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搜索文档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0818
光大证券· 2025-08-18 09:57
宏观研究 - 7月美国零售环比增速从6月的0.9%降至0.5%,核心零售环比增速从0.8%降至0.3%,显示消费疲软 [1] -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双贴息"政策托底消费,但房地产销售下行和外需不确定性加大经济隐忧 [2] 策略研究 - 国内政策发力叠加海外流动性改善,A股市场维持强势,中报业绩向好的钢铁、建材、通信、电子等行业有望领跑 [3] - A股延续震荡上行,创业板指表现强势,券商、半导体领涨,市场进入补涨板块带动阶段 [10] 债券市场 - 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减少23.50%至3350.34亿元,总成交量环比下降12.25%至11085.75亿元 [5] - REITs二级市场价格整体下跌,加权指数回报率为-1.44%,市场交投热情下降 [7] - 中证转债指数年内上涨14.6%,表现优于权益市场,估值接近历史高位但仍具潜力 [8][9] 行业动态 电力新能源 - 风电整机板块强势,东方电缆在手订单196亿元,光伏组件价格略涨至0.7元/W [12] 有色金属 - 锂价达7万元/吨,锂矿停产扰动供给,推荐盐湖股份、赣锋锂业等标的 [13] - COMEX铜空头创2012年新低,Q4电网需求回升或推动铜价上行,推荐紫金矿业等 [16] 石油化工 - 五大国际油企25H1净利润同比下滑15.3%-39.7%,IEA下调2025年原油需求增长至68万桶/日 [14] 煤炭开采 -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发布,安监趋严,推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等焦煤标的 [15] 农林牧渔 - 2025/26年度美国玉米产量预估值上调至4.25亿吨,创历史新高 [17] 银行 - 商业银行25Q2盈利增速提升1.1pct,国有行增速1.1%,贷款增速稳中有进 [18] 计算机 - GPT-5商业化释放潜力,AI应用生态繁荣,推荐金山办公、海康威视等 [19] 建筑 - 25H2国内卫星发射密集,商业航天加速,推荐陕西华达、航天电子等产业链公司 [20] 公司研究 - 江阴银行25H1营收同比增长10.5%,净利润增长16.6%,NIM逆势走阔至1.54% [21] - 华峰化学25H1受氨纶、己二酸景气下行影响,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39%至21.28亿元 [22] - 吉利汽车1H25业绩亮眼,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161.6亿元,目标价23.47港元 [23] - 晶晨股份25Q2营收创历史新高,Wi-Fi6新品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24] - 网易25Q2游戏流水稳健,上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390.2亿元,目标价237.1港元 [25] - 中国电信云业务优势显著,维持2025年净利润359亿元预测,A/H股均"买入" [27] - 石药集团创新转型加速,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24.9%至49.2亿元,维持"买入" [29] - 重庆啤酒25H1营收88.4亿元(-0.2%),净利润8.6亿元(-4%),吨价承压 [30] - 卫龙美味25H1营收34.8亿元(+18.5%),净利润7.3亿元(+18%),蔬菜制品增长亮眼 [31]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818
中泰国际· 2025-08-18 09:5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全周上升1.7%,收报25,270点;恒生科指上升1.5%,收报5,543点[1] - 医疗保健、材料及信息科技板块分别大涨7.2%、5.3%及4.5%,公用事业及综合企业下跌[1] - 港股通全周净流入381.2亿港元,上周五单日净流入创纪录达358.8亿港元[1] - 过去20天港股通累计净流入1,590亿港元,7月外资流入中国股市60.3亿美元[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7月美国CPI显示通胀放缓,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超90%[2] - 7月中国房地产数据疲软:开发投资同比下跌17.1%,新开工下跌15.2%,竣工下跌29.5%[3] - 北京取消五环外购房套数限制,并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15] 行业动态 - 汽车板块表现强劲,长城汽车上涨12.9%,吉利汽车上涨4.5%[4] - 医药板块上涨7.1%,复星医药因许可协议股价单日上涨8.7%,全周上涨超15%[5] - 光伏板块上涨,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协鑫科技分别上涨7.0%、4.7%、9.7%[6] 公司业绩与展望 - 361度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0%至57.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6%至8.6亿元[7][8] - 361度电商收入同比增长45%至18.2亿元,超品店目标全年开设100家[9] - 中泰国际上调361度目标价至7.74港元,维持"买入"评级[10]
滚动更新丨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光伏板块表现活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8 09:49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涨0.43%,最新报3712.5点,上涨15.73点 [1][2][3] - 深证成指开盘报11690.94点,涨0.48%,上涨56.27点 [2][3] - 创业板指开盘报2549.55点,涨0.6%,上涨15.33点 [2][3] - 恒生指数高开0.09%,恒生科技指数涨0.4% [4] - 日经225指数涨0.17%,韩国KOSPI指数跌0.71% [8] 板块及个股表现 - 光伏板块表现活跃,GPU、电子布、覆铜板概念涨幅居前 [2] - 券商股多数飘红,长城证券高开8% [2] - 影视院线板块涨幅达43.19%,主力金额增加1.611亿 [3] - 科创次新股板块涨幅42.71%,主力金额减少1395万 [3] - 华为海思概念股涨2.31%,主力金额增加1.46亿 [3] - 短剧游戏板块涨2.04%,主力金额增加2.951亿 [3] - 科网股多数走强,蔚来涨超5%,哔哩哔哩涨逾2%,阅文集团高开近5% [4] 央行及汇率动态 - 央行开展266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 [5]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49个基点,报7.1322 [6]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
第一财经· 2025-08-18 09:47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最新报3712.50点,涨0.43% [1][2] - 深证成指开盘报11690.94点,涨0.48% [2] - 创业板指开盘报2549.55点,涨0.60% [2] - 北证50指数报1480.58点,涨0.29% [3] 板块涨跌情况 涨幅居前板块 - 影视院线板块涨3.19%,主力资金净流入1.61亿元 [3] - 科创次新股板块涨2.71% [3] - 液冷服务器板块涨2.65% [3] - 华为海思概念股涨2.31%,主力资金净流入1.46亿元 [3] - 能源金属板块涨2.31%,主力资金净流入8483万元 [3] - 短剧游戏板块涨2.04%,主力资金净流入2.95亿元 [3] 跌幅居前板块 - 兵装重祖概念板块跌0.74%,主力资金净流出2921万元 [3] - 贵金属板块跌0.70%,主力资金净流出1765万元 [3] - DRG/DIP板块跌0.42%,主力资金净流出4941万元 [3] - 银行板块跌0.35%,主力资金净流出1458万元 [3] 个股表现 - 长城证券高开8% [2]
8.18犀牛财经早报:央行报告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6家排队医药企业蜂拥港股
犀牛财经· 2025-08-18 09:40
央行报告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人民银行在去年实施了四次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之后,今年上半年又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 括降准降息,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 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三大类十项举 措,并在一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有业内专家表示,货币政策力度在进一步加大。面对上半年复杂严峻 国际环境以及诸多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组合拳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配合,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 适宜的环境。(证券时报) A股开启"欢乐派对" 公募机构"冷静而持稳" 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代销新规")已进入落 地倒计时。在不足两个月时间里,银行机构正抓紧调整代销业务模式。记者注意到,近日,某股份制商 业银行连续两日公告披露,分别终止与"华为钱包""宇通生活"两大第三方渠道平台的基金代销业务合 作。受访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既是商业银行对代销新规的及时响应,也传递出银行正全面强化合规经 营、回归自主渠道管控的明确信号。预计其他银行也会基于当前代销业务模式评估适 ...
关注传统消费和红利板块的补涨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37
行业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多数收涨,传统行业板块相对式微 [2] - 通信、电子、非银金融及电力设备板块涨幅居前,其中通信和电子板块受CPO、PCB、液冷服务器、AIDC电源等AI算力细分板块上涨驱动,电力设备板块因光伏产业挺价行为反弹并间接带动创业板指走强,非银金融板块则因市场情绪升温和成交量走高下券商板块走强 [2] - 银行、钢铁、纺织服饰及煤炭板块跌幅居前,钢铁和煤炭板块因商品价格剧烈震荡且转弱,银行板块因资金风格切换,纺织服饰板块受饰品子行业拖累 [2] 配置方向 - 短期成长板块过于拥挤,建议等待回调企稳后的布局机会或挖掘滞涨标的 [2] - 低位滞涨的传统消费、红利等板块仍可适当关注后期补涨机会 [2] - 前期调整的创新药、反内卷、港股科技等相关板块后期或有一定修复行情 [2]
智通决策参考︱大方向看恒指往上的概率偏大
智通财经· 2025-08-18 09:32
市场趋势与政策动态 - 市场预期降息并提前反应 国内个贷贴息政策推动资金入市 证券板块表现积极 [1] - 俄美首脑会议未达成实质性成果 俄乌未停战 暂无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关税计划 [1] - 美联储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将于8月21日公布 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8月21-23日举行 鲍威尔8月22日讲话预计偏鸽派 [1] - 央行强调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恒指上行概率较大 [1] 人工智能与芯片产业 - OpenAI首席执行官计划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 [2] - 2025年下半年昇腾芯片将实现低算力到高算力边端场景全覆盖 芯片算力板块预计持续活跃 [2] 生物医药领域突破 - 中慧生物-B(02627)自主研发的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获中国CDE和美国FDA批准IND申请 [3] - 该疫苗采用创新大数据分析技术和pre-F抗原序列 临床前研究显示能刺激高滴度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棉鼠攻毒研究中将肺部病毒载量降至检测限以下且无疫苗增强疾病现象 [3] - 全球RSV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8亿美元增至2030年128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1.4% 中国尚无RSV疫苗上市 [4] - 公司核心产品慧尔康欣®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 已覆盖30省份1100家疾控中心 另有11种在研疫苗涵盖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领域 [4] 光伏行业动态 - 工信部召开光伏压延玻璃产业座谈会 8月新单价格上调至11元/平方米 低于该价格订单将重新报价 产量维持减产趋势 [5] - 2.0mm单层镀膜光伏玻璃报价10.5-11.0元/平方米 头部企业报价超11元/平方米 部分企业达11.5元/平方米 订单排期至9月中旬 [6] - 光伏"反内卷"上升至国家战略 7月冷修产能达7750吨/日 有效产能降至9万吨/日以下 产能出清后库存预计回落 价格触底反弹 [6] - 港股重点关注福莱特(06865)/信义光能(00968)/协鑫科技(03800)/新特能源(01799) [7] 市场资金与情绪指标 - 恒生期指(八月)未平仓合约129395张 未平仓净数54163张 结算日8月28日 [8] - 恒指25270点位置牛熊证密集区偏离中轴 市场预期鲍威尔9月降息 数据暗示本周指数调整 [8] - 内地散户入市资金体量增长5%以内 明显弱于2024年9-10月水平 略高于2020年6月但弱于2020年7月 [10] - 两融增量约5% 场外杠杆几乎为零 港股场外个股期权北上资金因去年兑付问题显著减少 散户配置以中小盘为主且不重估值 市场情绪未过热 指数仍有上行空间 [10]
当前时点如何看光伏?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 * 光伏行业 [1] * 硅料企业(如通威、协鑫) [18][20] * 电池组件企业(如爱旭、隆基、晶澳天和、晶科) [18][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供需与价格调控** * 硅料企业达成共识 约束9月至12月产量和销量 可能通过罚款等措施执行 旨在降低硅料库存 稳定或提升组件价格 [1][3] * 目标将硅料总供给恢复至200多万吨水平 相比需求端仍明显过剩 需进一步限制开工率和销量 [8][9] * 参考煤炭等行业限产经验(如2016年煤炭限产推动价格从300多元/吨涨至600多元/吨) 光伏行业有望通过限产能加限产量组合拳恢复合理盈利状态 [8][10] * 若行业开工率限制在60%-70% 可保障供需基本平衡 使硅料库存进入下降通道 [11] **政策与监管** * 反内卷政策升级 下半年预计出台具体措施 从价格和产能两方面改善行业状况 政策更务实 考虑企业利益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6] * 通过监管用电量、碳排放量等数据约束企业行为 违规可采取罚款、限产、停产整治、信用惩戒(如取消补贴、限制融资)等措施 [12] * 国内通过136号文细则管控电价和规模 调整电站市场供需关系及收益率 [13][14] **市场需求与价格传导** * 组件价格近期可能小幅上涨(如两到三分钱) 下周相关会议可能进一步明确上涨预期 [3] * 组件占海外电站建设成本比例低(欧洲市场组件仅六七毛钱 占单瓦投资成本约60%-70%) 价格上涨对电站IRR影响较小(如从6毛5涨到8毛5仅导致IRR下降1个百分点) [13] * 国内市场韧性来自政治目标(如分布式绿电直联、光伏治沙等项目) 支撑每年200GW以上装机判断 [13][14] * 短期内市场观望情绪明显 项目招标延期 但预计8月至9月迎来新一轮招标高峰(如华电20几瓦组件招标开标) [4][15] **成本与收益** * 长期看组件价格上涨压力较小 可通过非技术成本下降(如路条费用减少)抵消 系统总投资成本保持稳定 [4][16][19] * 国内电站投资意愿下降 路条费用等资源费减少 下降幅度可能与组件价格上涨幅度相当 [16][19] **估值与投资机会** * 光伏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基金持仓占比仅1.5% 个股涨幅有限 较去年高点仍有40%左右空间 [7] * 行业方向明确 胜率和赔率足够 重点观察硅料限产销执行及组件顺价进展 [2][5][18] * 投资方向:硅料企业(通威、协鑫)、电池组件新技术标的(爱旭、隆基BC技术)、一体化龙头企业(晶澳、隆基、晶科) [18][20] 其他重要内容 * 全国共有41个硅料厂区 监管产能可为后续能耗、限产限销等措施铺垫 [12] * 2026年终端装机容量预计约600GW(国内200多GW 海外300多GW) 组件需求约700多GW 对应硅料需求150-160万吨 [11]
800V HVDC有望成为未来AIDC供电架构,国内供应链迎来新机遇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 **涉及的行业** - 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供电架构[1] - 光伏产业链[11] - 人形机器人[12][13] - 风力发电(海风为主)[14][15] - 固态电池及半固态锂电池[9][10][16] **涉及的公司** - **HVDC相关**:麦克米特、中恒电气、和望电器、胜宏股份、科士达、科华数据[6] - **SST相关**:金盘科技、新特电器、明阳电器、阳光电源、中国西电、科陆电子、特变电工、江苏华辰[8] - **固态电池设备端**:先导智能、银河科技、马克诺尔、宏工软控[10] - **人形机器人**:科达利、福晶工、金阳股份[13] - **半固态电池**:南都电源、孚能科技[16]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AIDC供电架构升级(800V HVDC)** - **技术优势**:800V HVDC减少AC-DC/DC-DC转换,节能且铜材用量大幅降低(传统54V系统耗铜量大)[3][4] - **行业驱动**:英伟达2025年COMPUTEX宣布采用800V HVDC,Meta/Alphabet/微软资本开支上调(Meta至660亿美元,Alphabet至850亿美元)[1][5] - **国内机遇**:海外需求高景气为国内供应链(如麦克米特)提供突破窗口期[5][6] **2 固态变压器(SST)前景** - **应用领域**:数据中心、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等,目前处于试点阶段(海外计划推出2MW商用原型机)[7] - **技术方向**:高频电力电子转换,规模化部署需3年[7][8] **3 固态电池关键环节** - **设备端**:干法电极、制恒绝缘、等电压环节已获千万级订单(如先导智能)[9][10] - **材料端**:需等待中试线落地(推荐下午新能)[10] - **半固态进展**:南都电源2.8GWh储能项目、孚能科技商业交付美国客户[16] **4 光伏产业链反内卷** - **现状**:硅片/电池组件环节价格修复,供给侧改革推进(硅料为切入点)[11] - **投资建议**:重点布局硅料及辅材浆料环节[11] **5 人形机器人催化事件** - **产业链迭代**: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飞行机器人展示(宇树科技表现突出)[12][13] - **标的**:主业扎实企业(科达利)或与小米/华为生态相关企业(金阳股份)[13] **6 风力发电(海风)** - **海外需求**:2026年海外市场(尤其海风)增长明确,国内广东/江苏2025年交付量提升[15] - **竞争修复**:主机及海风环节中标价格回升[14] ---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方向补充**:硫化物技术(硫化锂)、干发活料、激光绝缘质痕(软控宏工、德龙激光)[17] - **投资策略优先级**:IDC电源系统>固态电池>光伏反内卷>双海(海风+出海)[18] **数据引用** - 铜材节省:800V HVDC vs 传统54V系统[4] - 资本开支:Meta上调至660亿美元(+3.1%),Alphabet至850亿美元[5] - 半固态订单:南都电源2.8GWh项目[16]
阳光电源20250817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系统 [2] - 公司:阳光电源,主营业务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三大业务齐头并进 [4]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公司业绩与增长** - 2021-2024年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增长率约46%,储能系统出货量增长率达111%,均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4][12] - 2024年光伏行业普遍下滑,但公司仍保持良好表现,得益于逆变器业务的独立性和储能业务的增长 [2][6] - 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达275GWh,中国、美国、欧洲增速分别为34%、56%、40%,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速或超200% [2][7] **2 光伏逆变器需求** - 逆变器使用寿命10-15年,2025-2026年早期市场(欧洲、美国、日本)将迎来替换周期,需求显著高于实际装机需求 [2][9] - 公司是国内首家推出模块化逆变器解决方案的企业,产品覆盖地面电站、工商业及户用场景 [4][13] **3 储能业务发展** - 构网型储能需求快速增长,解决新能源消纳和电压稳定性问题,如甘肃省测算显示配置储能可提升利用率至100% [2][10] - 公司2024年储能系统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可融资性排名全球第一(彭博数据) [13] - 美国光伏配储能LCOE区间为50-131美元/兆瓦时,已具竞争优势 [8] **4 全球化战略** - 产品销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度和泰国工厂年产能达25GW,海外设立五大服务区域 [4][14][15] - 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研发投入持续提升,主要用于储能系统研发 [16] **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受益于美国和东南亚政策利好,股价表现弹性大 [2][3] - 2025年光伏行业处于底部,预计2026年迎来业绩拐点 [2][3] - 西北地区电网技术薄弱,2024年起已大量招标构网型储能项目 [1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推出2.0地面电站储能系统,主要面向地面电站 [13] - 2025年光伏装机需求超预期,行业协会上调全年装机预期,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7] - 不配置储能的光伏电站利用率可能下降,储能虽增加初始成本但保障未来现金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