洪辞职后仍担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委员,同日副总经理徐孝刚也因工作原因辞职 [2][3] - 新任总经理黄强出生于1970年11月,拥有工学学士学位和高级工程师职称,其职业生涯始于武警水电部队,后在四川省能投攀枝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及四川能投电力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多项重要职务 [4][5] 行业人事调整趋势 - 2025年以来,多家能源电力央企完成一把手调整,包括大唐集团、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航油以及中国能建 [6][7] - 能源国企领军人物越来越多地来自外部,例如中国海油迎来史上首位非“三桶油”履历的董事长张传江,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新任董事长廖家生也属跨界调任 [7] - 跨行业、跨企业的人事交流已成为能源国企人事调整的新常态,业内观点认为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式,引入新鲜视角 [7] 公司战略与业务 - 川投能源定位为“国内一流清洁能源上市公司”,主要依托雅砻江、大渡河、田湾河流域等水电资源 [9] - 截至2024年,公司参控股总装机容量达3696万千瓦,权益装机1715万千瓦,水电是核心业务,占比达79.32% [9] - 公司正积极推进雅砻江流域7800万千瓦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建设,目标到“十五五”末实现控股装机超3000万千瓦 [9] - 2024年,公司控股了广西融安100MW农光互补项目,并中标宜宾屏山12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显示其加快多元化清洁能源布局 [9] - 财务方面,川投能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09亿元,为公司能源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9] 行业转型背景 - 人事变动反映了能源央企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之间面临的战略转型压力 [8] - 随着“十五五”规划制定工作展开,更多能源企业或将迎来背景更多元的新领军人物,其使命是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速清洁能源转型 [10] - 行业边界正在模糊,人才流动加速,对高效、清洁、可持续能源的追求不变 [11]
企业高管会“开”到进博会 新朋老友信心满满寻商机、拓市场
央视网· 2025-11-07 11:42
央视网消息:本届进博会,老朋友积极踊跃、连续参展;新朋友信心满满、欣然赴约。来自全球的参展商不仅带来多款首发首展产品,也在寻 找合作机会,加速产品落地中国的步伐。 作为企业了解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新朋老友齐聚进博会,他们不仅看中进博会的平台作用,更希望在这里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共谋发展。 直观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葛岚表示,他们始终坚持把最新的技术带到进博会,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绝佳机会, 而且让他们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 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表示,进博会不仅是产品的展示平台,更是连接世界的独特窗口,每年都能从进博会上了解到最前沿的技 术。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高级董事大家正宏表示,这里可以了解中国市场的新趋势和需求,并且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开发等,从而创造出更多 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奥林巴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石肇表示,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这次他们带来了三款国产新品,这是他们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地 区设立重要的内外科医疗产品生产线。 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表示,他们看到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他们不仅将新品牌和新技术引入中国,其中有很多都是在中国研 发的。 ...
“十四五”以来我省能源转型底色更绿、韧性更强
大众日报· 2025-11-07 09:00
能源供应保障 - 煤炭年产量保持在8600万吨左右,原油年产量保持在2200万吨左右 [2] - 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达到2000万吨,各类储气设施储气能力达25.2亿立方米,均居全国前列 [2] - 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居全国第二位 [2] - 截至9月底,全省电力总装机达到2.5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位,省内机组年发电量将达到7000亿千瓦时左右 [2] 绿色能源转型 -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4亿千瓦,是2020年的2.8倍,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到53.4%,较2020年提高22.6个百分点 [3] - 建成海上风电592万千瓦,居全国第三;光伏发电装机达到9172.8万千瓦,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 [3] - 2024年全社会新增用电量实现全部由绿电供应,目前全省每3度用电中就有1度是清洁能源 [3] - 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647亿千瓦时,今年1-9月可再生能源发电1475.6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的28.1% [3] 储能与电网建设 - 新型储能规模达960多万千瓦,较2022年底增长5倍多 [3] - 研究确定42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提出4类试点模式 [3] - 创新“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引导企业和用户“削峰填谷” [3] 能源市场改革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到4.3万家,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51% [4] - 率先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探索形成新能源全面入市的“山东方案” [4] - 率先建立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机制,近几年能源领域项目每年投资均超过2000亿元 [4] 民生能源应用 - 截至9月底,全省各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148.8万台,是2020年的19倍,实现数量和密度“全覆盖” [4] - 建成国内领先的兆瓦级全液冷超充站,实现“10分钟充100度电” [4] - 通过“五段式分时电价”让利,深谷时段每度电仅0.222元,单次充电最多省40元 [4]
第八届进博会丨以开放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从虹桥论坛看绿色发展
新华社· 2025-11-07 08:43
论坛核心观点 - 中外嘉宾聚焦以开放合作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1] - 绿色革命正成为全球共识,能源转型、低碳产业、绿色金融正在重塑全球产业与技术格局 [2] 新型储能发展 -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新型储能在中国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9月底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1] - 新型储能成为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力量 [1] - 中国储能企业依托先进技术和供应链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1] 国际合作与战略 - 中国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支持高质量“引进来”,鼓励外企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1] - 中国支持高水平“走出去”,引导本国企业与东道国共生共赢 [1] - 中国应将自身的绿色发展经验、技术与产业推向全球,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集群 [2] - 应增进与发达国家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空间,加强技术交流与标准协同 [2] 绿色贸易挑战与机遇 - 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与绿色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催生强劲的贸易需求 [1] - 各国绿色标准碎片化等问题形成新的贸易壁垒,阻碍全球绿色转型发展进程 [2] - 全球绿色贸易规则的碎片化趋势令人担忧,单边措施易演变为新型贸易壁垒,增加贸易成本与不确定性 [2] - 开放的市场、清晰的规则比壁垒更能带来共同繁荣,应坚持技术开放,打造国际互联互通的数据交互平台 [2]
涨停潮背后,电网设备的超级周期正在来临
券商中国· 2025-11-07 07:32
行业战略地位与市场表现 - 电网设备行业正从传统基础设施领域蜕变为资本市场瞩目的新高地,在能源安全战略与全球AI算力浪潮双重驱动下实现价值重估 [2] - 中证电网设备主题指数自7月至今涨幅达44%,并涌现出一批翻倍股,如金盘科技、特变电工、思源电气等,神马电力、中能电气等股涨幅超80%,国电南瑞市值站上2000亿元关口 [3] - 全市场唯一投向该主题的电网设备ETF(159326)持续获资金净流入,规模从9月底的不到1亿元增长至11月5日的11.61亿元,增幅超10倍 [3] 历史问题与破局之道 - 2016年我国可再生能源面临严重“三弃”问题,全国弃水、弃风、弃光电量近1100亿千瓦时,超过当年三峡电站发电量约170亿千瓦时,根源在于电源与电网系统建设不匹配 [4][5] - 通过特高压工程建设实现破局,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甘肃弃风率当年便同比下降逾10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已累计投运特高压工程45项,线路长度超4万公里 [6] - 政策、市场与技术三重驱动下,“三弃”问题显著改善,2023年全国风电、光伏、水能平均利用率分别达97.3%、98.0%、99.4% [7][8]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新型能源系统重要地位,指引特高压、柔性直流输配电、数智化电网等环节的中长期机遇 [9] -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三年倍增”行动方案,计划到2027年底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公共充电容量超3亿千瓦,新车向800V平台演进带动配电网扩容和智能化升级 [9] -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宣布2025年计划总投资超825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4年同比增长5.5%,覆盖电网自动化、输变电、配电设备等多个领域 [15] AI算力驱动与出海机遇 - 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带来电力饥渴,训练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年耗电超过1亿度,全球在建AI数据中心超2000个,英伟达CEO预计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有望达3万亿-4万亿美元 [10][11] - 欧美电网老旧更新带来历史性出海机遇,欧盟通过5840亿欧元电网改造计划,2024年1—4月我国电力设备出口金额达222.46亿元,同比增长28.73%,其中变压器增长55.72% [11][12] - 中国电网装备出海超越单纯商品贸易,成为一种标准和模式,智能化成为关键赛道,北美和北欧智能电表渗透率超60%,南美及非洲不足10% [12][13] 投资价值与指数表现 - 电网设备主题指数近三年、2019年以来回报分别为34.86%、165.02%,均优于同期沪深300及中证500指数涨幅,展现出穿越周期的成长韧性 [17] - 中证电网设备主题指数(931994.CSI)筛选80只涉及特高压、智能电网等领域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成份股权重达54%,涵盖特变电工、国电南瑞、思源电气等龙头 [16] - 指数市值分布呈现多层次结构,既有千亿市值权重股,也有大量200亿-500亿市值的中型公司和50亿元以下的小市值标的,兼顾稳定性与成长性 [16]
锚定大型化与海上风电,全球市占率第三的风电“心脏”专家要来A股了
财经网· 2025-11-07 07:10
中泰证券最新研报点评称,风电齿轮箱价值占比高,盈利能力较优,在海风持续放量+双馈/半直驱机型 占比提升+市占率提升背景下,有望释放增量弹性。民生证券最新研报也表示,需求侧看,风电齿轮箱 或受益于行业总量需求增长和技术路线调整带来的结构性需求增长;供给侧看,齿轮箱环节壁垒较高、 价值量占比较大,龙头企业有望凭借技术积累与资金优势,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与产品迭代,行业集中 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全球市占率第三的风电"心脏"专家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战略的双重指引下,风电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全球能源转型 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 政策暖风的持续吹拂,为行业发展筑牢了制度根基。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 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与2035年远景目标,大力推动可再生 能源发电开发利用,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202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在具备条件 的县(市、区、旗)域农村地区,以村为单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的风电项目。2025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