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

搜索文档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717
国证国际· 2025-07-17 14:14
核心观点 - 美联储独立性受挑战,美债息率或有上升压力;李宁公司跑步及健身品类引领增长,持续优化渠道 [4] 国证视点 - 港股连升四日后昨日高位遇压,高开低走最终收跌,恒指高开 113 点报 24704 点,最高升 277 点,后掉头下跌,最终收报 24517 点,全日跌 72 点或 0.29%,主板成交 2590 亿港元较上日少 10.2%,港股通成交 1288 亿港元占比 24.9%较上日少,北水净流入 16.03 亿港元较上日少 58.1%,净买入最多为美团、建行、康方生物,净卖出最多为腾讯、小米、金山云 [2] -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 7 个上升 8 个下跌,上升板块为医疗保健、电讯、必需性消费及综合企业,涨幅 0.83%-0.05%,下跌板块中地产建筑、资讯科技等领跌,跌幅 1.13%-0.29%超恒生综指跌幅 [3] - 美股昨晚回升,美国上月生产物价指数增幅低过预期,市场对通胀忧虑缓和,但特朗普试探解雇鲍威尔致大市一度倒跌,否认后反弹,道指、标指及纳指均收涨,升幅分别为 0.53%、0.32%及 0.25% [3] - 特朗普试探解雇鲍威尔,虽暂时收回言论,但白宫和美联储冲突升级可能性大,美联储独立性受挑战,且美丽法案通过后财政部加速发债,美债利率有上升压力 [3] 公司点评 - 李宁电商表现较好零售渠道仍承压,25Q2 全平台流水(不含李宁 YOUNG)同比低单位数增长,线下渠道低单位数下滑,零售中单位数下滑,批发低单位数增长,电商中单位数增长,流水增长由跑步和健身品类引领,Q2 高单位数增长,运动生活品类平稳,篮球品类 Q2 流水下跌超 20%,户外等品类有增长且业务占比稳定增长,Q2 库销比 4 个月左右健康,但线上线下折扣低单位数同比加深或影响全年毛利率 [5] - 李宁门店数量仍在下降,截止 6 月 30 日大货(不含李宁 YOUNG)门店 6099 个,较 Q1 末净增 11 个,年初至今净减 18 个,童装门店较 Q1 末净减 18 个,年初至今净减 33 个,低层级市场表现好于高层级市场,奥莱店好于正价店,未来持续优化渠道结构 [6] - 李宁 6 月签约的篮球代言人杨翰森入选 NBA,后续预计推相应产品,有望带动篮球品类增长 [6] - 预测李宁 2025 - 2027 年 EPS 为 0.88/1.00/1.11 元,给予 2025 年 20 倍 PE,目标价 19.2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7]
分化加剧!金融周期承压,科技消费成市场新主线!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3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涨跌互现 上证指数微跌0.13%收于3500.62点 深证成指上涨0.11% 创业板指上涨0.36% 科创50上涨0.39% 北证50涨幅0.58% 半日成交额9269.95亿元 [2] - 港股市场整体稳健 恒生指数上涨0.28%至24658.55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0.61%达5464.40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升0.38% 半日成交1579.37亿港元 [2] 行业表现 - A股通信行业以1.76%涨幅领跑 受英伟达重启H20芯片对华供货及股价创新高刺激 算力产业链国产化预期升温 [2] - 汽车行业在新能源转型与智能化浪潮推动下涨幅超1% [2] - 社会服务、纺织服饰、轻工制造行业同步上涨 反映消费细分领域复苏动能 [2] - 银行板块下跌1.31%居首 钢铁、非银金融、有色金属及建筑装饰表现疲软 [2] - 港股医疗保健业指数上涨1.04% 恒生港美生物科技指数大涨5.14% 恒生港美科技指数上涨3.38% [3] - 恒生A股机器人主题指数上涨2.15% 印证高端制造与自动化趋势获市场认可 [3] - 耐用消费品指数大跌5.38% 建材Ⅱ指数下跌3.38% 地产建筑业调整0.81% [3] 投资机会 - 短期可关注影视娱乐(业绩催化+暑期消费)、AI算力产业链(芯片供应恢复+国产替代)、创新药(集采政策优化)及机器人主题的交易性机会 [1][3] - 中期建议聚焦泛科技领域 把握AI驱动的算力、应用及数据要素主线 [3] - 新消费板块关注契合Z世代需求的国潮品牌、互动娱乐及智能家居 [3] - 有色金属可布局新能源与高端制造需求支撑的锂、钴、稀土等品种 [3]
关税阴影下的美股财报季:期权市场押注个股波动飙升 医疗股恐成“风暴眼”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3:58
关税影响与财报季波动 - 关税影响将成为第二财报季关注焦点 投资者需应对更大波动 标普500成分股财报日波动幅度将高于近期水平 但不及4月贸易争端时的动荡程度 [1] - 医疗保健板块具有最大的大幅波动可能性 因面临极高关税威胁及医疗补助经费削减 [1][4] - 第一季度财报季中73%标普500公司将在新关税协议截止日前公布财报 多数公司此前未量化关税影响 投资者期待更明确信息 [4] 行业波动预期 - 期权市场预计消费类和医疗保健类公司财报后股价反应剧烈 欧美财报日股价波动幅度持续加大趋势 [4] - 医疗保健行业预期波动幅度显著高于历史财报季水平 [4] - 第二季度各行业预期波动率数据:信息技术(6.3)、可选消费(5.9)、通信服务(5.5)、医疗保健(5.6)、工业(5.0)、必需消费(4.9)、材料(4.5)、金融(3.8)、能源(3.9)、公用事业(3.4)、房地产(3.3) [5] 市场动态与交易策略 - 财报季期间单只股票波动率保持稳定 标普500成分股波动率指数与VIX比率达2月以来最高 [8] - 高盛预计本季度财报日波动幅度将是非财报日的3.5倍(此前为2.5倍) 因关税、AI、利率等主题分化明显 [10] - 期权策略建议:财报前买入期权具吸引力 财报期间卖出期权更有利 [10] 区域市场差异 - 分析师大幅下调欧洲地区预期目标 德国财政声明带来经济增长上行风险 [5] - 美国市场态势略低于中性水平 有利于上涨 历史数据显示财报季期间股票在75%时间内平均上涨2% [5] 金融机构财报前瞻 - 本周美国财报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导 多家大型企业财报预期波动幅度超过过去两年平均水平 [6]
20cm速递|双创板块上行,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2%,机构表示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2:32
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成长企业 - 资本市场改革将进一步完善支持科技成长企业发展的机制,重点关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优质公司 [1] - 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改革措施包括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的重启以及创业板第三套标准的启用,将显著提升市场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1] 科创创业ETF与科创创业50指数 - 科创创业ETF(588360)跟踪的是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涨跌幅限制为20% [1] - 科创创业50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科创板和创业板市场中精选50只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聚焦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高成长性新兴行业,成分股普遍具有较大平均市值 [1] - 指数通过季度调整机制保持成分结构的动态优化,全面反映我国科创与创业板块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 [1]
恒生医疗ETF(513060)盘中涨超1%,冲击3连涨,机构看好创新药BD催化延续
新浪财经· 2025-07-15 11:26
市场表现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上涨0 87%,成分股健康之路(02587)上涨9 58%,欧康维视生物-B(01477)上涨6 87%,百济神州(06160)上涨5 18%,诺诚健华(09969)上涨4 27%,康哲药业(00867)上涨3 51% [3] - 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1 01%,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0 6元,近1周累计上涨3 14% [3] - 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13 96%,成交11 51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19 14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恒生医疗ETF近1周规模增长1 96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889 14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 63亿元 [5] - 恒生医疗ETF近2年净值上涨19 77%,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8 34%,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6 59%,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 82%,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0 84% [5] - 恒生医疗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2 02,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45%,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回撤后修复天数为43天 [5] 政策动态 - 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申报时间为7月11日至20日,调整结果将于10月至11月公布 [4] - 医保部门将同步更新信息系统,确保新版目录落地 [4]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赶超2024年全年交易总额 [4] - ADC(抗体偶联药物)和双抗(双特异性抗体)是当前重要交易品类,预计2025年下半年仍有多项相关交易落地 [4] - MNC对中国代谢内分泌、自身免疫类产品购买意愿显著提升,对拥有丰富后期管线的创新药企形成利好 [4] 产品信息 - 恒生医疗ETF管理费率为0 50%,托管费率为0 15% [6] - 恒生医疗ETF近1年跟踪误差为0 060%,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6]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8 79倍,处于近3年12 12%的分位,估值低于近3年87 88%以上的时间 [6]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 84%,包括信达生物(01801)、百济神州(06160)、药明生物(02269)等 [6]
“杭州六小龙”两位创始人成香港特首智囊!
新浪财经· 2025-07-14 08:16
香港特首顾问团会议与政策导向 - 第二届特首顾问团首次会议召开,新增三位成员包括朱民博士、韩璧丞及王兴兴,强化科创领域代表性 [2] - 顾问团结构调整体现年轻化转型,更聚焦经济转型与硬科技驱动 [6] - 李家超要求顾问团就香港经济转型期巩固竞争力、对接国家战略等献策 [6] - 香港积极引入内地前沿科技力量,加速两地科创资源整合 [6] 香港股市与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表现强劲,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过4000点,创历来最大上半年升幅 [10]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完成42宗IPO,总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多约22%,暂列全球第一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港交所仍在递表有效期的公司有211家,首次递表企业占比超八成 [10] - 7月9日港交所迎来年内最拥挤上市日,6家公司同时上市敲锣 [11] - 申请在港IPO个案快速增加,已收到约200宗申请,较年初倍增 [11] 香港与内地及国际资本市场联动 - 内地企业看好香港作为上市及"出海"窗口,香港具有"内联外通"及教育科研优势 [2]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宇树科技或年内启动上市 [9] - 李家超推动吸引国际企业来港上市,同时促进内地大型企业赴港上市 [9] - 韩国金融界对投资香港及内地市场兴趣浓厚,前5个月在港韩资机构证券交易总额超1.5万亿港元 [12] 香港科技创新与区域合作 - 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曾考察浙江宇树科技与强脑科技等企业 [6] -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能助力区域科企加强对接与合作 [12] - 香港将继续推动与亚洲区内经济体的多层次互动,加强合作基础 [11]
【海外点评】德、英股市创历史新高,特朗普升级贸易攻势
搜狐财经· 2025-07-13 19:13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MSCI全球股票指数下跌0.34%,彭博全球商品指数下跌0.42%,彭博全球综合债券指数下跌0.89%,富时EPRA/NAREIT全球REITs指数下跌0.90% [1] - 新兴市场股市表现优于发达市场,中国A股沪深300指数上涨0.82%,港股恒生指数上涨0.93%,印度NIFTY50指数下跌1.22%,巴西IBOVESPA指数下跌3.59%,俄罗斯MOEX指数下跌5.70% [1] - 发达市场中欧洲STOXX指数上涨1.15%,德国DAX指数上涨1.97%,法国CAC40指数上涨1.73%,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1.34%,美国标普500指数下跌0.31%,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08%,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02%,日本日经225指数下跌0.61% [1] 大宗商品市场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02%至70.36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16%至68.45美元/桶 [4] - 工业金属中铝价上涨0.50%,铜价下跌2.07%,铁矿石上涨4.14%,螺纹钢上涨1.29% [2] - 贵金属中黄金价格上涨0.55%至3355.59美元/盎司,白银价格上涨4.02% [2] 债券与汇率市场 -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远端上行,十年期收益率上行6.4bp至4.411% [2] - 欧洲主要国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英国上行3.6bp至4.620%,法国上行9.1bp至3.410%,德国上行8bp至2.721% [2] - 美元指数回升0.69%至97.853,日元对美元贬值超2%至147.43,欧元对美元贬值0.76%至1.169,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行0.08%至7.1475 [2] 经济数据与政策 -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2.7万人,持续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增至196.5万人 [3] - 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显示委员对政策利率路径存在分歧,多数认为应等待通胀和经济活动更明朗后再调整利率 [3] - 特朗普宣布8月起对多国进口铜征收50%关税,对墨西哥、欧盟征收30%关税,对越南、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征收20%~40%关税 [3] - 美国6月关税收入达270亿美元,同比增加301%,本财年关税总收入增至1130亿美元 [3] 原油市场动态 - IEA预计2025年和2026年石油供应量分别增加210万桶/天和130万桶/天,高于此前估计 [5] - OPEC组织2025年5月原油产量为2715万桶/天,沙特5月产量为910.5万桶/天,俄罗斯5月日产量为903.9万桶 [6] -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707万桶,库欣原油库存增加46.4万桶,战略原油库存增至4亿桶 [6] 黄金市场分析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上涨0.55%至3355.59美元/盎司,部分亚洲和中东国家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8] - 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下调经济增速预测,上调通胀和失业率预测 [9] - 央行增持和美元资产再配置需求中长期支撑金价,中东地缘冲突短期增强黄金避险属性 [9] REITs市场表现 - STOXX全球1800 REITs指数下跌1.03%,美国REITs表现优于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洲和英国 [10] - 美国酒店REITs第一季度业绩强于预期,办公、工业、住宅REITs业绩亦好于预期 [10] - 医疗保健REITs业绩持续增长,零售REITs业绩增速波动向好,酒店REITs业绩增速或面临下行压力 [10] 港股市场分析 - 恒生指数上涨0.93%,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62%,工业行业上涨3.30%,能源行业上涨1.46%,原材料板块下跌4.18% [12] - 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加强金融合作,提升市场活力 [12] - 6月全国CPI同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3.6%,反映消费需求待增强和工业领域通缩压力 [13]
失业率意外下降,低薪兼职成常态,加拿大就业市场的背后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7-12 10:59
加拿大就业市场概况 - 加拿大6月失业率下降至6.9%,新增83,100个就业岗位,但大部分为兼职职位 [1] - 批发和零售贸易、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领域是就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长期雇员的平均时薪增速放缓至3.2%,显示就业质量潜在问题 [3] 行业表现分析 制造业 - 制造业受国际贸易关税和供应链问题影响,就业增长疲弱 [3] - 美国与加拿大的贸易摩擦持续对制造业施加压力 [3] 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 - 医疗保健行业就业增加,但岗位多为低技能且薪酬偏低 [5] - 行业增长受全球老龄化推动,但对经济长期效益贡献有限 [5] 批发和零售贸易 - 零售业就业扩张反映消费市场疲软,岗位稳定性不足 [5] - 电商和人工智能的崛起为零售业未来带来不确定性 [5] 宏观经济与就业质量 - 失业率下降掩盖了兼职岗位占比高、薪资增长乏力的问题 [7] - 就业市场活力依赖外部因素,内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7] - 未来需提升就业质量、改善薪资增长并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7]
高盛策略转向均衡配置:软件服务与媒体娱乐成增长核心,材料板块逆势受宠
智通财经· 2025-07-11 09:52
行业配置策略调整 - 高盛建议投资者采取更为均衡的板块布局策略,未来六个月等权重行业配置组合相较等权重标普500指数获得5%及以上超额收益的概率显著提升 [1] - 软件与服务、媒体与娱乐两大科技相关板块延续增持评级,新材料行业首次纳入核心推荐序列,消费必需品板块退出优先配置名单 [1] - 工业板块因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被调低评级,未来六个月实现显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最低 [2] 板块选择逻辑 - 软件与服务(长期增长预期14%)和媒体与娱乐(长期增长预期14%)因稳健增长前景在经济温和增长环境下更具配置价值 [1] - 公用事业和房地产板块因预期债券收益率小幅回落获得青睐 [1] - 材料行业较能源板块更具配置优势,主要基于对油价回落的预期判断 [1] 市场环境判断 - 当前美股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存在过度乐观倾向,实际经济运行中既存在下行风险也存在超预期可能 [1] - 行业配置需避免明显偏向周期性或防御性板块,建议构建攻守兼备的投资组合 [1] - 在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犹存的背景下,兼具成长性与估值合理性的板块将更具投资韧性 [2] 其他板块调整 - 消费必需品和医疗保健板块配置优先级已"略低于模型基准建议" [2] - 此次调整反映了对市场环境的中性判断,通过多元化配置对冲潜在风险 [2]
“大而美”法案削减医疗补助,美国经济会好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0:30
法案核心内容 - 美国众议院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延长2017年特朗普时期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小费收入和加班工资收入免税,同时降低企业税 [2] - 法案大幅削减医疗等社会保障类支出和清洁能源支出,转而加大减税力度,增加国防和移民执法投入 [2] - 法案预计在未来10年内带来超过4万亿美元的减税,其中大部分利好高收入家庭,同时大幅削减医疗补助和食品券等低收入者福利 [2] 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 - Medicaid和SNAP是美国主要公共援助计划,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医疗和食品援助,此次法案将Medicaid缩减到极致,设置更多申请门槛 [3] - 法案要求19~64岁个人每月工作至少80小时才有资格享受医疗补助保险,可能导致许多失能人群失去保障 [3] - 研究表明Medicaid近年成效显著,改善了低收入人群生活,增加其积极性,在降低死亡率、改善健康、减少犯罪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 经济影响分析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该法案将导致美国国债10年内增加3.3万亿美元 [5] - 减税未必立即带来投资扩大,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持续下降,零售业和服务业招聘仍在收缩 [5] - 法案可能导致犯罪率上升和出生率进一步下降,2023年美国出生人口359万,比2022年下降2%,为1979年以来最低水平 [6] 政策争议 - 共和党主张削减补贴提高市场效率,但批评者认为这是"劫贫济富"的政策 [2] - 支持者认为帮助低收入者会降低工作积极性,但数据显示美国上月新增14.7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略降至4.1% [4] - 法案体现了共和党一贯经济政策思路,但可能对美国经济和社会造成深远和撕裂性影响 [6]